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父子穿越记-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头还想着和人老王家结亲呢,这反过来一察觉不对,感觉有危险,立马壁虎断尾,反手将王家给卖了个彻底不说,连着王家关系网都一并抖落了出去。由此可见
,这薛老爷那真是。。。暗地里的事儿干多了,人就是阴狠的厉害啊。也难怪薛家这好几代的男丁都不长寿呢。
第88章 薛王被查
皇帝收到了贾家; 王家; 薛家,三份的折子这是什么心情?呵呵,当皇帝傻嘛?能当上皇帝的,还是当了这么些年皇帝的人; 旁的技能可能不行,可这心理学那个个都绝对不凡。所以啊; 那种玩味的笑。。。边上的内侍都开始缩脖子了好不。
老实说,刚看到贾家的折子的时候,心里只有好笑; 这些个勋贵早年都是什么出身; 皇帝能不知道?若说这些勋贵在征战天下的时候,已经相识璞玉被淅沥出了光滑; 已经有了正紧世家的雏形,那么这些依附而生的族亲,又该是什么样子?暴发户!这一个词是最好的形容,比纨绔都低不知道多少。这样的人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 自夸自傲并不奇怪。他也懒得多计较,左不过是吩咐一声; 多看着几分而已。
倒是贾家,能这样自省,知道好歹,让他心下很有些欣慰,觉得自己没白白的信任一番; 可转过头,却又心下起了心思。这样的事儿,为什么薛家就没报上来?还有这四家里头还含了薛家,这薛家一个皇商,为什么能这么嚣张的自称?可见这商户啊,还是免不了那些个算计利益的心,重用了都不让人放心。
所以啊,可以说在王家上折子之前,薛家已经被皇帝记了小账了,甚至江南那些监视的,也让皇帝有了些不瞒,觉得他们办事儿不够忠心。在皇帝这里,作为密探,不够忠心这一条,绝对是很大的罪过。有心想敲打一二吧,得,这王家的折子又上来了。
王家这折子来的及时的很,从侧面解开了皇帝对薛家的怀疑,与此同时,也让皇帝对王家心下有了不瞒。你这经济问题我这还没给你算账呢,不想你自己倒是又跳出来了。自己安插耳目这事儿,是你一个臣子能插手的?再说了,你这告诉我又是为啥呢?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臣子谨慎这没错,可同样的,因为谨慎,知道也该装不知道,这才是正常不是吗?那你这兜了别人的底。。。这就很有意思了你这是在怕什么呢?
王家的事儿看上去似乎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样子,这让皇帝一时倒是放下了查探的心思,他就这么等着,等着看还有谁会送上门来。一个两个的,都是金陵的事儿,要说这里头没事儿,你觉得皇帝能信?这世上最多疑的只怕也就是皇帝了。
果然,他等到了薛家的密折,得,这下什么都清楚了,三家的折子往里头一凑,事情直接让皇帝就将揣摩出了七八成来,到了这个时候,呵呵,还有不什么可说的?除了贾家,估计是看着事情不对,琢磨出了危险,所以立马又是请罪,又是和那两家拉开关系之外,这薛家和王家,那是各有不妥啊。而且这罪责。。。很明确了对吧。既然都这么老实的送上门了,你说皇帝能不处理?旁的不说,这王家这里涉及到的银钱就很让皇帝心动的好不。
“去,将王家在市舶司那边的事儿给查清楚。”
皇帝对着空气吩咐了一声,边上的内侍那是一个都没有动,只要那阴影处,隐约起了一阵的风。轻柔的连着烛火都没有吹动,然而那些在室内的内侍们,有些胆小的却已经开始冒汗了。
风从来都不轻柔,只要是从这里刮起的,在外头必定能形成风暴。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是三五天的功夫,陆陆续续的就开始有官员被弹劾,而这弹劾的罪行也毫无例外的都和贪墨有关。虽然一时还没涉及什么贡品之类的事儿,多是些在任上的差池,可这些人的结局却十分的类似,那就是抄家。这让朝中不少人都开始夹紧了尾巴,生怕被卷入这一次的反贪风暴里。
只有王家,这时候却在瑟瑟的发抖,因为王老爷已经察觉了,这些被抄家的,多数都是和他家关系不错的,甚至有些是他在任上的时候,一起分过赃的。你说这让他怎么想?
即使告诉自己,这和市
舶司,和这贡品的事儿无关,罪名上也和自己没牵扯,可他能保证这些人进去了之后,不会说出点什么来?更要紧的是,这些人家里的东西,就是他都知道,有好几样本该在贡品中出现的货色,你说,这上头要是呈上去了,他又是个什么罪名?
也正是他想到了这些里头的问题,猛地一下子就又想到了薛家。这些人,能这么利索的被拿下,要说这里头没有薛家的手笔,他是不信的。那么反过来这薛家对自家呢?真的没出手?
老实说,这会儿王老爷都怀疑,那薛家和自家说什么亲事之类的,是不是个圈套了。是想让自家放下戒心,好让他们查证的一步棋。这样一想,王老爷对着薛家不说恨得牙齿痒痒的吧,那心里的火是绝对不轻的。以至于王子腾过来询问起立冬祭祖是不是去薛家询问一下,探听探听这江南消息的时候,他都有些搂不住火了。
“薛家?薛家是咱们家能用的起的?人家那可是给皇上办事儿的能耐人,可不敢劳动他们。”
嗯?这话一出口,王子腾这精明人立马察觉出了不对,皱着眉头,忍不住询问:
“父亲,这。。。可是有什么不妥当?。。。难道这最近朝堂上的事儿。。。和薛家有关?”
所以说这王家后来要资源都倾斜到这王子腾一人身上啊,看看这政治敏锐度,看看这机灵劲,那比王子胜真是不知道强了多少去,这会儿那王子胜还在为了被关禁闭,没法子呼朋唤友难过呢,这王子腾已经能从细节上翻过来推算朝堂纷争了,那真是资质不凡。
对着这样资质不凡的儿子,王老爷又是正好心下火正冒的三尺高,没处说的时候,听到他询问,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索性便将事儿一五一十的给他说了一通,这一说,那真是说的王子腾倒吸了一口凉气。一边拍着脑袋,闭着眼睛消化这些内容,一边嘴巴哆嗦着叨叨:
“皇商家?和咱们以议亲,父亲,这事儿从一开始就不该接口,这。。。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你这。。。那怕只是迟疑一二,都是把柄啊。”
这会儿的王子腾还不是后头,那四家之中最强的一个,也不是那高官厚禄,权势不凡的时候,脑子那真是相当的清醒不说,连着谨慎小心也比书里不知道强了多少。一言就点出了这里头的关键。
再怎么和皇帝掰扯自家的用心,在这一点上,王家投机取巧的心思,就已经显露无疑。如此一来,又怎么能指望皇帝相信他们真的无辜?再有这朝堂上的清理,如今再反过来看,只怕这里头多少也有薛家对自家的报复的可能。若是如此,那真是结亲不成反成仇了。
“我这不是没答应嘛,哪里知道这老小子这么毒呢,这样的小心眼,以往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即使知道这事儿里自己确实做岔了,可他是老子,难不成对着儿子认错不成?王老爷万万不肯丢了这样的脸面。再说了,他也是真没想到,这薛家反应这么迅速,这么狠厉。
“如今儿子担心的是,这薛家只怕是一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若是咱们同意了,那他正好借此抬高门楣,甚至连着借口只怕也一并想好了。若是不成,他那里。。。爹啊,这么多年相交,他又是干这个的,那手里咱们家的事儿只怕知道的不少,这会儿只怕已经成了他洗脱自己的东西,送到上头去了。”
所谓的聪明人,其实和寻常人差的也就是这么几分。这里王老爷还在上火呢,那边王子腾已经看到了这里头的危机,忍不住不顾父子间的规矩,上前一把抓住了他老爹的手臂,很是着急的问到:
“咱们家在那边的事儿,您说,他会知道多少?”
自家到底没下了多少东西,那大嘴巴,不经事的王子胜不知道,可细心的王子腾却心里
有个大概,往日不觉得有什么,只欣喜自家财路广博,父亲职位油水丰厚,可如今反过来一想,那真是条条都是大罪。他能不着急?
这事儿上倒是王老爷心下更定几分,拍着儿子的手,安抚的说道:
“放心,这事儿从一开始我做的就很是小心,基本都不过手,即使有岔子,那多半也都能推到下头的人身上,薛家即使在本事,也未必能查证多少。再说了这事儿经手的人不少,分润的更是繁多,只要皇上不想将整个江南道的官员换一边,咱们家应该能躲过去。”
是的,这就是王老爷最大的依仗,所谓法不责众,这个规则在官场其实也一样能通用。可问题是他没想到薛家往上头递的账册有多清晰,多详尽。在有大把的,几乎抵得上国库的银子的晃眼下,在皇帝也有心清理一二的情况下,这所谓的法不责众有多不牢靠。
就在他和儿子说话,父子两个想着怎么打点关系抽身的时候,皇家密探,那个比薛家还低调,庞大,可靠的群体,已经在围着王家的关系网做大清理了。等着王家的结局,似乎已经清晰可见。
不只是王家,薛家也在探查的范围之内,呵呵,四大家族?这事儿可还没完呢。皇帝小心眼什么的,从来都没变过。
而同样被查的薛家,许是本身就做密探的缘故,他们倒是比王家更加的敏锐些,不过是刚开始查探,这薛家的人就隐隐的开始有些察觉,而这薛老爷的决断也和王老爷截然不同。
“让他们查,这个时候咱们越是坦然,这嫌隙就越小,皇上才会越是相信我这送上去的消息。”
“可是爹,咱们家和甄家。。。”
“傻儿子唉,既然我说了,我对着王家那一招是为了取信于人,是为了查探消息,那么这一招自然也能用到别人身上。只要咱们够坦白,这些话即使我不说,上头一样也会这么想。这才是真的能救咱们家。”
对着儿子,薛老爷显得相当的自信,不过转头一个人在书房待着的时候,他却依然皱紧了眉头,望着北面不住的叹气。
自己到底是贪心了,不过这也未必不是死中求活的法子,若是皇上对薛家这样为了查案子,卸了老底有所不满。。。看在自己这一次的功劳份上,估计不会责罚,可这世代的差事却有可能被卸了,如此一来,虽然说这以后做生意只怕会艰难上好些,就是皇商的名头。。。可只要能没了这暗地里的差事,自家的子嗣将来就有科举做官的可能,从长远来看,其实还是值得的。
如今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一关薛家能不能顺利熬过去了。
第89章 老兵、忙碌
王家也好; 薛家也罢; 甚至是贾家都被皇帝吸引住了目光,一刻不眨眼的等待着来自皇家的行动,每一个风吹草动都分外的敏感,而与此同时; 皇帝也正忙乎的满头是包,感觉看着整个朝堂都有种掀开什么粪坑的感觉; 那真是哪儿哪儿都不太平。
为什么这么忙?连着那几家的事儿都能暂时靠后?因为在有些人看不到的地方,焦裕丰那边出来的账册已经被用上了,甚至可以说那些账册已经像是一股浪潮开始在各个军营里发酵。
而这一次大清查; 或许是因为来势迅猛的关系; 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所以一个个贪污的案子被揪了出来不说; 连带着还牵扯出了不少的其他案件。比如破损武器装备的去向。
这绝对是个大问题,按照兵部记录的来看,这些破损的,还能用的; 应该发往各处守备营,而结果是; 守备营里得到的东西不是不全,就是不对,数量从来都没有齐全过。那么这些东西去哪儿了?此外,一些不能用的就装备,按照规矩; 铁器就该重新融了,然后回到打造兵器的地方,进行二次锻造,其他的麻,牛皮之类,就该焚毁,可事实上是,别说那些本该焚毁的东西,没有焚毁记录了,就是哪些该融了的,也少了不下五成,基本都被人偷着卖了出去。而且去向也有些问题。最起码七成没找到地方。
如此一来,若是在加上本身的数量差额,这问题有多大?盔甲武器这样的东西,在皇家有多敏感,那真是傻子都知道,一时间兵部简直是如临大敌,恨不能每一笔都重新核对,追查去处。
而这样的忙碌牵动的有何止是兵部?关联到的人,有些已经到了其他部门,而有些本身就属于转运途中的问题,还有些。。。能和钱扯上关系的事儿,从来都很容易牵扯人的。反正吧,整个朝堂上,最起码六部的四成人员都需要查探,你说这是个什么样的动静?
这样的动静之下,像是焦裕丰这样的小人物,即使他是哪个掀起了一连串风潮的人,这会儿他们也顾不上了。以至于让他倒是过了段不错的日子。可即使这样,这日子也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最起码这忙碌热闹是免不得的。
家里热闹,那是因为焦大从贾家的态度中,察觉到了京城的不妥当,第一时间将孙子给送了过来,借口也很好找,那就是让两个孩子一起读书,好作伴,相互督促。
而焦裕丰忙碌则是因为他在借着账册立功之后,闲不住的又干了一件事儿,那就是为军营采买找了个最合适的对象。说来这事儿吧,或许也能算是事儿干事儿的,赶巧了。
大家都知道,这新的营地离着焦裕丰家的村子那是相当的近,而这军营里的人这么多,每天虽然米面什么的,都有指定拨付的。可这菜呢?总不能指望京城送过来吧。及时只是咸菜梆子呢,那也是需要采买的。而这采买,自然是要就近为上了。如此一来,这焦裕丰家的这个村子是不是就突然多了一处挣钱的营生了?
说来这真是个好事儿,就是村子里的人也觉得这出了一个官,让整个村子都得了利,十分的有脸。可问题是,这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的,即使如今田地不少,日子好过,可早年都是吃过大苦头的,骨子里就留着那种什么都咩有种粮食牢靠的想头。再加上日常还有山上的野味山珍野菜添补,如此一来,这种菜。。。一家能有院子里那么几分地就不错了,除了自家吃,能剩下多少?就是有,那不是也有城里衙门的订单在嘛,所以这能余下来卖给军营的其实并不多。
甚至是真的有的多。。。呵呵,这四五十人的村子,这么十来户人家余下的想供应一个五六百人的军营,那也是笑话。所以最终这采买蔬菜依然还是需要扩散一下,往周边的村子里寻。如此一来。。。你说,这隔壁其他村子耳目
聪敏的,能不想着来焦裕丰家拉关系?而这来了,你让焦裕丰偏向谁?那真是帮了谁都能得罪一大片。
更不用说这事儿本身就不归他管了,真要是帮着去说,还容易让那负责采买的心下不满,以为他这是仗着有功,想分润好处,是手太长,抢油水。那真是推脱不得,帮衬不得,还容易得罪人。
更甚者,他这账册的事儿,已经很出风头了,本就该好好的躲几日,免得风头太盛,招了人眼,如今还来这么一招,那不是把他往风口浪尖上送嘛,像是他这样背景不够,出身太低,还刚到新单位的人,太出风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一个不好,那上官就该给小鞋穿了。
所以啊,焦裕丰在头疼了几日之后,忍不住又冒了次头,给那负责采买的出了个主意。
什么主意呢?很简单,他告诉那采买的,这附近有不少早年退下来的老兵,就是类似三爷爷的那种,这些人如今不是老,就是残的,一家家日子过得也不算好,甚至还有些衣食不济的。既然咱们一样是花钱买菜,那为什么不寻这些人家?如此一来钱虽然照样花了,可这一份钱,却买了两份东西,除了菜,还能得一个记挂老兵,有情有义的名声,多划算?
这年头名声这东西关键时刻可是很顶用的,想想那些刷名声的文人就知道了,操办了好了升官都比旁人多点优势。不用自己花钱就能刷这么一波,这划算的,想想都美好不。
在一个,这也算是免去了买谁不买谁的麻烦,顺带搞好了驻地周边的关系对吧。毕竟这周围村子不少,而老兵则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而且还多是村中日子不算好的人家。有了这么一出,既显得不偏不倚,还顺带提携了村中困难户,如此一来,这兵营若是有什么事儿。。。喊人帮忙也容易些。这里到底离着京城远了些,遇上个什么事儿的,想求助也麻烦对吧。
你看看,这一个主意,将个人的名声,军营的名声,连着周围村子里的名声都给顾忌到了多周全。听了这样的建议,你说,那采买的人能不心动?
最最要紧的是,这焦裕丰会做人啊,说这些的时候,那是避着人,偷偷和他说的,这是啥意思呢?那就是这名声也好,好处也罢,焦裕丰那是半点不参合,从此以后,这就成了这采买自己的主意,好处也是他一个人的。
这么上道的人给他出了这么一个上道的主意,那采买的,那是立马将焦裕丰当成了亲兄弟一般。连着这些老兵的名册,都托着焦裕丰去搜集。明显想分润几分人情给焦裕丰,好补上他得到这主意后续的好处。
焦裕丰本就是为了不得罪人,不让自家太扎眼才起了心,如今这么一操作,出头的份没了,卖人情的事儿却没少,他自然是肯的。
等着这事儿操作起来,那采买的果然是得了上头大大的称赞,觉得他事儿办的有章法,有情谊,甚至差点点评成典型人物,上报兵部,这好处。。。弄得那采买高兴的,提了酒就往焦家跑,愣是要和焦裕丰好好的喝一杯。
那采买能做到这样一个位置上,不是上头的亲信,就是背后有门路,如今又有了这样的彩头,那将来这升职还有什么障碍?焦裕丰这是送了他一程啊,他这激动感激都快无法表达了,喝醉了那是拍着胸脯打保证,绝对不会忘了焦裕丰的情分,以后就是自家人,铁一样的兄弟。让焦裕丰在军营又立下了一只脚。
而那些老兵呢,呵呵,能在战场上活着回来的,那绝对都不是傻子,只看这焦裕丰负责统计就知道,若没有焦裕丰,这兵营里的人谁知道他们?哪一个还能记得他们?所以这人情,自然是半点没落下。甚至还比想的还多了几分。
要知道这里头好些人,那去年的时候,可是在焦大家的宅子里避过雪灾的。他们自然是认为,这是
焦裕丰知道他们的难处,想拉他们一把,特意帮着说和的。如此一来,这焦裕丰的人情自然也记得牢牢的,有畅快的,直接松了好些东西来焦裕丰家,表示了感谢和亲近。更有和焦大亲近的,还特意走了一趟京城,去了焦大那里,将焦裕丰狠狠的夸了一通。
而焦大知道了,那这贾家能不知道?光看焦大家周围那么多贾家世仆人家的数量,就知道这消息流通速度有多快了。于是乎,这焦家人重情义的名声也传了出去,倒是让焦大也得了好大的脸面。
小小的一个采买蔬菜的事儿,愣是让焦裕丰搞成了这么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场面,这是焦裕丰一开始没想到的。等着这一切反馈回去的时候,焦裕丰自己都有点傻啊。
“嘿,你说,我这脑子,什么时候居然这么好了?”
有人上门恭维感谢的时候,焦裕丰还有些样子,端住了那憨厚老实,和气热情的模样,可这人一走,对着自家儿子,这焦裕丰立马就没了形象,差点没乐的蹦起来。嘴上更是说的很是不像样,换来了焦世博好些个白眼。
“瞎猫碰着死耗子了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一开始你才不是这么琢磨的呢。那就是嫌弃来找你通路子的太多,生怕得罪人而已。倒是这个套路,爹啊,你总算是那么多年的电视没白看。”
呵呵,这是儿子?这么打击自家老爹,你的良心呢?
“电视?电视里有这个?我怎么不知道吧?”
当然了,嘚瑟什么的,焦裕丰多少也知道,得有分寸,不然这好事儿都有可能变坏事儿。所以他也就是那么说了一句,随即就按下了自己那种雀跃的情绪,转头问起了焦世博读书的事儿来。
说起读书,焦世博那真是满肚子的苦水。皱巴的小脸都快团成一圈了。
“以往读书,我自觉这古文读的也算是不错的,偶尔的做个酸诗,也能看的过眼。可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真上手读起来。。。怎么读怎么别扭。连着夫子解说什么的。。。只要他一用那种半文半古的语调,就觉得脑袋有些懵。”
哎呦,这可是大情况,他可是还指望自家儿子读出读出点名堂来,将来考出点成绩,将自家混成个耕读世家呢,这懵?那怎么成。
“你赶紧的说说,懵在哪儿?爹帮你撸撸。”
撸什么啊,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个生活环境的不同,自小的教学环境不同,带来的根本冲突。这个时代的人,即使不读书的,日常也能从身边的各种信息中,甚至是从自小学说话开始,接触的各种影响中,感受到古文的魅力,并融入其中,成为本能的一部分。
而焦世博这样的呢?现代的科技等等,掺杂了太多外来的文化影响,甚至连着基础观念也已经发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