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侯府夫人的荣华路-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仗势欺人,无恶不作。
顾行迟不是仁慈的人,再者就算他想仁慈,贾家犯下这么多大罪,其他大臣也不答应啊。是以,贾家还是被抄家了。元春本就在宫中过的不如意,听到这个消息没多久就病死了。
凤姐不关心贾家,好在南安郡王府被抄后探春的婚事定下了,年后就嫁过去了,才免遭此难。
至于惜春,听闻抄家时没发现她的踪影。北静王为贾家求情,贾宝玉才得以活命。
不管外面怎么热闹,靖安侯府上下一派平静,凤姐已经警告了下面的人,不许胡乱议论。
“当初外面瞧着贾家多么轰轰烈烈,现在却轰然倒塌,也是可怜。”平儿感叹道。
凤姐从来不是个喜欢悲天悯人的人,况且她觉得贾家人落到今天的下场是咎由自取。
“我早就说过,既然享受了荣华富贵,就该承担荣华富贵背后的风险。甄家造反,正在风口浪尖上,贾家人竟然这么大胆,不说和甄家撇清关系,还敢帮甄家窝藏财产,他们敢铤而走险,要钱不要命,就怪不得别人了。且不说窝藏甄家财产这件事,往日里他们就仗势欺人,欺男霸女,无所不为,打死无辜之人在他们眼里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轻巧。这样的人家,他们得到惩治不应该吗?贾家不是没有聪明人,可是他们仍是醉生梦死,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竟然还不如惜春看的通透。”
就是探春也早就看透了贾家的富贵不会长久了。贾家那么多男子,却还不如女儿家。
贾宝玉厌恶为官做宰之人,讨厌经济仕途,一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样子。却又享受着贾家的家世带来的好处,享受着贾家的荣华富贵。不觉得有些虚伪吗?
若是他真的和前世一样出了家,她还能高看他一眼。
“夫人,外面都在传侯爷很快就要登基为帝了。”香儿道。
外面都是这么说的,不用刻意打听,她们都知道。
若顾行迟当了皇帝,凤姐岂不是皇后了?巧姐儿庭哥儿也成了公主和皇子。
这么一想,还真是令人激动呢。
凤姐一边看着巧姐儿一边哄着庭哥儿,若有所思,“外面传言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侯爷怎么说。”
这时候,听外面人禀告,顾行迟回来了。
自从叛乱结束后,顾行迟处理朝中之事,一直都在忙碌。这一个月来,凤姐也没见过他几次,但她感觉得到,晚上会有人悄悄回来看她。
凤姐牵着巧姐儿迎过去,看到前面匆忙赶来的人,却是站在原地不动了。
顾行迟来到她面前,许是因为近来太过忙碌,他没有时间收拾自己,一向仪容整洁的他,第一次多了些“邋遢”。
两人相对无言,凤姐并未多问,抬手为他抚平衣服,温柔的笑笑,“既然回来了,就先去沐浴更衣,然后再用午膳。”
顾行迟弯腰一手抱起巧姐儿,一手牵过她的手,注视着她,眼中的情意似一汪清泉要溢出来。
他声音低沉,道:“好。”
第131章 番外一
清洗了徐家和甄家的余孽; 局势稳定之后,众大臣请求顾行迟立刻登基; 并举办登基大典。
没想到顾行迟居然拒绝了!
登基为帝,成为大景朝至高无上的人; 这样的好事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居然还有人拒绝?
惊讶归惊讶,很快众人反应过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再次请求顾行迟登基,好像顾行迟不同意大景朝就要立刻灭亡似的。
可是顾行迟不像是故意推让,他坚持不允,还要将皇位让给庆王。
众朝臣:“……”这么大个馅饼竟然落到了最不起眼的庆王身上。
庆王:“……”他表示从未觊觎过这个馅饼。
对于那些大臣来说; 谁做皇帝都行,但戏还是要做足,是以在朝堂上演了一轮拒绝和推辞的大戏。见此情景; 顾行迟终于不耐烦了,直接就出宫回家了。
庆王的反应没有太激烈; 从头到尾他都是淡然处之; 既然顾行迟坚持将皇位让给他; 他也不推辞,若是推辞反倒让人觉得他虚伪了。
很快,众人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准备登基大典,没过多久,庆王就册封顾琼华为皇后; 他的嫡长子为太子。
考虑到顾行迟身份大白,自然不能继续做这个靖安侯了,还是要认祖归宗的,新帝便封他为宸王,封秦可卿为安阳长公主,靖安侯的爵位也落在了顾淮身上。
然后,新帝给自己的岳父升了官,给了柳氏一品夫人的诰命。
其实顾淮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而且学识广博,也是进士出身。但由于他做人不圆滑,不长袖善舞,是以一直做着五品史官。
新帝左思右想,还问了顾琼华。听闻顾淮博览群书,涉猎极广,了解各国风土人情和礼仪,是以就给了顾淮鸿胪寺卿一职。
原本陆老夫人还因为自己被夺诰命一事闷闷不乐,又因为成家成了平叛功臣而怨恨。可是听到自己的外孙成了皇帝、女儿成了太后,高兴地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
太好了,陆家现在可是新帝的外祖家,她终于扬眉吐气了,只等着新帝给陆家加官进爵。而且,若陆离再去成家将成琬和曾孙接回来,成家人一定会同意的。
陆老夫人心中还是有点成算的,心知成家是功臣,而且手中有实权,她若想曾孙回来万不能托大。
是以,她将陆离叫过去,要求陆离接成琬和孩子回来。
可是她的美梦注定要落空了。武国公父子得知成琬受的委屈,没有上门去找陆家算账已经是隐忍了,陆离居然还敢到成家来?既如此,他们也就不客气了,干净利落的教训了陆离一顿,陆离自知理亏,也不反驳,听着成家人的责骂,失魂落魄的回了陆家。
陆老夫人气恼之余,迁怒陆离,责骂陆离无用,陆离只是垂头丧气的站着,任由陆老夫人责怪。
陆老夫人骂够了,才让他回去。
她想着,她的女儿是太后,她完全可以进宫求见太后,请求太后将曾孙要回来。
而且,她等了好几天,都未等到新帝给陆家什么好处,亦没有恢复她的一品诰命身份。是以她终于沉不住气了,只能进宫见太后。
太后虽然是她女儿,可毕竟身份不同了,她也不敢像从前一样以孝道压人,是以隐晦的提出来意。可是太后像是没听懂似的,只是和她聊家常。
陆老夫人觉得气馁,犹豫要不要直接提出来。
太后突然说起了别的事,“母亲,林素娴那事您打算怎么解决,总是将她留在陆家也不是长久之计。”
一提起此事,果然转移了陆老夫人的注意力,她甚为头疼的样子,“太后不知道,我一提出让她出府她就闹,说要将那件事抖落出去,败坏陆家名声,我一听自然不能强行赶走她。更何况现在庆王登基,陆家和以前不一样了,她更不愿意走了,前两日魏氏还问我何时准备两人的婚事。我怎么可能同意这样品德败坏的女人做陆家的世子夫人,其实我心里最属意的还是成琬,只可惜她不肯回来,他们两人分开,对孩子也不好啊。”
说着,她望着太后,目光充满试探和暗示。
太后恍若不见,道:“的确是陆家有错在先,对不住成琬,她不愿意原谅陆家也在情理之中。再者,她和陆离已经和离了,这件事到此为止罢。”
“可是……”
陆老夫人还是不甘心,太后淡淡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母亲,您岁数也大了,就不要操心了。儿孙们也长大了,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了。”
最后一句话,太后说的意味深长。
陆老夫人一愣,太后是要让她放权?可是她一直牢牢将陆家的一切,包括陆家的小辈捏在自己手中,现在让她让权她很是不舍。
太后轻叹一声,“母亲,陆离是世子,迟早要继承爵位,继承陆家的。”
陆老夫人眼神飘忽不定,一时没有回答。
太后了解陆老夫人,是以点到为止,并不多劝。
陆老夫人见目的不能达成,只能告辞了。
新帝原本是要来太后这里请安的,但是听说陆老夫人在,就折了回去,直到陆老夫人离开才又回来。
太后喝完药,“你外祖母的来意,你都知道了罢?”
新帝道:“成琬受了不少委屈,若非是有人帮助,命都没有了,儿子虽是皇帝,却不能强人所难,所以这件事儿子不能管。至于外祖母,她老人家百年之后,儿子会给她追封的。”
以前新帝是王爷的时候,太后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定,现在儿子成了皇帝,就更不能了。
她也不为陆家说话,只是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新帝眉眼还是那么温润,道:“不是儿子不愿给陆家好处,只是外祖母是什么性子,您比我了解。大房也就罢了,除了大舅舅,都是明事理的人,可二房三房就不见得了,更何况外祖母又偏心三房。陆家是您的母族,是儿子的外祖家,只要我在一天,自然会让陆家安享荣华,可是其他的儿子给不了。陆离是个有才华的人,儿子自会酌情重用他的,绝不偏私。”
太后点点头,“琼华又有了身孕,安排妥当人好好照顾她,万不能出什么意外。”
闻言,新帝笑容温和了许多,“儿子知道。”
她并非是恶婆婆,只要两人有儿子,她不管皇帝选秀纳妃的事。只希望若真有这么一天,皇帝也能做到尊重皇后,不要宠妾灭妻就行。
太后会这么想,是因为她知道那些不消停的御史言官,定然会提议皇帝选秀纳妃充盈后宫了。这些大臣,一个个正气凛然的样子,说是为皇嗣着想为国家社稷着想,也不知道真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
果然,没多久,早朝之上就有大臣上奏,要求陛下充盈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新帝心中不快,面上还是一派温和,只说先帝才驾崩,不好现在就纳妃,此事以后再议。
陆老夫人和二房三房都想将女儿送进宫,是以没过多久,就联合一些大臣,再次请求新帝选秀纳妃。
当然,陆老夫人不只是想让陆家出一位皇妃那么简单,她想要的皇后之位,最好弄死顾琼华的孩子,让陆家女儿生的儿子当太子。
新帝这次没这么好说话了,直接冷了脸,拂袖而去。
被丢下的大臣有些茫然,这是他们第一次见新帝发怒。
新帝直接去了长春宫,顾琼华忙起身行礼。
新帝立刻扶住她,“我不是说了吗,夫妻之间不必这么多礼数。再者,现在你有了身孕,更不该劳累。”
顾琼华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如今我们的身份到底不同了。”
新帝挥退宫人,扶着她坐下,“有什么不同,你是我妻子,我是你夫君,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顾琼华看着他欲言又止。
新帝道:“你是不是听人说了什么?”
沉默了一会,顾琼华道:“我既为皇后,就会尽皇后之责,我不会要求你后宫只我一人,否则,传出去也不像话。”
新帝有些气恼,气恼她对自己的不上心、不吃醋。可他到底还是忍住了,握着她的手温声道:“你别多想,我既说心中只有你一人,便不会食言。”
顾琼华到底还未敢当真,只是道:“可那些大臣不会罢休的,我不想让你为难。”
“你安心养胎就好,一切交给我。”
顾琼华未抱太大希望,过了一会道:“其实我一直有一件事不明白。”
“何事?”
顾琼华望着他,“京城贵女众多,论容貌论才华论家世,我并不是最好的,你为何要选择娶我?”
新帝笑了,“还记得先帝在时宫中那场宴会吗,据说是为我和福王选妃那次。”
顾琼华点头。
“当时有许多名门贵女,我和福王自然也在场。那些贵女环肥燕瘦,出众的自然不少。虽然每个人都表现的很矜持,但是又想办法引起皇子的注意。你还记得你当时在做什么吗?”
顾琼华回忆了一下,摇摇头。
新帝点了一下她的鼻子,“你当时躲在众人后面赏景,并非是故作矜持,而是真的不将所谓皇子放在心上。即便你躲得再远,我还是第一眼就注意到了你。我观察了你许久,可你都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宫里的景色就这么好看吗,竟让你那般痴迷,似要全部印在脑海里。”
顾琼华有些不好意思,“我鲜少入宫,听说御花园的风景最美,自然要好好看一看,当时我正想着回去后如何将这样的美景画进画里。”
他眼波越发温柔,“琼华,我娶你只是因为喜欢你,不掺杂其他,希望你能信我。”
顾琼华没有直接回答,心中却觉得感动。
没消停几日,又有大臣在朝堂上提出新帝纳妃一事。
新帝道:“这是朕的家事,就不劳各位大臣费心了。”
可这次大臣没这么好打发了,直接跪求新帝充盈后宫。
就算新帝性格再好,也不得不恼怒,“谢卿为何一定要朕纳妃?”
大臣恍若看不见新帝冷沉的脸色,立刻道:“臣是为皇家子嗣着想,为陛下着想,为大景江山着想。”
这时候其他大臣也跟着附议,要求皇帝纳妃,为皇家开枝散叶,说什么皇帝的家事也是国事。
新帝身上寒气笼罩,“够了,你们到底是为朕着想还是为你们自己着想,你们心里清楚。”
大臣们连忙喊冤,咬定自己是为皇帝、为社稷着想。
“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皇家子嗣和江山社稷让朕选秀纳妃,是在诅咒皇后和太子吗?”新帝沉声道。
大臣有点懵,皇帝怎么会这样问?
“臣不敢。”
“不敢?”新帝冷笑,“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皇嗣,将太子置于何地,将皇后置于何地,难道太子不是皇家子嗣,难道皇后腹中胎儿不是皇家子嗣?还是说你们诅咒太子早亡?”
“臣不敢!臣不敢诅咒太子,不敢诅咒皇后。”众大臣惊到了,纷纷跪下。
“不是诅咒皇后和太子,就是诅咒朕了?”
“陛下何出此言,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万万不敢诅咒陛下。”一定诅咒皇帝的帽子扣下来,让众人冷汗直流。
新帝道:“朕现下还年轻,你们就开始为皇嗣着急了,岂非是诅咒朕早日驾崩?”
“臣不敢!”
新帝继续道:“再不然,就是为了你们自己,为了得一个直言敢谏的名声!”
这句话算是说到那些言官心里了,有些人跟风弹劾,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拿到皇帝面前说,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得一个好名声。
但是他们是绝不能承认,大喊冤枉,说自己一心为国。
“朕知道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们急着让朕纳妃,就是为了让自家女儿和孙女进宫,为你们的家族谋取利益。然后再生下皇子,想办法除掉皇后,除掉太子,让自己的女儿坐上皇后之位,让你们的外孙取代太子之位。就算一时半刻无法除掉皇后和太子,可以等皇子长大了,然后和太子作对,让你们的女儿成为太后。”新帝的目光扫过下面众人,“朕说的可对?”
皇帝说的是实话,一点也不给他们面子。那些大臣不敢承认,仍然坚持自己没有私心,是为了国家。
新帝笑了笑,“既然大家如此为国尽忠,那么朕就给你们这个机会。谢卿,朕记得你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刚好到了出嫁的年纪。之前藩国有和亲的意思,你这么为国尽忠,不如将你的女儿嫁过去?放心,朕会给她公主的封号,还会赐她十里红妆,不会亏待她的。谢卿觉得呢?”
他觉得呢,他自然是不愿意了。只能跪伏在地,不敢说话了。
其他大臣见了也都沉默了,他们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到藩国,也不想皇帝心血来潮给他们的儿女胡乱赐婚。
见此,新帝道:“既然大家如此为江山社稷着想,就多关心些国家大事或者各州县的百姓,关于选秀纳妃一事,就不要提了。”然后站起身道,“散朝罢。”
有了这一出,大臣们都偃旗息鼓了,心里想着帝后还年轻,感情浓厚,等再过个两三年,皇帝没有新鲜感了,自然就会主动纳妃。
可是没想到两三年后,帝后儿子都有三个了,皇帝仍没有纳妃的意思,大臣们彻底消停了。因为就算太子完了,还有两个嫡子呢,怎么也轮不到别的女人的儿子得到太子之位。
这都是后话了。
顾行迟将朝堂上发生的事告知了凤姐,凤姐笑道:“陛下虽然年轻,看起来谦和温润,实际上有自己的主见,也很明是非,不偏私,看来将皇位让给他是个不错的选择。希望他能不改初衷,永远对二妹好。”
顾行迟轻轻哼了一声,“虽然我不在顾家了,但是谁也不能欺负顾家的女儿。”
新帝另赐了府邸,所以他们现在已经搬出顾家,住进了新王府。
“陛下给你‘宸’这个封号,足可见对你的重视,怎么敢欺负琼华?”凤姐道,“赶明儿我邀可卿过来,你们兄妹好好聚聚。说起来她年纪也不小了,前几年她怕自己的身份连累到别人,不肯嫁人,如今她也不用躲着藏着了,你这个做兄长的,可要为她留心着些。”
虽然顾行迟和秦可卿不是一母同胞,但到底同出一父,两人是血缘至亲,顾行迟自然不会忽略他。
“林素娴不是一直想着嫁给陆离吗,怎么突然给陆家二老爷做妾了,而且陆老夫人还让二房搬了出去。”
顾行迟笑道:“关于此事,我倒是知道一些。”
凤姐好奇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总不能白白告诉你罢?”顾行迟深深看着她。
凤姐凤眼含春,看到巧姐儿低着头,飞快的在他脸上亲了一下,“现在可以说了罢?”
没成想巧姐儿突然抬起头看到了这一幕,她顿时不乐意了,挤到两人中间,细小的手臂使劲抱着凤姐。
凤姐也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她这才高兴了。
顾行迟忍住心中的酸意,道:“林素娴原本想母凭子贵嫁给陆离,所以又想算计陆离和她苟且,可不知怎地,第二天,陆家人在陆二老爷的床上发现了她,两人已经……这样行为不检的女子,怎么能做世子夫人呢。林素娴有苦说不出,但又不想舍弃陆家的荣华富贵,就只能委身二老爷了。陆老夫人也不希望陆家再留着这对搅家精母女,现在的陆家实在是乱套,所以陆老夫人就让二房分出去了。而她最偏心三房,还舍不得小儿子搬出去。”
凤姐思考了片刻,笑道:“看来陆夫人实在无法忍受林素娴了,所以也算计她一回。陆家二夫人总是想给大房添堵,这下自己领回一个狐狸精,有她哭的时候。”
顾行迟将巧姐儿抱到自己身边,又将凤姐揽过去,“别人的事就别多想了,现在尘埃落定,是不是该考虑我们自己的事了,比如去哪里游玩?”
陆家没能加官进爵,陆老夫人也没有恢复一品诰命,陆家的女儿也没有进宫的机会,是以陆老夫人又着急上火了。
为了让陆思柔嫁个名门望族为陆家赢得利益,她一直拖着陆思柔的婚事,陆思柔和顾琼琚差不多的年纪,是该出嫁了,是以她挑来挑去,觉得成家不错。
虽然陆家和成家结了仇,但是陆思柔和成琬关系不错,武国公父子受皇帝重用,和成家结亲一定能给陆家带来好处。她觉得,成珣就很好,作为嫡长子,将来还会承袭爵位,听闻不少人家想将女儿嫁给他呢。
还有一个大家争先恐后想要结亲的人家,就是林家。
陆老夫人还是很后悔的,早知道陆离和成琬不长久,当初就应该坚持一下,说服林如海将黛玉嫁给陆离。
陆离是娶不到黛玉的,但是可以争取下让陆思柔嫁进成家。然而,她刚想有所行动,成家和林家结亲的消息就传出来了,而且是成珣主动向林如海求娶黛玉。
其他人觉得出乎意料,林如海也意想不到。两家一个文臣一个武将,素日交情也不深,成珣怎么就想到黛玉了呢,难道是为了家族联姻?
若果真如此,他就要好好考虑了,他只希望女儿过的好,不想让她联姻。
第132章 番外二
林如海在屋里踱步一会; 对陈雁回道:“怎么成珣想到来林家提亲了?”
陈雁回笑道:“国孝早就过了,自然可以提亲的。”
林如海坐下; 叹了口气,“夫人; 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陈雁回也不再玩笑,道:“老爷对成家公子不满意?”
林如海被问住了,他倒也说不上成珣哪里不好,而且不得不承认,成珣文韬武略样样出众,是个青年才俊,且又和林家一样是钟鼎之家; 自然是配得上黛玉的。
“成世子的确是个出色的人,但是……”
“但是老爷舍不得女儿,怕成家人对她不好。”陈雁回接过话去。
林如海道:“你觉得成珣如何?”
陈雁回想了想道:“我倒是觉得成珣是个不错的人; 而且有担当,成夫人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若是黛玉嫁过去; 不会像陆家人一样让黛玉受委屈。当然; 最重要的要看黛玉自己愿不愿意。”
“既如此,先问问玉儿的心意罢。”
很快,黛玉就过来了; 林如海斟酌了一下,将事情告知了她。
黛玉脸色微红,“父亲希望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