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情满潇湘-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住了。

永嘉见了这花想起一事来,忙回头与黛玉道:“我记得还没去西巡的时候让人做了两条裙子,都是这石榴红绫,我一条,姑娘一条。我那条穿了好几次了,怎么不见姑娘穿呢?”

黛玉不好说自己不喜欢那样艳丽的色彩,只好道:“尺寸有些大,放在那里还没拿去让针线局的人改呢。”

永嘉道:“昨日我见(全唐诗)正好有一篇就是写这石榴花的。”

黛玉在一旁倒要听听永嘉会说出何人的句子,哪知七公主却率先吟了出来:“可怜颜色好阴凉,叶剪红笺花扑霜。伞盖低垂金翡翠,薰笼乱搭绣衣裳。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永嘉正欲与七公主讲解时,突然听见有人过来了。众人抬眼看去,却见孙贵妃乘了步辇往这边行来,可能刚往长春宫去请过安。

七公主携了永嘉齐往孙贵妃驾前来,孙贵妃见了她们几个便下了辇。

“公主有两日没过来了,你在绮春殿可好?”孙贵妃见面就问。

七公主含笑答道:“母妃关心,好着呢。”

众人又见了礼,孙贵妃见女儿和永嘉在一起说笑也放心。一眼看见了园中开得正好的石榴花便也看住了。

七公主在跟前笑说:“前两日实在是闷热,端午节也没过个痛快。幸好昨儿下了一场雨,今天方凉快些了。”又看贵妃凸显的肚子,笑问道:“母妃,我弟弟什么时候出来呢?”

孙贵妃笑道:“你怎么就知道是弟弟,万一是个妹妹也说不准。”

跟前服侍的宫女说道:“娘娘添了胎以后就爱吃酸东西,这一胎准是个皇子。”

孙贵妃笑指着七公主说:“当初本宫怀瑶芳的时候不也爱吃酸的么。看来这个说法也不准。”

永嘉和七公主搀了孙贵妃在石凳上坐下。大家正说着话,突然不知从何处涌来好些猫,众人避之不及,那些猫竟然往孙贵妃身上爬去。

孙贵妃及时见过这样的阵势,早已惊得花容失色大叫:“哪里来的猫,快给赶走。”

众人也慌乱了。连忙来赶猫,黛玉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战战兢兢的站在那里远远的看着,不敢上前。

紧接着又见来了好几只,张牙舞爪,像是疯了似的竟往孙贵妃身上爬去。当时场面甚是混乱,猫叫声,呼喊声,更有胆小怕事的已经呜呜的哭了起来。

后来惊动守园的侍卫以及好些太监们,纷纷上来驱赶那些野猫,又忙忙的将永嘉和七公主分散开。且见孙贵妃也不能言语,身上的衣服也被猫群们给抓烂了。手上、脸上竟也也被划出口子来。

黛玉远远的看着觉得奇怪,这里这么多人为何不去攻击别人,都往孙贵妃身上扑去。

七公主毕竟年幼害怕躲在永嘉怀里不敢看,永嘉公主也是战战兢兢的,又一面安慰着着她。

孙贵妃哪里招架得住这些猫,好再太监侍卫们上来将猫群给驱散了。孙贵妃吓得面如纸色,好不容易平息下来,众人忙上来安慰贵妃。贵妃两眼瞪得浑圆,眼里竟是惊恐之色。后来捂着肚子大叫了一声:“哎哟,不好!”便就昏了过去。

七公主惊呼道:“母妃!”

然后看见了殷红的血顺着裙子慢慢的流了出来,身边的宫女嬷嬷们连忙招呼着将贵妃抬上了步辇,匆匆往昭阳宫去。七公主也赶去了。

永嘉心里也甚是担心,见贵妃身上的那些珠翠、绢子、被猫抓烂的碎衣角落了一地。猫已经被人驱赶走了。这里的人又怕公主出了意外或是什么惊吓,和姑姑忙道:“请公主回凤仪宫去吧,贵妃娘娘那里奴才差人去打听消息。”


第55章:猫祸

这突如其来的一场祸端让孙贵妃避之不及,没想到就因为这些扑上来的猫群,孙贵妃失去了肚中才满四个月的孩子。

皇帝知道此事甚为震怒,下令人将宫中各处所蓄养的猫全部处死,或是驱散出宫,并下旨宫中再不许养猫。

太后知道此事也颇为震惊,她在宫中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听过这样的怪事。孙贵妃肚中的孩子没了,好在母亲性命无忧。太后每日遣人去昭阳宫看视。

孙贵妃病了这些日子,宫中每处嫔妃也都前来探望,请安。孙贵妃再没了往日里的骄纵得意之情,躲在屋里也不肯出来见人。七公主瑶芳从绮春殿搬到了昭阳宫里,每日在跟前亲奉汤药,温言安慰。

世琅知道此事后也大吃了一惊,隔三差五的来探望。

宫中捕猫,捉猫之事盛行开来,一连好几天都能听见各处的猫叫,大都是些嘶厉之声。太后心里自是难安,请人来算过,说是贵妃命中该有此劫,若能完劫以后荣华富贵自不用说,若躲不去,只怕性命担忧。

太后心里有数,也不让将这些话说与贵妃知道。叫来了淑、顺、敬三妃,吩咐道:“发生了这样的大事,皇帝心里难安,朝中之事已是繁琐。宫闱之事大家齐心协力处理好,不要让皇帝担心。”又说了好些话,让几位下去细细详查。

淑妃等说:“这事很是蹊跷,只怕不好查。”

“哀家也知道为难,但贵妃受了惊吓,为此还送掉了肚里孩子的性命。毕竟是哀家的孙子,总得有个交代。当时那些猫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就光冲着贵妃去。里面的疑点太多了,你们几个去办,哀家还是放心你们的。”

几人虽然为难,但也只能答应去了。

太后又让宫中凡事能读书写字之人抄写(消灾吉祥神咒)一千份拿去皇家寺庙供奉。

黛玉毕竟胆小,经历过此事后也常常做噩梦,一连好些天没有睡好觉。

这日午后黛玉伏在案上抄了半个时辰的经书,后来觉得身子乏。又不敢午睡,怕夜里更是失了睡眠,便起身说要走走。

黛玉来到这边屋里,见和姑姑正在炕上坐着做针线。里外皆是一片静悄悄的。

和姑姑见黛玉来了,连忙放下了针线起身笑道:“林姑娘来了。公主正午睡呢。姑娘不犯困么,怎么不小睡一会儿。”

黛玉道:“可能是天气热的关系,不敢再歇午觉,怕夜里没了睡眠。”

和姑姑笑道:“我也不敢睡呢,怕公主吩咐事情。让锦心他们散了,清清静静的也好。”说着要给黛玉倒茶,黛玉却说:“不喝茶,姑姑不用麻烦了。我想四处走走,混过了这阵困意才好。”

和姑姑又继续坐下弄针线,只见是一块红绫,上面正扎着鸾凤呢。活儿看上去很是繁复。黛玉看了一会儿觉得眼晕,便起身道:“姑姑,我出去走走。”

和姑姑忙说:“让个小丫头跟着姑娘吧。”

黛玉说:“不用,我也不出凤仪宫的。”

她出了屋子,慢慢的转到了后廊上。后院里的梧桐已经荫荫如盖了,阳光穿射过密密的树叶,洒落在院子里,映着土上翠绿的青苔,愈发的觉得幽静。黛玉倚栏站着,此时耳边飘来一两声微弱的丝竹声,心想必是梨园里那些戏子们正在排演曲目。

黛玉心中记起在长春宫外的亭子里与水溶说的“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的话来。

想起那夜,自然就想起孙贵妃的生日,那晚多么的风光热闹,这才短短的一个月光景,没想到就是如此的遭遇了。这些日子来宫里的人也惶惶不安,出了猫事件后大家都不大轻易出门了。

黛玉望这些这些梧桐发怔时,耳畔还有几丝若有若无的丝竹声。就在此时,她突然听见哪个角落里传来了一声细弱的猫叫。黛玉以为听错了,再侧耳听时,的确是猫叫。

脑中闪过的一个念头是该回避到房里,这些日子来宫中大肆猫们,莫非是从什么地方逃掉的不成?她蹑手蹑脚的寻着声音找去。后来在院子里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小白猫,可能才一个月大,蜷缩在那里瑟瑟的发抖,很是可怜。黛玉不知这只小猫会不会对自己攻击,只是觉得它弱小可怜,有些奄奄一息了。心想必是没吃到什么东西,说不定母亲已经被处决了,它是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的。黛玉心中感怀,连忙去了厨房找些食物来喂它。

小白猫叫了两声,然后就埋头吃东西。黛玉对它轻声道:“你别乱叫,我会拿东西给你吃。乱叫的话就让人发现捉了去,哪里还有什么好下场。乖乖听话。”

小白猫吃完了东西,又蹭了蹭黛玉的绣鞋,十分的乖巧伶俐。黛玉见了它这模样自是心疼又心酸。换做以前一定让人将它带去抚养了,只是如今正在风头上也不敢冒这个险。

黛玉怕它冷,找来了个废弃的小木箱,铺了些破布废絮。将箱子藏匿于一块毛毡子下面,小白猫算是临时有了个栖居的地方。

黛玉每天要偷偷跑过来给它送食物,小白猫倒也还安稳,不随意乱叫。倒也相安无事了好些天。

风波渐渐平息了下来,宫中人依旧是谈猫色变。这日黛玉与永嘉公主陪伴太后逛园子,北静王妃和敦慧郡主也来了,大家说起孙贵妃的事来。

太后叹了句:“是祸躲不过,躲过不是祸。见那贵妃也可怜,经历了这么一场像个变了个人,每天哭闹,身边服侍的人也没什么法子。你们也要多多注意。”

王妃在旁边说道:“可不是,才臣妾去昭阳宫里看了,贵妃哪里还有以前的样子,模样也大改了。只是查了这么久怎么也没个起色呢?”

太后道:“只怕不好查,哀家倒有功夫慢慢等,是意外倒也罢了,若是有人从中使坏,让哀家知道了,可不轻饶。”

大家也不敢多留便就离去了,黛玉在后面慢慢的跟随着,后来在一月季花下隐约看见了一个精美的香袋。黛玉心想莫非是谁遗落在这里的不成,便拾了起来,等人来寻的时候再当面送还。

敦慧郡主回头喊了句:“林姐姐,你快些过来。”

“来了。”黛玉来不及多想便跟上了众人。


第56章:世珩请旨

风波慢慢的平息下来了,宫中再无人养猫。黛玉好心的收留了那只孤苦的小白猫,也纯属无奈。

孙贵妃在这场风波中变化太大,先是失去了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接着又大病一场,性情大变。人也浑浑噩噩的,宫中开始盛传贵妃中了邪,有的甚至还谣传是招引到了猫妖。

孙贵妃如今像惊弓之鸟,再也不敢踏出咸宁宫一步。

宫闱之事依旧由淑妃等处理,太后多年不问事了,现今凡是大事都要过问。一两月下来,倒也还相安。

这日永嘉携了黛玉前去敬妃处请安,恰巧遇见了世珩来母妃处。敬妃出来招呼,又见世珩和永嘉兄妹和睦,心里很是喜欢。永嘉公主是太后第一所疼之人,和她关系走得近不是坏事。

“本宫听人说起公主的亲事来,听说皇上已经命钦天监给选日子呢。看来就在今年,快了。”

永嘉两颊微微的染了红晕,露出羞态来。

敬妃笑道:“公主也不用害臊,这是天大的好事。”

世珩在旁边道:“公主府已经竣工了,父皇正召了人给各处题字。说不定再过一两月五妹妹就要搬出去住了。”

黛玉在下面听着,暗惊日子怎么过得这样快。若是公主出了宫,定不再需要伴读,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顿时心情低落下来,揉着手中一块冰绫丝帕。眉尖微蹙,眼中似有一丝哀怨和凄楚。她的这些神态都落尽了世珩眼中。

世珩自然是个聪敏之人,明白黛玉为何这样。只是又不方便安慰。

永嘉坐了没多久,察觉到黛玉一丝异样来两人也就告辞了。世珩追随着黛玉的身影,直到看不见才回过神来。

儿子有什么心思自然是瞒不过当母亲的,她想了想便问:“我儿心里莫非想着那位林姑娘?”

世珩也不回避,笑道:“还是母妃一眼就看出来了。母妃说儿子该怎么办呢?”

敬妃喝了一回茶,缓缓说道:“我听人说当初太后想将她许给你七弟,后来你七弟推辞了。太后又放出话来说林姑娘的亲事她要做主。那林姑娘的身份也就跟着见长。看来也是沾了你五妹妹的光。既然如此……”敬妃缓缓的拨弄了下茶盖,看向了世珩,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便道:“何不去向太后求了,将林姑娘讨回去,收在屋里如何?”

世珩一听正中下怀忙起身笑道:“孩儿也这样想了,只是怕不好开口。母妃既然也这样想,不如还烦请母妃向太后开口要人,可好?”

敬妃笑道:“我看你如今倒会办事呢,让我去说。太后若肯你我脸上都有光,若不肯,丢脸面的是我,而不是你。果然鬼机灵的,行,我瞅着也好,要了这样的一个女人你放在身边对你日后也是有好处的。我当娘的就替你跑这趟吧。”

世珩心里喜欢不言自喻,又忙撺掇了母亲快快去求了。

敬妃便让侍女给自己换了身衣裳,乘了步辇来到长春宫。

此时的长春宫竟也热闹,康慈贵太妃、顺妃、齐嫔并北静王妃等陪着太后看戏呢。

敬妃上前与太后行了礼,太后倒也喜欢,让她坐在顺妃旁边。

敬妃正琢磨着该怎么开口,心想还是说要说得缓和些好,即便不肯,也不能少了自己和太后的脸面。因为心中有事看戏也看不安稳,好不容易等着戏散了,敬妃才当着众人的面开口道:“臣妾有一事还想请太后成全呢。”

太后忙问:“什么事说来哀家听听。”

敬妃笑道:“臣妾看上了个姑娘,还让太后做主将她配给臣妾那老六做侧妃。”

太后一听便笑了:“老六屋里正妃、侧妃侍妾的一大堆难道还少了不成。还要呢,罢。倒也没什么,一般人家还有三妻四妾呢,我们皇家也没什么。敬妃既然开了这个口,哀家倒想听听敬妃看上了哪个丫头?”

敬妃笑道:“要是一般的丫头臣妾绝对不敢来烦扰太后,臣妾那老六原看上了五公主身边的林姑娘。还请太后允准。”

“你说她?!”太后一愣。

在跟前的北静王妃也听见了,心想若说人才两人倒也相对,只是这事似乎有些不妥。

太后沉吟了半刻只说了句:“知道了。”

敬妃见没了下文,心里却是纳闷,怎么也没句准话,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太后的心思她是猜不准的。又不敢继续再问,只得尴尬的坐在那里。

太后又与康慈太妃说话去了。好半天的光景,敬妃等要告辞了,太后才说了句:“老六这事哀家还得再想想。去吧。”

世珩在母妃的宫中等了半天,终于盼到母妃回来了。

敬妃的脸色不大好,叹道:“我儿,只怕这事不大好办。太后的意思也不清楚,只说得再想想。”

倒也在世珩的意料之中,忙笑道:“母妃不用替儿子担忧,既然皇祖母没有当面说不给,那么这事还是很有希望。不如就再耐些时日再看吧。”

敬妃道:“也只能做如此打算了。不过你心里也要有准备才好。”

太后这边也甚是为难,当初她当着众人的面说要给林黛玉做主。在她心中认定了老七配她正合适,哪知老七那里别扭着,心里不肯。她知道虽然是敬妃说的,但肯定是老六去求了,要说人品相貌倒也不差什么。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她得仔细斟酌了。


第57章:试探

北静王妃听见了敬妃要替儿子求纳林黛玉为侧的事,自然也就留意了。回到了王府,身子有些倦了,恰巧此时敦慧在她房里等她。

王妃笑问她:“郡主找我有什么事吗?”

敦慧道:“我听人说嫂子进宫了,为何不让我去呢?”

王妃道:“郡主不还咳嗽着嘛,这一来一去的又怕给添了病。在家多养几日有何不好的,你急什么?”

敦慧笑道:“可不是急呢,在家里也烦,也找不着能说话的人。倒是想念起公主来,还有林姐姐了,也好些时日没见她了。”

“还林姐姐,我看再过一阵子你得换称呼了。”王妃道。

敦慧忙问:“我不喊她林姐姐喊什么呢,别的也叫不出口。”

王妃道:“今儿我在太后那里见敬妃去给六皇子求亲来着,就点名要了你林姐姐去。如今只等太后点头答应,我看这事也容易,你说以后是不是改换称呼呢。”

敦慧笑道:“原来是我林姐姐有人家了。这是好事呀,我得进宫向林姐姐道喜来着。”

王妃忙拉住了她:“太后那里还没准信呢,想来林姑娘也不知道,你这样去道喜,太冒失了,不许去。”她正劝敦慧的时候,不曾想一抬头却见水溶站在屋里,倒是一愣,他什么时候不声不响的进来了。脸上的笑容瞬间收了回去。

敦慧也回头看见了哥哥,倒也喜欢:“哥,你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不知道呢?莫非是来看嫂子的,有事和我嫂子说吗,那我就出去了,你们慢慢聊。”敦慧倒也识相,她心里早就巴望不得这两口子能坐下来好好的说话。

王妃瞥了水溶一眼,只见他穿着宝蓝的纱袍,手中拿着一把折扇。王妃也无心去兜揽,正要回卧房。

水溶却突然叫住了她:“刚才你说的话都是真事?”

王妃冷笑道:“王爷问我呢,我却不知道王爷在问什么?”

水溶沉吟了下,随即说道:“六皇子真的去请旨要讨林姑娘?”

王妃微微一怔,他几时也关心起这些不相干的事来,待要不想搭理要离去时,水溶却拉住了她。

王妃脸上却渐渐的犯起了怒:“你这是做什么,难道我想一人好好的静静也不成?”

水溶道:“别人两口子言和意顺的,为何到了我们府里却非要像个仇人似的?”

王妃苦涩的笑了两声:“王爷心里倒也明白,不是个糊涂人。”

水溶松开了手,退了一步,垂着头,语气明显低沉了好些:“如今我们连好好说一句话的机会也没有了吗?”

王妃听得如此说,便回头道:“好,那我告诉你。适才我在长春宫亲眼见敬妃来求,亲耳所闻,难道还有假的不成?”

水溶的目光明显幽黯了下去,王妃倒能洞察人心,瞬间就明白了些,只是不大好开口。水溶转身就离开了。

王妃见他今日这样的光景有些不对劲,也没多想,自己回房歇着。

到了午后南晴过来问安,与王妃说起一事来:“娘娘听说没有,说王爷在书房里关着半天了也没出来。妾身让人送了饭菜进去,一点儿也没动呢。一屋子的酒气,莫非发生了什么事?”

王妃原本是不想理会的,转念一想,将水溶来她房中的事联系了,心里微微一惊。莫非他家王爷与那林黛玉有情?王妃心下正琢磨着,这事怎么才好呢。虽然嫁来这些年了,自己一直没有给他好脸色看,对他心里也充满了恨意。两人在一起虽然维持着外面的和睦,回来却是百般的折磨他。若真有了这样的事想来他心中自是不好受的,只是不知那林姑娘心中是何想法。

王妃满怀着心事,她出了房门,一直向小书房那边走去。刚刚走到窗下,却听得里面的人正在吹着他手中的箫,王妃虽然不怎么懂得音律,但闻其声却是凄凉悲切,不忍多听。

王妃有些后悔过来了,抬脚便走,里面的人却说话了:“你们不必来劝我,没什么事。”

王妃隔着窗户说:“不如我替去你试探一下那一位的口气。她若愿意,我替你求了来,正好以前太后也说再给你几个人放在屋里。”

水溶倒不料她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伸手将窗户给推开了,王妃就站在那里。

水溶道:“这事用不着你管。”

王妃冷笑道:“你以为我是可怜你吗?倒不是为了可怜你来着,我是想着那林姑娘孤苦无依,听她谈吐倒是一个知书识礼之人,对郡主又好。我是为她想来着。”

水溶转过了身子,胸中似有千丝万缕怎么也解不开,早知如此那晚他就不该去拣那方帕子了。目前这样他更是不敢贸然去问,王妃前来和他说这些到底是意料之外。他微微的叹了一声:“你去吧。”

王妃心里也明白,准备了一下便进宫去探望林黛玉。

且说敬妃向太后替世珩求纳黛玉为侧之事,黛玉是一点也不知情。主要还是因为太后没有拿定主意,不让跟前的人将消息传出去。

永嘉公主正与黛玉说话呢,顶头见北静王妃来了。永嘉起身笑说:“王妃嫂子今儿怎么有空上这里来?”

王妃笑道:“过来给公主请安来了,我们家郡主这两日身子不大好,没有出门,还说在家闷得慌呢。”

公主笑道:“是了,郡主几日没来了,我们也正念叨着她。既然如此等她身子大好了还要时常过来串串门。”

王妃答应了,见了黛玉心中惦念着事,便道:“我有几句话要和林姑娘说,不知可不可以。”

永嘉道:“嫂子有什么话难道不能当着我们的面说吗?”

王妃笑了笑拉着黛玉进了她的屋里,又不让跟前的人在身边服侍。

黛玉见了她这样自是觉得有些奇怪,心想到底是什么话,正等着她开口。


第58章:香袋事件

王妃让黛玉坐在跟前,上下将她打量了一回。又低声问她:“林姑娘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黛玉沉默了片刻便仰面回答:“双亲早故,又没个兄弟姐妹。后来在外祖家长了几年。”

王妃听说心里倒也替她可惜,想到太后那里不准将世珩的事先透露出来,自然也不方便说,她想了想又问:“林姑娘进宫以前可有什么意中人?”

黛玉甚是惊讶,好端端的王妃为何问这样的话?黛玉满心的狐疑,想了一回便摇摇头。

王妃见状拉着黛玉的手笑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去太后那里请旨,我与姑娘作伴,去我们府里如何?”

黛玉更是不解,惊疑的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