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落春-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1章
从惜春的口中得知如今家里人都知道他们一家想要搬到乡下去的消息了,为此落春心中很是纳闷,既然这样,最近一直频频向她们母女示好,和她们拉关系的凤姐怎么不见半点动静,难道他们不想去乡下,而是想留在这里,如果是这样的话,贾琏和凤姐他们夫妻两个还真是吃一百个豆都不嫌腥!
其实是落春想岔了,在她心里,所谓的一家是她和邢夫人,连贾赦也不过是看在邢夫人份上的一个添头。但是在贾琏和凤姐的心里,所谓的一家,包括大房的所有人,贾赦、邢夫人、贾琏、凤姐、迎春、落春和贾琮还有大姐,连平儿都算在内,一家九口,因此自然不需要过来和邢夫人还有落春商讨什么。
这日落春来到邢夫人房间,走到门外,就听见里面传来邢夫人和贾赦的争执声。落春听到屋里传来的吵闹声,本来举起来想要敲门的手放了下来,站在门外偷听起来。
“……贾恩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这个道理难道你不懂吗?怎么老太太说什么就是什么,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是你能赚来,我半个不字都不会说,但是你什么都赚不来,不管是吃的,用的,住的,还是花的,……全都是我的,你竟然连跟我商量一下都不商量一下,就一口答应了老太太的条件,你的脑子到底装的是些什么,难道遇事之前都不想一下的吗?”屋里邢夫人气急败坏的数落了贾赦一顿后,余怒未消的说道:“你有本事答应,想来就有本事弄到钱粮答对老太太,反正不要指望我,我是一个子都没有。”
贾赦苦着一张脸说道:“那到底是我的母亲,我身为长子,不奉养她,带着你们搬出去已经够不孝的了,她要点东西给她又怎么了?我们又不是拿不出来?再说,说句不好听的,老太太都这般年纪了,还能有几年活头,我们就算给又能给几年呢?”
邢夫人冷笑一声说道:“你这会倒是给我装孝子了,既然想到做孝子,那你干脆就留下陪老太太好了,没有你,我们在乡下也不是住不得,说不定反而更舒服,更自在呢。再说,我是心疼东西吗?我虽然称不上有多贤德,但是基本的孝道还是懂的,如果那些东西都是老太太自己用了,就算再加一倍我也无所谓,我只是看不得老太太拿我的东西去贴补二房那帮狼心狗肺的东西……”
“既然给了老太太,那就是老太太的了,你管她怎么花呢。”贾赦小声的在一旁嘀咕了一句。
“你——”邢夫人被气得一时语结,过了半天,她使劲的呸了一声,说道:“我是管不着,但是我就是看着不顺眼,心里觉得憋屈得慌。要是老太太自己有,她怎么贴补二房就行,我也不去争较这个。又或者,哪怕老太太把那些东西丢到大街上去,或者给了乞丐我都无所谓,但是给了二房,就是不行!”
贾赦心里何尝不憋屈,在府里时,贾母处处偏心二房,还有理由可说,因为贾政不像他那么贪花好色,不务正业,而且他这边已经得了爵位,二房这边将来分出去只能拿走府里不足三分之一的财产,而且变成了贾府的旁支,所以贾母偏心二房一二可以理解。但是如今两人几乎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甚至他还不如贾政呢,贾政那边还有周赵两位姨娘呢,他这边除了一个气焰日渐高涨的邢夫人再无她人,但是贾母依然不待见他。对此,贾赦可谓是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只能安慰自己,他大概命中注定和贾母的母子情分比较浅吧。
贾赦听了邢夫人的话,非常郁闷的说道:“那你想怎么样?我已经答应了,难道还能反悔不成?要是惹恼了老太太,她不肯让我们搬走了,岂不糟糕?”
虽然左邻右舍,做子女的,身为儿媳,对公婆责骂甚至动手的不少,但是真正撇开父母而别居的还是很少见的,所以他这个做长子的,不奉养母亲,将她留给二弟,带着妻子儿女搬到乡下去,实在有些说不过去。真要让贾母不顾脸面,闹腾起来,拿到外面去说,他这边不管有多少原因,都是站不住理的。
邢夫人也知道这一点,让贾赦这么一说,顿时沉默了。半晌,长叹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就当我把那些东西喂狗了。”
贾赦听邢夫人把贾母和二房的人比作狗,翕动了几下嘴唇,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一个字都没说。邢夫人好不容易迫于无奈,已经认掏东西了,他又何必在这个关节上节外生枝呢,再因为这个和邢夫人吵起来,惹恼了她,等贾母来要东西的时候,她真要一毛不拔,到时毛爪的可就是他了。又或者,气的她丢下他不管,自己带着儿女到乡下去就糟了。反正邢夫人只是在气头上,在自己的屋子里说说,他只当没听到就是。
贾赦从邢夫人的屋里走出来,看到站在门口的落春愣了一下,迈出去的脚步稍微停了那么一下,轻咳了一声,然后目不斜视的从落春身边走过。等贾赦走了,落春进屋,看到邢夫人坐在那里犹自生着闷气。
落春坐到邢夫人身边劝慰道:“母亲又何必为这么点小事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正如父亲刚才所说,老太太到底是他的母亲,而且年寿已高,还不知道能有多少春秋,再者由长子奉养家中老人乃是约定俗称的规矩。何况,以老太太的脾气秉性,我们要搬到乡下去,想要她放行,不刮下一层油来,她怎可能会同意?我以为母亲早就该有心里准备才是,怎么事到临头,反正气成这个样子。”
邢夫人扬着眉,问道:“刚才我和你父亲争执的时候,你就站在外面?你是不是都听到了?”
落春点了一下头,解释道:“嗯,我是站在门外,不过我也才来不久,所以并没有听全,只听到了后半部分。”
邢夫人脸上露出一个“难怪”的神情,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你说的我都知道的,我也知道不出点血,估计老太太不会放人。但是我没想到,老太太……”她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微笑,冷笑道:“老太太竟然狮子大开口,她可不仅仅是给她自己要东西,而是连带着二房都让我们一块养起来。其实如果她不提二房,只是打着自己的名头,哪怕她要再多的东西,我心里明知道其中有不少东西会被她贴补给二房,但是只要她不挑破这层窗户纸,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就是了。可是老太太偏偏不肯,她明知道我不喜欢二房,厌恶二房,偏偏口口声声带着二房,这分明是在恶心我,你让我如何不气?也不知道二房那帮子人是给老太太灌了什么迷魂汤,让老太太从府里到外面,一直这么护着他们!老太太这心真是偏到没边了,好像你父亲不是她亲生的,而是大街上捡来的似的!”
邢夫人抱怨贾母偏心,偏着二房,但是落春却觉得贾母不仅仅是偏心二房,应该还有大房不听她的话,脱离了她的掌控的缘故,所以才会这般算计大房。其实落春猜的不错,大房这么一搬到乡下去,迎春和落春也是要跟着走的,只剩下探春和惜春两个,而且惜春还是宁国府里的这人,这让贾母借着联姻之举东山再起的打算落空,她没有死扣着大房不放,到底还是放他们离去这已经算是好的了。不过,贾母也知道,留得住人,留不住心,这人心不在她这边,纵使她找到合适的联姻对象,对她的大计也没用,所以虽然无奈,但是也只能放弃了她振兴家族的计划。这样的话,最终贾家的希望就要着落道宝玉的身上了,因此虽然贾母不喜王夫人,但是为了宝玉,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下,并且从大房这边搜刮好处贴补二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担负起家族明天的宝玉。
落春听了邢夫人这话,忙从另一个角度劝解她:“母亲既然知道老太太是故意的,那你现在这么生气,岂不正中了老太太的算计,掉入她的毂中。老太太知道母亲这么生气,一定乐开了花,称心如意。”
“对哦。”邢夫人反应了过来,吐气,吸气,吐气,吸气,……循环往复,宽解自己道:“我不气,我不气。她们越想我生气,我越不气,不能让她们在一边看我的笑话……”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邢夫人终究还是没有按捺住脾气,向落春抱怨起来:“你不知道,老太太有多过分。知道我们要搬到乡下去,她竟然和你父亲说什么,这房子原本是大房和二房一起住的,如今我们家搬走,岂不是要二房单独承担房租,这不公平,也不合情理,况且二房本就没个生计,这岂不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因此我们哪怕搬走了,也还要承担房租。我呸,这话老太太也好意思说出口,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还说什么我们大房不孝,二房如今替我们孝顺他,我们怎么也得表示表示,明张目胆的替二房像我们要东西……”
落春想了一下,依着贾母的性格猜测,问道:“除了替二房要之外,老太太应该自己还要了不少东西吧?总共有多少?”
邢夫人叹了口气,说道:“我算了一下,孝敬老太太的钱粮什么,连同二房的补贴一并算在一起,大约有一百五十两上下。”
一百五十两?听了邢夫人说出来的数字,落春若有所思的说道:“倒也不算多。”对上邢夫人投过来的目光,赶忙解释道:“母亲,你看看,这房子每个月的租金就要八两,一年下来就是九十六两银子,朝廷一年如今给老太太的养老银子是六十两,这两项加在一起就要一百五十六两,所以老太太向我们要这些,还真不多。”
“不多?依你这话,好像老太太还对我们手下留情了似的?”邢夫人冷笑一声,说道:“琏儿媳妇可是和我说了,原来在府里打秋风的有一位刘姥姥,她跟着他女婿一家过活,家里算上她,一共五口人,二十两银子差不多够他们庄户人家过一年的了。更何况,原本老太太就以为我们私藏了东西,只是揣着小心思,不肯拿出来用罢了,我就是防着这一点,才把你舅舅拿过来的东西说是我娘家看我们生活惶恐,才送过来的。你父亲那个榆木脑袋,老太太问他,他竟然把你舅舅送来的房子和地一五一十都和老太太说了,真真不知道该让人说什么才好,简直蠢到没边了。”
生气的骂了贾赦一句,邢夫人继续说道:“老太太当家理事那么多年,虽然这些年不怎么理会了,但是一亩地产出多少,她心里还是有个大概的。你算算,老太太向我们要的钱,可不正是我们田地的所有出产,而且老太太还是按照肥田来算的,可是我们买的田地哪有那么大的出产?若是都给了老太太和二房,我们吃什么?你父亲也不说好好算算,竟然一点都不争较,岂不正坐实了我们果然私下藏有东西的猜想?老太太以前只是猜测,但是到底没有真凭实据,我们抵死不承认她也没办法,如今可好,自己送上去门,不打自招了。知道我们手里还有其他的东西,而且这个老太太要钱、要物、要粮、……你父亲给的这么痛快,想必老太太猜出了,我们搬走后,家里的生计是不用愁的。所以我担心,老太太这次向我们要东西不是一锤子买卖,有了这个开头,还不知道她以后会以什么名义变着法向我们要钱呢!”
原本落春因为邢夫人口中透露出的和凤姐的亲密一怔,本来想问来着,但是听了邢夫人后面的话,她也就顾不得凤姐的事了,仔细想一下,确实,如果只是单纯的一年给贾母多少银钱,算作奉养她的费用,多点就多点吧,倒是无所谓,但是经邢夫人这么一说,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事不是那么简单的。
落春思来想去想了老半天,也没想出个解决办法来,因此皱着眉头,面带愁容的说道:“这倒是一个愁事,母亲可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了吗?”不怕给贾母东西,就怕贾母贪婪无度,而且又不肯消停,她又占着大义的名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至于造成这事非常棘手,处理起来还真是麻烦。
想到此,邢夫人就一脸郁闷,她心里忍不住暗咒了贾赦几句,叹了一声,说道:“哪有什么好的办法,路都被你父亲给堵死了。只能事情出来之后见招拆招了。”
落春默然,虽然无奈,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没有办法,只能依照邢夫人所说,见招拆招了。只是一想到明明是一家人,却走到这步田地,这样百般算计,她心中一时觉得萦然起来。
☆、第122章
既然得贾母松口,邢夫人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找出黄历来挑了一个最近的宜搬家的日子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到日子搬家。其实说是收拾东西,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不过就是随身的几件衣服和随手用的那几样东西罢了,生活用品,日常器具,家具摆设,……皆不用收拾,这家好搬的很。
宝玉是家里后知后觉的那一个,在大房要搬到乡下去住的消息传的家里几乎人人皆知的时候,他对此却闻所未闻。贾母和王夫人他们并没有告诉他,如今家里又没有丫头小厮可供他驱使,在他身边打理饮食起居以及书房一干事宜的是被称为有人气的死人的周姨娘。宝玉喜欢的是年轻鲜活的姑娘,对周姨娘这种死气沉沉的老婆子很是厌烦,而且本来周姨娘人就沉闷,寡言少语,所以她虽然打理宝玉身边的事物,但是两个人基本上说不了什么话,而且还大多是宝玉问她答的这种,像大房要搬走这种事她是不会主动向宝玉提起的,所以宝玉消息严重滞后,直到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才从探春的口中得知这一事体。
听探春说大房要搬走,宝玉一开始是不相信的,觉得住的好好的,怎么可能搬走。但是听探春说搬家的日子都定下了,看着探春言之凿凿的样子,宝玉顾不得再和探春说什么,一阵风似的的跑了出去。探春在后面起身追了出来,连喊几声都没叫住。看到他那个样子,探春扶着门框,不由得担心起来,若是宝玉出了什么事,王夫人绝对饶不了自己,暗自懊悔,自己这么嘴快做什么,只是她也没想到,这家里几乎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偏宝玉却连一丝风声都没听到。
且不说探春回房之后的心思百转,单说宝玉从探春房里跑出来之后,没有理会后面探春的叫声,就来到了贾赦和邢夫人的屋子。不过到了眼前,宝玉奔跑的身影突然停了下来,站在外面看着他们的屋子半晌,并没有进去,而后脚步一转,来到了落春处。
宝玉一进屋,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六妹妹,我听三妹妹说你们要搬走,可是真的?”落春点了点头说道:“是真的,日子都挑好了,就在后天。”宝玉闻言急了,嚷嚷道:“大伯大伯母这是怎么了,明明一家人住在一起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起了心思要搬……”
“也不是突然起了心思,母亲已经想了好久了。”落春将宝玉口中的“一家人住的好好的”忽略过去,从经济角度向宝玉解释原因:“其实住在城里虽然好处多多,但是花费颇大,而且我们一家老小自从出府后生计就一直没个着落。舅舅知道我们家情况后,就送来了些田地,随同田地一起的还有一栋宅子,所以母亲就想着搬到乡下去,这样的话,不仅能够随时管理田地,而且花费也能少很多。”
“可是,可是好端端的一家子,大家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干嘛非得分开?当初刚从府里出来的时候,那么难,我们都没有分开,如今家里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却……”宝玉红了眼圈,不由得哭了起来,哽咽道:“好妹妹,你去和大伯大伯母好好说说,就说,就说你不走了。”这话说出来,宝玉的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不错,“大伯母那么疼你,想来是舍不得和你分开的。只要你不走,大伯母也不会走,这样的话,大伯也就不会离开,……你们一家不就留下来了嘛。至于乡下的田地,更不需要担心,完全可以雇人照管。”
落春好笑的看着宝玉,觉得他可真天真,经过这么大的变故,怎么好像人还没长大。她叹了一口气说道:“宝哥哥,你想的太简单。我母亲的娘家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舅舅如今不过是个九品的小官,所以给我们家的田地有限,不过百十来亩,这么点田地,哪里需要雇人来管理,自家就可以了。况且哪里来的那个闲钱,若是有的话,家里也不用这么为难招窄了,连丫头都用不起,只能使唤几个五大三粗的仆妇。我记得好像是蓉儿媳妇出殡的时候,你回来和我提过,说是乡下风光自然,村民淳朴,对田园生活好一番夸赞。并和我抱怨,说当时凤姐姐一个劲的催着你上车快走,害得你只是在乡下的村庄停留了那么一会,还没玩够。我们只是单纯的搬到乡下去住,又不是断绝关系,所以你若是闲暇的时候完全可以到乡下来找我们。到时我做导游,一定带你好好领略一番乡间生活之趣。”
宝玉见落春避过他让她留下不走的问题,垂下头不说话,半晌抬头问道:“听六妹妹这话,大伯大伯母你们是非搬不可了?那老太太呢,难道大伯大伯母就不管了吗?”宝玉倒是没有甩掉贾母的意思,只是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长子奉养老辈人,如今贾赦一家搬到乡下去,但是贾母却留了下来,不符合常理,所以他才会这么问。而且他会这么说,还有一层隐秘的意思,就是老太太都留下了,贾赦和邢夫人身为长子长媳不是应该也留下来嘛,怎么还搬走?
见宝玉依然不见长大得性子,其实落春很想把这些背后的事情和宝玉说道说道的,但是一想,贾母和贾政还有王夫人这些正经的宝玉长辈都不管,她又何必多事。他们既然觉得还有能力宠着宝玉,护着他,那就随他们好了。不过落春觉得其中宝玉自己拒绝长大也占了一部分原因。
落春轻笑了一下,说道:“其实最开始母亲的意思是带着老太太一起搬到乡下,只是老太太不肯,坚持要住在这里。可是乡下的田地和宅院又不好丢在那里不理会,所以经过商量之后,我们家搬到乡下去住,老太太和二叔二婶一起生活,我们家每年出银米若干,算作奉养老太太之资,期间生病及其死亡这样的大事,另行开销。”
她和宝玉说的这一番话半真半假,其中带贾母一起搬到乡下去完全是子虚乌有。虽然邢夫人明知道,就算和贾母提了,贾母也不会肯,但是邢夫人却连个虚应的故事都不肯在贾母面前做,这话在贾母面前提都未提。至于后面的事情,是贾母强要的,还是贾赦和邢夫人这边心甘情愿奉上的,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都是已经确定下来的事。
探春虽然和宝玉说了大房要搬走的消息,但是其中的一些事体她并不清楚,因此宝玉在听落春讲出大房每年拿出多少银粮来算做奉养贾母的费用,就知道事情成了定局,已经无法挽回。
宝玉一脸伤心,眼眶里的泪水夺目而出,哭道:“在府里的时候我原想着,若我是个有造化的,趁着众位姊妹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得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其时了。又或者只求众姐妹们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的。——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就散了的时候儿,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凭你们爱哪里去哪里去就完了。想得倒好,偏我是个没造化的,没有那个福气能得姊妹们长久的陪在身边。袭人、晴雯和麝月她们虽然是咱们家里的人,但是府里一出了事,家里上下哪里还顾得上她们,……所以这会儿还不知道她们流落到哪里受苦去了呢。二姐姐你们和我是一家子,都姓贾,我想着,这终究是可以长久的守在一起的了,没想到这才多久,就又要分散开来。罢,罢,罢,看来我就是个做孤魂野鬼的命!你们都走吧,走得越远越好,有本事一辈子不见面才好呢!”说道后面,宝玉又是伤心,又是生气,也不在落春这里呆了,抬腿就往外走。
看着宝玉淌眼抹泪的赌气离开,想到他刚才的言语,落春一脸的无语,长叹了一口气。这边宝玉是劝落春留下来,在这房子的另一端同时正上演着一出劝其离开的戏码,只是人物说起来比较滑稽好笑。在和迎春这个大房的女儿比起来,算是外人的惜春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说着“内人”迎春。
惜春到了迎春房里的时候,迎春正在低头做着针线。迎春听见脚步声,抬头见是惜春,放下手中的针线,示意惜春入座。惜春在她对面坐下,见迎春揉着因为长时间低头做活而有些发酸的脖子,看着旁边已经绣好的一摞绣品,忍不住叹道:“二姐姐你也忒辛苦了,当日老太太是说让家中的女眷做些针线送到绣房去赚些钱来贴补贴补家里,但是你看看,家里有哪位像你这样,整日手脚不停的,就算是二太太手底下的赵姨娘和周姨娘都没你绣的多。其实你就算不做,也没人说你什么,你又何苦如此?”
迎春抚弄着手指说道:“左右我也就这点本事,反正也无事可做,就当打发时间了。”惜春一把将她满是针孔的手拉了过来,说道:“你说得倒是轻松,可是你看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