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一个胖娃娃固然让人欢喜,可是这胖娃娃除了对自己外对别人都板着脸就有些愁人了。
  迎春来了就不一样,两个小东西时不时地交流,还能让宝玉脸上时不时地挂上点笑容——若是没有元春或是丫头们打扰他们两个的话——贾母觉得看起来比看宝玉一个人更有意思。
  于是迎春的待遇比起原著里就好了些,至少现在以贾宝玉的观察,那个奶娘对迎春还是挺上心的,就是不知道背了人怎么样。而迎春因为老太太的一点点关注,现在的性子完全就是一个正常孩子的性子,会大笑,会撒娇,也会在不如意的时候使点小脾气。
  好,很好,贾宝玉觉得自己这样做下去,迎春完全不会成个二木头。
  然后他在一天发现,本来气味就不大好的王夫人,身上的味道又有些加重了。不过因为自己只是个没有行动力的婴儿,他只好靠着装睡,听些李嬷嬷与别的婆子闲聊时透露的信息:
  赵姨娘快生了!
  难道这是要让他走打怪升级流吗?厌恶了贾元春,不再与她亲近。就送来一个贾迎春,让她不变成二木头。现在迎春有点起色了,马上给他送来一个贾探春!
  这可是一个剌玫瑰,在原著里那样的环境之下,还自保有余挥洒从容,难道他能让贾探春变成三木头?
  在贾宝玉看来,不让红楼开篇其实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等他会说话了,利用贾母对他的好感,劝着她不把元春送进宫里,那就万事大吉了。好感卡不好使,那不是还有没试出效果的言听计从符吗?
  想到言听计从符,宝玉在心里为自己上一世那张没试出效果来的符哀痛了一秒钟,才接着想自己该如何对待贾探春。
  如对迎春一样对她,让她不再为自己出身纠结,没那个感情基础:不管原著里把探春描写得多么聪慧,多么果断,多么身不由己,多么地有苦衷,可是都不能掩盖她对赵姨娘从心里就看不起,对贾环也不关心的事实。
  宝玉现在可是一个三观奇正的网站,他从心底不认可探春作法。所以几世以来,他出手拉迎春,拉惜春,可是就是没有拉探春的欲、、望。
  现在让他改变对探春的看法,他做不到。那就让探春别养在王夫人或是贾母的身边,让她一直跟着赵姨娘?可是现在他还口不能言不说,与王夫人之间的关系还不亲近。
  唉,早想到有贾探春这个麻烦,他就先不与王夫人搞成这样了。贾宝玉深深地觉得,自己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现实版。
  于是服侍宝玉的奶娘和丫头,就发现自己的小主子,小脸又皱了起来。看习惯了的众人觉得,一张小包子脸上出现这样的表情,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等到贾探春出生,贾宝玉已经快抓周了。经过他自己的努力,已经能简单地吐出一个个单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了。于是他为了让王夫人不把探春抱过来养着,对王夫人的态度大为缓合,倒让贾母有些吃味,想着等宝玉一抓周,就把他抱到荣庆堂里养着。
  省得老二家的把孩子教得与她老人家离了心!
  宝玉的抓周礼,排场还是挺大的。这也是拜荣国府那些大嘴巴的下人所赐,虽然这一世他逃过了衔玉而诞的名声,却又传出了伴玉而生的声名。所以谁不想看看这么有大造化的孩子,能抓住什么好东西?
  当然了,这伴玉而生虽然名头也算响,可是比起衔玉而生还是好太多了。衔玉而生,让上位者听了,那妥妥就是心怀不轨的节奏。可是伴玉而生呢?牵强点就可以与擎天保驾沾边吧?贾宝玉一边打量着围观的人,一边不确定地想着。
  落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胖娃娃,肉嘟嘟、粉嫩嫩的小脸蛋,黑漆漆的大眼睛,一般孩子应该张开笑着的小嘴,却紧紧地抿着,甚至都把小嘴唇抿成一条线了,那眉头也微微地皱着。
  不看身材只看他脸上神情的话,那就是一个对来客不耐烦的表情。可是来的人没有一个觉得这孩子是不耐烦,只因他那大眼睛在不停地打量着来人,好象在与每个人打招呼一样。
  难怪刚才荣国府的老太太说,她这个小孙子什么都好,可是就是不爱笑。可不是不爱笑嘛,这分明就是不会笑吧。来客们相互递上一个眼色。
  贾宝玉把来的人打量了一圈,才将自己的头转向了贾母。有什么办法,这些女人别看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是身上的气味显示着,她们家里的后宅,怕是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只有贾母,身上没有什么味道。
  于是他冲着贾母伸出小胖胳膊,咧嘴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抱。”
  这一笑可了不得,本来的严肃都化为无有,只让人觉得他那张小脸一下子生动了起来,小红嘴配上那满月脸,怎么看怎么让人想捏上一把。
  王子腾夫人也是膝下无子,对孩子的抵抗力也就更弱些,向着贾母道:“谁说这孩子不爱笑,这分明是知道自己笑起来太招人,自己收着呢。”
  别的夫人听了也纷纷应是。贾母听到众人的话,脸上更是笑出了一朵花:“这是你的亲外甥,你自然偏着他。”
  王子腾夫人忙道:“不是偏着他。实在是这小模样生得太周正,若不是老太太舍不得,我都想着把他抱回去了。”
  王夫人在旁边听到自己嫂子如此夸小儿子,心上欢喜。加上贾宝玉这些日子刻意与她亲近了些,让她把原来这小子的种种可恶都忘记了,就连那个赵姨娘生了的丫头,也暂时放在一边:
  不过是个丫头片子,就算是生下来又如何。还能越过她的两个儿子去?
  想到两个儿子,她的目光不由地看向了李纨,唉,怎么珠儿家的还是没个动静呢?想想自己大儿子越来越弱的身子,王夫人对李纨也有些怨气:一个正房奶奶,天天和两个通房闹得鸡飞狗跳的,让珠儿不得不安抚了这个又安抚那个。
  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王夫人放下心思,一心地放在了贾宝玉抓周上来。吉时一到,宝玉就被人抱到了大红的毡子上,上面已经林林总总地摆满了各色寓意吉祥的东西。
  别看贾宝玉老是板着脸,可是他并不怯场,对着摆的东西挑挑捡捡起来。不出意外,一股让他愉悦的气味直冲脑海,本能地,他看向了那隐藏在一本书下的胭脂盒子。
  能不呵呵吗?大家子孩子抓周,是何等大事?哪一家不是精心准备,对能摆上桌的东西精挑细选?说是下人放错了,或是说没有人使坏心,贾宝玉是真的不信!
  不管是谁把这东西送上桌的,贾宝玉都不打算自己落一个酒色之徒的名号。就见他一把掀起那书,在别人刚想赞他有乃父之风时,小嘴里冒出了一个“臭”字来。
  不说别人,反正贾政的脸已经黑了——他自诩为好读书之人,自己小儿子拿着一本书说臭,让他脸往哪儿处放。
  只见贾政的脸一下子阴了下来,正想着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偏见到贾宝玉把那书抱得紧紧的,还对着自己眼前的不知道什么东西喊:“臭,臭。”
  大家的目光都顺着他的眼神,看向了桌子上的东西,就见一个五彩斑澜的胭脂盒子,静静地放在那里。而贾宝玉不光嘴上喊着,小脚还踢哒着,象是想把那盒子踢得远远的。
  贾政的脸虽然还阴着,可是对象已经不是贾宝玉,而是负责准备抓周之物的人了:“是谁把这东西放上来的?”
  贾母把这事儿看个正着,她比贾政知道人□□故得多,明白此时并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对着贾宝玉的奶娘笑道:“还是我宝玉心灵,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小小的人,就知道那书不能和胭脂放在一起。还不快抱过来,让我和这个小人精亲香亲香。”
  别的宾客听了贾母的话,顿时也觉得这个孩子如此年纪,就能分清书本的重要,也是一迭声地向贾政恭喜:“小公子小小的人,就能自辩美丑,足见政老家风不辍。”
  “正是正是,小公子抓了书,怕将来也是个会读书的。说不定能与他姑父一般,做个探花郎。又生得这样好模样。”
  贾政让人奉承得高兴,嘴里说着不敢担,不过是小小的抓周,看不出什么。诸人越发说些三岁看老的话,让贾政好一阵子飘飘然。
  就是贾母跟前的夫人们,谁不赞王夫人有福气,生的孩子个个有出息?连带着看向元春的眼神,也都含了深意。
  别人不注意,贾宝玉却注意到,贾母悄悄给那赖嬷嬷使了个眼色,她已经退出正房去了。


第222章 
  自从抓周之后; 贾宝玉就发现自己见贾政的机会多了起来。还发现贾政看他的目光,就如同一个饿久了的人,看一个大白面馒头一样; 实在有些吓人。
  就是贾珠; 也特意多与他说两句话; 有时还会抱一抱他。让他那孱弱的小身板抱着,贾宝玉自己都有些犯罪感; 深怕自己最近又长了点肉; 再把贾珠给压倒了。
  难道这两位读书人发现了自己有读书的潜质; 想着读书要从娃娃抓起?贾宝玉让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就算他有心把自己改变成一个与原著里毫无相似的人,可也不想才一周岁就头悬梁锥剌骨。
  再想想原著里曾经提到; 原主三岁时就记了几千个字在肚里; 古人对岁数多算虚岁,那不就是说原主还真是一周多点就已经被逼得学了几千个字?那他后来所以厌学,完全可以算是小时候的心理阴影做崇吧。
  好在此宝玉非彼宝玉; 自己本心就想着多读些书; 最好能借科举有个功名在身。原因也与贾环那一世里一样; 就算是他破坏了红楼剧情,可是以荣国府诸人作死的尿性,说不定还得被抄家。
  有个功名在身,总能抵些罪过。
  打定了主意的贾宝玉,忍下了贾政身上的酸臭气味; 每次他来王夫人这里的时候,都卖力地向他傻笑卖萌。不求贾政对他能多善待,至少别和原著里一样; 见面就骂畜生。
  贾政对宝玉的亲近,可能心下也挺受用的; 连带着对王夫人的态度都好了些,来正房的日子也多了些。他来的多了,贾珠过来的时间也就多了——老子是爱读书的,同样读书的儿子,怎么能不乘机多向老子请教一下学问呢?
  看着贾珠晃着孱弱的身子,还要在贾政面前做虚心请教状,贾宝玉还真是挺不忍心的。要知道贾珠身上虽然也有酸臭味,可是比起贾政来却小多了。
  不过贾宝玉不敢让贾珠多抱他,每次都是刚到人身上打个转,就向贾政伸出自己的胳膊。贾政只以为宝玉是亲近自己,不知道人家想得是,你既然有本事在探春刚半岁多的时候造出贾环来,还不如多与自己的两个嫡子亲近亲近。
  要是赵姨娘手里没有庶子,那就会把探春看得更重些,也就不会在王夫人以她有身孕之由,提出将探春抱过来养活时,痛快的放手。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这个小蝴蝶真起了作用,把贾环的最佳制造时机给破坏了,反正直到探春也快抓周了,还没觉出王夫人身上的气味更恶化。
  只是经过贾母与王夫人的角力,主要是有贾政这个一惯拉偏架的参与,王夫人不得不要将贾宝玉送到荣庆堂里养着了。
  “唉,宝玉还这么小,能记得什么。说不定下次我去请安的时候,都该不认识我了。”王夫人一面看着人收拾贾宝玉的东西,一面对着周瑞家的抱怨。
  贾宝玉板着一张小脸,随着王夫人一起看着人收拾东西,心是暗想,这个王夫人还真是不知足,原著里因衔玉而诞之事,原主可是一出生就让贾母给抱过去了。
  现在自己已经一岁半多了,该记得人也都记住了,你自己还每天去荣庆堂里请安,再说你那气味又那么特殊,谁还能记不住你?
  周瑞家的不敢随着抱怨,只好劝道:“太太放心吧,大姑娘还在老太太那里呢。宝二爷定不会受了委屈。”
  王夫人提起这个更是犯愁:“这个宝玉也不知道怎么了,竟与自己的亲姐姐半点不亲近,倒把那个二丫头记在心坎上。听说老太太也要把那个丫头接过去呢。不过是个庶出的丫头,也配和我元春住在一起!”
  你够了喂,虽然自己还只有一岁半,可是按你们的算法已经是快三岁的人了。再说自己说话有多利索,你不知道吗?也不怕自己把话给传出去?还是自己这段时间对王夫人表现得亲近,让她以为自己一定会偏向于她?
  “二姐姐,一起玩。”贾宝玉不愿意这两个女人再污染自己的听觉——嗅觉被污染已经够让人烦了,还加上天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
  王夫人与周瑞家的听言就是一愣,这才想起眼前这个小祖宗可是个告状小能手。也不知道他怎么就把贾琏给盯上了,时不常地就告诉贾母,贾琏又拉哪个丫头的手拉,又摸哪个丫头的脸了。让贾琏多挨了多少骂。吓得贾琏现在见了他都绕着走。
  自己两人的对话他也听到了,不会告诉到老太太那里去吧?王夫人忙在脸上堆了笑,哄宝玉道:“是,现在就给你收拾了东西,搬到老太太那里与你姐姐她们一起玩。”
  贾宝玉听到王夫人这样偷换概念,也无心纠正她,只说:“包起来,给二姐姐。”指向的是王夫人给他奶娘李嬷嬷准备打赏老太太房里下人的金银锞子。
  王夫人知他是个不听人劝的,少不得从中拿出一两个放到他手上,对他道:“拿好了,一会儿你自己给你二姐姐。怎么不送你大姐姐?”
  贾宝玉理所当然地道:“大姐姐有,好多。”还把小脑袋点了又点,眉头也稍稍皱了起来,表示自己对王夫人问话的不满。
  按他的计算,说不定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就该到了贾元春被送进宫的时候了。自己还是早些去荣庆堂,让贾母不同意贾元春进宫才好。这样荣国府就没有向皇帝告密的机会,也就不会出了逼死秦可卿之事。
  “走,找老太太。”现在他完全把自己还是个孩子、有权任性的福利发挥到极致,向李嬷嬷招手让她带自己去荣庆堂。
  王夫人却让他的举动触动了心肠,向着周瑞家的道:“看,我说什么来着,没等到老太太那里呢,就一心地都扑过去了。”
  算了,贾宝玉只当她是更年期提前,难得地把小脸转向王夫人:“我记得太太,每天都来,给太太,请安。”听了没,自己不会忘记了你,别老是一脑子宅斗思想了。
  这话一出,周瑞家的马上奉承道:“看宝二爷多懂事,现在就知道惦记着给太太请安了。太太还担心什么,这亲的自是亲的。”
  王夫人也觉得自己心里舒服了不少,又想到若是贾宝玉到了老太太那里,自己就能一心地为贾珠调养身子,一把搂住贾宝玉,不住地摸索着:“好孩子,我宝玉真懂事。”
  贾宝玉不想自己只是想让她安心,能痛快地闭嘴,竟然给自己惹来了这么大的麻烦。他不由奋力挣扎起来,把自己的小身子扭来扭去,不让王夫人抱实了:“我走了。”边说边往边上推着王夫人。把个王夫人弄得哭笑不得:“你个小磨人精,好也是你,歹也是你。让人喜欢不得,又恼不得。”
  贾宝玉好容易趁她放松了,从她怀里挣了出来,对着李嬷嬷直喊:“穿鞋,快穿鞋。”就好象身后有什么追他一样,倒把一屋子的人都逗乐了。
  王夫人也无奈:“得了,快去吧。你们路上精心些。和老太太说,一会儿东西就搬过去了。”
  李嬷嬷一面眼睛盯着宝玉,一面应着王夫人的话,倒把王夫人想多嘱咐她的话给憋回了肚子里:“得了,你快些跟着吧。这孩子也太犟了些,别人的话他更是听不进去。”
  等李嬷嬷也出了屋,王夫人才对着周瑞家的叹了口气:“宝玉现在还算是听得进李嬷嬷的话。可是要是去了老太太那里……”
  周瑞家的知道她这是担心,若是去了老太太那里,离得自己太太远了,李嬷嬷趁机会把宝玉拢过去。可是这样的事情,就算是主子的心腹,也不好多加揣测。她只能道:“宝二爷是个明白的,没见刚才还说,要每天来给太太请安?”
  可是这样不着痛痒的话,根本安慰不了王夫人,她又叹一口气:“对那三丫头也就算了,可是怎么宝玉对着元春也不亲近。”
  贾宝玉却不知道王夫人又陷入了车轮般的苦恼之中,他已经好好地坐在了贾母的身边,正问:“大姐姐呢?”
  贾母觉得奇怪,每天贾宝玉可是不关心自己同胞姐姐的,今天这是怎么了:“今天怎么想起你大姐姐了?”
  想了想,现在并不是暴露自己知道剧情的时候,他摇着小脑袋对老太太背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不会了,问大姐姐。”
  自己的小孙子,什么时候学会背诗了?贾母惊奇地看向他:“这是你大姐姐教你的?”
  贾宝玉摇着小脑袋:“教二姐姐的,我听见了。现在不会了。”
  “快,快去把元春叫过来。真是个好孩子,自己天天那么忙,还想着教导弟妹。难为她了。”贾母一迭声地让人快叫元春过来,完全忘记自己也是会这首浅显的诗,可以教得了眼前这个小东西。
  好在元春就住在荣庆堂的东厢,听到老太太找她,自是一点也不耽搁地过来了。就这,也足够找人的小丫头将老太太为何找她说个大概。
  于是元春一进屋,给老太太行了礼后,已经两眼放光地看向了贾宝玉:“我昨儿才教了迎春两遍,宝玉竟然记住了?”
  贾宝玉却把脸板得平平的,眉毛也习惯性地皱了起来:“不会了。”
  贾母已经含笑道:“他不过是在旁边听了听,就记住了两句,现在又急着来问你下一句,可见是个灵透的。反正现在他也搬过来了,你平日有空多教他些。省得将来开蒙了,让你老子生气。”
  边上贾宝玉就发起急来:“老爷喜欢我,不生气。”
  听到他竟然说平日里见到孩子就板个脸的贾政喜欢他,连贾母也笑了:“好,好,你老爷喜欢你。那你就得更听话点,让你老爷更喜欢,知道吗?”
  算了,你就当我是个孩子哄吧。贾宝玉向天翻了个白眼。正让一旁的元春看了个正着:“宝玉,非礼勿行。日后不可再如此了。”
  你和薛宝钗是嫡亲的姨姐妹,鉴定完毕。贾宝玉忍下自己再翻个白眼的冲动,怎么都这么爱说教别人。他把头扎进了贾母怀里:“没非礼。”
  贾母把他搂得紧了一点,笑道:“是,我们宝玉是最懂礼的孩子。不过姐姐说得也对,下次咱们不这样就行了。你姐姐是宫里的嬷嬷教养出来的,对这上面严一点也是有的。”
  听她主动提起宫里,贾宝玉不禁抬起头来,看向贾母道:“宫里?”
  贾母以为他不知道,就把自己以为贾宝玉能听明白,就算是说出去也不会引起别人猜测的皇宫之事,慢慢与他说起来。到最后向着她们姐弟感叹道:“唉,眼看着你姐姐就到了这个年纪。她生得日子又好,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选中。”
  贾宝玉故做稚语:“我也选丫头,和大姐姐一起选。”
  贾母点点他的小脑门:“你大姐姐是进宫应选,和你选丫头不一样。”
  怎么可能不一样,不过是服侍的人更尊贵一点,名头说出去好听一点。宝玉突然拉了元春的手大哭起来:“姐姐不去做丫头。在家里有丫头,不让姐姐做丫头。”
  平日里贾宝玉虽然不爱笑,可是同样的,除了对上王夫人与元春,他也不爱哭。这才让看多了各色孩子的贾母越来越喜欢。现在见他担心自己的姐姐,都担心得哭了起来,更是让贾母的心化成了水:“好,好。听宝玉的,不让姐姐去做丫头,只让姐姐陪着你好不好。快别哭了,你这一哭,把老太太的心都快哭疼了。”
  就见贾宝玉一边抽噎着,还一边腾出一只小爪子放到贾母的胸前,一下一下地顺着:“老太太不疼。”
  元春也让贾宝玉这样的举动,感动得满眼都含了泪:自从家里给她请了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自己弟弟虽然是童言童语,可也是心疼自己之心。比起太太一直告诉自己将在要如何在宫里出人头地,好帮衬兄弟们,弟弟这个发自内心的哭声,更让她觉得自己是被亲人关爱的。
  上前轻轻把贾宝玉搂了过来,慢慢拍着他的背道:“等姐姐熬出头来,就能帮着宝玉了。”
  等你熬出头来,这一家子也就离死不远了。贾宝玉越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陪我,在家里陪我。”
  恰好王夫人带人把宝玉的东西送过来,见他如此大哭,也是一愣:“宝玉这是怎么了?”
  被他哭得心烦意乱的贾母道:“也是我刚才与他说,等年底或是明年开春,元春怕是要去参选了。这不就不干了?看着平日里与他姐姐不亲近,遇到事儿可就知道什么是亲的了。”
  王夫人也上前哄他,拿出来的还是元春刚才那一套说辞。贾宝玉拍着自己的小胸脯道:“我,男的,长本事,养姐姐。不让姐姐当丫头。”
  听他小小年纪,就想着养自己,虽然只是孩子话,也让元春的泪再忍不住:“好,姐姐不去,只在家里陪宝玉。”
  听她如此说,贾宝玉就象是松了一口气一样,哭声慢慢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