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宫花为聘-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说,林文正公聪明了一辈子,临老竟然糊涂了一回,竟然连怀璧其罪都不知道。贾家是那么个情景,又给了女儿那么多嫁妆,就凭大表伯父的懦弱和四表哥林家表姐两人的年纪,又能够守多久?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看好这桩婚事。甚至好多人都打赌,等四表哥略大一点,等他参加会试之后,肯定会遭了别人的暗手,然后林家表姐跟她偌大的嫁妆就会成为京师绝大多数人角逐的目标。
谁都没有想到,四表哥竟然在十岁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并且在那一年的年底,竟然直接进了内阁。虽然只是一个御前侍诏,却也是天子近臣。
我们家也是被这个消息惊呆的人家之一。
得知这个消息的父亲好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才真正明白四百万两白银终究是个什么概念。那就是把我们家跟我们二伯家两家加在一起,全部的家当加起来,也就林家表姐的四分之一左右。
那个时候,母亲一口咬定,大表伯父家里跟万岁一定有了什么约定。而我们堂姐妹几个,则被林家表姐的嫁妆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注意力。
果然,没过多久,四表哥就向国库借了三百万两银子,还别出一格地提出了归还的年限和每年要支付的利息。
老实说,家里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人不骂四表哥傻的。
文武百官向朝廷借银子,从来都是不用付利息的,而且欠二三十年的比比皆是。这个四表哥竟然不但付了利息,还跟朝廷立了规矩,每年都按时归还本金。
可是不久之后,四表哥就向世人证明了他是对的。
国库空虚,世宗皇帝就下令户部追缴亏空,几乎每家人都被户部逼得跳脚,唯一没有被折腾又欠了国库的人就只有四表哥。
父亲和母亲说,四表哥这是借着他手里的百姓向朝廷施压,可是我总觉得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可真正的事实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也不明白。
同样的事情,田赋和人丁税。
按照国法,像四表哥这样有功名、有官职的人是不用缴纳田赋和自己的人丁税的,可四表哥却全部都缴了,不但自己按时缴纳赋税,就连自己的父母、妻儿,甚至家里的仆妇、下面庄子上的佃户、工匠,能缴纳的全部都缴纳了,而是还是按时缴纳上来。
因此,后来那妖妃上位的时候,想整他都找不到理由。
根据后来先后退隐的梁知院和祁知院以及其他经过那妖妃的事儿的官员说,当初那妖妃文氏在把四表哥赶出内阁之后,就曾经下令,要求四表哥把应该缴纳的赋税全部都上缴,并且把以前的都补上。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个妖妃就是觊觎四表哥和四表嫂的钱财家业。
如果四表哥跟其他的官员一样利用国家律法不缴纳赋税为自己牟利的话,那么,那妖妃肯定会以此大做文章,然后把四表哥的家业和林家表姐的陪嫁都弄到手里。
可谁想到,四表哥打十岁进入内阁至今,那么多年,家里的、庄子上的,上上下下所有人的赋税,连女人也都缴纳了丁税。
妖妃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要求彻查四表哥的账目,结果遭到了内阁两位知院和户部上上下下的抵制。
那个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户部根本就无法完成这个工作。至于地方官员,从蒙古人和女直包围京师的那一天开始,从天花肆虐了整个华夏的那一年开始,黄河以北的大多数州府都要依赖四表哥才能够运转。
别说是那个妖妃和那位早逝的英宗陛下,就连那么厉害的太上皇都奈何不了四表哥。
因为只要在四表哥的庄子、作坊里呆过的人,都会对四表哥极为忠心。
四表哥雇佣那些流民为他干活,不但好吃好喝地养着,还给工钱,工钱给得特别高,甚至连丁税都一并承担了。
而原因,自然就是因为京师以外的地方,大多数百姓每年要承担至少三两银子的人丁税,这么高的人丁税,足够逼着百姓去做流民。
当然,这些事情,当年的我是不知道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四表哥的好奇。虽然父亲一直到故去都坚持四表哥行事莽撞将来一定会连累家人,可母亲却不这么看。
母亲就说过四表哥打小就是一个极厉害也极有本事的人。
我记得,母亲第一次在我们姐妹面前夸赞四表哥的时候,就是因为那个小戏子。
说起来十分惭愧,事情的起因跟我堂姐还有很大的关系。我的堂姐,史湘云,打小就跟二表伯父家的宝二表哥要好,她看不起大表伯父,也看不起四表哥,从她的嘴里,是从来没有四表哥的好话的。
那一年,贾妃省亲过去不久,连元月都没有出,那边叫了专门给贾妃唱戏的小戏子来,当着阖家亲眷唱戏,然后我那个堂姐就说,那个小戏子跟林家表姐长得一个模样!
四表哥当时就炸了起来——那个时候,林家表姐已经是他的未婚妻了——直接就把那个小戏子给砍了,我那个堂姐也在当天被送了回来。
后来母亲就跟我说,如果四表哥当时不那么做,肯定有那无聊的纨绔子弟去捧那个小戏子——就是那个戏班子是他们贾家自己养的,也有贾家的爷们去捧那个小戏子,再者,京里的权贵不知凡几,如果有人问贾家要这个戏班子,甚至是这个小戏子,贾妃的娘家还能不给不成?最后,大家会玩这个小戏子,就跟玩了林家表姐一样。——从这件事情上,我知道了我的堂姐有多恶毒!她根本就是想逼林家表姐去死!
当然,四表哥在这件事情上也非常果决,他直接杀了那个小戏子不说,还威胁贾妃的父母家人,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传出这个小戏子跟林家表姐相像的话,他就让人在京里到处宣扬,这个小戏子是贾妃在家的时候跟人通奸生的女儿!
当时我就奇怪这样的招数会不会有用,母亲告诉我,越是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儿越是难堵,而且这种招数,对一般人来说不会有什么用处,但是对贾家、对贾妃的父母来说,这种招数极其有效。
果然,后来也正如母亲说的那样,后来京里果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如果没有四表哥护着,林家表姐就是有再多的嫁妆,最后也只会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
这是小戏子事件告诉我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心里住了一个人。我甚至在心里偷偷地想,如果我未来的丈夫能跟四表哥那样护着我就好了。
不需要多少柔情蜜意,也不需要多少钱财,只要能护着我就好。
那个时候,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会有这个机会嫁给四表哥,我也从来不认为自己会跟四表哥有什么交集,
直到出嫁的堂姐从贾家带来了消息。
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因为天花去世了,那个时候,我的堂姐总算是得偿所愿嫁给了她心心念念的宝二哥哥。
只可惜,那个宝玉是个怜香惜玉的性子,根本就不适合做丈夫。从她嫁过去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开始独守空房。
当然,这么丢脸的事情,我这位好堂姐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是我的母亲从她的面相和体态以及走路的模样上看出来的。
那一年的天花闹得非常厉害,太上皇只要是没有死在蒙古人手里的儿子全都折在了天花之下,而我们史家,我的二伯父,还有我父亲,也都染上了天花。
二伯父和我父亲死后,我家也好,二伯家也罢,都没了成年的男丁。按照常理,二伯父和父亲去世之后,朝廷就会根据二伯父和父亲的遗折,在二伯父的子嗣和我父亲的子嗣中,为我们两家指定继任者,并且赐下冠带和袍服。
可是那一年,朝廷没有这么做。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太上皇的儿子们都死了,就连世宗皇帝也没了,宫里没有心情,也是在所难免,等我们孝满了,再托人求一求也是可以的。
可偏偏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听了堂姐的话之后,就跟被鬼迷住了一般,竟然完全相信了堂姐的话,以为林家表姐是真的不行了,以为林家表姐生下的孩子也弱得紧。
堂姐跟我们说:“……这也是我们老太太的意思。琦哥儿那么厉害,又有本事,现成的知院夫人,外头盯着这个位置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只是外头的多不知道根底,因此想在亲戚家里找一个。不求容貌多出色,也不求有多少嫁妆,只要能照顾好琦哥儿,不跟琏二嫂子争家业的便成。……我们老太太的意思,这种事情越早越好,没的让别人得了先。”
谁都知道这里面的话有多少漏洞。
谁都知道那位老太太的话在大表伯父家的份量以及大不如前,甚至已经没有人会拿这么大的事情让她做主了。
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偏偏就信了。
事实上,那个时候,我们家为了这爵位的事儿,一直提心吊胆的。说句不好听的,如果让我给四表哥做妾能落实我们家的爵位,无论是二伯娘还是我娘,都会逼着我给四表哥做妾。
而我,因为早些年就在心里放了四表哥,所以,我也没有及时发现不对。
按照母亲的安排,在父亲周年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四表哥。而四表哥正如我想的那样,俊秀潇洒,不但相貌堂堂、器宇轩昂,就连行事也与一般人不同。
那一瞬间,我是极愿意的。
我以为,我终于要嫁给我心目中的如意郎君了。
可是我万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成了我们家被问罪的缘由。
再后来,我们就搬进了大表伯父家里。
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拿什么脸面去见表哥和表嫂。
我知道,我是被堂姐给捉弄了,我们家也付出了代价,可是,我对表哥表嫂的伤害是实打实的。我花费了好大好大的力气,这才断了这段情,也鼓足了勇气去跟四表嫂道歉。
我不知道四表嫂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我觉得我必须这么做。
后来,四表哥送了西洋点心方子给我,我们家也搬出了表哥家里,再后来,弟弟喜欢教书、嫂子不擅长弄这个,我也嫁了别人。
我嫁的这个人是个商家子,他在家里就相当于三表哥在大表伯父家里的位置,上头有原配太太留下的大哥,下面有继室所出的弟弟,加上外祖家已经败了,所以过得很不如意。与其说我嫁给了他,还不如他做了我们家的上门女婿。
我们两个人靠着四表哥给的方子,还有白糖、抹茶、可可等别人很少弄到的配料,尤其可可,更是让我们在京师商家中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再后来,表哥家的姑祖母去世的说话,我前去吊唁,再度见到了表哥。
我终于忍不住问了表哥。
我问他,当时我跟表嫂道歉的时候,表嫂是不是已经知道了那件事情。
表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道:“……我会选择林姐姐,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林姐姐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女子,很多事情根本就瞒不过她的眼睛。原因之二就是因为林姐姐是天底下最宽厚的人,无论是谁,她都能够体谅对方的心情,即便对方给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最后她都会选择宽容和原谅。而且,林姐姐的宽容和原谅不是用不相干的第三方的名誉或者是其他东西来原谅别人。这也是我最为欣赏林姐姐的地方。”
我当时就傻了,而表哥还告诉我:
“……世人都以为,林黛玉是三生有幸,才嫁与我为妻,安享了一世富贵,可别人不知道的是,是我依赖着林姐姐。如果不是林姐姐,我贾琦也不过只是别人口中的只知道夸夸其谈的浪荡子而已。其实我跟我那位有名的堂兄一样,都是被宠坏了的小孩,我那位堂兄是被老太太给宠坏的,而我是被我的父母给宠坏的。跟我那位堂兄一样,我的脾气并不是很好。其实我也见过许多女子,尤其是曾经在大观园里住过的那几位,可是宝姐姐喜欢好我堂哥的强,云姐姐更是个没有心的人。更别说其他人了。”
后来我才知道,无论是安顿那些流民,还是后来的电力的发展,这里面很多东西都跟林姐姐有关。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表哥一直都在说自己窃取了本该属于林姐姐的荣耀,可林姐姐也说,如果不是表哥这些东西也不过是一堆废纸罢了。
表哥和林姐姐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哪怕后来表哥从内阁退出来了,他们俩还游览了大半个华夏,甚至有一次,如果不是小辈们拦着,他们就偷偷溜上了去南洋黄金珍珠岛的船了。那个时候,表哥都已经快七十岁的老头子了,不过精神一直都很好,是个可爱的老头子。
对了,表哥在海外有好几座珍珠岛,专门养殖珍珠。
不过,我的日子也不错。
虽然我的丈夫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可是我儿孙满堂,家里又有钱,给我的一应用度都是顶好的,我这一生也不枉了。
至于我那位堂姐,她的丈夫终究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她的名声也坏了,年纪也不小,只能靠着租赁房屋过活——那个时候,表哥家里早就不管她了。听说在靠着房屋租赁过活的时候,她还曾经被人欺负,偏生她为人处事不好,把街坊邻居都得罪了,最后也没有人帮她,到最后,她的那一点房产也被人弄走了。如果不是她跟表哥有点亲戚关系,只怕她早就被人弄到了楼子里。
偏生她的寿数也长。如果不是表哥弄了个什么养老的春晖堂,只怕她早就跟旧时候的乞丐一样活活饿死了。
当然,也有人说她早就死了,因为她那点房产早就过给了别人。
我也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因为我早就不跟她往来了。
我这一生,富贵过,落拓过,虽然有遗憾,却还是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我这一生,也不枉了。

第70章

——大家好,这里是bbc,我是乔尼,我身后就是白金汉宫,今天,我们将去探究一百多年前那对一直以昏庸无能而闻名的维多利亚女王夫妇。
电视机前几个抱着爆米花的女孩子立刻皱起了眉头,坐在左边的红头发、满脸雀斑得很有个性的女生道:“哦,天哪,又是这么无聊的节目!谁会关心那对无聊的夫妇!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播放一点那位大魏帝国的国父呢!我的世界近代史又要当了!天知道,身为英国人,为什么要把一个外国人而且还是外国的首相当做考点!更过分的是,连他十岁的事都要考!”
坐在她身边,梳着妹妹头、黑发碧眼的女生心有戚戚地翻着手里的书本。
这本世界近代史里面,专门有一个章节就是写这位首相的,整本书里面甚至有三分之一都跟这位尊贵的大人都有关,更别说,中华书局出版的《国之亚父》早在她们的父辈甚至是祖父辈就已经是学生们不想挂科的重要参考资料了。
就在她们身后,一个蓬松的褐色头发、长着一对可爱的小虎牙的漂亮女生坐在书桌前,一面翻着书,一面兴致缺缺地道:“被称为英国的路易十五的维多利亚女王有什么好提的?她的丈夫也是个沽名钓誉、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bbc栏目越来越不靠谱了。”
就坐在她的对面,那个玩电脑怀里不忘抱个芭比娃娃的金发蓝眼、一身洋装、颇具淑女气质的女生道:“赫敏,尽信书不如无书,阿尔伯特亲王可是很早就以博学多才而闻名的。他只是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外加生不逢时罢了。如果他跟那位国之亚父同龄,或者跟对方一样,早早地就拿到了权柄,那就另外一回事情了。”
“那是你的祖先,你当然帮他说话。”
“你!”
眼看着这两个又要吵起来,黑发的莉莉立刻道:“快,白金汉宫的发言人出来了!”
只见荧幕上的艾利勋爵道:
——众所周知,维多利亚女王被称为英国的路易十五,当然,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也饱受非议,虽然皇室一直坚信阿尔伯特亲王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人,严谨自律,但是,民众依旧不肯相信。
——哦,勋爵,请问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因为他是德国人,又位居高位,维多利亚女王又爱他爱得发疯,他对维多利亚女王拥有极大的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英国输了鸦片战争,甚至因为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联合阻击,使得英国一蹶不振。这是史实。英国需要替罪羊,而阿尔伯特亲王是最好的人选。
——勋爵阁下,您是说,阿尔伯特亲王成了替罪羊吗?
——是的。事实上,根据王宫的记录,阿尔伯特亲王跟维多利亚女王结婚以后,直到他们第一个孩子维姬公主出生,阿尔伯特亲王都没能掌握权力。当时,他距离英国国事最近的距离就是帮女王在签名上贴方格纸。关于这一点,连大魏帝国那位国之亚父都知道。
——哦,可是,这不是阿尔伯特亲王的诡辩吗?那个时候还没有苏伊士运河,从英国到大魏必须绕过好望角,单程就需要至少一年零五个月时间。这个时间还是远东的宝船的速度,英国的单桅帆船和铁甲船的速度还要慢。
——是的。事实上,除了当时跟着阿尔伯特亲王一起出使大魏的使节团成员,英国没有一个人相信,包括维多利亚女王。不过,最近,大魏帝国那边公开了一百多年前鸿胪寺的部分档案。而从那位国之亚父跟相关官员的对话,可以看得出,这位伟人对当时的英国了如指掌,而在欧罗巴众使节中,他对阿尔伯特亲王也最为防备。我们来看一下大魏国家图书馆网站上可以下载的这些档案的图片。皇室已经向大魏购买了这份档案在英国国内的版权和翻译权。大家可以在皇室网站上下载这些文件。
寝室里面的几个女孩子一惊,赫敏已经冲到了金发女孩的跟前:“维姬!快!你的电脑让我看一下!”
电视上全是废话,还不如看电脑呢。
“你自己不是也有吗?”
“我那个速度慢死了,现在肯定有很多人在登陆皇室官方网站,肯定登不上去。你一定已经把那些文件下载下来了。”
“没错。你坐过来吧。”
不止赫敏,坐在电视机前的两个女生也站在了维姬的身后,弯下腰,一起看图片。
“哦,天哪,竟然是繁体字!”
红发的莫莉立刻尖叫了起来。光大魏常用语和简体字都已经够让她头疼了,更别说是繁体字!
“当然!即便是现在,大魏的上流社会和重要的官方文书依旧用的是繁体字,甚至连高尖端的科学刊物都喜欢用繁体字。简体字只会在实验室的草稿以及时尚杂志上能够看到好吧?!”
“天哪!一个国家为什么用两种文字?”
“不是一个国家用两种文字!莫莉!你应该多读书!”赫敏没好气地道,“《国之亚父》里面就专门写道,国之亚父认为,繁体字的字数太多,光常用字都有好几万,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根本就无法灵活、准确地使用。为了提高民智、加强工匠们的文化基础,国之亚父特地发明了简体字,把常用字缩减到现在的八千左右。就是因为国之亚父的这项举动,让大魏第一个达成了把文盲率下降到百分之十以内的国家!工匠整体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从而为后来大魏的科学技术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没错,繁体字博大精深,不容易出现歧义,保证了政令的通畅和确实落实;简体字就简明易懂,在没有电脑、没有平板的年代,简体字为科学实验节省了很多时间。”
“哦,赫敏,帮帮我,你翻译给我们听吧。我知道,这肯定是难不住你的。”
她们寝室有两位学霸,一位是维姬,也就是那位金发蓝眼的女孩,这是一个天才型高材生,高贵的出生,美丽精致的容貌,优雅的谈吐,各种运动、舞会上的明珠,社交明星,在无数灯红酒绿的舞会酒会之余,她轻轻松松地就拿走所有科目的满分。
与维姬成为对比的是赫敏,这位是努力型的高材生,虽然出身一般,一样漂亮可爱,本身已经够优秀的情况下还继续努力,精益求精的典型。
对比之下,黑发的莉莉和红发的莫莉,这两位就显得普通了。
莫莉是不敢劳动维姬的,所以只能劳烦赫敏了。
“好吧好吧。”赫敏一面翻着网页,一面道:“这一份应该就是电视上说的那份文件了。”
赫敏的声音伴随着电视机里的声音响起:“这一份应该是鸿胪寺的官员说的,……”
“鸿胪寺?那是什么?”
“哦天哪,莫莉,大魏的鸿胪寺就是我们的外交部!你别告诉我你连这个都不知道!怪不得你每次的近代史都挂科!这可是常识!”
“我又不出国,我管他们的鸿胪寺是做什么的?”
莉莉不赞同地道:“莫莉,现在的大魏可不是两百多年前的大魏。两百多年前,大魏就只有远东那一块地盘,他的领土全部加起来,也就跟欧洲差不多大罢了。可是现在的大魏,包括了整个美洲、大洋洲,对了,大魏人喜欢把大洋洲叫做不庭胡余。……”
“诶?那两个字不是读作湖与吗?”
“古汉语的地名跟现在的汉语发音是不一样的,这两个字用作古汉语地名的时候,要念作奥图。”
“这就是写作胡余读作奥图?我觉得还是凹凸两个字比较好记。”
莫莉说了个冷笑话,赫敏抽了抽嘴角没有理会。
莉莉道:“莫莉,世界五大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是大魏的内海,大西洋和北冰洋上,大魏的领海有数百海里,更别说对方还掌握着苏伊士运河和运河两岸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莫莉道:“其实我好奇很久了。如果说对外扩张,我欧罗巴诸国要比大魏早了一百多年,虽然在那之前,大魏也曾经拥有发达的航海业,可是他们的航海政策却是极为保守的,到头来,被赶回欧洲的却是我们,而永远拥有那些土地的,却是他们。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出乎意料,回答她的竟然是维姬:“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