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幸孕生活-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定主意后,王夫人比谁都积极,一直跟在贾母身后帮着贾母挑选摆设,布料。
  还从自己的陪嫁里挑了几匹布料,不仅为黛玉做了衣服,还吩咐绣娘给弘宣也做了几套。
  贾母见状,虽心里对她还是有芥蒂,但想到她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又有黛玉这件事,便不再像之前那样冷着她了。
  至于邢夫人这边,虽然不想如此花费。但见王夫人如此积极,自己身为大舅母总不好一点表示都没有,忍痛拿了一匹素锦出来。
  整个荣国府因为黛玉要来过年这件事忙碌了起来,针线房更是加班加点,终于在黛玉来的前两天准备就绪。
  这天一大早贾母就吩咐下人开了侧门。
  王夫人也吩咐周瑞家的领着几个丫鬟在二门处等着。
  福芳抱着黛玉一下马车,就有一个管事模样的妈妈站在那里。
  一见福芳下车,就堆起满脸的笑:“是贝勒府的姑娘吧,我是二太太身边的周妈妈。”
  福芳来之前已经听奶娘说过,二太太身边的妈妈姓周,便对她笑道:“辛苦周妈妈在此等候,妈妈叫我福芳便是。”
  两人寒暄了几句,周瑞家的便引着福芳等人往贾母院里走,边走边道:“还是贝勒府的水土养人,瞧咱们家二姑娘看着多喜人。”
  福芳听了只淡淡的笑。
  几人越过影壁,又拐了几道弯便到了贾母院中。
  那边小丫鬟远远看到进去几人过来,禀告贾母:“林姑娘来了。”
  贾母忙站起来,王夫人几人见状也跟着站起来。
  这时贾母等人便见门帘一撩,一个穿着杏色宫装的方脸宫女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进来了,后面则跟着黛玉的奶娘和丫鬟。
  贾母之前在贝勒府见过福芳,心中明白她虽年轻,但现下黛玉身边却是由她做主。
  因此见福芳像是要行礼,连忙让鸳鸯上前扶住了福芳,笑道:“福芳姑娘是侧福晋身边伺候的,不必多礼。”
  福芳却执意要行礼,笑道:“您是主子的外祖母,要是主子知道奴婢来了没有行礼,怕是要怪罪。”
  见她如此说,贾母便不再拦。
  待到几人行礼过后,又吩咐鸳鸯拿出了给几人的赏赐,王夫人等人也跟着让身边的陪房拿出了赏赐。
  福芳等人笑着接了。
  一切事毕,贾母便从福芳手中接过了黛玉,打量了一下,吃惊道:“不过一两月的功夫,黛玉又长大了好些。”
  福芳站在一旁笑道:“早在姑娘六个月时,主子便吩咐咱们,在姑娘吃奶之余还要喂姑娘吃些蔬菜水果。”
  贾母听罢若有所思,转眼看到被奶娘抱着的宝玉小手不停的往这边伸。
  宠溺的笑笑,对着宝玉的奶娘招招手:“把宝玉抱过来吧。”
  奶娘忙把宝玉抱到贾母身边,贾母接过宝玉,指了指右手抱着的黛玉道:“这是姑妈家的妹妹,叫妹妹。”
  宝玉很是开心,不停的叫着妹妹,妹妹,还作势要抱黛玉。
  贾母很是欣慰。
  黛玉却哭了出来,她本来就正处在认生的年纪,只依稀对贾母有些印象。
  因此贾母抱她时,她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听话的坐在贾母腿上。
  没成想宝玉一上来就这么热情,黛玉本就有些不安,这下更是忍不住哭了出来,边哭还把头往贾母怀里钻。
  王夫人见状赶忙上前把宝玉抱开。
  贾母很是心疼,也顾不上宝玉了,连忙抱着黛玉心肝肉儿的叫了起来。
  那边福芳也赶紧拿出了随身带的拨浪鼓对着黛玉摇了起来。
  黛玉终于不哭了,屋中众人都松了口气。
  福芳赔笑道:“请老太太别见怪,咱们姑娘这段时间有点认生。上次贝勒爷随着皇上出去打猎,回来了见到姑娘要抱,姑娘还躲了好久。”
  贾母听罢,很是惊喜:“看来咱们贝勒爷很喜欢黛玉呀。”
  福芳笑了笑:“贝勒爷说咱们姑娘和主子很像。”
  贾母很是开心,外孙女得宠就好!
  众人却都悄悄的打量黛玉,王夫人更是想着,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对黛玉。
  宝玉此时却很委屈,他今年差不多两岁了,已经会说话了,并且稍微能听懂大人的话了。
  他见来了一位漂亮的妹妹本来很是开心,没成想这个漂亮妹妹一见自己就哭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祖母和额娘好像都跟变了一个人似的,额娘不仅一把把自己抱了开,祖母更是只顾着哄那个小妹妹。
  这时的宝玉可还不是那个怜花惜玉的少年,他还只是个被家人宠着的小屁孩。
  咋一见平时最宠自己的祖母只顾着哄别人,有些接受不了,眼巴巴的看着祖母,却见祖母仍只顾着跟那个方脸姐姐说话,怀里还抱着那个小妹妹,那里一直是他的位置。
  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伸手要贾母抱,嘴里还不停的喊着:“祖母,祖母”
  贾母很是心疼,她一向疼爱这个孙子,只是怀里抱着黛玉,因此很是为难。
  宝玉哭的更大声了。
  福芳是个机灵的人,见状便笑道:“老太太,姑娘只早上来时吃了点奶,想是该饿了,不如让奶娘喂点奶吧。”
  贾母松了一口气,将黛玉递给奶娘,又从王夫人怀着接过宝玉:“你呀,一会儿都不能离了祖母。”
  宝玉虽然止住了哭,但仍在小声抽噎着。
  黛玉则由奶娘抱着去了旁边喂奶。
  又过了一会儿宝玉终于停止了抽噎。
  福芳便笑道:“来之前咱们主子吩咐奴婢们带了些礼物过来。”
  贾母忙笑道:“来就来,还带东西干嘛。”
  王夫人也笑:“外甥女到这来就跟自己家一样,很不必带东西过来。”
  几人又笑着客气了一番。
  福芳便吩咐身后的丫鬟将礼物拿了上来。
  给贾母的是一大包补品,给王夫人和辛夫人一人一套首饰,给王熙凤和李玩一人一对手镯,给元春的是一支镶着红宝石的簪子,给探春和迎春一人一只金项圈,给贾宝玉和贾兰一人一套文房四宝。
  众人收了礼物纷纷道谢。
  轮到元春时,福芳想起主子说的话,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下她。
  见她长的很是端庄俏丽,且举手投足间有着大家闺秀的风采,不由得心中赞叹。
  等到派发完礼物,奶娘抱着黛玉出来了。
  黛玉刚吃完奶,心情很好。
  贾母让宝玉跟她说话,她虽面无表情,但到底没哭。
  宝玉见状,便瞬间忘了刚才的不愉快,一直黏在黛玉身边。
  贾母看的哭笑不得。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黛玉便揉起了眼睛。
  贾母见状,对元春道:“你带了妹妹过去休息吧。”
  元春应是,便带着福芳等人去了给东暖阁。
  众人便也纷纷散了。
  贾母待到众人都散了,想到刚刚福芳看元春那一眼,若有所思。
  又想到王夫人近来总是欲言又止,心中明白她着急女儿的婚事。
  想到这么长时间谅她也谅够了,便吩咐人将王夫人喊了回来。
  王夫人一头雾水的跟着小丫鬟往回走。
  待到进了屋子来不及说话,便听贾母道:“喊你过来,是想跟你说说元春的事。”
  王夫人心中一喜,笑道:“不知侧福晋是怎么打算的?”
  贾母沉吟片刻道:“侧福晋说会帮着我们去打探打探,只是她不知道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女婿。”
  王夫人心中一紧,忙到:“福晋挑的自然错不了。”
  贾母淡淡一笑:“正是这个理,所以我跟侧福晋说了,只要人品好,家中婆母好就好。”
  王夫人犹豫着要说话,贾母摆摆手说道:“这件事我也想了,元春和侧福晋是表姐妹,只要姑爷肯干,又是宗室子弟。贝勒爷看在侧福晋的份上也会提携,这前程自然不必担心了。而元春的婆婆看在侧福晋的份上自然也不敢磋磨她。”
  王夫人听罢,想了想,觉得很是有理,便笑着奉承道:“怪不得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事媳妇是再也想不到的。”
  贾母淡淡一笑,借口自己累了,打发她下去了。
  王夫人得了准信,心中定了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对黛玉简直是关怀备至。
  有一次过来看到奶娘在喂黛玉鸡蛋羹,还从奶娘手中接过了碗,亲自喂黛玉吃鸡蛋羹。
  贾母听说了,只轻轻一笑,便又扭头陪着宝玉黛玉玩耍。

第34章 伤心的黛玉

  第34章
  宝珠整个正月里都跟着四爷和福晋去几位爷们家拜年,这家走走,那家走走。又要跟着福晋接见四爷那些门下奴才的夫人。
  整个正月都忙忙碌碌的。
  等到出了正月,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道:“终于可以在家歇歇了。”
  又想到黛玉已经在贾府住了差不多有一个月了,便提前给贾母去了信,约定二月初一接黛玉回来。
  待到到了那天,一大早便吩咐赵德水带了人去贾府接黛玉回来。
  贾母不舍地抱着黛玉:“我的儿,记得时时回来看看外祖母。”
  黛玉懵懂地看着贾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她已经和这位老人很亲了。
  见贾母好似不高兴的样子,像平时姐姐安慰她那样轻轻地亲了贾母一口。
  贾母见状更加不舍。
  几个儿媳孙媳本来站在一边静静看着,见状纷纷上前安慰贾母。
  王夫人更是道:“老太太,您若是太过伤心伤了身体,可是叫姑奶奶和侧福晋担心。”
  贾母方才止住了眼泪。
  随即看向站在一边的福芳,笑道:“倒是让福芳姑娘看笑话了。”
  福芳笑着道:“老太太疼爱外孙的一片心真的让奴婢动容。”
  一番话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贾母更是道:“福芳姑娘真是会说话。”
  一片笑语嫣嫣中,有小丫鬟来报:“贝勒府的公公来了。”
  贾母忙道:“快请进来。”
  元春毕竟是年轻小姑娘,便躲到了屏风后面。
  不一会儿,便见一个穿着水蓝色太监服的太监走了进来。
  李德水一进屋就要作揖,贾母笑着受了。
  李德水又笑着问了几句“老夫人身体可好?主子一直挂念着您,还让我带了些药材过来。”
  贾母笑着回答:“多谢侧福晋挂念,老身身体很好。倒是侧福晋要注意保养身体才是。”
  两人笑着寒暄了几句,李德水便道“时辰不早了,主子一大早就等着,那奴才们就先告辞了。”
  贾母笑着应是,又叫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包裹道:“这是家里人给侧福晋带的东西,劳烦公公了。”
  李德水忙道:“老太太可真是折煞奴才了。”
  贾母笑了笑,便吩咐王熙凤送一送黛玉。
  王熙凤因为放高利贷一事近来很是老实,忙笑着应是。
  待到走在路上更是不敢多话,到了二门便笑道:“那我就送到这里了,姑娘,公公慢走。”
  李德水和福芳也笑着说了两句话。
  李德水一上马车就笑着对福芳道:“福芳姑娘近来辛苦了。”
  福芳笑了笑:“照顾姑娘是我们坐奴婢的本分,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两人笑着说话,福芳问了问贝勒府的近况。
  李德水虽是未名居的总管太监,但在福芳面前仍是不敢托大,捡了无关紧要的说了说。
  福芳心中也明白,这些太监们从小进宫,早就练就了一套忽悠人的功夫,因此也不以为意。
  两人各有心思的回到贝勒府。
  宝珠正在看弘暄翻身,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
  前两天宝珠就发现弘暄有了翻身的意识。
  他总是忍不住往一边侧着转,但总是转不过去。
  宝珠心中激动,明白弘暄这是要翻身了,却并不准备帮他。
  这么大的孩子虽然小,实际上早已有了自己的意识。
  对大人来说,翻身可能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对孩子来说确实一件很大的事情。
  孩子虽小,但若是能自己成功翻身,那其中获得的成就感是大人无法想象的。
  因此要求奶娘及身边伺候的宫人们,不许帮弘暄翻身。
  弘暄自己努力翻了几天,终于在昨天成功翻身。
  宝珠很是高兴,待到四爷来时便告诉四爷:“弘暄会翻身了。”
  四爷很是吃惊:“这么大的小孩就会翻身了吗?”
  宝珠笑道:“当然了,爷您有没有听说过民间一句俗语,三翻六坐七滚八爬。”
  四爷也笑,感慨道:“民间真是卧虎藏龙呀。”
  宝珠笑得不行,没想到四爷竟然这么呆萌,这跟卧虎藏龙有什么关系。
  正好这时,弘暄醒了。
  宝珠给他换好尿布,就对着弘宣摇拨浪鼓,边摇边道:“爷您看,他听到声音就会翻过来。”
  四爷饶有兴致的看着,果然弘暄向着宝珠那边翻了个身。
  四爷见了很是开心。
  宝珠就趁势递了个拨浪鼓给四爷笑道:“爷您在那边摇。”
  四爷笑着接过了拨浪鼓,摇了起来。
  听到声音的弘暄又往四爷那边翻,宝珠见他翻过去了,又在这边摇着拨浪鼓,弘暄便又往这边翻。
  如此反复了几回,弘暄累了,无论宝珠和四爷怎么摇都不翻了。
  四爷大笑。
  宝珠看着弘暄那可爱的小模样也笑起来,忍不住抱起他亲了两口。
  四爷看着这一幕,觉得心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又涌上了心头,忍不住上前抱住了宝珠,一家三口依偎在一起。
  黛玉一见着宝珠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她其实是个敏感的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虽然有奶娘等人陪着,仍是觉得不安。
  在贾府时有贾母等人哄着倒不觉得,待到回到熟悉的地方,见到宝珠那股委屈像是有了宣泄口,忍不住大哭。
  宝珠很是心疼,连忙抱了黛玉安慰,随即又看向吓得脸色苍白的福芳等人:“姑娘这是怎么了?”
  福芳很是惶恐,喃喃答道:“姑娘这一路都好的很呀。”
  宝珠不解,但一时半会儿又问不出什么,便向白露使了个眼色,抱着黛玉哄了起来。
  白露会意,拉着福芳等人出了内室。
  过了一会儿,白露走了进来。
  黛玉这时已经安静下来,正坐在宝珠怀中在吃苹果泥。
  白露静静地站在那儿,待到黛玉吃完,便伸手要接过黛玉。
  黛玉却不要她,双手抱着宝珠的脖子,把头埋进宝珠的怀里。
  宝珠见状笑了笑,并不勉强她。
  抱了她到了弘暄的身边,指着正在地毯上翻身的弘暄道:“要不要和他玩?”
  黛玉认得弘暄,再加上小孩可能比较喜欢小孩,便点点头。
  宝珠把她放在弘暄的身边,笑着对她说:“他是你的小外甥,已经会翻身了,你当初也是这么大会翻身的……”
  如此这般的说了好些话,黛玉安静的听宝珠说话,小手忍不住拉住了弘暄的小手。
  弘暄忍不住格格笑了起来,黛玉见状也抿嘴笑了起来。
  一整天宝珠都陪着黛玉,连歇午觉都陪她一起睡。
  午睡起床后,又带着黛玉去花房看花。
  花房现在开的花更多了,迎春花,风信子,丁香等等。
  一簇簇开在一起,整个花房花团锦簇。
  黛玉进了花房,开心的手舞足蹈。
  小手忍不住摸摸这朵花,再摸摸那朵花,眼睛更是左看右看。
  两人在花房待了很久,待到走时宝珠便让花匠挑了几盆花,说是要摆到黛玉屋子里。
  黛玉却很不愿意走,微微嘟着嘴。
  宝珠见状便柔声哄她:“该到用晚膳的时间了,明天咱们再过来吧。”
  黛玉听罢,方才笑了。
  到了晚间四爷来了,见到黛玉也很是高兴,笑着捏了捏黛玉的笑脸:“黛玉回来了呀。”
  黛玉认识四爷,见状便要四爷抱。
  四爷早已抱习惯了她,便也笑着抱起了她。
  恰好这时弘暄也睡醒了,宝珠便抱着弘暄过来。
  黛玉看见宝珠过来,且抱着弘暄,忍不住有些吃醋,便小手一伸,也要宝珠抱。
  宝珠便把弘暄放在地毯上,接过四爷手中的黛玉道:“我们在地毯上爬着玩吧。”
  黛玉点点头,宝珠便把她放在地毯上。
  黛玉一坐在地毯上,就忍不住东爬爬西爬爬。
  看到拨浪鼓还拿起来摇了摇,弘暄听见便忍不住翻了个身。
  四爷和宝珠忍不住对视着笑了笑。
  宝珠笑吟吟地道:“爷,让他们在这儿玩,咱们去用膳吧。”
  四爷含笑应是,两人一块用了膳。
  今天的晚膳是宝珠特别吩咐红英做了山西臊子面,又因为顾及到四爷便从大厨房那里端来了四爷的分例。
  没想到四爷尝了一口却很爱吃,还吩咐侍膳太监给他也陈一碗。
  大厨房的分例确是一动也不动。
  宝珠看在眼里,心中好笑。
  若说四爷口味清淡吧,可他有时候也喜欢吃些重口的东西。若说他讲究吧,可他有时候并不忌讳吃这些民间小吃。
  最主要的是四爷从不说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有些菜也是宝珠长时间的观察才知道他到底喜欢不喜欢。
  心中默默地在四爷的爱吃菜谱上加了臊子面,预计下次再做给四爷吃。
  待到两人用完膳,四爷便去练字消食。
  宝珠却是看了看黛玉和弘暄,见两个人都好似有些没精神,便笑道:“爷,我先送黛玉和弘暄回房间吧。”
  四爷点点头,宝珠便抱着黛玉,又让奶娘抱着弘暄,送她们回了屋。
  哄完两人,回到房中,看见四爷还在练字,便在在四爷旁边的小案子上画起了画。
  四爷练完字,便看见宝珠在画画,走了过去,忍不住点点头。
  待到宝珠画完,拿起宝珠画的画:“看的出来你画画很有功底。”
  宝珠笑了笑:“从小跟着胡乱学些罢了。”
  四爷又道:“这是两个孩子在干嘛?”
  宝珠笑把黛玉拉着弘暄的手,两个人对着笑,说与四爷听。
  四爷想到当时的场景忍不住笑了笑,感叹道:“可见孩子要多些才好。”随即眼含深意的看向宝珠。
  宝珠微红着脸,四爷见状一把抱起了她。
  第二天,宝珠又是腰酸背痛的起床,忍不住泪流,怎么四爷现下越来越没下限了。

第35章 四爷说媒

  第35章
  宝珠静静的坐在那儿听白露说话。
  “跟去的人都说,老太太以及几位舅太太对姑娘很是亲热,就连府里那位宝二爷都退了一射之地。大姑娘更是成天陪着姑娘,还给姑娘做了一个小肚兜。”
  宝珠眉头皱了皱,实在搞不懂黛玉为什么一看见她就哭了出来。
  白露见状,看了看宝珠,欲言又止。
  宝珠便道:“咱们从小一块儿长大,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
  白露遂道:“主子,许是姑娘许久不见你,有些委屈吧。”
  宝珠恍然大悟,随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道:“瞧瞧我最近这脑子。”不由得笑了出来。
  白露看着也笑了起来。
  笑了一阵,宝珠便吩咐白露:“看着这功夫,估计黛玉和弘暄该醒了,让奶娘把她们两个抱了来吧。”
  白露应是,忙去喊奶娘。
  黛玉一进屋就嚷嚷着要抱,宝珠一把抱过她,问她:“夜里睡的好吗?喜不喜欢吃米糊糊呀。”
  黛玉抿了嘴笑。
  与此同时,身边的宫女则娴熟的在地上又铺上了一层地毯。
  宝珠见状,便把黛玉放在地上让她爬。
  又看向弘暄,笑着接过了他,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的跟他说话。
  一上午都在陪着黛玉和弘暄。
  待到到了下午,宝珠着人叫来了福芳。
  待到福芳过来,不待她开口就问:“这次去贾府,看着元春的规矩学的怎么样?”
  福芳开口笑道:“大姑娘的规矩学的很好,看着很是端庄知礼。”
  宝珠听罢,若有所思。
  待到到了晚间,四爷过来,宝珠一边给四爷泡脚一边跟他说着元春这件事。
  “外祖母说了,希望在宗室中择一佳婿,也不图别的,只求人好,家中婆母好。妾身想着妾身一妇人,哪里知道外面那些事,便想请爷拿个主意。”
  四爷听罢,轻轻笑了笑:“宗室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爷这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不若这几天我让苏培盛去打探打探吧。”
  宝珠很是开心,笑道:“既然爷愿意插手,那妾身就不用担心了,就怕到时候人选太多,挑花了眼。”
  四爷听着她俏皮的话语,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二天,便吩咐苏培盛去打探。
  苏培盛暗暗叫苦,这要是寻得不好,到时候主子怪罪下来可就是自己的错了,因此十分用心。
  这样让他细细打探了几天,还真让他寻摸出来一家。
  这个人的名字叫玉杨,今年十五岁,是□□次子代善的重孙,其父是代善最小孙子的独生子,其母则是富察氏一旁枝女儿。
  他的阿玛在他十岁时便因病去世,家中现下便只靠着当初分家时所得的家产以及其母的嫁妆度日,虽不算大富,却也殷实。
  至于玉杨这个人听说为人很是稳重,骑射也不错。而他的额娘,听说为人也很是老实,待人也很和气。
  苏培盛便一五一十的把打听到的情况说与四爷听。
  四爷听罢,点点头,看了看天色,该是用晚膳的时间了,抬脚便往未名居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