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惜春是个佛修-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这些人外,女部也有了科考。
  林黛玉看着女部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颇为欣慰。许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宅斗的,她在家里过的很舒坦,到了女部之后,倒是也不懂得那些斗争,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就没有那么顺手。
  在素娘的事情发生后,林黛玉就开始写话本了,女子想要出人头地怎么就那么难呢,那些男子都认为女子不应该出来,不应该做女官,真的是太可恶了。
  素娘的事情让林黛玉很火大,素娘用嫁妆养了那个书生和书生娘,还生儿育女,还做各种事情。结果呢,书生娘害死了素娘,还想让书生娶娘家侄女,好恶毒的心肠啊。
  在他们的眼中,女子就应该为家里付出那么多,女子的嫁妆就应该贴补他们,甚至还要让女子交出嫁妆给婆婆,这是什么道理啊。
  林黛玉以前没有接触过那些底层人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人竟然还有这样的骚操作。那个书生就应该去死,可是那个书生没有犯法,死不了啊。
  这世道就是如此,总有做了错事,却又没有触犯法律,顶多就是受到道德谴责。
  “套个麻袋,揍几次呗。”林祈路过院子,见到他姐愁眉苦脸的模样,得知他姐最近做的那些事情,开玩笑道,“简单哪。”
  林黛玉本来以为自己的弟弟是白的,却没有想到弟弟是黑的,竟然说套麻袋。
  “谁跟你说的?”林黛玉皱眉,她的弟弟不是应该非常书生么,哦,对了,他弟弟还学过一点武功,她应该说弟弟是侠气?
  “这还用听人说吗?”林祈表示这种事情根本就不用人说啊,多看看书也能看到。
  别以为书里都是高深莫测的内容,也不都是高雅的,也有一些其他的小手段。
  林祈认为要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学学。不能死读书,要是死读书,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还是得多学一些,多注意一些,才可能干得过别人。
  官场如战场,不只有明面斗争,还有暗地里的斗争,他当然得多注意一点。
  这个家就只有他一个嫡子,父亲又没有庶子,他就更得多注意,不能傻傻的看不明白。因此,有时候不用父亲多说,他也会多看多分析。
  林黛玉看着弟弟那么傲气的神色,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总觉得弟弟就是一个乖巧的少年,万万没有想到弟弟变了。
  “姐啊,看来你还是不够关心我这个弟弟啊。”林祈开玩笑道,“这种事情,哪里需要别人说,自己看书啊,还有听外面的说书,都有。你的弟弟可不是只会养兔子,兔子也没有那么好养的。”
  “行,你厉害!”林黛玉还能怎么说,只能夸一夸她的弟弟了。
  在女部当官的时候,林黛玉偶尔有看见柳轩,柳老爷子算是倒下了,不可能再去当官。但柳轩一家子从柳家分出去之后,倒是一点一点地混上去了。
  她认为柳轩还算是一个不错的人,可惜摊上了那样的家族。
  见过几次,便记下了这个人,林黛玉有时候会想柳轩这样的人,当初要是没有跟五公主有婚约,又没有被抢了婚约,也许柳轩……没有也许,林黛玉告诉自己别去多想。
  或许是因为经常写话本,林黛玉就喜欢观察人,觉得人有很多面目表情,还是很让人着迷的。
  后来,林黛玉跟平郡王定亲,婆家简单,也允许她继续在女部当官,她认为这很好。简单一点,没有那么复杂,就没有多勾心斗角,那么她也就能安心做事。
  林黛玉跟平郡王成亲的两年后,她从别人那里听闻,柳轩曾经挺喜欢她的。什么挺喜欢的,许是挺喜欢她的办事能力吧。
  她不认为柳轩对她是男女之情,没有必要去多想,没有必要去想当年没有在一起。他们就没有多接触,柳家也没有到林家提亲。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也不大适合。
  林黛玉不是认为柳轩身份太低就不好,而是她知道柳轩不可能上门提亲。柳轩在大理寺做得很好,他要一步步稳固官场地位,不可能做出那等事情,以柳轩当时的身份,要是他上门提亲,只怕别人认为柳家在侮辱她呢。
  因此,林黛玉没有把这个当一回事情。等到后面,倒是没有人说柳轩喜欢其他人,都说柳轩重情重义,对他的妻子很好。也没有人说柳轩喜欢林黛玉,而是说柳轩很尊重女官。
  林黛玉没有因为别人说的话,就遗憾她跟柳轩没在一起。柳轩后面的成就是慢慢高起来,但很多官员都是从底层慢慢升上去的,不是一下子就待在高位。
  因为她是平郡王妃,平日里倒是有不少宴会需要参加,她不大喜欢参加那些宴会,不大习惯那些贵妇之间的交际,明明就是简单说几句话,她们就能变成每一句话看上去很平常,实际上暗地里攻击别人。
  在这个时候,林黛玉就认为自己嫁入平郡王府是最好的选择,平郡王府简单,夫君疼爱她,婆婆也没有为难她。成亲一年后,她就怀上了孩子,生的第一胎就是儿子。
  当时,她还只是怀着身孕的时候,她母亲贾敏就跟她说,这一胎是男孩最好,不是男孩,后面就再生,她年轻,还能多生。
  林黛玉知道亲娘当年迟迟没有怀上孩子,导致父亲纳妾,结果妾室不是没有怀上孩子,就是怀上孩子又没保住。林家子嗣艰难,即便如此,亲娘当年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女人不能去说男人能不能生,就只能说女人不能生,说女人肚子不争气。
  即使有时候确实是男子不能生,但父亲的姨娘能怀上,就说明父亲能让女人怀孕。亲娘的压力就大,姨娘怀孕没保住孩子,那些人也说是亲娘的迫害。
  事事都是女子的错,女子没有做那些事情,也被说是女子做的。
  在女部做官几年,林黛玉知道有时候一些事情根本就怪不得女子,只是那些人习惯去怪女子。
  林黛玉生下孩子后,贾敏特意过来平郡王府,给女儿送了不少补品。
  “生男孩好。”贾敏感慨,“当年,生了你之后,为娘还是得拼着再生一个儿子,生了你的弟弟,因为年纪大一些,又结连生,你弟弟身子不好,为娘的也不大好。”
  不是贾敏认为林黛玉不好,而是那些家族都讲究要生儿子继承家产。林家单传,到了林海这一代,年纪大了,还总是没有儿子,外人就会说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贾敏愁啊,就只能去找各种生子偏方,只能多养身体,就是为了能生下一个儿子。
  “女儿也好。”林黛玉不认为女儿有多不好。
  “女儿是好,可还是得有儿子。”贾敏道,“不过你们身体没有问题,倒也能等等。”
  女部曾经请了大夫编了一部书,让那些人能明白,有的时候不是女子的身子有问题,是男子的身体有问题。有的男子不能生,有的男子让女子很难怀上身孕,前者基本不要想孩子了,有了孩子还得想想是绿帽子,而后者则可能让男子多纳几个妾室。
  男子总认为多纳几个妾室就能解决问题,多播种,总有能生根发芽的。本来就已经很难让女子怀孕,再多找几个,不一定就能让女子怀孕,也许就此坏了身体,或者降低概率,本来娶一个妻子,多播种还容易一些,一分散,就更难了。
  没有几个女子说这本书不好,没有人说夫君难让女子怀孕就多纳妾室。反正这个世道就是如此,要是正妻迟迟没有怀孕,那些男子就是会去纳妾,还说是正妻的错。
  至少有了这本书之后,有的错就是男子,不再是女子的。
  “这倒是无妨。”平太妃进屋时,正巧就听到贾敏说的话,“若是只有女儿,我便也能让孙女做上世子!”
  平太妃以前能一个人顶着郡王府,能把儿子养得那么优秀,自然不是眼界低的人。特别是皇帝现在还重视女部,指不定到了日后,寻常人家真的有女子继承家业的。
  要是平郡王府就只有女儿,没有男孩,平太妃也能推着孙女上去,甚至利用这一点让皇室更加重视平郡王府。
  “您听见了吗?”林黛玉笑着看向贾敏。
  “……”贾敏默,平太妃是真的很能耐。
  贾敏只能说自己没有那个能耐,她当初是真的很在乎儿子,迫切地想要男孩。否则就不可能在生下林黛玉之后,那么快就怀上孩子。
  这跟当时的周边情况也有关系,现在有了女部,有很多事情跟当年都不大一样了。
  贾敏想要是自己晚一些年出生,也许她就不可能那么迫切地想要生儿子了。
  平太妃一直都对林黛玉不错,没有觉得儿媳妇在女部当官有多么不好,也没有要求儿媳妇要做这,要做那。家里人口简单,实在不行,就让身边的婆子跟管家一块儿管着就是了。
  下人终究越不过主子的,没有必要太过在乎那些细节之处。
  至于平郡王当然喜欢林黛玉生了儿子,但要是妻子生了女儿,他也不可能生气,不可能想着去纳妾。
  这一门亲事不仅仅是门当户对那么简单,平郡王府当初还想到了其他的事情,例如借此事跟皇帝和太子表明他们对女部的支持。因此,平郡王不可能随意纳妾,甚至在林黛玉怀孕的时候,也没有收用通房丫鬟。
  既然想要发展好,那就得有所注意。他平郡王不是宣平侯,即使都有一个‘平’,他瞧不上宣平侯,当年既然跟表妹退了婚约,那就不该再把表妹纳入府。
  好比现在的平郡王府,既然娶了林黛玉表明对女部的支持,那就得一直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要是半途而废,就前功尽弃了。
  林家自然也知道平郡王府的想法,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林海才为女儿应了这一门亲事。只要平郡王足够聪明,那么女儿就能过上幸福的儿子。至于夫妻感情,平郡王不去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女儿嫁过去,两个人慢慢地就有感情了。
  为了女儿,林海自是探查了平郡王府的情况,才做出那样的决定。
  林黛玉一开始就知道,也知道她和平郡王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可嫁进平郡王府之后,她跟夫君的感情倒是慢慢培养出来了。
  平郡王不是瞎子,当然能看出林黛玉的好,既然妻子那么好,又怎么可能不喜欢。
  等贾敏瞧见女婿平郡王后,还开玩笑说了平太妃说的话。
  “母亲说的极是。”平郡王点头,“若无男孩,女孩自然得顶上去,我的女儿,当然做得世子。”
  “……”贾敏心想自己只是开玩笑说说,想看看女婿的态度,还想女婿顶多就是笑笑,没想到女婿竟然说这样的话。
  当平郡王回屋,跟林黛玉单独相处的时候,便笑着道,“若是真只有女儿,我说的话便是真的。可是现在已经有了儿子,只怕不好验证了,总不好让长子退下来,让女儿顶上去。就是先生女儿,后有儿子,只要有儿子,就难咯。”
  “是难。”林黛玉点点头,“有儿子,还是别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讨好得太勉强了。”
  要是有儿子在,夫君还说让女儿上,那些人就该说平郡王太过不要脸,各种攻击了。还是得适度,不能过了。
  “行了,知道你对我的好,不必说这些话。”林黛玉轻笑。
  “……”平郡王笑笑,他真的很喜欢这个妻子。
  作者有话要说:  先把一些人的番外写上,然后才是男女主的番外,~(≧▽≦)/~啦啦啦


第225章 【番外】薛家女
  有一个傻哥哥是怎么体会; 那就是哥哥闯祸,妹妹收拾烂摊子。薛宝钗一开始还觉得哥哥是府里的男丁; 这个家是哥哥继承的,哥哥以后就懂事了。
  在兄长打瘸了应晨皓后; 薛宝钗就看着母亲各种托关系找人,就是要把这一件事情压下来; 要逼迫应家和解。不能让兄长蹲大牢; 哪怕是一段时间都不行,应晨皓被打瘸腿,不能继续参加科考; 应家哪里会就此放过薛蟠呢。
  断人仕途,无异于杀人,这根本就是结了仇的。
  薛宝钗不是不知道兄长爱好美人; 兄长在家的时候; 没少看那些貌美的丫鬟的。她就想着家里头又那么多银钱,兄长再闯祸,也闯不了大祸,顶多就是多去青楼,看看花魁之类的。
  她就没有想到兄长竟然会打瘸人家的腿,还是一个读书人的腿。
  要是没有探查,薛宝钗还认为对方只是一个纨绔子弟,不然怎么会跟兄长争吵呢。查了之后,才发现事情根本就没有兄长说得那么简单,是兄长在街上看到一个貌美的女子; 想要先动手,这才让应晨皓动的手。
  应晨皓看不过薛蟠强抢民女的举动,才会那么做的。而薛蟠则认为他有银钱,见着人家姑娘漂亮,就想用银钱诱惑那位姑娘。姑娘不答应,薛蟠就怒了,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薛宝钗得知事情真相之后,真想说她兄长这样的行为真的要不得,怎么就不知道小心一些,别去招那些良家女子。
  平日里,兄长多看那些女子也就多看,薛宝钗不好多说什么,就是她母亲也不说什么,就说是男子爱美,多看漂亮的女子几眼,那也正常,着实算不上什么大事情。
  薛宝钗也不认为这是大事情,可是兄长打瘸人家的腿,这一件事情就没有这么容易善了。
  “怕什么,舅舅是京官。”薛蟠见薛宝钗那么担心,便跟妹妹道,“还有姨母那边,这些事情都好解决,不必担心。”
  “你想着舅舅,你敢到舅舅的面前吗?”薛宝钗没好气地道。
  自打父亲去世之后,这个家就逐渐没落,哪怕有那么多亲戚在,这些亲戚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好用。
  薛宝钗不想去用,用了一次之后,那下一次呢,亲戚也不可能总是帮衬他们的。
  她能想到这一件事情,她的母亲也能想到这一件事情,薛宝钗惆怅啊。
  “有什么不敢的。”薛蟠心虚,却还这么说。
  “就这么说吧。”薛宝钗无奈,兄长就是这个性格,她也没有办法。
  因为应家就在金陵这边,事情算是和解,那也是勉强和解,应家人是被逼迫和解的。
  薛夫人知道应家嘴上说不再去计较薛蟠打瘸应晨皓的腿的事情,但实际上,应家不可能不计较。于是薛夫人便打算带着薛宝钗等人去京城,而不是继续待在金陵。
  要是继续待在金陵这边,若是应家想要下手,那也容易多了。不明着动手,而是暗中下手,他们薛家到时候也不好说是应家做的,应家完全可以伪造出一场意外。薛家没有证据,就没有办法说是应家做的。
  到了京城之后,薛家人就住进了荣国府。薛家人没有想着去王家,因为薛夫人知道她的兄长必定不喜欢他们过去,来荣国府倒是好一些,给一些银钱给姐姐,便也能解决了。
  王夫人收了薛夫人的银钱,自然让薛家住好吃好。
  薛宝钗要参加小选,薛夫人怕不好选上,又认为王夫人比较可靠,自家姐妹吧,就想让王夫人帮衬。
  也因为这一件事情,薛宝钗对王夫人有所怀疑,又让薛夫人知道这一件。到后面,薛宝钗落选了,王夫人根本就没有想让薛宝钗被选上。
  这些事情倒是还好,紧接着王夫人放印子钱的事情就闹出来了,还有王夫人和泰安郡主不和。王夫人被收押了,他们薛家人就不好多待在荣国府。
  薛夫人难免跟薛宝钗感叹,“你姨母一步踏错步步错。”
  那印子钱来钱是快,可是哪里有那么好做的,还沾上了人命,让人家破人亡。虽然说有不少贵妇都有放印子钱,但这种事情就只能放私底下,不能让人抓住把柄,一旦被抓住了,要是处理不好,就得付出大代价。
  王夫人本身就跟泰安郡主的关系不好,本身就已经让泰安郡主不高兴。皇帝又下令查印子钱的事情,既然王夫人做了那些事情,那就逃不过。
  薛夫人原本还想着要是女儿没有小选上,跟贾宝玉凑成一对也不错。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也就别去想这些事情了,贾家必定不可能让跟王家有关系的女子再进府了。
  即便王熙凤不像是王夫人那样,但是贾家已经有够多的王氏女,薛宝钗不是王氏女,却是王氏女的女儿。
  薛夫人明白,贾政不可能同意,贾老夫人也不可能同意。
  “印子钱不是好东西。”薛宝钗跟王夫人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便认为王夫人就是罪有应得,竟然做了那些事情,就得付出代价。
  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泰安郡主的手笔,是不是泰安郡主挑出来的,薛宝钗不去想,要是王夫人没有做那些事情,别人也没有办法挑出来。
  “不错,宁愿少花一些银钱,也别去想放印子钱。”薛夫人点头,“你也不必担心,等你出嫁的时候,家里自然少不了你的银钱。”
  薛夫人心想女子嫁人,手里头要是没有银钱,确实没有那么好过。不可能只靠府上那点月例,单单靠那些月例,那就不能多买东西,甚至给孩子多买一些东西都难。
  那些姨娘和庶出的为什么过得没有那么好,就是因为那些姨娘多半没有嫁妆,手里头没有那么多东西。没有那么多银钱,就很难给孩子更多东西,所以姨娘更需要费心讨好男人,才能从男人那边获得更多的东西。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那些正室过得好很多,就是因为她们手中有银钱,还掌管着府中中馈,这中间就有可操作的余地。
  “女儿明白。”薛宝钗当然知道家里不会缺她的嫁妆钱。
  只是看到王夫人就那么被流放西北,薛宝钗便觉得王夫人早前就不应该去放印子钱,要是没有放印子钱,那么王夫人依旧能过贵夫人的生活。
  “王家那边……”
  “家里给的嫁妆不少。”薛夫人一听女儿的话,就知道女儿要说什么,“可是嫁了人,掌管中馈之后,人心也会发生变化。”
  薛夫人没有说更多的东西,薛宝钗到底是一个晚辈,没有必要多听王夫人的那些事情。她也不想跟女儿说王夫人的那些事情,王夫人到底是她的姐姐。
  来到京城之后,薛蟠就过得很逍遥。因为京城遍地都是权贵,薛蟠一开始还挨过揍,后来就小心翼翼,没有多去招惹那些得罪不起的人,还跟一些纨绔子弟在一起。
  那些人是官员之子,权贵之子,薛蟠喜欢跟他们在一处,认为花一点银钱就能跟这些人做朋友,那也不错。至于是不是酒肉朋友,薛蟠倒是不在乎。
  反正跟这些交了朋友之后,也算有一层关系,那么家中的生意就不会那么艰难吧。
  薛蟠认为自己还是能帮衬上家里一些事情,不是只能吃吃喝喝。
  在他的朋友提出想要娶薛宝钗的时候,薛蟠认为这可行,妹妹嫁给这些朋友其中之一,那就是嫁入官家,嫁入权贵之家。这些人还捐了官的,有官身的,妹妹跟这样的人成亲,那也算是官太太了。
  薛蟠还认为妹妹跟他们其中一个人成亲,这也算是联姻,那么他们就会更尽心的帮助薛家。
  正是因为这一件事情,薛宝钗觉得自己以前白白对兄长好了。兄长一心想把她嫁给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哪怕她去找舅舅,定下一门亲事,兄长还是觉得他的狐朋狗友更好。
  这让薛宝钗很失望,这也警醒了薛夫人。
  薛夫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有一天竟然会卖妹妹,儿子还不觉得这有什么错,认为这都是为了他妹妹好。薛夫人仔细想想,就觉得这非常可怕。儿子现在能那么对待薛宝钗,那么等到以后呢,儿子要怎么对待自己这个亲娘?
  以前给儿子收拾烂摊子收拾习惯了,薛夫人也就是以为儿子顶多就是闯祸,不会对家人如何。当薛蟠突破这个底线,薛夫人震惊了,感觉到害怕。
  她内心深处的恐惧一点都不比女儿少,薛夫人想这个儿子是自己养这么大的,儿子变成这样,这跟她有推脱不了的责任。
  于是薛夫人才下定了决心,要找一个能管得住薛蟠的人。选来选去,薛夫人终于决定了,就是陆少华,一个懂得武功的女子,正好能制住薛蟠,不让薛蟠乱来。
  一个儿子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薛夫人不能再让孙子如此,她就想给孙子找个好娘,孙子以后才可能好。
  得知应晨皓进京之后,薛夫人就更加担心,担心应晨皓找儿子的麻烦。应晨皓的腿好了,要科考,应晨皓好了,那么薛蟠呢。
  薛夫人知道是自己的儿子的错,儿子不应该去打瘸别人的腿。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们薛家还强迫应家和解,薛夫人想想就后怕。
  正因为如此,她才选择捐出家里一半的财产给女部,也让皇上赦免薛蟠以前的那些所作所为,让应晨皓不能再因为以前的事情找薛蟠的麻烦。
  薛夫人为了薛蟠费尽心思,就是想让儿子好,不让儿子受折磨。
  她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妥妥当当的,根本就不需要薛蟠去做什么事情,薛蟠也没有受到磨练,这就导致他一直就是这一副模样。
  薛宝钗不去多说什么了,亲娘已经为了薛蟠做到这个地步,就只希望嫂子能管住兄长了。
  好在陆少华真的管住薛蟠了,薛宝钗松了一口气。
  嫁人之后,薛宝钗过得不差,可是因为夫家的好几个人都已经当官,她就不好再去考女部。不去考女部也没有什么,她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薛宝钗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