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惜春是个佛修-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不是待在一个地方闭关,要是闭关的话,倒是好一些。关键是睡一觉,又得面对那些人和事,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实力又不能提升得那么快。
贾惜春可不就觉得没意思了,即使她每天晚上依旧悄悄地跑出去,可是她总是被谢长云那家伙抓住。也不知道那家伙怎么知道她跑出去的,好几次都碰见他。
好在她没有每次都使用隐身术,加上夜晚的人本身就少,才没有让谢长云发现异样。
“白白和胖胖在呢。”林黛玉很少外出,除非去参加宴会,还有跟着母亲走亲戚,她便很少出门。她在府里能自得其乐,日常研究那些花草,再读读书,便也觉得十分有趣。
“你有弟弟。”贾惜春道,“表弟还有兔兔。”
看看别人的生活,再看看自己的生活,贾惜春觉得自己无聊才正常,府里就自己一个这么大的孩子,跟丫鬟玩吧,又没有什么意思。她就是手痒,想要救救人,帮帮人。
“很快就有小侄孙咯。”林黛玉安慰贾惜春。
“很快就不是最小的,他们就不是最疼我,所以明年就去郡主府吧。”贾惜春如是道。
“……”林黛玉对表妹执着于郡主府,没说什么劝解的话,表妹的性格一向如此,认定意见事情之后,就很难再改变。
“当然,我才不跟小孩子争宠呢。”贾惜春轻哼一声,“我要去做山大王,哼哼,郡主府,我一个人的,怎么上窜下跳都可以。”
表妹,你不是猴子啊。林黛玉听到贾惜春的话后,心里就这么想,一个女孩子上窜下跳做什么。
“舅母要是听到你这话,一定不让你去。”林黛玉道。
“没用的。”贾惜春得意,“我有大靠山!”
当张老夫人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贾惜春的话,她真想揪着女儿的耳朵,跟她说不准她一个人去郡主府。然而,诚如女儿说的那样,女儿有大靠山。
不过就是让女儿少出去,结果女儿就要跑去郡主府住,外面就那么好玩吗?张老夫人心想女儿哪里是出去玩,分明就是出去闯祸揍人,偏偏皇室还给她收拾烂摊子,谢长云那边也帮她收拾烂摊子,这女儿还是自己的吗?
第98章 秦可卿生子
大靠山?张老夫人最终还是没有去管女儿; 大靠山就大靠山吧,闯闯小祸,别闯大祸就行了。
“今年就剩下这么一点时间,你就安生一些吧。”张老夫人道。
“嗯,不刺激您。”贾惜春吐吐舌头; “您还是等着抱曾孙子吧; 我啊; 不用人抱了,能跑能跳; 不争宠的。”
要不是林黛玉等人在这边; 张老夫人真的想说一句; 曾孙子真不如女儿; 女儿跟她亲一些,曾孙子那都是几辈了。隔代亲; 但也不是隔成这个这样的,再说了; 她早就不觉得男孩有什么好的。
像早前的贾珍、贾蓉; 他们早前就是贪色的主,还没有能力。要不是皇帝看在女儿的份上,让贾蓉去了巡防营,让人好好教导贾蓉,那么他们现在怎么可能好。
所以说儿子、孙子还真不如女儿,即使秦可卿生了男孩,生了她的曾孙; 张老夫人也不可能忽略自己的女儿。
“等过年后,你怎么折腾都好。”张老夫人已经放弃跟女儿说那些话了,说了也没用。
张老夫人待了一会儿就走了,省得又听到女儿那张嘴说出不动听的话。女儿长大了,不需要她这个母亲做靠山,女儿有大靠山。
想到这儿,张老夫人有些心酸,却也心安。那些人最好长长久久地给女儿当靠山,也幸好女儿闯的不是大祸,有理有据,别人也奈何不了她,就怕那种无理取闹的。
林黛玉见张老夫人那么轻易地就放过贾惜春,便知道表妹是真的要搬去郡主府。
“我娘这是对我绝望了。”贾惜春开玩笑道,“不想管我了。”
“舅母对你真好。”林黛玉不羡慕贾惜春,自己的父母对自己也很好。
“那当然,我可是她的宝贝女儿啊。”贾惜春傲气地道,“她当然对我好,我也对她好。”
府上的人少,住在这边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贾惜春的辈分高,家里又没有同龄人,待在这边也无趣。她的兄长贾珍成天就研究佛经,贾蓉又去巡防营。
秦可卿是她的晚辈,两个人也不可能多待在一块儿。尤氏年纪又大,就更说不到一处。
贾惜春认为还是让她娘多跟小曾孙玩耍,不用成天担心自己这个女儿。离得远一些,也就没有必要那么担心,又因为在一个京城,平日也能听到她的消息,倒也能放心。
荣国府,贾敏跟贾老夫人聊了不少话,荣国府衰败了,对贾敏的影响不大,但娘家不好,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即便林家没有长辈,夫君没有因为荣国府衰败就对她不好,贾敏依旧希望娘家能好一些。
“您就别操心这么多了。”贾敏道,“操心那么多,也无用,儿孙自有儿孙福。”
贾老夫人也那么认为,可难免就会去想那些,会担心。荣国府现在已经成这样了,以后呢,别更加不好了。
“好在现在两位兄长分家了,没那么容易被牵连到,两个人,总有一个好的吧。”贾敏再劝慰。
贾老夫人也这么想,可贾赦和贾政都是她的儿子,两边都忧心。要说不关心儿子,那都是假的,她还是想要儿子好,最好两个都好,然而,她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
二房那边,现在就看有没有优秀的后代,就算贾宝玉有了功名,皇帝也不可能太过重用他。至于贾兰,贾老夫人已经很久没有去想这个孩子了,这孩子在二房也是一个尴尬的存在,父亲早亡,母亲还算年轻,在府里也得避嫌。
算了,她考虑这么多事情也无用,贾老夫人暗想,还是看他们自己吧。
林黛玉没有在威烈将军府久待,很快就回到荣国府,到了荣庆堂这边。贾老夫人看到林黛玉过来了,便道,“黛姐儿都这么大了,可有合适的人家?”
贾老夫人想到了贾宝玉,当初王夫人跟贾敏不对付,贾敏自然不可能让女儿嫁给王夫人的儿子。现在王夫人被流放了,要是林黛玉嫁给贾宝玉,也就不用担心跟婆婆不和。
下一刻,贾老夫人又推翻了,就算贾政没有停职,贾宝玉也只是一个从五品官员的嫡次子,跟林黛玉门不当户不对的,林黛玉大可以选择更优秀的人,没有必要选择他。
因此,贾老夫人没有说让贾敏瞧一瞧贾宝玉。
“正看呢。”贾敏没听见贾老夫人说贾宝玉,心里头就放心了,要是老太太说贾宝玉,只怕她都不敢带着女儿过来。
“该上点心,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合适的人。”贾老夫人故意这么说,也是想让贾敏安心。她老了,不能单单指考虑孙子,不考虑女儿的想法,要是惹恼了女儿,得不偿失啊。
贾敏是聪明人,一下子就听明白贾老夫人的话,老太太没有让林黛玉跟贾宝玉在一起的念头。
林黛玉有些羞涩地站在一边,亲事什么的,还是得看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黛玉平日里也有一些手帕交,那些女子也有兄长,有的人便瞧上了她。瞧上了她也无用,林黛玉素来懂规矩,哪里可能跟人私相授受,自是不回复的。
“我也不指望她嫁给皇孙贵族,就想她过得好。”贾敏道,“她父亲有主意。”
想到这一件事情,贾敏就想到当初王夫人在外头说的话,明里暗里说林黛玉的身体不好,让人以为女儿的身体有问题,有碍子嗣。贾敏没有多解释,这种事情无法解释,别人只当你在掩饰。
贾敏做的就是多带林黛玉参加宴会,让那些人瞧一瞧自己的女儿,若是她们看得上,想为儿子侄子说亲的,便可以说,若是觉得黛玉身子骨不好,那就别说。这都是双方选择的,又不强迫他们。
王夫人是被流放了,但贾敏还是憎恨她,不大喜欢二房的人。
贾敏跟林黛玉在荣国府用了午饭之后,才回的林家。
“若是见了宝玉,别多说。”即便贾老夫人没有那个意思,可孩子们要是多接触,万一贾政跟她提出来呢,贾敏还是得防着这一点,“他只是你的表兄。”
“我可不喜欢他。”林黛玉如实跟贾敏说,她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贾宝玉在她的面前说弟弟活不长久,还记得对方的嘴巴多么不好。
即使贾宝玉后来没有再说这些事情,林黛玉对他的感觉已经没有好多少。她明白母亲的意思,她不可能跟贾宝玉在一起,“还有人叫他爱哥哥呢。”
史湘云现在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叫贾宝玉爱哥哥,却也没有少叫。林黛玉这些人都知道,就不知道外头有多少人知道。
贾敏听到林黛玉这话,便也放心,她没有想让女儿嫁回娘家,“管别人怎么叫他的,叫什么都好,那都是别人的事情。”
那史湘云是想跟贾宝玉在一起的吧,贾敏心如明镜,史湘云跟贾宝玉,就是那贾琏和王熙凤的缩影。但不是谁都有那个命在一起,贾敏不看好他们,他们的性子不大对,贾宝玉现在读书多年,更讲究规矩,而史湘云却不讲那么多规矩,随性洒脱。
这两个人要是当兄妹会好许多,当夫妻,怕要有碰撞。史湘云这样的也不好当主母,就二房那样的状态,不可能让妾室一直管家,而李纨是寡妇,以后必定得先让贾宝玉的妻子管家。
“这不是在屋里说说么。”林黛玉的性子沉稳,不可能在外面说这样的话,也就只有跟她母亲单独一块儿的时候,才跟个小女孩似的说这些。
“对,屋里说。”贾敏微笑点头,女儿娇俏活泼一点好,至少在自己的面前没有必要那么沉稳,适当地多说说也无妨。
此刻,史湘云正在屋里绣东西,她打算绣东西送给爱哥哥呢。早年被贾惜春等人说过不能叫贾宝玉爱哥哥,后来,她也被贾宝玉说过,但她还是在人少的时候那么叫他爱哥哥。
随着她一点一点地长大,史湘云也知道自己长大以后一定得嫁人,叔叔婶婶不可能养她一辈子。而她不想随便嫁一个人,贾宝玉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她跟贾宝玉算是一块儿长大的,两个人也算知根知底。要是她跟爱哥哥在一起,他一定不负她,自己也不用再担心叔叔婶婶瞧不起自己,也不用每天晚上都做绣活。
史湘云在外头说叔叔婶婶对她不够好,回到家里后,还是听他们的话。他们没说的话,她也揣测着去做,比如多做一些绣活,为府里节省开支。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是这个道理,哪怕别人没有说,她都得去想。也许史湘云的叔叔婶婶没有对她那么严厉,但她一个孤女,难免多想,脑补来脑补去,就想得很可怕。
史湘云叫贾宝玉爱哥哥的事情,瞒不过她的叔叔和婶婶。他们没有说话,便是想要是史湘云能跟贾宝玉在一起也好,要是不能在一起,再找其他人家就是了。
一个不是他们亲生女儿的孩子,还是一个没少在外头说他们不是的孩子,他们自然不可能多关心。
到了年底,贾赦上了奏折,说要还国库的银钱。皇帝看到奏折之后,自是十分欣喜,他原本打算等年后,那些妃嫔省亲之后,再对欠款多的又犯事的大臣下手,直接抄家得了。
既然荣国府这么识相还银钱,那当然得收啊。皇帝随即就派户部的官员去荣国府收银钱。
在贾赦和贾政分家之后,贾赦就开始准备了,先凑够要还国库的银钱再说。因为荣国府欠了国库差不多一百万两银钱,一下子凑这么多银钱也不容易,贾赦就卖了一些无用的古董字画等,凑足了银钱。
贾赦虽然混不吝,却也懂得怎么把那些古董字画卖出高价。要是让户部抵款,这也不大好,倒不如弄成了银子,干脆一些。
皇帝一高兴,就允许贾琏继承贾赦爵位的时候不降等,这让荣国府上下都极为高兴。哪怕一代不降等,这也能让他们多出许多时间,能缓和一下。
威烈将军府早就知道荣国府要还银钱,自是也早早准备好。在荣国府还了银钱之后,紧接着也跟着还了国库的银钱。
皇帝倒是没有赏赐威烈将军府不降等袭爵,这第一有的好处,第二就没了。但贾蓉之前就去了巡防营,现在也有官职在身,得了皇帝的眼,以后想往上爬也容易。
其他欠了国库银钱的人家倒是没想这么快还款,他们都认为荣国府是因为王夫人的事情,才被迫如此。而威烈将军府和荣国府都姓贾,算是一体的,一家还了,另外一家也跟着还了,那也正常。
再说,现在都年底了,马上要过年了,谁去管这一件事情,等年后再说吧。
“这些人啊。”皇帝又找来了太子,他日常喜欢找太子,“等年后看看吧,你来,还是让别人来?”
“儿臣的人。”太子道,保住贤明的名声,又不让其他皇子夺去功劳。
太子早就预感到皇帝要处置那些欠了国库一大笔银钱,又贪图享乐什么事情都没做出来的人。他是太子,自然不能躲开,而是得迎难而上。哪怕那些大臣不支持他,那也无妨,重要的是父皇看重,又对这个皇家好,这才是最好的。
而其他皇子必定怕得罪那些老臣,怕得不到那些老臣的支持,没有力量争夺皇位。
宫里的大多数妃嫔都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一个个都在想年后省亲的事情。
皇后宫里,皇后正跟贵妃喝花茶。
“没建省亲别院吗?”后宫里这么多妃嫔,皇后最喜欢的就是贵妃。
“建那玩意儿做什么,得耗费多少银钱。”贵妃道,“一天的时间都不到,随便收拾个院子就成了。”
“妹妹没少被讽刺吧。”皇后轻笑。
“我这无儿无女的,听惯了。”贵妃不怕那些妃嫔嘲讽,那些人那么奢侈就不怕出事,自己可不想跟在后头。
贵妃看得清,花大笔的银钱建省亲别院,不正好告诉皇帝她们娘家有很多银钱吗?若不是世代积累,家里哪里来的那么多银钱,那银钱的来路就有问题了。
“宫里的梅花要开了,改日跟妹妹一起赏梅。”皇后没有说其他的,她跟贵妃想的差不多。就是她这个皇后,都没让家里建什么省亲别院,但为了配合皇帝,还是让家里传出去一些话,比如他们花了多少银钱布置院子,又重修院子。
务必让那些人多花一些银钱,皇后不好跟贵妃说这些,但见贵妃如此明白,便越发喜欢跟她一处说话。
转眼间,这年又过去了。秦可卿在正月里生下了一个男孩,贾蓉十分高兴,而贾珍送给孩子一串佛珠手串。
“哥把我要送的东西送了。”贾惜春打算正月过完再去郡主府,现在还在威烈将军府。在孩子洗三的时候,她想送小侄孙一串佛珠手串,那就等于她给家里跟她有血缘关系的人都送了佛珠手串。
结果贾惜春还没有送出佛珠手串,就见她的兄长贾珍送了佛珠手串。
“两只手,你还可以送一串。”贾珍表示孙子太小,需要奶娘照顾,孩子还跟着秦可卿,他总不可能跑过来给孩子念经吧,也不能给孩子抄经书,给佛珠手串最合适不过。
在贾珍的眼里,他认为这就是他最珍贵的东西。
“……”贾惜春没想到她的兄长竟然会说这样的话,不是应该说这一段时间戴这一串,过一段时间戴另外一串吗?哪里有人两只手都戴着佛珠手串的。
“要送就送。”张老夫人见儿子送给曾孙子佛珠手串,颇为无语,关键是女儿也想送,被儿子抢了先,“这东西又不会坏。”
“好吧。”贾惜春还是送了侄孙子一串佛珠手串,她在里面注入一丝功德,也能保护这个孩子,让他平平安安长大,“娘,你以后看着小侄孙,就当看着我,有佛珠手串在。”
“就你机灵!”张老夫人好笑地道,这孩子为了搬出去,还是挺努力的。
“机灵一点才好,才不会被骗啊。”贾惜春歪着头,“娘也能放心。”
“放心,放心。”张老夫人想到女儿身边的那些护卫,还有大力丫鬟,就觉得女儿应该不可能被人欺负。只期望女儿到了郡主府之后,别仗势欺人。
张老夫人看着小曾孙,颇为宽慰。谁能想到她也能四世同堂,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糟心事,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秦可卿生下孩子后,张老夫人就派人给贾敬送信,贾敬依旧没有回来,他沉迷医术不可自拔,想要多研究一些有用的药丸子,将功赎罪。他的是威烈将军府现在发展得好,那就皇帝看重他们,要是皇帝改变心思,那威烈将军府分分钟被打压下去,所以他得努力表现。
有了曾孙子后,他就更得努力,才能让府上安好,因此,贾敬就没有回家,而是跟教他医术的两位大夫继续搞研究。
张老夫人还跟秦可卿说了,宽慰她,不是贾敬不喜欢曾孙子,而是他就是这样的人,之前她生贾惜春的时候,贾敬也就是洗三的时候看一下。
秦可卿没有难过,没回来看就没回来看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府上的人态度好就行了。早在她知道的身世时,她就没有想那么多,好好生活才最重要。
隔壁荣国府的王熙凤还没有生下第二胎,还大着肚子过来看秦可卿,说是沾沾喜气。
“我见了那孩子,生的不错。”王熙凤笑着道,“只盼着我也能生这么一个。”
第99章 搬出去啦
第一胎生了巧姐之后; 王熙凤便想着日后还得生一个儿子。女人要是没儿子,在夫家站不稳脚跟。她可不希望贾琏纳妾,养外室的,就希望夫君守着她一个人。
王熙凤父母双亡,小时候就期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不希望有人破坏她的家。
她跟贾琏青梅竹马; 对贾琏的占有欲也高; 不希望夫君跟别的女人在一起。通房丫鬟睡过也就罢了,不能让她们怀孕。她还时不时打发那些通房丫鬟出府; 不让她们长久跟着贾琏。
贾琏后来倒是没有跟通房丫鬟睡了; 而是多顾着王熙凤。王熙凤没说不能有通房丫鬟; 但贾琏看着她的动作; 也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干脆就不跟那些通房丫鬟一处。
王熙凤有时候还羡慕秦可卿; 别看秦可卿多年没有怀孕生子,可张老夫人都没有让贾蓉纳妾; 没有多说什么。而贾蓉又有官职; 平日也没有乱来,跟早年完全是两个德性。
“那就生。”秦可卿半躺在床铺上,笑着回王熙凤话,“婶婶这肚子里就有一个。”
“我呀,倒也不急。”王熙凤看了一眼肚子,“年纪不大,日后还能生; 这一个是男是女都好。”
王熙凤没有钻牛角尖,没有因为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儿,又怕第二胎又生女儿。这生男生女,哪里是他们能决定的。她可是知道贾敏当年生孩子的事情,听说这位姑母就是接连生孩子,又担心生不出儿子,才导致孕中忧思过度,以至于生下来的孩子体弱。
有了前车之鉴在前头,王熙凤自是不可能想那么多,偶尔也会想肚子里的孩子要是一个哥儿就好了,巧姐儿有个弟弟,以后也能帮衬巧姐儿。
这个世道,要是娘家没有人撑着,女子在婆家便不好过。王熙凤是自己脾气厉害,也有手段,她不能保证巧姐也跟自己这样。自己是没有了父母,才得这么坚强,而女儿有父母在,必然跟自己不一样。
王熙凤希望女儿快活一些,没必要跟自己折腾那么多,怪累的。
“这倒是。”秦可卿见王熙凤如此想,便觉得这个婶婶的心思好。
秦可卿跟王熙凤虽然差了辈分,但两个人的年纪差的不多,关系不错。即便两府现在疏离,她们的关系依旧不错。
正月过后,秦可卿还没有出月子,她的孩子还没有满月。贾惜春就搬出威烈将军府,住到郡主府。郡主府一点都不比威烈将军府,反而比不少公主府都还要好。
皇帝宠着贾惜春这位泰安郡主,府邸自然就好。当初选郡主府的时候,就是往好的选的。
贾惜春搬去郡主府之后,给几个堂姐堂妹发了帖子,让她们过来坐坐。她没有宴请景安侯府那边的,主要是她的辈分大,跟她同一辈分的年纪比她大许多,那些比她辈分小的,算起来也比林黛玉她们辈分小,就不好一处。
其实景安侯府的跟林黛玉这样的同龄人,跟林黛玉等人相处的时候,也不去算辈分,毕竟又不是亲戚。但贾惜春往哪里一坐,这辈分就出来了。
因此,贾惜春请人便分开请,这也能让大家自在一些。
贾惜春没有请薛宝钗,也没有请史湘云,这两个人跟她没有亲戚关系,她也不可能因为她们是红楼里的金钗,就请她们。请的是贾迎春、贾探春、林黛玉,还有贾元春。
没有请王熙凤,也没有请李纨。一个大着肚子,一个存在感极低又很少出来的人。
贾惜春便暂时忽略她们,等她们两个都有空的时候再请也来得及。
泰安郡主府不比荣国府差,花草树木,该有的陈设都有。小径,长廊,流水,假山……没有显得多富态,到有一股子清雅之意。
这一会儿,贾惜春等人正坐在院子里,没做在那湖心凉亭中。桌上摆放着几盘糕点,还有几杯热茶。
“这些倒是不错。”贾元春感慨,她比这些姐妹大了许多,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