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水黛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的房门,见黛玉正怔怔的站在翠竹前,呆呆的看着院门,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衫,在秋晨清凉的风中,微微瑟缩着。

    回身拿了件长衣,紫鹃忙跑出来给黛玉披上,道:“姑娘出来怎么不披件衣服呢,早晨风凉,当心身子。”黛玉低声道:“我隐约听到有人敲门,就忙着出来了,可惜没人来。”说着,慢慢转过身来,凄楚的自言自语:“没人会来了。”说完忍不住咳了起来,泪水也沿着面颊流了满面。

    紫鹃一边扶着黛玉,一边喊道:“雪雁,快过来帮忙。”雪雁轻轻地拍打着黛玉的后背,一边递过痰盂,直到咳出一口带血的浓痰,黛玉才直起身子。

    紫鹃和雪雁两人相视一望,都暗暗心惊,相反黛玉却平静地道:“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觉得心里好受多了,别声张,知道吗。”两人战战兢兢的点了点头,随后扶着黛玉回到了房里。

    一整天,黛玉就呆在房里,哪儿也没去,除了贾母打发丫头过来问了一下,潇湘馆里静悄悄的,再没人来过,紫鹃和雪雁看着黛玉呆呆的样子,暗暗在一边着急,可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得在一边不时劝上两句,明知也无用。

    三天过去了,府里的人好像都把潇湘馆忘了似的,没有一个人过来,雪雁忍不住了,悄声对紫鹃道:“这是怎么了,也不见个人来,难不成有了‘金玉良缘’,就不管姑娘了,即使不嫁二爷,再怎么说姑娘也是老太太的嫡亲外孙女,三天了连个人影也没见,不行,我出去看看去。”

    雪雁还没走出房门,就见鸳鸯扶着贾母从软轿上下来,紫鹃和雪雁忙上前去行礼,贾母一边扶着鸳鸯的手,一边往里走,道:“林丫头好些了吗。”紫鹃道:“姑娘好些了,在房里歇着呢。”说完,跑上前去掀起帘子,道:“姑娘,老太太来了。”

    床上的黛玉忙支起身子,刚要下床,已经进来的贾母道:“别下来了,当心再受了凉。紫鹃,扶着你姑娘披件衣裳。”

    雪雁搬来软榻,扶着贾母坐下,贾母看了黛玉几眼,对紫鹃道:“紫鹃,你吩咐小厨房多做点清口的饭菜给你姑娘吃,这几天不见得,我看着又瘦了。”

    黛玉道:“老祖宗放心,我天天吃呢。”贾母道:“一定是丫头伺候的不尽心,你看看,脸色这么差,我就这么一个外孙女,哪能委屈了。”转头看了一下身边的鸳鸯和紫娟等人,鸳鸯知趣的道:“紫鹃,上次我看到你的那个花样很喜欢,你能不能给我描一下啊。”

    紫鹃也是个聪明人,点头应道:“好呀,鸳鸯姐姐,我们去外面坐吧。”说完和鸳鸯一起走了出来,临走时又拉了雪雁一把,房里一下静了下来。


第九章 、心成灰人去情空

    坐在外屋里,紫鹃伏在小几上,一边描花样,一边低声问鸳鸯:“这是怎么回事,老太太不是最疼二爷和我们姑娘吗,怎么就成了宝姑娘。”

    鸳鸯伏声道:“老太太也叹气呢,可是没法了,谁让是娘娘下旨呢。就苦了二爷,听怡红院的丫头去回,躺在床上已经三天了,不吃不喝的,嚷着要见你家姑娘呢,连人也有些痴呆了。”

    紫鹃叹了口气道:“好好地,弄的人都跟着伤心。”指了指里头,紫鹃悄声道:“三天只喝了几口粥,我也着急呢。”

    鸳鸯道:“老太太这两天也吃不下,整日里唉声叹气的,一道赐婚的圣旨,满府里高兴的没有几个。”

    叹了口气,紫鹃继续描着花样,鸳鸯在一边看着,窗前撒进几缕阳光,显得温馨而又宁静,但是在黛玉的心里,却胜过了寒雪凄风。

    送走了贾母,紫鹃见黛玉脸色苍白的倚在那里,连平日里清澈的目光都有些迷离起来,不禁上前道:“姑娘,你可是要喝点水。”黛玉没有应声,过了一会儿,才缓缓的说:“紫鹃,扶我起来。”

    坐在床沿上,黛玉紧了紧披在身上的衣衫,轻声咳了一下,紫鹃忙小心的扶着,咳罢,黛玉吩咐道:“你去拢盆火来。”

    紫鹃不解的道:“拢火干什么,姑娘如果冷就披上夹衣吧。”黛玉有些生气的道:“让你去你就去,别问那么多。”说着,不禁又咳了一下。紫鹃见状,只好狐疑的走出去,和雪雁一起找碳拢火。

    不一时,紫鹃端着一盆炭火走了进来,轻轻地放在床边,对黛玉道:“姑娘,火已经拢来了。”黛玉点点头,默默的望了一眼红红的炭火,随后长叹了一声,嘶声道:“你去把那两条旧帕子拿来。”

    紫鹃疑惑地道:“是你常用的那些。”黛玉摇了摇头,低声道:“有字的。”紫鹃明白过来,走到匣子里将那两条放的很仔细的帕子拿了过来。

    白色的帕子看起来已有些灰暗,再加上墨迹,更显得陈旧。紫鹃将帕子递给黛玉,黛玉接在手里,又细细的看了一遍,随后双眸一闭,颤手将帕子扔在了盆里,两行清泪沿着眼颊瞬时流了下来。

    紫鹃惊叫一声,想去抢下来,无奈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紫鹃颤声道:“姑娘,你这是何苦。”仰身倚在那里,黛玉的清泪早已满面,随后咽下一阵奇痒,便不住的咳了起来。

    紫鹃忙上前扶住,听到动静的雪雁也跑了进来,轻拍着黛玉的后背,渐渐的平静了下来,雪雁去倒了杯水,服侍黛玉漱口。

    黛玉接过水杯,看了一眼已化为灰烬的帕子,一抬手,将杯里的水全倒在了炭盆里,一缕轻烟淡然升起,紫鹃听得黛玉喃喃的道:“人去情空心成灰。”说罢,又是清泪迎面。

    聪慧的紫鹃忽的明白了黛玉的举动,刚才焚的哪是帕子,那是黛玉的心。

    晚上,紫鹃正和雪雁在外房里随意的说着话,手下还不停的描着鸳鸯要的花样,却见黛玉轻轻地走了出来,紫鹃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道:“姑娘怎么起来了,要什么只管吩咐去。”

    黛玉幽幽的道:“躺了一天了,下来走走,雪雁,给鹦鹉喂水了吗。”雪雁道:“已经喂过了,姑娘,要不你在这里坐一会儿。”黛玉望了望外面已经黑下来的天色道:“闷了一天了,雪雁,你陪我出去透口气吧。”

    走出屋子,一阵夜风袭来,黛玉和雪雁情不自禁的打了个激灵,给黛玉紧了紧身上的披风,雪雁道:“姑娘,要不我们回房吧,外面风凉。”

    黛玉没有应声,默默地看着一院的千竿翠竹,过了一会儿,才道:“雪雁,日子过得真快,转眼我们来这里已经七年了,我还记得刚来时也是秋天。”

    雪雁笑道:“是呀,路上还遇到了很有趣的事呢。”黛玉凄然的一笑,道:“初来时以为能很快回扬州,谁知如今已无家可回了。”雪雁道:“姑娘…。”

    黛玉长长的叹了一声,自言自语的道:“我姓林,是林家唯一的人了,为了祖宗父母,我也不能让他们失望啊。”

    雪雁惊喜地道:“姑娘能这么想就好了,我也放心了,如若不然,雪雁和王嬷嬷怎么和故去的夫人交代。”

    黛玉转头望了雪雁一眼,雪雁竟发觉黛玉的眸子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看着黛玉,雪雁竟有些激动地道:“姑娘,你终于想通了。”

    黛玉轻轻的别过脸,低声道:“想不想通已经不重要了,日子总得过下去,雪雁,我们回去吧,我觉得有些冷了。”扶着黛玉往回走,雪雁觉得步子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第二天大清早,紫鹃刚服侍黛玉洗梳,就听到潇湘馆的门被拍的啪啪作响,还夹着宝玉声嘶力竭的喊声:“紫鹃,快开门。”

    透过镜子,紫鹃看到黛玉的脸色顿时有些苍白,身子也不由一颤,轻轻给黛玉别上发髻,紫鹃道:“姑娘…。”

    黛玉轻声叹了一下,道:“该来的总归会来,该去的也该去了。”说完,站起身子,对雪雁道:“给二爷开门。”

    雪雁刚一打开门,宝玉就踉踉跄跄的跑了就来,大声叫着:“林妹妹。”冲进了屋子,一抬头,见黛玉静静地站在那里,神色如水,清雅如旧。

    看到黛玉平静的样子,宝玉竟不知如何开口了,低下头,宝玉喃喃的道:“妹妹,你还好吧。”身后的袭人也急急的跟着进了房,袭人上前劝道:“二爷,林姑娘你也看到了,快回去吧,若太太怪罪下来,我们担待不起,二爷,回去吧。”

    看着面前的宝玉,黛玉觉得自己的心不着何时又疼了起来,七年了,那个整日里“林妹妹”不离口,那个作揖打躬赔不是的宝玉就站在眼前,伸手可及,可那道懿旨,就像一道鸿沟,将自己和宝玉隔在了两边,这一生永远也不可能过去了。

    轻轻叹了口气,黛玉平静地道:“紫鹃,你陪着袭人姐姐去外屋里坐一下,我有几句话要和二爷说。”袭人犹豫了一下,为难的道:“林姑娘,二爷这几天神智有些…,这…。”

    黛玉脸色一沉,嗔道:“袭人姐姐,你也太小看我了,我出身书香世家,知书识礼,这点道理还是懂的,又岂会如那些无知下人般的,不识羞耻。”

    袭人一听,因心中有鬼,不禁面红耳赤,低声道:“姑娘这是说哪里话,袭人也只是担心二爷,才急不择言,既是这样,袭人先告退。”说完,满面愧色的悄悄退了出去。

    站在院子里,秋晨的风凉凉的,吹得竹叶摇曳沙响,紫鹃对立在一边有些心神不定的袭人道:“袭人姐姐,要不我们去雪雁的屋子坐一下,那里面能暖和些。”

    袭人低声道:“还是不用了,我们在这儿等一下吧。”耳听得房里宝玉急切的喊声,袭人不禁有些心急,才刚要进去,想起黛玉方才的话,迈出的步子又退了回来。

    过了一会儿,紫鹃听到黛玉唤自己的声音:“紫鹃,二爷要回去了。”袭人一听,忙和紫鹃一起走了进去,见黛玉站在窗前,神色平静,但杏目微有些发红,似是哭过。

    宝玉垂头丧气的坐在几前的椅子上,双手抱着头,正在呜呜的低泣。袭人上前扶起宝玉,道:“二爷,我们回去吧。”

    有些不情愿的站起来,宝玉满面泪痕,转头看着窗前背对着的黛玉,宝玉想说却不知如何开口,只得一步三回头的随着袭人向外走去,临到门口,宝玉突然回过头来,有些决然的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一愣,转头望去,四目相对,黛玉看到的是宝玉目光中从没有过的坚定,垂下眼睑,两滴清泪倏然而落。

    眼看着宝玉慢慢移出潇湘馆,窗前的黛玉怔怔的看着,清泪沿着眼颊,一滴滴的流了下来,紫鹃不明所以,也呆呆的立在那里,忽的廊前的鹦鹉学着黛玉的声音长叹了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十章 、栊翠庵黛玉悟禅

    “紫娟姐姐,你在想什么呢,姑娘唤你呢。”雪雁过来道,紫鹃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苦笑着摇了摇头,讪讪的道:“没想什么呢,我这就过去。”

    黛玉见紫鹃有些失神,不禁淡笑道:“紫鹃,敢情刚才正让我说中了,潇湘馆里留不住你了,我喊了几声,你都没听到。”

    紫娟笑着回道:“姑娘口下留情,就别臊我了,紫鹃给你赔不是还不成,刚才想事情一时出神,没听到姑娘唤我。”

    黛玉道:“罢了,你不是劝我出去走走吗,走吧,我们去三妹妹那里看看。”雪雁拿来一件浅蓝对襟长衣,服侍黛玉穿上,道:“三姑娘那里阔朗风大,姑娘还是多穿件吧。”

    黛玉和紫鹃慢慢的边走边看,不觉穿过了沁芳桥,拐过石径,迎面碰到惜春和入画。惜春一身素衣打扮,见到黛玉招呼道:“林姐姐,你这是去哪里。”

    黛玉回道:“紫鹃不是说四妹妹今日里约好一起去三妹妹那里摘莲蓬玩吗。”惜春自嘲的一笑,道:“看我这记性,竟忘了,不过刚才妙玉打发人来说,她城外牟尼院里的故交来了,让我过去看看,难得有机会参禅,我正想去潇湘馆请你一起去呢,看来林姐姐和佛真是有缘,竟不约而同碰到你了,走吧,三姐姐那里以后再去也不迟。”

    黛玉想了一下,道:“也好,听妙玉说牟尼院挺有佛名,许多达官贵人的女眷都去上香,想必里面的师傅也不是俗常人。”惜春欢喜地道:“是呀,我们快去吧,妙玉她们好等急了。”

    拐过几道碎石小径,眼前是翠竹松柏掩映的栊翠庵,清幽,淡静,一片绿意在秋阳下浓翠欲滴。

    黛玉和惜春缓缓的沿着曲折的石径向里走去,还没到前廊,便见平日里随妙玉修行的小尼上前来道:“林姑娘、四姑娘,师傅在静心亭,特意让小尼在此等候,请姑娘们过去。”

    远远望去,翠竹掩映下的静心亭里,两个纤瘦出尘的灰影正相对入座,静谧,悠然,连周围的景色也似乎不染俗尘。

    听到声音,妙玉立起身来,微笑着道:“难得潇湘子也来了,真是有缘。”黛玉轻轻一揖首,轻声道:“黛玉不请自来,还请见谅。”

    和妙玉一起的女尼也立起身来,黛玉见她怔怔的看着自己,不由有些疑惑,忍不住偷偷瞥了一眼,中年女尼虽眼角难掩风霜,但清丽的面上却风韵犹存,衬着一身淡淡的气质,不觉令人肃然起敬。

    妙玉引荐后,黛玉才知女尼乃是牟尼院的掌座,怪不得气质不与常人。女尼静悟默默地看了黛玉一眼,轻声道:“林姑娘气韵清灵,让静悟一时想起故友,刚才失礼了。”黛玉忙道:“黛玉贸然前来,还请师太别见怪才是。”

    四人静静地围坐几前,小尼奉上香茶,黛玉轻轻的抿了一口,清澈的双眸默默地看了一眼对面的静悟,见她也正在打量自己,不禁淡然一笑,如玉的脸上却难掩心中的落寞。

    四人随意的品茶论禅,幽幽的秋风吹得一边的翠竹沙沙作响。

    一时,抬眼看了对面的黛玉一眼,静悟低声道:“佛家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人家有贤妻,却看上了邻家的女人,痛苦不堪,便来到寺里求助。方丈将此人让到禅房,让他对着前面并列的三盏佛灯,问他那一盏最亮,此人看了一下,道:‘分不出彼此。’方丈让他取一盏放到眼前,再问,他说:‘眼前这一盏最亮。’方丈不语,遂让他将灯放回原处,再问,此人道:‘还是分不出彼此’,随后,恍然大悟,离去不提。这就是悟的禅道,其实凡尘俗人往往难舍眼前的俗缘尘事,待参悟后,才会发觉一切不过都早已注定。”

    细细的咀嚼着静悟的话,黛玉和惜春都默然不语,静悟望着两人,也不出声解释,只是静静地等着。

    慢慢的抬起头来,黛玉轻轻地道:“‘本在此山中,方惜身下峰,回望万层峭,高低一般同’。身在局中,勿难参破,若放眼局外,万物不是一般无二。师太禅意高深,黛玉倾服,谢师太点化。”

    静悟淡淡一笑,欣慰点点头,道:“林姑娘蕙质兰心,灵根不俗,贫尼很是喜欢,姑娘能看到这一步,已是不俗了,如若有缘,贫尼在牟尼院恭候姑娘,若能一起参禅论经,也是乐事。”

    黛玉道:“若日后登门拜访,还请师太不要推辞,黛玉也希望能有缘再听师太点化。”惜春在旁笑道:“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我是特意来求教的,反倒让林姐姐惨透了玄机,我反倒一无所获。”

    妙玉道:“佛家讲究因缘,看来潇湘子真是与我佛门有缘,师姐略一点化,便悟透了玄机,灵根慧智,可喜可贺,四姑娘也不用懊恼,点化助人,方是我佛门真谛。”

    惜春微笑道:“我也只是随口说起,何况我在旁也受益匪浅,林姐姐天资聪慧,不但诗文写得好,连参禅悟道都高人一筹,也难怪老太太疼在心里…。。。”意会到自己的话里有失,惜春忙住了嘴,对静悟道:“还要谢过静悟师太的点化。”

    静悟扫了一眼静默不语的黛玉,轻声道:“四姑娘客气了,静悟皈依佛门,以慈为怀,能点化助人,乃是静悟毕生的心愿,但愿静悟的话能让两位姑娘不虚此行。”黛玉和惜春忙谦声道谢。

    四人又聊了一会儿,见春纤匆匆的过来,对黛玉道:“姑娘,老太太打发人来,让姑娘过去呢。”

    黛玉点点头,立起身来,和众人道别,惜春道:“林姐姐,我就不陪你回去了,难得静悟师太仙临,有这个机缘,我再好好向师太讨教一番。”

    静悟道:“四姑娘身在红尘俗世,不受荣华束缚,能潜心参禅悟道,实是难得,静悟一定倾囊相授。”

    惜春叹道:“万事如烟云,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罢了,你看这满园繁华,谁知一转眼后又会是什么样子。”

    黛玉静静的瞅了惜春一眼,略一思忖,道:“四妹妹,虽然世事无常,可毕竟还有疼你的老太太、太太等人,若是让她们听到你这样说,岂不寒心。”说完,对静悟和妙玉一点头,便带着紫鹃翩然而去。

    看着黛玉渐行渐远的背影,栊翠庵里,静悟轻轻的叹了口气,没再做声。



第十一章 、断痴念神瑛神伤

    却说黛玉和紫鹃、春纤离开栊翠庵,拐过藕香榭,春纤自回了潇湘馆,黛玉和紫鹃便向贾母处走去。

    两旁郁郁葱葱的花树上结着许多红色的果实,垂垂可爱,一阵轻轻的秋风拂过,飘来一阵淡淡的花香。

    黛玉迎着风,深深的吸了口气,刚才和静悟的一席话,让黛玉本来还暗暗伤怀的心里淡去了不少,其实那个故事好像是静悟特意说给黛玉听的似地,放下眼前的灯,一切不还和原来一样。眼前闪过静悟关切探究的眼神,聪慧的黛玉忽觉得今日的事好像有些…。

    摇了摇头,黛玉强逼着自己放下多心的念头,看着远处有些涟漪的池水,对紫鹃道:“紫鹃,你闻到花香了吗,好像是桂子的香气,‘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可惜还不知能不能再回去看看。”

    紫鹃见黛玉的心情已没有早起的沉郁,相反隐隐有了一丝轻快的意味,便笑道:“姑娘且放宽心,说不定那一日因缘巧合,你就能回家乡看看呢,那时,姑娘一定要带紫鹃去看看‘十里荷花’到底是什么样子。”

    黛玉转头看看紫鹃,也不禁笑道:“你这蹄子的嘴是越来越巧了,下次若真的回南,我也不带你。”

    紫鹃笑道:“姑娘这话真让紫鹃寒心,紫鹃白白为姑娘操了这么多年的心,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黛玉扬帕扫了紫鹃一下,嗔道:“好了,看在佛面上就带上你,快走吧,老太太怕是要等急了。”

    来到贾母房里,见贾母正倚在软榻上,微闭着双目,一旁的鸳鸯正轻轻的捶着肩,见到黛玉进来,鸳鸯附耳低声道:“老太太,林姑娘来了。”

    贾母睁开眼,转过身来,道:“林丫头,过来让我看看,这几日气色可好。”黛玉轻轻的坐到贾母身旁,道:“老祖宗放心,我这几日感觉身子轻快多了,夜里的咳嗽也少了。”

    贾母眯着眼看了一会儿,边点头便道:“这就好,不过气色还是有些暗,听丫头来回,说你和四丫头去妙玉那儿了,没事和她们出家人说说,心情说不定会开朗不少呢。”

    黛玉道:“是呀,经师太一提点,觉得心里轻松多了。”贾母笑道:“这就好,林丫头自小聪明,就像你娘,以前未出阁有时心里闷了,也喜欢看看佛经或者去庵里坐坐。”

    听贾母说起自己的母亲,黛玉不禁一阵黯然,随后又想起自己如今已是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更是悲从心来,眼里情不自禁的又蓄满了清泪。

    精明的贾母很快觉察到黛玉的心情,握着黛玉的手道:“林丫头,你放心,外祖母一定看着你安排好了,才能闭上眼,否则,我有何面目去见你的爹娘。你娘是我最疼的孩子,看着你,就像看到当年的她。”

    黛玉哽声道:“老祖宗…”贾母道:“好了,不说这些伤心的话了,如今看到你这个样子,外祖母就放心了,有些事,都是命里注定的,强求不来的。紫鹃。”

    紫鹃忙跑进来,恭声道:“老太太。”贾母道:“好好伺候你姑娘,要什么缺什么自管来回我。”紫鹃脆脆的应下。

    只见林之孝家的匆匆进来,对贾母道:“老太太,乐善王府的老夫人来了,说凑巧路过这里,进来找老太太说说闲话。’

    贾母一听,忙直起身子,对林之孝家的道:“快随我出去迎着。”随后对黛玉道:“你先回去吧,凡事想开些,身子就好了。”

    黛玉道了辞,带着紫鹃慢慢往院里走去。初秋的大观园里姹紫嫣红,比起盛夏更多了一番风韵,两人沿着石径,刚拐过几块巨石,迎面见宝玉正急匆匆的过来。

    见到黛玉,宝玉慢慢的缓下了步子,情不自禁地喊道:“林妹妹。”

    自懿旨赐婚,潇湘馆里黛玉断情后,宝玉大病了一场,等身子慢慢好起来后,人似乎变了许多,再没有往日的的神采飞扬,对袭人等人也是淡淡的,每天按时上学温书,再不就是默默地到潇湘馆前去坐一下或者呆一会儿,黛玉不请从不进去,谁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