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娱]影后-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非必要,她实在不想和这个人共处一室。
比尔·默瑞的脸沉了下来,但他终归没有像开拍之初那样暗暗嘲讽诺伊的演技。甚至,尽管《迷失东京》剧组没有一个人点明,但比尔心里清楚,他试图压迫诺伊的做法已经失败,在一次一次的较量中,诺伊展示出了并不逊色于他的演技,在个人行为上诺伊也没有乔恩·沃伊特所说的那般不佳。然而两人的关系既然已经变得那么糟糕了,比尔·默瑞也没有去缓和的打算。
经过马丁的抗议和诺伊的冷漠,《迷失东京》剧组上下对诺伊的态度倒是渐渐和缓起来了,这让诺伊不禁感慨,无论东方西方,人善被人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诺伊在剧组的生活也渐渐摆脱了一开始的压抑。隔着车窗她看到了不远处的富士山,湛蓝澄澈的天幕下,阳光照得她有种昏昏沉沉的感觉。相比较繁忙的纽约和洛杉矶,东京是个繁忙却极富规律的城市,绝不似电影所描述的那般模样。
电影的某一幕,在静谧幽深的古刹中,夏洛特踩在布着圆石的湖面上,伴着飞鸟的叫声,心灵都仿佛受到净涤一般。
这是诺伊这段时间最喜欢的一幕场景。
她已经在东京待了20多天的时间了,电影还要拍摄的情节已经不多了,纵然和比尔·默瑞、索菲亚·科波拉的关系仍不是那么融洽,诺伊已经试图说服自己享受这次拍摄的经历。
“诺伊,谢谢你的合作。”
“索菲亚,不必客气。”诺伊微笑着抱着索菲亚·科波拉,瞬间即分,“这是一次极其难忘的拍摄经历,很难忘。”
电影拍摄完毕,诺伊并没有急着返回洛杉矶,相反,她在日本逗留了几天,逛了一些名景,买了一些日本的特产才坐飞机赶了回去。
刚踏上洛杉矶国际机场,诺伊便被眼前纷涌而至的记者们吓了一跳,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叠声的询问便冲着诺伊而来:“请问《迷失东京》剧组的冲突是真的吗?你一人独自返回洛杉矶是否和剧组矛盾有关?”
诺伊看了一眼马丁。
马丁上前一步挡住记者们的视线:“各位记者,诺伊并不是独自返回洛杉矶的,如果真如你们所说的那样,那我又是谁?我想,在接受采访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记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马丁无奈又拦住了记者们:“一个人说就可以了。”
原来,在《迷失东京》剧组返回美国本土的当天,作为诺伊头号黑黑的《国家问询报》就爆出了《迷失》剧组矛盾重重影响拍摄的消息,而唯一没有和剧组一同返回的诺伊则被《国家问询报》认定是造成矛盾的罪魁祸首,《国家问询报》的记者,那位在海伦·麦卡锡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约翰松·卡特,不,应该是弗吉尼亚·亨特先生这么写道,“诺伊·林顿和剧组的关系已经差到了不想在飞机的任何一个角落见到《迷失东京》剧组任何一个人的地步,这个女人的心眼比针尖还要小。”
记者们一向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掌握着无数明星私事的他们显然很清楚那位《国家问询报》的撰文者弗吉尼亚·亨特正是约翰松·卡特的化身,而诺伊和《国家问询报》的私怨也是他们关注的内容,因而,待其中一位记者陈述完毕,另外一人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前几天的《国家问询报》递给了诺伊。
诺伊笑着看完了那份报纸:“哦,弗吉尼亚·亨特先生的文笔愈发精彩了,我想就是全美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都编不出这么像模像样的故事。”
“那故事内容的真实性呢?”
“和弗吉尼亚·亨特先生的名字一样真实。”诺伊慢悠悠地拿起话筒,说道,“如果说在20多天的时间里拍摄完一部电影在亨特先生看来时间都被耽误了的话,那你想它有多快呢,弗吉尼亚·亨特,难道比你处男的第一次射得都快吗?”
现场的记者们纷纷露出了不忍直视的表情。
既然诺伊都说到这一步了,接下来的采访已经没有了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无论如何,能从诺伊·林顿口中听到这么不文明的话,这些记者们已经有内容大书特书了。
至于《迷失东京》剧组的矛盾?又有谁想管呢?大家现在关注的都是弗吉尼亚·亨特究竟是不是一个快枪手!
记者们开始有点喜欢诺伊了。这个伶牙俐齿的姑娘不动则已,一动就有无数的新闻可以书写,尽管她骂的那个人是他们的同行,但只要有新闻能写,记者连自己的父母都能出卖,何况只是泛泛之交的约翰松·卡特呢?
“诺伊,哦!”坐在车里,马丁扶着额头,“你怎么能讲出那么粗俗的话?”
诺伊睁大无辜的眼睛看着马丁。经纪人先生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其实你可以不用说那句话的,交给我说就可以了。”
“下次一定找你。”
两人一起返回了诺伊的公寓。马丁去日本的这段时间,和诺伊的有关事务都是unique经纪公司帮忙处理的,当然,该接的活儿凯斯·利泽尔也没有忘记帮诺伊接,因此诺伊不过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要开始完成各项工作。
迪奥的商业活动、梅赛德斯·奔驰的活动邀请、艾滋病研究基金会举办的慈善晚宴……这些活动都不是诺伊可以推却的。她与《加勒比海盗》剧组约定在10月3日前进组,这三场活动恰好都安排在10月1日和2日,倒也没有让诺伊为难。
从与克里斯亭迪奥签下合约以来,诺伊出席任何活动挑选的都是迪奥礼服,为此她还被媒体夸赞为最敬业的迪奥代言人。而鉴于诺伊在时尚界闯下的名声,她穿着迪奥礼服的照片也常常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的内页里,着实让迪奥这个品牌狠狠刷了一番存在感。
而今天,出席迪奥举办的商业活动,作为代言人的诺伊自然狠狠下了一番功夫。一身蓝色渐变礼服勾勒出诺伊完美的腰身,走动之间仿佛有水波在流淌,诺伊甫一露面便吸引了在场多数媒体的注意,相机闪个不停,记者们不断走动着,变换着方位拍摄诺伊每一个角度的画面。
当然,比起迪奥的商演,记者们对诺伊在机场的那番言论更感兴趣。
诺伊自己并不清楚,但在媒体上,或者说是经过媒体引导的美国观众心中,她那番话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70章 进组
一直以来,诺伊在大屏幕上展示的形象都很多变,从《记忆碎片》里的娜塔莉,到《律政俏佳人》迷人的金发小妞艾丽,诺伊并不似许多青春偶像一般将自己禁锢在某一种特定的角色之中。而拍摄之外,诺伊的感情世界并不算丰富,也极少有丑闻出现,这就这美国观众心中建立起了诺伊低调却很有实力的形象。
风波已经逐渐平息的《国家问询报》的诽谤新闻一度将诺伊推至风口浪尖,那次事件着实有些庞大,直到今天《国家问询报》仍然时不时地被拉出来鞭尸,甚至白宫发言人也曾就此事号召媒体取材真实——正是因为此事,诺伊的名气一直攀升,而她强硬无惧的模样也在美国民众和媒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那一番言论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早已登上了数家报纸娱乐版的头条,连一向高高在上的《纽约时报》也对此事投去了关注,这确实不得不让人感慨诺伊如今高涨的人气与影响力。
洛杉矶地区的《洛杉矶时报》认为这是“诺伊·林顿的反击”,而《星周刊》则认为诺伊粗俗无礼,浑身充斥着低俗的气息——诺伊没有读过大学成了《星周刊》攻讦诺伊的证据,然而,为自己独特的创意洋洋自得的《星周刊》显然忘记了这里是美国,而不是许多演员都拥有名校学历的大不列颠。《星周刊》的报道甫一出现,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首的一批好莱坞明星便开始出声抗议了,好莱坞没有念过大学的明星数不胜数,要知道,上大学可不是成为名人的唯一方式。
《星周刊》一番言论反倒让自己尝到了苦果,他们不敢再在诺伊的学历上挑剔,却在以后的报道中增加了对诺伊的批评和嘲讽,成为除《国家问询报》之外的头号诺伊黑。
同样卷入风波中的《国家问询报》却没有一点动静,娱乐版面上既没有如同往日一般贴满诺伊的丑照,也没有弗吉尼亚·亨特以科研般的态度论证诺伊·林顿注定是一颗流星的专栏文章。记者群当中盛传弗吉尼亚·亨特正在酝酿一个大动作,如果他的计划成功了,诺伊·林顿将毫无立足之地。
诺伊抿了一口红酒:“为什么听到这句话,我有一种好莱坞就是《国家问询报》开的感觉。”
她对面的同样保守媒体折磨的詹妮弗·安妮斯顿赞同地点了点头:“在和他们的较量当中明星们往往是输家。为了名誉为了利益他们总试图掩盖一切,而媒体则是把一切挖掘出来的人,要知道,遮掩可是这世界上最难办到的一件事情了。”
“我对弗吉尼亚·亨特先生的下一步动作忽然很期待呢!”和詹妮弗·安妮斯顿闲聊了一会儿,诺伊便和迪奥美国的负责人畅谈了一番合作的心情。伴随着诺伊的人气高涨,迪奥也获得了不凡的关注度,虽然一直以来迪奥都是人们心目中奢侈品的代表,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代言人可以像诺伊一样带着完美的妆容频繁登上各类杂志的头条,这对迪奥这个品牌在北美地区发展的助力几乎是巨大的。
“你是带来这一切的人。”克里斯亭迪奥的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执起酒杯,杯子与诺伊的杯子轻轻碰撞。
时尚与娱乐圈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每一个时尚品牌的背后都有无数明星、模特在支撑,这一场商业活动上,诺伊见到了詹妮弗·安妮斯顿,西班牙美女佩内洛普·克鲁兹,以及好几位未来或许成功但现在仅是默默无闻的女明星,能为克里斯亭迪奥这样的顶尖奢侈品牌站台,对于初出茅庐的新人而言,已经是一个不赖的露脸机会了。
“诺伊,你今天的装扮很惊人。”马丁双目锁定电脑屏幕滚动的图片,“但可爱的姑娘,我不得不告诉你,每时每刻你都在制造麻烦。我忽然有些后悔了,昨天应该我说那些话的。”
诺伊松了松脖子:“网络上又出什么言论了?”
“除了《星周刊》和《国家问询报》之外,已经有媒体歪曲你的话了。”马丁把电脑推到诺伊面前,诺伊侧着身子盯紧屏幕,“这都是什么鬼玩意儿?我伤害到弗吉尼亚·亨特身为男性的尊严,这是对他的人格侮辱……这简直是我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难道这个世界上只有弗吉尼亚·亨特可以侮辱别人的尊严,而他自己像个小娘们一样躲在背后,哦,狗屎,真是狗屎!”
“不止如此。”马丁又将电脑移近了一分,“你所做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
不用马丁说,诺伊早已注意到了滚图下的一则新闻,来自于《美国周刊》。这则美国周刊的新闻讲道,针对诺伊在机场放出的那番话,《迷失东京》剧组上下,包括导演索菲亚·科波拉、男主角比尔·默瑞都没有出声解释,这实质上就是对剧组存在矛盾的认同。而仅有诺伊一人辩解,她又恰恰是晚于剧组返回洛杉矶,这无形中证实了《国家问询报》的报道。
诺伊和马丁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无奈。
“或许我不该接这部电影的。”诺伊默默叹了口气。
马丁揉了揉她的脑袋:“现在说这些做什么,电影已经拍摄完了,他们想说什么是他们的自由。”马丁心中当然也很恼怒,诺伊是他手下唯一的艺人,他几乎是一步一步看着她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在《迷失东京》剧组,还是其他任何一个剧组,诺伊那认真到一丝不苟的态度都让马丁格外自豪。诺伊为电影拍摄所做的努力马丁都看得清清楚楚,但诺伊的努力竟然遭到了《迷失东京》剧组那般对待,经纪人先生纵然涵养再好,也不由得狠狠唾骂了两回比尔·默瑞和索菲亚·科波拉。
“我们来谈谈开心的事情吧!”马丁大拇指在食指上轻轻搓着,“奔驰公司邀请你为新出的汽车站台,为此他们支付了你9万美元的酬劳,迪奥的稍微少一些,不过你现在已经有了5万美元入账。或许你可以用这些钱为你的新房子添置一些家具。”
“我已经为你选中了一间小别墅,就在比弗利山上,那里和詹妮弗·安妮斯顿的房子相邻,但是安保措施相当严密。我想你可以在那里放心睡个好觉,丝毫不用担心一觉起来狗仔的直升机就停在屋顶上。”
诺伊闻言一笑:“等我拍完《加勒比海盗》,亲爱的伊斯特,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红到有直升机停在我家门口,就好像在拍《楚门的世界》那样,听起来挺酷的。”
“不错的想法。”马丁点了点头。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诺伊出席了梅赛德斯·奔驰的活动,参加完慈善晚宴之后,便前往《加勒比海盗》剧组报道,在那里,她见到了电影的导演戈尔·维宾斯基,男主角约翰尼·德普以及凭借《指环王》电影中精灵王子莱格拉斯一角崭露头角的奥兰多·布鲁姆。
诺伊对约翰尼·德普并不陌生,在出演《加勒比海盗》系列之前,德普已经凭借《不一样的天空》、《剪刀手爱德华》等电影收获了大量的人气,他可以说是目前的《加勒比海盗》剧组最大的大牌。除此之外,约翰尼·德普同样是联合精英经纪公司的客户,两人偶尔会在公司见面,当然,比起一直以来都不受重视的诺伊,德普显然是uta的王牌客户,uta为了让海盗这个角色落到德普手里可谓费尽了心思——无论如何,仅凭迪士尼公司给予的优厚待遇,uta也觉得这笔买卖做的值。
至于奥兰多·布鲁姆,这位今年刚刚25岁的男演员出生英国,和诺伊一样同为英国新生代演员的代表之一。比起诺伊一路波折来到洛杉矶,奥兰多·布鲁姆的运气可谓太好了,刚刚毕业的他就被挑中在《指环王》电影中扮演重要角色,随后,凭借精灵王子积攒的人气,奥兰多又顺利进入了《加勒比海盗》剧组,在其中扮演戏份不逊于约翰尼·德普的威尔·特纳。
诺伊和奥兰多还是很熟的。好莱坞的英国演员很抱团,在好莱坞打拼的他们很容易感受到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对他们的排斥,所以,一旦出现某位实力出众的新兴演员,那个人总会收获更多的关注。
诺伊和奥兰多都属于这一类。
诺伊凭借演技取胜,奥兰多只需要露出那张脸,便有无数的女粉丝为他尖叫……诺伊默默打量着站在人群中的奥兰多,她怀疑只要她和奥兰多再多说一句话,女化妆师的眼神就能把她杀死。
“诺伊,初次见面,我想我不需要自我介绍了。”导演戈尔·维宾斯基顺利隔开了诺伊和奥兰多·布鲁姆,诺伊暗自松了口气,摇摇头道:“当然不用,戈尔,我可是一直在新闻上看见你!”
“恐怕不如你出现的次数多。”戈尔·维宾斯基是一个圆脸的中年人,在接棒《加勒比海盗》前,他完成了美版《午夜凶铃》的拍摄并为之带来了2亿美元的票房,是一位很擅长商业片的导演。
☆、第071章 拍摄开始
“我们着实不必相互吹捧。”戈尔·维宾斯基笑道,“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和熟悉彼此。”
“导演,我赞同你的意见。”
别看戈尔·维宾斯基和诺伊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实际上戈尔对诺伊能否演好伊丽莎白这个角色很怀疑。戈尔对诺伊的印象就是一个演技不错的新人女演员,对于诺伊在时尚圈的成绩或是她在媒体上掀起的风波戈尔只是有所耳闻而已,身为导演,他并不会过问演员拍戏以外的事情。
戈尔·维宾斯基承认,得到金球奖和奥斯卡认同的女演员必然有其不俗之处,然而,在《加勒比海盗》这部电影中,伊丽莎白被设定成一个貌美却又有点小聪明的贵族小姐,可以说,和其他大片一样,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就是一个花瓶,她不需要太多的演技点缀,而诺伊——
诺伊的外貌是需要深入发掘的,她或许可以完成任何复杂人物的心理变化,但成功出演一个花瓶?戈尔·维宾斯基相当怀疑。
然而,《加勒比海盗》毕竟是迪士尼电影公司筹备已久的大片,金牌制作人布鲁克海默的名声已经注定了这部电影的不凡,身为导演的戈尔·维宾斯基在角色的选择上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男女主角的选择也是各家经纪公司博弈的结果,和戈尔关系不大。
无论如何,拍摄都快开始了,再计较演员的人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拍摄这部海盗电影,制片方迪士尼可谓费尽心思。这部电影在拍摄之前就已经开始搭设背景,为了让影片拥有可看性和逻辑性,片方特意请来了历史学家作顾问,只为了还原某一时期的海盗史。
在电影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海盗船,无论是英国海军的战船还是杰克·斯派洛船长那艘大名鼎鼎的“黑珍珠号”,均是制片方精心制作完成的。可以说,迪士尼电影公司为了让这部电影成功,为了让已经冷到无人敢尝试的海盗电影恢复昔日荣光可谓花了大本钱。
诺伊也是大开了眼界。
不过她心中更多的是佩服。
好莱坞是公认的世界娱乐中心,电影的推广度和票房的强劲都足以让人仰视。然而在诺伊看来,最让人佩服的还是电影人对待影片一丝不苟的态度。
电影想要得到观众喜欢,质量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注定是烂片的话,就算请尼古拉斯·凯奇、汤姆·克鲁斯这样的大牌来演,票房也只有惨败的一条路。因而,尽管好莱坞的大片成本昂贵,一部电影的支出甚至可能让电影公司破产,但是电影公司还是愿意花上数百万美元实现电影的场景再现,以便以高质量博得观众的欢心。
诺伊出演的《毒品网络》、《纽约黑帮》都是这种类型的电影,为了完成拍摄,演员需要在各地取景,每一个场景都经过严密的布置,这和那些在摄影棚里随随便便拍几场,甚至背景都是ps的电影有本质的区别。
电影的第一幕场景属于扮演小伊丽莎白的演员露欣达·戴泽克和小威尔的扮演者迪伦·史密斯,扮演斯旺总督的乔纳森·普雷斯也有短暂出场,这几位演员都是正宗的英伦演员,诺伊一直觉得乔纳森·普雷斯很像老版的汤姆·菲尔顿——当然,这只是她的感觉而已。诺伊有理由相信,如果她敢说出这番话,汤姆·菲尔顿遍布全球的粉丝一定会把她砸死。
小演员们已经投入拍摄了,那么主演们呢?
虽然第一天并没有约翰尼·德普、诺伊和奥兰多·布鲁姆的戏份,但是他们还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尝试了电影中的造型。
相比较约翰尼·德普的乞丐装和奥兰多·布鲁姆铁匠的装束,诺伊的装扮可谓华丽贵气,配上她略有些高傲的神情,一个贵族少女的形象就这么活脱脱地展示了出来……当然,对于围观群众来说这套服装确实非常合适,然而,当诺伊缩紧腰腹才堪堪将衣服套进去的刹那,她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勒得真紧啊!
她快要喘不过气来了,更可怕的是,为了凸出电影中伊丽莎白的气质,服装组还特意将收腰紧束了几分。在穿上那套衣服后的半个小时内诺伊根本什么也做不了,她只能闭着嘴巴锻炼自己的呼吸,以便让自己有足够的毅力承受这非人的折磨。诺伊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地想,拍完这部电影后,她的胸部恐怕会直接从b变成平坦的地面。
当约翰尼·德普镶着金牙的造型出来的刹那,诺伊狠狠地嘲笑了他一番……然而此刻,她忽然发现杰克·斯派洛船长的服装是如此的动人,威尔·特纳的粗布衣服看起来也很舒服,只有她自己的——哦,那简直是噩梦一场!
电影前半部分的拍摄将在洛杉矶的圣佩德罗港进行,拍摄一段时间后,剧组将转战加勒比海完成部分工作。试完装束之后,诺伊忙不迭地脱下那条修身得有些过分的裙子,换上清凉的t恤短裤,她也有幸欣赏了一番电影拍摄之初那条黑黝黝却显得庄严肃穆的大船。
或许拍摄《加勒比海盗》会是一次神奇的体验,诺伊默默想道。
一天的拍摄完毕后,导演戈尔·维宾斯基宣布今天的拍摄停止。剧组一众人便纷纷赶回了酒店,其实圣佩德罗港离诺伊在洛杉矶的住所并不远,但是导演维宾斯基在开拍之初便定下了若非急事不允许随便离开片场的要求,诺伊也只能遵守。
卫生间里,把薇薇安赶到别的房间的诺伊脱下t恤,仔细检查着自己的身体。果然不出她所料,在高温还未完全散去的港口穿上一件太紧的衣服是件相当伤人的事情,当时虽然把戏服脱了,但她换上t恤的时候总觉得身上有些痒,胸口更是不舒服得厉害,而此刻诺伊对着镜子检查时,就能看到那被勒出的尚未消去的红痕。
她想,就算是剧组不满意,她也得提出修改服装的建议了。
第二天一早,诺伊便向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