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娶了那个丞相-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说攻破就能攻破的?

    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几条都是在问军队中是否能做到赏罚分明,法令通行; 以及士兵操练得当; 并且占有人数和体力上的优势?

    而孙权自言引五万水军来战; 但大家都知道古代人打仗喜欢虚报数字,当年曹操和袁绍打的时候; 袁绍还说自己有百万雄师呢,结果……大家都知道的。刘玥心里算了算; 觉得孙仲谋最多也就带了一两万水军,再加上一些步兵配合。

    至于骑兵是不要肖想了,南方骑兵基本上都是面团捏的。真正骁勇善战的铁骑只能出自辽阔的北方平原,那里凛冽西北风、刀子般烈酒和高骏肥壮的宝马才养得出嗜血骑兵。

    三国时期最强大的骑兵,曾经属于董卓,后来属于吕布,所以吕布强盛时期,就连曹老板都要退避三分,不与他争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么蔡瑁又有多少人呢?诸葛亮猜测大概也是一两万人,其中包括一半的后勤供给。而从江东和荆州兵线补给是差不多长的,而刘表运粮是顺着长江而下,借助水势则快,而江东要补给到柴桑则要逆流,全靠船帆借风力和人工发力。

    这一来又占了地利的劣势。

    所以诸葛亮和刘玥讨论下来的结果是,这一战孙权败多胜少,刘表自然能应付,不需要益州费心。倒是孙权输了后,可以江东短时间内需要调整的机会,从汉中发兵北伐。

    汉中之上就是长安,但长安在西面,并不是曹操的大本营,当年也是郭汜等人部下送给曹操的。后者派大将镇守,自己却不在这边晃,而且他正忙着吞下袁绍地盘呢,这时候再要抽身西进就不容易了。

    这个决定很快被益州谋士团认可,刘玥倒也不急,暗中调配人手,只称是练兵。她这两年来靠这个借口搞了几次所谓的“演习”,一开始还会让曹操戒备,后来三四次一弄,他就不怎么在意了。

    凭着借口将兵甲供给都准备着,当明面上所有人都在关注曹操平定冀州与青州,孙权攻打柴桑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刘玥举重若轻地在预备下一场“盛宴”,而这一次,她有足够的耐心。

    “叫阿母。”刘玥抱着八个月大的小团子,拿出一根手指在儿子面前晃动,小孩儿这时候视力还没完全发育好,模模糊糊看到有东西晃,就伸手去抓。

    每次当儿子就要抓到的时候,刘玥就突然移开。然后当懵逼的小团子失去兴趣后,又把手指拿到他面前晃悠,如此反复几次,小家伙竟然也不觉得腻。

    “小年才多大,哪里会开口说话。”黄月英笑着走过来,忍不住去看刘玥怀里软糯白嫩的小团子,这孩子生得极为漂亮,简直集合了诸葛亮和刘玥长相的所有优点。

    这眉眼像极了他父亲,挺直小鼻梁和带笑小嘴却像他母亲。小家伙胎发乌亮,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清澈纯净,又是难得怎么招惹都不哭的好脾气。

    儿子没到三岁不能取名,但刘玥叫他“小年”,让人总以为这娃娃是小年那天生的,结果刘玥只是希望“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而已。

    反正小名大部分都是黑历史,像刘玥小名叫“婵娟”那么好听的,绝对是要感谢有文化有品位的刘表,你看看人家曹操多倒霉,许攸还敢当众喊他“曹阿瞒”。

    试想一下,如果小团子将来一统天下了,有人当着大臣们上朝的时候,管他喊“刘小年”,这种憋闷羞耻的心情可想而知。

    小名这种东西,注定只有爸妈长辈才能喊!

    “现在教他学,将来能开口了就会直接喊‘阿母’了。”刘玥笑道,忍不住蹭了蹭儿子娇嫩的小脸,后者仰头咯咯笑起来,软乎乎的小手碰触她的下巴,让做母亲的心都化了。

    “这倒也是,大约是夫君常逗她说话的缘故,絮柳开口比旁的亲戚孩子都要早几个月。”黄月英点头赞同,她和王粲几年前生了一个女儿,小名絮柳,也是活泼聪明。

    “你家絮柳比小年大两岁,不如我们做个娃娃亲?”刘玥开玩笑道。

    黄月英立刻婉拒道:“絮柳像我,总之不是个美人。到时候小年娶妻,新婚之夜发现自己倒比妻子更好看,岂不是失望?”

    刘玥哈哈大笑,道:“哪有做阿母说女儿不好看的。再说娶妻要娶贤,这小子将来敢就看人家女子一张脸,我可不认这样的儿子。”

    黄月英只是个找个婉转的借口拒绝而已,就像刘玥说的,好不好看不是关键,而是两家身份不对等。当年她和刘玥年少相识是亲戚也是朋友,但现在刘玥是南武侯益州牧,将来不出岔子,小年起码也是一方诸侯。

    再说给诸侯当正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还要考虑外戚的问题。

    刘玥只是开个玩笑,孩子们还小,不至于那么早考虑择妻。婴孩容易疲倦,此刻打着哈欠就不管不顾地把头往刘玥怀里一搭,很快就睡得香甜。

    “真是羡慕他想睡就睡的能力。”刘玥哭笑不得,下意识将儿子搂紧,生怕他睡着后着凉,又给仆从婢女一个眼色,让乳母将小年抱去房内睡。

    “什么时辰了,月英?”刘玥问道。

    黄月英回答道:“人已经都齐了。”

    “好。”刘玥理了理被小年弄乱的衣襟,然后才往议事厅走去。

    荆州传来消息,蔡瑁在柴桑大破孙权,砍敌首数千,缴得武器辎重无数。孙权大败而逃,周瑜在病中强撑起身子,亲自带兵来接应,蔡瑁不敢追击已经折返。

    刘玥抚了抚袖子,点头道:“诸位想必已知柴桑之战。”

    众人称是,厅中除了近乎所有的谋臣外,甘宁、张绣甚至还有黄忠都在席上。刘玥坐在主位,看不出面色,而诸葛亮陪在左下,荀攸在右下,都神态平静。

    “大军可皆已备下?”刘玥沉声问道。

    “回明公,大军即刻便可开拔启程。”荀攸回道。

    “物资粮草可都齐备?”刘玥又问。

    “回明公,自秋收起就准备粮草辎重和武器兵甲,足够北伐所需。”这次回答的是贾诩。

    “诸位对北伐曹操可还有异议?”刘玥最后问道。

    “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早有不臣之心,明公自当替天讨之。民心所向,莫敢不从,可以一战。”诸葛亮朗声道,和刘玥交换了一个眼神。

    刘玥扫视群臣,抬眸慢慢道——

    “命张绣、甘宁为先锋军,黄忠亲率大军四万,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庞统为副军师北伐曹操,命张鲁自汉中出兵两万,攻取长安,以夺关中陇西。”

    “喏。”这是文官。

    “得令。”这是武官。

    没错,这一次刘玥并不亲自带兵,甚至不会离开益州。正如贾诩和她说的那样,她手下文臣武将都是人中龙凤,有时候,明公要对他们有更多的信心。

    给群臣施展的空间,也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我就在此处为诸君浅埋祝捷酒,待君归来同饮千杯。”刘玥举起案上的酒杯,众人纷纷相随,“请!”

    酒入喉,化为一股豪气,也是暗中反复沉淀两年的等待。

    君且看此剑之利,寒光震寰宇!

    #

    刘玥本来就假借“练兵”的名义将大军集结在汉中附近,几万人马不出两日就到了汉中,而张绣带着骑兵更是快马一日,找到张鲁,向他传达了刘玥的命令。

    之前北伐的事情,徐庶也和他说过,所以张鲁早就准备好了军队物资。他在汉中根基深厚,又深得民心,倒也小心没传出风声让曹操听见。

    先锋军和汉中军会合,张绣说道:“诸葛军师令我等先行突袭曹军,守城的正是那曹洪。黄将军两日后便到。”

    “我等出奇兵,以有心攻无意,首战至关重要。从汉中去长安到处是崇山峻岭,只有两条路可走,顺汉水走到武都郡从祁山出,从汉中郡发兵走斜谷更近一些。”张鲁问徐庶和张绣道,“该从何处发兵?”

    “诸葛军师命从斜谷出兵。”张绣答道。

    “斜谷常有曹军探子,恐打草惊蛇。”是的,曹洪估计派人专门盯着那儿呢。

    “明公之意是偷袭,便不能从斜谷出兵。将军,我常听闻还有一处小道,名曰子午谷,道路狭小险恶,毒虫蛇蚁众多,终年无人问津。”徐庶说道,“可让张将军带五千骑兵先行。”

    张鲁皱眉:“这条路我也知道,只有几个当地猎户才走,但道路曲折崎岖,不适宜行军,若遇到大雨山洪就是被围困至死。况且只有五千奇兵,哪怕是突袭也奈何不得曹洪,长安守军一万多人,又有城坚之险,若久攻不下,曹军来援,张将军危矣。”

    “曹操在关内和陇西兵少,他又带大军去平定冀州和青州,再加上他在许都留守的兵卒和用来防备江东的兵力,他手上不会再有太多人。”徐庶坚持道:“援军不足为虑,若是子午谷被堵,大军仍可从斜谷出,如今又非雨季……”

    打仗哪有不冒风险的,而且徐庶说的没错,曹操手里撑死能有多少兵,大部分带去打北方了,留一部分在许都守家,还有一部分来防备江东和荆州。就算曹洪守住了长安,要等到援兵也不是两三日的事情,那时候黄将军早就到了。

    “这……可诸葛军师的命令。”张鲁迟疑道,他一向是比较谨慎的人。

    相比之下,张绣和徐庶就大胆得多,两人一合计道:“张将军只带五千精骑兵,将军您还从遵照军师命令从斜谷出兵。”

    喂喂,军令还有打折扣的啊?!

    然而两对一张鲁完败,他本来也是比较温和的人,这几年徐庶在他身边出过不少计谋,所以对这位主公派来的谋臣十分信任,于是就这么答应了。

    等到诸葛亮收到消息,说张绣带着五千奇兵从子午谷发兵了,他脸色都有些发青。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说要让将军们根据战场情况自行判断,调整政策。所以,诸葛亮最终也没说什么,只和黄忠商议让大军加快前进。

    务必要及时赶到斜谷,以支援张鲁和张绣。 

 36巧骗曹洪

    兵贵神速; 远来攻城; 示之以弱。

    张绣五千轻装简行的轻骑兵一日一夜便到了长安城下,他们只带了五天的口粮,辎重武器什么都没有; 可谓攻城的条件一个都不占。

    而长安城又曾经是帝都,城池坚固; 虽然几经战乱,却依旧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守城将领名叫曹洪,是曹操的从弟,对曹操忠心不二,又颇为勇武。

    徐庶骑着一匹快马跟在张绣旁边; 说道:“我等远途而来; 兵马疲惫,又只有五千兵卒,敌人势必轻视我们,趁此机会可诱敌而出。若等到黄将军和张将军的大军抵达,曹洪见我们人多势众,必定死守长安不出; 等到曹贼救援。”

    张绣也点头赞同; 两人暗中筹谋片刻。张绣便让士兵们将粮食武器都随身带在身上; 又命令骑兵听他号令,一齐从南面冲进城中; 若曹洪带兵来救,再撤退也不迟。

    徐庶也拔出佩剑; 跟随骑兵一同冲锋。

    没有嘹亮的号角,也没有进军击鼓声,只有张绣从喉咙里低吼出的“杀”字,他手持长。枪驾马率先冲出去,身后五千骑兵列出冲撞队形,直直朝着城池冲去。

    此时是正午,正是人困疲倦的时候,因为没有戒备,守城门的只有一小队人马。等看到这一支轻骑兵像大变活人一样地出现,并且气势汹汹地冲过来,守门士兵甚至来不及反应和呼喊,就被张绣一。枪贯胸,后面跟着的骑兵也侧身收割生命。

    长安城里瞬间乱成一团。

    曹洪得到消息的时候,张绣都已经杀到太守府里去了,猝不及防的城兵哪里是长途奔杀而来的正规军对手?而且这些人不多说一句,也不多做一件事,不抢钱不停留,只是飞快地冲撞和杀戮——见城兵杀,见士人杀,见当官的更杀。

    除了满地跑的妇孺百姓外,他们杀所有挡路的。好在曹洪调兵调得及时,只是城外军营里那一万兵马毕竟需要时间集结和准备,等到曹洪带兵包围长安时,正好看到张绣用枪挑着当地长官的脑袋,对他耀武扬威地抬抬下巴。

    “张绣小儿!”曹洪气得眼睛通红。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宦官曹家的子弟,失敬失敬。”张绣哈哈大笑,非常精准地戳中了曹家的死穴,曹操除了讨厌人家叫他小名外,鄙夷他身高外貌外,最讨厌别人歧视他出身。

    张绣将人头甩到远处曹军面前,还在那里大声补刀。

    “你们曹家靠着内侍发家,那要是以后真成了大事,岂不是往上追溯起来,要封一个内监做高皇帝?哈哈哈哈,没子孙根的当了先帝,这倒是闻所未闻了。”

    曹洪死死攥住马绳,扭头眼神狠厉地对偏将道:“放箭!”

    徐庶看刺激得差不多了,就让张绣快跑,他们是骑兵速度快,这些步兵还要带着弓兵走,根本撵不上他们。果然张绣五千骑兵跑得那叫一个快啊,漫天箭雨也是有射程的,被张绣激怒的曹洪甚至都顾不得计算距离了,放空了两轮箭。

    弓兵停下来射箭,盾兵和步兵都是要等他们的,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弓箭手,另一方面免得跑太快被自己人扎成刺猬。

    所以等曹洪被冲昏头脑,放空了两轮箭,连张绣骑兵的毛都没碰到时,他们已经追不上了对方了。曹洪这才恢复冷静,暗恨道:中了张绣小儿的激将法!

    不过好在张绣也不是没有折损,手下禀报说抓了一个俘虏,曹洪立刻命令把人押上来。结果一问才得知,张绣和徐庶竟然是违背军令,自己单独擅自从子午谷突袭,他们真的还就只有五千骑兵,身上就只带着五天口粮。

    之前曹洪打得小心翼翼,就是怕张绣作为先锋军,后面还埋伏着大部队。现在一听岂有不乐的道理。要知道从斜谷或者祁山出兵,必定要多一天以上的行程,大军开拔速度更慢。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曹洪冷哼道:“待他大军赶到,我定杀了那小张儿,用他的头给那群贼人做见面礼。”

    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话,就是等张鲁和黄忠大军到了,估计张绣和徐庶早就凉了。到时候曹洪再回到长安城,占据地理优势闭城不出,等到曹操派兵支援。

    嗯,可惜想得很好,却不知道徐庶打得是另一手算盘。

    《孙子兵法》十二术中说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徐庶要的就是把曹洪引出城外,至于胜负成败,五千骑兵对他一万多弓步兵,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何况张鲁为了支援两人,将自己手下的军队也分出一支先锋军,领兵的是张鲁亲弟弟张愧,字公仁。

    先锋军估计再不到一日就能到,若他们引着曹洪往南面跑,正好撞上从斜谷出的张愧先锋军,两军合击可除曹贼。

    虽是这么说,但这场仗打得也并不轻松。张绣骑兵带着曹洪绕圈子,他们身边只有几天口粮,不少士兵两三天忙着赶路没合眼,都是又累又饿,连马都要撑不住了,而曹洪却越追越来劲。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等到张绣甩开一定距离,让士兵暂时休息时,所有人翻身下马就地瘫坐。跑的时候有人丢了口粮,还有人死了马,丢了兵器,只能互相之间匀一匀,而五千人马只剩下了三千不到。

    徐庶这几天砍人都砍到麻木了,作为一个谋士,他阵前杀敌的数量都能在军中当个小官了。这让他想起了年少时光,他也是这样砍人……啊,黑历史就不要提了。

    张绣作为主将还是有粮食可吃的,但他也就拿了一个硬到磕牙的饼子,就着水囊硬是几口咬下一半。看到徐庶灰头土脸的样子,觉得文人大概比较讲究一些,就随手从身上撕下干净点的布条,用珍贵的水沾湿,递给徐庶。

    徐庶眨了眨眼睛,问道:“将军何意?”

    “徐先生叫我维佑就好。”张绣执意把布条伸到徐庶面前,看到后者一脸茫然的模样,干脆帮他擦了擦脸,“可是吃不下饼子?我也说它哪像面做的,倒像是石头做的。”

    徐庶:……你这么自然给我擦脸真的好吗?

    徐庶连忙夺过布条自己擦,对张绣说道:“将军多虑了,行兵打仗的口粮自然要耐久些,吹得硬一点能多放十天半个月。庶当然知道,也不至于吞咽不下。”他只是在担心兵士情况,并盼望着张鲁的人快一些赶到。

    尽管徐庶是这么说的,但张绣还是认为文人娇贵些。他性子向来直,也不会弯弯绕绕的东西,之前没归顺刘玥前一直想要个人帮他谋划,却苦于没人投奔,这就导致他对有本事的文人都很尊重。

    看到徐庶只是擦脸不吃东西,就从自己吃的饼子上掰下一块,用水泡软了才递给前者。徐庶也觉得再拒绝不好,只得道谢后接过来,低头塞进嘴里咽下去,也吃不出什么味道来。

    至于同吃一个饼什么的,徐庶倒不讲究。

    曹洪追在屁股后面跑,两人不敢休息太久,吃完东西喝了水后,就急匆匆地召集士兵继续奔逃。张绣骑的马是刘玥送的绝品良驹,徐庶是谋士就没什么宝马,出征前只挑了一匹品相不错的战马,如今有些吃不消,马累得直喘气。

    “维佑,人和马都撑不了多久。”徐庶皱眉,悄悄对张绣说道:“为今之计只有暂去附近林间避一避。”

    “徐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可要是曹洪围住山头,放火烧林,我等就是瓮中之鳖。”张绣摇头,这是兵家大忌,他打了那么多年仗自然知晓,而徐庶也不可能不知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可现在这个情况,若是被曹洪追上,我等可还有一战之力。占据山之险峻,以滚石退敌,或可拖延一二。”徐庶想了想,又轻声道,“还剩三千骑兵,杀一千匹马充饥,那一千人守山,或可再打他一回。”

    就这么两人骑着马,马头相交,叽里咕噜商量了一会儿。

    张绣回过头就让骑兵往南面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头奔去,这座山坡陡峭,马匹上不得山。张绣让杀了最疲倦不支的马匹,直接拨皮割肉。

    因被人追击不敢生火,徐庶说马肉生食也可以,张绣点点头就割下一片血淋淋的肉片往嘴里送,士兵们有样学样。这几天也就用每日半块石头饼填肚子,这些士兵都是半大小伙子,干得又是打仗逃命这种重体力活,哪里撑得下去。

    一条马腿一个人就能吃完,不说别的,生马肉味道也不算难以下咽。吃饱了大肉才能有力气继续打仗,徐庶让把这些马皮割下来,一会儿还有用。

    徐庶的马也是被屠宰的那批,他看着陪伴多日的坐骑,狠狠心割了对方的脉。那匹马嘶鸣一声,眼中甚至有热泪流下,然后才轰然倒地,鲜血蜿蜒到徐庶脚下,他蹲下来将马匹湿润的眼眸合上。

    “徐先生?”张绣问道。

    “无事。”徐庶闭了闭眼,对张绣道:“你既然让我喊你维佑,也便唤我元直。”

    “元直。”张绣把人带去另一匹马的尸首前,那匹马已经剥皮割了一半肉,四个士兵们看到张绣指了指徐庶那匹马,让他们吃那个去,他则蹲下来割肉:“味道也不算坏。”

    徐庶拿了咽下,只觉得嘴里一股浓郁的新鲜血味,还带着温热滑腻口感。

    茹毛饮血。

    徐庶脑中想到了这个,还没说话,张绣又迅速割了一片给他。然后两人不断重复着割肉,递过去,接过吞咽,继续割肉的循环。

    “维佑,你带剩下两千多骑兵先走,埋伏于那处山林。”徐庶指了指浓密的林间,“将马血撒在地上,装成掩埋痕迹,我带着一千人去山上准备,等曹洪到了,将军等我消息。”

    张绣点点头,又看到徐庶神情严肃:“即便这一次能打得曹洪暂时败退,不出一个时辰他还会回来,我等失了马匹不得跑远,维佑不必管我,继续装作往斜谷撤军。”

    “这怎生使得?”张绣大惊,“若是先生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和张太守交待,又如何和诸葛军师与明公交待?”

    徐庶苦笑,行礼道:“此计本就冒险,多谢维佑信我。”

    “唉!”张绣劝了半天也拗不过徐庶,只得愤愤一跺脚,带着剩下有马的骑兵跑去不远处的密林隐藏。徐庶细心,派了十多人去清理骑兵走过的痕迹。

    而张绣远远观望徐庶带人上山,慢慢消失在山林之间。等了一个多时辰后,曹军果然到了,斥候发现马匹尸首,便回去禀报曹洪,曹军在原地停下列阵,等曹洪下达命令。

    曹洪远望地形,又听斥候说遍地是马血,又有掩埋尸体的痕迹,就问马匹尸首估计有多少。

    斥候回道:“没来得及埋的也有一千多匹,都割过肉,又有一些伤兵尸体。”

    遍地鲜血实在刺鼻,曹洪料定张绣是走投无路,才杀马充饥,并带人往山上逃去,这样还可以借助山势守上一会儿,只可惜注定是困兽之斗。

    想明白后,曹洪便让人围住那座不大的山,并让人向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