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得卧龙者得天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眼竟望不到头,身量不算高的掌柜夫妇和身材娇小的阿香也不知道被人潮冲到了哪里。

    听闻阿香的婆婆最爱在乡间吹嘘她儿子与盛阳公主的过往,在她口中,盛阳公主十分欣赏牛大郎的才华,不仅专门为他赐婚,还主动提出要当陪娘伴着新进门的牛小娘子出嫁。“若不是看在公主面上,我怎会松口允下阿香。她家连生了三个丫头,直到第四胎才得个带把儿的小子,一看就不是个利于生产的。你瞧瞧,阿香不是也给大郎生了个赔钱货吗?”虽然未曾亲见,但文采出众的习温等人将牛大娘的神态动作描述地惟妙惟肖,“我家大郎也是做学问的人哩!公主如今忙着新婚故而不得闲,待来日空出手,必要请我们大郎去当官老爷的。”

    在三国,尤其是在底层农户家中,生了儿子的妇人才有可能挺直腰板,得了女儿的小媳妇只能忍气吞声。阿香遇到了个强势的婆婆,刚出月子便来公主府登门拜访,想为牛大郎求一个体面的差事:“大郎他能书会写,上孝父母,下教弟妹,民妇私心下估摸着,似可举孝廉?”

    按照牛大娘的意思,她儿子既然娶了公主密友,县令、郡丞如探囊取物,假以时日位列九卿也不无可能。阿香隐去了她婆婆不着边际的野心,只求举孝廉,已经算是让步。但我仍旧不能答应她:“自和帝始,郡国人口每满二十万才可举荐一人,除地处偏远的幽州、凉州等地,皆无例外。大郎虽粗通文墨,但恐怕不足以在二十万人中脱颖而出。”

    “民妇亦知晋身不易,然家中姑舅皆翘首以盼。”阿香叹气道,“只求公主赐一个机会,不然阿姑怕是又要给我脸色看。举孝廉之后还需通过复试方可为官,假若大郎不济,名落孙山也怨不得别人。”

    可察举的名额掌握在地方官手中,假如不走歪门邪道,我并没有推举贤才的权限:“选官之道为国之根本,我虽贵为公主,亦不能破例。若牛大郎真有为官吏之心,或可来公主府领书吏之职,做些书写整理的差事。”

    阿香目露失望,但最终仍谢过我的提携,说要回去与家人商议。

    我呼出一口气,心中甚至比阿香更遗憾。俗话说贵易妻,富易友,即使阿香使劲地与我扯家常,也掩盖不了她言谈间透露出的小心翼翼。

    做回公主之后,我周围的一切都变了,阿香日渐恭敬,掌柜变得拘谨,何大诚打定主意要靠军功起家,若非迫不得已便假装与我素昧平生,而孔明……孔明娶了我为妻。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长长的唱和响起,水镜先生穿了一件暗红长褂,捋着胡子,笑眯眯地坐在主位受了我与孔明的高堂之礼。

    刘曦难得失态,抱着我的脖子狠狠地嚎了一场,却死命忍着连一滴泪都不肯流下来。

    “以后好好待我妹妹。她又傻又天真,你别嫌弃她。”他喝多了酒,拉着新晋驸马的手舍不得放,一开始还是好言好语的劝诫,说到后来本性毕露,呲着牙强硬地威胁,“别以为拜过了堂就生米煮成熟饭了,告儿你,咱们现代人open地很,离婚那是家常便饭,哥儿姐儿们还附赠渣男熊猫眼螳螂腿套餐,保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纪念终身……”她连舌头都打着结,奈何身份太高,能制止她发酒疯的几个谋臣此刻全坐在礼堂里拼酒,房中观礼的亲友们竟无一敢去拉她,只能傻乎乎地看着自家英明神武的主公教育倒霉的妹婿。

    正红的喜盖底下,我的眼角微湿。

    早有机灵的仆妇去前厅找来诸葛均等人救场,可惜刘曦近日刚被赵云传授了几手很得用的擒拿术,我连声响都不曾听到,就有丫环告诉我他已经挣脱了石广元和诸葛均的合力夹击。

    “男人娶得太容易就会不知珍惜,所以不能让你娶得太容易……”刘曦已经醉地连路都不会走,脑中却盘旋着要用智商碾压妹婿让他心生敬畏的执念:“我要出三道题来难一难你,答不出来不许进洞房!”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孔明顿了半刻,话音好生无奈:“殿下,晨间不是已经难过了吗?”

    “那不算!”刘曦大手一挥,就将早上那走过场似的三道弱智问题一笔勾销。诸葛均再次试图把这个搅事精搬开,可惜他身量比刘曦小地多,所以仍旧未能如愿。

    刘曦不管不顾地出题,“你听好了,我有一百匹母马,一百匹马驹,它们混在一处,你有什么办法分出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

    这是唐太宗考吐蕃使者禄东赞的题目,孔明拗不过眼前这个不讲理的醉鬼,只能认命答题道:“让这些马饿上两天,小马驹就会自己跑去找母马喝奶了。”

    崔州平等人拍手称好,石广元看热闹不怕台高,竟然倒戈向刘曦道:“孔明平日里总是高深莫测,我早想撕下他的面皮看看他的窘样,王爷,我可就指着你让我得偿夙愿了!”

    他这一喊,刘曦更得劲了:“有一个屠夫揪着个年轻人来报官,说今天卖肉得的银子叫这个年轻人给偷走了。但是年轻人不肯承认,说银子是他打柴赚来的。县官该怎么判?”这又是狄仁杰的故事。

    孔明道:“端一盆清水,将银子投入水中,若有油花浮起,银子就是屠夫的。”

    刘曦气苦,抛出杀手锏:“小明的娘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三儿子叫什么?”

    孔明嘴角弯弯:“小明。”

    众人哄笑,起哄声中,我感觉到孔明像我走来,将盖头一把挑开,望着我的清眸里盛满温柔的光芒,令人脸红心跳。

    “不行不行,这不算,得另来!”刘曦不依不饶,“我还有几题,是脑筋急转弯,你这种古董肯定答不上来……”闻讯赶来的赵云终于将熊徒弟拎走了,宾客们全都消失不见,晕晕乎乎中,我最后的意识是屋中的喜烛实在太亮,要是能够吹熄了就好了……

    第二天我很早就被孔明拖起了床。诸葛均看看他神清气爽的哥哥,又看看萎靡不振的我,一脸坏笑:“昨日嫂子累着了吧?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我瞪他:“你哥说,要教我背家规。我笨,所以得早点起来学,免得耽误夕食!”

    诸葛均哈哈大笑:“兄长真如此说?”

    当然!昨夜我羞恼中妄图转移孔明的注意力,稍稍提了提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的担忧,便被他狠狠地教导了一番,以至于现在都腰酸背痛。

    我拿眼刀剐孔明,他笑得人畜无害,我气不打一处来:“诸葛孔明你别得意,若非我之前同你说过昨夜那些题,你再聪明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部答对。”一心为难妹夫的刘曦根本想不到,以前在草庐中闲着没事,我最喜欢拿古代的智力测试和现代冷笑话考较孔明的智商,她出的那三难只是炒冷饭罢了,别说孔明,就连奉茶也能毫无压力地张口就来。

    “嫂子莫气。”诸葛均看看他哥又看看我,最后决定拍我马屁,“昨夜兄长智破三难的故事已经传遍了,兄长得以声名远播,全靠大嫂昔日教导。”

    我挑眉,有些挑衅地看向孔明,他很识时务地弯下腰,长揖道:“孔明得公主为妻,三生有幸。”

    ……好吧,念在今日还要见亲,我就不同他计较了。按照三国风俗,新妇进门跪公跪婆跪祖宗,孔明父母早逝,但跪排位也不轻松,而且由于时下观念普遍认为死者不能及时了解阳间事,新婚子女需在跪拜时加以介绍和说明,以帮助父母熟悉未来的媳妇或者女婿。

    简直是一跪一上午的节奏。我吩咐秋爽将地上的蒲团摆好,对着写有孔明父祖名姓的牌位跪了下去。

    今天,将是漫长的一天。

第55章 招财

    我的婚礼虽然聚集了数千宾客观礼,但许多受邀出席的官员与我素昧平生,我碍于他们的官衔不能不发请帖以免显得清高傲慢或者厚此薄彼,他们又碍于我公主的身份不得不舟车劳顿赶来捧场,实在是件两厢为难的尴尬事。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的婚礼就像一场戏,宾客们用礼金买票入场,我与孔明站在台前倾情表演,等戏唱完了,人也就散了。

    由于荆襄诸郡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发展机遇期,经历过战损与洗牌的公务部门又官吏紧缺,因此许多身负要务的外来官员在婚礼当晚便赶回辖地,哪怕是有心留在襄阳小住的诸葛均夫妇,也因为尚在襁褓中的女儿突染风寒而匆匆启程返回新野。

    “林月洁倒是狠心。”我忍不住叹了一句,“她家阿绢还未满五月,便被她独自扔在新野,只留几个仆妇照顾。”若只是来参加婚礼也罢了,但林月洁力劝诸葛均在襄阳呆上个三五个月再走,若非诸葛均态度坚决,哪怕幼女发烧也不能阻挡她留在襄阳的决心。

    “林氏之前遍求江东和新野的道馆,只为生得贵子,谁知落地却是位千金,希望落空故而疏忽怠慢。”孔明对这位弟妹的行事也不无微词,“因她之前隐瞒了我诈死一事,夫妻之间心生嫌隙。林氏原本还指望得个儿子扭转乾坤,可惜却是女儿,因此愈加失望。”

    虽然林月结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已经过世的刘氏身上,但诸葛均又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来是林月洁为了让他安心准备江东的聚贤会而刻意瞒下了孔明去世的消息?要说这事对林月洁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好处,诸葛均哪怕为官品秩也不会太高,却绝对会伤害夫妻感情,可林月洁就是对仕途有执念……

    我问向孔明道:“子衡真的不打算出仕了吗?”林月洁可是又见缝插针地提了好几次,简直神烦。

    “子衡性情旷达淡泊,既不善勾心斗角也不耐交际应酬,即使有兄嫂庇荫,发展空间也有限,自觉并不适合步入仕途。”孔明摇头,“水镜先生欲礼聘他前往岚山书院教书,子衡似有意动。”

    并不是所有学富五车的才子都愿意当官的,在三国,许多名士学者甚至以“为五斗米而折腰”为耻。曾经水镜先生、孟公威、童渊等人都贪恋乡间闲适不愿入朝,被刘曦以“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论点说服。刘曦举一反三,有意引导荆襄文化圈就出仕入仕问题展开讨论,借机盗用白居易的《中隐》一诗建议只欲独善其身的世人“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因此吸引了大批中低层官吏就职。

    可惜水镜先生在担任了一年新野郡守之后,衷心觉得自己并未能达到大隐于朝的境界,更喜欢以前在南阳时那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因此决定辞官归乡,回南阳重操旧业。

    但刘曦素来是个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铁公鸡,怎会允许煮熟的鸭子长翅膀飞走?于是他本着能压榨就压榨、是人才就绝对不要浪费的原则,专门替水镜先生盖了数十间崭新的校舍,将他原本只能容纳小猫两三只的私塾扩大为能令千余学子同时入读的书院,取所在地之名命名为岚山。目前书院正处于筹建期,作为山长的水镜先生忙着招录教职员工,除诸葛均之外,许多胸有乾坤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出仕的荆襄名士都收到了岚山书院的邀请,就连已经晋升为荆州郡丞的石广元都心潮浮动:“只需央求水镜先生将授课安排在晌午之后,便能每日睡到日上三竿,简直妙不可言。”

    据说由于将贫困县建设成百强县的任务太过艰巨,石广元自就任起便再未睡过一个好觉,噩梦一般的失眠严重透支了他的健康,令他年纪轻轻便有了秃顶的迹象,长此以往未老先衰指日可待。石广元虽然为自己前期投入的精力成本可惜,但在小命与事业之间,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先保住小命。

    孔明笑地如沐春风:“为官潮岭只是意外,你如今已升任郡丞,往后再不必如此殚精竭虑。”

    “谁说不必!”也许是从小就被一干无良师兄蹂/躏到大的缘故,二缺的石广元对于刘曦的人品有着小动物一般异于常人的警觉,“每回王爷的眼风扫过我时我心中都不寒而栗,总觉得他会挖坑给我跳——这话还是他教我的:‘专业挖坑一百年,坑遍天下无敌手’。我劝你也小心着点儿,别一不留神就被他坑了,嗯,我自身难保,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大概刘曦真的给他留下了太重的心理阴影,石广元回家后辗转反侧了整夜,最终还是递交了辞呈,理由找地既充分又恳切:“家有老母在堂,下官不忍令其忧心牵挂,骨头分离。”,自以为不多时便可得到准允。

    可惜刘曦看也不看,直接当做没这回事。

    “公主,您帮我打听打听呗?”石广元初时不好意思直言相询,以为刘曦贵人事忙没来得及回复,便自作主张地吃散伙饭预定马车,收拾行李收拾地不亦乐乎,谁知待他将所有出行事宜都安排好了还未等到回音。他仍旧不死心,苦哈哈地再坚持等了半个多月,实在憋不住,跑来找我和孔明诉苦,“仨月了还未见朱批……”

    他好歹也是能在地方上独挡一面的人,其实心中早有答案,只是固执地不愿深思而已。

    我好心提点道:“王爷留中不发便是不许。”

    “怎会如此!王爷好歹也该给句准话啊!”石广元瞪大眼,他素知刘曦没节操,但显然低估了他没节操的程度,“我估摸着可能陈公公忙中出错,遗漏了我的折子,不然不会如石沉大海一般了无音讯。”

    ……不愿接受现实的人一般都死地比较早。对于石广元的猜测,我只想跟他说:你想多了!

    石广元口中的陈公公其实是指招财。因为刘曦之前在民间隐姓埋名达数年之久,所以他身边许多得用之人都有化名,比如陈公公就是招财,马公公就是进宝。另还有张三、李四、王五等暗卫,名字千奇百怪,起得既随意又极具现代特色。

    招财是从董卓时期就伴在刘曦身边的老人了,当年他从数万太监中脱颖而出,跟着刘曦一路从汉宫杀到襄阳,多年来长宠不衰,能是个连折子都会遗忘的糊涂蛋?你逗我呢!

    孔明也觉自己的傻师弟蠢地有趣,意味深长地瞥了我一眼,眼中藏满笑意:“直接询问王爷怕是不妥,哪怕由公主开口,王爷能猜不出是你授意?再者,倘若真是陈公公出了纰漏,我们贸贸然捅到王爷那里,也有违君子之道,易招惹公公记恨。不若你私下询问陈公公,若真是无心之失,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补救。”

    “如此……”孔明的话乍听之下令人完全捉不到错处,石广元稍作迟疑,连连点头,大呼有理,“我明日便去请陈公公吃酒,也不知他是否得闲……”

    ……我几乎已经能够预想到他被招财“呵呵”的场景。

    随着平安王势力的日益状态,刘曦身边的仆从各个水涨船高,莫说招财、进宝这样的近侍,便是看门的大伯,也有许多人上赶着巴结讨好,真实演绎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毫不夸张地说,如招财这般大权在握的公公,石广元既然敢当面质疑就要勇于承担被花式穿小鞋的痛苦,像拜见时晚一点通传让他在门厅里等误了午饭、读驿报时将他的手书留到刘曦昏昏欲睡时再略提几句之类无伤大雅的捉弄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好在刘曦治下极严,即使是炙手可热的招财也不敢扯着平安王的幌子为非作歹。

    刘曦不以为意:“招财要是个狐假虎威的,估计也早就被我弄死了。”

    我依稀记得当初跟着刘曦出宫的公公除了招财进宝外还有个姓黄的中年人,据说早在建安八年就被乱棍打死了,起因就是因为他妄想借着刘曦的势发横财。

    刘曦温柔地抚摸着狗屁股上的细毛,将跑跑舒服地连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你那四个丫头怎样?要不要我帮你调/教一段时间?”

    “不用了,我不能总是依靠你。”虽然刘曦也能看到我的努力和进步,但她从小照顾我照顾出了惯性,总是不放心完全放手。

    我看看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跑跑,只觉王者霸气真是种很玄妙的气质,跑跑在刘曦调戏它时动都不敢动一下,我给它顺毛时却总是要求多多——它喜欢被摸头,不喜欢被偷袭屁股:“再说,你马上就要开拔,哪有空管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

    刘曦的婚期定在四月初八,而他决定三月二十七就启程去打刘璋,家事国事凑在一起,他忙得不可开交。哪怕是以前备战高考的时候,我也不曾见过他如此努力。前世的刘曦虽然强悍,但她其实并没有非常刻意地去追求什么,甚至有心躲懒得过且过,无论学业还是事业上的成就都是凭着天赋水到渠成,可是穿越三国后,她学会了奋发图强。

    时代改变人,哪怕是如同金刚石一样顽强刚烈的刘曦,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只不过他的改变比我更早、更主动罢了。岁月不知会将我们打磨成什么样子,在这朝不保夕的乱世,我最庆幸的便是一路有刘曦保驾护航,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姐妹情谊不变。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吃货不解释和是十六年(四颗)的地雷,以及心滴血不止的手榴弹!正装鞠躬!

第56章 难飞

    历史上孙尚香与刘备成亲时,孙权的爵位为吴侯,称讨逆将军,统领江东。刘备虽然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生父早丧,其母以卖鞋织席养家糊口,家道早已没落。即使他戎马半生挣来了个“荆州牧”的头衔,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地方官,地位远低于妻兄孙权。所以这场联姻表面看来热闹繁华,还给后世留下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但实际却有刘备入赘东吴之嫌,着实算不得风光。

    刘曦笑言:“《三国演义》中孙权以国太吴夫人爱惜幼女为名要求刘备到东吴成婚,策划把他赚到南徐后软禁起来,逼迫他拿荆州换取性命。但如今新郎换成了我,这条计策算是不行了。”刘曦是谁?他是汉灵帝刘宏的第三子,当今圣上刘协的皇弟,正儿八经上了皇家玉牒的平安王!这样的身份,莫说侯爷的妹子,就是公主也娶得了,孙权自然不敢再痴心妄想请他远去江东接亲。

    我问道:“既是孙家高攀,那孙权嫁妹应该纯粹是为了结孙、刘两家秦晋之好,不会再弄出什么妖蛾子了吧?”

    刘曦笑道:“那倒难说。孙权觊觎荆州多年,贼心不死,难保不会借此时机……”他没有说下去,但脸上的兴致盎然令我无端打了个寒颤。

    待四月初三孙尚香的送嫁马车行至襄阳城下时,刘曦与郭嘉、诸葛亮三个大腹黑早就谋划好了对策,只等着孙权这只鳖心甘情愿地爬进瓮中来。

    我站在城头,望着下方的美丽彩车从视线尽头缓缓驶来,问向孔明道:“听闻周瑜曾评价孙尚香‘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若是让她知道自己不远千里而来,新郎却没老老实实留在襄阳城里等她,反而带着赵云、郭嘉、钱潮等人往益州找刘璋干架去了,不晓得会不会把新房整个给烧了?”

    孔明哈哈大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位孙夫人是我大汉未来的万民之母,胸中有气,不借题发挥怎能解恨?”

    说话间,便见孙尚香车队中跑出一名小卒叫门。守城大将黄忠眯着眼俯视道:“城下何人?”小卒回道:“是江东严都尉送嫁。”黄忠一摆手,守门官缓缓拉起百斤重的城门,严畯等人鱼贯而入。

    我道:“我听闻严畯乃一时儒林也,于潮汐学深有研究,若赚得他来,可令其专事水利,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孔明怪问道:“严畯虽精通经典,好《说文》,著有《孝经传》,却是根不可雕的朽木,未曾听闻通晓水事,公主何出此言?”

    自然是刘曦告诉我的。他说严畯以后会写一本很有名的《潮水论》,堪称中国最早的潮汐学专著,让我无论如何要把他留在襄阳。不过,听孔明的语气,似乎与严畯不谐……我猛然想起孔明出使东吴时,严畯曾问他是否写过著作,被名下一本书也没有的孔明反问“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

    所以,这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的loser暗戳戳地将已经出过书的成功人士列入黑名单了吗?我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孔明盯着严畯那张方正的脸沉默不语,我一时不知该如何答话,只能沉默地陪着他站在城墙上做高深状。

    嗯,如果可以,我希望东吴人认为我比孔明更加深不可测。

    变化只在一瞬间。

    送嫁车队的队尾堪堪进入城门,便听见新娘嫁车上突兀地传出一声响亮的娇喝:“傻王刘曦,奉上荆州来!”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孙尚香自揭了红盖头,提剑冲杀出来。

    藏匿于嫁妆箱中的东吴士兵听此号令,转瞬间便爬出箱来,各个装备齐全,拔刀举枪,欲寻城中守将拼命。

    可惜他们环顾四周,忽然发现方才还近在眼前的敌军转眼间已失了踪迹,城门紧闭,视线所及皆是百尺高墙。

    孔明摇摇招牌的羽毛扇,自城墙上从容俯视:“孙小姐可知女子当出嫁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