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柳暗花明又见鬼-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荀彧低沉道:“别没个正形,她到底是女郎,要面子的,你是她先生,怎能在背后如此说她呢?”
  郭嘉老实闭上了嘴,心里却想着:还好文若不知道我教春华逛青楼的事。
  他们说着,曹操见曹昂飘来,忙又问起丁夫人去了何处。
  曹昂回答了他,非常无奈:“母亲说,不想见到父亲,只要有父亲在的场合,她都不愿意出席。”
  曹操鬼魂脸色一僵,瞬间被丧气所笼罩,蔫巴了。
  张春华见曹昂来了,高兴地唤他子修哥哥,与他说起想要考核的事。
  曹昂沉吟片刻,问道:“春华是想要亲自考验他们吗?只是他们人数众多,有些来投靠你的人说不定也没什么才能,你若亲自一个个接见,恐怕会浪费许多时间。”
  张春华说道:“我与月英,柏灵一起商议探讨,又问过了徐庶、石韬,决定以纸笔形式来进行初次的选拔,同过考绩,来剔除那些并无才华滥竽充数之人,此后再由我来亲自见他们。”
  荀彧目光睿智,清雅淡然,他颔首赞同道:“《尚书》有言:三载考核,三年黜陟幽明。自先秦起,就有对各地官吏以德、能、功来考核,多以评价为官政绩,以供升迁。荀子曾言:德以叙位,能以授官,此推举人才若能达到不拘泥门第之间,或可真正招募天下有才之士。”
  得到了荀彧的称赞,张春华更高兴了,他召集来众位鬼将,商讨其中的细节,如何选拔,该考些什么才是最切实际的,具体如何实施,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与鬼将们谈论到深夜,书房里的灯一直都亮着,笔墨纸用废了大半,待清晨来临时,整个书房之内满地的纸张,书桌之上堆满了她深夜与鬼魂们商讨下来的笔记。
  因与自家后人息息相关,孙权、周瑜、司马徽、庞统等非曹营鬼将最是积极不过,曹营鬼将一看不行,怎么能让那些人整日里粘着张春华呢?于是也纷纷下场,袁绍、刘表等人虽是来凑热闹的,最终却也加入了探讨之中,他们曾经是一方诸侯,死后眼界比生前更宽,也能说出一些金口玉言来。
  身为四世三公之家培养出来的诸侯,袁绍的实力与智谋绝不逊色于任何人,他会失败,是因为失败在自身性格上。刘表更别提了,生前就是荆州有名的文人,好座谈,理论知识一说一大堆。
  谈到兴处,鬼魂们各执己见,还会激烈争吵起来,吵还不够,到时候还会滚在一起,到了那时候张春华只需要做一件事,用她那力大无穷的臂力,将那两团打起来的鬼魂一拎,甩到天上去,看他们化作星星飞走,等他们再次飘回来,也就冷静下来了。
  曹操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争吵谋事场面,也是第一次见陈宫与戏忠争执激烈至此,天亮时,他看着一地的纸页成品,还有精神抖擞的张春华,直叹年轻人精力旺盛。
  曹操遗憾说道:“若是秋实是我的孩子该有多好啊!如此曹魏气数至少将延绵数百年。”
  陈宫则淡淡说道:“现在的秋实不也是您的半子吗?有她与曹丕兄妹相得,曹公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曹操望了陈宫一眼,对他的心思心知肚明,他不再说话,转身飘走了。
  连夜商讨出来了法子,张春华兴奋极了,一大早就将自己手下的心腹重臣们都给召集过来。
  她将自己手中的章程分享给众人,与他们热烈探讨起了其中实施。
  石韬、徐庶等人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此前将军只是随口一说,竟已经将整个章程细节想好了。
  如此,让他们这群下属们怎么办?
  徐庶惊讶极了,看过章程后,其中竟是连弊端及弥补措施都已经考虑到位,根本无可指摘,他惊叹道:“将军的才智双绝,为当世罕见的天纵之才!”
  石韬反应与徐庶不同,他羞愧地泪流满面:“将军事事亲力亲为,臣下惭愧啊!是臣下无能,劳将军累心至此。”
  徐庶:“……”等等广元,将军太厉害了所以你无能吗?这是什么逻辑?!
  张春华则说道:“如果你们都赞同我的方法,那么之后的事情就需要你们来操劳了。”
  黄月英点头:“将军考虑周全,由我们来做这些事是理所应当的,这哪里算操劳呢?若是事事都要将军亲力亲为,可就显得我们太无能了些,还需要我们做什么呢?恐怕头顶的乌纱帽都羞愧地不敢带上了。”
  石韬赞同地点头,他们将章程一并拿过,以极快的效率将考核之事安排了下去。
  张春华眨眨眼,突然发现自己通宵达旦得勤奋了一夜以后,现在又没事可干了。她想了想,回家悠闲得去睡上一觉,又亲自教导玩耍,不,是陪长子张师玩耍了两个时辰。
  张师渐渐大了,因为崇拜父亲的骁勇善战,而常常渴望能学习骑射。只可惜他没有张春华这样的天生大力气,只能眼巴巴去偷看赤兔。
  张春华得空时就会带上张师,骑上赤兔马四处兜风。
  她再三对张师强调道:“子元,我与柏灵都和你说过了,我是你的母亲,你得叫我娘。”
  张师乖巧听话,当下就唤起了她娘,但是等下一次又忘记了,还是顺口叫她“爹”。
  大将军张华是女儿身的事情因封公主而昭告天下,然而天下一片哗然以后,任何与张华相处过的人还是将她当作了男子来相处,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实在是张华通身气势惊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没有人敢因性别而质疑她。
  至于女郎们是什么反应?反正最近前来投靠张华,想要一展所长的才女们越发多了。
  天渐渐得黑了,张春华与张师回到府中,她没事干,白日里又睡够了,于是打算给赤兔马洗个早。
  她边刷着马背,边对赤兔马念叨着:“小红最近胃口越来越不好了,你是老了吗?人们都说马儿的寿命有限,我本以为你是神驹,与寻常马儿应该不同的,没想到你也年纪大了啊!”
  赤兔马听她说它老了,气得直喷响鼻。
  张春华诧异极了:“不是老了,那是什么?”
  吕布鬼魂在旁笑得打滚:“它哪里是老了,它是患了相思病,这才茶不思饭不想,想要见到自己的马中情人啊!”
  张春华惊呆了:“相思病?”这年头,连马都能相中对象吗?
  她忙问道:“小红看上了哪一匹马,我这就帮你将它抢来做你的压寨夫马!”
  赤兔马抬了抬眼皮子,圆溜溜的马头转向了吕布。
  吕布鬼魂说道:“还不是关羽家的黑旋风?长得风流倜傥,健硕有力,让小红一见倾心,再见得了相思病。”
  张春华回忆起关羽那匹黑马的模样,若有所思:“确实,关将军家的黑旋风也是马中的极品,小红不愧是神驹,连眼光都这么好!”
  吕布说道:“我看春华你得去关羽那跑一趟,将黑旋风给拐来,这样等小红生下小马驹,以后后代定也是神驹。”
  张春华点点头,次日就去了关羽所在的军营。
  关羽在襄阳城的北营地任职,在见过吕玲绮,发现她不是自己女儿后,他原是想向张华请辞的,却不想自家亲闺女关银屏却入了军营做女将,还不打算回家去了。
  关羽无奈,他倒是想将关银屏绑回家去,关银屏脑子活,转头就向张春华求助。
  张春华劝说关羽道:“你的女儿是将门虎女,一看就是有才能的女将,比你儿子厉害了不是一点半点,关将军真的要将她带回家中吗?日后嫁人,相夫教子,荒废了一身才能,碌碌过这一生?”
  比起两儿子,关羽显然更疼爱这闺女,他想了想,索性向张华请求调入关银屏所在的军营,就近看着她。
  关羽见张春华来找他,问道:“大将军贵人事忙,今日怎会有空前来寻我?”
  张春华不好意思说道:“我今日来见关将军,却是想与关将军结个亲家。”
  关羽讶然:“现在世人都知道了大将军是女儿身,你是为了谁来求娶银屏吗?”
  张春华摇头否认,她邀请关羽去往主帐,对关羽说道:“我是来求娶关将军的黑旋风的。”
  关羽再成熟稳重,也被张春华这神来之笔给弄懵了,自从遇上这不按常理出牌的张华,他总是被她搞得脑子发昏,就像是大哥刘备私底下与他们兄弟两人说的,他啊,现在一看见张华这姑娘就脑阔发胀。
  最惨的还要属马超,刘备投降前,他跟随刘备做事,被张华坑死坑活,刘备投降后,他被张华要到了帐下做事,经常与他“切磋”,并且毫无意外被揍成沙包。
  每次张华还会夸奖他,对军营之中的左右副将说道:“我的帐下,现在就属马超最厉害。”
  当时的马超,脸色绿得犹如吃下了几十斤马草。
  张春华与关羽絮絮叨叨说起赤兔马看上了他家黑旋风的事情,问他可否割爱,成全了小红的一片相思。
  关羽诡异地沉默了,他想了想,回道:“割爱是不能的,黑旋风随我多年,是我亲密无间的战友,将军家的赤兔若真的喜爱它,可以安排它们见面。至于黑旋风能不能喜欢它,这就要看缘分了,不可强求,强扭的瓜也不甜不是?”
  张春华连连点头:“我们小红漂亮又有个性,是母马中的天仙儿,黑旋风定是会看上她的。”她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将赤兔马夸出了花儿来。
  关羽被带跑了,也跟着将黑旋风当作了自己“儿子”,两位亲家一拍即合,当即便决定安排两匹马儿相亲。
  曹操鬼魂:……
  他求而不得的武将关云长,竟是这样的性子吗?什么沉稳大气,义薄云天,都是假的!
  愉快的封地生活,在张春华到处折腾,属下们忙成死狗中,悄声无息地过去了三年,不知不觉,张春华也长成了一位腰细腿长、胸大有容的成熟美妇人。她已经三十有四,而长子张师,也已十六岁了。
  期间,她曾悄悄回过洛阳几次,与司马懿及次子司马昭相见,但到底封地在外,外将不可轻易入都,司马懿劝说她不要总是回来,张春华一一听了。
  司马昭现今十三岁,处于最叛逆的年纪,他有着继承自母亲的天生大力气与秀丽的容颜,活泼好动鬼灵精,司马懿时常将他带在身边教导他为人处事,要胸怀大志,多读书,勤奋习武,日后文可为相,武能为将,为国为民,倾尽才智。
  司马昭则说道:“父亲的话我都听了,只希望父亲能让我伴随左右,好多长些见识。”
  司马懿想了想,当年秋实十一岁便可与贼人搏杀,十二岁为将,昭儿与他的母亲一样优秀,定是能吃苦的,于是每当需要统率兵马时,都会将他带在身边。瘟疫之后,这天下的暴民与叛乱不休,更有番外匈奴、羌族等异族豺狼虎豹环视在侧,司马懿得曹丕重用,渐渐显露出他出色的军事才华来,曹丕时常需要他带兵出征,不知不觉屡立奇功的司马懿在朝野之中渐渐变得不可替代,他劳苦功高,身居高位,即便如此,他依旧如曾经一样,不骄不躁,谦恭和睦,与人为善,从不与人红脸,即便是被人弹劾,仍能微笑以对,反省自己,并且敢于承认错误。
  不知不觉,他的名声与权势已经与大将军张华等同。
  这一日,司马孚找到司马懿,对他低声说道:“兄长,宫中恐有大事发生。”
  司马懿一惊:“什么事?”
  “近日宫中有流言传说,言及甄皇后因失宠而怨愤,时而将怨言宣之于口,惹来陛下发怒。甄皇后是聪明人,性子宽厚仁善,我怀疑是有人在陷害她啊!”
  山雨欲来,月黑风高,张春华所在的襄阳城将军府之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女鬼。
  鬼将们躲在一边窃窃私语,而张春华则惊讶说道:“你不是子桓的夫人甄氏吗?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张春华见甄氏魂魄衣不遮体,口中含着糠,甚至不能说话,只能凄惨地落泪,忙动手将她口中的糠取出来。
  也不知是何人如此恶毒,以糠塞住甄氏之口,使得她的魂魄无处申冤,若非张春华在,这世上没有人能取下她口中的糠,包括她自己。
  甄氏悲伤哭泣,感激地谢过张春华,她诉说着自己的冤情,悲愤之余竟流下了血泪。
  张春华心惊肉跳,忙将她给签了下来,以免她怨气过盛,化作没有理智的厉鬼。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怕是来不及更万字了,朕终究还是辜负了万皇后,实在是万皇后太要,太猛了,朕承受不住她的索取。
  自从浪完了存稿,朕总是迟到,未能与万皇后伉俪情深,朕愧对妖精国黎民百姓。
  明天补上,朕……朕还能苟!(入戏太深。jpg)


第114章 郭氏崛起
  甄氏嫁给曹丕为妾以后; 因曹丕一直没有立正妻; 她几乎是曹丕后院里地位最高的妾侍了,多年跟随着他; 即便是曹丕后来娶了正妻; 也没有将她给忘记。
  曹丕娶了荀家的女儿; 是曹操示意的,只可惜这位出生颍川荀家的世家之女自幼体弱; 嫁给曹丕不足两年就病死了; 也没能给他留下孩子。
  在继承人之争获胜后; 曹丕便有考虑过将甄氏扶正; 一来; 他的长子曹睿为甄氏所出; 二来,甄氏出生冀州大姓,于自身身份上有足够的底蕴,有当家主母的风范; 二来,甄氏贤良淑德,一直以来都做他的贤内助,在待字闺中时就有仁善的好名声; 最主要的是; 曹丕确实非常宠爱她,又与她生下东乡公主曹氏。因在后院里地位稳固,曹丕又爱重她; 甄氏并未恃宠而骄,反而经常劝勉侍妾门努力上进,对于无宠爱的侍妾也安慰开导,劝说曹丕不要专宠一人,开枝散叶。她孝敬婆婆,深得卞夫人喜爱。
  甄氏乃大族世家,底蕴深厚,曹操之爱子曹冲亡逝时,曹操聘甄氏同族之亡女为曹冲之妻,与他合葬。
  于是,曹丕一直都有考虑将甄氏扶正,只是恰逢曹操/死去,又让曹丕迎娶张华为正妻,这才耽搁了。
  曹丕继位时,他的后院之中,郭夫人、李夫人、阴夫人等争宠激烈,甄氏像往常一样劝谏她们当谨小慎微,不能恃宠而骄。正得宠的新妾侍哪里会在意她的劝告?况且甄氏已经年老色衰,比曹丕大了近十岁,她们更加不将她放在眼中。
  曹丕登基后,有朝臣奏明,希望陛下早日立后,以安天下,曹丕考虑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跟他最久的甄氏。
  有大臣请奏立甄氏为后,曹丕答应了,却不想甄氏自己并不愿意,并且上表承情:“陛下初登帝位,理应选择贤良淑德之人统理后宫,妾身愚钝,不能担当此重任,又体弱多病,惭愧难当。”
  曹丕登帝后,后院里那些争宠得侍妾们纷纷都封了妃,身份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正得宠的宠妾们私底下斗得越发激烈,甄氏又久病成疾,压不住她们。她推脱皇后之位以后,不少人都生了心思。
  其中,郭夫人、李夫人与阴夫人三人都得最得劲。
  然而因曹操遗命,亦有不少大臣参奏请立张华为后,让曹丕迎娶正妻的。
  曹丕本事打算应下甄氏的请辞,半夜里却被虎背熊腰的张华皇后给吓得滚下了床,他与张华说开后,斩钉截铁地对甄氏说道:“你不要再推辞了,朕的后院之中唯有你劳苦功高,其他的侍妾都比不上你跟随我时间最久。”
  于是曹丕迫不及待地将身负柔弱病体的甄氏封了甄皇后,封后典礼过后,他果真再也没梦见张华,也可以光明正大地面对自己曾经的知己好友,现在的妹子了。曹丕松了口气,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而今甄皇后惨死,经张春华这么一问,甄氏泪水又一次决堤,她凄哀道:“郭贵嫔以流言传言我与二弟有染,只因二弟此前所写的感甄赋,却是苦了妾身,陛下问及,妾身屡屡解释,却因此前跟随母后对二弟多有照拂而受陛下猜疑。妾自知年老色衰,没有新妃们的年轻貌美,一心只用心为陛下管理好后宫,因敲打争宠妃嫔而受到新妃敌视,不知从几时起宫中有流言,说妾在背地里埋怨陛下喜新厌旧,怨言颇深,妾身惶恐,从未有此想法,也不知是谁将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而今郭贵嫔喜弄权势,因此前夺嫡之争曾为陛下出谋划策,自认有谋士之才,陛下亦认为她聪慧识大体。妾身死前,她命人构陷妾身因失宠怨愤而下巫蛊害陛下……”
  “子桓相信了?”张春华听她说起,憋不住了,气愤问道。
  “陛下若非是信了,如何会命人来赐我毒酒一杯?”甄氏悲愤难言,满面凄苦:“可怜吾儿还小就没了母亲,也不知以后该怎么办啊!”
  曹操鬼魂怒了:“孤生平最恨喜弄权谋的女子,郭氏已是犯了大忌,女子弄权,是亡国之根源,子桓缘何会糊涂至此,让一女子戏耍地团团转?”
  张春华瞥了他一眼,眼神诡异,其余鬼魂也齐刷刷沉默了。
  曹操自知失言,转口就道:“孤说的是后宫女子干政。”
  张春华接口道:“我虽赞成才女们出来参政议事,有与郎君一样平等议事的权利,但后宫乱政我是坚决反对的,主公说得没有错,郭氏已经犯了大忌。”
  “郭氏出身寒门,位次皇后,地位高居六宫之首,曹丕即位后赏赐曹氏宗亲九族,因郭贵嫔的缘故,将其当做九亲一同封赏。”陈宫淡淡说道:“郭贵嫔之外亲,也因此缘故可升为散骑侍郎。”
  曹操已是憋不住了,低声斥了一句:“亲自扶持外戚,能耐了!”
  然而看在郭氏底蕴浅薄,家中人口不多,曹操想想也就算了,寒门之家,可没世家大族那么难缠。
  “郭贵嫔之宗亲,并无出色之人,反而凭借后妃关系而当上重要官职,”张春华皱眉,不赞同道:“子桓不像是会因女色而糊涂的人啊!”
  因甄氏暴毙“病死”,朝臣们请立新后,曹丕想都没想,便想立郭氏为后。
  “郭氏女并非无可取之处,否则子桓也不会喜爱她,听信她,”曹昂中肯地说道,在他们鬼魂看来,甄氏的冤情是显而易见的,而活人却不知道真相。
  “身居高位,闭目塞听,受人蒙蔽,如何能成大事?”曹操不悦道:“郭氏族心机深沉,不堪为后,被一女子玩弄至此,子桓也是糊涂的。”
  然而之子莫若父,曹操此前就对曹丕多有不满意,只是他时日无多,只能在矮子里拔高个儿,至少两位继承人之间,曹丕比大才子曹植更适合为政。曹丕本质上是个什么货色,曹操最是清楚不过,薄情寡恩,心眼狭小,记仇,这些都是曹操毒辣眼光下看出来的特质,只不过这些特质并不影响大局,他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甄氏苦涩道:“陛下之言,郭贵嫔温穆恭静,聪慧有胆识,是能成大事的女子,且郭贵嫔勤俭持家,不喜奢华宴会,有清高才女之风,妾身来到将军这儿之前,已是听闻陛下决心要立郭贵嫔为后。”
  张春华怒了:“我这就写信去,无论如何不会让郭氏得偿所愿。”
  说完,她气冲冲就往书房走。
  甄氏鬼魂留在原地,惶恐不安,她恭敬地对曹操见礼,问他现在该怎么办?
  曹操轻叹一声,命她起来,让她前去拜见丁夫人。
  曹昂飘去阻止了张春华,对她说道:“你是驻军在外的主将,甚至人都不在洛阳城之中,如何能将后宫的事情宣之于口呢?”
  陈宫也劝说道:“将军,后宫之事,活人是说不清楚的,弄不好反而会引火烧身,唯有让陛下近臣旁敲侧击,方能让他逐渐意识到甄皇后所蒙受的冤屈。”
  张春华抿了抿唇,她还是很不高兴:“甄氏那样一看就不是个会撒谎的,乃性情中人,我看得出来,她不擅长权术,结果败在了擅长权术的女子手中。我不想眼睁睁看着子桓被善于阴谋诡计的小人蒙蔽。”
  “一切都是甄氏一面之词,你不多问几个当事人,如何能得知她究竟是不是被冤枉的呢?”曹昂说道:“春华你没有证据,便不能直接对子桓说甄氏的冤情,因为子桓他没见过鬼,他什么都不知道。”
  张春华沉默了片刻,问道:“子修哥哥觉得甄氏的说法有所隐瞒吗?我看人一向是准,她不是那种人吧?”
  曹昂颔首:“确实,但我要提醒你,昔日子桓与子建关系和睦时,因子建的才情,甄氏曾赞扬过他,言语之间有所钦慕,我时常飘荡在父亲丞相府中,曾有听闻嫉恨甄氏貌美的女子背地里诋毁她与子建叔嫂相通,流言可是在那个时候就有了。更主要的是,子建与子桓相争时,甄氏病倒没能帮到子桓,也没能安慰他,是郭氏一直陪在子桓身旁。子桓贬谪子建时,甄氏还为子建求情。”
  “是卞夫人拜托甄氏求情的吧?”张春华低声道。
  “卞夫人对四位儿子并非一视同仁,更偏颇两位幼子,反而疏忽了子桓,为此,子桓也曾伤心过,现在她不便于开口为子建求情,这才让子桓当时最信任的甄氏前去。”曹昂经常关注丞相府的动向,对这些消息知道的一清二楚,在曹丕被曹操斥责漠视时,他时常焦急地待在曹丕附近不敢靠近,心里期望着他能够振作起来。
  到底是他带在身边教导了几年的弟弟啊,即便不是同一位母亲生的,他与子桓的亲情却更胜亲兄弟。
  曹昂觉得,子桓宠爱郭夫人,信任郭夫人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