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太子养歪攻略-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琛掩下心里的幸灾乐祸; 忙不颠儿地接道:“不会的; 我爹不敢。”
这真不是李琛不孝,不关心亲爹死活,怎么说也是亲爹不是,哪能看着他倒霉呢。何况就算不关心亲爹,她自己男人还在那儿呢,没得新婚没多久就守寡的呀,那多晦气呢。李琛着急地只是皇帝对李家的态度; 至于说生死问题嘛,皇帝还没“抽”到这份儿上,就算他真的神经病了,暗卫们也不是吃素的,几个大活人带回来也难不倒哪儿去。
李渊这会儿正干嘛呢?
他正摆老丈人的威风呢。
自己这是人在堂上坐,锅从天上来,只需要小小地动上一下脑子,李渊就能分辨出自己为什么这会儿“栽了”。没别的原因,李家瞧着惹眼,引起皇帝的猜忌了呗,作为家主,他不挡在前头谁挡在前头呢。
但问题在于他是真正管事儿的那个吗?
“哎,果然谨欢才是亲生的!”这话李渊只敢在心里吐槽,连出口都不敢出口。这绝对不是他怕妹妹啊,别开玩笑了,那可是他嫡嫡亲,同父同母的亲妹妹,他干嘛要怕,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这种明显容易引起误会的话在心里说说也就行了。
再者说了,他这话也不是说自己不是李家人啊,就是觉得他妹简直就跟老天爷亲生的似的,从来只有她不想要的,就没有她得不到的,就连“造反”这样的大业,都有他在前面给她顶包趟雷,啧啧啧,这人的命怎么就能这么好呢?
真是不服气都不行。
李渊心里是服气的,所以他也没有抱怨,圈就圈了呗,好吃好喝的供着,既不用看皇帝脸色,又不用在外奔波,这样的好日子现阶段可是过一天少一天咯,逮着机会就得好好享受不是。
李家的明线暗桩早就撒满了天下,只要不是美女姣童,甭管李渊想要什么,暗卫们都能给他折腾进这个小院儿里。更何况就算皇帝因为“猜忌”把人给圈了,也不能说不给吃不给穿就这么着把人给弄死的呀。
“哎呀,人家都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来来来,这可是你姑姑亲自酿的玉露酒,要不是赶上现在这事儿,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落到我肚里呢。”李渊大马金刀地坐下,指挥两个女婿给他倒酒,“你们姑姑喝个酒都讲究,葡萄酒非得配夜光杯,高粱酒必须用青铜爵,像今儿这玉露酒,瞧瞧,琉璃杯都一并送过来了。”
这也就是现在“天高谨欢远”,两个毛脚女婿也不敢说背地里告老丈人的状,李渊才敢过过嘴瘾,要是搁长安,别说是一种酒配一种杯子了,就是一种酒配上十八种杯子,李渊估计也只能在旁边说“配得好,配得妙,配得呱呱叫”。
这些日子长孙孝政和柴绍也没得安生,说是跟着老丈人身边打下手,实则大多数的事情都被李渊交代给两个女婿了,还美其名曰好好锻炼。
难不成为了这事儿特意飞鸽回去告状呢?脸还要不要了?
能在一段疲劳的忙碌期之后得到这么一段偷来的假期,长孙孝政和柴绍也是适应良好。他们可是娶了李家女人的男人,如果能被这样的小风波给吓住,回去之后十有**连房间都进不了。而且连襟俩在这段时间也算是情谊飞速增长,不是血亲,胜似血亲啊。
“怎么没见着姑姑用大姐夫呢?”柴绍到底成为李家人的时间短了些,尤其这些事儿说起来也不光彩,李琛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才会和柴绍说这个。不过柴绍不问归不问,眼睛耳朵还是有用的呀,李家如今的队伍越发庞大,虽不说任人唯亲嘛,可很多事情当然是自家人办起来更让人放心些。
要按照嫡庶来论的话,长孙孝政和冯少师娶的都是李家的庶女,怎么长孙孝政就一心一意为李家筹谋,冯少师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局外人,像是根本就不知道李家的谋算呢?要说这里面儿没点缘由,打死柴绍都不相信。
长孙孝政在冯少师之后没多久就迎娶李霏过门,要说和这位大姐夫吧,熟悉也算是熟悉,但要论起感情来,还不如谈生意呢。
“大姐夫好读书,是个最清雅不过的读书人,哈哈哈哈。”长孙孝政不爱背后嚼舌头,但是冯少师这人吧,你要想说他点好话还真挺难的,因为这货压根就没什么好话可以说啊。长孙孝政搜肠刮肚琢磨了半天,最后只能以“读书人”这个万能形容词来形容了。反正姑姑就挺爱用这个词的,特别是一扬三叹地说“读书人”三个字的时候,那讽刺劲儿,啧啧啧,可比直接打脸都让人觉得难受。
同为李家女婿,长孙孝政这话一说出来,柴绍要是不明白那他就是个棒槌,还得是实心的那种。“呵呵呵,读书人啊,读书好,读书好,我们粗人,羡慕读书人啊,哈哈哈哈哈……”
呸,羡慕个屁,现在是清高了,等到日后论功行赏了,大家说起来都娶了李家的女儿,可一个掌实权,一个就名声好听,二者之间不说是天差地别吧,最起码门前来往的人差别还是很大的。
长孙孝政和柴绍对视一眼,笑成了两只偷到老母鸡的肥狐狸。
他们这边安逸了,皇帝那边可就坐不住了。
先是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这也就罢了,皇帝还能忍着。连字儿都不认识,兵器都不会使用的一群乌合之众罢了,连他的注意力都不配。可是现在领头闹事的可是他的大臣,还是世家出身,更一路打到了东都,这怎么能不让杨广忧虑呢。在这样的紧要关头竟然出现了“桃李子,有天下”的传闻,甭管背后散播童谣的到底是谁,本着不可放过的原则,杨广还是圈了李渊。
可杨广万万没想到的是,李渊这货不仅一点都没有担心的样子,甚至还吃好喝好睡好,看他那架势,若是再有几个绝色女陪伺,日子说不定过得比他这个皇帝都快活。
看李渊这态度?李家大概是清白的?
杨广表示他头有点懵。
算了,圈了也圈了这么久,若说杀鸡儆猴的话,现在的猴儿也该得到教训了。
“来人,去把唐国公放了。”杨广吩咐道。
小院里,接到旨意的李渊心里还颇有几分舍不得,啧啧啧,好好的假期啊,又没了。
呸,妹妹说的没错,当皇帝的都是周扒皮!
第314章 大唐盛世
皇帝固然是个周扒皮; 好在妹妹还是有良心的好妹妹。
李渊在收到谨欢的密信之后就开始装病,内侍看着脸色惨白重病难愈的唐国公; 自然是一五一十地回禀。李渊顺利脱身,返回长安“养病”。
当然了; 在离开之前,他也没忘了把之前拉好的关系再重新梳理一遍。人是走了,茶可不能凉啊,这都是给谨欢扒拉的班底,可不能散了。
说起这个,李渊也还是有点自己的小算盘的。虽说他很早之前就认清楚了自己和谨欢之间的实力差距,包括一旦他们家爆发“内战”; 没一个人会站在他这边的悲惨事实。可男人嘛; 甭管可行不可行,也甭管死心不死心,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还是想保证一下自己的权利范围的。比方说多给谨欢推荐推荐人才; 这样也算是变相保证自己的话语权。
当一个混吃等死只会嗯嗯啊啊的唐国公?这绝对不是李渊的想法。
至于说谨欢对此的想法嘛; 她还挺乐见其成的。哪怕王珪和高颎都明里暗里地提醒过她,甚至拿杨广来当这个最鲜明透彻的例子,也没有打消谨欢的想法。
太。祖教导我们,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谨欢非常认可这句话。更何况她最大的底气就是自己,在无可推翻的强权面前,任何挣扎都是纸老虎; 一戳就破了。关于这一点,旁人兴许不了解,可谨欢确信,李渊是一定了解的。
李渊了解吗?
他当然了解,相信他,再没有人比她更了解他妹妹的实力以及他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了。和她抢班□□?别开玩笑了,这个世界这么美好,为什么要做这样作死的事情呢?
所以在正式回归李家的第一天,李渊就将自己的态度十分鲜明并且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出来。
我是唐国公,我是李家名义家主,我听我妈,我老婆,以及最关键的,我妹的话。我妹妹说什么就是什么,谁都别想要离间我们真挚感人的兄妹情谊,血浓于水懂不懂,谁要想坏事儿的话,谨欢,有人欺负你哥啊!
对于这样表现的李渊,众人只能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玛德,你们李家怎么净出神经病!
“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谨欢抖了抖东都那边最新传来的消息,做出一个想吐的表情,“杨玄感这又当又立的,又想要天下,又想要好名声,啧啧啧,最后只能是人财两失啊!”
“明公,杨玄感这话固然虚伪,但是效果却是极好的。”王珪太熟悉谨欢的套路了,生怕她以后拒绝使用这样的套路,连忙晓之以利。
李渊附和道:“想要天下,就不能要脸,这事儿再恶心也得做嘛。”作为官场上的老油条,李渊什么样的事情没做过?反正大家都不是要脸的人,习惯了就好了。
之前他们都以为东都守不住,毕竟杨玄感如今势如破竹,手下每日都有人投奔不说,隋军的大部队尚且还在辽东未曾转还,大军围城,樊子盖就算撑得住,又能撑几天呢?
哪知道杨玄感当真就这么寸,眼瞅着已经把驰援的卫文升打得七零八乱,眼看着东都就要被攻破,偏偏他的倒霉弟弟杨玄挺在乱军之中被流箭给射死了。倒霉成这样,还真是辜负了他“坚。挺”的名字。
攻下东都眼看着已经不可能了,杨玄感但凡不想被隋军四面包围给包了饺子,只能选择率军西进,夺取关中。
“这个李密倒是个人才,只可惜不能为姑姑所用。”李琛看完战报分析之后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若是杨玄感在最一开始就择用李密的上策,又何至于到今天这般地步呢。
李建成冷哼了一声,“杨玄感被杨智积耽误了最宝贵的时机,如今各路大军就追在他后面,溃败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至于这个李密嘛,树倒猢狲散,他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领头的杨玄感都完了,身为谋士的李密又能有什么好下场呢,再加上上回李密使计离间李家兄弟的事情,对于此人,李建成不仅没有任何招安的想法,更是恨不得直接找个机会把人做了才好呢。
倒是谨欢担心自己的小蝴蝶翅膀扇得太高兴,灭了李密之后直接把瓦岗给扇出乱子来,她倒是不觉得自己解决不了瓦岗,既是单纯地想偷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所以她2拒绝了李建成做了李密的想法,早死晚死都是个死,但是在死前一定要让李密发挥他的最大价值才不亏本,比方说把瓦岗给搞乱了嘛。
三日之后,长安就收到了杨玄感兵败自杀的消息。
除去一片欢欣祥和,庆祝胜利的东都,此时此刻的天下都是表面平静,私下暗流汹涌的大海。杨玄感的叛乱就像是干燥已久的草原上撒了一把火星,燎原之势已经渐渐浮现。
七月,李子通反。
八月,徐元朗反。
十月,林子弘反。
……
面对一屋子的下属,谨欢叹了口气:“天下已乱,乱世已现,群雄并起,也该我李氏逐鹿中原了啊!”
众人心中顿时像是烧起了一把火,人活一世,谁还没点野心呢。
天下,乱世,逐鹿中原,这些字眼组合在一眼,谁要是不动心,谁就不正常。
“我等誓死追随明公!”众人齐声应道。
谨欢微微笑道:“好说,好说。”
众人:“……”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再来点慷慨激昂的鼓励之词嘛,明公你笑得这么淡定,我们的后脊梁有点发凉啊!
“那明公,咱们下一步是?”王珪顶着众同僚快要把他烧死的目光站了出来主动问道。
“等。”谨欢更淡定了。
“等什么?”李渊有点摸不着头脑。
“等一个名正言顺的时机。”
“名正言顺?”李渊有点想回家问他娘,娘啊,你看看妹妹是不是傻了,她想抢了皇帝的位置,她要改朝换代,她居然还想要名正言顺?
哪怕已经听姑姑说了好几回类似这样的话,李建成的心理活动也还是跟李渊一样的,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名正言顺嘛。哪个反贼是名正言顺的?别做梦了。
“我在等一个人动手,等到他动手了,我就能名正言顺了。”难得谨欢今天心情好,小小地给迷糊的众人解释了一句。
“谁?”王世充近来小动作频繁,李密已经和瓦岗那边勾搭上了,占了虎牢关,荥阳太守哭都哭不出来。窦建德梁师都更是占地为王,隋军辗转各地剿灭叛军,可叛军就跟地里的韭菜一样的,一茬一茬就没个割完的时候。李琛扒拉了一圈,还是没想明白姑姑在等谁动手。
“宇文化及。”谨欢为众人解惑道。
房玄龄有点懵,江南那边的事务一直都是他和杜如晦在负责,皇帝现在就跟长在江南一样的,一年之内大半的时间都在江都。今年初宇文述挂了之后,约莫是受死前托付影响,又或者是怀念心腹,杨广又启用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俩。但是这俩人的位置其实有点尴尬,所以房玄龄实在不明白自家明公为什么要等宇文化及动手。
“明公,莫非宇文家也有不臣之意?”
杨坚夺得谁家的天下?宇文家的,这个没错。但是宇文化及这个“宇文”,跟北周的皇室可没什么关系啊,宇文化及的祖宗是宇文家的旧仆,被赐了姓,这才一脉承了下来,要说宇文化及想把自家往北周皇室上面靠的话,那可真是忒不要脸了。
“宇文化及此人,眼大心空,眼高手低,就法名传来的消息,他的屁股怕是坐不住了,再加上他如今掌控着禁卫军,还有谁比他杀了皇帝更方便呢?”法名和袁天罡的消息都是绝密,直达谨欢这里的,房玄龄不知道也是正常。
“什么?杀了皇帝?”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有点蒙。
要说众人都“忠君爱国”吧,那纯粹就是扯淡,忠君的人会在这儿筹谋着如何造反吗?可是乍然间听到宇文化及意图“弑君”,众人还是忍不了心中的惊诧之意,实在是这个想法太大胆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啊。
“是啊,我就等着他杀我表哥了。”
李渊莫名觉得脖子有点凉。
死表哥不死亲哥,没毛病。
第315章 大唐盛世
原本该三征棒子之后才越发分崩离析的局面在众人包括谨欢的推波助澜之下提前发生; 两次征讨未遂,为杨广带来的是一个民怨四起的乱世之象。
李密果然逃到瓦岗; 密谋杀了翟让之后成功夺取瓦岗军的控制权,而等到他想“除恶务尽”; 消灭隐患的时候才发现,翟让的子女已经消失不见了。李密对此固然有些担忧,但是形势逼人,也不容他还在意这些“细微小事”了。
很快,瓦岗军就趁着皇帝再次前往江南之后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
“如暗于成事; 守迷不反; 昆山纵火,玉石俱焚,尔等噬脐,悔将何及; 黄河带地; 明余旦旦之言;皎日丽天,知我勤勤之意。布告海内,咸使闻知,”谨欢嫌弃地皱起了眉头,“写这么有文采干嘛,老百姓看得懂啊?装逼小心被雷劈哦!”
还“布告海内,咸使闻知”!啊呸; 他李密算是个什么东西啊,要不要她把翟家人放出去溜溜啊,真是看着这篇檄文就觉得闹心。
“谨欢啊,这大家都闹腾的差不多了,咱们什么时候动手?”李渊代替众人问出了心声。
自从各地烽烟并起,群雄割据,如今长安名义上还是隋朝皇室的范围,代王杨侑也还好好地呆在皇宫里。可是不管是皇帝自己,还是其他势力,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现在的长安,早就已经姓李不姓杨了。陇西一代被李家给经营成了铁桶,原先几个想作妖的,比方说薛举他们,才冒了个头,就被李家的私军给直接打趴下了。强悍到了这般地步,谁还敢嘀咕。
杨广在江都的别宫里气得蹦迪都没用,毕竟李家现在可还没举起反旗呢,这要是皇帝想干点什么,正好给了他们理由让他们给反了,还活不活了。
人家是麻杆打狼两头怕,搁杨广这儿,他是过独木桥,前不着后不着了。实在没办法,也只能闭上眼睛当瞎子,反正还没反呢,就先这么着吧。
杨广愿意这么着,那是他自己骗自己,可这不代表其他势力不会提防李家啊。又或者说,其他势力都盼着李家正式反了呢。
毕竟有这么一个“好的”衬托着,搞得我们好像都挺没道德素质似的,天下乌鸦一般黑,凭什么你就看着比我们白啊,要黑大家一起黑嘛。
李渊诚挚地代表众人向谨欢表达一下我们愿意变黑的想法,不管多黑,跟昆仑奴一样黑也可以,反正咱们就是赶快黑了吧,老是这么白着多孤单啊。
自从李渊回来,这些扛包顶雷的事情就理所当然地落在了他的头上。而原先最常做这类事情的,一个是高颎,老爷子年纪大了,李渊得尊老,二个就是李建成了,亲儿子,老婆在呢,李渊又得爱幼。这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的,倒霉的自然就成了李渊。
对此窦氏很看得开,表示这完全就是大家信赖你看重你的表现嘛。
李渊:“……”
明明就是看着我反正也不会被妹妹给打死所以才每次都要我开口吧!
一群狐狸,再见吧!
果然还是我傻乎乎的儿子们最可爱了啊,呸,李建成不算,他卖给他姑姑了。
然而很快,残酷的事实就打了李渊一个措手不及。
作为一个基本缺席了儿子们大多数,约等于到现在为止全部人生的亲爹,不管是李二凤还是李小宝,对李渊都是表面恭谨,内里恭敬,实则……一点都不在乎。
好歹也是亲爹,该叫“爹”的时候叫一声就行了,至于说其他时候嘛,爹又没用,叫了干嘛呢。
既不会给他们做糕点衣服,也不会教他们练武,甚至还不能给他们做靠山让他们为所欲为,这样的爹他们还保持着尊敬,已经是非常良心的好孩子了呢,对吧,姑姑。
于是乎,李渊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女儿们全都投入了妹妹的怀抱,最后只能咬着牙抱起了才刚会说话,走路尚且还不利索的小儿子。
“三胡啊,也就你是乖孩子了。”没错,李渊十分严肃地向窦氏表示,凭什么明明是我的儿子,小名儿都不给我取,不管,我就要给儿子取小名儿!
窦氏翻了个白眼,怎么地,还都是她生的呢,她说什么了?
“行行行,你取你取,你爱怎么叫怎么叫啊,随你乐意。”对上明显“白痴化”的丈夫,窦氏连多管他一管的心思都没有,开什么玩笑,她忙着呢,哪有闲工夫跟他废话这种小事儿。
可窦氏没意见了吧,李世民和李玄霸都觉得不对劲儿。
“哥啊,你排行老二,我排行老三,怎么爹把三给了弟弟呢?”李小宝觉得这么叫不对啊,怎么能叫三胡呢,弟弟该叫四胡才对吧,他是老四啊。
李二凤表示赞同,原来他爹还是个不识数的文盲,连自己有几个儿子都数不清,这可真是太可怕了。“那咱们给弟弟把名儿给改了吧。”
李小宝急忙点头,可快点儿改了吧,每次听他爹叫弟弟“三胡”他都觉得浑身不对劲儿,这可真是太没有秩序了。
于是乎,在李渊不知道的时候,他最后那么一点“小任性”也被倒霉儿子们给破坏了。
啧啧啧,只能说,不愧是亲生的了。
当然了,此刻还在等待谨欢答案的李渊是不知道的,他还等着变成黑乌鸦呢。
“等我去一趟江都。”
这话一说,议事厅里就跟倒了冷水的热油锅一样的,嗖的就炸了。
“江都!”
“姑姑!”
“明公,这可不是小事儿!”
“三思啊主公!”
……
谨欢站起身来,朝众人压了压手,原本还喧闹如夜市的议事厅瞬间就安静下来,众人纷纷将目光集中到谨欢身上。
谨欢神色波澜不惊,只是轻轻挑眉,“怎么,你们是对我的身手没有信心?还是你们对现在在江都的安排没有信心?”
谨欢的身手如何,在场的不少人都是见识过的。就算没见识过的,也早就被同僚们深刻普及了有关于明公的武力值问题。至于说对他们在江都的布置没信心,那就更不可能了,他们现在还有那么多同僚窝在江都呢,神棍和和尚这俩就跟长在皇帝身边一样的,通敌到了这份儿上,说没信心那是扯淡。
“明公,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险,不能冒啊!”王珪被后面的房玄龄推了一把,只能给了这个死小子一记“死亡之瞪”,而后转头言辞恳切劝阻道。
谨欢露出一个足以倾倒众生的浅笑,哪怕众人熟悉她的本性,此刻也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承认,他们明公,真是太太太太好看了!
“哦,那你们是觉得你们可以阻止我?”
众人:“……”
不,收回前言!
他们明公实在是太太太太太欠揍了!
“不能。”
谨欢摊开了双手,“那不结了,反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