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潇湘水云-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叹探春的势力和宝钗的虚伪。尤其宝钗天天满口无才便是德的说教,如今竟如此注重输赢,可见是太矫揉造作了。
  姐妹们正理论着,就见凤姐笑着走进来道:“你们倒清闲,可怜我就是跑腿的命。”
  众人忙让座,凤姐笑道:“我可是请你们来的,今儿前几年那刘姥姥拎了点时下鲜果鲜菜的来串门子,不知怎么被老太太知道了,老太太就留下了,听她说话特风趣就让我来叫你们姐妹也开开心。呶,果真你们是尊贵的,连这老祖宗都想着你们。”
  湘云笑道:“不过是乡下人,有什么见识?”
  凤姐笑道:“这你就不懂了,那向下新鲜事多了去了,还有那民间笑话你们也是听不着的,今儿可要开眼界了。平时总说外面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白得了一个女篾片了,还不乐去。”
  姐妹们大笑,宝钗笑道:“偏凤丫头嘴最是促狭,什么笑话都能说出来。”
  探春等笑着点头,凤姐眼神闪了闪笑道:“宝妹妹寒碜我呢,你们读书识字知书达理的,比我强多着呢,我不过世俗取笑罢了,你们那书上的故典雅俗共赏比我强多了。”
  黛玉心下好笑,宝钗也太过要强了,凤姐大她许多,怎么在她嘴里竟成了凤丫头了,连长幼都不分了,看凤姐那神情也是不高兴的,只不好说罢了。
  来到贾母屋子,见一个精神矍铄的乡下老妇正坐在地上的脚踏上说话,脸如干菊,神态有些忸怩,说话声音甚是洪亮。
  贾母笑呵呵听着,见他们姐妹进来指着老妇道:“这是刘姥姥,算起来还是咱们亲戚,你们也见见。
  众姐妹好奇打量着刘姥姥,笑吟吟见过。那刘姥姥忙不迭站起,手都没处放,瞅着贾母道:”老太太使不得,她们千金小姐的,我当不起。“又到:”真个老太太有福气,看这哥儿姐儿的都跟天上的仙女仙童似的,比那画上的还好看。“
  贾母笑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道难得有这些孙子孙女儿陪着顽笑。“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知道这些大户人家很少知道乡野事,便寻出许多乡下趣闻来说,连黛玉宝钗等都未听过,觉得比那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都听得聚精会神。


  第六十九章 姥姥说书

  刘姥姥先是讲了个不明女孩雪下抽柴的故事,哪知竟引来场小火灾,察言观色见贾母不乐,忙转了话题,想了半天笑道:“再说个我们那儿的奇事吧。说起来我住那庄子就在京城边上玉峰山下的刘家庄,离我们不远的山上就是咱们皇家的太庙和陵寝,谁都知咱们圣祖皇上是青龙下凡,庄里人都说咱们那地儿有龙气庇佑着呢。可这么些年谁也没见过。可这些日子却有了变化,家家都在庄头拜祭呢。你道怎么回事,就是上个月的时候,那山里突然见出了异象。”
  众姐妹听得聚精会神,湘云插嘴道:“什么异象?”刘姥姥笑道:“那山里经常会传来长啸声,有一次下雨之后,那山里还出现五彩神雾呢,人们都说因为皇家人都是龙神转世,那是龙神显灵了。偏有个年轻人不信,就上山去看了,结果回来就疯了,满嘴里说‘别抓我,我错了,我再不去了’,人们都说那是因为他扰了龙神触怒了龙神。所以现在大伙都望着皇陵拜祭呢,再不敢轻易去玉峰山了。不过还是有人怀疑,可就这些日子,我们村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她天天吃斋念佛,以前就供奉龙神谁知就感动了龙神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做这梦后果然她孙媳妇出了害喜症状,搁大夫一查,真是有了,现在那老奶奶高兴的啊逢人就说这事,庄子里再没人怀疑了。可见这神佛仙人都时有的。”这一袭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众姐妹却觉得无趣的很,那宝玉却还惦记着那抽柴火的小姑娘呢。
  黛玉却皱起眉悄悄对红嫣道:“红嫣姐姐觉得这事可信吗?”
  红嫣怔了下笑道:“那老太太不过信口开河吧,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玄妙事。”
  黛玉默了半晌不再言语。
  一时散了,背地里宝玉足的拉了刘姥姥,细问那抽柴女孩儿是谁。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宝玉大喜,兴冲冲去找他的小厮茗烟去看了。黛玉见宝玉走了,忙叫住刘姥姥,笑道:“刘姥姥好。”那刘姥姥哪见过黛玉这么标致的姑娘,心里敬爱,又见她这么客气,忙陪笑道:“林姑娘好。”
  黛玉因道:“黛玉有件事请问姥姥,刚您说玉峰山龙神显灵的事可是真的?”
  刘姥姥笑道:“真不真我也不知,大伙都那么说,那啸声和异象是真有的。”
  黛玉淡淡笑道:“姥姥可别骗我,黛玉是因为有事情求龙神才问的,若打发人去了见没有可就白跑了,姥姥也不忍心黛玉失望而归吧。”
  刘姥姥脸微红了,笑道:“姑娘放心,那异象和传闻却是有的,呵呵,不过那故事却是我编的,大伙都说灵,我也就跟着说了。”
  黛玉点点头,这倒是靠谱,又道:“那您说的那个上山的年轻人的事也是假的吗?”
  刘姥姥摇头叹道:“这却是真的,要不大伙咋都信了大半呢。可怜那家子就一个小伙子还疯了,都怪他平时就是个好奇爱冒险的,这回出事了,天天叨念着‘我错了,我再不来了,放了我吧’,现在那山连打柴的都不去那山了。”
  送走刘姥姥,红嫣笑道:“姑娘问这做什么,这老奶奶就是信口逗姐们夫人的玩呢,姑娘还当正经事来问?”雪雁等深以为然。
  黛玉轻叹一声,逗弄着月洞窗下的鹦哥笑道:“我倒觉得有几分意思呢。”转眼瞥见紫鹃,忙道:“紫鹃姐姐,麻烦姐姐去惜春妹妹那借本《宣和画谱》来,就说我看两天就还她。”紫鹃答应着去了。
  黛玉这方道:“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事情有点蹊跷,刘姥姥说异象是真的,想来这私下里她也没必要骗我。玉峰山虽不大,却是皇家重地,平日都好好的,忽然出了这事怎么看守皇陵太庙的人都不来说一声,尤其那疯了的人定是看了什么不该看的吓疯了或许还是被人弄疯的。我总觉得不太塌实。”
  月华露清对视了一眼,道:“姑娘说的也不无道理,皇陵重地出这事也不能算小事。要不咱们让少爷派人去瞧瞧,没准真会有所收获。”
  黛玉点头道:“我还记得那日贺风死前说忠顺王将有动作,不知道会不会与这有关。”
  月华一笑,道:“哪有这么巧的事,我是不信的,不过若真与这有关倒省了许多功夫。”红颜等连上黛玉也不太抱希望,不过还是让月华送信给林逸飞,请他查明。
  次日贾母高兴便带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此时已是七月中旬,可喜今日天朗气清,清风阵阵,连骄阳都弱了几分。
  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说不出的清幽。紫鹃雪雁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贾母听了神色却一冷,看黛玉并无不满,也不知她听懂没。黛玉如何不懂,心中好笑,只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便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这等精致,这陈设我都不认得。”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宝钗笑道:“姥姥说的可是呢,就是爷们估计也没林妹妹读的书多呢。我们这些闺中姐妹都虽读了几本书,可也远比不得呢。”
  刘姥姥笑道:“可是宝姑娘说着了。那些书上说的书香门第的大小姐都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理的,也只那小户里的丫头才目不识丁,如此才见富贵人家小姐的高贵呢。”
  宝钗脸一红,颇有点自取其辱的味道,尤其在看见红嫣等人得意的笑容之后。惜春摇了摇头,心道这宝姑娘累不累啊!
  贾母笑道:“这屋子雅致得紧,连那窗子上的软烟罗都不凡呢。”
  众姐妹早知这纱的来历,凤姐却不知,忙问,贾母说了凤姐咋舌道:“老天,这么金贵啊。”王夫人脸便一寒。
  依次又去了探春惜春的房子,随后乘船游览,贾母看见蘅芜院忙命止住,笑道:“那是宝丫头的房子吧,咱们也去看看。”
  宝钗早名人去准备了。贾母进院子见旷朗疏淡,香草馥郁,点头道:“这里草木也稀罕得很呢。”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一枝莲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
  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她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她都退回去了。”薛姨妈也笑说:“她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
  贾母摇头说:“使不得。虽然她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不知的还当咱们亏待了亲戚呢。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那就太没大家体统了。”王夫人脸一青,看贾母瞥来的别有意味的目光心中暗骂,真是个老不死的,在这等着呢。
  刘姥姥笑道:“可不是呢,就是乡下里的小丫头们的屋子也都是家里最精致的,以显示家里小姐的金尊玉贵。”
  宝钗眼皮一跳,既尴尬又心惊,她家原是没多少玩器了,又为适合王夫人的口味才如此装饰,听此话倒不敢再如此了,忙笑着道:“竟是我考虑不周了,老太太别见怪。”
  众人出了蘅芜院去缀锦阁吃饭,尽着取笑了刘姥姥一回,那刘姥姥也知其意,便顺着耍宝扮丑取悦了一回,心里倒也没什么膈应,顶当逗弄小孩子了。
  饭毕众姐妹出去各自散淡去了。黛玉回了趟潇湘馆歇息,就见月华急匆匆跑回来,脸跑的红通通的,笑意盈盈道:“姑娘,昨儿你说那事情少爷觉得可疑连夜亲自带人去山里查探,可是有大收获呢。好姑娘,你可成了大功臣了。少爷说您可真是大伙的福星呢。”
  黛玉喜得眼睛里似落进了星星,闪着灿烂光芒,从床上坐起拉住月华道:“好姐姐,你快说!”


  第七十章 品茶风波

  月华使了个眼色令春纤看着门,笑道:“那山里哪是什么龙神显灵,倒是有耗子打洞呢。就在太庙附近有人从二里左右开始从四个方位挖了四条隧道直通往太庙,那隧道里装满了炸药,看样子在过几天就通到太庙底下了。少爷带人出其不意把那些人抓住了,带回玉林山庄分堂审问,这才知他们是忠顺王手下,此次故弄玄虚就是为了不让人发现他们的事。只是那些人也不知忠顺王为何要炸太庙。少爷已经派人去查了。”
  黛玉凝神想半天道:“莫非他想证明水家不得人心,招致天谴?”随即摇头道:“皇家几代以来皆施仁政,如此似乎不足以动摇皇家的声望,反到会激起皇家凝聚之心。”
  月华道:“少爷也有这想法,说今年恰逢淮河闹灾,没准忠顺王还有其他动作。”
  黛玉心一紧,惊道:“那溶哥哥的赈灾他必会竭力阻止的,溶哥哥岂不是很危险。”
  红嫣忙道:“姑娘担什么心,王爷的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又有那么多侍卫暗卫,再不会有事的,不然哪配做皇上的心腹大臣。”
  黛玉长叹一声,神情仍是抑郁,抿紧唇半晌才咕哝道:“哼,溶哥哥若不保护好自己,受一点伤我就再不理他了。”嘴上如此说手里的帕子却早被扯得皱巴巴的不成样子了。
  月华也道:“这些事由他们去处理吧,咱们已经做的够多了。少爷说咱们猜得也不一定对呢,还要看确实消息才能有定论。”
  黛玉点头勉强一笑。红嫣道:“咱们还是去老太太那儿吧,估计他们也歇好了。”
  黛玉嘟起嘴道:“有什么好玩的,我真不爱去,拿着人家当猫狗似的取笑,什么意思!”
  春纤等摇摇头,扶着黛玉去缀锦阁。果然贾母又带着众人去栊翠庵,惜春和黛玉都一叹,妙玉最不喜打扰,这次有的烦了。到门口,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只见过妙玉一面,心里极钦羡,便留神看她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 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接了,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妙玉便把黛玉和惜春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那宝钗见了忙也跟上。妙玉让二人在耳房内,惜春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拿了两只精致的杯子泡了两盏,黛玉一看杯子上写着“晋王恺珍玩”,笑道:“偏姐姐的东西都这么清雅,上次你送我那龙凤镯子也好。”
  妙玉淡笑道:“你可吃出这水?不然我可不给吃了。”
  黛玉啜了一口笑嘻嘻道:“定是那梅花上的雪水。”
  妙玉点头一笑。惜春歪头笑道:“哼,我可吃不出,不过我偏要吃。”妙玉点了下惜春的额头,叹道:“你也就在我这赖皮,好不可怜见的,我不管你。”
  外面呵呵一阵笑声,宝玉和宝钗走进来,宝玉笑道:“原来四妹妹也有赖皮的时候。偏你们吃梯己茶呢。”
  妙玉神色一冷,清冷道:“这里可没你们吃的茶,都是俗物,不敢入你们眼。”
  宝玉涎着脸笑道:“好师傅,好姐姐,所谓世法平等,便给我们也尝尝吧。”
  宝钗神色一冷,她不明白为何黛玉事事压自己一头,她有什么好的,谁都向着她,自觉不服,便径自拿起桌上一个绿玉斗要自己斟,心里诧异了一下,这绿玉斗看样子颇为古朴,竟是价值连城呢。偷眼看惜春黛玉的茶杯也都是古董,暗暗疑惑,这妙玉一个出家人怎会有这么多好东西,这样物件在自己家别说三件,就是一件也没有。
  妙玉正和宝玉计较,瞥见宝钗拿起自己平时吃茶的绿玉斗,顿时沉了脸,仿佛罩上一层寒霜,冷冰冰道:“宝姑娘不知听过没,‘不告而取是为贼’,宝姑娘好大脸面当着这么多人不告而取呢,妙玉佩服!”
  屋中人都是一怔,全看向宝钗。宝钗脸唰得红了个彻底,虽耳闻妙玉怪僻,却没想会如此不给自己颜面,见妙玉眼神如刀锋,竟似夹杂丝丝恨意,心急促跳了两下,尴尬放下东西强笑道:“大家都是姐妹,妙师傅这话可不通了。”
  妙玉冷笑道:“在下可没福分和皇商薛家的大小姐做姐妹,我这里不欢迎你和宝二爷,还请离开。”
  宝玉诧异盯着妙玉道:“妙师傅,这是为何?”
  妙玉冷冷道:“我不高兴,宝二爷可愿接受这理由。”
  宝玉从未受过如此冰冷言语,连黛玉都没这么直接刻薄过自己,心如浇了凉水一般,半句话皆无,呆呆出去了。宝钗贝齿紧咬,不甘且愤恨地瞪了一眼妙玉和黛、惜一眼,冷笑道:“你们有什么得意的!”便匆匆出去。
  妙玉袍袖一甩将绿玉斗扫到地上,顿时摔个粉碎,满地碎玉泛着冷冷的光芒,如千万冷漠的眼睛一般。
  黛玉很少见妙玉神色如此激动,呆怔半晌才不安道:“姐姐怎么了?”
  妙玉见黛、惜二人神色惴惴,知吓着她们了,忙和缓了神情,淡淡道:“没什么,只讨厌那姓薛的丫头罢了。”
  黛玉见她神色勉强,知有内情,只不好问,也不好再多坐,吃完茶,便约着惜春走了出来。
  妙玉看众人都走了,忙命婆子把贾母刘姥姥等用过的杯子丢出去,并打水擦地,尤其宝钗站过的地方狠狠擦过几遍才满意。
  而此时,林逸飞正对着暗卫送来的消息咬牙切齿。果然小瞧那忠顺王了,他也知道水家天下不那么好谋的,竟是把主意打到了二十年前的太子之争。呵呵,难怪他千方百计要得到水清呢,原只当看上了义忠亲王的残部,此时方知原来是想找个傀儡。当今圣上做了二十几年皇上,如今却又有人想说他是名不正言不顺,也太可笑了。逸飞心中冷笑,那忠顺王再想不到水清已经知道真相了吧。这次的事情估计也会给忠顺王一个很大的打击,此时最担心的倒是水溶了。
  次日刘姥姥满载着贾府上下所赠得东西高高兴兴回去了。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林妹妹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三春宝玉等好奇便也跟来,宝钗轻颦了下眉,随即嘴角滑过一抹浅笑。
  众人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们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
  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
  黛玉不解,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
  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
  众姐妹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解何意。
  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她林家没那些酸文假醋的规矩,所以她小时候也看过这些书的,那时爹爹还讽笑说“如此美妙辞藻,动人辞章也只那些伪道学才看作淫书,若他们心志坚定、秉性正直怎会只看那不妥之处,原是自己心思不纯倒来怪文章,未免欲盖弥彰”自己当时笑得前仰后合,却也知了外面人不许看这书,此时听宝钗直言当面问出,其心可想而知了。她清冷一笑,道:“宝姐姐记心最好怎不记得前儿老太太在家摆戏酒时唱过这几句的,我便记住说过了又怎样。原只是一折戏,我也不知讲的是什么,只老太太既许看必无不妥。宝姐姐既说不妥,定是看过全文,深懂才知不妥,倒请教宝姐姐哪里是不妥的?”
  宝钗原当捏住了黛玉的错处,不像被黛玉反抓了把柄,登时张口结舌。
  众姐妹这方想起那天黛玉说得话,也觉得耳生,湘云嘴快便道:“宝姐姐,那几句我也不知出处,宝姐姐莫非知道?”
  宝钗知湘云是憨直口快,可恰更让自己尴尬,强笑道:“我哪知出处,只听着生白问一句。”
  黛玉却不愿放过她,自入园后,宝钗搞了多少小动作,她可不愿一味充耳不闻,因冷笑道:“宝姐姐不知出处怎说不妥,还审贼似的来问我,你虽年纪大些,却凭的什么身份质问我。”气氛一时僵住。
  宝玉忽笑着拍脑门,得意道:“我知道了,那是《西厢记》上的话,前儿老太太点戏确点过,我却是知道全文的,莫不是宝姐姐也看过全书,真真好文章,读得连饭都不想吃了呢。只茗烟和我说老爷他们都不许看,我也不知为什么,那样好文章白搁着多可惜啊,想不到宝姐姐是我知音。”
  姐妹们都知西厢之类是禁书,登时把目光转向宝钗,宝钗脸紫涨起来,任她如何精明聪慧也不知该如何自圆其说,看黛玉冷冷的目光如针一般扎在身上,当真是坐立不安,只好笑道:“真个林丫头嘴厉害,我不过白忖度觉得不妥罢了,哪里看过什么禁书。”
  姐妹们知她说的不实,但宝钗素来宽厚,又是客人,倒也不好计较,只黛玉冷笑道:“宝姑娘叫谁呢,我却不知那林丫头是谁,好歹我也有名有姓,宝姑娘不用另给人安名字,想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