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金钢指-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箱子搬过来的当天; 元姐儿的那些个绣娘也在新院子开工了。
元姐儿手上有人,兜里有钱,加上贾琏侍姐如娘; 府中下人再看人下菜碟也没哪个敢给元姐儿使绊子。等到屋里屋外都搬得差不多了,元姐儿披着条夹棉的披风溜溜达达从住了十几年的院子里搬到了原著中贾琏与凤姐儿曾经居住的小院。
搬家的吉日是贾政亲自看的,所以元姐儿搬家那天,贾政也带着王夫人和二房一干人等搬到了梨香院。
同元姐儿这里有条不紊的情况不同,二太太御下的方法本就有问题,再加上她这会儿子又成了那副样子,二房这个家搬得那叫一个乱向横生。
光是王夫人私房嫁妆里的东西就不知道丢了多少去。
不过说起这个梨香院,给二房住着也不亏。这可是当年老国公暮年休养之所,自是比旁处要精致,也带着几分爆发户的奢华之风。
因此贾政住得倒是没那么心酸,而王夫人则是。。。还在跟五鬼做游戏呢。至于其他人,不是作主的人有什么意见都得憋着。
不过自从搬到梨香院,这里前院内院的分界线就不再那么清晰。于是赵姨娘趁着王夫人天人合一忘我修炼的时候,直接跑到贾政的书房来个自荐枕席。
本就是贾政的姨娘,贾政还能在自己姨娘面前装清高,装良家妇男?
那不能够呀,发生了那么多事,贾政也需要个温柔柔软的怀抱不是?
于是在赵姨娘跟了贾政这么多年后,终于成功的突破了王夫人密如麻的封锁线再一次将贾政弄回了自己的盘丝洞,为了下崽不顾本就不堪重负的大床夜夜折腾。
等王夫人醒来的时候,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赵姨娘和贾政还没折腾出崽子来。
王夫人醒来如何郁闷暂且不提,只说府中喜事坏事一出接着一出,好多人都做好了某些准备,却一直没有得到下手的机会。
赖家初一‘送财神’,花销大了些。本就指着给元姐儿置办嫁妆以及张落贾琏和贾珠的婚事奔个小康呢。哪想到元姐儿一应嫁妆都是与府外那家商户联系采买,半点不经府中。这也让赖大全家想要以次充好,混鱼摸鱼的中饱私囊计划夭折腹中。
所以赖家心里憋着气呢,就想着在什么地方使劲的踩上元姐儿两脚。
当然了让赖家这么愤怒的原因还有大太太邢氏的‘节俭’。
大太太那是出了名的吝啬,之所以吝啬的名声没怎么传出去,还是因为绿柳担心大太太有这样的名声会耽误她闺女婚嫁,这才下了死力气压着。
再一个由于跟绿柳合伙做生意挣了不少私房钱,时常想要犯执拗的时候,又有绿柳好言好劝去二房查王夫人的帐目流水,一来二去的,生活倒是比原著中一门心思吝啬要丰富多彩。
不过这人是有前科的。
自她管家开始,荣国府家下人等的头上就悬了一把大刀。
天知道这位主儿什么时候卖人卖得兴致大起不会将那些太太的陪房们都卖了呢。
老太太病怏怏的,二太太神智全无,先大太太张氏的人凡是投了贾琏的倒有贾琏护着,其他人哪个不在这位大太太的可发卖名单上呢?
于是做为一府的管家,赖大就算是想要按着老太太的意思给大太太使绊子,都是有心无力。
既然没办法使绊子,那就假意投靠从中捞些好处吧。
可惜这位主儿,就算是不缺银子了,也是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瓣花。指主望从她手下得好处。。。绿柳都不会同意。
元姐儿在管家上学得并不怎么到位,再一个司徒砍也跟元姐儿说了,她在这方面并不需要再突击学习了。
因为。。。他不忙。
没了皇位,对于朝堂上的事,司徒砍的兴头明显减少了许多。但人忙惯了,就是闲不住,于是最近请‘病’假的时候,时常收拾自己王府和府中下人以及门下的那些附商门人。
人家是奔着治大国的理念从小锻炼自己的,现在管个小小的王府那是大才小用。司徒砍都已经计划好了,等元姐儿嫁过去,她陪嫁的庄子和铺子什么的,他都会接手过去。
这臭不要脸的,都已经开始惦记起自己媳妇的嫁妆了。
╮(╯▽╰)╭
话说远了,元姐儿懒怠惯了,成亲后府中就他们俩口子,她正经不用再像出嫁前那般她劳心,旁人跟着劳心劳力了。
于是管家什么的元姐儿丁点不上心,至于与旁人应酬。。。呵呵,她亲小叔子是皇帝,他们俩口子完全可以放心随性来。
话虽如此,可元姐儿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人,没吃过猪肉还看过猪跑呢。
她不管家,可她有的是主意出给那些管家的人。
于是从元姐儿那里听说了招标这种买东西可以让卖东西的人自己降价的好事,邢夫人能不采用?
一但采用了,在不降低货品质量的前提下,哪还有什么中间商赚差价的好事?
邢夫人自己的陪房都没捞到屁大的好处,赖大一家更是连屁都闻不到。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初的二太太多好多慷慨呀。
她吃肉,她们底下的人都能跟着喝汤。现在这位大太太,忒特么没有大家太太的气度了。
唉~
不过跟着头顶那把卖人的大刀相比,这些不过是美中不足的事。
所以就算是真的给他们机会了,想想邢夫人早前给大家打下的好印象,也没几个真敢收回扣的。
一个弄不好,举家发卖,几辈子积攒下来的财产都便宜了大太太。
于是在邢夫人这种高压政策下,荣国府阖府上下都在期盼着琏二。奶奶的到来。
没看老太太都改变主意让琏二爷在荣禧堂成亲了吗?
虽说自从二老爷一家搬出去后荣禧堂里不是死上几只耗子就是死些蟑螂蜘蛛的,可那荣禧堂却是一家之主才会做进去的地方不是吗?
因着元姐儿的一系列动作,贾母对荣禧堂是寄予厚望的。
哪怕离成亲还有半个来月,可贾母这位祖母想要让孙子换个成亲的新房,还真的没啥理由拒绝。
贾赦一辈子都没住进过荣禧堂,听说老娘想要让儿子住进去,贾赦的脸上就出现了很复杂的神情。
袭爵那么多年,一天象征家主的正院都没住过。
看了一眼同样被老太太叫过来的贾政,贾赦心里又酸又涩。
真是咋看老二咋让人厌恶。
心下暗暗叹了口气,贾赦也不想为了他自己那点憋屈再起什么幺蛾子。同意了老太太的话外,便让人重新修整一下荣禧堂了。
让老二一家都住旧了,怎么的也要翻新一回,才能当新房不是?
对于家里的两个女人,让贾赦放心的就只有绿柳的办事能力。但贾赦也知道绿柳差的是身份。好在老婆虽然蠢了点,却是个心里清楚的。于是贾赦便将收拾新房的任务交给了邢夫人。
虽说是交给邢夫人,贾赦却知道最后一定是绿柳干活,邢夫人得名头。不过他们父子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绿柳也不要那名头,倒是一家子相安无事。
贾琏走之前就跟绿柳透过话,说是他的新房可能会被安排在荣禧堂。于是绿柳趁着邢夫人‘管家’之便倒是将翻新荣禧堂的事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一听贾赦命令,当天就动了起来。
元姐儿的小院也收拾了两三天才利索了。荣禧堂要收拾五间正房,十来间厢房,用时自是比元姐儿要多。
不过三月初也就完事了,剩下的时间就是烧烧屋子通通风。
陈家那里也听说了新房换到了荣禧堂,虽说与之前丈量房子打出来的家俱有些出路,不过能入主荣禧堂对于陈好和贾琏来说,那些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三月初三是探春的生日,因着她年纪还小,没办法独自住那么大一个院子,再加上王夫人还在那里邪乎着,所以探春这阵子便一直住在大房。
本来大房倒是想要给小探春办个小小的席面,让邢夫人,绿柳领着她们姐俩玩,可三月初三那天却洽巧是放榜的日子。
于是包括元姐儿在内,所有记得那天是探春生日的贾家主子们都给她送了一份贺礼便眼巴巴的等着消息了。
自贡院出来,转天就被丢进寺里祈福的贾琏也终于找到了理由将贾珠一个人留在寺里继续给王夫人祈福,他则轻车简出的从西山回来了。
看到贾琏自己回来了,贾母抿了下嘴什么都没说。贾政则是想到了因为去祈福可能耽误了学业的儿子,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贾母,心忖了一句老太太偏心太过后,也没提出来将儿子接回来。
于此独自在寺里祈福的贾珠就这么被人遗忘了,直到将他当成眼珠子疼的王夫人终于‘醒’过来了,才被王夫人叫了回来。
而那个时候,正好是贾琏成亲的前一天。
琏二。奶奶的嫁妆都抬进了荣禧堂宽阔的院子里,金钏和玉钏正当着她的面讨好赵姨娘。。。。。。
(→_→)
话回当下,三月初三日,天德黄道吉日,喜神东南。
这样的日子放榜,再好不过了。
自古春闱放榜就有礼部的人按照名次来报喜。
一般报喜的顺序都是从名次最末往前报喜的。
今科录取进士与同进士共计二百二十名。所以报喜就是从第二百二十名开始的。
此时大房与元姐儿都守在大房的东大院。
她们既希望报喜的人早早来,又希望报喜的人最后来。当然,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希望报喜的人。。。能来。。。。。。。
全国考生如多过江之卿,贾琏觉得他超常发挥了,这次考得极好。可问题是贾琏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子,他的超常发挥与那些学霸的正常发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好在老天并不磨人,贾琏考上了。
不但考上了,给他报喜的人比贾家派去榜下看名字的人还要早的到了他们荣国府。
同进士,如夫人。
贾琏以倒数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了今科众多如夫人中的一位。
贾琏有些失望,不过元姐儿却觉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说这里的‘高考’都不分省市一锅烩,只说全国不知道多少新生,复读生就为了挣抢这二百二十个名额,竞争多激烈呀。
三年才二百二十个名额,就算是最高学府的清北交每年入录的学生也比这个多了十来倍呢。
所以说同进士什么的,也很值得骄傲哇。
就是那个倒数第三的名次有些个让人无法直视。
。。。。。。
无论怎么样,贾家时隔多年后终于再次出了一位进士。于是不只荣国府热闹起来了,就是宁国府也跟着热闹非凡。
贾珍开了祠堂,让贾赦带着贾琏去给祖宗报喜去了,之后贾家又大宴了两天宾客这才消停下来。
不过无论是宴请宾客还是接待道喜的老亲,因着人老皮肉不合,再加上元姐儿让人放了酱油的伤药特别给力,贾母一脸厌弃的死活不肯出来见人,到是颇让贾琏遗憾。
他姐就是下手太重了。
他还擎等着看老太太如何扬起一张笑脸与那些恭喜他出息的人寒暄客套呢。
想必老太太一定会跟他娘一样为他感到骄傲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咋看都看不到错别字,回头再改吧。
你们一定不知道,你们家作者看灵魂摆渡,看的晚上有点不敢睡觉了。。。。。。
超级喜欢看这类的小说和影视,然后脑洞大开就自己吓自己,想到第二季才看了十集,后面还有第三季,就感觉最近这样的日子要过上一阵了。
话说,现在看这个,作者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过几天回老家办事,自己一个人绝对不敢睡在自己的家里。
第187章
老太太会高兴吗?她脑子要是没进水; 怕是高兴不起来。
府里的气氛却是喜气洋洋; 贾母就后悔当初自己的妇人之仁。
若是将琏二一起弄死,说不定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时时的活在恐怖中。
贾母忘记了当初留下贾琏是因为张氏恐有倒台的可能却还没倒台,留下贾琏也不过是个双保险。这跟她将自己美化的‘妇人之仁’没有丁点关系。
那玩意; 于她来说忒奢侈了。
虽然是倒数第三,换个角度想那也是金榜提名了。有了进士身份; 再加上他身上原本就有的爵位,贾琏美滋滋的开始写请封的折子。
成了进士,想要前程更好最好参加朝考,将庶吉士考下来。有了庶吉士将来的仕途就更加的宽阔。
不过想要封妻荫子却还需要数年,贾琏想了想决定先给他媳妇请了三等将军的诰命再说。
这样他媳妇出门应酬或是穿衣用度上也不会有局限。
要知道这世上很多的东西; 就是你再有钱,若是没身份也不能穿戴; 贾琏不想委屈自家媳妇,又不想媳妇像其他世家大族里的豪门媳妇那般无所顾忌; 便只能先给他媳妇请封诰命了。
说起这个诰命; 邢夫人心里总有些感触。
她心里不是不知道以她的身份和心智能成为荣国府大太太是踩了狗屎运。
哪怕是继室; 在身份上也给元配的王夫人要出于一大截。
这么多年下来; 哪怕是颗石头也会被绿柳捂热。于是越是与绿柳相处,邢夫人就越是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也因此越发的对绿柳信任; 对迎春宠爱。
当然了; 她自己没有孩子,迎春又是记在她名下,名义上是她女儿的孩子; 长年累月下来,邢夫人对迎春自也是如母一般的疼爱。
她嫁过来时,贾琏就已经出生了,又是养在贾母跟前,所以感情上又差了一层。
毕竟那个时候,她还想着生养自己的孩子。
随后几年,她放弃生养的时候,绿柳才怀了身孕。于是看着绿柳怀孕,看着她生产,看着她将孩子记在自己的名下,她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眼睛怀了一场孕,生了个女儿。
现在元姐儿有了人家,贾琏也在忙着娶亲的事,邢夫人与绿柳的心思便有一部分放在了迎春身上。
虽说迎春还小,但她们俩却可以从现在开始考查京城中女眷了。
爷们什么的,可以交给办事靠谱的琏二。可这婆婆的考查却要靠她们俩了。
先挑门第,再挑婆婆,等婆婆挑好了,再从众多候选婆婆里挑个上进,老实又护家的女婿。
于是借着贾琏中进士的宴席,邢夫人带着绿柳可是好一番忙碌。
旁人见她二人这般,只以为替贾琏高兴。却哪里知道她们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别有目的呢。
元姐儿听安插在大房的下人提起邢夫人与绿柳的谈话,自是明白这两个女人天天那么周旋应酬为了什么。
对于迎春的亲事,元姐儿觉得只要绿柳活着,以她的心智就不可能会挑中孙绍祖那头豺狼。
贾赦要是真的敢强行为迎春定下这门亲事,旁的不说,以绿柳的心性她真的可能会毒死贾赦,然后让迎春守孝。再借着守孝时间太长的理由退了这门亲事。
虽然退亲对姑娘的名声有影响,可以这种理由退亲,世人多少会理解一二。
龙有逆鳞,触之即死。迎春便是绿柳的逆鳞和软肋。为了自家闺女,真的将绿柳惹急了。。。元姐儿打了个哆嗦,不敢往下想下去了。
“随她们去吧,二丫头能有个好归宿,也是好事。”原著中的贾迎春所有人都用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感慨看待她。
可现在想想就在荣国府这样人吃人的地方,一个从小爹不疼,娘不爱,兄嫂不管,祖母不顾的环境下,她就是想要争,她又能争什么?
贾母偏心二房,连她老子都不得贾母的心,她一个大房的庶出又能怎么争?
她又争得过谁?
她奶娘在她大的时候都敢吃她的东西数落她,小的时候,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是不是受了奶娘的钳制和虐待,又有谁会过问上心?
在现代这种孩子都是祖宗的时代,多少幼儿园的老师还不管不顾的虐待小孩子。更何况是荣国府这个人性扭曲的地方。
谁又能知道当初的贾迎春是不是真的没有争过呢?
“去帮我给绿柳传个话,就说三丫头比二丫头小了几岁。一家子姐妹总要互相扶持才好。”
迎春有个靠谱的亲娘,还有个懂事的嫡母,可探春就倒霉多了。
嫡母太过狠毒,亲姨娘又有些不着调和张扬,亲爹和亲兄长。。。都不靠谱。将来的婚姻大事,还不如跟着大房的迎春一道看了呢。
看好了,总有办法让人上门提亲。
不过想到探春的身份,元姐儿抿了抿嘴,有些为她可惜。
虽有个亲姐是王妃,可她爹却是一介被罢免了官的普通人。
就在元姐儿难得大发慈悲想着探春的时候,赵姨娘看着风光的元姐儿,想的竟然是送闺女进宫渡金。
都是一家子姐妹,说不定她闺女也能成为王妃呢。
╮(╯▽╰)╭
府里一派喜气热闹,早就进京城的薛家却有些个苦恼。
荣国府里的事情瞒不过有心人。
京城人对于荣国府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幺蛾子已经习以为常了。从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麻木,以及到现在的不太上心也不过是十来年的时间。
这一次明知道贾母和王夫人对外宣称有病的事情有些蹊跷和诡异,不过世人却被春闱和其他事情转移了注意力,再加上荣国府上下都被邢夫人‘吓’了封口令,下人没有主动往外说的时候,旁人自然不会太注意。
可与旁人不一样的是薛家这样的亲戚。
早前薛姨妈就给王夫人送了信,说是最近会跟着他们家老爷上京城,顺便去看望她。
当时薛姨妈会这么告诉王夫人是因为她不知道荣国府在守家孝,想着二月份来参加贾珠的婚礼。
古时通信都比较慢,等到薛老爷带着老婆孩子上京城了,那封信才到了金陵。
紧赶慢赶,终于在二月份进了京城。因是住在自己的宅子里,又有人精薛老爷在,所以薛老爷在安顿好后,先派人去荣国府打探一下情况。然后再决定上门拜访的时间。
可这一打探才听说荣国府要守家孝,贾珠的亲事延后了。
古人迷信,对于守孝的人家都有些避讳。知道了荣国府具体的出孝时间后薛老爷便与薛姨妈商量了一下上门拜访的日子。
反正离出孝也没几天了,再加上一路行来薛蟠和宝钗都有些水土不服,于是薛家老俩口便愉快的决定等过些日子一双儿女身体养好了再去拜访。
可哪里想到等自家儿女没事了,王夫人却‘病’了呢。
下帖子去拜访吧,因着王夫人的病没办法示人,贾政这个混球直接没让薛家人上门。
这下子,多年的老亲差一点就撕破脸了。
咋的?我姐姐还没死呢,你贾政就这么冷着亲戚,你什么意思?
总之大老远从金陵来的薛老爷和薛姨妈被贾政下了脸面,对于贾政以及整个荣国府的印象都跌到低谷了。
薛家在金陵,甄家也在金陵。以前元姐儿没进宫的时候,贾家和甄家时常以老亲相依,关系极好。薛家做为四大家族之一,联络有亲的同时与甄家关系也不错。
只可惜元姐儿进宫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两年薛家的生意没少受甄家的挤兑。一来二去的别说挣钱了,就是不赔钱已经是薛老爷生意有道了。
以参加婚礼的理由进京城,除了想要借荣国府的势就是想要进京城找些门路。
可事实却让薛老爷失望了。
他们全家那么坚定的站在荣国府他便宜外甥女这一边,没想到贾政竟然翻脸不认人了。
等到薛老爷费了很大气力才知道王夫人得的是什么病后,虽然原谅了贾政当初的怠慢,可到底生份了。
薛家主要的人脉就是荣国府和王家。
此时王子腾携家带口的在外面为官,荣国府这里又是大房得道。于是薛老爷闹心了。
就在这个时候,薛姨妈提出来可以通过联姻的方式扩展自家的人脉圈子。
这到是个好办法,可儿子今年才九岁,闺女更小,难不成是让他去?
呸,美不死你。
“老爷,您看我兄长家的凤丫头如何呢?”
薛老爷听到自家媳妇提出来的人选,沉默了看了薛姨妈好一会儿,什么都没说的抬脚走了。
回到书房,薛老爷坐在书案上一边打开帐册查帐,一边想着自家媳妇的话。
虽然媳妇提出来的那个人选够坑,不过这个方法确也不是一无事处。
以他们家的家世和财务,倒是可以为他儿子求娶一位官员庶女。
只是求娶谁家姑娘却需要仔细的考查一二。
于是无独有偶,荣国府大太太带着绿柳正在相看各家太太的脾气秉性时,薛老爹也在相看着各家的爷们哪个更值得投资。
至于当初薛姨妈同意,薛蟠自己相中的桂花夏家,压根不在薛老爷的挑选范围内。
孤儿寡母的,有个屁用。
历史在某一处有了细微的改变,那么未来出现的局面也会随之改变。
因为元姐儿与甄贵妃决裂的够早。薛老爷还没有人为‘病逝’。相对的,薛蟠逃过一劫,薛家也没有再请回一尊搅家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薛宝钗是受益的。
这些事情,元姐儿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不过在她看来嫁妆什么的才是她现在最需要上心的事。
只要掌握了3d画的技巧,那么这项技术就都可以运用到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