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佳人]女儿难为-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才反应过来,“小姐少爷,我们打个商量,你们想去哪跟我们说,我们不要跑了好吗?还有还有,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们还是先去包厢,不然来不及听着举世无双的《蓝色多瑙河》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厅里忽然爆发了一阵持续的如雷贯耳的掌声,而人声渐渐消失,这就意味着,交响乐的演奏时间到了。

    仆人更是着急了,好在这个时候,瑞德终于追了上来。

    “爸爸。”邦妮一看到瑞德,小短腿飞奔到男人的怀里,先发制人:“你们去哪儿,刚才有好多人拿着东西走过,你们就不见了。”

    仆人甲:“……”

    瑞德心下有些愧疚:“宝贝儿,爸爸在这里,你害不害怕?小博,你也被吓到了吧?”

    仆人甲:遭受惊吓的究竟是谁?

    “不怕,”邦妮表情骄傲的说道,“我和小博还看到约翰叔叔了,我们还准备去找他们。”

    瑞德有些哭笑不得:“那你们不要爸爸妈妈了吗?妈妈都要担心坏了,我们一起去找她好不好?”

    小提琴明亮细腻的独奏缓缓响起,这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第一部分,流水般轻柔的音乐随着大厅上方的金属圆形穹顶往四方扩散,但并没有其他乐器的配合,看来是演奏家出其不意地用这样的方式拉回了观众躁动的心。

    所有人的注意力不由得落在舞台中央。

    小博忽然激动起来,他的拳头一紧,忍不住对被瑞德抱在怀里的邦妮说道:“你看,在拉小提琴的那个是约翰叔叔。”

    站在舞台中间,让交响乐团的一众音乐家心甘情愿的等待,为他成为华丽的背景板,正陶醉地拉着小提琴的男人,不正就是小博心心念念的约翰叔叔吗?

    那个人自称约翰,擅长拉小提琴,此刻正站在万众瞩目的大舞台上。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而这首圆舞曲也因为作者的亲自指挥而声名大噪起来,所有人都以听到原作者本人的指挥为荣,就如同所有人都想要登上圆顶大厅的皇冠处瞭望多瑙河的风景一般。来之前,大家就在说,在世博会没有听过《蓝色多瑙河》就等于白来。

    种种细节加起来,邦妮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他们遇到大神了!!!

    后世人称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作者,小约翰·斯特劳斯。

    天啊,小博第一次弹奏《蓝色多瑙河》就与原作曲者合奏了一曲。

    邦妮惊讶得嘴巴都有些合不拢了,这个年代果然太神奇了,那些触不到的摸不到的,通通立体真实地出现眼前!!

    让她想想,还有谁!还有谁!让她把所有大神的签名都拿到!

    果然,在小提琴曲的尾音落下后,约翰将小提琴放在一旁,从腰侧拿出了一根细细的金属棒,站在了被管弦乐团包围在中心的指挥台上。

    响亮的掌声源源不断地响起,很多人都手心都拍得红彤彤的。

    小博目瞪口呆地看着拿着银色指挥棒的男人,连瑞德都忍不住和仆人甲确认,“是的,那就是《蓝色多瑙河》的原作者,小约翰·斯特劳斯。”

    瑞德的内心是震惊的,他看着依旧瞠目结舌的小博笑了,伸手摸了摸男孩的脑袋。

    直到他们回到了包厢,小博还是缓不过来。

    邦妮跑到斯嘉丽面前卖乖,抱着斯嘉丽纤细的腰蹭蹭,“妈妈,幸亏爸爸找到了我们。”

    斯嘉丽看到邦妮和小博的第一反应是落下了心头大石,下一秒,就开始想着问出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是邦妮看到了什么新奇的玩意,就拉着小博跑掉了。

    斯嘉丽越想越后怕,但就在她准备开口的时候,楼下观众席的掌声忽然汹涌而至。

    《蓝色多瑙河》的乐章在管弦乐的合奏中悄然响起,美妙婉转的音乐让她不由的把即将说出口的话吞了回去。

    包厢里的所有人,都被翩翩而至的音乐吸引,沉醉其中。

    很快,斯嘉丽就忘掉了自己原本的目的,一心一意地投进了浩瀚的音乐海洋当中。

 第36章 度假副本(十三)

    音乐,的确能引领人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当欢乐轻快的音符在四周飘扬,能让人心情愉悦,身心也不自觉地投入音乐所描绘的热情活泼的景象中,忘却一切的烦忧。

    斯嘉丽在音乐开始前,还想着要教育邦妮一下,告诫她不要在到处乱跑。

    但让人一饱耳福的《蓝色多瑙河》终了,斯嘉丽已经忘了自己要说些什么。

    而等她再次想起来,他们一家已经在世博会的各个展馆转悠了。

    看着兴致勃勃的四个小朋友充满好奇地看着展品,斯嘉丽还是没忍心破坏他们的兴致,只拉着邦妮的小短手,不再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

    因为参观的人数众多,他们果断放弃了上楼参观圆顶大厅“皇冠处”的,而是转战主办国的展厅。

    中央展厅是呈东西走向,中心位置放置着一眼美丽装饰喷泉,据说这是土耳其苏丹二世赠送的礼物,簌簌的喷泉不断散落出绚丽多姿的水花,给这个展馆增添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这届的世博会很有特色,主办国设置了皇室展厅——奥匈帝国此时仍然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也就是奥匈帝国的皇帝约瑟夫一世掌权。被后世所熟知的茜茜公主,就是约瑟夫一世的皇后,不过她的人生经历与婚姻生活却并不如电影所描述的想童话一般,事实上,约瑟夫一世并没有把他的皇后当回事,这导致了茜茜公主在婚姻中的不幸,最后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在日内瓦被人用锥子刺死了。历史现实与童话故事,终究还是有着天渊之别。

    胡说就在瑞德一家来世博会的前不久,这位茜茜皇后就曾经邀请波斯国王前来,没错,就是之前说过的那个因为担心霍乱派了三个王子先来当敢死队的二货。

    在世博会期间,约瑟夫一世也邀请许多其他国家的皇室贵族前来参观,以至于这一届的世博会充满了高贵典雅的皇家色彩,这也是让许多想来目睹皇室风采的人不畏惧霍乱而坚持前来观看世博会的原因之一。霍乱阴霾和经济危机还是对这一届的世博会有莫大影响,导致了最后收入与投入不成正比,不过大家可别搞错,收入扑街不代表组委会不用心。

    在展馆的设置与参展的产品方面,都能看出他们花了多大的心血去完成这一次的参展。

    好歹是代表皇家,就算参观人数达不到预期目标,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能给皇帝丢脸不是?

    这还是斯嘉丽一家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展览,大部分展品都是第一次见的,但除了物质以外,一些主办国特意划分出来的展区却更能冲击人们的思想。

    从邦妮的角度来看,这里思想进步最大的应当属“妇女与儿童教育”展区。

    这个时代妇女所受到的教育实在少的可怜,很多女性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权益,而距离后世轰轰烈烈的为女性平权的运动还有五十年。

    就如同斯嘉丽这样可以说是叛逆的代表,从小也是接受的礼教也是从母亲那儿言传身教来的所谓淑女教育,这一点从黑妈妈和斯嘉丽平常对于她的言行举止的诸多限制就可以看得出来。

    邦妮的小身板毕竟只有四岁,还没牵涉到正常的教育问题,只是瑞德经常会因为她对于经营有兴趣,而给她灌输很多商业知识。

    这个年代的教育距离正统的现代基础教育还差得远。

    美国的教育制度甚至还处于各州各自为政的状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级制。

    而建国百年且前不久才打完内战的美国,其学校以及教育资源更是相当糟糕,即便是已经出现了督学这样的监督学校教学状况的学位,其基础教育环境可谓是惨不忍睹,比如说有的小学的老师就是一些地痞无赖,他们因为找不到其他的工作,只剩下没人愿意去做的小学老师可选。可以想象的是,这样的学校教出来的小孩,几乎可以判定他们的前途毁了一半,也不大可能靠着读书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几乎是有学识的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去。而等他们长大后,他们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欧洲这边深造。

    说白了,这个年代的美国还没有攀上世界的顶峰,他们建国仅一个世纪多,和老牌的传统国家更加没法比,这样的不自信让不少人崇洋媚外的思想严重——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历史源远流长,教育与文化都甩没有受过教育的众多美国人几条街——远远没有二十世纪成为超级大国后的霸气。

    韦德与小博的教育都是请了家庭教师,哪怕是威尔克斯家里并不富裕,梅兰妮也坚持让小博接受教育。

    斯嘉丽没怎么读过书,瑞德倒是念过西点军校,但显然他们距离一般有学识的人还是相距甚远。不过两人都很聪明,特别是瑞德,他有对于经营有明锐的触觉与独特见解,这让他在乱世后也依旧保存了自己的身家。

    因为这个年代这样的教育环境,也让邦妮曾经担忧过自己日后会不会被称为“文盲”,不过有这样“叛逆”且宠爱她的父母,她觉得自己想多了。

    不过总体来说,这个年代的教育问题还是很严峻的。哪怕是在欧洲的大学里,女性几乎不占比例,现在在一个由皇室牵头的世博会里看到了这样一个展区,这的的确确说明了思想是进步,甚至可以看做这是女权发展的表现。

    瑞德经过“女性和儿童教育”和隔壁的“好品味的培养”展区的时候,见斯嘉丽驻足,还取笑她的确需要接受一下新式教育。

    邦妮则趁机表达了她想要读书的愿望,不知是不是收到了展区工作人员的鼓舞以及对瑞德嘲讽的反击,斯嘉丽一口就答应了邦妮,甚至承诺让她和韦伯读一样的书。

    展品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工业、农业、艺术、机械,还有一些新概念,比如疗养法,他们经过这个展区的时候斯嘉丽停留得尤为久,她对瑞德表示自己对这个温泉疗养和海水浴疗养十分感兴趣,瑞德和斯嘉丽最近如胶似漆,她说什么瑞德基本上都会同意的。

    世博馆实在太大了,如果想快速逛完只能走马观花,但即便是这样,也不可能一天就逛完的。

    因为霍乱的影响持续,瑞德并不愿意一家人住在普拉特公园周边的旅馆里,即使这里真的方便至极。

    这天晚上回去的时候,小博有点魂不守舍的。

    瑞德本来想单独地找小博谈一下的,但是邦妮一直黏着小博,于是瑞德放弃单独谈谈的念头,而是当着全家的面一起说。

    其实瑞德知道,小博虽然和他们一家都很熟悉,但毕竟他不是他们家的人,所以这一次小博跟他们出来还是比较拘谨的,即便是心里有事儿,却因为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就藏在心里。

    不过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哪怕男孩的个性再乖巧,掩饰得再好,也瞒不过瑞德的火眼金睛。

    斯嘉丽不知道下午小博遇到约翰的小插曲,她还以为瑞德是准备给他们讲讲明天的计划。

    “小博,瑞德叔叔问你,你想不想见你的约翰叔叔一面?”

    小博这一天都在想这个事情,可是因为要好大家一起逛,所以他也不好和斯嘉丽他们说想要去找约翰叔叔。

    但瑞德突然这么问,小博却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斯嘉丽却略惊讶地问道:“你们找到了约翰?什么时候?”她在船上吐得一塌糊涂,和小博的临时老师约翰根本没打过照面,只有下船前听过他和小博一起的合奏。

    “约翰可是不是一个普通人,”瑞德的目光依旧落在小博,“教小博钢琴的那位约翰,就是今天演奏的《蓝色多瑙河》的作曲者,今天指挥台上的指挥家,小约翰·斯特劳斯。”

    斯嘉丽彻底震惊了:“什么?”

    “小博,你想找他吗?”瑞德继续追问道。

    “当然要,”邦妮拉着小博的手晃了晃,“小博可喜欢他的约翰叔叔了,爸爸,你能找到他吗?”

    瑞德点点头:“当然,所以我这不是在问小博了吗?小博,你千万不好意思,你的父母都没有来,我和你的斯嘉丽阿姨都愿意支持你。”

    小博的表情还是腼腆,但最后还是坚定地点点头:“瑞德叔叔,你真的能找到他吗?”

    “放心,包在我的身上。”打听一个人来说对瑞德没有难度,更何况是打听一个因为世博会而大放异彩的名人。

    ☆☆☆

    第二天一大早,瑞德一家再次出发到世博会。

    第一天瑞德都是由着斯嘉丽带着孩子瞎逛。

    第二天他们全家赶着一大早先登上了圆顶大厅的皇冠处,这个“皇冠”的内部也是用金属构造的,在这里他们可以在一览蓝色多瑙河与河畔的风景,这与坐船的时候所看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风光,奔腾的河水与日光一起流向远方,河面上的小船拥挤不堪,两岸的树木像是骑士一般,守护着这一条古老却美丽的蓝色河流。

    下午,瑞德就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始寻找自己的目标。

 第37章 度假副本(完)

    瑞德的目标自然是新科技展品,他们首先看的是欧洲展区,欧洲是现在地球上最发达的地区

    近年来,特别是电能被发掘以来,越来越多的电力产品横空出世上,其潜力就如同当年蒸汽动力开发的时候,而从现有的资料看来,电力的损耗低于蒸汽动力,但其效率却远高于蒸汽动力,也就是说,只要解决了电力普及问题,那么电力时代也即将到来。

    曾经有人说过,不要将投资投入到新兴市场以及没有商业化的产品上。

    但瑞德却并不是这样的认为。

    投资本来就存在风险,而只要它有足够的市场潜力,那么它的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

    一些新兴的产品还并没有成功商业化,有不少投机分子和商人前来世博会,就是为了一睹这些新科技,以及预估他们的商业潜力。

    哪怕其中只有一项产品,能够对世界做出改变并且普及世界,那么他们的财富就能源源不断而来。

    一个成功的商人需要具有这样的眼光和野心。

    而历史上,改变美国与世界发展的恰恰就是这些独具慧眼、有前瞻性及远见的资本家。

    不过不少科技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更多的却是滥竽充数的科技产品,看着好像很厉害极具欺骗性,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种时候就需要看投资者会不会被这些科技所迷惑。

    斯嘉丽对这些并不是太感兴趣,不过只要瑞德想看,她也是愿意去了解这些超出她常识的新兴科技。

    他们来到比利时展馆的时候,瑞德就被一座小型瀑布所吸引了,原因是小型瀑布边上放着两台机器,而这两台机器的运转,形成了一个让人惊叹的人工喷泉,它与放置在圆顶大厅中央的艺术品喷泉不太一样,这个的技术含量明显高出了许多。

    比利时的参展人无比兴奋对瑞德说这是在世博会中期才加入的新表演区,也是这届世博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他们首先用水力发电机给一台电动机发电,让这一台电动机带动了水泵的动力,使其喷出漂亮的水花。

    邦妮一听也来了兴趣,她听说电动马达就是从这一届世博会中工程师发现的,电动机之父“格拉姆”把人家的发电机的电线插到了自己的发电机上,摆了个大乌龙,自己的发电机却因此运转了起来,电动马达自此面世。

    “爸爸,这个好棒啊。”邦妮高兴地说道。

    瑞德摸了摸邦妮的小脑袋:“宝贝儿你也觉得这个很厉害吗?”

    邦妮用力地点点头:“爸爸,我们可以把这个买回去吗?”

    或许是邦妮的眼神带着期待,瑞德不自觉地多问了这群工程师几句,甚至还表示有意要投资,顺便拿了他们联络地址,以后方便联系。

    很快,瑞德又对一个在室外的展区很感兴趣,露天的广场上,几盏无比亮眼的灯一排排的矗立路面上。

    现在美国已经开始使用更为安全清洁的煤油灯,以取代蜡烛,但是这些煤油灯的光亮太微弱,并不能使他们承担路灯的功能,这使得大多数地方的晚上还是一片昏暗。

    看着那些路灯,斯嘉丽也来了兴趣:“这很像巴黎街道上的路灯系统。”

    “这是改良过的煤气灯,”介绍人说,“他们更稳定,也更明亮,是夜晚的最佳伴侣。”

    “这看上去很不错。”斯嘉丽想起了巴黎街道上的灯,心里所想的是,如果亚特兰大也能竖起了这么明亮的一排排路灯就好了。

    “我听说煤气灯并不十分安全。”瑞德谨慎地说道。

    “那是以前,”介绍人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你们知道的,任何一项产品都是经过无数次测试的,这些煤气灯从世博会开始就在这里了,这显示出这些煤气灯优越的性能,它们将会扬名世界的。”

    求不吹牛啊!!

    邦妮听着他大放厥词,心里抓心挠肝的。

    作为一个知道历史进程的人,邦妮恨不得告诉斯嘉丽与瑞德,电灯才是人类下一阶段的普及产物!!!

    这些煤气灯被放在室外,是因为他们在室内很容易引起火宅。历史上的1881年,也就是在3年后,在奥地利有一起火灾烧死了850个人,就是因为煤气灯被放在室内,燃烧了画着油彩的幔帐,导致了大火迅速的蔓延。

    而且煤气灯根本就不像电灯一样安全高效,它们终究会被市场淘汰的。

    “爸爸,她们看上去好亮,”邦妮不适地揉了揉眼睛,“我们可以离开这里吗?”

    瑞德看着邦妮不舒服的表情,立刻用宽厚的手掌挡在了邦妮的额前,又对其他几个小朋友说道:“你们也不要长时间地盯着这些灯,他们太刺眼了。”

    因为这个小插曲,他们一家很快就离开了这个展区。

    见识过了巴黎的繁华,斯嘉丽还是对路灯心心念念的,路上不由自主地说了起来。

    瑞德道:“这些煤气路灯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投资潜力并不是很大,而且我听说过它有一定的危险,刚才那个人只是一个推销员而不是一个发明家,我有点怀疑他的话可信度。”

    邦妮不由得给瑞德的智商点赞。

    斯嘉丽想了想:“可是,巴黎也安装了这样的路灯,这不正是说明它是可信的吗?你那天也赞扬了巴黎的路灯,你想想看,如果亚特兰大也安上了这些路灯,整个城市都会为此而欢呼的。”

    瑞德并不想泼斯嘉丽冷水,斯嘉丽想得太简单了,那些人恐怕根本不会因为几盏灯而欢欣鼓舞。

    “如果给我一点时间,我可以发明出一种安全又高效的新型照明设备来。”

    一句掷地有声的话突然打断了斯嘉丽与瑞德的对话。

    两人往身后看去,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站在了他们的身后,表情看上去信誓旦旦。

    “你说的是真的?”瑞德挑了挑眉,“请问你是?以及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你好,我的名字叫托马斯·爱迪生,我有一个实验室在美国纽约,前几年我刚刚获得了普用印刷机的专利,我们实验室有各种各样的研究,包括照明设备。”他将自己的名片递给了瑞德。

    爱迪生?!邦妮努力让那个自己看起来不那么震惊。

    他们这个世博会看到了爱迪生?然后这位“发明大王”看上去还想给瑞德推荐电灯?

    邦妮就想问问:现在特斯拉大神在不在你的实验室?

    斯嘉丽不动声色地退后了一步,她本能的不太喜欢这个年轻人。

    或许因为他是北佬的愿意,斯嘉丽甚至觉得他看上去有些不怀好意。

    瑞德手里拿着名片的一角,看着上面印刷字体,表情并没有太大的起伏:“你好,我是瑞德·巴特勒,这是我的家人。你刚才说你能发明出一种安全而高效的照明设备?说说如何安全高效。”

    “电灯,巴特勒先生,我们在研究电灯,一旦电灯研究成功,它肯定能取代现有的煤油灯,以及那些根本不安全的煤气灯。”

    “你凭什么说电灯会比煤气灯更安全?”瑞德轻声说道。

    “从理论来说,电能够产生更高的效率。恕我唐突,我刚才就注意到了你们了,你对电能很感兴趣,这就说明你对电能动力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爱迪生自信地说道。

    瑞德没有否认爱迪生的说法。

    其实历史上,爱迪生就是一个伟大的推销员。

    他获取的专利不少的部分因为他的推销而成功商业化,特别是“他发明”的电灯,然而电灯严格上来说,其实并不是爱迪生自己发明的,在他之前已经有无数人在研究电灯,他只是获取了这项科技技术的专利。而电灯获得成功的后几年,不断有人因为专利权的关系与他打官司。

    甚至他所获得的1000多项专利大部分都不是他自己发明的,他只拥有这些发明的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