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琏-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然比天天强迫他们打坐修炼更迅捷,这事儿似乎让贾琏找到了磨炼儿子的方法。
从此后,贾琏每年都会吩咐两个儿子一些需要运用的灵力差事,逼迫他们将浑身的灵力消耗殆尽,再重新积累。
两个家伙后来在十五岁的时候开辟了神识,这可真是让贾琏惊喜不已。
须知,贾琏之所以很快以武入道,练气筑基,拜师因为他祖父贾代善将自己一声的功力传给了贾琏,初期缓慢,不过是因为贾琏自己不会练功,摸索之中耽搁了时间。
杰哥儿豪哥儿两人却是从无到有,自己修炼出来,十二岁的先天高手,十三岁修炼出神识,虽然他们只有方圆一丈的覆盖范围,可是,这是打破了一,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天下间只要有了开始,那就是三生万物,后面没有什么做不到。
只可惜,贾琏在后期之后已经没有修炼的法诀,不过每每磨炼灵力的精纯度而已。
从此后,贾琏也增添了一项毛病,那就是喜欢收各种武功秘籍,千金不吝。
方文献那本被发配去垫桌腿的秘籍也被贾琏收集起来,无事的时候就观摩推敲,希望能够拿从哪里推敲出来后续功法。
纵然如此执着,但是,贾琏因为又上一世的磨难,心性坚韧,并未陷入痴迷。
否则,方文献痴迷三十年被贾琏点醒,贾琏自己还不知道等谁点醒了。
这一年的暮春,虽然杭州与武义县的茶园还不能采摘,但是,贾琏在整个海疆境内搜罗了数十种零碎茶叶,堪堪满足了英吉利与弗朗机人的需求。
至于扶桑国的小倭寇,贾琏懒得理睬,有剩余就跟他们交易,没有剩余就把他们驱赶出去,爱干嘛干嘛去。
贾琏一副天老大,我老二,你愿意就等着吃些残羹剩饭,不乐意就滚蛋,不服气就来干一仗试试,老子打得你不能生儿子!
这一年,不仅茶叶大卖,贾琏推行的桑稻鱼结合型种植产业,获得整个闽浙百姓的认同。
此后,这种植方法在整个江南推广,大获成功。贾琏因此被载入闽浙发展的青史之中。
这年四月,十四岁逑哥儿回金陵参文武童生试,获得文武双案首。
八月,逑哥儿不听贾琏劝告,分别参加文武乡试,结果正如贾琏预料,逑哥儿获得了文武举人,并获得武举案首,却与文举案首失之交臂。
贾琏觉得逑哥儿的武功文章都有待磨炼,建议逑哥儿等待三年在参加春闱。
这一次,意气风发的逑哥儿接受父亲贾琏的建议,留在海疆继续磨炼文章。
其实,贾琏并非要儿子三元及第,只是考虑逑哥儿岁数太小,不已太早进入官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贾兰贾菌贾蓝三人明年要回京参家春闱。
贾兰贾菌的文章十分好,肯定要进前三甲,逑哥儿是将来驸马,嘉康帝肯定不能让他的名刺太难看,至少要给个探花郎,才撑得起驸马爷的门面。这样一来逑哥儿就会挤占贾兰贾菌的位置,贾兰贾菌贾蓝三人都十八岁了,不可能在等三年,逑哥儿十四,在等三年不过十七岁。
总不能前四名都姓贾吧,这可就无私也有私了。
结果却因为安宁想念母亲,催着逑哥儿急躁进京,逑哥儿为了正大光明进京,这才提前参加乡试。
这也是贾琏了解逑哥儿跟安宁之间的猫腻,总以为孩子还小,懂什么呢。
却是凤姐发觉安宁因为逑哥儿延迟进京跟他大闹一场。凤姐这边正准备劝说贾琏,让逑哥儿进京投奔林姑父或者是张家舅舅学习文章,不一定要留在海疆。这边安宁一气之下,竟然不声不响偷跑回京去了。
当然,她并非一个人上路,贾琏早安排了暗卫跟着她,她一动,凤姐这边便知道了,忙着吩咐逑哥儿追赶进京去了。
不过,凤姐知道贾琏的意思,将荣国府的对牌交给了逑哥儿,让逑哥儿回京之后,承担起荣府的一切人情往来,特特叮嘱逑哥儿,绝对不能参加明年的春闱,考试名次不好,嘉康帝面上不好看。
凤姐害怕逑哥儿被安宁唆使胡闹,又特特让陪同逑哥儿回京的贾菱给贾蓉带了封信,让他关键时刻劝阻逑哥儿。
贾蓉如今身居兵部侍郎高位,在兄弟们中间十分有威信,逑哥儿也十分喜欢贾蓉这个大哥,想来应该会听他。
逑哥儿走后,凤姐真是一心挂两场,这边巧姐儿与芊姐儿更让凤姐挂心,也只有让逑哥儿自己去扑腾。
贾琏听闻逑哥儿回京去了,却无所谓,男孩子一辈子跟着母亲有什么出息。虽然,贾琏也觉得逑哥儿独立门户太早了,不过,迟早要独立门户,趁早历练也好。
再不济,还有个皇后替他撑场子呢。
这年秋收,闽浙两省毫无意外,粮食再次获得大丰收,贾琏被邀请参加了无数次丰收盛宴。
同月,贾母三周年,贾琏回金陵参加了贾赦主持的祭奠大礼。
贾政决定不回京都了,就在老家耕读看守祖坟。
翌日,薛蟠回道金陵,这家竟然混成了正七品的粮秣官,彻底摆脱了罪籍。
这也是卫堃提拔的结果,此后,薛蟠经常行走在京都与北疆之间,薛宝钗在镇国公府的日子好过多?
恕?
薛王氏想要回京投奔宝钗,倒被薛蟠劝阻了。
薛蟠言道:“儿子在北疆之所能够脱离罪籍,却是占了表妹夫的光。当然,最后这一哆嗦也是依靠舅舅提拔,但是没有之前贾琏给我的提点,指给我一条奋进之路,也是白搭。儿子以为,您要不走当初那一步,如今既然走了这一步,就不要再三心二意,您就在金陵陪伴姨夫,元春表妹看在您照顾姨夫的面上,或许也能照顾些宝钗妹妹。如今的镇国公府也不能分家,妹妹要在元春表妹手底下讨生活。”
同日,凤姐贾琏正在收拾行李预备回海疆,邢夫人忽然求见贾琏与凤姐。
贾琏凤姐忙着起身相迎,毕竟是名誉上的婆婆。
贾琏见礼之后想要避开,却被邢夫人叫住了。
邢夫人却是来跟凤姐商议他侄女儿邢岫烟的婚事。
凤姐在金陵守孝期间,邢岫烟来过几次,凤姐每次都是衣服银子一大包,从来没有亏待过,并且替他们出钱赎回了租屋,邢岫烟一家人这才从庙里回到家里居住。
凤姐对邢岫烟这个聪慧漂亮的女孩儿有几分好感,因问:“未知太太看中哪一家,可是要我们出门作伐?”
凤姐以为邢夫人想让她出面撑面子,凤姐兵部排斥。因为如今的邢夫人比之前好说话多了,人也平和多了。到如今,贾赦也没替她请封侯夫人。理由却是这个爵位是贾琏挣得,他没脸。
所以,邢夫人的存在,对凤姐实在没有任何威胁。
凤姐很乐意帮她个忙。
邢夫人听着凤姐问话,眼睛把贾琏瞟了几眼,这才言道:“我想把岫烟说给琮儿,你们看?”
凤姐一愣之后笑道:“这是好事儿啊,再者,这个邢大舅舅家您去说保管一说就中,别人去说倒外道了。”
邢夫人顿时叹息:“我兄嫂是没问题,你们老爷不乐意。”
凤姐十分讶异,贾琮蚊不成武不就,比从前的贾琏还要窝囊,邢岫烟满腹诗书,只不过家里穷酸些,有些门不当户不对吗,但是,要论本人,邢岫烟配那贾琮富裕得很。
凤姐看眼贾琏。
贾琏对邢岫烟很了解,那是个很有才情的女子。
鉴于邢夫人前世对邢岫烟十分冷淡,贾琏因问:“太太看准了?”
邢夫人见贾琏肯兜揽,忙着点头:“我看准了,这孩子是个好孩子,我去年病了一场,这孩子一带不解伺候我三天三夜,直到我痊愈,她才歇息,生个女儿也不过如此。以前是我作兴了,厌恶他爹,也疏远她,没想到她是个好的。”
贾琏点头:“琮儿蚊不成武不就,家里固然不缺他们吃喝,只是这女方也要有嫁妆才能在夫君面前立住脚,您要想描眉管得住琮儿,就给表妹置办一份嫁妆,光身子嫁人可不是好话。”
邢夫人一贯是贪财无度,邢家老宅一千五百银子赎回,凤姐出了一千,邢夫人自己倒直出了五百,后面一应家私,也都是凤姐出银子买回。
故而,贾琏才有此一说。
邢夫人顿时红了脸:“不会了,那个时候,我不了解这个丫头。”
贾琏径直去见贾赦,想着自己没能板正贾琮,就给他儿子找个能干母亲吧,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贾赦一口回绝:“邢家能有什么好东西,不成,那丫头还比琮哥儿大三岁,琮哥儿虽然不成器,将来总有一份家私,回京去说个勋贵或是清贵家里的庶出小姐当无问题。贾环都娶了水家的庶女,贾琮还比不上他?”
贾琏笑道:“您跟他比什么?我只看见往上比的,没见过往下流比。贾环那门亲有什么好?不过是三妹妹讨好大姐姐,替她婆家推销嫁不出的老闺女罢了。老爷可知道,贾环的媳妇不仅是个老姑娘,还是个望门寡?娘家不过是甩包袱。贾环靠这个才谋了个太仆寺的侍卫,一辈子吃软饭,还不是窝囊闹心?”
贾赦拧眉瞪眼:“怎么说话呢?琮哥儿怎么窝囊了?”
贾琏哼笑:“文不成武不就,后街的贾蓝贾菌都成了举人了,明年就是进士,秀才也有十几人,就连贾芝才十四,也成了秀才了,他近水楼台却读不成,还不窝囊?”
贾赦盯着贾琏不悦:“不是有你这个能干大哥吗?”
贾琏点头:“我养他,可以,没问题,他儿子也要我养?孙子呢?”
贾赦顿时恼了:“你什么意思啊?”
贾琏道:“意思就是老爷把这个邢岫烟聘给琮儿吧。”
贾赦一哼:“她进门就能自己养儿子养孙子?”
贾琏一笑:“嗯,当然可以,从前就是她刺绣卖钱养活全家,年节还替人家写对子,闲暇也在庙里替人家写书信。”
贾赦愕然:“这丫头认得字啊?”
贾琏颔首:“当然,比家里几个妹妹要差些,那也是她学的时间短,人品吗,您就比照东府的可卿瑛莲看吧。”
贾赦瞠目:“你继母家里的侄女儿比得上蓉哥儿媳妇与蔷哥儿媳妇?”
贾琏颔首:“伯仲之间。”
贾赦闻听这话甚是动容:“这么说来,这亲事似乎做的,就是那邢老大,忒不是东西,到处说他家的银子都进了贾府,真是寒碜人,邢家卖光了也值不得三千银子,还不够老子打个茶围呢!”
贾琏一笑:“他的祖宅也是我们替他赎回,谁再信他。娶个好媳妇旺三代,您不想琮儿的儿子又是十个纨绔吧,您想想宝玉成器谁的功劳,若不是大姐姐成日盯着,她能有今日?”
贾赦撇嘴:“新家丫头能有你大姐姐厉害,管得住琮儿?”
贾琏失笑:“他管不住琮儿,还管不住自己儿子啊?”
贾赦最终同意了聘娶邢岫烟,荣国府下了五千银子的聘礼。邢氏帮着邢岫烟办了三千银子的嫁妆。热热闹闹就在金陵老宅成婚。
邢岫烟对她爹娘也很无奈,听从凤姐的劝解,没有理睬他们要求进京的要求,而是替他们买了一个厨娘一个护院,帮着他们打扫院子伺候茶饭。
邢岫烟托付金陵的管家金文彩,每月送六两银子过府,撑不死也饿不死。
第234章234
贾赦夫妻自有新妇伺候,凤姐一身轻松跟着贾琏回道海疆继续做她的总督夫人。
腊月初,贾兰、贾菌、贾蓝三人,带着几大车海疆土仪回到京都。
贾琏知道他三人春闱之后必定会一飞冲天,故而让凤姐给每人三千银子,让他们用于殿试后的拜师访友,添置行头之用。
这些银子不走公账,是贾琏私人赞助。
否则,此例一开,今后族人有了事情都到荣府公账上支取银子,金山银山也不够。
如此也会助长族人的惰性。
贾琏送别贾兰三人时,郑重的嘱咐:“如今是我提携你们,等你们坐镇一方之时,就该你们提携族人了。今后,我不在京都,京都族人的选拔培养,你们三个要操心,明白吗?”
三人齐齐应了。
与他们一起进京的还有包括宝玉在内的十四名庶吉士。
贾琏已经写好折子,保举代理知府王一鸣、徐琛、崔凤举,分别为嘉兴绍兴金水三府知府。
保举宝玉为浙江学政。
这是给林姑父面子,也是宝玉前世并没有作践过贾琏一家人,他只是纨绔不知世事实罢了。
至于宝玉是留在京都翰林院,或者国子监,或是来海疆任职,都由林姑父自己抉择。
贾琏没想到的是,林姑父竟然同意宝玉带着黛玉母子去海疆任职。让他们三年任满再回京都不迟。
贾琏略微思忖,便明白了林姑父之意,扶泥菩萨过河,还要原身硬。
这是要宝玉下来地方熬资历。
三月春闱,贾兰、贾菌、贾蓝三人榜上有名,贾兰得中状元,贾菌则是探花,贾蓝稍次,也得中进士十八名。
这一回荣国府可谓满门彩。
贾府免不得又要大宴宾客。这一回,这个荣宁街上都摆满了流水席,客人随到随吃。
安宁在坤宁宫嘟嘟嘴:“都怪舅舅,若不是舅舅不让逑哥哥参加今年的春闱,这一回的探花肯定是逑哥哥,逑哥哥比那贾菌俊俏多了。”
皇后却明白贾琏的深意,逑哥儿的资源靠山够多了,不差这一个探花郎。何况还是跟族人抢机遇,实在是犯不着。
皇后安慰道:“三年后逑哥儿就不是探花,而是状元公了,若非你个调皮的从中捣鬼,你逑哥哥就是三元及第,双料状元,你还有理?”
安宁自知理亏,趴在母亲膝上,笑眯眯看着她母亲。
于榴玥一哼:“少来这套,做错事情就要罚,今后你逑哥哥的衣衫就由你亲自打理,谁让你把人家骗回京来,你舅母顾忌不到只好你补上了。”
安宁歪着头儿笑得贼兮兮:“只要他敢穿出去呗!”
她的针线只比鸡爪子强上那么一点点,倒不是笨,她心不在此。
却说贾琏坐阵海疆,从此倭寇绝迹,海疆在贾琏治理下,真是海晏河清,之前那些菏泽坑洼之地,都成了鱼米之乡。
市舫司的生意遍布西洋岛国,浙江市舫司成功之后,贾琏又在福建开办了市舫司。因此,海疆每年的赋税,从当初四百多万,逐渐增加到眼下的八百万,成了大月朝最大的赋税省份。
逑哥儿回京的隔年三月,贾兰中状元的消息传来的同时,贾琏正跟陆平两个同桌吃酒。
这日贾陆两家正式结成亲家。双方约定,等逑哥儿成婚之后,再办巧姐儿的婚事。
贾琏在海疆坐阵的第八年的春天,逑哥儿参加春闱,在帝后公主再有两位舅太爷姑太爷的加持下,逑哥儿成了当年的双料状元。
琼林宴上,嘉康帝赐婚,逑哥儿贾葳成了状元驸马。
随后,逑哥儿被任命为大内侍卫统领,正三品。
三月末,贾琏凤姐回京,替长子贾葳筹办婚事。
四月初,贾赦上折子请求嘉康帝,要把身上的爵位提前传给孙子贾葳。
嘉康帝驳回三次,贾赦第四次上折子让爵,嘉康帝准了。
嘉康帝疼爱公主,加恩驸马,恢复荣国府公爵爵位,五世而斩。
亦即,自贾葳起,荣国府可再传五代。
这是嘉康帝送给自己外孙的礼物。
贾赦接到加恩圣旨,心中对贾琏的料事如神惊叹不已。
贾琏当初劝说让爵:“您如今不过是个侯爵,有什么稀罕?你若是让出来,将来能够指挥荣国公办事,岂不是比一个空头侯爵得意的多?您想想当初太上皇的指令谁敢违拗?您如今让爵,让逑哥儿身份尊贵,帝后公主都有面子,都会记住您的恩情,只怕今后您在年宴上的位置要往前排,很可能今后在民爵中,您的位置要数一数二,跟那个牛皮哄哄的燕候一较高低了。”
贾赦抿嘴:“今上加恩公爵,自来没有异姓王,若是皇后的儿子登基,想要加恩公主姐姐岂不是无恩可加?”
贾琏一笑:“没有异姓王,公爵也可以世袭罔替!”
贾赦这才被说动了,四次上折子让爵与长孙。
回头却说逑哥儿继承了荣国公,他住在荣禧堂自然没有二话。
嘉康帝虽然赏赐了公主府,可是,男人娶媳妇不能没有新房。
于榴玥很理解男子娶媳妇,却要住在女方宅子里的憋屈,故而同意,让安宁在荣禧堂按照民间娶亲办喜事。
让贾葳先把公主娶回荣禧堂,等在荣禧堂住满月之后,再去公主府居住,再之后,小两口愿意住哪里就住哪里,没谁会去多管闲事。
荣禧堂被收拾出来做了小两口的婚房。
对于小两口婚后的生活,凤姐也跟于榴玥深谈一次,凤姐反对皇家指派教养嬷嬷跟随,或者跟随也可以,不能阻碍小两口相见。
凤姐笑道:“臣妇虽然不着急抱孙子,却不希望有人干涉孩子们的后宅生活,睡觉了,床头上杵着个人,多腻味啊,当心吓着孩子们。”
于榴玥当然知道皇家的规矩,皇帝睡老婆时间长了,太监也会提醒:“够了!”
于榴玥当初可是吓得够呛,满怀柔情变成惊惧。以至于后来夫妻几次不能成事儿。
于榴玥抿嘴笑了笑,道:“不会,我派遣的嬷嬷是紫苏紫芝,安宁不欺负她们就谢天谢地了。”
紫苏与紫芝凤姐知道,正是从贾府出去的,当初帮助于榴玥在王府站住脚跟,免受了许多鬼魅魍魉的迫害。每次怀孕能够顺来生产,也多亏紫苏紫芝两人细心守护。
紫苏紫芝两人对于榴玥也好,对贾府也好,都是满怀善意。
凤姐这才安心了。
五月,逑哥儿大婚。
这一日荣禧堂上高朋满座,满京都的勋贵清贵宗室王公,有一个算一个,齐齐而来贺喜。
荣禧堂上的酒宴根本摆不下,贾蓉把两府之间花墙推倒,做了一个大大的垂花门。荣宁两府摆满流水席。
宾客来了随意坐。
当然,内阁王室成员来了,则是贾琏父子们陪同。京都的勋贵来了,则有贾蓉贾蔷兄弟招待。清贵来了则是宝玉贾芸贾兰贾菌贾蓝几个陪同。
宾客们看着贾府一大家子,说话泛酸:“您们看这贾府,上至阁臣下至翰林,兵部吏部礼部国子监侍卫统领,更有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朝野之中哪里都有姓贾的。他自家能立个小朝廷了。”
这话好不巧被水纹听见了,说话人没避讳他这外人。
水纹冷笑:“贾府满门富贵不假,可是,您老嫉妒之前,也要想一想贾府做了什么?还有那些身居高位的贾氏子弟,哪个是恩荫,人家都是正经的两榜进士!”
这话一出,那些子红眼病都扎紧了嘴巴。
且贾府人做官,都不是直接在朝堂上起家,一个个都是从下面慢慢从知县爬起来。想要从这个上头挑毛病,真心不容易。
如今荣宁街的族人,贾琏也有家法约束,但凡游手好闲,不愿意正经办差的族人,一律先交给贾赦打一顿,然后遣返原籍,交给贾政教育改造。
贾氏宗族之人,要么从文,要么从武,要么你就老老实实经商,贾琏绝对不会给谁谋求恩荫出仕。
整个家族只有一个恩荫出仕的败类就是贾环,贾环也不是贾琏替他求得官职,而是元春的婆家嫁女儿附送。贾环自己也不是什么好脾气,在太仆寺混的十分窝囊,注定一辈子吃软饭了。
反观当初动不动被贾政咆哮责骂的宝玉,倒是出息了,贾琏与林姑父都知道宝玉不是干政事的料子,他在海疆做了三年学政,如今回到京都去了国子监做祭酒。
翁婿都是探花祭酒,一时在京都传为佳话。
逑哥儿成亲的同年八月,巧姐儿与陆英骏完婚。
这一年,嘉康帝任命陆英骏为永定军都尉,协同他父亲驻守浙江卫所。
同年腊月,在海疆驻守十年的贾琏接到嘉康帝调任圣旨,贾琏回京任内阁首辅,原本首辅张家舅舅上折子乞骸骨。
他举贤不避亲,保举贾琏出任内阁首辅。
四十岁的贾琏出任首辅之后,给嘉康帝上奏的第一道折子,就是保举王一鸣为福建布政使,贾蓉为浙江布政使,崔凤举徐琛分别为闽浙两省巡抚,熊长昊为浙江按察使。
贾琏说道:“陛下若是想要闽浙十年内能够保持每年八百万的税赋入库,就任命这五人掌管闽浙军政,因为闽浙的经济体系再有五年到十年,才会彻底完善,微臣担心旁人去了会让微臣之前十年的辛苦毁之一旦。或是您让微臣继续回去担任闽浙督抚也可。“嘉康帝舍得贾琏,也舍不得八百万的税赋,这□□年,嘉康帝的国库已经积累了四千万白银。陡然少了八百万,他可舍不得。
次年,贾琏代表内阁上折子请封太子。
嘉康帝从善如流,册封皇后所出,十四岁长子为太子,太子有了自己的衙门与属臣。
皇后于榴玥至此,一颗悬心终于方回肚子里,从此后,她对待嘉康帝敬重之余,多了一份爱恋!
同月,嘉康帝加封贾琏太子太保。
之后,贾琏带领内阁,致力于在各省推广土地税负新政。因为直隶多是皇亲国戚与勋贵,对于土地新政十分抵触。
嘉康帝无奈之下,问计贾琏,贾琏保举冯紫英。
嘉康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