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武侠剑三]君子九思-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隋朝已经名存实亡,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但是目前唐朝尚未能一统天下,拥有的也不过是关中和河东一带。但叶九思知道,之后的李世民会四方征战,逐步消灭各方割据势力,民心、军功都可谓是压了他大哥李建成一筹。
故而,面对李世民的试探,叶九思只是静静地浅笑,淡淡道:“秦王阁下……终会得偿所愿的。”
李世民正等着叶九思给他分析天下的格局,淬不及防却只听到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由得心神大震,定定地看着叶九思。便是一直沉默不语的师妃暄也不由得抬头望来,叶九思笑容平淡,神情却似乎笃定了什么一般,她比雄心勃勃的李世民更相信,天下最终会落到他的手中。
师妃暄终于开口说话了,她声音平静却如骊珠落地,开口便仿佛吐出袅袅梵音:“叶小姐如此奠定秦王能一统天下,妃暄亦感欣然,我派受奉于天,乱世既出,不忍苍生受苦,自然要代天择主,奉之为君。秦王英明神武,睿智非凡,又能善待平民百姓,是以妃暄愿将‘和氏璧’赠之,想来叶小姐和妃暄的看法亦是相同,如今烽火狼烟,百姓们流离失所,若不一统天下,定要受波折之苦。”
“叶小姐和令师皆是武功高强之辈,何不助秦王一臂之力,一统天下,青史留名?”
师妃暄此话说得讨巧,若是一个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怕是恨不得应下此事,最终功成名就,流芳百世。但叶九思的外表虽然是十七岁的少女,心灵却早已失了血气方刚的劲头。她和师父对这个时代都有着严重的隔阂感,他们共同目标,只是希望能重回故土罢了。
叶九思淡笑着摇头,轻声道:“我和师父并无此意,秦王阁下最终能得偿所愿,我们又何必锦上添花?”
“难道叶小姐忍心看百姓们颠沛流离,不得安宁吗?”师妃暄眼神微冷,神情却仍然那样高不可攀,圣洁而庄严,“二位武功如此高强,却没有与之相比的志向?二位淡泊名利,一心向道,妃暄心中也是无比钦佩,但是眼睁睁看着天下苍生受苦,却什么都不做,二位不觉得心中有愧吗?”
作者有话要说: 噗出现了,慈航静斋最可怕的绝招——洗脑大法!
你辣么腻害辣么牛逼不为天下苍生做点什么就是你冷酷你无情你无理取闹!!!
师仙子虽然都是为了百姓,也真的很大义凛然,但是作为被逼迫上贼船的人来说真心不好受有木有……_(:зゝ∠)_
【小酒儿:我只是想和师父一起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而已又辣么难吗?!】
其实这两人的想法都没错……师仙子认为有多大能力,就要担起多大的责任。但是小酒儿对这个世界木有归属感啊,就好像有一天你去了其他国家旅游,然后那里发生叛乱,有人找上门来说你看着他们受苦你不觉得心虚吗?!你应该拿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啊亲!!!是不是觉得很蛋疼?
两人都不在一个次元的如何交流……_(:зゝ∠)_
啊哈哈下一章会继续撕逼,小酒儿暗戳戳地坑了慈航静斋一把。
师仙子的粉丝请不要打我,不喜欢的话可以跳过,等到后面的剧情再看。
作者君会尽量写得中肯哒,不会抹黑任何一个角色哒~~~~
☆、【第三十三章】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叶九思心中微诧,似乎没想到师妃暄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一时之间,竟有些无言以对。
虽然不知晓对方是否将百姓当做一个借口,但是对方能想到这样的方面,可见当真是个责任心比较重的人,这样的人,叶九思是欣赏的。但是欣赏归欣赏,师妃暄的这些话几乎可以称得上咄咄逼人了,几乎堵死了叶九思所有的道路,以天下大义为盾,以百姓安危为矛,仿佛叶九思不答应为国出力,就是不忠不义之人。只能说慈航静斋果然很会利用言论的力量,时刻都将自己置身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人无从反驳。
叶九思的笑容淡了不少,声音却仍然温柔得不带半分火气:“仙子此言差矣,这天下烽火狼烟,百姓流离失所不假,但此乃大势所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岂是九思可以一力改之的?天下之大,能人异士多如过江之鲫,九思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微小的一份子,没有师仙子这样兼济天下的胸襟,不敢轻言泽被苍生。九思剑已入道,也算半步出家,修道久了,心也淡了,在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青史留名,对九思而言也不过是虚名罢了。”
李世民原本有些诧异于师妃暄为何说话如此尖锐,正想开口做个和事佬,然而听闻此话,顿时嘴角一抽,三缄其口。
叶九思先是自贬一番,说自己也是“苍生”中的一员,甘于平凡,无心问鼎,之后再暗捧师妃暄一番,夸她有“兼济天下的胸襟”,最后再反身回杀一刀——我修剑都入了道,修着修着心都淡然无争了,名声名望于我而言都是虚的了,而你身为一个出家人,身为一个尼姑,出口就是“青史留名”,和着你静修多年还不如我一个以武入道的?也暗讽师妃暄心境修为不足,身为出家人却没有遵守清静无为的准则,可谓是半点面子都不给师妃暄留了。
李世民虽然暗叹叶九思真心不给面子,但是心中也是疑虑颇深。或许是被师妃暄一直以来清冷如仙的模样所迷惑,他竟是忽略了许多以往不会忽略掉的东西,这慈航静斋和净念禅宗并称武林两大圣地,但是仔细想想却能发现他们的行事风格实在和佛教一直以来推崇的清静无为沾不上边。师妃暄往日也不会和他讲佛教禅语,反而将帝王策说得头头是道,似乎一直都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军师形象,仔细想想,叶九思的讽刺还当真没错。
出家人,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真正的出家人哪里会做出代天择主这种事情来?
其实叶九思知道,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当着怪不得师妃暄。她们慈航静斋的门派训诫皆是如此,从小到大的教导早已让师妃暄脑海中的观念深根蒂固。她认为慈航静斋身为正道魁首,自然要肩负起天下苍生的职责,有多大的能力,便要负担起多大的责任,否则怎么配得起正道第一的名号?她也为了这个目标坚定前行,就如同慈航静斋曾经的入世弟子们一样,认为自己责任重大,代表着天下苍生。
她们却从未想过,天下苍生是否需要被她们代表。
其实叶九思倒不是反感出家人六根不净,毕竟道教正一派也能嫁娶呢,纯阳的道长道姑们也是大唐人士渴望摘下的高岭之花,虽然大多都是内销了或者便宜了万花谷,但是就连隔壁七秀坊的姐姐们都整天想着怎么让少林寺大师还俗呢。
她只是不喜对方用天下百姓为借口来向她施压,叶九思自问今生行得正,坐得端,无愧于任何人,师妃暄又凭什么来对她指指点点的?
师妃暄气息一冷,但是神情却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庄严肃穆的模样:“叶小姐若是这么想,妃暄也无可奈何。静修悟禅,本就要有一颗悲悯天下的心,妃暄正是知晓人力低微,一己之力无可挽澜,才会代天择主,只盼明君能终结乱世,带来国泰民安。叶小姐修道修得心都淡了,见不到这天下百姓之苦,妃暄也无话可说,散真人宁道奇也是妃暄的前辈,他一生修道,却仍然心怀天下,叶小姐的‘剑道’想来也是与众不同。”
叶九思秀眉微挑,这是想拿宁道奇来压我?慈航静斋的传人果然口齿伶俐,难怪能问询诸侯,游说群雄。
这么一来,反而成了叶九思的“道”是歪门邪理,而师妃暄的“六根不净”也变成了“悲悯天下”?叶九思自知武功修为不能和宁道奇相比,师妃暄这话既出,若心性不坚定的,怕是要被动摇了剑心,日后武功不得寸进。
不可为她所用,便要彻底毁掉吗?
叶九思却没有动怒,只是淡淡地回道:“大道三千,小道无数,世间有千百种人,自然有不同的道,干涉别人的道途,最是令人不齿。正所谓,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师仙子,人要有容人雅量,他人的道是他人的本心,不管是对是错,也容不得你指手画脚。”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人生在世亦不是如此?有人想要功成名就,自然便有人甘于平淡,这其中是是非非,岂是能用黑白分明的对错来判断?你胸怀天下,九思佩服,但九思一心向道,只愿做那过竹无声的风,不想让晴空染色,何错之有?我没有对不起谁,也没有亏欠于谁,世间情感何等繁杂,难道你都要分个是非不可?”
“天下苍生受苦,九思看在眼里,但是否愿意去救,用什么方法救,能救多少人?那是九思自己的事情,与你何干?说得不好听,九思愿意为天下苍生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是一份功德,但若不愿让九思自己的道途染暇,不想入这乱世纠纷,情愿独善其身,又何错之有?”
“时光荏苒,事态境迁,天下之大,哪个国家能千秋万代,永存于世?人一生苦难,是善是恶,是喜是悲,轮回罔替,不过是命数罢了。你是你,我是我,你要如何,我无心去管,同样,我的人生如何,也不需要你指点,九思的道,九思自己走。”
“不要插手别人的人生。”叶九思冷淡地甩下最后一句话,她站起身,看着彻底怔住了的师妃暄和李世民,做了个“请”的手势。本想直接拂袖离开,却突然触及了袖袋里的盒子,顿时微微愣住。
她抚摸着檀木盒上精致的雕花,闭了闭眼,仿佛回到了故土那金戈铁马的朝代,仿佛能看到一身红衣盔甲,炽烈如火的天策大军策马出城的壮观景象。仿佛听见了那震撼心弦的鼓声擂出血与泪的乐章,那一声声浑厚如山,震撼沙场的“长枪独守大唐魂”。
有国才有家,以死殉国,战死沙场,她也是甘愿的。
只是她的国,她的家,不在这个年代罢了。
叶九思觉得有些累,甚至没有心情继续和师妃暄纠缠,她从袖中抽出檀木盒,放在茶几上,推到李世民的面前,淡声道:“虽然不能随秦王征战天下,保境息民,但九思仍然祝愿秦王阁下最后能达成所愿,这三本秘笈,乃是作用于沙场,还望秦王笑纳。”
李世民本以为事情已经谈崩,心里正惋惜不已,谁料竟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他接过盒子,打开一看,三本墨蓝色的书籍正静静的安放其中,那之上的鎏金墨字耀眼得几乎要刺伤他的眼睛。简单地翻阅一下,他不由得深吸一口气,有这三本秘笈的存在,他完全可以带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其作用远远超出两位宗师所带来的利益,一时间,他的心情也是复杂难明,面前这少女将自己形容成怯懦小人,但能送出这三本书,何尝不是心怀大义?
秘笈对一个武者来说有多重要,李世民当然懂得,他方才还有些气恼对方的无情和冷淡,如今想来,实在令人愧疚不安。
“姑娘大义,世民实在心折。”李世民抱拳一躬,却被叶九思避了过去,只受了他半礼。
叶九思的眼神有些深邃的莫测,似乎穿过时光的屏障,到达了不可触及的遥远。待李世民直起身后,叶九思才淡声道:“这一礼九思受之有愧,这秘笈并非九思的所有物,九思只是代为转交罢了,给了秦王阁下,也算是物归原主。”
李世民善意地笑了笑,却只把这话当做客套,没放在心上。
“九思只想问秦王一个问题。”叶九思一手撑着茶几,一手负在身后,袖子掩盖下的手却忍不住悄悄攥成了拳头。她似乎在渴望着一个答案,又似乎在恐惧着一个答案,垂下的眼睫掩盖了她眼里的情绪,李世民看不清她的神情,只能听到她平静的声音,慢慢的说道,“若将来秦王阁下有一队私兵,可自置官署,手下有良臣名将,秦王阁下会取什么名字呢?”
李世民顿时心生诧异,只因这个问题,前阵子他正和属下们商讨过他未来的封号,他也不隐瞒,开口说道:“天策吧。天策,傅说星。殷商丞相傅说死后所化,以相武丁,奄有天下。天策星乃贤臣之星,我若有忠臣名将,定以傅说于武丁之礼相待之。”
更重要的一点,李世民没说,但叶九思知晓——傅说星临近紫微,李世民既然想当紫微帝星,定然要傅说相伴。
叶九思只觉得心中悬浮的巨石塌落,整个世界都变得明朗了起来。
她忍不住微微一笑,笑容甚至再次染上了昔日的灿烂与明媚之意:“原来如此,那么,预祝秦王阁下一统天下,四海归心。”
送走了捧着盒子一头雾水的李世民和满身冷气的师妃暄,叶九思却掩盖不了自己的好心情,就连师妃暄惹来的糟心感都消失得一干二净。
天策既出,藏剑还会远吗?
叶九思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唯恐自己的武功落下,活不到叶老庄主开庄建派的那一天。
除了每隔三日便要给叶英送一次食物和水,其余时间叶九思都在努力自我修行,稳定自身境界。她仍旧每日挥剑上万次,她的剑势越来越慢,剑招却越来越快,一万剑原本需要挥两个时辰,渐渐变成一个时辰,变成半个时辰。直到有一天,她的剑势突然变快了起来,然而每一招每一式,都仿佛带着山峦般的厚重和海洋般的辽阔,那种曾经出现在叶英和宋智身上的气势,开始一点点地在她身上凝聚。
师徒二人闭关苦修,不知日月变迁,殊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被昔日的两个小扒手给搅得风生水起了。
身怀《长生诀》和杨公宝库这两等秘宝,昔日扬州城平凡无奇的寇仲和徐子陵在天下间闯出了一片天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一路引吭高歌,从两个小混混变成了各大势力竞相争夺拉拢的新秀,更结识了无数绝色倾城的美人,从阴葵派妖女绾绾到慈航静斋仙子师妃暄,从李阀小姐李秀宁到宋阀嫡女宋玉致,两人可谓是阅尽天下百美,更认识了突厥孤狼跋锋寒。
寻常人一生都不一定能达到的目标,他们却像是被老天爷眷顾了一般,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各大军阀都要礼让三分的人物。
然而外面的风风雨雨都惊扰不到叶九思,她依旧每天等待着叶英出关,每日练剑,教导叶怀瑾琴技,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又充实地过下去。直到叶九思觉得火候已经足够,便开始着手教导叶怀瑾管理下人,操持家中事物,叶怀瑾本就聪慧,人也机灵,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学得有模有样。叶九思看他游刃有余的样子,也放心将家中的事务交给他,吩咐每隔三日给叶英送一次食水之后,她便骑着里飞沙离开了宋家城。
她手上拿着一份地图,标注着她所要挑战的宗师名字和所在地,也不知道在洛阳发生什么,天下群雄几乎都汇聚于此地。
她标注的师妃暄和李世民两人也身在洛阳,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全部汇聚在地图上洛阳的地方。甚至连净念禅宗的了空大师和阴后祝玉妍也在此处,而这两人,正是叶九思此行的目标,也是她成为宗师之后至关重要的一战。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叶九思总觉得有些微妙的预感,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习武之人的预感是泄露出来的天机,说是至关重要也不差,叶九思既然感到此行并无太大的危害,自然也没有放在心上,却不知因此而惹上了麻烦。
与此同时,王世允找到了寇仲,拜托了他一件事情——从慈航静斋的手中,偷到和氏璧!
而长白第一高手王薄将要在洛阳最盛名的青楼曼青院开办一次群雄会,招待天下群英。前来的各路英杰,有宋阀的公子和小姐、有吐鲁番王子伏骞、东溟公主单婉晶、塞外大漠的高手曲傲、李阀二公子李世民以及其座下军师沈落雁、左膀右臂李靖、舞技名动天下的尚秀芳、慈航静斋圣女师妃暄等等。可谓是群英荟萃,各方势力齐聚洛阳,为的不过是那在慈航静斋手中“得之可安天下”的和氏美玉。
夜晚时分,正是群英会的开始,舞蹈大家尚秀芳会有一场惊世绝艳的表演,伏骞和曲傲则会有一场对决。
企图戳破阴葵派上官龙真面目的寇仲和徐子陵,带着自己的好友跋锋寒进入了这个是非之地。
于此同时,带着唐千制作的飞鸢羽翼匆忙赶到洛阳的叶九思,牵着里飞沙进了洛阳城。
整理着凌乱的衣饰,叶九思不由得苦笑,她发誓,以后再也不用唐门的滑翔翼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可怜的小酒儿根本没想过还有平行世界这种玩意儿……
以为李世民创立了天策这里就一定是你基三的故乡了吗愚蠢的小酒儿哈哈哈~~~!!!
天策的含义是我瞎想的,考据党请别和我撕……_(:зゝ∠)_
小酒儿真的是相当坑人啊,呃呃呃如果大家不赞同小酒儿的观点也可以提出来哦~~
另外已经建立了读者群,各位亲们可以去加Q群哦~~我会把脑洞当做番外发到群里作为福利哒~~~~
群号:344410543
入群的亲们请标注好自己在晋江上的读者昵称哦~~
☆、【第三十四章】引歌长啸浮云,剑试天下,白衣染霜华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洛阳是天下间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以牡丹名动天下,如今虽不是牡丹花开时节,但洛阳的繁荣依旧令人心生向往。如今已近黄昏,天色也微微有些黯淡,天边残阳将如丝的流云渲染成赤艳如红莲的火焰,美得动人心弦。街道的两侧满是高声吆喝叫卖的小贩,空气中氤氲着乳白色的烟气,食物的香味俗气却温馨至极,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不见半点冷清萧瑟,川流不息的人群,即便说是摩肩接踵,挥汗如雨也豪不夸张。
叶九思收起寻了处无人的地方收起了里飞沙,怕惊到平民百姓,便将重剑收起,留下了轻剑别在腰间。本想找家客栈酒楼吃点东西,但嗅着这久违的市井气息,叶九思竟也产生了几分触动,那种如跗骨之蛆存在于体内似有若无的冷,似乎就这样一点点地淡去。
她一身男装,身姿修长挺拔,宛如玉竹,透着一股温暖的清逸和雅致,宛如名门贵族走出来的翩翩君子,一路上不知羞红了多少少女的脸颊。
叶九思寻了处比较干净的小摊,招牌上写着羊肉汤、羊肉面的字样,小摊的老板是一个满面风霜的少妇,她看上去年纪不大,但是两鬓却已染霜。少妇动作利落的切肉下锅,沸腾的汤翻涌起雾白的烟气,混着花椒那有些刺鼻的香气,熏得那少妇眼角发红。但她却仿佛习惯了一般,利索地从锅里舀出一大碗汤,一个大概七岁左右的小男孩,裹着粗布手套,小心翼翼地从少妇手中接过汤碗,送到客人的桌上。
这画面平凡而又温馨,甚至于叶九思的唇角都不自禁染了三分笑意。
“夫人,一碗羊肉面。”叶九思对着少妇笑了笑,寻了处地方坐下。
“诶……诶,好咧。”那少妇显然没想过一个清贵优雅的公子哥居然会光临他们这种店面,怔愣之后便显出了十足的局促和不安。那小男孩也一溜烟地蹿回到少妇的身边,拉着她的手躲在少妇的身后,有些羞涩也有些防备地看着叶九思。
少妇的动作很利落,不一会儿小男孩便捧着一个非常大的粗瓷碗端到了叶九思的面前,不等叶九思说什么,便又一溜烟蹿了回去。看得叶九思有些啼笑皆非,差点以为以为自己真的长得凶神恶煞神魔辟易,让人见之就避之唯恐不及。
羊肉面很香,汤头是用羊骨和着花椒、八角、肉桂、草果等香料药材花了很长的时间熬煮的,汤里没有加辣椒,虽然有花椒的气味,但是尝起来却鲜香可口,浓醇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面是色泽油亮发黄的鸡蛋面,被切成块状的羊肉堆在面条上,面上撒了一些葱花,看上去让人很有食欲。
只是叶九思瞥一眼,心里便有些苦笑,她碗里的羊肉几乎是别人碗里的一倍不止,满满的都堆成了土丘的形状,显然是被人特别“关照”过的。虽然知晓平民百姓多少有些畏惧江湖人,但没想到居然会厚待至此,只能摇摇头,曼斯条理地吃起了面条。
一大碗加了料的面条虽然好吃,但是却吃得叶九思撑得慌。吃完拭唇擦嘴,笑着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夸了一句懂事,从口袋里摸了几个包好的饴糖给他,顺便在他手心放上十文钱。叶九思在众人的目送中离去,那些本想等着叶九思打赏少妇后再去收保护费的小混混也晦气地呸了一声,暗道一声小气。没想到这公子哥穿着富贵,却如此吝啬抠门,走上前恶狠狠地抢走小男孩手里的十文钱,嬉笑着走远。
少妇顿时松了一口气,也不敢继续做生意了,连忙收拾好东西带着孩子回了家。
小男孩得了糖果正开心,父亲去世后他便很少吃到糖果,回家后摸出饴糖想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