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太子养歪攻略-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到战事,谨欢的态度也变得严肃起来。别的可以胡来,但是涉及到战事,却是万万轻忽不得的。
  以逸待劳,以有心算无心。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在代郡正面迎敌的李息,领军绕道到匈奴后方的卫青,两个合围,把此次犯边的匈奴给包了饺子。
  活捉敌军五千余人,作为战利品的牛羊马匹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经此一役,整个河套地区,都落入了大汉的掌握之中。
  再加上之前修筑好的边塞,可以说,直接就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威胁,还进一步建好了敌前革命根据地。
  大捷的消息传回长安,刘彻当朝喜不自禁,朝臣们面面相觑,有喜有忧。
  喜的自然是大胜匈奴,忧的却是经此一战,卫家声势可要更上一层楼了。
  消息传到后宫,卫子夫同样是喜笑颜开,卫青战功越盛,她的地位也就越稳。再说了,别人兴许要担忧功高盖主,可是她那弟弟,卫子夫嘴角闪过一丝嘲笑,只是这笑意稍纵即逝,就是身边伺候的宫婢们,也无一人察觉到。
  长安城里的人生百态还在外的他们并不知道,不过在耽误了这么久之后,谨欢,终于要往长安进发了。
  这条路,她原本去年就该踏上,哪知道先是练兵,后是杀敌,居然生生耽搁了一年之久,对此,卫青一直都很愧疚。
  谨欢合理利用了卫青的这份小愧疚。
  “您说您要暂时离开几天?”卫青不解问道:“可是有要事要办?若是如此,殿下不妨直言。”
  这眼瞅着再有个七八天就快到长安了,谨欢突然找到卫青说自己有事要暂且离开个两三天,卫青挺茫然的。
  谨欢尴尬地笑了笑,她能说嘛?打死她也不能说啊!而且就算她说了,谁信么?
  她为什么要暂时离开?因为她要去骊山,进始皇陵啊。可她要是真把这话说出来了,先不说可不可信这事儿,谁都摸不着始皇陵的入口,你咋知道的呢?
  对啊!我是嬴政他姐所以我知道啊。
  这个回答要是说出来,卫青都不用觉得谨欢疯了,大概得先觉得他自己疯了。若不是疯了,怎么都能听到胡话了呢。
  眼见着谨欢面上露出为难之色,卫青也就不再追问了,只要有寒露和白露在,顶个几天不被人发现还是很简单的。只是很快就要到长安,谨欢还得适时赶回来才行。
  “放心吧,我肯定在回长安之前回来。”谨欢信誓旦旦保证道。
  她已经把她呆的马车设置好了,到时候直接神行就行,一步到位,so easy。
  “那可要为殿下准备马匹干粮?”
  “不用,我悄无声息地走,你放心吧。”
  那马虽然不错,可是跟她的里飞沙还是没办法比较的。她从这儿骑里飞沙到骊山脚下,半日不到就能到了。
  悄摸地离开大部队之后,谨欢放出里飞沙,直接纵马向骊山赶去。
  始皇陵有多大,谨欢心里一清二楚,甚至于在现代的时候,她还曾经去西安参观过手办大军。可是从未得见天日,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谜团的地宫?
  到了骊山之后,看着面前起伏不断的山势,谨欢深吸了一口气,按照她曾经看过的那份地图上的方位,走到了地宫的暗门之前。
  说是暗门,然而不管是谁,就算站在这里,只怕也不会有任何怀疑,因为这里看上去和周围一般无二,就算侥幸知道了这个是暗门,打开之后,依旧会被里面层出不穷的机关给活活磨死。
  然而她知晓里面的每一个机关。
  暗门之后的墓道很长,而且岔道非常多,甚至于这里面的每一条岔道都不是安全的,每一条岔道之上都布下了天罗地网,保管让人有进无出。
  就算本领高强,能过了这道,知道正确的路,前方还有更多的屏障。
  比如说,又一支手办大军。
  和后来被发现的那些手办大军不一样,这一支部队,死后仍可杀人。
  谨欢自开了暗门之后就不断翻涌的情绪在看到这支熟悉的军队之后终于崩溃,她忍不住弯下腰,把脸埋进了自己的手掌,痛哭出声。
  这是她的亲兵啊。
  原本应该斩杀来人的三千骑兵一动未动,任由再度站起身飞奔的谨欢直接飞奔向主墓室。
  水银汇聚而成的江河大海对谨欢毫无影响,她直接飞身跃过,却在棺椁之前停了下来,再不敢动一步。
  这里面躺着的,是她的弟弟。
  “看来你还是听话的,没有修什么鬼的仙,哼,要是不听话,回头我非得揍你一顿不可,既然你在这儿,那扶苏也该不远才是……”谨欢默默坐在棺椁旁边,絮絮叨叨。
  地宫之中,幽静到只剩下她的声音在回荡,而陪着她的,除了兴许早已化为白骨的嬴政,只有那三千除了杀敌什么都做不了的骑兵。
  可是谨欢却一点都不害怕,天知道,她从前可是个夜路都不敢走的人。可是现在,她的心,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安定,平和。
  这是她的弟弟,怎么会伤害她呢。
  “对了,我记得你之前说留个宝物的,留了什么?”絮叨了半天之后,谨欢下意识摸向了嬴政从前跟她无意中提到过的地方。整个地宫都是墨家人造的,墨家的机关在她面前,向来没什么秘密可言。
  “这是什么东西?”谨欢惊道。


第168章 大汉长青
  谨欢原本只是顺手为之; 哪知道真的在里面发现了东西; 沉香木雕的盒子里躺在一块非金非玉的,半块石头。
  “系统; 暗卫的令牌怎么会在这里?”谨欢惊得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说来暗卫原本是没有令牌这玩意儿的,除了证明暗卫自己身份的小牌牌,其他一概都没有。反正那时候暗卫也就两个半主子,嬴政; 她自己,再加还没成人的扶苏。不过后来下头人进献上来一块所谓的天外奇石; 谨欢一看不就是陨石嘛,就拖去学宫让他们研究去了。
  研究之后剩下这么一块边角料; 正好当时龙阳在学宫,因为龙阳是统领,是没有身份令牌的; 学宫就干脆仿效虎符; 做了一对令牌; 半块在龙阳那儿; 半块就给了嬴政。
  谨欢当时还默默笑了半天,搞得跟个婚约信物似的; 至于吗?
  哪知道,这半块令牌; 居然藏在了这里。
  系统沉默了好一会儿,自己查了一下之后回道:“上回主系统抽风了,你的两个任务世界有了交汇现象; 这应该是交汇的产物。”
  “交汇?”谨欢一听这俩字,眼睛立刻就亮了。
  系统紧接着又给她泼了一盆凉水:“毕竟还是两个不同的平行世界,其他的你就别想了。”
  谨欢冷哼了一声:“我想什么,我当然不想啊,这儿是汉朝,可是在那个时空里,我大秦就算没有万世基业额,也不可能二世而亡啊,行了,你放心吧,我心里都清楚的。不过……”
  谨欢上下抛了抛这半块令牌,掂量了一番道:“这玩意儿在这里,难不成暗卫还在?”
  “存在即合理,宿主你可以把这个带出去。”至于其他的,就不是他该多说的范畴了。
  大家合作了这么久,谨欢的智商还也不是白长的,听出了系统的言外之意之后,谨欢利索地将令牌收进了背包。站起身拍了拍巨大的棺椁,眼中既有不舍,可更多的,却是几分轻松。
  “政儿,姐姐走啦。”谨欢轻声念叨了一句,而后直接神行到了暗门之外,将那个入口彻底毁掉。
  她已经见过嬴政了,这个暗门,从今而后,也没了存在的必要。
  她的弟弟,会安静地躺在这片地下王国之中,任岁月变幻,不受任何侵扰。
  默默再看了一眼骊山,谨欢微微吐出一口气,而后直接神行回到了马车之中。
  地宫深处不知日月变幻,唯有“银河”流淌,不知不觉间,她竟然在里面呆了有三日之久。她不在的这几天,卫青一直提心吊胆,眼瞅着离长安越来越近,可是谨欢还没回来,他能不着急嘛。
  “卫将军。”谨欢出了马车,招呼卫青道。
  卫青又惊又喜,只是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多说,只能隐晦地说道:“殿下,按如今的行程,约莫还有个三四日,就该到长安了。”
  谨欢会意点头道:“那来接本宫的人何时到?”
  按照原本的计划,谨欢是不会和大军一起行动的。刘彻会派人私下里先将她接回去,等到尘埃落定了,人都已经安顿好了,到时候再揭露她回来的事情也不迟。
  谁知卫青竟然摇了头。
  “长安来了旨意,殿下与我等一同进城。”虽说刚刚只是惊鸿一瞥,但是卫青身为将军,感知本就十分敏锐,他能感觉到,殿下身上是气势和先前又有了几分不同。至于具体是哪里不同嘛,他又说不出来,只是觉得像是去掉了几分枷锁一样的。
  谨欢不解问道:“这是为何?”只不过在问完之后,她就意识到了根由,笑道:“倒是沾了诸位的光了。”
  卫青登时红了脸,辩解道:“殿下何出此言,原是我等沾了殿下的光,若不是殿下,等到匈奴来犯之时我等才能察觉,又怎能有今日大胜呢。”卫青说这番话绝对是真心实意的。尤其此番征战途中,谨欢坐镇大后方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全军上下的将领对此都是赞不绝口,甚至还有那嘴快的说了句大实话,哪怕知道不可能,还盼着谨欢下次还坐镇中军呢。
  卫青说这话发自内心,但是谨欢却是很清楚。这次匈奴犯边,哪怕没有她的出现,卫青依然会打胜仗,而且还是相当大的胜利,他也会因此而封侯。
  对了,封侯。
  谨欢觉得这样的事情,她先恭喜一两句,透露一下也没什么。再说了,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军功,但凡有脑子的,都能猜到卫青此次必定会有极大的褒奖,比方说,封侯。
  只不过谨欢这话才刚开了个头,就被飞来的鹁鸽给打断了,卫青熟练地取下竹筒,拿出里面的薄纸,看完之后递给谨欢道:“殿下,您此番回朝,还当有所准备才是。”
  谨欢一目十行将纸上书写的内容看完,“无妨,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这么多年大漠风沙都熬下来了,还熬不过长安城里的风刀霜剑不成?”
  听了谨欢此言,卫青神色之间倒是颇有几分愧疚,毕竟是他主动上奏章给谨欢请功的,哪知道竟会惹来这么多的风波。
  卫青持身极正,该是谁的功勋,绝不会因为眼红什么的而占为己有。先是训练兵士,后又得知匈奴犯边的消息,最后还坐镇后方,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如果真要论功行赏,要卫青说,此番征战,最大的功劳,就是公主殿下的。
  故而他主动上了奏章,详细阐述了这期间的林林总总,总结到最后,很简单,请功,为谨欢请功。
  这封奏章可以说是正正好写到了刘彻的痒处。
  在刘彻看来,阿姐在草原上呆了十几年,比起在长安城里金尊玉贵的其他两个姐姐,同为天之骄女,同是公主之身,命途却是天壤之别,让他如何不痛心,又如何不偏心。
  更别提谨欢还立下了这么多的功劳,在刘彻看来,再多的封赏亦是不足够的。谨欢作为刘彻的姐姐,早就被封了长公主,哪怕她人不在长安也是一样。封号上干不了别的事情,刘彻只能给谨欢提高其他待遇,比方说汤沐邑。
  “把盐邑给我,加食邑万户,这,这比长姐的有点多吧?”谨欢有点担忧。
  要说把盐邑给她,那行,这个没问题,正好能证明她地位高,帝宠深厚啊,但是加万户?要是她没记错,莫说是她姐平阳,就是他们姑姑馆陶大长公主,也没加到这么多啊。
  “殿下立下大功,且在漠北多年,陛下约莫只是想补偿殿下罢了。”卫青倒是能揣摩到几分刘彻的想法。
  易地而处,若是今日被送去和亲的是他的姐姐,那卫青早就点齐兵马杀将过去了。刘彻的个性比他还要强硬,但是当年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阿姐远嫁,想到这里,卫青居然还有点同情皇帝。
  哎,当皇帝还这么憋屈,也是够苦的。
  卫青想到的是补偿,刘彻的想法估摸也是这样,而且谨欢觉得吧,这可能还只是个开始,说不定长安还有惊喜等着她呢。
  但是,但是,女人的小心眼是很可怕的啊!
  按理说,谨欢的目标是扶持刘据顺利登位,顺便保下卫家,在这一点上,她跟平阳是不矛盾的。可是在她必然要插手到刘据的教育情况,并且跟未来的继承人关系越发亲厚的情况下,谨欢绝对相信,她姐,是绝对坐不住的。
  平阳为什么要进献那么多美人给刘彻?
  其实原因很简单,她在仿效他们的姑姑,馆陶公主。
  要说他们这位姑姑,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了,文景两朝,作为唯一的长公主,她的权势,都是极大的。
  窦太后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对她很纵容,景帝对这个姐姐也是相当之好,单从她能成功伙同王太后也就是当时的王夫人一起劝得景帝废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一事就能看出,她对景帝,对朝政的影响力。
  而从这些年平阳的一系列举动之上可以看出,她这位姐姐,显然是把姑姑当做自己的目标来办事了。甚至于连进献美人这样的手段也都学了去。只可惜,她这辈子没能生个女儿,不能倒是能再来一出金屋藏娇。
  不过不能“金屋藏娇”也没关系,说到底,不管是卫青还是卫子夫,都是她公主府的出身,就是现在,卫子夫在平阳面前还有点气短呢。
  可是这一切,都将在谨欢回来之后被打破。
  在谨欢没有回来之前,平阳可以是最得势的长公主,但是等到谨欢回来,不,甚至于她人都还没到长安,众人已经心知肚明,这位南宫长公主,才是陛下心中最为看重的姐姐。
  哪怕谨欢无意与平阳相斗争,但是她的回归,就已经拦在了平阳的路上。说什么姐妹感情,平阳跟她可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殿下,殿下,您似乎有些苦恼之处?”看着怔怔出神的谨欢,卫青下意识问了一句。
  谨欢回过神来,下意识问了卫青一句,“卫将军,若是将来平阳公主下嫁,你可会允婚?”
  卫青震惊道:“殿下,您何出此言,莫说公主有夫,更何况微臣虽无妻,孩子却是有的,着实配不上金枝玉叶。”
  谨欢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她真是抽风了,夏侯颇这会儿还没死呢,平阳还没再守寡,怎么会嫁给卫青呢。只是有儿无妻?
  回到长安,看着眼前神色激动,甚至于眼眶都红了刘彻,谨欢心里波澜不惊。
  “呵呵,渣男。”


第169章 大汉长青
  久别重逢这样的场面谨欢玩了好几回了; 所谓一回生; 二回熟,到了现在; 她连话都不用说,就能完美而又精准地表演出一个大气而又隐忍,顾全大局,宁死不悔的形象; 来诉尽她的委屈和坚贞。
  她这么做了吗?
  没有。
  这一招对别人来说很好用,但是对谨欢来说; 这太low了,完全显示不出她的水准来啊。
  现在诉了委屈; 自然,刘彻会一时间情绪上头,竭尽所能地来补偿她; 可以说; 在这一段时间里; 只要是她开口; 刘彻肯定不会拒绝。在这个时间段里的谨欢,可以说绝对是处于人生巅峰的。
  可是之后呢?
  任何情分; 在过度使用之后,都很难再生; 更别提她现在还处于一个“强敌环伺”的情况下。
  所谓兵法之道,攻心为上。
  自古以来当皇帝的,多多少少都有点以自我为中心; 换言之,特别能脑补,越是能力强的皇帝,脑补的本事就越好,同理可参考嬴政康熙。
  她不需要摆出委屈的模样,也不需要柔弱憔悴,正相反,她意气风发,艳光四射,娇容明媚又招摇。和同样年过三十的平阳站在一起,可以说是将这位在长安保养得宜的亲姐姐彻底比了下去。一时之间,连刘彻都有些恍惚,到底是谁去草原上呆了这么多年呢?
  谨欢是和大军一起进城,早就他们回来之前,刘彻就暗地里派人好好地宣传了一下谨欢此次的功绩,为谨欢造势。
  百姓多淳朴,他们只是想到天之骄女在寒苦之地呆了多年,想到她为了百姓甘愿抛却性命,想到她立下了如此大功。
  所以当她的车架进城的时候,哪怕周遭的百姓并没有见到她的容貌,却依然在一旁欢呼雀跃,发自内心地感谢她。
  原本众人都以为,在大漠呆了十几年,被风沙吹了十几年的谨欢,该是苍老而憔悴的,甚至于刘彻都已经准备好了安慰之词,而平阳还特意在刘彻面前表演了一番,表示她今日穿着素淡并不是不喜,而是为了不让妹妹“难堪”。
  然而意欲打人脸者,人恒打之。
  平阳这一身衣裳,看似平常,可是上面金丝银线,在阳光之下,可说是亮眼的很。
  而谨欢呢,一身玄黑深衣。
  她在大秦多年,秦国尚黑,嬴政压根就不怎么穿其他颜色的衣服,连带着后来扶苏也是这样。谨欢看习惯了,觉得这个颜色比较有气势,也就慢慢习惯了。
  至于关键原因嘛,当然是她肤白貌美,红唇娇艳啊!在这一身黑衣,一头乌发的映衬之下,美貌值那更是蹭蹭蹭往上涨,直接就把旁边的平阳衬得黯淡无光起来。
  不仅刘彻平阳等人愣住,连带着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这是去草原呆了十几年?别胡闹了,这是去修仙去了吧。
  可是谨欢越是意气风发,就越是让人心酸。这样的天骄人物,竟是白白在那风沙之地耽搁了十几年,何其让人痛心呢。
  “阿姐。”刘彻一时间没缓过神来,霎时间就想起了当年谨欢还在长安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儿,竟然下意识叫出了当年的称呼来。
  幸而他声音小,也没几个人能听到,可是听到的那几个,除了心中暗自惊讶的,就是咬碎银牙暗恨的。
  比方说,平阳。
  谨欢先前的猜测还不算准,她原本以为自己回来之后会因为刘据的事情而和平阳起嫌隙,事实却是,她一回来,就把平阳给惹恼了。
  不过惹恼了就惹恼了,她当年惹得人还少了?一个平阳而已,还不足以让她放在心上。
  宫里自然是准备好了洗尘宴,而且谨欢名义上的亲娘还没挂,进了皇宫之后,王太后身边的人就来请了。
  “阿姐,朕陪你去吧。”
  谨欢摇了摇头,“大军回朝,陛下还有诸多政务,区区小事,何必烦劳,再者说了,我这是去见我的亲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刘彻少时没少被“谨欢”教导,此刻自然是从善如流,“那阿姐你还是先住在长寿殿吧,公主府虽说已经修整好,可总该择个吉日再入住才是。”
  姐姐好不容易回来,若是一回来就让她住公主府,尽管公主府雕梁画栋,华美非凡,可是还是会让人怀疑谨欢是不是不得宠。刘彻为谨欢考虑良多,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早在之前就着人通知了王太后。
  未央宫里住的是刘彻和他的嫔妃,谨欢住在这里自然是不行的。王太后住在长乐宫,谨欢住在长乐宫里的长寿殿,名义上还是住在太后那里,倒是无妨。
  王太后这辈子就靠的儿子,哪怕她其实并不是很在意这个二女儿,但是既然刘彻特意派人跟她说了这事,那她自然是吩咐人将长寿殿收拾得好好的。至于说谨欢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她哪里还记得,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反正她才是亲娘,万万没有当儿女的去指摘她的。
  只是王太后不知道的是,刘彻自己私底下还去长寿殿里转了一回,将里面不合谨欢心意的地方全都悄悄给改了。除此之外,心里还有点小心酸。
  当年远嫁,其实就是王太后为了争宠主动将谨欢给推了出去。在刘彻看来,阿姐得天之幸才能转归长安,而母后却丝毫不挂心,哎……
  可以说,谨欢这还什么都没做呢,王太后自己就把她跟谨欢撕掳开了。
  “哎,系统,这王太后,跟我两个祖母比起来怎么样?”跟着宫人去长信殿的路上,谨欢又暗戳戳询问起了系统。
  她是没什么跟亲娘打交道的经历,但是她有跟祖母打交道的经历啊。尤其是孝庄跟华阳这二位,那基本都是做到了太后这一行的两个顶端啊。身经三代帝王,一个走前朝路线,一个专精后宫,谨欢觉得,她都不用见识别人,光就是这二位,就足够她学习的了。
  系统纠结了一会儿确定道:“如果跟这两位比较的话,那你就不用担心了。”
  单纯从职业角度而言的话,王太后还是成功的,已婚妇女毅然决然离婚之后二嫁,并且顺顺利利将自己斗争到了皇后的位置上,顺便还熬成了太后。但是,也就仅限于此了。
  刘彻对后族外戚的态度普遍不怎么友好,不管是窦氏一族,还是王家的舅舅们,先前嚣张的,最后都比较惨。甚至于连卫家都没有例外。
  哎,说到头,还是要保住卫青的命啊!
  谨欢原本就不怎么担心,系统这么一说,她就更不在乎了。反正又不是个很在意她的亲娘,就这么糊弄糊弄,大面儿上过得去就行了,谁要跟她演母女情深呢。
  于是乎,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我的儿啊!”才一见面,王太后声泪俱下,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