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赦庶兄-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岑正想做垂死挣扎之时……
“谭卿!”莫故重重的一拍谭岑的肩,“这事就靠你了!”
正所谓读通数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他自己是懒得读了,只好让手下人读了。
瞬间由谭岑晋升成了谭卿的谭岑绝望的双眼放空,他能跟圣上说不吗?
多年之后,当后人挖到景荣朝中,最受景荣重用的一代数学大师谭岑之墓时,其墓志铭上一句:悔不当初!一直是历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谜。
既然与女真之间仍有一战,自然得知道女真人目前的枪炮水平。
虽然女真人已经掌握枪炮的制造技术,但以女真人的财力,还有女真人的人口数量而言,理论上女真人能自制的枪炮绝对不多,应该大多还是以跟俄罗斯人购买为主。
俄罗斯眼下的枪炮水平虽然比大晋朝要来的好,但在西方欧洲国家中还是居于未座,再加上这时代还没有导入什么自动化生产,全都靠人手工制造,以女真之能,能自制千百把枝燧发枪已然是极限了,想要再多,怕是不能。
凭着这千百把枝枪再加上女真人骁勇善战的性子,措手不及之下,要占了东北不难,但要从大晋朝中强久的夺走东北,莫故不客气的说上一句,除非他是死的,又或着他的继任者是个傻的,不然大晋朝早晚会把东北夺回来。
但以他对女真的了解,现任的女真大可汗可不是什么有勇无谋之人,所以女真敢定下此计,背后必有依仗。
莫故犹豫再三,悄悄召了薛彬父子进京,让他们带人继续与女真人做生意,并安排了一些暗卫混在商队之中,一方面保护薛彬父子安全,另外一方面也好探明女真人究竟在制造何种枪械。
会选薛彬父子,莫故也是有着自己的理由的,一则,薛彬父子曾与女真人接触过,再接触也较为容易,再则,因着他当年帮薛彦与薛彬争产一事,薛彬父子也比旁的走商较容易取信于女真人。
这个任务极为危险,莫故本来都准备好了一大段话好鼓励薛彬父子,甚至想说事成之后赐个什么小官之类的,不类薛彬父子听完之后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的激动,保证使命必达,看的莫故都有些傻眼了。
当然,莫故又不是什么黄世仁,自然是劝他们到时以保命为重,这情报可以慢慢打听,结果这两父子越发感动,一副恨不得为国捐驱的模样,让莫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只能说,他还是小看了皇权在这个朝代的魔力了,无论如何,薛彬父子终究还是背负着重大使命,前往东北,而且薛逸也摆出一副要跟女真人长期合作之势,竟然还拉上了王子腾一起。
王子腾也是个胆大的,在确定薛逸是奉旨办事之后,还真大大方方和女真人合作了起来,女真人一方面唾弃像王子腾和薛逸这般的汉奸,另外一方面又靠着王子腾与薛逸,大量购买铁器与铜器,用于制枪。
当然,在薛逸和女真人虚与委蛇的同时,莫故也没有闲下来,先是紧急从西洋人那边直接大量采购各式枪枝,另外也让人尽快开始自制枪枝,不过在自制枪枝之时,大伙又遇上了难题。
那就是……该做什么枪?
大晋人虽然不懂枪枝原理,不过中国人的山寨能力,举世闻名,那怕不懂枪枝原理,只要有了实体,大伙依样制作也不是什么难事,连考了好几年公务员考试,考到快吐的大臣们也总算开始有了数理化的思考。
于是乎,大伙便在考虑,究竟那一种枪枝是适合他们大晋军的?
就工部而言,自然是越好制作,工艺步骤越少的枪枝越好,就兵部而言,自然是杀伤力越大,射击距离越远,准确度越高的枪枝越好,就户部而言,自然是整体制造价格越便宜的越好,于是几方人便争吵了起来,最后还拉了莫故做评判。
这些从西洋人那买过来的枪枝各有其特色,无论选那一种都无法恰好的满足大家的期望,莫故仔细听着大臣们的论述许久后,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制造我们自己想制造的枪枝吧?”
众人:“???”
“集合各种枪特点,直接设计适合我大晋朝的枪枝。”莫故从怀中取出他早就准备好的连发枪资料,“除了必须是燧发枪之外,亦必须是连发枪。”
别看眼下西洋的枪枝还没有达到连发枪的程度,但在同个时代的清康熙时期,一名叫戴梓的官员早就设计出了连发枪,而且还是二十八发连发枪,虽然射程与火力上有所缺陷,不过要是集思广义,说不得能改进这些缺点。
只可惜那时候的康熙因为认为骑射才是满人的根本,再加上当时戴梓遭人构陷,最后落了个流放后贫病交加而死,着实可惜可叹,就差一步,说不定整个华夏民族的命运就会改变了。
莫故即位之初也曾去找过那位名叫戴梓的一代武器大师的下落,不过很可惜的可能是因为时空背景不同,既使他寻遍了大晋朝,也始终找不到此人的下落。
不过既使没有那人的连发部份设计,但大晋有莫故这个作弊器。
莫故拿出来的后世温彻斯特步枪的部份图纸,吩咐道:“将这部份的图纸亦加进去。”
说到连发的机关枪,或许大部份的人想到的是前苏联所设计的ak47之类的机关枪,但在十九世纪初,卖的最好的步枪其实是温彻斯特步枪。
至于他为什么会有温彻斯特步枪的图纸呢?咳,别忘了他在前世时的本质是道士,在未修真大成之前靠着捉鬼为生,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捉鬼便是去了温彻斯特鬼屋,不过外国鬼听不动中文咒语,再加上数量太多,所以……
咳咳,且不论这次失败的捉鬼,无论如何,他倒是无意间得到了温彻斯特步枪的图纸,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虽然自行研发枪枝的花费可能比直接向西洋人购买枪枝,或着是比直接山寨现有的枪枝要来的贵得多,但总得来说还是划算的,也可以顺便统一子弹大小尺寸。
除此之外,莫故也提出了第二个建议,“另外也需要将没有子弹后的情况考虑进去,总不能真在子弹用完之后,让它成为一只烧火棍了。”
对于薛逸那句害他失态喷茶的烧火棍,他还是很残念啊。
或着是时代的相似性,那怕莫故没直接明说,兵部将领倒是很快的提出了建议,在枪枝上安装匕首,大晋朝早就拥有可拆卸的长矛,只要将这一部份亦加装在自制枪炮上即可。
有子弹时即为枪,没子弹时即为矛,而后世的枪总算可以脱离烧火棍此一外号了。
除了造枪之事外,另外莫故也趁机建立起军校。
做为帝皇,这将领坐拥私兵,靠吃空饷来养家丁之事也是时候该制止了,借军校教育,除了教导大晋士兵如何使用枪械之外,另外也要教导大晋士兵忠君爱国之心,而非是一心向着将领了。
贾代善是个聪明人,去了军校几次之后便明白莫故之意,虽是有些失落,但后来又被新式武器给吸引住,仗着自己和莫故之间的交情,硬是弄了一枝工部最新出产的大晋一号步枪前来把玩。
本来工部一直认为这新式步枪应该取名为景荣枪,不过当了一回文抄公的莫故那好意思,最后则是赐名为大晋一号步枪。
与此同时,薛逸那处也终于有了确切的答案,女真人的确是在制枪,但除了少量的燧发枪之外,其实女真人做的更多是炮!
莫故一拍额头,他怎么忘了这玩意,和制枪相比,制炮的工艺要简单许多,也更容易复制出来,除了中国之外,俄罗斯本就是产铜大国,要制造起青铜炮来说本就比其他地方要更容易许多。
火炮和枪枝相比才是真正的攻城利器啊。
薛逸这次也是下了大力气的,不但探明了女真人所做何物,还利用多次进出女真炮厂的机会,悄悄地把女真大炮的图纸给记在脑中,他将女真大炮的图纸进献给景荣帝后,忧心仲仲道:“圣上,这女真大炮威力极大,只怕……没这么容易应付。”
薛逸既然用了‘应付’两字,可见得在见识过女真大炮的威力之后,他对大晋军的情况,着实不怎么看好。
莫故翻阅了薛逸冒死所记录的资料许久,薛逸此人不但胆大,而且心细,不但细细记录了女真大炮的制作,以及估摸出来的数量,更难得的是他连炮弹的资料也都记录了下来。
“王子腾这厮有何行动?”莫故敲了敲手指,直接问道。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与其问他的想法,还不如瞧瞧王子腾这厮有何打算。
说到这事,薛逸倒有些忍不住失笑,“子腾那厮直接抢了海商的大炮,安置在辽阳府墙头上。”
这东北有着天然良港,再加上大晋也不禁西洋商人来大晋朝交易,也有些海商不去广州,反而到了东北的良港来做生意。为防海盗,海船上都配有火炮,前朝时便有西洋商人将不幸沉没的海船上的大炮进献的前例。
王子腾也是反应迅速,在知道女真大炮的厉害之后,直接扣住了海商的船,把他们海船上的大炮拆下,就地征召。
“好个王子腾!”莫故听到此处也不得不赞赏,在短短时间之内便找到了应付之法,虽是有些下作了,不过因地制宜,当真称得上一代能臣。
莫故也让薛皓召集薛彦名下海船,拨了些火炮过去,毕竟制炮技术虽然简单些,但终究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研发,在这段时间内,只能先用着西洋商船上火炮先顶着了。
莫故又与薛逸细细寻问了女真之事,这才让薛家父子回去,莫故还未来得及休息,便听到太后特意让人请莫故前去坤宁宫一趟。
“哦!?”莫故奇道:“太后是为了何事找我?”
小夏子有几分尴尬回道:“似是为了圣上的婚事……”
莫故无奈,“还来?上次不是才刚选完没多久?”
他也觉得挺无奈的,本来他想说都这么多次选秀了,再加上二年制的女子学堂,秀女们应该对考试这种事情习惯了吧?这一次好歹该留下一个、二个给他吧?结果万没想到这次选秀又继续挂零!?
对于自己注孤生的命格,莫故也是无言了,更让他无言的是众大臣和太上帝后至到现在仍不死心的继续为他选秀之事。
小夏子尴尬道:“想来太后另有想法……”
圣上这运道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明明圣上是这么好的一个人,那些秀女却瞎了眼似的嫌弃圣上。
做为景荣帝的脑残粉,小夏子深深唾弃那些秀女的眼光。
当莫故来到坤宁宫之后,不只太后,就连太上皇也在场,自上次甄太妃和太上皇玩出大事之后,太上皇修身养性了好几年,不只是远了宫中妃嫔,就连朝堂上的事情也不再企图指手画脚,倒是真的安静了下来。
不过老年人一闲便想找些事来做了,太上皇自甄太妃之事后也不敢近女色,况且自己的体力也有所不足,玩不太动,这宫中女子一般用来打发时间的刺绣什么的,他更不可能做了,于是乎,他便想着要抱孙子来玩了。
可惜的是……当今连个妻妾都没有,那来的孙子给他抱,再和太后一商量,两人也觉得让莫故后宫这样空下去也不像样,干脆一合计,便想直接给莫故指个宫女了。
太上皇和太后也不是随便挑的,挑的那个宫女虽然算不上绝色,但在宫里也算是中等偏上的美人了,更难得的是其气质温柔,让人一见便生亲近之意。
莫故有些尴尬,做为一个现代人,他实在看不上古代这种合法纳妾,搞得家里倒处插旗的行为,但面对和他差距了有几百年代沟的平康帝与太后,他又不好解释,只能尴尬的轻咳一声,“那女子可是自愿?”
太上皇晒道:“这可是她的福份,那有不愿意之理。”
以圣上的性子,少说也会给个贵人,从宫女到贵人,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那有不好的理呢?
莫故:“……”代沟太深了,他还是自己来吧。
于是乎,莫故便将宫女带回养心殿中,装作无事的品着香茗,还没开口问话呢,那宫女就跪求道:“求圣上垂怜,奴婢不想做宫妃。”
莫故一口茶水哽在嘴里,上不上下不下的险些又喷了出来,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天道给诅咒了,他有注孤生到这种地步吗?连宫女都嫌弃他了,以前那些前扑后继拼死爬床的宫女去那了!?
要不是知道时间、地点不对,莫故都想拿面镜子照一照了,自己的模样是不是老了、残了?他不过才登基十来年,按着身体年龄也不过才三十初头啊,怎么这么快就没人要了?
他咽下茶水,深吸一口气,尽量放柔了声音,低声问道:“倘若如此,为何一开始不明言呢?”
宫女大着胆子望了一眼景荣帝,见圣上面色平静,这才大着胆子回道:“奴婢不敢说……”接着,她又以细不可闻的声音轻声道:“奴婢答应了阿牛哥一定会回去的。”
莫故顿时死鱼眼,xd,我还曾二牛呢。
话说到这份上,莫故也明白了,他摆摆手道:“即是如此,朕也不勉强。朕就放你归家,再另行赐你一副嫁妆。”
宫女喜极而泣,“圣上隆恩,奴婢……奴婢……”
她原以为会被圣上责罚,万没想到圣上抬抬手就放过了她,还赏赐她嫁妆。
“起来吧!”莫故若有所思道:“希望你那阿牛哥可以对得起你今日之选择。”
无论如何,难得有一个女孩敢于为自己争取,就凭这一点,他也该成全她。
宫女温温柔柔的笑了,“有圣上的金口玉言,奴婢一定会过的好。”
就这样,宫女在其他宫女的不解中离开了宫中,从此再无人知道她的下落。
没有人知道,那差一点做了宫妃的宫女与圣上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只知道谈话之后,圣上特意放了那宫女出宫,而且还赏给她一份丰厚的嫁妆,有鉴于莫故考试帝的名声,对于圣上不可描述的猜测越发多了。
毕竟才‘谈’了几分钟,正常男人都不该这么快好吗?
这消息传到太后与太上皇耳里,太后与太上皇面面相觑,再想想以往之事,也跟着想歪的两人顿时也歇了再给圣上赏赐宫女的心思。
太上皇忍不住微微挺起了胸膛,总算有一件比自家儿子厉害的事了。
唯一知道圣上和那宫女之间压根没发生过什么的小夏子则是不明究理,他头一回见到圣上带个宫女回养心殿,怎么就这样才说个几句话,就让她出宫了呢?
按捺不住好奇心,小夏子忍不住问了问。
对此,莫故憋了许久后回道:“宁缺无烂。”
xd,不这样说,他还能怎么说?总不能说人家宫女另有所爱吧。
一旁的小夏子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可是圣上你缺很大啊!
143。敏贾婚事
且不论圣上极为顺利的战前准备与极为不顺利的婚姻大事, 随着时间过去, 不知不觉间, 贾敏也到了及笄之年。
贾敏的容貌颇似其母,又有几分像贾老太太,可说是尽挑着贾李两家好的地方长的,也算是京里出名的美人,而且贾敏生性聪慧,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样样均好, 不只是贾代善夫妇爱到不行, 就连贾老太太也偏疼着这个孙女。
自贾府出了贾源的孝期之后, 不知有多少人明里暗里的跟贾家求娶贾敏, 对于贾敏的婚事,贾家一家子可说是极上心的, 贾李氏更可以说是挑花了眼,深怕选错了人,再发生一次像郁亭那样的事儿。
虽然郁亭之事有着她的手笔,但她心下明白,最终逼得郁亭自尽的, 并不是那一推之举,而是汪德当年的弃妻之事, 也因着如此,贾李氏越发注重娇客的品性。
只不过这青年才俊虽多,要选到一个让贾老太太、贾代善、和贾李氏三人都满意的, 谈何容易,而且事关自己唯一的女儿,贾李氏这次是寸步不让,稍稍有一点不好便死活不肯答应。
不过这一拖拖到了贾敏都十五岁了还未定亲,贾老太太便决定出手了。贾老太太让人请了贾李氏来,直接建议道:“我觉得江哥儿倒是极好的,张太医也跟我略略透露了点口风,说是喜欢敏姐儿,希望能长久相处着呢。”
所谓长久处着,自然是有上门求娶之意,只不过先来探探口风罢了。
这些年来,虽然莫江与林海并未明着相认,但因着林海的死缠烂打,这两兄弟之间难免走的近了一些,莫江和林海两兄弟此次同时科考,一个得了状元,另外一个则是得了探花。
林家一门一状元一探花,如此大的喜事,喜的林爵爷再度上京,大办宴席,并微微透露出几丝想给两个儿子说亲的意思,当年莫故虽是让两家分家,但并未让莫江与林家断了亲,做为亲父嫡母,林爵爷夫妻自然还是有资格插手莫江的婚事。
张太医自不愿让林爵爷夫妇插手儿子的亲事,便想趁着林夫人上京前把儿子的婚事先定下。她瞧来瞧去,这京中闺秀中并无比贾敏更好之女,身子虽是差了点,但她做为太医也曾为贾敏诊过脉,知道贾敏这身体状况不过是外人看着弱,但略略调养就好,算不得什么。
正巧贾老太太正为了敏姐儿的婚事而忧心,两方一谈,就等着贾代善夫妇点头了。
贾老太太也是真心为了敏姐儿好,莫江做为状元,前程远大,而且莫江家也算是知根底的,颇有几分家底,他幼时又是圣上抚养长大,人品自然信得过去,说什么也不可能发生像郁亭那样的事情。
况且他们家和圣上是什么关系,莫江和圣上又是什么样的关系,那敢对他们贾家的闺女不好。
听到贾老太太推荐的人,贾李氏微微犹豫,她先前也考虑过莫江,无论从那方面来看,莫江也算得上是极好的对象,贾李氏也听闻自莫江考上状元之后,上门求亲的人都快把莫家的门槛给踩破了,但贾李氏还是迟疑着。
贾李氏轻声道:“我知道莫江是个好孩子,又考上了状元,将来前程远大,但是……”贾李氏咬咬下唇,“寡母独子,妾身着实担心……”
说起来,莫江当真是无可挑剔的了,但寡母独子岂是好相处的,她嫁给贾代善这些年来吃足了贾老太太的苦头,她可不愿意她唯一的女儿再受跟她一样的苦。
“什么寡母独子。”贾老太太晒道:“莫江虽是被圣上赐姓莫,但他的父亲仍在世呢,况且这事是张太医自个提的,想来也是真心喜欢我们家敏姐儿。”
莫江的父亲是林爵爷,这事在京里也不算什么秘密了,就连林海都直呼其为兄长,人家丈夫……呃,前夫还活的好好的,说是寡母独子未免过了些。
贾李氏摇摇头,直言道:“虽说如此,但莫江的情况跟寡母独子也差不多了,眼下相处起来是好,但真嫁进去之后,说不得又变了,媳妇还是有些担心。况且莫江和林家那儿……”
贾李氏顿了顿,“莫江再好,终究是庶出的,我担心敏姐儿倒时被嫡母搓揉。”
说到此事,贾老太太也不由得慎重考虑了,莫江虽好,但身上总是有些硬伤。
一则,是莫江与其母相依为命多年,这只要是疼爱女儿的人家总难免要略加考虑;二则,是其庶出的身份,那怕张太医是个不折腾媳妇的,但他们夫妻两总不可能一辈子不跟林家人接触,以林夫人对张太医母子恨之入骨的情况,只怕……
想想自家小孙女娇弱的身子,贾老太太也不由得犹豫了。
贾老太太劝道:“我毕竟年纪大了,总有些看不清之处。敏姐儿是你生的,你自然是心疼的,不过……”
贾老太太话锋一转,提醒道:“敏姐儿已经十五岁了,王氏……只怕拖不了多久了,这时间已经不多了。”
王氏这些年来一直不曾醒过,也难为她能撑了这么多年,可是再怎么撑着,总是有时间的,太医已经说的明白,王氏怕是撑不了多久了,这段时间,珠哥儿与元姐儿时时守在王氏身边,就是怕错过王氏的最后一刻。
贾李氏心下一紧,知道贾老太太所言非虚,她的敏姐儿的婚事……当真不能拖了。
回到荣禧堂中,贾李氏长嘘短叹,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奶嬷嬷让人奉上贾李氏最爱的水梨膏馅的油蜜果,贾李氏都没用上几口,奶嬷嬷疑惑道:“太太,可是老太太那儿……”
“你别瞎想。”贾李氏感叹,“我只是为着敏姐儿的婚事而担心。”
贾李氏有些低落道:“一想到敏姐儿要嫁出去,我这心就像被挖空了一块一般,怎么都舍不得啊。”
她心里满不是滋味,怎么是女儿嫁出去,不是女婿进门来呢?
奶嬷嬷笑道:“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太太放心,敏姑娘如此聪慧,那个人家会不疼呢。”
不只太太舍不得,她这个做嬷嬷也舍不得啊,但再怎么舍不得,也没有把孩子一直留在家里的理。
至于太太担心之事,她倒是觉得过虑了,且不说敏姑娘样样都好,就敏姑娘的身份,那个人家敢不好生供着敏姑娘?
“嘿。”贾李氏望了一眼荣庆堂,冷笑道:“就怕遇上了挑事的婆婆。”
说到贾老太太,奶嬷嬷也不好说话了。
贾李氏沉吟道:“你觉得莫江此人如何?”
她细细想想,也确实没有比江哥儿更适合的人了,虽然寡母独子有些麻烦,不过横竖莫江也住在京里,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她这个娘总能护得住自己女儿。
“这……”奶嬷嬷那怕不怎么管事,也知道江哥儿的确是个上佳的夫婿人选,不过她瞧着敏姑娘和江哥儿日常相处情况,可真没有半点小儿女的心思啊。
奶嬷嬷思前想后,“太太何不问问敏姑娘的意思?”
贾李氏一楞,“她一个小孩家家的,那懂得厉害。”
像这婚姻大事,那有让她这么一个未婚女子过问的理。
奶嬷嬷笑道:“敏姑娘自从从女子学堂,老奴觉得敏姑娘懂事了许多,太太何不问问敏姑娘的意见?况且,这可是敏姑娘的终身大事。”
贾李氏微微犹豫,终究按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