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王熙凤开口后,赵姨娘早早地收了声,拿了那二百五十两银子,回了自己的院子不提。
  王夫人等赵姨娘走后,才对王熙凤恨恨地道:“老爷如今耳根子越来越软了。”
  这话王熙凤可不好接,只好用别的话岔开:“那个小的不是还有府上。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收拾起来还不容易。”
  十来岁的孩子王夫人现在有些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小看了这个孩子,一个知道让自己姨娘家人出府避祸、自己去老爷跟前给自己上眼药的孩子,年纪再小也不能轻忽了。
  将今天早晨贾环利用字帖反将自己一军的事说与王熙凤之后,王夫人嘱咐道:“那是个敢下狠手的,你也防着点他。大人还罢了,你家大姐儿可还小着呢。”
  王熙凤眼神就是一暗,她现在只大姐儿一个孩子,就算平日自己不怎么亲自照料,可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王夫人见她自己琢磨起来,只转了转自己手腕上的佛珠,对她道:“横竖他离你们那边还远着呢,你小心些也就是了,不急在一时。”
  王熙凤也就放缓了自己的脸色,又陪着王夫人说些家常,才回自己院子继续打主意。
  而得了二百五十两银子的赵姨娘,并不知道如果不是贾环现在出主意让赵家出府,很可能不久的将来,自己会为了二十两银子,和亲生的闺女闹得人人看笑话。她正一边数着银子,一边对贾环报怨:“二百五、二百五,当我不知道她们为何给我这个数吗?”
  贾环倒觉得,比起实惠来,什么口舌之利都是浮云,他小声劝着赵姨娘道:“姨娘又忘记了不成?”
  赵姨娘猛然省起,自己又在两个不知道能不能信的丫头跟前抱怨了,就笑道:“可不是忘记了。小鹊,你去太太屋里问问,可有什么点心没有。环哥儿今天在学里用得不好,又还不到摆饭的时候,求太太好歹赏些让他垫垫。”
  然后又打发小吉祥:“没眼色的,看哥儿回来了,还不快些催水去。”
  等二人都走后,贾环对赵姨娘道:“我看那个小吉祥还可信些。姨娘身边也不能一个也不用,那样倒让有心人起了疑心。”
  赵姨娘点了点头,母子两个快速交换了一天的收获。得知赵家脱籍的文书竟然提前了三代,贾环高兴地说:“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今天早晨我还和舅舅说,让他好生读书,能考上了秀才,也能免些税银。不想琏二哥就将这脱籍的时间提早了。姨娘见了老爷,还是得好好谢谢才是。”
  “还用你这小孩子教我。”赵姨娘这两天得了儿子的主意,发现收获颇丰,也愿意再听他说话:“老爷怕是晚上会将那庄子的契纸给我,我这屋里的人不知道该信谁,明日你就拿了给你舅舅。”
  贾环点头应下,又问:“姨娘和他们说了没有,那些东西不过是请他们照看着,等咱们真出府的话,可别东西倒姓了赵。”
  赵姨娘就有些迟疑:“总是你姥姥舅舅,怎么好说出口。”
  便宜娘呀,先小人后君子知道不。多少人家为了钱反目成仇,怎么你就那么信任赵家的人呢?再一想又明白过来:别看赵姨娘在荣国府正经的主子跟前是奴才身份,可是在同样的家生子中,却是飞上枝头的代表人物。就是赵姨娘自己,在娘家人跟前,肯定也是端着主子的款,摆出见惯了荣华的样子。
  让一直在娘家人昭示富贵的赵姨娘,忽然说出这些东西不是给你们的,只是让你们代为保管,恐怕她还真说不出口。可是这点子东西,却是他们娘两个日后出府的依仗。不是贾环小人之心,而是上一世珍珠的遭遇告诉他:
  血脉亲情,有的时候是天然的联系纽带,可有的时候却不过是一些人贪婪索取的遮羞布。
  而明知道荣国府将要抄家的贾环,不敢把自己完成任务的筹码,全部押在赵家人的良知上。所以他必须要让赵姨娘告诉赵家人,那东西是他的,而赵家,也必须将借据给他写得清清楚楚。
  赵姨娘这样一心指望着儿子的妇人,都是扭不过自己儿子的,贾环坚持了几次,赵姨娘就答应等贾政将契纸给她后,她先不忙着给赵家人而是先放在贾环这里,等着他们拿来了借据之后,再将契纸给他们。
  “姨娘可想好了,让舅舅他们在何处置宅子?”贾环刚问出口,就听外头小吉祥高声问:“小鹊姐姐回来的好快,给环哥儿的点心可有了?”


第64章 
  外头小鹊的声音也传了过来:“太太那里点心是现成的,金钏姐姐说; 点心还是热的; 让我快走两步; 正好让环哥儿趁热用,省得再吃坏了肚子。”
  赵姨娘就看了儿子一眼,见他点了头,自己在屋里高声道:“即是要趁热,还在外头杵着做什么,非得等点心凉了才让哥儿吃不成; 安的是什么心?”
  那小吉祥与小鹊就相跟着进来; 小鹊因刚才赵姨娘的话; 嘴里还解释着:“回姨娘的话,我也不过是刚进院子; 小吉祥看了才问的。”
  贾环已经将点心拿在手里; 入手尚温; 估计那丫头就算是听到的; 也不过是他问赵姨娘打算让赵家在哪里置宅子。今天王夫人与王熙凤两个给了银子,他问这话也是情理之中; 倒不怕这丫头背后告诉人去。
  赵姨娘发现贾环竟真把那点心吃了; 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手还没洗; 不干不净的就往嘴里搁。”
  贾环笑道:“难得吃太太屋里的细点心,一时忍不住就忘记洗手了。”说完把最后一口点心塞进嘴里; 才在小吉祥的服侍下洗了手。
  两个丫头已经让支出去了一回; 不好再支出去; 贾环干脆当着她们大方地重新问赵姨娘:“姨娘还没说赵家打算在哪里置宅子。”
  赵姨娘就叹了口气:“他们人说多不多,可是说少也不少。再说又是兄弟两个,就算是现在还小,可也得想着日后娶媳妇分院子的事儿。可是太太加上二奶奶总共赏了二百五十两银子,西城不指望了,东城怕也置不到好地段的。若是让他们去了南城,我又不大甘心。”
  是了,这京城之中住人的地方,讲究的是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西城赵家没资格,北城赵姨娘肯定不会让他们去,这东城的地方又贵了一些。
  贾环将话说给两个丫头听:“那还不如让他们拿了这些钱,到乡下地方买上两亩地,也算有个正经营生。要不他们在京里住着,又不会什么手艺,可怎么吃饭呢。”
  “可不是,”赵姨娘竟能看出贾环的用意,似怨似叹地来了一句:“好狠的心。”也不知道怨的是谁,叹的是哪个。
  这表演到位,贾环在心里给赵姨娘点了个赞,才道:“今日的功课还没做,我先去写了再吃饭。”
  赵姨娘神情低落地点了点头:“正是,太太刚赏了你字帖,你也得多练练字。对了,下半晌的时候,老爷也打发人送了本字帖过来,你可仔细收了。那字也多写些,仔细老爷见你得了字帖,字还没有长进再罚你。”
  贾环应了,回自己屋子里写字去了。贾政给的字帖,虽然还不是什么名家法帖,却也比王夫人给的大路货强出一条街去,他自然要用贾政给的。
  只是这练字不光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也不是自己照猫画虎就能写得好的。如何运笔、如何藏锋都大有讲究。贾环自己照着字帖写了几个,却总是有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就想着找人去问一问。
  贾政那里想都不用想,别说他一见面就小畜生、孽障的骂个不停,对孩子只有打骂没有教导。就是偶尔给贾环个好脸,看过他字的贾环,也不觉得能跟着他学出什么好字来。
  太刻板了。这是贾环能给出的唯一评语。单独看成贾政的字,就和他表现出来的性格一样,乍一看也算方正、平实。可是就如那性格只是表现给人看的一样,这字也处处透着压抑之感,让人看了觉得做作,总之就是各种不舒服。
  不和贾政学,那就只能求助大观园里那些钟灵毓秀的金钗们了。按说探春以书法见长,又是他的胞姐,贾环应该第一个想到她才对。
  可是贾环却不觉得,自己求助上门,探春能真心教他而不是骂他好高骛远。其实贾环倒是觉得,最可能教他的,是黛玉。不光是因为在原著里黛玉曾经教了当丫头的香菱,而是在做珍珠那一世里,就发现黛玉身上还真有些文人的风骨,最讲究的是有教无类。
  也只有这样的黛玉,才可能对真心求教的他倾囊相授。至于薛宝钗,呵呵,贾环一是根本没想到她,再就是觉得自己就算是求到她头上,她也教了,可是能教自己几分,就说不定了。
  打定主意的贾环,看了看还早的天色,也不拾掇桌面上散落的纸笔,已经起身向大观园去了,全不管身后赵姨娘喊破了喉咙。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没有长性,写了几个字就不耐烦的顽童。
  别看上一世大观园也修起来了,他还真没进来过。所以这算是贾环第一次进了这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他也不着急去找探春,而是一路走,一路看着园子里的景致。
  景是好景,材料也都考究,可是一想到这园子却是人家林家的家财修起来的,贾环就暗恨自己为什么没早些穿过来,心里更是想着等自己重新做回网站,定要把玄幻这个版块去了,让人从此不知道天道的存在。
  “环哥儿怎么进园子来了?”耳边的声音并不友好。
  贾环抬头看了看,竟是晴雯。珍珠那世与晴雯没什么交往,这一世人家又是贾宝玉房里的第二人,所以对着贾环竟没有多客气。不过这府里对贾环客气的人也不多,就是面上客气的心里怎么想的,贾环也能猜到几分。
  “我来找三姐姐,你知道三姐姐现在在哪儿吗?”贾环仰了头,摆出一幅不可一世的样子。
  晴雯就小声地哼了一声:“姑娘们都在林姑娘那里呢。你还是别过去了,仔细冲撞了人。”
  贾环心想,这不得脸的主子,还真是一个小小的丫头都睢不起呀。他好歹也是府里的主子,竟让个下人说出冲撞了人,也只有荣国府才能出这样的怪论。于是那脸上就摆出不耐烦来:“我走得好好的,你刚才那么大声,我还没说你冲撞了我呢。”
  说完已经沿着小道跑了。晴雯还要再与他分争,让一起走的麝月拉住了:“他好歹是主子,你何必和他争吵。再说也得看三姑娘的面子不是。不过这环哥儿不大进园子,找不到路也是有的。坠儿,你去给环哥儿带个路。”
  边上的坠儿虽然不愿,又怕自己不听吃了晴雯的排喧:刚才晴雯姐姐让环哥儿挤兑了,现在肯定正没好气,她还不如躲一躲。何必做现成的出气筒。
  于是坠儿一边叫着“环哥儿等等,我送你过去。”一边追着也跑远了。晴雯就对麝月道:“你和袭人学得越发道学了,什么样的人也值得咱们送他。”
  麝月好脾气地笑笑:“你即担心他冲撞了人,自然是让人带他去的妥当。再说宝玉的事儿,老太太和太太都已经不追究了,你何必还天天挂在脸上。让三姑娘看到了,就是不说心里也不自在。”
  晴雯眉毛一挑:“三姑娘何曾给过他好脸?”
  麝月劝道:“就算是没给过好脸,可也是一母同胞。三姑娘平日看环哥儿淡淡的,未必不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晴雯只嗤笑了一声,自与麝月忙自己的事去了。
  却说贾环得了坠儿带路,也就不象刚才那样乱走乱撞,心里默默记下路径,嘴里还不住地问着坠儿宝玉房里的事,把个坠儿问得不耐烦,远远地指着一处竹荫掩映之处:“那就是林姑娘住的潇湘馆了,你自己过去吧,袭人姐姐还叫我有事儿呢。”
  小丫头这是连借口都不愿意编个可信点的,也不怕贾环追问,自己一颠一颠地就跑了。
  贾环心里呵呵两声,更是从王夫人和贾宝玉两人的丫头身上,看出赵姨娘母子两个在府里的地位。就是不知道,在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的下人眼里是如此,在主子们眼里又是如何了。
  一进了潇湘馆,但觉竹影森森,风吟细细,夏日里倒还算凉快,就是不知道冬日里如何。顾不得细想,雪雁已经上前迎客:“三爷来了。姑娘们都在屋里呢。”并不觉得贾环来此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真真好家风。就算是在荣国府里这么长时间了,雪雁还能保持一丝林家的作法,对贾环来说竟觉得让人心中一暖。加之上一世珍珠时就与黛玉和她身边的丫头交好,所以贾环颇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对着雪雁笑得十分灿烂:“是雪雁姐姐。林姐姐可在家呢?她近来身子好不好?可按时用饭了不曾?”
  还要再问,就发现雪雁象看怪物一样看他,这才知道自己失态了:这一世他与黛玉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忽然地来到潇湘馆,忽然地问这么些问题,怎么看怎么让人怀疑。于是他也不等雪雁回答,自己向着屋门走去。
  贾环虽然在心里暗自告诫自己,这已经不是上一世,不是上一世,可是还是难掩再次见到黛玉的激动,自己在窗外叫了一声:“林姐姐。”


第65章 
  等贾环进了屋子,才发现大观园里的姑娘们竟然真的都在这里; 把黛玉小小的待客之所挤得满满当当。而除了做为主人的黛玉; 只有薛宝钗和惜春给了他个笑脸。
  再看到黛玉; 还有一脸看着平静实则木纳的迎春,贾环心里一阵难过:自己上一世还能改变这两个人的命运,可是这回来得太晚,林家的家产已经进了贾家,迎春也已经搬进了大观园,还能来得及吗?
  探春本来听说贾环来了; 心里就有些不大自在; 现在见他进屋后又只顾着眼睛乱转地看人; 心里更是来气,冷声问道:“你的功课都做完了?怎么跑园子里来了; 这也是你来的地方?”
  哎; 你可是原主的亲姐姐; 这样对自己弟弟说话; 真的好吗?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你这样对自己的生母和弟弟; 把你黑了又黑?贾环一面心里吐槽; 一面面上陪笑:“本来是找三姐姐的; 听晴雯她们说姐姐们都在林姐姐这里,才过来了。”
  见贾环没有因自己刚才的话蹦起来; 探春倒有些稀奇; 这可和原来的环儿不大一样; 也就把声音放平和些:“即是找我,可是有什么事儿?”
  贾环就又笑道:“老爷和太太都赏了我字帖,只是我自己照着写了几个,却总是不大像。这不听人说三姐姐的字好,想着找三姐姐讨教讨教。”
  不想这话竟勾起探春的怒气来——她今日去给太太请安,却没得了好脸。一问才知道,太太好心赏了环儿字帖,谁知道他竟得了意,连经也不给太太抄了,让太太把这不高兴使到自己身上。
  心里有气,说出来的话也就不中听了:“你才多大,没学会走竟想着跑不成?学里竟不教写字了,可见以前你没用心。亏得太太慈悲,还赏你字帖,要我说该赏你打手心才对。”
  就算是与自己原来预估的差不多,贾环也止不住有些心寒。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这府里是个什么情形,他不信探春不知道,就是真不知道,也只能说明她对自己这个弟弟一点也不关心。
  你不关心我,我又何必在意你。贾环想了,嘴上也就不让人起来:“学里太爷年纪那么大,人又那么多,哪里照管得过来。再说原来我也不过就是课上听那么一句两句,手里又没字帖,可从哪儿练呢。今日兴兴头头来求你,你又是这样。算了,我的字好坏,横竖不与你相干。”说着就做出要往出走的样子。
  黛玉是做主人的,就是平日待贾环淡淡的,可是也没有让人从自己屋里生着气出去的道理,忙拉着他道:“不过是想着问问笔法,这有什么难的。你三姐姐没空,我也教得起你。”
  贾环就顺了气,露出大大的笑脸:“真的,林姐姐不嫌我,愿意教我?”
  没等黛玉说话,薛宝钗那边已经道:“环兄弟到底不在园子里住着,总是来回跑也不方便。你又是个爱清静的,何况身子也弱。”
  黛玉笑道:“如今我的身子也大好了。再说不过是给他讲讲这起笔、收势,再就是转折罢了,倒不用天天都过来。”又向外头叫:“雪雁。”
  就听雪雁答应着从外头进来了:“姑娘有什么事儿?”
  “把原来我习字的那本子字帖找出来。”黛玉吩咐道。
  可是雪雁却有些迟疑:“姑娘说的可是老爷特意为姑娘写的那一本?姑娘不是说,要留下念想吗?”原来雪雁虽然在外头,却因要服侍人,预备着随时添茶水,将屋里的话听了个八九不离十。
  黛玉便有些低落:“不过是借环儿使使。”转头对贾环道:“环儿,不是我吝啬东西,只是那是我父亲亲自所书,我也要留个念想。你好歹爱惜些,过些日子将字练熟了,要还我的。”
  贾环也不自在起来:“林姐姐只讲与我听就是,不用拿姑父的字帖。”
  可是黛玉却摇了摇头:“我的字走的是细巧一脉,不若父亲的大气天成。环儿是男子,这字还是要阔达些为好。雪雁快去。”
  屋里的人听说黛玉的父亲竟为了女儿习字,亲自手制字帖,心里都有些翻腾。就是探春,也觉羡慕:在荣国府里,子女一年到头除了请安外,见到父亲的时候极少。就算是见了,也不过是领些训斥当成教导,哪儿听说做父亲亲手为子女做过什么。
  就在一屋子人都各想心事的时候,雪雁已经又回来了,将一本薄薄的本子递给黛玉:“姑娘。”那话里的不甘不愿几乎化成了实质。
  黛玉将那本子打开来给贾环看:“环儿看看,这个就是我父亲给我写的。因为小时父亲将我充了男儿教养,就是字也愿意我写得恢宏些。可惜终不能如父亲所愿。”又给他讲了如何起势,怎样运笔,如何藏锋。
  贾环接过字帖,发现人家林如海意识超前,字帖前几页,竟只是各种笔画,十分适合初学者之用,足见当日对女儿之用心。
  有感黛玉之助,贾环郑重地向着黛玉施了一礼:“多谢林姐姐,我一定好生珍惜字帖,只在自己房里仔细着用,也不带到学里让那些人碰到。”
  听到贾环竟知道这本子不能带到学里,黛玉竟觉得平日小看了这个庶出的表弟,可见下人的嘴是信不得的。于是脸上露出笑意来:“环儿知道小心就好。”
  探春也已经回过神来,她站起来走到贾环跟前,对他严肃地道:“林姐姐将姑父的手泽都拿出来了,你若是再不好生用功,可对得起哪个。”
  屋中姐妹听了探春的话,才纷纷醒神,都劝着贾环好生下功夫学习,别枉费了黛玉之心。贾环也就一一答应了,好半天才被放过。临走之时,黛玉又让人给他包了点心:“晚上写字饿了吃。”把个贾环感动得够呛,觉得黛玉纵是这一世再不与自己亲近,可仍是那个至情至性的林仙子。
  至于探春的话,贾环一点也不往心里去——来时就已经想过探春不见得会应了他的请求,所谓没有希望也就谈不上失望。不过他倒是觉得,探春这样做,不过是小孩子用自傲掩饰自卑的手段。若是原主的话,说不定还会为此生气,可是做为一个内里成熟的网站,又怎么会为了几句话就生气怨怼。
  不过回了自己与赵姨娘的小院,他还是把自己刚才从黛玉那里得来的点心给赵姨娘送了过去:“这是林姐姐给的,我看比往日咱们的强些,姨娘也尝尝。”
  赵姨娘就奇道:“怎么林丫头倒给你点心?那最是一个心高气傲、眼里没人的,平日见了我理也不理。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成。”
  左右他今天进大观园也瞒不过王夫人,还不如当着小鹊说出来,好让王夫人以为自己的钉子没有暴露。因此贾环将自己想让探春教他写字,谁知却吃了抱怨,反是黛玉把林姑父给她写的字帖借了自己的事,一一学给赵姨娘听。
  “三姐姐眼里只有宝玉,何曾把我当成兄弟了。还不如林姐姐,不光给我讲解了,还送字帖。明日我在外头看见什么好东西,也买些谢谢林姐姐。”贾环说完又向赵姨娘抱怨起探春来。
  这也是他们母子日常说起探春的惯有模式,赵姨娘不疑其他,仍如原来一样劝他:“你三姐姐在那园子里头,自然得小心些。你又不住在里面,她说你也是为你好。”总之都是为探春辩解之词。
  赵姨娘不替探春辩解还好,她越是替探春辩解,贾环越替她不值起来。本来做为一个包容性的网站,不应该有自己的好恶,可是他已经两世为人,也就沾染了些人的情感。虽然仍是以完成任务为主,可是赵姨娘为人再粗鄙,对自己一双儿女的心还是真诚的,可是探春表面上做不了什么,事后竟让个丫头捎句话都不做,贾环十分看不上。
  “为我好,为我好,她是给我做了什么还是怎地?哪次不是只会说我。”贾环索性使起小性子,反正他一向让人说是上不得台面,又何必端着。
  赵姨娘拿他无法,只好张罗着让摆饭,好让他用了回自己屋里做功课。侯着两个丫头去取饭,贾环对赵姨娘道:“姨娘也别总说林姐姐小性,人家林家多少东西都建了园子,还不能让人发发脾气?”
  “又胡说。那林丫头光身一个投奔来的,哪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