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点头:“你要记得自己的话才好。”这只是一小部分,就算是贾环上次只是装样子,这次不再爱惜,大不了以后不借他就是。
  出了潇湘馆,赵姨娘已经把嘴撇了起来:“不过是几本书,竟连个送字都不肯。难怪人说这个林姑娘是小气的。”
  贾环见四下无人,才气哼哼地对赵姨娘道:“姨娘又忘了,不许说林姐姐的坏话。你当这是普通的书?这书上可都有林姑父的批注。林姑父是什么人,那可是中过探花的。多少人花千金也求不来呢。这么些书,价值几何,姨娘算去。”
  说得赵姨娘一路一声也不吭,直到进了秋爽斋才算是缓过劲来。可惜从进了门,探春对上门来看自己的姨娘,脸色却不大好。就算是听说来给自己送衣服,也没缓上一分。那嘴里说了谢字,可那神情全是巴不得赵姨娘快些走的意思。
  贾环实在看得不平——就算是你想着不给王夫人添堵,可也不能这样待人。官儿还不打送礼的呢,人家黛玉见赵姨娘给自己送了东西,也是笑着谢了又谢,还将林如海批注的书借给自己做回礼。
  可是从自己母子一进门,就好象不是来给三姑娘送东西,而是向三姑娘要东西一样。那小脸板得,是对自己亲娘和亲弟弟应该有的?还真是应了那一句话:谁对你好你就欺负谁。明知道赵姨娘因她从小养在王夫人身边,对她心怀愧疚,就给自己亲娘使脸子?对王夫人怎么就会笑了?
  别说原主就看不惯探春的作法,就是现在的贾环,也一向只有他黑别人,没有惯着人的习惯:“三姐姐不必担心,这些东西是老爷吩咐太太开库房取的料子。本来只有林姐姐的,只是姨娘想着三姐姐,好容易才想法俭省出来给三姐姐的。太太就是知道了,也怪不到三姐姐头上。”
  贾环的口气,几乎等于在指着探春的鼻子说,这是过了老爷明路的,本来没有你的,是姨娘心疼你,才省出来给你做的。你别不识好歹!
  探春一下子气红了脸:“你也不必拿话怼我。你只看了我人前是千金万金的小姐,何曾想过我背后有多少不得已。”
  是了,这个不得已可真是好东西。三个字可以解释所有轻视、所有怠慢、所有往心上插刀。做出的事情让你伤心了,可我是不得已;说出的话让你难过了,可我是不得已;在别人面前踩你上位,我还是不得已!
  去你的不得已,你有不得已,别人就处处得已了吗?贾环出离愤怒,拉起赵姨娘:“姨娘走吧,三姑娘不得已之处那么多,何必给她多添麻烦。”
  赵姨娘听探春说出不得已三个字,早已经一脸疼惜,现在却让贾环拉起来,不由得给了他一下子:“没听你姐姐说她有苦衷。”
  贾环这个气呀:“要是你离三姑娘远点,她的苦衷自然少些。”
  赵姨娘就有些迟疑地看向探春——平日这个女儿行事如何,她也并非一无所觉。不想只看到探春的侧脸,就是侧脸,也还是愤愤。
  顺着贾环的拉扯,赵姨娘一步三回头地出了秋爽斋。一直到回了自己的院子,她才对贾环道:“你是不是也抱怨,自己没福份投胎到太太肚子里?”
  贾环没想到此事竟对赵姨娘打击这么大,忙道:“姨娘说的是什么话。人都说儿不嫌母丑,姨娘为我平安长大,受了多少委屈,我还能不知道?”
  赵姨娘的脸色就缓过来了点:“还好,我还有你。”
  贾环看四周无人,小声道:“是,娘,你还有我。”
  只这一声娘,已经让赵姨娘泪流满面。
  贾环母子刚从大观园里走一圈,王夫人已经知道了消息。听说赵姨娘不光给自己闺女送了东西,还真的也给黛玉送了,并且贾环还从潇湘馆里抱子个包裹出来,王夫人更生气。
  要她看来,黛玉既然带着林家的家产进了荣国府,那么这些东西也就是荣国府的。虽然明知道值钱的东西已经通过贾琏到了自己的手里,可是黛玉手里还有东西,这是让她生气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黛玉手里的东西竟然给了贾环!
  就算是她还有东西,就算是那东西不太值钱,可也只能是她的!这就是人王夫人的想法。别觉得可笑,有多少人都是这样:既然你大部分的东西都给我了,那何必自己还保留?就算是让你留下点,那也不过是为了面子上不让别人说嘴,可那东西也该给我,不能给别人!!
  于是得知了消息的王夫人,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人侵占了,这还得了?必须让这些人得了教训!黛玉那里尚有个老太太让人顾忌,对贾环就不必了。
  王夫人叫金钏过来吩咐道:“去和环儿说,他这几日功课又懈怠了不少,老爷已经知道了。让磨磨他的性子,晚上还让他过来抄经。”
  听到会话的贾环,都想呵呵金钏一脸:谁告诉你们磨性子就得抄经?再说老爷昨天才夸他的字有进步,怎么可能转过头就和王夫人说自己懈怠了?可惜这样的话他不能说、不能问。
  因为他是庶子。
  在这个时代,男人很少过问内宅的事,而男孩子在自己分院子之前,偏偏是要在内宅居住!而内宅,是当家太太的天下,教养庶出的子女,是当家太太的责任。
  人家王夫人说要磨磨他这个庶子的性子,他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还和那天字帖事件一样,让贾政知道?别天真了,就算贾政知道了,你看他可曾说了王夫人半句?也不过是拿出个庄子,再给赵家人脱籍也就过去了。
  因为就算是贾政过问了,王夫人也大可说一句:学里说贾环功课不用心,她担心贾环学坏了,又怕自己说话贾环不往心里去,才抬出老爷的旗号来。就以贾政的性子,除了把贾环叫到跟前骂几句“畜生”之外,绝想不到还要与学里对质。就算是想到了让人去问问,那些人全家都在王夫人手里攥着,还能不知道该怎么回话让当家主母满意?
  所以这抄经,贾环还真是逃不掉。


第69章 
  贾环也没想着逃掉。反正现在他已经把林如海那字帖上的笔画都记熟悉了,在哪儿练不是练。因此他再次大模大样地坐在王夫人屋里的炕桌前; 认真地抄写着经书。
  王夫人状似念经; 可也不时地看贾环一眼; 发现他写得还算是认真,只是一而纸总不见写完,少不得问道:“今天怎么写得这么慢?”
  贾环抬起头来道:“这经是供奉到佛前的,自然得虔诚些。不能写得潦草了。”
  王夫人点点头,不再理会他。她让贾环来抄经,本就是为了让他没时间完成学里的功课; 现在他自己愿意磨蹭; 乐得让他多抄些时候。
  只是王夫人忘记了今天是十五; 正是贾政要到她屋里歇着的日子。所以听到丫头在门外给老爷请安,心里的头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小贱种今天晚上故意写得这么慢; 就是要在老爷跟前给她上眼药。
  贾政进屋看见贾环正从炕上下来; 要给自己见礼; 先来了一句:“这个时候还不回自己院子; 在太太这里胡混什么。学里的功课可都做完了?”
  贾环看了看王夫人,见人没有代他回答的意思; 只好自己道:“太太说让我抄经磨磨性子。”没说王夫人打了贾政的旗号。可也没说自己的功课做完了没有。
  贾政点点头道:“太太自然是慈爱之心; 可你也不能不完成学里的功课。下次等学里放假了; 再来给太太抄经。”
  今天晚上出太阳了?贾环心里有些怀疑,王夫人唯有心里暗恨; 嘴上还不得不应着:“我也是看他这些日子太过跳脱了; 才想着让他定定神。即是老爷说了; 下次学里放假你再过来。只一样,学是耽误不得的。”
  贾环得了这话,早一躬身退出了门。不管贾政今天是不是吃错了药,能离了王夫人的眼他当然高兴。谁能愿意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还是不怀好意地盯着。
  等贾环走后,贾政的脸也就放了下来:“环儿这些日子还算知道读书,太太也不必让他天天来抄经。”
  什么?王夫人听了贾政的话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贾政为人最是古板,至少人前是如此。也因着古板,所以就算是夫妻只是相敬如宾,可也算是尊重自己这个嫡妻。现在古板的老爷,竟然插手她教养庶子之事,这让王夫人觉得,一定是那个贱人和她下的小贱种向老爷告状了。
  “老爷说得是,我也觉得环儿这些日子比前儿好些,”王夫人一向不会直接驳了贾政:“只是我想着,他毕竟还是小孩子,没个长性。如今刚有些起色,要是再让人带歪了,岂不白费了原来的功夫,也让老爷白欢喜一场?这才想着再磨磨他的性子,把他的性子定上一定。”
  我可都是为了老爷好,为了那个小贱种好。
  贾政也不是什么敏捷之人,听了王夫人的解释,也就将此事轻轻放过了。反正今日他也不过是想着,贾环既然已经开始在读书上用心,那不如就让他多用些时间,万一有个成就,将来也是贾宝玉的助力。
  可是人家王夫人不稀罕这个助力,她才不愿意一个庶出的贱种,比自己的宝玉还得老爷的眼。打发了贾政睡下,王夫人自己出了内室,叫过金钏吩咐之后,才重新进屋歇下。
  至得第二日,贾环照例请安后,王夫人也没再让他抄经,反而叮嘱他好生在学里读书,就让他回去用饭。贾环也没多想,只以为是贾政昨日又与王夫人说了什么,人家才如此轻易放过自己。
  可是等他第三次从茅房里出来,他就知道自己想当然了。
  贾政因为他,当面将王夫人的安排驳了,人家怎么可能不报复他!何况他穿来的时机,就是原主因为拉肚子,现在又是一样的招数,他还有什么不明白?!
  这还真是招不怕老,管用就好呀。可是上次他都能不药而愈,说明这一招并不好用,怎么这次还用这一招?难怪原著里王夫人要拉着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的王熙凤做帮手,这招数还真是单一、简单粗暴。
  想明白的贾环,知道自己就是回府,人家也有种种借口不会给自己找大夫,那就不如自己想想办法。好在此时的赵家,还真买下了桃花胡同的那个宅子,于是贾环也不与贾瑞请假,自己就雇了辆车,去了赵家。
  赵国基应门,发现贾环因拉肚子面色苍白,吓了一跳:“哥儿这是怎么了?”
  贾环气都虚了:“我让人暗算了,快去请个大夫。”
  这时赵姨娘的娘也已经出来了:“国基你去请个大夫,我先让环哥儿进屋里躺躺。”扶着贾环进了屋。
  总算是治得及时,半下午的时候,贾环已经缓了过来,才有精神对着赵家人道:“现在知道我与姨娘为什么一定要让你们出府了吧。我大小在府里还算是个主子,也一样让人想怎么算计怎么算计,何况你们。出了府,好歹还有个活路。”
  赵家人也让此事吓得不轻,连连问赵姨娘可还好,是不是同样遭了暗算。这个贾环倒不担心,反正赵姨娘在王夫人眼里,就是个上不得台面又没心眼的,这样的人正好让她占了位置。有了赵姨娘的粗鄙,也好衬得王夫人大度有容,还省得有那心眼多的来了,王夫人拿捏不住。
  赵国基原本觉得,自己做了贾环的小厮,也算体面。不想一日贾环非得让自己一家子出府,就算是面上也按贾环说的做了,可是心里不是没有怨气。
  可今日贾环煞白着小脸来自己家里求助,身边竟连个跟着的人都没有,着实让他吓了一跳。就算他姐姐只是个姨娘,可是贾环可是府里的正经主子!就是这样的人,也是让人说下药就下药,那他们这些做人奴才的呢?
  还好,他们一家脱身及时。看来环哥年岁虽然不大,可是见事还是分明的。自此赵国基将贾环的话听了个十成十,也算是意外之喜。
  现在他就与贾环商量:“哥儿,你说让我读书,后边倒是有个私塾,只是人家听说我们家里原来是在府里当差,不愿意收我呢。”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自有一分清高在心里,赵家就算是全家脱了籍,可是在有的人眼里出身还是奴才,好些读书人是不愿意教个奴才弟子的。
  贾环觉得,有这样想法的人,和贾政的迂腐都差不多了,也不见得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对赵国基道:“那就再看看别的地方可还有私塾。就是离得远些也不怕,不过是早些起,晚回来些。”
  赵国基点点头:“下次人家再问我,我只说自己家里庄子在城外,大人想着让我读书,才把我送进城里来的。反正我家已经脱籍三代了。”
  这个主意不错。这是一个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时候,那些不愿意教奴籍出身的先生,好些也是因为奴籍必须脱籍三代才能科举。人家先生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一日金榜得中,自己可以有个助力。你一个不能科举的人,难道让人家等着你孙子科举之后,再相助人家吗?
  到时候人家的骨头都该化了好不,愿意教你才怪呢。
  可是要按赵国基这回的说法,显然他自己就可以科举,说不定真有人愿意收下他。贾环有些不放心地问:“上次给你的书,你可看了没有?会背了不曾?”总不能这么大个个子,还和五六岁的孩子一起开蒙。
  赵国基就点了点头:“三、百、千都会背了,现在看着《四书》呢。就是好些地方自己看不懂。字也按你给的那个字帖练着呢。你姥姥说,今年家里过年的对联,就让我写呢。”
  这就是说,那字至少大小是差不多了,要不贴到门外也让人笑话。贾环就点点头:“嗯,这字可是门面呢。你只管练着,等哪日我再给你送纸笔来。就是《四书》我也给你抄本有批注的来。”这个时代读书人少,纸笔开销太大也是个原因。好在这东西荣国府不缺,而且就是学里也有,两处均一些,别人也发现不了。
  赵姥姥就不让赵国基再说话:“哥儿再喝遍药,也得家去了。”
  已经过了学里放学的时间。要不是想着回了荣国府,也没有药用,还不如在这里再喝回药巩固一下,贾环早该走了。他就着赵姥姥的手将药喝光,就在出门。
  赵国基道:“哥儿还是得再挑个上心的人跟着才行,要不哪日自己在外头有点什么事,连个报信的都没有。”今天就是从西城到了东城,道儿可是不近,又是雇的车,想想都让人后怕。
  贾环摇了摇头:“舅舅觉得,你走了之后,还有什么人对我上心不成?”那几个小厮要真有上心的,也不至于让他这么顺当地来赵家求助。所以象现在这样,贾环觉得挺好。
  赵国基到底不放心,一定要自己雇了车子送贾环回去,想着自己刚刚好些,贾环也不推辞。只是胡同窄小,那车进不来,贾环只好与赵国基走到胡同口再上车。
  不可避免地走过李森家门口,那院门还是敞开着,李子母仍旧一边做活计,一面注意着胡同里的动静。见赵国基路过,还是热情地打招呼:“国基送客人呀?”
  赵国基点头就是,贾环只觉得物是人非。


第70章 
  自此贾环在府里分外当心,所有入口的东西都自己看了又看; 还与赵姨娘商量; 只让小吉祥去取饭; 小鹊就在屋外听招呼。
  只是如果人家从源头上就已经下了东西,这是赵姨娘亲自取饭,该中招还是得中招。等又出现两次坏肚子的情况之后,贾环不得不与赵姨娘说:“姨娘,我不能再在府里了。”
  赵姨娘就是一呆:“不在府里,你能去哪里?”
  贾环咬咬牙:“我与老爷说; 自己要回金陵去考童生。”
  “考童生?”对这个赵姨娘是真不懂; 可是她却知道自己儿子要是再在这府里呆下去; 小命可能不保——因为娘娘省亲,太太在府里威势日盛; 就是老太太也得给三分颜面。要说原来对自己母子还要面子; 现在可是连虚面子都快维持不住了。
  现在赵姨娘另有担心:“太太能放你走吗?”那个贾宝玉可还在内宅混着呢。
  贾环先往好处想:“要是老爷同意了; 太太那里也不好不放人。”所以姨娘还得嗯嗯啊啊得卖力气些。
  这个赵姨娘倒接收得挺快:“我自会与老爷好生分说。只是你还不到十一岁; 天又一天天冷下来了,身边更是没有一个可靠的人; 这路上出了什么事儿可怎么办。”
  贾环就道:“反正舅舅在京里; 也没有个好先生; 不如和我一起去。到时候让老爷给找个可靠的先生跟着,就算是那些小厮们也得顾忌些。”
  说是要让贾政请个好先生跟着; 也不过是贾环的托词; 他脑子里可不光只的宅斗文; 还有科举文呢。反正考童生以死记死背居多,这对他来说就不是个事。有个先生,不过是让他师出有名罢了。其实光是将林如海的那些批注背下来,已经足够他和赵国基应付科举了。
  赵姨娘不知道贾环有做弊神器在手,只想着让自己儿子平安长大。现在听贾环说得头头是道,赵姨娘的担心就去了些,开始悄悄地给贾环准备东西。等贾政再来赵姨娘的房里,见贾环又在等着自己,脸已经早板了起来:“听说你这些日子,总是逃学不去学里,可有此事?”
  听说得还真及时。贾环心里吐槽,脸上不显,陪笑道:“并不也算装病。只是儿子也觉得,在府里总是病也不象,许是自己不该享这么大的福份也未可知。”
  贾政也不答话,只看了贾环一眼:“又想些什么?”
  贾环只好自己道:“儿子想着,是不是自己在府里享用太过了。圣人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又听人说,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儿子想着,自己也算是念了几年书,不如回金陵参加童生试。一来锻炼一下自己体魄,二来也试试自己到底有没有读书的天份。”
  贾政大怒:“不知天高地厚的畜生!你才读了几日书,以为童生是那么好考的!”
  赵姨娘在边上忙劝道:“老爷息怒。环儿这些日子总是不利落,就是我也担了心事。不说指望着他一下子就考出来,只让他知道些世事艰难也是好的。”
  这话还算入耳,贾政的怒容就小了些:“已经快过年了,哪儿有抛了父母自己出去跑的道理。再说你那点学业,也不必回金陵去现眼。”
  贾环见他口声不那么严厉,赶紧加了把劲:“儿子也知道自己读书不中用。可是想着老爷对我们一向寄予厚望,这次也想着回去试试,就是一次不成,左右我年岁还小,给日后增加些经验也好。”
  贾政就不再说话,儿子想上进,他心里也不是不开心。可是这上进的不是嫡子而是庶子,总让他心里不得劲。所以他才开口就骂了贾环不知天高地厚。可是要是这次不同意,下次他自己没了心气,也是不美。一时沉吟不决。
  贾环看了赵姨娘一眼,自己退了出去。接下来能不能成,自然还是要看赵姨娘的。也不知道赵姨娘是怎么与贾政说的,等他再听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老爷让他每晚与自己的一个清客学上一个时辰。
  王夫人也得了消息,气得将气撒在赵姨娘身上,将自己与老爷的过年衣裳,统统交到了赵姨娘手里,限了日子等要。
  贾环气得咬牙,却也对王夫人无可奈何:人家是嫡妻,管理妾室是人家的权利。而他不过是个庶子,从孝道上已经不由得他说王夫人半个不字。
  只是究竟让不让他回金陵,到现在也没有个准信,加之那个清客不过看在贾政让他教贾环的份上,略夸了他两句,他就又一次不出意外地拉了肚子。
  真是够了!贾环并不是包子,贾政不是说他装病不上学里吗?他这次拉肚子,就不再家里歇着,而是仍去学里,也不再自己去赵家吃药——不知是不是让人给下药下多了,这具身体有了耐受力,反正他觉得就算是自己拉得这么厉害,可是精神还算好。
  不过别人只看到他脸色表白,一看就是久病不愈的模样,然后他就华丽丽地在学里晕了过去。
  等让人送回荣国府,这次王夫人不好再做不见,又因快到年节,总不好家里还有个病人——虽然她巴不得贾环去死!只好下帖子请了太医。
  于是这次贾环之病,也就不再如前几次一样被遮掩过去,而是满府皆知——贾环体弱不说,府里的饭菜还可能不干净。至于为何别人无事,只贾环一个病了,还是与他体弱有关。而府里还有一个风一吹就倒的黛玉为何无事,就没有人想过了。
  贾政也得了消息,再想想贾环这些日子总是病来病去,心里有没有想法不知道,只是难得地对贾环好声说了几句话。不过边上有一个哭天怨地的赵姨娘在,他想象中的父慈子孝并没有出现。
  “老爷,”赵姨娘边哭边道:“这一府的人,只有环儿总是吃到不干净的东西,也该好好查查那起子小人。环儿再是我生的,也是老爷的儿子,也是府里的主子,不是让他们这样糟蹋的。”
  贾政也无法,他就不是个能管府里庶务的。可是现在他只有这两个儿子,一个宝玉到如今还在内宅,这个又总是病来病去。要说没有人故意怠慢,贾政自己都不相信。可是嫡庶有别,古来如此,他也不好太过。
  要是贾环知道贾政竟觉得自己太过,少不得呵呵他一脸。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