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琏-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且贾珍尤氏都在孝期,不能主持贾蓉的婚事。
贾蓉于是请了太后娘娘出面召集凤姐与尤氏进宫商议。
最后,终于达成了贾蓉的心愿,让贾蓉在荣国府萱草堂的西跨院榴园成婚。等候他们回宫住了对月,再搬回宁府居住,伺候双亲大人。
太后决定的事情,贾珍也不敢反对,只得允了。
婚事定在八月初八。
统共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凤姐比尤氏这个正经婆婆还要忙碌。所幸荣宁两府的房屋格局差不多,甄英莲的家具摆在榴园也刚刚合适。
贾蓉得知可以在荣国府跟着贾琏凤姐成婚,那脸上笑成一朵花。
贾蓉的喜事算是两府的大事,上至贾母,下到黛玉这个表姑姑,众人齐心合力,把个榴园打扮的花团锦簇。太后娘娘派了素橘与英亲王妃前来铺床,回去之后赞不绝口。
尤其英亲王妃,更是对萱草堂的精致乃至凤姐的五个粉嫩的孩子赞不绝口。
素橘侧重那五个孩子,只把他们夸的花儿似的。英亲王妃则十分喜欢萱草堂的环境,言道:“母妃您真该去看看,那萱草堂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从前听说贾府的二奶奶会持家,没想到她大力花草也是一把好手,他那个院子见之比咱们御花园的花草还要齐全。”
太后娘娘闻听之后一笑罢了,臣子家再是没换绝伦,还能比得过皇宫不成,不过是英亲王妃见惯了一般人家光秃秃的院子,咋见一家略有不同,便一惊一乍。
其实,太后跟英亲王妃都错了。萱草堂绝对不会比御花园差,这一点太后娘娘推断错了。但是,英亲王妃以为是凤姐亲手打理却是错了,这些花草既不是花匠的功劳也不是凤姐的功劳,乃是这几年贾琏不断从溶洞里搬运灵石填充到水井中,以至于这股灵泉越来越大,滋润了整个萱草堂,以至于萱草堂的土地都有了灵花的迹象。
贾琏因此才吓到了,没敢再往里面投放灵石,否则,整个荣国府也要被灵花了。一旦被乾元帝那个爱抢东西的小气鬼看上,岂不是又是怀璧其罪。
贾琏之所以答应贾蓉借居榴园,其实也是看在贾蓉上辈子对他伺候如父子,这一辈子不忍心他绝后。故而,想让他借居萱草堂生个一男半女再回宁府去。
贾琏准备甄英莲何时怀孕,何时在允许他们回家去。当然这是贾琏的私心,且不能宣之于口,不然,他这萱草堂只怕要被族人乃至京都的贵人们给挤破了。
至于凤姐,贾琏决定锁精让她歇一歇,荣国府有三个儿子已经尽够了。今后还要不要儿子,的看情况再说了。没有儿子不成,儿子太多也是麻烦,贾赦跟贾政之所以闹得你死我活,不就是因为爵位之争?
如今,贾琏已经有一个儿子没着落了,他也不是皇帝,想封谁就封谁,所以,还是歇歇吧。儿子多了也是负担。
八月转眼即至。
八月初七这日,荣国府已经是宾客满座,今日乃是女方过客送嫁妆的日子,也是晒嫁妆的日子。
太后约定的时间是晨正十分,第一抬嫁妆从宁寿宫出发,巳时正刻,第一台嫁妆进入荣府大门。
因为太后娘娘要给甄英莲八十八台嫁妆,故而贾珍给甄英莲下了三万银子的聘礼,外加金玉头面共计三十六套,保证甄英莲一个月天天出门头面不重复。
结果这日送嫁妆何止八十八抬,一百二十八抬差点没打住。
且不说八尺高的红珊瑚,三尺高的玉石石榴树与葫芦,再有那精雕细琢黄花梨木的拔步床,五十块土坷垃,这些都是俗物。最让那些文人墨客心里痒痒,恨不得伸头抢劫偷盗的却是那些前朝名家字画名帖与孤本。
这些人看着忙前忙后的贾蓉直泛酸:“可惜了这些书香宝物落到一个莽夫手里。明珠投暗啊!”
太后娘娘这些东西车称的宁府那一抬花花绿绿银票成了暴发户了。
除了这些让人恨不得占为己有的前朝孤本古迹,太后娘娘的金锭子装成一个大箱子,抬箱子的人走起来只打晃悠,因为打了封条,谁也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
一个萱草堂根本摆不下这些嫁妆,凤姐只好吩咐将嫁妆挪到荣禧堂的院子里,让亲戚们观瞻。
很多人都对那最后与一台嫁妆心怀好奇怪,不知道这是什么活宝贝,只可惜负责送嫁妆的宁寿宫总管太监不发话说开箱子,别人也不好强来。最后,贾蓉在大家的怂恿下开了箱子,乍一开箱,都事金光四射,却是满满一箱子金元宝。一群的文人墨客顿时做出失望之色:“俗!”
实则一个个心里流口水:“这一个老婆娶进门,祖孙三代吃穿都不愁了!”
不说这些嫁妆价值多少,直说这些嫁妆的来历就能让一般人羡慕嫉妒一辈子。其中的字画墨宝一部分来自宁寿宫,一部分来自养心殿,一部分来自乾清宫。你说牛不牛!
再有,五十块土坷垃代表五千亩土地,虽然不出奇,却是来历不凡,分别是上皇、太后、乾元帝、英亲王、熙郡王给甄英莲的添妆。满屋子家具都是宫廷御制。
满堂宾客议论纷纷,羡慕不已,这荣国府跟皇帝成了亲家了。最最让人羡慕的是,甄英莲虽然有公主之实,却无公主的跋扈嚣张,真正是一个温柔可爱善解人意的美娇娘。
一时间,许多人在背后嫉恨贾蓉,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了,捡了这样的天大的便宜。
尤二姐尤三姐也在贺喜的人群之中,两人面色俱皆惊惧莫名,嫉恨羡慕交织。
翌日贾蓉娶亲。
荣国府搭台子唱戏,柳湘莲登台献艺,以祝贺老朋友小登科。
这一唱顿时唱出了麻烦,尤三姐爱上了柳湘莲。
尤老娘出面请贾珍尤氏做主,贾珍哪里容得。他发狠言道:“凭你跑到天边去,我有本事把你戳下来。”
尤三姐岂肯干休,从此日日跟贾珍闹腾,宁国府整个成了个戏台子。尤三姐不知道把宁府的古董玉器打碎了多少。尤氏气的卧病不起。
若是尤三姐看上别人,贾珍或许会答应,就像贾瑞,他可以邀约贾瑞过府吃酒,然后偷空子就把尤二姐办了。孝期有子他也不怕,有贾瑞替他顶包呢。
可是,尤三姐看上了柳湘莲,这人不仅是贾琏的兄弟,还有一身好功夫,贾珍再不敢偷他家里,弄不好就是一个身遭两段。
贾珍是个横的,这一日贾蓉与甄英莲回府给爹娘磕头,贾珍竟然吩咐贾蓉夫妻:“给你们姨娘磕个头吧,我酒醉失德,沾了她,本来要迎娶她做二房,结果遇见国丧家孝,这些风月之事只好打住。不过,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已经负荆请罪给你姥姥下了聘,明年你祖父大祥之后就摆酒过客上族谱。”
贾蓉闻言拉着甄英莲拂袖而走。
尤氏与尤三姐顿时羞愤欲死。
这一闹,尤三姐的名声彻底臭了。
第157章157捉虫
尤三姐被贾珍堵死了全部后路,从此再没资格思嫁柳湘莲,她心里却把贾珍恨得要死,真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贾珍。
只可惜,贾珍孔武有力,她只有屈服一条路。
好在贾珍生育能力欠佳,孝期并未出丑。
贾蓉娶亲之后,荣国府借着贾蓉的余庆,在贾蓉带着甄英莲进宫回门住对月之时,九月初八这日,贾政跟薛王氏成亲了。夫妻们就住在梦坡斋旁的小院子里。
薛姨妈从此天天进内院陪同贾母摸牌,闪亮的铜钱串子给贾母送了几大箱子。宝钗则唯黛玉马首是瞻,同进同出,贾母很满意她们母女的知情识趣。
三日后,在贾母的支持,贾珍开祠堂修族谱,把薛宝钗改成了贾宝钗,因为府内千金们的序齿早定,宝钗在族谱上写着行二,大家却习惯叫她宝姑娘。
这一回,宝钗跟黛玉真正成了一对知己姐妹,她再不挑剔黛玉小性儿,也不夜半三更往宝玉屋里去了。
且宝玉被元春拘管着,别说宝钗,就是黛玉也轻易不跟宝玉见面了。
林姑父因为不耐烦应付礼部尚书对他的倾轧,礼部侍郎他做的不舒坦,上任不过三月,刚好国子监祭酒丁忧,林姑父自请去了国子监担任祭酒。
林姑父担任巡盐御史十年,屡次加官,回京已经属于正二品。却自请做了正四品的国子监,众人眼中,这就是一心治学,淡泊名利了。
乾元帝本来对林如海有些心结,觉得他是上皇的心腹臣子,故而,扣着礼部尚书不给,只给林姑父一个侍郎。
孰料,林姑父一个转身去了国子监。他这一淡泊名利,乾元帝倒后悔没让林如海担任礼部尚书,这样耿直忠心又有才华之人才是朝廷需要的栋梁啊。
可惜,尚书之位已经给了杜大学士,天子金口玉言,后悔晚矣。
林姑父担任国子监祭酒之后一月,恰逢三年一度的春闱,林姑父被上皇点名担任主考官。自从接过了圣上钦定的考题,林姑父就没离开过国子监,吃住自理,任何人不见。
评卷之时,更是公正无私,所有名次都由众考官公议决定,从不独断专行。
一场春闱,林姑父在清流中的声望激流直上。
乾元帝晋升林姑父文渊阁大学士。
本朝馆阁大学士一般是各部尚书兼任,林姑父这一晋升等同正一品。正一品的国子监祭酒,本朝清贵第一人。
林姑父一心治学,无心续弦,因此林黛玉就一直住在荣国府,依附贾母这个外祖父过日子。如今的黛玉已经是京都闺秀争相较好的对象。
却说甄英莲成婚后住在榴园,九月初八,她正为了重阳节的事情与凤姐商议,为各位长辈准备礼品,蓦地,牙齿出血了。
凤姐吓得心肝乱跳,正好杜老爷子就在府里,凤姐忙着差人请他过来诊脉,杜老爷子诊脉片刻,冲着凤姐作揖道喜:“恭喜二奶奶,贺喜二奶奶,小蓉大奶奶并非病症,却是有喜了。”
凤姐闻言大喜,却是忙着追问:“请问杜老神仙,她这才成婚一月的时间,您的脉息可准?”
杜老爷子撸撸胡须,笑道:“若是别人诊脉,只怕还要等个半月才能拿准,老朽却是最善妇科儿科,故而,十拿九准。”
凤姐高兴的只捏捏甄英莲的纷腮:“我的乖乖儿,你可是一箭中的进门喜啊,蓉儿这小子,怎么这么能干!”
甄英莲羞红了脸庞,心里却是高兴又甜蜜。
凤姐这两年这吩咐平儿:“快赏,红封,上等,双份啊!”
杜老爷子却是一笑摆手:“趁着两位奶奶高兴,老朽厚颜求个恩典,若是奶奶答应,老朽还有喜事奉上。”
凤姐闻言顿时想到自己,难道自己也怀上了?顿时脸红心跳,她想起这一阵子贾琏的疯癫痴缠。
凤姐笑微微的言道:“您老说什么求字,这几年得亏您替府里请平安脉,我们还不知道如何报答您呢,您有事儿就说吧,只不过我丑话说在头里,我是个后宅夫人,您若是说些朝堂的事情,我可是只有摊手的份儿。”
杜老爷摆手:“老朽岂是那等恶客,却是奶奶嘴皮一动的事情。”
凤姐这才安心:“既如此,您老请说!”
杜老爷子叹息:“看着这蓉大奶奶进门有喜,老朽眼热啊。”
凤姐闻言瞬间明白他的意思了,笑道:“未知老爷子看中哪位青年才俊?”
杜老爷子笑道:“正是府上的儿郎。”
甄英莲与凤姐相视而笑,一起看着杜老爷子:“谁呢?”
杜老爷子指着两人瘪嘴:“两位奶奶欺负人啊!”
凤姐笑道:“话不是这么说,咱们家的好儿郎可是多不胜数呢,若馨姑娘美貌如花,稀罕的人也多哟。”
杜老爷子闻言笑得满脸嘚瑟:“只可惜我那丫头是个死心眼,他就认准你们府上的贾芸小子了。还请奶奶作伐。”
凤姐闻言颔首:“这事儿我倒是可以去说,只是您那个条件呢……”
杜老爷子摆手:“这不急,等他们生下二胎再商议也可得。只要是他们的孩子,还都是我的后代,您说不是不是?”
凤姐闻言拍手:“您有这话,我就不怕老辈子埋怨了,说我胳膊肘往外拐了。”
这话是贾赦说的,他老早跟凤姐贾琏到了招呼,不许他们偏帮杜老爷子说服贾芸,倘若贾芸自己乐意,他也管不着。
如今杜老爷子退一步,岂不是皆大欢喜。
凤姐这边安排人马一边去宁府报喜,一边给太后娘娘报喜,她自己则忙叨叨去了梨香院跟贾芸的母亲五嫂子商议。
贾芸的母亲其实很喜欢杜若馨,这丫头因为五嫂子有腰痛的毛病,竟然回家缠着杜老爷子学针灸推拿,如今五嫂子的腰疼好多了。只是,她家贾芸也是单传,就怕杜老爷子是官身,到时候强抢子嗣,她一个民妇找谁说理去。
这时候听闻凤姐作保,顿时满心欢喜,拉着凤姐只是道谢:“多亏了你们叔叔婶婶厚待芸儿,他这才有了出席,原该报答你们才是,如今还要劳烦婶子为他的婚事操心,真不知道我们芸儿哪辈子修造的福分,得了你们这样的好叔叔婶娘。”
凤姐心头熨帖,忙着夸奖贾芸:“要说我真是羡慕五嫂子,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养得,这芸儿又聪明有俊俏又能干,我真是恨不得抢了他去做儿子呢。”
贾芸母亲忙着顺杆上:“赶明儿就叫他唤你一声娘!”
凤姐伏在五嫂子肩膀上咯咯笑:“瞧五嫂子您怎么当真呢,我是说笑话呢,我可只比芸儿大三四岁,哪里做得他的娘!”
五嫂子也笑了:“这有什么呢,不是有戏文演过,十八岁得儿子十七岁的娘?”
凤姐笑得只打跌:“那是混说的,你也信?得了,嫂子你赏我一口茶吧,我这肚子笑得抽筋儿呢。”
这边五嫂子挽留凤姐说了半天的话,凤姐惦记几个孩子这才脱身。
杜老爷正在荣庆堂陪贾母吃茶谈天,却有小丫头送信说:“禀告杜老爷子,我们奶奶让我来告诉您一声,说是梨香院的五奶奶答应了。”
杜老爷子闻言顿时心花怒放,忙着给贾母作揖:“老亲家,老朽得了您的季,多谢多谢,老朽今日还有事,改日再来叨扰。”
贾母不知道杜老爷子风风火火为了甚事,忙和招手问送信的小莲花:“你对杜老爷子说的什么,他如何这般高兴?”
莲花只是传话,不知究竟哪里知道,因道:“回禀老太太,我们二奶奶只叫我来这么说,五奶奶答应了什么奴婢不知道。”
却是鸳鸯聪慧,略一思忖便猜到了,笑道:“这事儿奴婢知道一二,杜老爷子看上了贾芸少爷了,要招他做孙女婿呢。”
贾母闻言笑了:“嗯,这倒是门好亲事,鸳鸯,你记得替我准备一份贺礼送给贾芸的娘。”
这日傍晚,太后娘娘的赏赐便进了荣国府,礼物不光是给甄英莲,竟是阖府上下都有份,太后娘娘这是感谢荣国府上下对甄英莲的照顾。
同时,疯疯癫癫跑了的杜老爷子也送了信进府,他告诉凤姐,小蓉大奶奶十有八九怀了双胞胎。
凤姐闻言顿时欢喜的傻愣了。难道萱草堂的水土专门孕育双胞胎?
这日傍晚,凤姐把话跟贾琏说了,贾琏忙着叮嘱凤姐:“切莫瞎说,这事儿最好先别张扬,否则,麻烦多了。”
凤姐忙着捂住嘴巴,手指指指天上:“你是说?”
贾琏点头又摇头:“小心为妙。”又道:“今日就让他们两口子回家去住。”
凤姐愣怔半晌才反应过来:“哦!”
翌日重阳节,原本甄英莲要进宫去陪伴,却因为怀孕去不得了。
这日趁着过节,尤氏带着一群丫头婆子小姨娘,过府给贾母请安,顺便把甄英莲接回家去了。宁府这几年尽出丑事儿,正需要甄英莲这喜胎回去镇镇。
贾芸也十七岁了,九月十八,两家就过了草帖子,请了高僧和八字,批曰:上上大吉。
杜老爷子着急抱孙子,十月初十两家就放了小定,约定来年三月初十下聘成婚。
荣国府顿时又忙碌起来,因为梨香院的院子太小,贾琏决定贾芸结婚还是在萱草堂摆酒。这也是本着公平对待,贾芸贾蓉都是贾琏的侄子,又是他培养的左右手,贾蓉在荣府萱草堂成亲,贾芸的婚事也要办的漂亮。只不过,贾芸原本住在梨香院,这本就是贾琏的恩赐,婚房就不需要设在萱草堂,不然,五嫂子真要怀疑,凤姐抢他的儿子媳妇了。
这一次,贾琏警告凤姐:“不要给杜姑娘单独炖汤了。倘若他们一二年怀不上,那时候再说吧。”
不然传出去荣国府盛产双胞胎,真的就怀璧其罪了。
这一年的春节,举国欢腾。
荣国府一早就请了篾匠进驻,在荣宁街两边挂上五颜六色的灯笼,五光十色的灯笼照耀得荣宁街的夜晚如同白昼一般。
正月初一到初三,贾氏族亲都来荣宁两府拜年,凤姐准备了几大箩筐穿着红丝线的铜钱串子,只要是到家拜年的管是大人小孩,一人一串龙钱串子蹭喜气。
那跟随贾琏投军的二十个孩儿兵,贾琏给他们在演武厅安排了集体宿舍,仿照西山制度,两人一间,里面起居间,外面起坐间,除了不能开火造饭,其余书柜衣柜书柜一应俱全。
初四开始,荣国府就开始了吃请请吃的联谊活动。这些孩子兵成了贾府最精干的府兵,四处巡逻,各处看守,这一年荣国府一个正月过下来,没有慢待一个客人,也没丢失一件碗盏茶具,由此可见这些孩子的细致入微。
正月十五,荣府门前早早扎起了高耸如山的鳌山。
鉴于荣府女眷出行屡屡出事,甄英莲又有孕在身,贾琏提议今年不出去走病了,只把荣宁两府之间的槅门打开,女眷就在两府的后花园子玩耍,后花园子里也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白雪朦胧,灯下游览,别有一番滋味。
为了让姐妹们玩得畅快,贾琏也是下了功夫,凤姐做东,满院子花园子挂上了谜语灯笼,凭你是主子奴才,猜中了不仅可得灯笼,还有一份赏银。
后街的族人俱来参与,一时间,荣宁两府后花园子竟比荣宁街上还热闹。
宁府尚未出孝,贾母发话,让尤氏带着一班小姨娘出来玩耍,散散心。
贾珍恬不知耻,竟然携带尤三姐也来了,新年大吉,众人也只要忍耐一二。
阖府之人都不大乐意理睬尤家的二姐三姐,却也没人恶言相向。
大家只玩到挂钟敲了十二下,这才各自回家歇息去了。
孰料,这日贾琏凤姐参了一场欢喜禅,刚刚入睡,忽听得外面锣鼓声响,贾琏惊醒动问:“出了何事?”
外头守夜的婆子忙忙回禀:“回禀二爷二奶奶,东府花园子里的天香楼忽然走水,那边的下人发现了,敲锣鼓求救,这会子后街的族人都去了东府救火。只是那火势太大……”
贾琏不等她说完已经翻身而起,凤姐随即起身,协助贾琏穿戴,贾琏匆匆出门,吩咐凤姐:“看好孩子们,不要使他们受了惊吓,我去看看。”
贾琏首先到了演武厅,叫起二十个孩儿兵:“速速围住宁府前后门,不许闲杂人等随便出入。”
孩子们自去办差,贾琏这里急忙飞掠过府,却见天香楼已经烧成了火海,虽有族人不停地泼水,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飞檐与走马转楼已经开始塌陷,人已经无法进去了。
贾琏打消了进去的念头,他是血肉之躯,无法跟烈火对抗。贾琏的神识迅速覆盖整个天香楼,很快就发觉了贾珍的踪迹,只是此刻贾珍已经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身上已经起火,大约是活不成了。
贾琏很快发觉这场火灾不寻常,因为现场竟然有三人。两男一女,另一个男子竟然是尤二姐的丈夫贾瑞。
贾琏之所以知道此人是贾瑞,因为贾瑞虽然被捆住了手脚,身上已经着火,却还剩下一口气,他冲着那个站在屋子中央,已经浑身着火之人喊道:“你不愿意□□可以说啊,如何这般歹毒?”
贾琏闻听这话悚然而惊,忙着仔细查看看有无第四人,却是现场再无活人,心下稍安。
但听尤三姐笑声如鬼魅:“你这个畜生,你知不知道我二姐姐已经怀了身孕?你竟然把她送给贾珍糟蹋,我们姐妹贫穷,却不是粉头,容不得你们这般作践。所以,你怨不得别人,这一切都是你自找。学什么不好,偏学畜生□□,简直连畜生都不如。我反正已经没活路了,就让我拼着一死,替我姐姐外甥找一条活路吧。你应该感谢我,我心软,才给你留下一滴血脉,只有你死了,我姐姐与外甥两人才能活得像个人样,所以,你安心去死吧。”
闻听□□二字,贾琏心里一阵羞惭,实在是贾珍这人真是太没道德底线了。
贾瑞这人已经让人无法忍耐,死了也好。这样的三个人死在一起,真心无法给官府族人们解释啊。
贾琏再人群中看见贾蓉,果然没瞧见贾珍,贾琏已经确认,那死人正是贾珍,却故意喝问:“你父亲呢,府里出了这样的大事,他怎么不见踪影?”
贾蓉看见贾琏顿时有了主心骨,忙着奔上前来拉住贾琏:“已经派人去找了,却不知为何还不见人影。”
这话落地,却见尤氏披头散发而来,见了贾蓉贾琏惨声呼救:“二叔,快快救人啊,你大哥还在楼上呢。”
贾琏再看火势,楼台已经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