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侯府夫人的荣华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御史一向瞧不起这些只知享乐的勋贵子弟,看都不看他一眼,冷声道:“为人臣子,自当为国尽忠,为陛下效力,这一点侯爷是不会懂的。”
顾行迟双手抱胸,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罗御史说的是,您的辛苦我等自然是不理解的,既如此,本侯就不打扰您了。”他打了个哈欠,“听闻临江阁又出了一种新菜式,本侯受朋友邀约,这就出宫去了。”
说着,还笑了几声。
对此,罗御史嗤之以鼻,再听顾行迟恶劣的笑声,他对顾行迟更加鄙夷。
顾行迟也不在意,走了几步,突然回转,凑到罗御史面前。
罗御史吓了一跳,没好气道:“侯爷还有何贵干?”
“我知道罗御史是为贾家的事来的,可您恐怕是白费力气了。”顾行迟的语气听起来颇为遗憾,“依我看,你们两家很快就会握手言和的。”
罗御史看他一眼,下意识问道:“此言何意?”
顾行迟用扇柄敲打着手心,“您想啊,贾家是什么人,史老太君的女婿是谁?那是您的至交好友,陛下信赖的臣子,您这样不是让林大人为难吗?我想,王家与贾家生了嫌隙,想要找王大人从中斡旋是行不通的,如此,便只能请林大人帮忙了。与其时间久了大家闹的难看,不如各退一步。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届时也会多一个朋友,罗御史,您说是不是?”
明明是柔和的桃花眸,却多了几分邪气。罗御史看了他一会,颇有些气急败坏,“看来侯爷真是闲得很,你有时间与我在这里调侃,还不如找些正经事做,我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也罢,既然罗御史不领情,我就不再多言了,告辞了。”言罢,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方才还和他说一些废话,现在走的倒挺快。
罗御史看着他的背影:“。。。。。。”如此一无是处、安于享乐的人,不知陛下为何宠爱他。
不过,顾行迟有句话说的不错,林如海的确是他的至交好友,林如海是探花及第,他与林如海是同一年进士,又一同进了兰台寺。林如海虽出身世家,却没有世家子弟不好的品行,反而谦虚有礼,学识出众。
罗御史一向不爱与富贵人家结交,却对林如海另眼看待、心生敬佩。更何况,林如海真的很有才干,否则也不会得皇帝重用。
罗御史自然是相信林如海的人品,可他也是贾家的女婿,确实有些不好办。况贾家与王家表面生了嫌隙,可是这么多年的交情岂能一朝断绝呢。贾家虽无人掌握实权,可却有两个‘帮手’,他一时气愤来了宫中要告贾家一状,却没有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
思及此,他倒有些后悔了,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但不管怎样,也须得给贾府一个教训,否则他们当他这个御史大夫是可以随意欺辱的。
他心里重重叹了口气,最后看了一眼朱红色的宫门,转身离去。
出了宫门,已经有御史府小厮来接了,“老爷,咱们这就回府?”
罗御史甩着袖子大步走着,“先不急着回府,直接去荣国府拜访贾政。还有——”他停下脚步,“我先写封信,你马上送去扬州林大人家,一定要快。”
罗御史去荣国府的结果就是——贾宝玉被打了一顿,比前世那次更惨。
一则是贾宝玉命人打了别府公子,现在人家父亲上门来了讨要个说法,贾政不能不打。
二则,贾宝玉败坏了贾家门风,全京城都知道贾宝玉在义学不好好读书,和男子行苟且之事,不但不知悔改,还意图杀人灭口。当然,这杀人灭口是被人强加上去的,但不妨碍京城人这么传扬的。这样一来,贾府落得个不知廉耻、仗势欺人的名声,贾政恨不得没有这个儿子才好。又想到贾宝玉素日的荒唐行径,下手更重了。
三则,贾政不知道罗御史能不能善罢甘休,会不会连累整个贾家?是以,所有的怒火都冲着贾宝玉去了。
若非贾母及时阻拦,贾宝玉真要被打死了。
王夫人心疼贾宝玉的同时,又担心罗御史继续纠缠不清,也顾不得之前怎么得罪王家的了,派了陪房周瑞去王府求见王子腾。
。。。。。。
“婶子,人在门口等了大半个时辰了,叔父当真不见吗?”
姜夫人看了一眼紧闭的书房,将凤姐拉到一边,摇摇头道:“王家接连受贾家欺辱,都没能得贾家主子的一句亲口解释,如今遇到麻烦了又想起我们王家了,你当真以为你叔父如此大度吗?再者说,这事传的人尽皆知,贾宝玉打的又不是一般人家的公子,如何用手段徇私?罗御史可不是好得罪的,陛下都要卖他三分颜面,更何况你叔父?”
“依我看,这样也好,贾府纵容奴才横行无忌惯了,希望经过此事,他们能收敛些。”姜夫人道。
凤姐点头不语。
罗御史这个人虽然性子耿直,却也不傻,否则怎么会在得罪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活的好好地?可见他知道审时度势,也猜得出帝王心思。
依照凤姐看,罗御史不过是想给贾府一个教训罢了,顺便多恐吓一下贾家。就这点小事,天顺帝还不会将贾家怎么样的。贾家一定是听说了罗御史进宫一事,才如此惊惧难安。
思及此,凤姐不厚道的笑了。
“可是,婶子,叔父不出手相助,贾家一定会怨恨我们罢?”
姜夫人无奈,“他们只想着自己,哪里体会得到我们的难处?”
凤姐心道,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她温声道:“既然如此,我们还该不该去荣国府看望宝玉呢?”
第17章
最终,王子腾没有见周瑞,没有给王夫人留只言片语,亦没有让姜夫人登门探病的打算。
风水轮流转,之前王家沦为街头巷尾的笑柄时贾府不曾道歉,今天就轮到贾家了。
刚放晴的天,不知怎么又淅淅沥沥下起雨了,雨丝缠绵,互相交织着落在凤姐身上,凤姐用锦帕捂住唇咳了几声,平儿连忙吩咐小丫头拿伞来,又亲自为凤姐披上一件衣裳。
这模样,有了几分风姿楚楚、弱不胜衣之感。
姜夫人皱眉,她总觉得凤姐这次病重损伤了许多精气神儿。“你身子不好,今天天凉又出来做什么,快回去罢。”又嘱咐平儿别忘记了熬药。
平儿知道凤姐还在装病,看到姜夫人如此关心凤姐有些心虚,低头应‘是’。
如此一来,凤姐又在屋里闷了五六天,每次姜夫人去看她都是一副精神恹恹的模样,姜夫人怕她累着,也不敢让她继续管事,又请了太医为她诊治。
“鲍太医,凤丫头身子到底如何?”
鲍太医起身,捻着胡须道:“夫人放心,小姐身体并无大碍,吃几副药调养一下就好。”
姜夫人仍是不放心,“可她这病断断续续近一个月了,请了多少大夫都说并无大碍,怎么就不见好呢?”
鲍太医转身收拾药箱,“恕我直言,小姐这是心病,既是心思郁结,吃多少药都是无用的。”
说实话,姜夫人是不太相信鲍太医的医术的。她和贾母一样,习惯请王太医诊病。但是听闻王太医今日去贾府给贾宝玉诊病了,她才让人请了鲍太医来。
不过,他今日说的话倒是和上次王太医说的一样,凤姐得的是心病。
姜夫人姑且信了他,问道:“不知这心病如何是好?”
鲍太医似乎意有所指,“京城诸事繁杂,难免不利于病情。依我看,倒不如远离京城一段时间,寻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安静所在静养。处所不同,见的人不同,心境自然也会不同,说不定就会解开心结,脱胎换骨呢。”
姜夫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和京城的风言风语,这难免使凤姐受到了打击。若是让凤姐出去住一段时日,说不定就会忘记不愉快的事。等她回来,京城的流言也散的差不多了,届时还能找个好人家嫁了。
姜夫人觉得这个提议可行,但还要找王子腾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这样想着,就听见孙妈妈进来禀告姜夫人,说是金陵那边来信了。
听到是从金陵来的信,姜夫人有一瞬间的默然,吩咐平儿送鲍太医出府,就立刻去了。
平儿走到了鲍太医面前,悄悄塞给他一只荷包,“太医,辛苦您了,奴婢送您出府。”
鲍太医将荷包塞进袖子里,赔笑道:“不必劳烦姑娘。”
凤姐声音婉转,“太医客气,今日之事多谢太医了。”
鲍太医觉得身体一寒,忙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小姐安心养病,我这就告辞了。”
平儿将鲍太医送到门口就回来了,将他留下的药方收了起来,嘀咕道:“庸医!不知道这种人是怎么混到太医院的。”
凤姐掀起床帐,“他的确是庸医,不过,庸医自有庸医的用处。”
这种人,贪财、胆小、无能,所以医术没有多高超,却也不敢害人。给病人开的全是补身的好药材,病情却不见好,事后检查药方也不会发现哪里不对。
要不然,当初王夫人怎么会将给黛玉治病的王太医换成他呢。
王夫人最是假慈悲,表面看起来关心黛玉,给她换了太医换了药方,实际上根本对病情无效。黛玉病情加重也挑不出王夫人的半点错处,毕竟药方无毒啊。黛玉寄居贾家,又不能直接提出换太医,否则又要被人议论小性、娇贵。
既能害人,还能保留慈悲大度的名声,饶是凤姐也不得不佩服。
凤姐面色沉静如水,“找人盯着鲍太医。”
“是。”平儿默默叹气,看来这个鲍太医要倒霉了。
。。。。。。
姜夫人将鲍太医的提议告知了王子腾,一开始王子腾还有些犹豫,姜夫人却劝说,凤姐最多也就离开京城半年,很快就会回来,届时一切都不晚。再者,他们也多年不回金陵了,可以借此机会让凤姐回去看看。
想到了金陵的来信,王子腾最终同意了,“也罢,到时候就让凤丫头陪她们一同进京罢。”
姜夫人嘱托凤姐不必着急回来,好好游玩一番,散散心。又和凤姐商议了一下行程以及要带的人,立刻着人收拾准备,过几日就出发。
凤姐心中感动又愧疚。虽然姜夫人不是她的亲生母亲,但到底是养在身边多年,对她也是真心疼爱,而她却为了某些目的欺骗她。
出发的前一天,凤姐提出要去荣国府辞别黛玉,这次姜夫人并未阻拦,只是提醒她早些回来。
荣国府。
贾母不敢置信道:“过去了几日了,王家仍不肯帮忙?”
被自己亲哥哥拒绝了,使得王夫人面色有些难堪,她擦着眼泪的手一顿,“想必二哥也有他的难处。”
贾母坐在榻上,微胖的身躯显得格外老态龙钟,满头银丝盘起,发上古朴的银钗微微晃动着,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她眼皮一撩,“即便如此,宝玉也是他的亲外甥,他忍心看到宝玉受苦吗。就算他不看在宝玉的面子上,也该想想两家的交情。”不知想到了什么,她笑了一声,“人人都知道两家的关系非同一般,他想与我们撇清关系,谈何容易?”
“可是罗御史油盐不进、性子古板,二哥退避也不奇怪。”王夫人之所以在贾府的地位高过大房,完全是因为有个能干的兄长,若是王子腾不肯帮她,以后她和一双儿女的路就不好走了。在贾母眼里,她也就没有了价值。
贾母冷哼一声,“既然王家不愿帮忙,就只能另请高明了。”
王夫人咬牙,“是林姑爷?”
“他与罗御史是旧交,如今也只有他能劝上罗御史几句了。”
王夫人最是厌恶黛玉,如今却要劳烦人家父亲。这种感觉就像一巴掌打在脸上,隐隐作痛。
但她却又说不出阻止的话。只能强笑道:“林姑娘也许久没写过家书给林姑爷了,刚好让人稍去。”
当然,这信她一定会仔细检查一番,万一林黛玉说写不该说的就不好了。
两人又不冷不热的闲谈了几句,王夫人心中烦闷,想要告辞。才一会,周瑞家的就来回话,说凤姐过府向众人辞行。
贾母和王夫人虽然埋怨王子腾不肯帮忙,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给凤姐甩脸子,只能接见了凤姐,问明了凤姐离京的缘由,又假意关心了她几句,就放她去见黛玉了。
不久前,黛玉已经搬出了碧纱橱,现在独居一院,看见凤姐来了,面上洋溢着喜意。
黛玉请凤姐落座,还未说话,史湘云就先埋怨道:“爱哥哥被打成重伤好几日,怎么凤姐姐现在才来,你以前可是和宝玉最亲的,现在却让别人抢了风头。”
这个‘别人’说的就是傅秋芳了。
黛玉知道凤姐被退婚,如今不爱来荣国府实属正常,所以谈话间也避开贾琏傅秋芳等人,可终究低估了史湘云的口无遮拦。
她看向凤姐,目光满是关切,凤姐却不在意的笑道:“我近来身子不适,所以不能登门造访,若不是今日与你们辞行,婶子说什么也不肯放我出府的。”
史湘云观察了凤姐一会,突然噗嗤一声笑了,“我也听说了,这次凤姐姐病了近一个月。以前姐姐没日没夜的帮姜夫人料理家事,身子骨仍旧很好,怎么这次病了这么久还未痊愈?你可要好好调养,切勿劳心伤神,不然成林姐姐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凤姐:“。。。。。。”
黛玉表情一凝,余光瞥她一眼,也不接话。
见两人都沉默,史湘云左右看看,“凤姐姐,林姐姐,你们生气了?”她表情很是无辜,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这时候黛玉放下杯盏,唇角微翘,“我哪里敢生你的生气呢,否则又要被人说成小家子气了。”
“你——”史湘云微恼,“你对我不满直说就是,何必拐弯抹角,鸡蛋里挑骨头!”
黛玉似乎很惊奇,“我哪里说你错了,你何必说出这种话?”
史湘云冷笑,“别人不过说了一两句话,你就生气,不是小性是什么?你是千金小姐,我自是高攀不是。”她猛然站起身,“既如此,我就禀明了老太君收拾东西回家,免得碍你的眼!”
于是,就一脸怒气的跑了出去。
凤姐笑道:“她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和她置气,小心气坏了身子。”
黛玉淡淡一笑,“她这样不是一次两次了,我难道要一直忍让下去?”她轻哼一声,“我又不欠她的。”
两人的冲突争执,前世凤姐见过数次了,但每次都是黛玉主动搭理史湘云,由此可见,黛玉不是小气的人。
凤姐没再劝黛玉,她也不喜欢史湘云的性子,只是告诉黛玉明日就要启程了。
黛玉心中了然,拿出了早已写好的信交给了凤姐。
“劳姐姐代我探望父亲的病情。”
凤姐自然答应,又与她说了一会话,便回去了。
她这次离京,除了‘养病’,也是为了寻找名医,听闻有一江湖游医医术高超,她打听到那位神医正在江南一带,她刚好借此机会找到他为林如海诊病。只要林如海活着,贾家敛财的计划就会落空,黛玉的命运也会就此改变。
只是,没想到会遇上了意外之人。。。。。。
第18章
贾母和贾政、王夫人商议后,立刻写了信让人马不停蹄的送去扬州,请林如海帮忙说项,期望能和罗御史化干戈为玉帛。
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几日前,林如海就收到了罗御史的信,在信中罗御史将自己和荣国府的恩怨仔细说与了他,让他不要多心。罗御史只是想让荣国府提心吊胆几日,不会将贾家怎么样的,让他只管回信。
林如海明了,便给荣国府写了回信,说他已经写信劝说罗御史了,想必罗御史不会再和贾家计较了。
果然,天顺帝只是斥责了贾政,罗御史也没再不依不饶。再加上贾宝玉也被打了一顿,这件事也算是过去了。
就此以后,这件事总算了了,贾母不禁又对林如海另眼看待了几分,也愈发看重黛玉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翌日一早,姜夫人就亲自将凤姐送到门口,拉着凤姐好一番嘱咐。王熙和也依依不舍的模样,若非姜夫人不同意,她也要跟着去的。
此次去江南,山长路远,姜夫人便派了林之孝一家跟着。林之孝夫妇行事妥当,又是姜夫人早就为凤姐挑好的陪房,姜夫人对他们很是放心。
刚过巳时,一行人到了码头。这时候,天已经热了起来。一下马车,便听到熙熙攘攘之声,已经有许多船只漂在水上,拥挤的人群中,搬运的脚夫们穿着粗布短衣挥汗如雨。
林之孝家的从后面一辆马车过来,扶着凤姐,“姑娘,我们的船在岸边等着呢,现在就上船罢。”
凤姐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点点头,“走罢。”
这次出门,带的东西并不多。除却衣服,也不过是些金银细软,是以并未耽搁多长时间就开船了。
不知过了多久,感觉到远离了热闹的码头,凤姐才掀开帘子探了探外面。
清风徐来,减了许多暑热,带来一阵阴凉之感。水天相接,空阔无际,周围是绿树青山,碧空之上云影浮动。就这样看着,便觉得心境开阔许多。
凤姐鲜少出远门,不免也觉得有些新奇。她以手支颌,看着外面秀丽景色,心情颇为闲适。
平儿也趴到窗前看风景,突然面露惊奇,扯了扯凤姐的衣服,“姑娘您看,对面那人是不是在哪见过?”
凤姐一脸莫名,但还是顺着平儿指的方向看去,不由愣住了。
那人临窗而坐,手持酒杯,神色懒懒,一双桃花眼漫不经心的四下逡巡着。风盈满衣袖,飘荡在窗外。
凤姐心下起了几分怪异,打算放下帘子。仿若对面之人察觉到有人看他,也转过目光望向凤姐,朝她举了举酒杯,唇角勾出一个玩味的笑来。
凤姐怔怔的看了他片刻,一下子冷了脸,随手扯了下帘子,与外面的景色隔绝开来。
“姑娘,怎么了?”平儿小心道。
凤姐随手拿起一本书,冷淡道:“无事。”
平儿猜到大抵和对面那人有关,有些讪讪的,不敢多言了。
夜幕降临,水面倒映起许多灯火,与月光交相辉映,一片璀璨光芒。
平儿走过来,用簪子拨弄了一下灯芯,“姑娘,是不是该休息了?”
周围静谧无声,隐隐可闻风浪之声。凤姐忽觉心烦意乱,“你先去罢,我现在睡不着。”
平儿笑道:“许是姑娘第一次独自远行,所以难以入眠。”她将被角抚平道:“姑娘也早些睡,仔细熬坏了眼睛。”
言罢,行礼告退。
蜡烛燃烧过半,外面已是一片漆黑。凤姐刚闭上眼睛没多久,只觉半梦半醒之间,有吵闹声掠过水面一直传到这里。
这声音不大,可她还是被惊醒了。
“平儿!”她坐起身,“外面发生了何事?”
平儿和林之孝家的连忙披着衣服过来。林之孝家的道:“好像是谁家的船走水了。姑娘放心,妨碍不到我们的,您尽可安睡。”
凤姐吃惊,连忙打开窗子。果然,就看见对面一片火光,亮如白昼。火借风势越烧越烈,渐渐蔓延开来,不一会整条船都燃烧起来。不断传来惊叫声,救命声,跳水声。。。。。。。
其他人家纷纷将船划开,生怕受一丁点牵连。
眼看着一艘华丽的大船付之一炬,众人唏嘘不已。平儿失神道:“这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起火了,也不知是谁家的船只,还有没有人活着。”
林之孝家的叹道:“谁料想第一夜就发生这种事,许是那家人的仆婢没有看好烛火的缘故。”说到此处,她急急道,“我要嘱咐庆儿等人一声,让她们务必小心烛火!”
凤姐没有言语,仍是觉得心下难安,这事来的太突然,会只是简单的走水吗?
正思虑间,外面又一阵混乱,这次是发生在王家的船上。
未几,就听见王之孝敲门道:“姑娘。”
凤姐隔着门问道:“发生了何事?”
“回姑娘话,方才走水的船住着一位贵人,原是有人故意纵火,现在有人在搜查刺客,刚好搜到咱们的船上。”凤姐刚要开口,王之孝连忙道,“姑娘放心,我向那人说明了这是王家的船,里面只有一位女眷,不宜让外人进来。他们倒也通情达理,速速带人退下了。”
凤姐道:“我知道了。”
王之孝道:“现下已无事,姑娘好睡,有事吩咐下面人就可。”
而其他人家就没这么好运了,被强制搜查了一番。
凤姐秀长的柳眉拧起,手下意识摩挲着茶盏,轻声呢喃,“先是大火,又是刺客,现在又到处搜寻刺客,着实是蹊跷。。。。。。”
平儿奇道:“姑娘,您在说什么?”
凤姐紧了紧外衣,“那些人似乎是看在王家的面子上不搜查我们的。”并非是因为船中住着女眷。
平儿笑道:“这是自然,京城谁不知道王家。。。。。。。”
话未说完,就听到一声闷哼,没了声音。
凤姐陡然一惊,一转头,就看见平儿倒在几案上,而她身后,则站着一个高大的人影。
因为打开了窗子,夜风灌了进来,窗帘和烛火也跟着飘动。
蜡烛照亮了一方天地,而背后则是一片黑暗,如玉的面容一半被烛火映照,一半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