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慈母之心-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太子尚未成年,景帝自知不久人世,提前为太子行冠礼,立外甥女陈阿娇为太子妃。太子刘彻登基后,因与祖母窦太皇太后政见不合,面临被废的危机,全赖馆陶长公主和陈阿娇受宠于太皇太后面前,权利斡旋,才能让刘彻坐稳帝位。
  可惜馆陶母女没有认亲自己的位置,常以此自傲。殊不知,以前的王美人,如今的王太后与当初的栗姬一样深恨馆陶进献美女给景帝的事情。只不过相较于头大无脑的栗姬,王太后更有城府罢了。加上馆陶和原主屡次以往日功德沾沾自喜难免惹来皇帝和王太后怨恨。
  王太后和皇帝既然坐上了至尊之位,又如何愿意有人一次次提起他们卑微之时的狼狈?于是当她们最大靠山窦太皇太后死后,皇帝就开始了清算。
  石慧来的时机不算差,原主刚刚成为皇后,窦太皇太后已经老当益壮。虽然依仗着自己母女对皇帝的功劳颇为骄横,然如今皇帝帝位尚未做稳当,还需要皇后为他在太皇太后面前说好话,加上阿娇美貌,两人又是少年夫妻,虽然时有拌嘴,倒也不至于水火不容。
  与其他封建王朝相比,这个时代的贵女环境不算太差。虽然一样是男尊女卑,但是对于女性还没有后世许多严苛束缚。莫说百姓之家,就是高门大户、皇室贵族和离、改嫁也是常事。
  女子当权也不少,比如原主的祖母窦太皇太后如今可是稳稳压制皇帝,就是皇帝也要看太皇太后的脸色。再如皇帝的生母王太后,虽然如今母子是一心对抗太皇太后,但私下太后也没少揽权。只是若没了窦太皇太后,王太后同样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权柄。
  再说原主的母亲馆陶长公主,因是太皇太后的女儿,在景帝时,权势就仅次于景帝和皇后,地位比许多藩王都尊崇。就连原主这位长公主之女都比许多藩王的女儿尊贵。
  这么一想,年轻的皇帝也挺悲催的。从祖母、母亲到丈母娘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关键是其中没有一个惹得起。若非最后皇帝的这份憋屈都发泄到了她如今这个身份上,石慧还真些可怜他呢。
  石慧穿过来之前,原主正因为皇帝在她宫中看中了一个宫女,一怒之下,将那个宫女打了个半死,气走了皇帝。皇帝佛袖而去后,原主自己独自生闷气,下令将自己宫里的宫女都换成了太监,便歇下了。
  再次醒来,石慧便成了这位年轻气盛的新皇后陈阿娇。
  “娘娘,太皇太后派人来请娘娘过去说话。”
  石慧听到外面内侍的通传,不由叹了口气。看来是原主将宫内宫女换成太监的事情传到太皇太后那里了。
  这位窦太皇太后眼瞎心不瞎,可不是好糊弄的人。除却偏心幼子之事,全程智商在线。若皇后只是与皇帝拌嘴几句,她老人家是绝不会过问的。
  陈阿娇很小就进宫,可以说是在太皇太后身边长大的。她是太皇太后的外孙女兼孙媳,是窦太皇太后最喜欢的孙辈。在太皇太后面前,就是皇帝这个孙儿也是比不上陈阿娇的地位的。
  陈阿娇之所以一贯简单粗暴,并非她天生愚蠢,而是她的靠山太硬。或许正因为自幼得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才会让她养成没有心机城府的模样。
  但也或许因为这样,陈阿娇才会成为太皇太后最喜欢的孙辈。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说法,刘彻封太子七岁,就迎娶了阿娇(馆陶和王娡真丧病啊!)。但是景帝应该也是乐观其成的,毕竟窦太后偏心小儿子,他需要刘嫖站在自己这边。所以估计立了其他皇子,景帝也会选择陈阿娇这个外甥女做太子妃。
  是不是七岁不说,但是阿娇做过太子妃应该是确定的。有地方说阿娇是刘彻表姐,也有说表妹,这里采信了表姐说法。
  关于戾太子刘据的评价是太子为政宽厚,屡屡平反冤案(侧面证明了汉武帝万年昏庸么?),深得民心。然而他为人宽和却也并非优柔寡断,一味顺从软弱。
  《逸周书 谥法解》: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
  刘据谥号戾;属于不思顺是说他在巫蛊之乱中被奸臣迫害,举兵反抗,兵败逃亡,后来自杀。在古代,按照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伦理原则,刘据举兵反抗属于不顺从。
  然而,我觉得刘据申冤无望起兵到不愿受辱自杀都证明他是个很果决的人,并非逆来顺受。老实说,在父权社会,敢反抗的人真不多,可惜时运不济。
  说的直白点,我老子要杀我,无论防抗不放抗都是死,我还是宁愿垂死挣扎一下的。


第288章 大汉风云(二)
  相较于闻名于世的紫禁城庄严精致,秦汉的皇宫更为恢弘大气。
  大汉的皇宫在秦宫的基础上修建,前几代皇帝坚持休养生息的国策,此时的皇宫倒也不会过于奢华。然而辽阔的占地面积却令人叹为观止。
  坐在轿撵上,看着似曾相识的景致,石慧甚至勾起了那些几乎已经被忘却的记忆,不由生出几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
  汉宫主要以长乐宫和未央宫组成:长乐宫,周回二十余里,有鸿台、临华殿、温室殿及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殿。汉高祖刘邦居于长乐宫,高祖死后,长乐宫就变成了太后居所,从惠帝之后的天子都迁住到了相邻的未央宫。
  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占地五万平方千米,囊括了前殿、椒房殿、宣室等几十个殿阁。窦太皇太后和王太后住在长乐宫,皇帝和皇后居于未央宫。这就意味着从未央宫椒房殿走到长乐宫至少要两三刻钟。
  不过这个距离并没有影响到太皇太后对未央宫的掌控,也难怪皇帝对太皇太后如此忌惮了。除了太皇太后之外,只怕王太后也没有少盯着未央宫,只是她比太皇太后更隐晦罢了。
  王太后精于心计,对窦太皇太后畏惧非常,倒是得了个谦恭之名。然而这位王太后在谦恭的表皮下还隐藏着一颗与吕后狠毒相媲美的心,好在她没有吕后的才能,如今的皇帝也不是懦弱的惠帝。
  “太皇太后,皇后娘娘来了。”
  路上,石慧已经稍微疏理了一下原主的记忆,原主自幼得宠,并不是中规中矩的主儿。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石慧深吸了一口气,直入宫室,没有规规矩矩的行礼,直接走到太皇太后面前娇声叫了一声外祖母。
  “阿娇来了,快坐到我身边来。”太皇太后微笑道。
  石慧便直接在太皇太后身边坐下,目光落在太皇太后身边的王太后身上,这才装作方看到王太后一般,要起身行礼,却被太皇太后按住了。
  “娇娇不必多礼!”王太后心中不悦,脸上却带着笑容。
  如今,皇帝登基不久,皇位不稳。尤其是皇帝与太皇太后政见不合,早就让太皇太后极为不满。在太皇太后面前,陈阿娇这个皇后可比王太后这个婆婆有脸面。虽说王太后心中恨极了窦太皇太后,此时却也不敢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
  石慧看到王太后的笑容,也不由生出几分寒意。馆陶作为窦太皇太后的女儿,先帝的姊妹,更多是占据了血缘身份优势,论城府和谋算人心还真不如王太后。
  若说皇帝那里,石慧还有几分把握摆平,打消他对陈家的恶意。这位王太后,石慧就没有想过一丝一毫和平共处的可能性了。原主母女早在不知不觉中将王太后得罪透了,若非有太皇太后在,王太后只怕恨不得立时弄死馆陶母女。
  至于皇帝,石慧反而不担心,皇帝无情却也利益至上。自古以来,稍有野心的帝王那个不想成就千古之名?这位年轻皇帝只要不是其中的例外,石慧就有办法让他摒弃前嫌。
  但王太后就不一定了,相较于野心勃勃的天子,王太后更在意眼下的权势和得意。当她站在最尊贵的位置,她不会去考虑后世基业,更多是享受手中的权利。
  既然没有和平相处的可能,石慧也懒得对她费心,兀自坐下与窦太皇太后说话。太皇太后并没有直接问起原主与皇帝吵架的事情,反而说起了文帝和景帝。
  说起来,这位太皇太后也算是个传奇人物。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表达了对卫子夫从一个歌女成为一代皇后的励志,然而相较于卫子夫,窦太皇太后其实更为传奇。
  窦太皇太后本是一个普通农女,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吕太后将她赐给了代王刘恒,没想到代王后来却登上了皇位。窦太皇太后也从一个普通宫女一步步登上皇后之位,熬死了两任帝王,成为了如今汉宫中实权第一人。
  窦太皇太后和卫子夫都是颇有气运之人,然而在坐上皇后之位后,两人的境遇却相差许多。相较于卫子夫要依靠兄弟子侄坐稳皇后之位,窦太皇太后更多的是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才能。
  王太后凑过来,本是想看窦太皇太后教训陈阿娇,没想到太皇太后一句斥责的话都没有说,却絮絮叨叨说起了一些陈年往事,不由生出几分不耐烦。
  石慧却听得津津有味。
  话说到一半,太皇太后突然语气一转道:“阿娇啊,以往哀家和你母亲对你太过宠爱。只是如今你已经是皇后了,再不能任性妄为,使些小孩子脾气了。”
  “太皇太后说话一向最有道理,娇娇,你可要听太皇太后的教诲才是。”王太后闻言立即附和道。
  石慧回想着原主的语气道:“外祖母莫不是心中只有彘儿,就不疼我了?”
  “哀家若是偏心皇帝,早该狠狠骂你一顿了。”太皇太后啐道,却伸手摸了摸石慧的手。
  太皇太后年轻时也吃过苦,如今虽然是锦衣玉食,金尊玉贵。然而毕竟年事已高,双手干燥而粗糙。说起来,石慧每一世都“死”的早,虽然经历了漫长的人生,还真没有受过衰老的折磨。
  “外祖母既然那么说了,大不了我回去和彘儿赔罪就是了。”
  “下次莫要任性妄为也就罢了!赔罪就不必了,彘儿也有错。”太皇太后一锤定音道,“你宫中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外祖母,昨儿我不是太生气了么!其实,我今早便知道自己冲动了,早上连个伺候梳洗的人都没有。正想悄悄将人还回来,哪想到您就说出来了。”
  “这么说来,倒是哀家的不是了?”窦太皇太后笑道。
  “我哪里敢啊!只是阿娇年轻识浅,也不懂的看人,我看外祖母宫里的人调教的极好,不如给我几个。”窦太皇太后对馆陶母女是有几分难得的忠心,但一样也不允许陈阿娇脱离自己的掌控。
  昨日原主将椒房殿的宫女都一气打发了,只怕其中少不了窦太皇太后和王太后安插的人。石慧不会像原主一样傻的全用太监,既防备不了天子有外心,还平白惹笑话。
  只是她要用宫女,也不准备将原主的宫女都找回来。与其换人后,窦太皇太后费心安插人,石慧倒不如将这人放到了明处。至于窦太皇太后会不会安插其他人,石慧暂时不欲多想。
  “你这强盗性子真是和你娘一模一样。”窦太皇太后笑骂道,却令人从自己宫中挑选了四名宫女让石慧带回椒房殿。
  陪着太皇太后用膳之后,石慧才带着太皇太后赐下的四个宫女回椒房殿。有了太皇太后送来的四个宫女,石慧倒是不用急着连夜挑选宫女充实椒房殿了。
  只是她才回房换了衣服,就有人通传王太后也送来了两个得用的宫女。相较于太皇太后送来或是探子但一看就能干活的宫女,王太后送来的这两个可谓是千娇百媚。
  若换做原主,只怕看到这两个千娇百媚的女子,会气得当场翻脸。偏偏就是任性如原主只怕也无法立即对新送来的两个宫女做什么。可惜,现在是石慧,石慧可不在意皇帝宠幸那个女人。
  “既然是太后厚赠,本宫自不敢辞。如今天色已晚,就请姑姑代我向太后致谢吧!”石慧令人打赏了送人来的掌事姑姑,将人打发了。
  这位掌事姑姑跟随王太后多时,对于皇后的脾性也有几分了解。她甚至已经做好了皇后生气翻脸的准备,唯独没有想到皇后如此平静的收下了两个宫女。
  将王太后的人打发走不久,外面又通传皇帝来了。
  皇帝不仅来了,还带了一样新奇的礼物过来。对于昨日吵架的事情也绝后不提,进门就笑盈盈叫了阿娇姐。对,原主与皇帝是表姐弟,就算成了天底下最尊贵的夫妻,儿时的称呼却没有变。
  十七岁的天子看起来稚嫩而带着活力,虽然有些城府却也没有阴郁的感觉。在这宫里没有城府不久不易成事,然而到底年轻,还有些年轻人的血气活力。
  石慧不由想到了她的那些孩子们,尤其是同样身为这出宫殿之主的儿子。看到少年天子左一句阿娇姐右一句阿娇姐,石慧有种养儿子的错乱感觉。
  石慧:我觉得我需要静静!
  石慧迅速调整了心态,适当放低身段,拿出哄儿子本事,适当维持了原主高傲的模样,极大的取悦了年轻的天子。
  人家说做人妻子有时候跟做人妈没什么区别。以前石慧没有这个感触,现在感觉到了。系统君该不会让她养个大儿子而不是那个连受精卵都不是的任务目标吧?
  作者有话要说:
  刘彘:最近皇后看朕的眼神怪怪的,不知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慧慧:十七岁的少年天子让我想起了我的儿子们!
  刘彘:……你有朕这么拽的儿子吗?
  慧慧:我家政儿比你更拽!


第289章 大汉风云(三)
  身为皇帝,刘彻会在与皇后吵架第二天就来求和当然不是因为他肚量大,而是他需要皇后为他在太皇太后面前说话。
  在来之前,刘彻已经做好了受气的准备,却没想到皇后并没有为了之前的事情求追猛打。不仅没有与他吵,还耐心地听他说了许久的话。这是第一次,刘彻觉得来椒房殿原来也不是那么煎熬。
  可以不是为了夫妻义务,不是见面就是互不相让的吵架,只是简单的聊天就让人身心愉悦。这让刘彻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自登基而来,并没有预想中的大展拳脚,文武百官都看着太皇太后的眼色行事,甚至他搬下的圣旨都需要太皇太后的印玺才能生效,这一切都让皇帝觉得压抑。
  刘彻见皇后没有再提及昨日的事情,便顺势说起了一些政事。他的本意是想要取得皇后的支持,由皇后为他去求一求太皇太后。可是不知不觉中,他却忘记了自己的来意,开始抒发自己的郁闷不得志。
  絮絮叨叨的说了许久,刘彻甚至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第二日神清气爽的地去早朝了。
  听了半宿牢骚的石慧:名义上丈夫实际上养儿子的活可比真养儿子辛苦多了,不能理直气壮削。要是真儿子,这般发牢骚,石慧一定一巴掌糊脸上。有问题不办法解决,光抱怨有用么?果然又被系统坑了。
  听少年天子述说了不少烦恼,石慧略同情了三秒。作为一个天子,刘彻现在的境遇确实不太好。不过相较于他的前辈,刘彻又是幸运的。
  远的秦始皇少年经历不提,近一点的惠帝,那可比刘彻可怜多了。同样有个独揽大权的“太上皇”,但是窦太皇太后并没有吕后那么狠毒。
  刘彻虽然没有行驶皇帝的权利,但也总好过如惠帝一样直接被自己的母亲当做提线木偶。
  说起来,惠帝的一生才是真苦逼呢。高祖在时,宠爱妾室庶子,对惠帝这个嫡子并不喜欢。好不容易熬死老子,亲妈吕后又变态了。为了政治诉求,吕后逼着惠帝娶自己的外甥女,不满惠帝性子软,拉他去看高祖宠妃做成的人彘差点将惠帝吓疯。
  可是刘彻呢?
  看起来差不多的境遇,却与惠帝千差万别。先帝虽然不止刘彻一个儿子,却是真心实意为他着想,病重之时还不忘提前为他行冠礼,只为了他能够名正言顺亲政。身边的人不管本意是为了什么,但是馆陶公主、皇后还有王太后、平阳公主至少立场上是相助他的,不会孤立无援。
  就是太皇太后,说一句现实的话,太皇太后还能有多少年头?如今皇帝年少气盛,有太皇太后略作压制,对于皇帝来说其实未必是一件坏事。可惜对于渴望权势的皇帝来说,他未必能够明白这一点。
  待刘彻离开椒房殿,石慧便令内宫管事将永巷中尚未分配到各宫的宫女带一些过来,以供挑选。
  从原主的外祖父汉文帝入主未央宫以来,这后宫就是窦太皇太后的天下。景帝元后并不得景帝喜欢,虽在皇后尊位,却没有真正享受过皇后的权利。后面母凭子贵的王太后善于隐忍,到目前而至都是一副以太皇太后为主的温顺模样,亦是没有掌握内宫大权。
  从薄皇后到如今的王太后,地位都颇为肖似红楼中的凤姐。可是原主做为窦太皇太后的外甥女却在封后之后就迅速从窦太后手中得到了后宫的大权。
  窦太皇太年事已高,加上目盲,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前朝。后宫,她只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即可,很少直接干预。太皇太后如此区别对待,王太后心中才会更多几分不满。
  皇后要挑选新宫女,后宫管事自然不敢怠慢。迅速从永巷挑了规矩好的家人子过来以供皇后挑选。
  皇后善妒,宫中上下皆知。只是送到皇后宫内的自然不能质数太差。这后宫管事倒也聪明,人依旧挑了好的送来,只是容貌好的就排在后面。
  对于这一点,石慧素来不敢小看这些小人物的智慧。
  不过与原主不同,如果其他条件差不多,她更喜欢生得好的。皇帝喜欢美人,她将整个未央宫换成母夜叉也没用。且石慧是真的没办法将少年天子当做丈夫,更不要说与许多女人争宠了。
  按照椒房殿的规制,石慧一次性将宫女都挑好了。她初来乍到,是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别人的探子。不过无所谓,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倒是不必心急。看到石慧挑出的人,管事颇有些诧异。没想到皇后挑选的人中,竟然有不少容貌出挑的。
  只是他一个后宫小管事,也管不了皇后娘娘要做什么。心中虽然有许多疑惑,却带着挑剩下的宫女,恭恭敬敬地退下去了。将新来的宫女交给椒房殿的管事分配下去,石慧便没有继续盯着这件事情了。
  送来椒房殿的宫女都是管事调教过的,送来之后,很快就能熟悉新业务,倒也不耽搁事情。
  挑完宫女,石慧又让人送信去陈府,让馆陶长公主找人搜集民间的一些菜谱和点心方子。对于这个烹饪手段单调的时代,哪怕御厨的手艺也不值得期待。只是原主是个五谷不分的贵族小姐,石慧还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改变一下椒房殿的食谱。
  馆陶长公主收到宫里的信,没有丝毫的耽搁,就让府内管事去办了。虽说将女儿嫁给皇帝侄儿是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但是馆陶对于这个女儿还是有些真心疼爱的。又或者是是陈阿娇是皇后的缘故,馆陶对女儿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儿子。
  不过三五日,馆陶长公主就送了许多菜谱和点心方子进宫。
  原主是个任性的主子,石慧叫着要学厨艺,身边的人也不觉得奇怪。于是,拿着许多方子拉着椒房殿的厨娘研究新的菜式和点心。
  自那日之后,皇帝来椒房殿的次数倒是多了些。于是忙着“研究”菜谱的同时,石慧也做起了“知心姐姐”的兼职。
  “太皇太后,皇后娘娘来了!”
  “阿娇可是有几日没有来哀家这里了,今个儿怎么想起过来了?”
  太皇太后虽然目盲,却还要听政,并不需要皇后日日晨昏定省。加上原主本是任性的主,两宫距离遥远,也不是日日往长乐宫跑的。
  “皇祖母这是不欢迎我么?”
  石慧虽然几日没来长乐宫,但是对于她在椒房殿研究菜谱的事情,太皇太后却是一清二楚。相较于外孙女不时与孙子吵架来他这里告状,或者为了皇帝来她这里求情,窦太皇太后倒是宁愿她自己折腾别的去。
  “是你不乐意陪着我这老婆子才是真的。”窦太皇太后笑着招手道,“还不快过来!”
  “谢皇祖母!”石慧笑着在太皇太后下首坐下,“皇祖母,我今日可是特意带了自己做的点心来给皇祖母试吃的。”
  “你做的点心能吃?”窦太皇太后笑道。
  窦太皇太后原是农女,刚入宫也是普通宫女,对于这些事情倒是做过。后来为了争宠,也曾自己亲手制点心给文帝。然她这外孙女却是自幼锦衣玉食,只怕油盐酱醋都分不清,真会做点心?
  “皇祖母对我也太没信心了。给皇祖母送来之前,娇娇特意请皇上试吃了一回,皇上也说好吃呢!”
  “原来是做给皇上吃的,皇上吃过了才想到哀家。”太皇太后取笑道。
  “自然是太皇太后更重要了,既然是新点心,自要我与皇上为太皇太后试吃,才是一番孝心啊!”石慧笑着接过宫女手中食盒。
  太后身边的掌事正要叫人来试吃。石慧却捏起一块点心,掰开一半放入自己嘴里,一半喂给了太皇太后。准备试吃的宫女只得退了下去。
  “嗯~甜!”太皇太后舒展出了笑容,“看来哀家的阿娇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