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惜春是个佛修-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童雪的例子在前,那些女学生就更加遵守女子医学院的规则。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年底,邢岫烟和薛蝌也要成亲了。
邢岫烟在邢家出嫁,她的嫁妆就是薛家送来的聘礼,加上王熙凤送来的那些,因为亲戚少,添妆也就少。
“好妹妹。”王熙凤笑着进邢岫烟的闺房,“明儿就要嫁人了,可得高兴些。”
“表嫂。”邢岫烟心里就是有些担心父母日后的生活,虽然说她会帮衬一些,薛蝌那边也是允了的,可是她难免还是有些忧心。
可能是因为要出嫁了,就会想到这些事情,怕到时候不顺。
“家里头的这些事情都不必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王熙凤道,“安心嫁出去。”
要是邢家有万贯家财,招赘倒是可以。可惜邢家没有那么银钱,本身就是进京投靠人的,因此,邢岫烟不可能招婿,就只能嫁出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找到一门合心意的婚事本就已经极为难得。
王熙凤不认为邢岫烟嫁给薛蝌有什么可惜的,说门当户对吧,却也算不上。薛蝌家有钱,能找到有钱的商户女,那样的或许更门当户对一些。
邢岫烟自己也明白她能嫁给薛蝌是最好不过的了,她本就不是什么千金小姐,薛蝌家有银钱,日后也能帮衬到她的父母。算是她拖累了薛蝌,邢岫烟心里清楚,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她有些忐忑。
“薛家的人都极好相处。”王熙凤劝慰邢岫烟,新嫁娘难免担心这些问题。而邢家又帮不上邢岫烟,就只能靠对方自己了。
“嗯。”邢岫烟微微点头。
邢岫烟和薛蝌的亲事很顺利,等她跟薛家人相处之后,就发现他们确实挺好相处的。薛夫人等人跟他们没有住在一处,薛夫人只是伯母,不是婆婆,薛宝琴又时常去女子学院上课,薛蝌还得去看管铺子生意,白天的家里基本就是她一个主子。
薛宝琴不插手府中中馈等事情,都交给邢岫烟处理。邢岫烟跟薛宝琴相处的也不错,没有什么矛盾,邢岫烟在薛家自然就过得不错,薛蝌又爱护她。
眼看又要过年了,邢岫烟准备年礼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已经搬出荣国府的妙玉。
妙玉现在还是单身一个人,没有出嫁,因着她跟荣国府还有一些往来,也就没有人敢对她出手。那些身份高的不屑,身份低的害怕,妙玉的日子倒也顺遂不少,清清冷冷的。
京城那么大,没有人去管一个妙玉如何。
当贾惜春在街上看到妙玉,也就是瞥一眼就过了。因着这是贾惜春和谢长云的第一年,他们还是去了昭华长公主府,准备跟昭华长公主等人一起过年。
“还说你们两个人要在郡主府过呢。”昭华长公主开玩笑道,“怎么,又过来了,来看看我这张老脸吗?”
“这是第一年,就来陪陪你们。”谢长云开口,没有让贾惜春为难,“省得说我们不孝,不来陪你们。”
“听你这话,就觉得你不是一个孝顺的人!”昭华长公主道,大儿子依旧这么不可爱,“今年第一年,你们就回来过年,明年就不必了。你们就当你们分出去了,还回来过年呢。”
昭华长公主不是不希望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回来一起过年,而是她觉得这没有什么要紧。他们都在一个京城,平日里也有见面,又不是一年只聚在一起一次。
“也是,让长清习惯一下,以后这侯府就是他的了。”谢长云点头,“他该多操心多操心,我这样的,算是分出去了。”
虽然这话听起来像是玩笑话,但是谢长云是认真的,总是来府上,容易让弟弟觉得有哥哥在,没有什么压力。没有压力,就容易粗心,就容易不积极向上,他还是少过来,给弟弟一点动力。
要是谢长清知道谢长云的话,一定会说他哥哥就是一个重色之人,根本就不想大过年的过来陪着他们挨冻守年夜。
“哟,我这才说几句,你就顺着杆子往上爬。”昭华长公主看向贾惜春,“你瞧瞧,他就是这样,嫌弃我们累赘。”
“他不敢!”贾惜春笑着道,“可能就只是觉得天冷。”
“天冷了,窝在被窝里不想出来。”昭华长公主调侃,“两个人一起窝着,就更加暖和了。”
“……”贾惜春沉默,没想到昭华长公主竟然是这样的长公主。
“是。”谢长云一本正经地点头,“也省得去给您请安的时候,您跟父亲还没有起来。”
“……”昭华长公主心想大儿子就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不过就是调侃一下他的妻子,就把早几年的事情翻出来说。
大冬天的,外面冷,当然得窝在被窝里,没事起那么早做什么。她后来不是让两个儿子少那么早去找他们了么,只是让他们早起练功读书而已,没有父母在,又不是没有丫鬟奴仆给他们端茶倒水。
“回你们的院子!”昭华长公主挥手,不想再跟大儿子说话,有了妻子的人就是不一样。
宣平侯府,一家子过年自然是该热热闹闹的,但是宣平侯夫人根本就不管宣平侯如何,而老太太那边,该请安的请安,该一起吃饭的时候一起吃饭,就是不多说话而已。
世子夫人被老太太为难过,也知道公爹的骚操作,当然是站在婆婆和夫君这边。
宣平侯当然想让他们陪着守岁,就让他们留下来。
世子夫人正好怀孕了,见世子朝着她使眼色,就故意多拉拉衣服,表现出她很冷很弱的样子。
“父亲,我瞧着您还未出世的孙儿可能受不了冻,我先送他们回去。”世子握着世子夫人的手。
“去吧。”宣平侯挥手,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重要,不能勉强,那就让儿子去陪儿媳妇。至于儿子还会不会回过头来,那就别想了。
宣平侯老夫人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说世子夫人是故意的,自打柳姨娘的事情出了之后,老夫人就发现她跟宣平侯夫人、世子等人的关系疏远了,不,应该说从未靠近过。
老夫人被捧着那么多年,哪里想过低头啊。这就导致她不低头,宣平侯夫人他们也就是例行请安,不多说话。
“是不是冷了?”宣平侯夫人看着怀里抱着的小孙子,“你瞧你,鼻子都红了,祖母带你去多穿一件衣裳,别冻着了。”
然后,宣平侯夫人抱着她的小孙子走了,把世子和世子夫人生的孩子带走了。
“母亲,等等我。”宣平侯夫人的嫡幼女干脆不找借口,直接追亲娘去了。
谢三姑娘早已经被宣平侯嫁了出去,剩下的其他庶出的姑娘倒是还在,但是她们都没敢多说话。其他的姨娘也在,她们保持沉默,她们当年斗不过柳姨娘,而如今,即使柳姨娘被送去庄子,但她们年纪老了,也不想斗,还是安静待着吧。
宣平侯见嫡子离开,嫡妻离开,嫡女离开……再看看剩下的,姨娘侍妾,庶出的女儿,再回过头看看他的亲娘。
“母亲。”宣平侯看向老夫人,今年比往年清冷许多,他心里难受,却也阻止不了妻子他们离开,他们根本就不想待在这边。
“天冷,早些回去休息吧。”老夫人挥挥手,在丫鬟的搀扶下回去,“年纪老了,待不了那么久。”
老夫人的眼睛有些红,儿媳妇、孙子这些人分明就是不想他们一块儿守岁。一个好好的家变成这副模样,老夫人身影落寞,却也不想跟那些侍妾庶女待在一块儿了。
看见那些侍妾庶女的,她就想到她当初对娘家侄女那么好,结果娘家侄女的心根本没有那么好。
亲孙子那么对她,老太太也无法,到底是她先做错了,这么多年过去,挽回不了,弥补不了,就只能这样。她就希望儿子活得时间长久一些,让她先走,那么她也就没有那么凄苦。
第214章 南安郡王战败
宣平侯府; 老夫人回到自己的院子; 只有丫鬟陪伴,倍感凄凉。老人家站在门口; 看着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一个人看着就算了; 那些侍妾庶女的,没有必要。
她想要是她再跟那些庶出的亲近,是不是孙子就更不可能亲近她了?还有曾孙子曾孙女; 她以前真的没有觉得他们如何; 没有感觉多疏远,就是觉得他们也有过来请安,有见到人,认为他们都被宣平侯夫人带坏的。
而现在,老夫人不知道怎么说; 当柳氏东窗事发后。她才发现原来府上其他的侍妾没有那么嚣张,一个个都那么安静; 她们也没有跟宣平侯夫人做对,反而比较亲近。
那些侍妾曾经也想挑衅宣平侯夫人; 也有的曾经跟柳氏站一队; 可后来她们很快就发现问题了; 柳氏在府里跟一家独大似的; 根本就瞧不起其他侍妾。她们这些侍妾去捧着柳氏,只会被轻视,宣平侯夫人掌管中馈; 也不多管她们。
于是她们就多站在宣平侯夫人这边,站在掌管中馈的主母这边,至少能过得好一点,没有那么凄惨。她们不求过得有多好,就是不想被柳氏设计,不想流产,不想护不住孩子。
柳氏根本就不想她们生下孩子,而宣平侯夫人则不会不允许她们生。可惜她们生的是女儿,不是没有儿子,就是早夭,以及没生下来,这里面就有柳氏的手笔。
曾经还有人傻傻地听柳氏说是宣平侯夫人的手笔,真是可笑,柳氏就是把她们玩得团团转,就是要谋害她们,还把罪责推到别人的头上。
那些侍妾之所以还那么安静地站着,那是因为她们只是侍妾,不是良妾的话,有卖身契的妾,还担心被发卖掉。所以她们安安静静地,她们只是妾室,没有资格怨怼侯爷和老夫人。
老夫人当然知道那些妾室不敢怨怼什么,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不想跟那些侍妾站在一处。一个个那么安静,实际上,她们的内心不见得就喜欢她。
这个家,早就已经不成家了。
当年,儿子还未成亲的时候,老夫人觉得自己管家管得很好,后来……者已经没有必要去说了,老夫人静静地看着天空中的月亮。
贾惜春和谢长云来宣平侯府给老夫人拜年的时候,就发现老夫人安静许多,脸上的表情跟以前也不一样。以前的老夫人不喜欢贾惜春他们,面上的表情就十分不好看,而老夫人现在的表情没有那么冷,倒是有些凄凉。
“阳光好的时候,多到院子里走走,有利于身心健康。”贾惜春只能这么说了。
她跟宣平侯老夫人的关系一直都不好,从她给宣平侯夫人的嫡幼女佛珠手串那时候开始的,现在就更不可能一下子变好。
“嗯。”老夫人点点头,没有说‘年纪大了,也就只能再院子里走走’,她的话很少。许是知道自己跟泰安郡主合不来,现在说那么多话,也无用。
她那些年也就只和柳氏合得来,柳氏是一个厉害的人,就让老夫人多看重她,渐渐地忽略别人,觉得别人都没有柳氏好。
如今,老夫人看明白柳氏的真面目,可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弥补不了。就只能少说话,至少关系不再恶化下去。
老夫人现在的模样倒是有些可怜,却没有人去同情她,也没有想要原谅她,只是做好表面的孝顺而已。这些孝顺的事情都做了,老夫人也不能说他们不孝。
从宣平侯府走出来后,贾惜春才跟谢长云道,“老夫人挺落寞的。”
“身体好就行。”谢长云,宣平侯老夫人只是他这一世的祖母,他也没有亏欠她,该孝顺的时候也孝顺了,“人少一点,她也能坚强地活下来。”
毕竟老夫人当年年轻的时候失去丈夫,后来还是坚强地活下来,带大了两个儿子。
谢长云认为老夫人不是那等想不开的人,就是再落寞,这日子都得过下去。
要是老夫人坚持不下去,这也没什么,就说老太太被柳氏气成那样的,郁结心中,闷闷不乐,终究是垮了。
“都是这么认为吧。”贾惜春感慨,这一个个都没去想着老太太的身体好不好,要不要多陪陪她,而是想老太太也就是那样了。
二月,南安郡王打了败仗。
贾惜春得知之后,皱起了眉头,皇帝不是已经安排了其他将领一块儿过去了么,这南安郡王怎么还打了败仗。她本以为有了优秀将领在,南安郡王过去蹭一蹭经验,攒一波军功,也就回来了,却没有想到南安郡王还能打败仗。
在南安郡王打败仗被俘虏之后,主帅无法,只好写奏折给皇帝。本来主帅已经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但是南安郡王偏偏就不听,认为他自己很厉害,想要抢夺军功,这才不听调令。
主要也是因为两边兵力悬殊,朝廷有压倒性的优势,然而,就是因为这样,让南安郡王有了错觉,那就是他随随便便就能大胜仗。结果没打赢胜仗,他被俘虏了。
主帅不是不可以打过去,但要是打过去,南安郡王可能就不保。所以还是得请奏皇帝,是不是要救下南安郡王,反正主帅是主战的,不主和,有什么好和的,顶多就是让敌军杀了南安郡王而已。
皇帝看到奏折后大怒,他确实想找机会削了南安郡王这些人。但绝对不是牺牲那些士兵,就为了解决一个南安郡王,不懂得打仗,就站在一边听指挥就是了,怎么就好大喜功,要去抢功劳呢,认为人家大将军有错,不冲去打敌军,真真是让人无语。
“仗着先祖那点情分,就尽情挥霍。”皇帝愤怒。
可再愤怒又如何,就因为那些先辈的情分,开国功勋的情分,皇帝还就只能让大将军他们想办法救回南安郡王,却绝对不能和谈,也别想什么和亲。
要是朝廷国库没有那么多银钱,要是朝廷还有其他战事麻烦,那么皇帝就可能考虑和亲,而朝廷现在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要是现在退一步,周边的国家是不是就想上来咬一口,当他们是肥肉。
皇帝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初让南安郡王过去,只是想能揪到他一些错事,就是没有想到南安郡王这么没有智谋。即使朝廷的兵力强,那也不能轻敌啊。
南安太妃得知南安郡王出事之后,就想着要搭救儿子,哪里能让儿子一直待在那些贼人的手里。她就想着要不让人去和亲好了,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和亲公主,皇帝不舍得嫁女儿,可以找其他女子嘛。
于是南安太妃就开始物色人,同时也找人到皇帝的面前说主和。
因为得稳住海南那边的战事,让主将有机会去救人,皇帝就任由那些人说,拖着,没有说要不要战,也没有说要不要和。
贾探春早已经嫁人,南安太妃自然不可能再认她为义女。放眼京城,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身份高一点,哪里可能任由她选择,身份低一点的又太低了。
南安郡王打败仗,这在京城又不是秘密,当有人听说南安太妃想认义女,除非那等落魄的侯府伯府之类的,否则谁上啊。就是落魄的侯府伯府,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上,皇帝都没说和,他们就兴致冲冲地准备和亲人选,分明就是要命。
一个两个都拒绝了南安太妃,这种认义女的,那些人基本都知道南安太妃的意思,就是没有人明着戳破而已。
当然,也有人想着南安郡王是老牌勋贵,到时候回到京城,皇帝也不可能罚得太狠,就算罚狠一点,那也没有关系。可以牺牲一个庶女,获得一大笔银钱,私底下那些银钱,明面上没有。
皇帝得知南安太妃的举动之后,皱起了眉头,认义女就认义女,但是他绝对不可能让人去和亲,必须得打。要是实在救不出南安郡王,那南安郡王就去死吧。
朝廷表面上没有做出抉择,实际上,皇帝早已经让人通知主帅了,务必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一定得收复失地,不能让那些贼人在岛上作威作福。
南安郡王府,有侍妾嘲讽尤二姐,这时候怎么不说尤三姐了,之前南安太妃的侄子要说亲,尤二姐怎么就说尤三姐,是觉得南安太妃的侄子比不上那些贼人吗?
尤二姐不是没有想过尤三姐,可惜尤三姐身份太低,南安太妃不可能认尤三姐当义女。
要是她再跑到南安太妃面前说这些话,南安太妃又该说她了。
南安郡王妃不着急,心想自己有儿子有女儿,幸好女儿还小,没有到嫁人的年纪,否则真的可能被南安太妃送出去。她想的是要是南安郡王战死,那还好一些,皇帝估计就不计较南安郡王打败仗,还被俘虏了。
要是南安郡王被解救出来,还活着回京,皇帝就该计较南安郡王打败仗。
因此,南安郡王妃认为南安郡王还是死在战场上的好,反正这个夫君后院那么多女子,这个郡王府本身就落魄了,再落魄一点也没有关系。要是南安郡王死了,那么她的儿子就能直接顶上来。
在南安太妃拜佛求佛保佑南安郡王平安的时候,南安郡王妃默默地祈祷南安郡王早早死去吧。
“母亲,您千万别累着,这个家还得靠您呢。”南安郡王妃心里是想南安郡王早死早超生,面上还是得表现出十分担心夫君的模样,还得劝慰南安太妃,“您要是累着,我们都没主心骨了。”
“这些人,一个个瞧着我们府落难了,就这也推那也推的。”南安太妃想自己已经拉下脸去恳求他们,可是那些人不是不搭理她,就是各种推脱。
这让南安太妃非常不高兴,要不是无法,她也不可能去求他们帮忙。当年,这些人没少找南安郡王府帮忙的,南安郡王府出事,这一个个比兔子跑得还快。
“世态炎凉。”南安郡王妃道,心里却觉得那些人那么做也正常。首先是南安郡王打败仗,打败仗就打败仗,却还被俘虏了,谁也不知道南安郡王为了保命,会跟那些贼人说什么;其次是主战主和,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要是本身身份不够,还不好多掺和。
南安郡王妃的娘家没有多语,就是说几句,总不能在这个时候被南安太妃抓住把柄,也不能让别人认为她这个南安郡王妃不够关心夫君。
“我兄嫂他们……”南安郡王妃红着眼睛,“他们对我已是极为不满,倒也帮衬一点。要是再去,怕是连门都进不去了。”
南安太妃原本想说南安郡王妃不够用心,这一会儿听到这些话,只能轻轻地拍拍儿媳妇的手,“难为你了。”
实际上,南安太妃在她自己的娘家都碰了壁,她才认为儿媳妇说的都是真的。而南安郡王妃回娘家后,没有多求,就是让娘家人象征性的说几句话,她的兄嫂也没有对她不满,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夫君出事,哪里能说我难为不难为的,就是担心夫君他过得不好。”南安郡王妃的泪水顺着眼角滴落,“这府上,后院那些人……唉,人心浮动,我怕管不住,前两日,哥儿的膳食竟然还出了问题。”
南安郡王妃没有多说,南安太妃就想到是不是后院那些女人认为南安郡王活不了多久了,就想着先弄死南安郡王妃的嫡子,推着她们的孩子上位。
真真是可气,那些人竟然这么快就争夺起来,南安太妃的脸色十分难看,到底没有去怀疑南安郡王妃。南安郡王妃嫁入郡王府之后,一直都非常端庄贤淑,没有阻止南安郡王纳妾,也没有阻止那些妾室生儿育女,把府上管理得井井有条。
“多看顾一些。”南安太妃安慰南安郡王妃,“你也别去想其他,多看顾孩子。”
要是南安郡王府再失去嫡子,只怕皇帝要说南安郡王府没有嫡子,就算袭爵,估计就要降等再降等了。南安太妃虽然不懂得那些朝政,但也懂得这样的事情,曾经有人家的府上发生这样的事情。
南安太妃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必须要护着嫡孙。
“可是……”南安郡王妃故作犹豫,她就是抓着南安太妃的心理,故意说这些话。
“别什么可是,我一个老婆子又不是做不好那些事情。”南安太妃道,“府上的事情,你还得多注意一点,别让人钻了空子。让那些人都待在自己的院子,别瞎跑。”
南安太妃以前还觉得多子多孙是福,现在想到那些庶孙庶孙女,她就有些头疼。
几天后,南安太妃还是认了一个落魄伯府的庶女为义女,还到皇宫中,跟皇后说了这一件事情。就是想过了明路,后面再让人在皇帝的面前说和亲的事情。
“有义女也好,能多陪陪你。”皇后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说那位义女好,也不能说封乡君县主的。
一个落魄伯府的庶女,不管这个庶女是不是伯府卖出来的,皇后都不感兴趣,天底下被父母卖掉的女儿还少么。一个庶女既然被伯府养那么大,享受了那么多,再被伯府卖出来,这都有可能。
可不可怜,这就看这个庶女到时候怎么做,反正是不可能去和亲的。一旦没去和亲,南安太妃对这个义女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
“她的年纪也大了,差不多也该定亲了,又能陪多久呢。”南安太妃只差对皇后说,这个义女就是我选出来和亲的。
皇后就像是聊日常一样跟南安太妃聊天,完全没有联系到和亲的事情上,“女儿大了,当然得定亲,得成亲,总不能一辈子陪着父母吧。”
“才认的,就是有些舍不得。”南安太妃道。
“舍不得,就多留一些日子。”皇后道,没有说干脆就一直留在身边。
等到末了,南安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