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武侠]吴越双勾-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秋颔首:“但你和我的目标都太大了,断魂谷已经毁了,蔡相接下来一定会紧盯你我。”
无情道:“所以就得托人帮忙了。”
无情看向了主座上未发一眼的邀月:“就是不知道别人愿不愿意帮忙。”
移花宫一项不理江湖事,更何况这还是朝堂事。如果这事开口的人真是无情,邀月怕是连个回答都没有,转头就走。
可偏偏开口的不是无情。
无情对风秋道:“别人或许不愿意,那该怎么办呢师妹。”
风秋了然,她双手合十,对邀月做拜托状,可怜兮兮地说:“求求你啦,师兄。”
邀月:“……”
怜星掩唇而笑,他看向邀月道:“枫娘都开口了,不好脱却呀。”
他笑眯眯道:“这样吧,不如我们一起进京。这匣子还是放在我这里,安全性你们可以放心。等大家一起入了京,我派人把匣子放进侍郎府里。”
无情扫了这对兄弟一眼,未发一言。
风秋却好奇问:“一起入京,你们入京有什么事吗?”
怜星想了想,对风秋道:“去探望苏楼主。”
风秋:“……?”
怜星一本正经:“许久未曾见过苏楼主了,身为晚辈,该去探望。”
风秋:“你们以前也没——”
邀月淡声说了句:“苏梦枕最近身体如何?”
风秋:“……”
风秋诚恳对无情道:“我们一起上京吧。我这两位师兄很厉害的,有他们一起,倒也不用担心蔡相有所动作。”
无情深深看了这两人一眼,对风秋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他略颔首,同意道:“好,仗势大些,或许反而还能迷惑蔡相的判断。”
无情同意了,这事也就算全了一半。
风秋原本是要回家的,这下一闹,也不能按时回家了。有了消息传递不及时闹出的邀月怜星这事,风秋现在无比重视消息的及时性。
她及时给燕南天和冷血送了信,很快也收到了回信。
燕南天说不是大事,他也送江家二老去京城就是了,至于冷血,冷血待赈灾事情一结束就好赶回京城,不和他们一路,但他一人轻车简行,估计两方也是差不多时间到。
回去的一路如风秋所想的一样安稳,就在风秋想着,江湖大约又终于回到一年前的平静的时候,炸弹又来了。
首先是“石观音”的名字渐渐流传开了,听闻他如今带着断魂谷的残部在西北荒漠建立了新的据点,于丝绸古道上的诸多小国间威名极盛,撰写江湖诸事的在短短七日内,便将他的名字从刚刚添入兵器谱一路将他提至了“掌”下第三。
也就是说,江湖最权威的评价机构,认为石观音的威胁仅在移花宫的邀月怜星之下。
对此,风秋只有一句——“你真是慧眼识英才,太懂了。”
第二件事要更大一些。
不过这也是他们进了京城后才发现的。
今上驾崩了。
不对,准确的来说,该说是先皇。
先皇暴毙,蔡相狱中自尽,朝堂早已刮过一阵腥风细雨。如今骤雨初停,立在金銮殿上的,是曾认李无忌为师,由他一手推上了王位的皇六子。
是的,在风秋他们还以为李无忌步履维艰,努力在外头给他分担压力的时候——李无忌已经悄无声息地,“谋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李哥:皇帝实在听不见人话,那我就换一个叭。
第51章
大李这事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一年前; 江湖仍处平静期; 风秋做的最多的事,也不过就是代苏梦枕接触各方势力; 能交好的交好,不能交好的进行威慑,致力于全方位压过六分半堂,让雷损知难而退; 早点退休养老算了,不要再掺和江湖事; 也别在做天怒人怨的买卖,庇护些不该被庇护的恶人。
这时候,金风细雨楼已经和李无忌形成了同盟之势; 借着李无忌在朝中的影响力; 金风细雨楼的扩张十分顺利,甚至还得了机会能给前线边疆的将士送些物资。
可以说,正是前景一片大好; 极易令人放松警惕的一段时光。
李无忌是个行一步思十步的人; 许多旁人不会去想的可能,他都会去思考。就比如“烈火烹油”“月盈则亏”这样的词语。李无忌想得很明白,蔡相没倒呢; 老皇帝在他和蔡相之间; 也显然还是更喜欢蔡相一点,突然间他就在朝堂上畅行无阻了,要说没有猫腻; 傻子才信。
所谓伴君如伴虎,朝堂之上只稍踏错一步,就有可能坠下万丈深渊再得翻身。花大作为商贾之后,在朝中行止只比李无忌更难,他略在外围,看的比李无忌也就更清一些,他同意李无忌的做法,朝堂上蔡相一脉突然作出的让步,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那个时候,李无忌还没能把蔡京的行为和断魂谷联系起来,他只是觉得政治场上暗潮汹涌,需要后手。所以他借着皇帝依然喜欢着他的当口,联络荣养得阁老重臣,劝皇帝封已长成的六皇子为王。
李无忌历史还不错,所以他非常清楚这个世界因为故事的融合而使得朝廷混乱不堪。就好比这六皇子——在真正的历史压根就不存在的六皇子,不仅存在着,他的见识还让初次见到他的李无忌想到了武侠世界里的另一个挺有名的皇帝。
一个面对叶孤城的刺杀都能说出“天子之剑”的小皇帝。
那时候李无忌就想过,如果这代朝廷真的救不了,那直接换一代或许也不错。所以在感受到危机时,李无忌的第一个想法,是要将革命的火种藏好。封王意味着蔡相有机会让对方偏离政治中心,六皇子从来都是青睐这位年轻的、出自世家的年轻探花的,李无忌提出这样的建议,蔡相一派只会顺手推舟。
于是六皇子封王,封王没多久,就被皇帝随便派了个差事,派去了太平王所在的封地。
太平王的封地在原本陆小凤的故事里,是反派宫九的大本营。只可惜世界变化太大,无名岛还没成势力的时候,就被前往南海的燕南天因为好奇给一锅端了。如今的太平岛就是个普通渔岛,那道上数不清的财富一早就被燕南天赠给了白云城用以改善南海渔民的生活,至于秘籍这样的东西,自然是全送回了金风细雨楼锁起来,以免流入江湖又生风波。所以若是要说如今最安全的异性王,本人忠君爱国的太平王绝对排名第一。
一个武功平平的宫九,李无忌认为六皇子能应付。要是连宫九都应付不来,那他保也保的没啥意义了。
送走六皇子本来只是一步小心为上的棋,却没想到歪打正着。六皇子走了还没多久,那把暗中烧着李无忌的火便更旺了。蔡相向皇帝进言,建议让李无忌为宗室之师。说他师从名家,又出生清流,在士林中很有名望,诸皇子对他也多有孺慕,让他教书再好不过。
老皇帝自己是个热衷诗书礼易茶的风雅人,他喜欢李无忌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他诗做的漂亮,画画的也很有特色(李无忌:感恩明清诗人,感谢现代素质教育以及让我临摹了无数骏马图的国画老师),说让如今前景一片大好的李无忌教书,他也没多想,一口就在金殿上这么定了。
皇帝在上头觉得是荣耀。李无忌在下头听着,脸色却微微变了。
他还在朝堂上立着,不是没有实质的大家,更不是已荣养的老臣。让他一个仕途正盛,眼见很可能要成为开朝以来最年轻尚书的官员,去做宗室之师——这基本就是要他去做帝师的意思。
帝师是什么位置,是曾教导年幼皇帝读书的老师,因为这个位置特殊,所以通常都是由远离朝堂的中庸大家担任,又或者是前朝卸任的前相宰甫,从没有说让本朝权官去做的道理。
如果李无忌真去做了这个老师,那他的仕途就算到头了。
蔡相都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让宗室弟子问他几个问题,从他的话里揪出些倾向性的话,编辑一下,再传给老皇帝知道——干预国政、教唆潜在的储君偏离国政是大罪,老皇子舍不得,那就是他丢官继续做老师。除非他真的教出个对他十分信赖的“新帝”,在十年二十年后帮他重入朝堂,否则李无忌就真是个空有名望,但半点抱负也舒展不出的“好探花”了。
如果老皇帝对他真的不满了,与今上离心,不再有皇帝宠信的李无忌面对蔡京重来的重拳打压——那可真是有计也使不出,只能辞官逃命了。
毒、真的毒。先忍他足有一年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威严,用“李无忌能与蔡相分庭抗礼甚至略压一筹”做扶梯,送他上青云!让他登高至连三朝元老都觉得他有资格做帝师的程度,再非常干脆的抽掉扶梯,直接让他困死于这不沾红尘的青云之上,自己将自己困死!
姜还是老的辣。李无忌立在金銮殿里,穿堂风吹得他一个激灵,让他在短短一夕间想到了无数种可能,竟然没有一种能全身而退的。
此刻拒绝,便是不识好歹罔顾神恩,宠信必不能如故。
此刻同意,又是没得防贼千日的,战战兢兢,就算保全自身,却也再不能自主命运。
春天的风冷得李无忌惆怅,让他思念他原本的“江南”故乡。
他站在殿里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算了,连这种狗话都能听进去的皇帝估摸着也听不了多少人话。与其费这个功夫,不如换条轻松点的路吧。
他们李家世代簪缨,也不是只当官了。他们李家也有转入江湖行走黑白两道的。
李无忌颇为忧郁:暂时先换个“李”用下就是了。
他琢磨了一下,排布了一下,顺便查了一下,准备看哪条路走起来比较合适。
而大约老天爷也在帮他,瞧见他一口拒绝了帝师职,而让皇帝震怒勒令他闭门思过的蔡相一脉欢欣鼓舞,出手也就更不顾及了些。他的同期,一位同样立志报国,想要涤清气象的官员,死在了外派的路上。
从前也有不少京官外派后,或因水土不服、或因当地环境险恶,而死在了自己的任地的,这样的事情本不足为奇,最多只是死在了路上有点奇怪而已。
为奇的是他死得地界是河北。
一个李无忌一早就通过金风细雨楼和风云镖局打过了招呼的地方。
不用李无忌特别交代,花大已经自发性去查。这一查,便查出了蔡相与断魂谷之间的勾结。只是他们没有证据,更要命的是,除非是蔡相本人举兵谋反,否则以今上对蔡相的宠信,重拿轻放的概率极高,甚至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反噬其身。
花大拿不稳注意,他问李无忌有什么看法。李无忌已经惹怒了今上,时间拖的越久对他们越不利,若要在短时间内动手,断魂谷是目前他们有的最佳选择。
花大记着李无忌与江湖关系很好,若是李无忌也和蔡相一样完全动用起江湖势力,或许还能有一搏之力。但出乎花大的意料,李无忌在看完资料后,竟仍是说:“这把刀,不够利。”
花大叹道:“我何尝不知,但我们的确没有更好的刀了。”
李无忌便是在那时笑道:“有。”
花大:“什么?”
李无忌道:“我们还有六皇子、或者说衡王。”
花大:“衡王刚刚离京,你不是还说要保他?在这个风尖浪口——”
李无忌打断了花大,他似乎也厌倦了弯着说话的风格,所以他直接对自己好友道:“溪云,你想不想换个皇帝?”
花大:“!?”
李无忌老实道:“我想换一个了。”
于是李无忌借着当初帮金风细雨楼弄到的与前线联络的线,联络了边疆早已不满的军户。李无忌一篇檄文写的慷慨激昂,直言蔡京误国,需要诸位清君侧。一直在被当朝打压、活的苦不堪言的军户哪里见过这种攻心阵势。黄山的李家也不知道李无忌到底想搞什么,总之因他是家主,顺手帮着帮着就替他把檄文送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手上。因为军户里有不识字的,黄山李家中李无忌的心腹,还能非常贴心的给你讲了。
边军将领这些年通过金风细雨楼间接不知受了李无忌多少庇护,加上他们对李无忌也有种莫名的信任,边军将领看见了檄文也就当做没看见,甚至答应了李无忌派去的人,若有军户跑了,他们可以当做没看见。
其中自然还有许多复杂的操作和说服,总归,李无忌在决定谋反的第一个月,得到边军的零散的军户力量。这些军户化整为零,最后又在金风细雨楼和黄山李家的帮助下,在一年内陆陆续续入了京(李无忌:在此我又要感谢武侠世界里的漏洞百出的户籍制度)。
但这些军户不过只是用来做诱饵的。
李无忌真正力量在六皇子。他派人送信给这位皇子,这位皇子看完后大呼三声,随后便快马加鞭赶去了太平王之处——按照李无忌的办法,六皇子在兵变前一月,得到了太平王的兵力。
最后就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步——激怒蔡相,让他以为大李要孤注一掷,从而先下手为强。蔡相未必会杀老皇帝,但在京城里头一但举兵说头就有很多哦。李无忌想得是换个皇帝,不是“谋反”,所以锅得有人背才行。
在这一步里,他又看像了先前他觉得不利的那把刀“断魂谷”,替它寻到了最后的用处。
但能清除断魂谷,并且与他一心,甚至能打破蔡相所有的后手,确保能把蔡相逼到跳脚的人,李无忌数来数去,算来算去,最后也只找到一个风秋。
他是个为达目的百无禁忌的人,既然风秋合适,那便拉她入局。
于是李无忌拉起了金风细雨楼和神侯府这条线,布下了一切的引线,借由神侯府,让风秋踏进这场争斗之中。可真当他拉下了引线,瞧见风秋当真日夜兼程赶回京中,他心里又生出了一股莫名的情绪。风秋来的越快,那股莫名的情绪便越强。
他顺口问了花大,花大对于他拉风秋入局的行为仍在不满中,也很不客气道:“总不是后悔,李侍郎不总说‘落子便该无悔’么?”
李无忌哑然。他第一次没有笑着反驳花大的话,反而仔仔细细地想了想,和花大说:“我好想真的后悔了。”
就像花大说的那样,李无忌这人瞧着温和可亲,实则是个奉行落子无悔的冷酷派。也只有他这样表面温顺实则张狂的家伙,才能随口说出“换个皇帝”这样的话。他上辈子到死都不知道什么是后悔,临到了这辈子,站在比上辈子容易许多的位置上,倒头一次生出悔意了。
这实在是新奇,也实在是难过。
李无忌忍不下去,所以他又去翻自己的棋盘。他利用了西叶决斗的事,开始尝试与先前布局的自己对局,试图拦下风秋入局。
这也是为什么西叶决斗的事情,他能知道的比白楼还早。因为这事本就是他后悔了,想要悔棋而走出的一步。
只可惜风秋真是“他”一早了解的风秋,就算是有了西叶决斗的事情,引线既已铺好,她就会选择加入神侯府。
李无忌得知在屋中坐了许久,告诉自己再试一次,如果这次依然拦不住风秋,那就真是天命如此,他也不必再多做犹豫。
他提笔写了信,一封给风秋,一封给李琦。他该是个冷酷理智的人,却在这件事上左右反复。李无忌写信给风秋,希望借由林诗音绊她在移花宫,从而再将她送出局。可谁也没想到,之后发生了黄河赈灾银的事,已经被李无忌咬牙“送走”的人,就这样兜兜转转又回了局。
当时在京城收到了消息的大李:“……”
大李:我的小伙伴到底是什么“江湖事件中心”体质。
随后就像大李预计的那样,风秋追住了断魂谷。她的行为让蔡相咬牙,感到了极大的不安。由风秋而介入的断魂谷更是将蔡相一路逼至绝路——作为诱饵的军户这时再出现,蔡相终于动了。
他一动,李无忌埋了一年的棋子全部引动,勤王救驾清君侧,熟练地檄文都偷懒的一个字没换照发一遍。
风秋在这一年里的动静太大了,以致于蔡相全然忽视了李无忌的“进退维谷”到底是真是假,彻底落尽了局里,就这样被李无忌给翻了。
细说起来,李无忌用的办法和蔡相先前用来对付他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送你上青云,只是李无忌送的方向是西。
风秋回到金风细雨楼,听杨无邪面无表情地和他说白楼最后整理出的事情原貌,好半晌都没能从震惊中走出来。
杨无邪道:“这个李侍郎——不,现在该称呼一声李尚书。我就没见过这么心狠的小子,神侯府、金风细雨楼、移花宫、李园、断魂谷,这江湖里但凡数的上名的势力,有他没有用过的吗!?”
“他连朋友都利用!”
风秋下意识道:“还好吧,林诗音还还怀孕呢,我要是不去,断魂谷不就伤到他了?”
杨无邪:“……”
杨无邪叹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李尚书请你吃酒,还是上次的地方,你去吗?”
风秋去了。
李无忌甚至还在之前请她喝酒的包厢里请她。
见她来了,李无忌给她倒了酒,笑着问:“生气了吗?”
风秋:“还行,没那么气,毕竟选择都是我做的,你只是了解我嘛。回头想想,家国新气象里还有我的一份力,我不是在无用功——我还有点高兴。”
李无忌玩笑道:“行,比起是不是被利用了,你更在乎是不是做了无用功,不愧是当年壁守大唐的苍云军!”
风秋闻言面色不该:“好说,上面的是官话,我私话还没说呢。”
李无忌喝酒的动作顿了一瞬,在风秋说话之前,他恭恭敬敬地给风秋鞠了一躬,道歉道:“瞒着你布局,实在抱歉。不是不信任你,只是后期实在是险恶,你知道的太多,做的会更多,做的太多也就更危险。”
风秋:“……”
风秋看着姿态做足、话还说的很漂亮让人刺都不好挑的小伙伴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人家当官还能换皇帝玩,她开局这么厉害,现在还玩不过移花宫。
他俩技能点就点的不一样!
风秋挥了挥手道:“哎……我也没真的生气。”
李无忌道:“我却是真的道歉。”
“不过这次的事,倒也让我意识到我其实没我以为的那么——”他没找到合适的词,微微笑了笑,“我体会到了后悔,既怕你恨我,也怕我弟弟和妹妹会真的出事。我怕的这一个月都几乎没能睡下。”
“我明白你来见我的真正目的,会怕就不是晚期,我还有的救。”
“所以放心吧,不会有下一次了。”
作者有话要说: 自此之后,大李和人下棋尤爱悔棋,名声掉的飞快!
下面王小石和白愁飞就要出现啦!
第52章
风秋原本也就没真的生气。就如她说的那样; 只需她这快一月多的忙碌不是无用功; 而是真切帮到了大李,她就没什么不高兴的地方。
大李和她擅长的东西不一样; 她擅长执行却不擅长布局,既然大李擅长,这盘他又能操的稳,那她知不知道真相; 又到底是不是被利用了,其实并不重要。她刚决定了信任这种事要跟着感觉来; 总归大李是这世上几个绝不会伤害她的人之一,那他做事肯定有他的考量,风秋觉得不用追究那么细。
比起追究这个; 风秋更担心的是会如此行事的大李。
这天下毕竟不是人人的性子都和风秋一样; 大李行事如此不顾旁人心意又我行我素,时日长久,难免会伤到周遭人心。作为朋友; 风秋不希望大李因行事的偏差而“失去”他本该拥有的东西。作为朋友; 她有义务提醒他,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人生不是棋盘,朋友更不是棋子。只要是活着的人; 都不能完全割舍去肉做的心。若是等到心脏被自己的行为割到鲜血淋漓了; 才发现自己的心原来不是石头做的——那可就太迟了。
风秋原本是准备了很多话要说的,可大李实在是太聪明了。就像开头说的,大李和她擅长的东西不一样; 当大李不希望一个人为他挂心的时候,他原本行事能有多冷酷,现在行事就能多温柔。他在风秋开口前就先给了她承诺,直接避免了风秋开口的尴尬,更避免了他们之间可能因为这件事产生的裂痕。
大李探花,俊飒风流、智计无双。没当上探花可能是长得太好,毕竟他这期的状元可不怎么能担上“探花”的名字,探花还是给前三名里最好看的那个比较合适吧。
开个玩笑。
不管怎么说,虽然手段激进了点,过程也不是大李原本想要的过程,好在殊途同归,结果也差不多了。蔡相死了,他剩下的势力更不是李无忌的对手,李无忌要彻底瓦解这一派系的势力,也就是点时间问题。如今最要紧的,是赶紧让暂时坚国的衡王登基。
这些自然又是些朝堂上的棘手问题。不过李无忌和风秋说不是大问题,风秋便也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
李无忌道:“我的人不多,等衡王登位,花大自然是要升职来帮我。届时京里会很热闹,你不如请你家里的人一并来看看。我向你保证,现在的京城十分安全,是观景的最好时候。”
风秋笑道:“我父母本来就要来看我的,我猜大哥哥也已经书信家中了。不用你请,我家里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