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情满潇湘-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看看你那锁吗?”

宝钗一怔忙问:“我这锁你以前不是见过吗?”

黛玉点头道:“今儿我想再瞧瞧。”

宝钗只得先解了纽子,弯着头将金锁取了下来。黛玉接过,温温热热的。她只来回翻看着上面錾的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看了一会子,黛玉便亲自与宝钗戴上。宝钗趁势拉着黛玉的手,盯着黛玉看。

黛玉忙问:“宝姐姐不认得我了吗?”

宝钗叹道:“多日不见你倒清减了许多,再瘦下去可该怎么好。”

黛玉不在去想金玉的事,和宝钗道:“宝姐姐还说我呢,宝姐姐像是减了一圈的人。看来这媳妇不好做。”

宝钗心里虽然委屈,但不肯流露出一点。自然又关心起她的起居来,又说她这屋子收拾得好。

黛玉细细的答道:“这里的一切都是公主给的。”

宝钗低声问她:“我听人说这个公主是订过亲的,也就说日子不远了。颦儿放心,用不了多久就回去了。”

“回去?”黛玉心想回去还有她住的地儿吗?走出了那个园子她还能否回去。

宝钗又安慰着她:“你也别多想,高高兴兴的日子也过得快一些。”

黛玉点头答道:“高兴,我没什么不高兴的。”当她如此正面金玉的事已经表现得波澜不惊,仿佛再不关她半点事了。

宝钗走来与黛玉并肩坐在床沿上,让黛玉的头靠在自己肩上细声安慰她:“以前住在一起大家还能相互解闷,如今却是不能了。你在这里好好的,省得有人悬心。”

黛玉就当没听见,也不斥责她的话。王夫人一头走了进来,见她们两人还和睦,黛玉也没抹眼泪心想情况还好,然后让雪雁将个盒子端了进来对黛玉说:“里面的东西是送与贵妃娘娘的,你替我转给她,问她好。还说事我要说与你。”又看了看宝钗便道:“媳妇说了没?”

宝钗摇摇头:“没,还没呢。”

王夫人道:“让你进来也费了好多心思,总算如愿了,可惜命里差了那么一点。哎,为了这事家里也操了许多心,还请林丫头帮帮忙。”

黛玉忙道:“舅母有什么话请吩咐。”

王夫人声音略低了些:“你和公主也还好,我看能不能你去拜托她一下,让她在太后面前说两句,就是你二舅舅的官职什么时候给恢复。你多提点提点。公主若不管这事的话,你拿着礼直接去找孙贵妃,以前娘娘在的时候两人还相互照应,想来就答应了。”

黛玉觉得很是为难,推辞不得,又答应不得,四处求情看人脸色的事她似乎不大作得出来,想了想才道:“舅母难道不明白么,如今是不准后宫干政。”

这话倒将王夫人给堵住了,不免生了些恼意又递眼色给宝钗。宝钗才接过了话和黛玉说:“妹妹这里是路子,太太也是没了法才找妹妹的。妹妹想来也是知道的,如今家里不比以前了,老爷又丢了官,总得有个指望吧。处处求人那些人都生怕给自己牵连了进去,关键时候还得看自家人。”

“自家人?”黛玉只觉得这个词语有些讽刺。她想起梦里的场景了,舅母嫌她占着宝玉,嫌她住着贾家占地儿,什么话也没一句就将自己送到这里来。黛玉微微的垂下了眼帘,听见宝姐姐也是这样说,心里自然有些恹恹的。默默不发一声,正无声的抵触着。

王夫人见了她这样的态度自是觉得窝火,但又不敢得罪她,心里干着急。

良久黛玉才抬眼看两人,清冷的说道:“你们说的我知道了,宫里规矩多,我也是服侍人的。不敢多留你们,没什么请先回去吧。代我向老太太和三妹妹问个好。”只字不提宝玉半句。

王夫人只得作罢,心里虽然不甘但又不敢真的怎样,这毕竟是在宫里,只得叫了宝钗回去。

宝钗起身走出了房门,突然转身回来和黛玉说了句:“有人为你弄了一身的病呢。”

黛玉见宝钗此时的表情不喜不怒,说得不缓不急,只这一句又转身离去了。等黛玉仔细回味过宝钗的话来,她紧紧的揉着帕子,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强忍着心中的悲戚,惟觉得难受,眼里干涩再也挤不出几滴泪来。


第21章:认做姐妹

王夫人进宫来就这样给黛玉扔了一个难题,她看了一眼填漆盒子,自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她与孙贵妃半点交情也没有,就这样贸然的送礼物,然后开口求情,黛玉觉得自己做不出来。只是就这样明晃晃的摆在这里自然也不是一回事,只得让雪雁捧了礼物,一步步向昭阳宫慢慢走去。

待到宫门外,太监忙去传话。去了半天才见一名年纪稍长的宫女出来了,对黛玉她们说:“林姑娘是过来向贵妃娘娘请安的吗?真对不住,娘娘她去长春宫了,林姑娘是要等,还是有什么话让传递的。”

黛玉道:“就说民女请娘娘安,这里是荣国府送来的年礼,请娘娘笑纳。”关于王夫人交代的关于二舅舅的事黛玉是说不出口、昭阳宫的宫女收下了雪雁的盒子,黛玉与雪雁就要离开了。一头却见淑妃的轿子来了,淑妃还没下轿,昭阳宫的宫女们就上来请安道:“淑妃娘娘来了,娘娘请里面休息。”

淑妃一手揭了帘子问道:“贵妃娘娘她可在?”

宫女道:“淑妃娘娘来得不巧,我们主子才上长春宫了。”

淑妃听说也不准备下轿了,就着说了句:“那好,就说我请你们主子的安,明日再来拜访。”一眼扫去又见黛玉正在那里,一脸笑容叫黛玉到跟前来:“林姑娘上咸宁宫去坐坐,如何?”

黛玉答道:“怕扰了娘娘,还是改日再与娘娘请安吧。”

淑妃冷笑道:“果然是哪里香就往哪里跑,我们这些人微言轻的林姑娘自然是不屑一顾了。罢了,罢了。”

黛玉低着头赶紧道:“民女不是这个意思,娘娘误会了。”

“什么误会不误会的,三番两次让你去坐坐,总是找托辞。我们这些人是不比得人家尊贵。要是看得起我就一道说说话去。”

黛玉哪里还敢说不愿意,只得答应下来。

淑妃立马转怒为喜了,伸出手来让黛玉与她同乘一抬轿子。黛玉再三推辞,后来见淑妃不高兴了,只得上来与淑妃同行。

淑妃嗅着黛玉身上隐隐的一股幽香,笑道:“妹妹身上擦什么香呢,这气味真好闻。”

黛玉忙说:“民女最不喜熏香,好好的衣服就给熏坏了,哪里有什么香气。”

淑妃拉着她的手,只觉得黛玉的手很是冷,便替她暖和,又瞅着黛玉的脸说:“我拿你当妹妹,你也不用和我客气什么。我常在家,你闲了就来和我说说话。”

黛玉点点头,心下正忖度着淑妃对自己如此心热,关于淑妃的心思黛玉捉摸不透,或许正是人家的一片好意,自己再这样去猜测定是不妥了。

怀着不安,总算是到地儿了。黛玉赶紧先下轿,淑妃的贴身宫女名唤听荷的过来上来扶了。淑妃挺着腰身,大摇大摆的走着,林黛玉与雪雁紧紧的跟在后面。待进了屋子,淑妃先坐了下来,宫女们等连忙奉了茶来。

淑妃忙轻斥着下人:“你们没看见来了客人吗,一点眼力劲也没有。”

接着又让人赐座奉茶,连雪雁也照顾到了,忙让人带下去好生招呼着。

黛玉心里始终有些不安。

淑妃倒看了出来,笑道:“妹妹别怕,我们咸宁宫最是热情好客。姐妹们也喜欢上我这里来,这里人人都赞林姑娘才貌无双,我认姑娘做妹妹如何?”

林黛玉先是一怔,刚才她口中的几句“妹妹”难道不是假的?听得她又如此说,赶紧起身来推辞,淑妃过来拉着黛玉的手,一并坐在自己的榻上与她说话:“妹妹别怕,我还在家的时候也盼望有个姐姐妹妹的,可惜我爹就养了我这么一个女儿,其余的全是儿子。我很欣赏妹妹的才识,知道认林姑娘做姐妹实在是委屈了林姑娘。”

黛玉忙道:“民女粗陋哪里敢和娘娘姐妹相称。”

淑妃笑道:“不管你乐不乐意,反正这个妹妹我是认定了。今后有什么难事直接来找姐姐说,只要妹妹一开口,当姐姐的二话不说立马给办。”

淑妃又对宫女太监们说:“你们都听好了,以后见了林姑娘也要像见了本宫一样规规矩矩的,若林姑娘上门来不许怠慢。”

众人连忙允诺。

淑妃挥挥手:“你们都下去吧。”

这里又和林黛玉细谈:“妹妹平时在凤仪宫做些什么?”

黛玉答道:“不过与公主写字看书,陪在公主身边解闷。”

“这个差事倒也清闲,就是做久了也就疲了。妹妹以后一有空就上我这里来吧。不瞒你说,我是真心想和妹妹交好。别的嫔妃来接近我,真心假意的也让人看不透,有的是顺着水就浮上来了。妹妹就不同了,没有那么多的利害关系。”

黛玉听了进去,心想这位娘娘也是可怜,在深宫里竟没一个可以交心的人,不免有些怜悯。

淑妃接着又说:“我见林姑娘也是个灵透的人,想来也明白。以你这等条件只做得公主驾前的陪读,说得好听点是个伴读,说得难听点也是个被人使唤的。我听闻妹妹出身不错,父亲曾是探花出身,又做了巡盐御史,不是委屈了妹妹么?”

黛玉忙道:“娘娘这话不通,能入宫来伴得公主已是民女的福分了,哪里敢妄想什么。”

淑妃拍拍黛玉的肩膀道:“我的傻妹子,这里可是个富贵的地方。你们贾家送你进来肯定也是指望着你飞黄腾达呢。要不怎么元妃妹妹一走,你就后脚进来了。妹妹请耐些时日,姐姐绝不会让你在这里受委屈,只要有手段什么都能拥有。”

黛玉身子微微一颤,倒不知说什么好了,又见淑妃满脸的热情到不好弗了她的好意。

淑妃又怕自己的话吓着了黛玉,一连说道:“妹妹别怕,一切都有姐姐。以后想要什么直接和姐姐说就是。姐姐有的,就不能少了妹妹那份。”

黛玉忙要起身,淑妃又将她按回了位置上。笑吟吟的招呼着茶点,又让人拿出一对羊脂玉镯来送与黛玉,还十分谦逊的说:“东西小,不成敬意。妹妹且收下,聊表当姐姐的一番心意。”

淑妃对黛玉又是嘘寒问暖,又是送东西,接着又留了饭。直到未时黛玉才离开。

淑妃心里正得意,听荷却有些看不明白,便问她:“奴才跟了娘娘这么久了,还从没见娘娘对哪个没名没分的姑娘这样好过。”

淑妃有些不悦:“放肆,难道我也跟着风头,也去凑热闹不成?这个林黛玉身上的价值可比那些有名分的没名分的人强多了。要是有人推她一把,以后什么前程都有了,我自有打算,你们少问,以后给我好好服侍。”

淑妃心里自有打算,身在宫里的这些年,也早已深谙生存之道。


第22章:琐事烦恼

展眼已到年底,冬至这一日皇帝与重臣祭天告祖。后宫也开始忙乱起来,第一繁忙的人首先就是孙贵妃,但因她手腕多,眼力好,调理起后宫之事来也是稳稳妥妥。底下的人只有敬服的份。

对待太后也是恭敬有礼,无人不叹,什么好处都占全了。好些人背后说起看来孙贵妃要入主中宫已经不远了,就只等太后点头,皇帝册封。

孙贵妃自是得意,心想一切都等水到渠成。

到了年底,宫学已经散了学,皇子皇孙们个个高兴。不用被父皇成天考问,真个是天下第一爽快。皇子们得到了解脱,公主们的课业不多。平时都是宫里的女官们传授例如:礼仪、识字、女四书、针黹等。并比不得皇子管教得那么严厉,皇帝有时想着了不过问两句,不受待见的公主,嬷嬷每月讲解几天的课业,其余的也就不管了。

而北静王妃这些日子也时常往宫里跑,与太后请安,嫔妃处问好,闲了时也到凤仪宫坐坐。

王妃与永嘉公主说:“公主,明儿起我们家郡主就不能来宫里呢,我还有事要她帮我呢。”

永嘉笑道:“嫂子快带了她去,她走了我们这里也乐得几天清静。”

王妃忙笑说:“郡主还真给公主添麻烦了,来年又长一岁,希望她能懂事成熟些。”又见黛玉不在屋里便问:“林姑娘怎么不见?”

公主忙说:“她在房里替太后抄经书,那屋里也暖和。”

“我倒要和她说几句话。”王妃便起身去黛玉的房里,敦慧也跟了去。

案上的铜胎掐丝珐琅的一个小香炉里正炷檀香。屋子香气袅袅,黛玉正伏于案前仔仔细细的抄写着。可能是被香气熏着的缘故,又咳嗽了几声。

雪雁上前说:“熏着姑娘了,不如将它拿开吧。”

黛玉摆手说:“抄经书就要这样恭恭敬敬的。”

直到莲心通传着:“林姑娘,北静王妃和郡主来了。”

黛玉听说忙起身整整衣裙,赶着行礼。王妃上前扶住了她,又去看案上的字稿,一色的蝇头小楷,秀丽整洁。王妃先说:“林姑娘这字写得真让人叫好,郡主跟着林姑娘大半年了可学着了几分?”

敦慧忙道:“嫂子一来就接我的短,也不怕林姐姐取笑。”

黛玉赶紧请王妃坐,将一张搭有弹墨椅袱的椅子让人搬来了,又在脚踏下放着暖炉。接着又请郡主坐,郡主却大大方方的自己拾了张绣墩在王妃跟前坐下。

王妃道:“这屋子里倒还暖和,这天气说变就变了,听得刮了一夜的北风,看来是要下雪了。”

敦慧拍手笑道:“下雪好,下雪好。”

王妃拧着她的脸说:“莫非你还要像小的时候嚷着人去和人玩雪球吗?这不是你干的事了。”

敦慧撇了撇嘴道:“那下雪还有什么意思呢。”

王妃指着敦慧和黛玉道:“你看看我这个小姑子可是不是磨人呢,我倒是服了她。偏偏生得是个女孩子,若是个男儿怕要将王府给翻过来,再无人敢管。”

敦慧见嫂子一个劲的揭自己的短很不高兴,冷不丁的说了句:“我问嫂子,昨儿为何又和我哥闹起来呢?”

王妃脸上的笑意迅速消失殆尽,眼睛看向了别处,冷漠的说道:“这些事郡主不该管。”

“你们两口子的事我是管不了,但我听说你们昨天闹得厉害。大过年的还不让人消停。”敦慧忙站了起来,小脸憋得通红,脸上似有怒意。

王妃见她如此忙和她说:“郡主不用生这么大的气。反正这是我和你哥哥的事。你不用操那么多心,管好自己就行了。”

敦慧赌气的走了出去。王妃亦奈何不得,只好与黛玉道:“我这小姑就是这样的脾气,姑娘看了不要笑话。”

黛玉却道:“一家子生活难免不如此,磕着碰着的事多着去呢。”此时她的脑中浮现出她去王府见到王爷,肯亲手为妹妹拂去衣服上的尘土,一个细致到如此的男人,却处理不好夫妻关系,两人还时常吵架?

黛玉又见这位王妃今天的装束与在家的时候大相径庭。大红穿花的金线满绣的短袄,外面罩了件银鼠缂丝褂子,脖子上戴着赤金璎珞项圈,系着银红的撒花皮裙。脂光粉艳。头上那些富丽堂皇的发饰一丝不似在家时的那般冷清。

听得王妃又说:“天气冷,就是不知林姑娘愿不愿意出门,正月里我们家很热闹,天天有酒席戏文。来往好些诰命。姑娘要是嫌闷了就出来走走。上次去我们家,我还没好好的与姑娘说说话,就这样说定了,瞅着好天气风不大的时候我就让人来接。太后和贵妃那里我已经打了招呼,反正正月里又没什么事做。”

黛玉倒想起她无意间看见的那幅(洛神赋)的画来,不等自己表明,王妃就已经替她做了决定。黛玉倒不好说什么呢。

过了一会儿敦慧进来道:“顾嬷嬷来了请嫂子回去,说是南嫂子身子不好。”

王妃听说连忙与黛玉告辞:“真该回去了。”又看了看郡主:“你是准备和我一道走,还是晚些时候走?”

郡主道:“这些又不关我的事,晚些时候再回去吧。”

王妃便不理会径直去了,黛玉又忙雪雁和莲心去相送。

才坐下,郡主见案上的字好又拿来看:“我就喜欢看林姐姐写的字。”

黛玉过来又要提笔写,郡主在一旁替黛玉研墨。慌得黛玉忙道:“哪里敢劳烦郡主做这个。”

雪雁赶紧上前替了。

郡主觉得无聊就坐在刚才王妃坐过的椅子上,和黛玉道:“林姐姐,你那么聪明。有没有什么法子让两个人不吵架好好的过日子呢?”

黛玉一怔,突然明白郡主还在为自己嫂子的事烦恼了,于是笑说着:“我又不是神仙怎么有那样的法子。或许郡主要做的该是去弄明白他们为什么吵架,知道了原因所在,想要平息也就容易了。”

敦慧想了想又道:“说句实话,自从我嫂子嫁给我哥以后。我还真没见过他们言和意顺的时候,要是在外面两人倒还能勉强维持着。说来我哥哥倒是个热心肠的人,对家里的人很上心。不知怎么的就是遇见我嫂子一点法子也没有。其实我可能还是我嫂子的关系,我在旁边看着,想想帮他们却一点主意也没有。”

黛玉反而劝慰着她:“依民女之见,或许你哥哥嫂嫂是这样想的。只要郡主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让他们操心,他们就很高兴了。”

敦慧道:“你和我哥嫂一样的口气。我将这些烦恼和姐姐说,姐姐也不替我想法子。”

黛玉笑道:“我一个外人怎么管你们家里的事,道理也不通。快别多想了,你哥嫂他们会处理自己的事。”

“哦。”敦慧摇晃着双腿,觉得烦恼丛生。到了来年,大家都长了一岁。他们俩会不会要好些呢?


第23章:解衣慰玉

除夕这一日,一早黛玉就随永嘉公主向太后处请安。照例的有许多嫔妃、公主等来此问早安。黛玉一眼就看见了跪在人群中的淑妃,昨儿又特意让人送了几盒东西来,黛玉正想与她道谢。

太后扶着孙贵妃出来了,端端正正的坐在榻上,对下面的众人道:“素日里你们都孝敬哀家,难为一年到头大家辛苦,通通有赏。东西已经让人都给你们各自送去了。不用再到跟前来谢恩。”

众人又谢过了礼,太后还要去佛堂上香礼佛。其余的嫔妃便就退下了,黛玉忙到淑妃跟前特意与她道谢:“多谢娘娘赏赐的东西。”

淑妃也没当回事,笑道:“不值当什么,妹妹要什么东西只管和我说,我有办法替妹妹弄了来,和我去咸宁宫坐坐吧。”

黛玉忙道:“一会儿公主还有吩咐呢,改日再来吧。”

淑妃道:“妹妹总是这样,好在正月里大家都空闲。我先去了。”

永嘉走了出来,见黛玉站在阶下。永嘉笑道:“倒把林姑娘忘了给落了单,一会儿我还得陪皇祖母去上香呢。林姑娘是怎么打算的?”

黛玉想了想便回道:“那民女回凤仪宫去。”

“好,你先回去。和姑姑应该还在宫里,去吧,一会儿就来。”便又让身边的小宫女,名唤迎儿的送黛玉回去。

黛玉便告了退,出了长春宫,走不多远却看见迎面走来了花花绿绿的一群人,后面跟着些太监宫女。黛玉定睛看去,原来是北静王和王妃还有敦慧郡主一并过来了。想要回避已经来不及,只得退到了一旁,待他们走得近些了,行了礼。

不等水溶开口,郡主先迎了上去,拉着黛玉的手笑说:“原来是林姐姐。姐姐上哪去?”

黛玉答道:“家去。”

敦慧道:“那好,我与林姐姐一同回凤仪宫。”

水溶却开口了:“歆儿又胡闹。”

敦慧看了看哥哥只得作罢。

王妃微微向黛玉示意,黛玉含笑着回了。水溶道:“歆儿给姑娘添麻烦了。”一面又冷着脸说:“歆儿还不快过来。”

敦慧只得乖乖的过去,这里正说着话。却见太后乘着步辇,前后簇拥着些公主、后妃出来了。

水溶和王妃连忙上前与太后行礼请安,太后道:“哀家以为是谁在外面说话呢,原来是你们。倒好些日子没见着溶儿了,你媳妇倒好,这几天时常来看望哀家。”

水溶忙道:“微臣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太后恕罪。”

太后笑道:“什么恕罪不恕罪的。正好要去礼佛。都是些女眷,溶儿不用跟来了。你媳妇和歆儿陪哀家一起吧。”

王妃和敦慧连忙答应跟了上去。这里等太后领了众人渐渐的走远了,黛玉才转身要回凤仪宫,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还有人。

走了几步,却见水溶跟了上来。黛玉慌忙退了两步让他先行:“王爷先请。”

水溶一笑:“本王要去极元殿正好与姑娘同行。”

黛玉扶着迎儿,与水溶保持着距离又道:“请王爷先请吧,民女怕误了王爷的时辰。”

水溶也没当回事,与黛玉慢慢走着,一面又说:“我那书房里好东西多的是,难为林姑娘慧眼识才,一眼就看见了幅最有价值的一幅。眼力果然不错。”

黛玉十分谦逊:“民女愚钝眼拙。只是幼时多次听家父提起过,可惜未能一饱眼福,只是上次民女的冒然造访,还请王爷海涵。”

水溶淡淡一笑,显得从容不迫。黛玉走在靠后的位置,一抬眼便看见水溶的背影。见他罩着青狐披风,颀身玉立,步伐矫健。黛玉是明显跟不上他的脚步,两人的距离越拉越远了。

皇宫的地砖踩在上面原来和别处一样,不过就平整了些。只是寒风凛冽,黛玉毕竟经不住风吹,猛然间咳嗽了好几声。

水溶听见了忙回头来看,原来两人已经落下这么远的距离了。

黛玉见水溶突然又折了回来,有些微微的惊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