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渣妈走开-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的日子里,或许是包惜弱的态度,隐隐的让曲三看出来些什么,知道人家包惜弱并不排斥他,或者上回说的事儿还是有戏的,所以曲三的动作也快了起来,不动声色的开始寻摸着可以搬家的地方,甚至还是慢慢的变卖他家里的产业,借口也很好找,酒馆开不下去了,准备去别处投奔亲戚去。
  曲三的酒馆到底有多惨淡那是世人皆知,所以这个理由真心没有什么人怀疑的,而曲三自己,除了把家中那个密室稍稍改装一下,免得将来卖了之后出什么岔子之外,也不在那上头多费什么心思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寻找新的落脚点,买新的宅子,重新改装新家的事务上。
  真说起来,这办事能力上,曲三比郭啸天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或者就是两人眼界不同造成的,毕竟这曲灵风即使在不济,也是黄药师的弟子,读书识字是一定的不说,在机关等杂学上也颇有天分,不然也不可能自己改装出一间密室来了,这样的人思维更加的缜密,想到也更加的周到。
  所以他寻找新的落脚点什么的,更加的合适也更加的周全,等着七月上旬,眼见着包惜弱也好,李萍也罢,这肚子都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个月,离着生产也不远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搬家地点。
  这个地方其实离着牛家村不远,离着临安也近,就在临安北面,一处两个小山中间的一处村子里。
  那一个村子和牛家村差不多,不过是三四十户的样子,田地也不多,整个村子的村民有三分之一是靠着打柴,采药,打猎过日子的,周边的山头就是他们经济收入的来源。而整个村子整体经济状态不是太好,比牛家村都差一些。在那个地方,曲三买下了两个相连的宅子,半砖半土,泥瓦顶,每一个宅子都是三间正房带着一边的柴房厨房,外加后院的三份菜地,两间牲口棚子,很是像样,比牛家村的房子不差什么了,背靠着北面的山坡,周边还有五亩的山坡地,和一个紧贴着这两处房子的一个原本是做牲畜栅栏的小院子。
  按说这样的地方,他们搬过去实在是生计艰难的很的,因为这样的村子,猎户太多,要是他们依然靠着打猎为生,那么这猎物的价格绝对是卖不上什么价格的,就是田地也少了些,五亩地,两家人怎么够用,可偏偏曲三就是这么干了,而他的理由也很是充分,既然是杨铁心卖猎物出事儿的,那么将来若是有人想要在找上门来,自然也是找猎户,这是明显的线索,所以融入到这么多的猎户中,自然立马就让郭啸天再也不起眼了。在一个,他自己种地那是绝对不行的,这个可以肯定吧,就是在牛家村中,他的田地那也是租给别人的,不然也不至于开一个酒馆当个门面了。
  既然猎户也不能干,或者不能经常干,种地也不是太在行,那么索性就做些别的,他别的不成,有些事儿还是知道的,比如磨豆腐,就会,榨油也会,所以他都想好了,到了那边,不成就两家合在一起,开一个豆腐坊加油坊,卖豆腐,卖油什么的,总是能挣钱养家的,也绝对不会愁销路的。而那个工坊就放在那个他另外买的一处小院子里,多省事儿啊!
  至于这活计很是劳累,辛苦?这个就不愁了,武人比文人厉害的地方可不就是身体壮嘛,再一个他可是有内功的,这力气比寻常人更是多了一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寻常人觉得辛苦的活计,对于这两个男人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再有偶尔打猎贴补家用,或者索性用打猎来的猎物当家中的荤腥,这日子只有更好过的。
  曲三不缺银子,就他时不时的在皇宫内院晃悠的本性和本事,也不可能却银子,若不是这手面不好太宽,容易露马脚,让人看出些什么来,这宅子他都想弄得更好些,毕竟这可是他的家呢,还是有媳妇,有孩子的家,没听见他都开口说什么两家人了嘛,没看见他买宅子都是直接买两套了嘛,可见他这会儿那是一心要把包惜弱收入自家了,偏偏包惜弱这会儿也是什么都不表示,什么都不说,不反对不赞成把,一脸听郭啸天夫妻安排的样子,弄得李萍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逼了半天,包惜弱才说了一句,那就是只要是能让孩子过得好,她怎么样都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让她好歹给杨铁心守完孝。
  其实人家包惜弱心里对于这个安排还是很满意的,不说她对于杨铁心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关键是她感觉这曲三要是不老是往皇宫跑,不总是撩拨那些大内侍卫,最终还是能过得不错的,想想冯默风做个铁匠能活到杨过找上门,就知道这安全程度了,这黄药师的弟子,保护一下家人,比郭啸天更有能力不是。
  至于怎么才能让曲三不至于去皇宫找死,让她再一次成为寡妇,弄个什么扫把星之类的名头,那就是以后的事儿了,包惜弱有理由相信,自己在明知道内情的情况下,还能不把那人的脑子奇怪的年头扭过来。至于杨康?不管以后是叫杨康,还是曲康都不是问题,这个以后可以再讨论,这年头,农家孩子一般都是直接喊小名的,没人一开始就把姓氏往上头套。
  莫陌终于知道了郭靖的生日,不是什么十月份,事实上是七月中,从这一点来说,不是书里弄错了,就有可能真的是血脉问题了,反正就现在的情况,人家李萍在七月中就已经把孩子直接生出来了,还是很是顺利的一个晚上就搞定的情况,而她自己也差不多,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这生产的刺激,让这生孩子也产生了连锁反应,反正她感觉自己也要生了,至于什么书里说这两个差了两个月的生日什么的,那就全让他见鬼去把,什么考据党都没有如今她真实经历的更有说服力,不过是隔了两天,这杨康也终于出生了,两个在七月苦夏的日子出生的孩子,好在这是在山林子里,气候不热,不然生痱子都是分分钟的。
  坐月子什么的就不用说,在确定了包惜弱将会以他媳妇的名义搬去新家之后,曲三立马就进入了好丈夫的模式,什么都周到的不行,毕竟是黄药师的弟子啊,还是要称赞一下人家黄药师的光环的,居然让这么一个男子对于医道,还是妇人生育保养,奶孩子的医道也能知道的这么周全,难道说在这些弟子被赶出来之前,这个黄药师好丈夫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也是啊,那个时候好像分家冯蘅正怀孕呢,是黄药师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孩子呢,哪会儿弟子们受到影响,知道些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可能的。
  莫陌躺在床上,难得脑洞打开,八卦了一下人家东邪的某些柔情画面。不管怎么说吧,这坐月子之后,他们势必是要开始搬迁了,去往新家,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第 12 章改错

  离开这个住了经近半年的山间小屋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往这房子看了好一会儿,这地方早就不是原本的样子了,因为村子里的房子陆续卖了的缘故,这里被郭啸天和曲三这两个男人重新收拾了一遍,那原本的一个孤零零的木屋边上又加了一个木屋,一样是分内外间的那种,屋子的周围,因为住的人多,为了两个孕妇的安全问题,又加上了一圈的木栅栏,成人手臂粗,半人高的木头就这么围成一圈,很好的挡住了一些小动物的靠近,还有一个从村子里的宅子搬过来的水缸,一个简易的用树枝茅草搭起来的厨房,这里俨然已经像是一处正紧的宅院的模样了。
  “也不知道将来这里会便宜了谁去。”
  包惜弱难得有些不舍的吐出了这么一句酸酸的话来,这里真的很简陋,可这里却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让她忍不住把这里当成了家,甚至她觉得,也许未来她会告诉那个如今还在她怀里吃奶,什么都不知道的杨康,他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告诉他这个时候,自己是怎么样的艰难。
  “也算是积德吧,总有遇到难事儿的人,有了这里,也算是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这话是李萍,也就是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听着就是老好人,确实,能不住好好的村子里的宅子,到这山林里住下的,可不就都是些什么都没有的困难户嘛,这个倒是不用想都知道的,至于什么打柴的,打猎的歇脚?这个地方也就是躲雨用了,这边的村落里的猎户,水平都不算高,可没有几个有胆子去山林深处的,往往也就是早上出发,晚上回去的那种,就是这间屋子,当初也是郭啸天和杨铁心无意中发现的一个躲雨的草棚子后来自己慢慢加固出来的产物,也就是他们两兄弟有点本事往山里头去。
  新村子叫做王家庄,这个地方的村落都是这么些个名字,大半都是按照当地人口最多的人家的姓氏来划分的,像是牛家村,当年就是一个牛姓大户占了半个村落的土地这才有了这么一个名字。
  王家庄处在两座山之间,气候上其实比那些大城镇更好些,北面的山挡住了冬天的寒风,西南面的山又当下了夏日的暖风,除了东面一览无遗,会因为海风,导致时不时有些细雨,其他的真是好的没话说了。
  两座山虽然不算是什么高山密林,可是这地域上也不算是小,正是因为不算小,所以也没有哪个大户能一口气吃下来,慢慢的索性就成为了周围几个村子的柴火山,打猎山,倒是养活了不少人口。
  曲三买下来的两处宅院就在北面那座北山下的山坡上,靠近西南的山脉延伸地段,这里是村中猎户们上山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往西去小山道口的两处宅子,按说这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可惜的是,这西面出去没多久就是一处狭长的乱石坡,再过去就是一处大湖,没什么人家了,连个渔村都拢不起来,这里靠近临安,湖泊众多,所以连着鱼虾价钱也不高,这导致了这山道人烟实在是少了好些。除了上山打猎的,或者是实在嘴馋,想要钓鱼吃点荤腥的,就在没有什么人经过了,就是打猎的,这村子中也不止一条上山的路,所以越发的荒凉,属于村子中的僻静地方。
  别人或者觉得这里不好,可是在曲三眼里却是再好没有的地方了,越是这样地方,他感觉越是安全,毕竟他可是经常做一些没本钱的买卖的,进出要是注意的人多了,他自然感觉暴露的危险性更高些。这好像也能算的上是职业病?
  曲三的职业病不止这么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地窖了,这地方不是北方,其实做地窖实在是不怎么合格,可是谁让他有那么多要藏的东西呢,在一个如今好歹也算是有家有口的人了,他总不能还和原本的小酒馆一样,直接弄个密室什么的吧,这密室其实也就是以前,他一个人住,没人往屋子里细打量,就是有客人什么的,在里头不怎么看的出来,要是在外面,只要算计一下房子的面积,就能算出密室在哪里,实在不算是隐秘的。
  所以到了这里,他算是下了大工夫的,趁着这些人一个个都在山林小屋里住着,一个人捯饬了几个月,这才弄出了一个相对可靠的地方,那就是半地下,半通向后面山坡中的一处密室,如此一来,外头看不出不说,就是里头,他也能收拾成两间,一间是明面上的半地窖,放置些家中的物件,当库房,一间在内,从地窖中无人注意的一个角落开一个小门,再往里走,能到那山腹中的一个小间里,那才是他财宝的集中地。
  那通向山腹密室的山坡本就是在他自家屋子的屋后,上面种些果树什么的,立马就能遮掩起来,还不会让人因为挖地而发现。多棒的想法,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个地窖,不怎么和南方人行为的举动,他还给人家郭啸天家也挖了一个,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放冬储的蔬菜粮食的,那地窖里四面都是石板家石灰嵌缝,不仅仅防潮,还能防止老鼠什么的糟蹋粮食,最重要的理由是,放在外头不安全,毕竟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子,谨慎些也是有的。
  两家人总算是入住了新的房子,一家一个大院子,紧紧的靠拢在一处,毕竟只是个村子,当做院墙的也不过一人高的土胚,就这还是曲三加高的结果,不然也就半人高,成年人利索些的,直接就能翻过来,实在是太没有安全感了,只是他这样的举动,在村子中实在是有些突兀,毕竟这村子里已经习惯了在屋子外头就能看到院子里的人干嘛的状态,突然这么收拾,都觉得这是有隔离村中其他人的嫌疑,好在郭啸天过来几次和人打招呼的时候给了一个还算是合理的解释,毕竟是最靠近山里的屋子,家中还有吃奶的孩子,哪怕是为了防止孩子被野兽袭击,也要多收拾一下不是,这为了孩子的理由总算是堵住了那些长舌妇们的嘴巴。
  两个院子原本是不相连的,不过这是村子,曲三花了一两银子,就获得了村长的同意,让他们把院子连上,中间的土地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送给他们了,反正也不值钱,没用处,所以如今两家那真是连在了一处,相连的院墙比围拢外头的院墙矮了些,不过是一米二上下,站在一边能看到隔壁,中间还开了一个门,方便两家走动。这一个举动,已经是曲三最大限度的表示出对于郭啸天的亲近之意了,虽然可能这两口子对着这个没有那么深的理解。
  三间正屋这会儿都收拾的很是像样,该有的家具也一一都配置齐全了,甚至为了照顾包惜弱三年守孝的约定,曲三把正房两边的屋子都做成了卧室,一边他自己住,一边让包惜弱带着孩子住,包惜弱的屋子里砌上了炕,好保证这母子俩在即将到来的冬天里的保暖问题。家具也绝对都是崭新的。不说这木料的好坏,就这份用心,就足可看出曲三的态度了,倒是他自己的屋子,相对简单些,若不是还有个书桌,看着增加了一点书香气,简直就是简单到了发指的地步,除了一张床,一个箱子,愣是没有了别的东西。
  曲三对包惜弱那是真的好啊,不单单是住宿上用心,就是其他地方也一样费劲了心思,甚至为了考虑到包惜弱的品味问题,厨房柴房对面的空地上,曲三还种上了一株桃树,正对着包惜弱那屋子的窗户,是从山里挖来的现成的五年树龄的树,这会儿已经结上了果子。树下还有石桌石凳,这简直就是在村子里属于奢侈品的物件。
  当然,既然是村子,那么农家的东西还是要有的,不然这日子过得也太没水准了,所以在院墙边,靠近桃花树下还种了一些藤蔓,那是黄瓜,丝瓜之类的东西,看着舒服,花朵好看,还能做菜,院子也显得干净,另外还种了些薄荷,丁香,凤仙什么的,防虫防蛇,正屋子后面是一小片的菜地,韭菜萝卜之类的那是必然种着的,这些东西谁家都有,另外那牲口棚子里还有一头牛,那是曲三特意准备的,也是这一次他们过来的时候带来的,他腿脚不好,进进出出的,有个牛车还是很方便的,不但不显眼,还能用这么一个方式在运送些别的东西,比如他们两家即将开始合作的油坊。
  在两家房子不远处的那个原本养牲口的地方,如今也被曲三重新收拾了,盖了两大间的土胚屋子,一间屋子做豆腐,一间当做油坊,家伙事儿都已经置办妥当了不说,那小院子里,还打了一口井出来,好方便用水。
  不管是做豆腐,还是榨油,最需要的原料就是黄豆,为了这个作坊能顺利开起来,曲三已经储备了足足一千斤黄豆,在两家的女人开始收拾屋子,开始在新家制作被褥之类的必需品的时候,两个男人已经开始动起来了。这做豆腐不怎么挣钱,所以这事儿不是主业,在曲三的规划里,每隔上两日做上一回,一来自家能吃,二来能在村子里卖就不错了,多了也不过是浪费,这村子才多少人,能有多少的需求,就是豆渣也是个麻烦,总不能天天自家吃豆渣饼吧,卖钱也卖不出价格不是。
  倒是榨油坊,做的好了,直接送到镇子上的杂货铺或者油坊卖,还是能挣些钱的,他曾算计过,这里头差价还不少,一斤黄豆一般能出三两油,而价格上却差了五文钱,如此一来挣得虽然是力气钱,却绝对不会少,更不用说他用的榨油的工具还是以前在桃花岛的时候从百工书里看的,出油能达到将近四两,还更加的省力气,一天弄上百斤都成,钱更多。
  有了这么一个优势再不做就是傻子了,即使一时半会儿去卖不划算,容易让人压价,再不济还能当个卖油郎,这附近两三个村子一兜,也能卖出去不少,时间长了甚至连出门都不一定了,离着镇子远的村子,离着这里不远的村落就是为了少走些路,价格更低廉一些,也必然会上门来买。
  榨油之后的豆饼更是好东西,他都想过了,到时候在郭啸天家后院那个空着的牲畜栏里合伙养上几头猪,用豆饼养猪,听说很是容易养大,养肥,也是好买卖,再不济这年头还有专门的人收这豆饼的,听说还能肥地什么的。
  过了这个作坊,那就是两家的山坡地,一共五亩,有这五亩地,种点粮食虽然交了税赋之后,剩不下多少,却也能添补不少的口粮,两家宅子后面的山上还有他后来买下的地,不多,不过是十亩,最不值钱的山林地,种的是果树,不管是直接卖钱,还是做果脯都是不错的主意,这些手工活,他当年可没少看,试试就能做出来。
  曲三的主意是一个接着一个,听得郭啸天很是吃惊和敬佩,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这买房子,买地,买作坊的事儿上,郭啸天很是听曲三的话,最重要的是,银子都是曲三出的,说好了将来有了银子再还他,生意得利还平均分,这一来,等于是借给他家银子置办家当,郭啸天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作坊做出第一桶的油,隔着老远,整个村子里的人都闻到了香味,一时间整个村子都轰动了起来,要说这地方吧,人家曲三还真是选对了,整个王家庄,那就基本没有什么水田,如此一来,这田地贫瘠,想要种稻米是没戏了,能种的也就是些豆子,麦子,卖不上什么价钱的东西,这也是他们基本要靠着猎户上山打猎,或者直接采药生存的缘由之一。
  偏偏这样种豆子的村落还没有一个榨油坊,如此一来,可以说这豆子真是卖不出价格还有些浪费了,村里吃油都舍不得,每每想要吃点油就要用豆子去镇子上换,五斤豆子才换一斤油。你说什么?猎物?荤油?那是要换米粮的,怎么可能自己吃?
  如今闻到这油香,众人忍不住凑过来,推着村长上前问了一问,这下好了,全村都高兴了起来,一来自家以后收获的豆子,可以直接卖给这个油坊,省下了不少的运送的事儿不说,自家买油还方便了不少,因为人家郭啸天说了,自家村子里的人,用豆子来换的话,四斤豆子换一斤油,这绝对是良心价,有些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四斤豆子,也就能出一斤多不到二两的油,人家这新搬来的真是太实在了,只有曲三自己心里知道这价格自家能挣多少,最起码挣了半斤油当力工钱,就是卖给油坊,估计也就是这个价格了,毕竟人家油坊也要挣钱不是。更不用说能用这法子换来在这个村子顺利的立足,真是太实惠了。
  至于这油饼?各家有养猪的也纷纷想要来预定一些,一个铜板三块油饼,也是实在价格,外头一个铜板不过是两块。感觉沾了大便宜的村民一个个喜笑颜开,至于三天一次的豆腐,也忍不住表示一定来光顾,连豆渣都有人表示要,村子里人口最多的一户人家,家境最不好,吃饭的人太多,粮食总是不够吃,几乎每天都是吃稀的时候多,看着这新来的人家似乎很好说话,忍不住询问,是不是要人帮忙,他可以每天来帮着做豆腐什么的,卖力气,只要求这豆腐渣能一天给三斤,好让他家里人能吃饱饭。
  还有什么可说的?曲三感觉这实在是太好了,他本来就对于这做豆腐没什么太大的热情,只是觉得不做浪费罢了,如今有了现成卖力气的,让他多挣钱,自然是答应的,还说好了,三天做一次豆腐,只要帮一天忙,当天剩下的豆腐渣,这帮工的能直接拿走三成。这一个肯定的答复让那人眼睛都亮了,这么大的作坊,(两个人居然是大作坊,就知道这曲三作坊建的多大了。)一天怎么也能出二三十斤豆腐吧,如此一来,岂不是说他最起码能拿八斤以上的豆腐渣?都够他们家吃两天了。实在是个好活计呢。这样三天一次,还不用耽搁自己下地,上山之类的。
  如此一来,不过是油坊开门第一天,这郭啸天和曲三就顺利的在这个村子打开了社交,还让两家人在这个村子里第一次融入了进来。哪怕是那比寻常人家高的院墙,这会儿似乎也不怎么惹眼了,人家好歹也是村子里有家有业的,垒个院墙怎么了。正常!


  ☆、第 13 章

  曲三很有钱,可惜的是他平日里隐藏的太深了,值钱的货色都藏得太好,如此一来到了如今,他想要正紧的过日子,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这银子反而不好拿出来了,不然你怎么解释你的经济来源?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这么尽心的操办这作坊的事儿,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能用这个作坊做个掩护,要让自家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不至于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