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琅琊榜]其叶蓁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誉王已经花了十年去和太子斗,他已经等不及了。”言蓁侧首,握着萧景琰已经爆出青筋的手,“在这件事,苏先生无论如何都是阻止不了誉王的,所以先生也不用自责。”
  “只是为了加重打击太子的砝码,誉王就如此视人命为无物?”萧景琰面色紧绷,皮肤下怒气渐渐充盈,唇边抿出如铁的线条。
  “你何必和他生气,他是什么样的人你不清楚吗。行了,你们在这聊一会儿,想想怎么安置这些受苦的百姓。霓凰你同我来吧,正想要找你帮忙。”
  言蓁拉走霓凰,她知道梅长苏有话同萧景琰说。
  霓凰扶着言蓁,看着她的小腹:“怎么有了身孕还来这里?靖王也舍得你来。”
  “他那里拗得过我。”言蓁看着和梅长苏谈话的萧景琰,眉宇间溜过一抹忧色,“我只怕,他将来知道真相会怨我。”
  霓凰闻言一怔,随之惊诧,她看着言蓁,低声:“你,你都知道了?”
  “是啊。即便是变了一个样子,终究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言蓁没有说太多当年的事,她拍了拍霓凰的手,再也无话。

  第十三章 循序渐进

  私炮房一事,梁帝震怒,令太子迁居圭甲宫自省,一应朝事,不许豫闻。
  由于此案被挂落的官员近三十名,沈追正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除日常事务外,还奉旨修订钱粮制度,以堵疏漏。
  此次事件从爆发到结束,不过五天时间,由于证据确凿,连太子本人都难以辩驳,其他朝臣们自然也找不到理由为他分解。
  萧景琰因他挪用军资未及时通报而受到了兵部的指控,在他上表请罪的第二天,户部新贵沈追在朝堂之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为靖王进行了愤怒地辩护。
  那模样,用言蓁的话来讲,就像是一只护崽子的老母鸡。
  萧景琰虽然性子执拗,但一向为人低调,近来的表现又非常之好,朝廷中对他有好感的人与日俱增,连梁帝也因为父子俩有多年未再提当初旧事,渐渐不似以前那般反感他。
  在这件事情上,梁帝认为靖王没什么大错,不仅没有降罪,还夸了他一句“遇事决断,实为朝廷分忧”,命他补报一份文书了事。
  兵部没把握好风向,吃了哑亏不说,还白白让对方露了一个大脸,太子阵营因此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春分过后,天气一日暖似一日,融融春意渐上枝头,郊外桃杏吐芳,茸草茵茵,有些等不及的人已开始脱去厚重的冬衣,跑去城外踏青。
  言蓁的肚子因为已经有五个月,越发的显怀了。
  那日,言豫津拉着萧景睿一起来了靖王府,给言蓁送来了一盒釉泥捏制的胖娃娃。
  那些个胖娃娃,神态各异,娇憨可爱,言蓁很是喜欢。
  “我就知道阿蓁姐姐喜欢。”萧景睿见言蓁喜欢,自然十分的高兴。
  “姐姐,这个是我和景睿一起挑的。”言豫津笑嘻嘻地说,又把最新的京城里八卦告诉,“姐姐,你是不知道啊。何文新在牢里被人给换了。要不是谢伯伯,文远伯怕是不能报这个杀子之仇了。”
  “哦?”言蓁放下手中的娃娃,“他怎么会被换了?”
  “何文新那老爹何敬中跟刑部的齐敏勾结起来,找了个模样跟何文新差不多的替死鬼关在牢里,把真正的何文新给替换了出来,藏得远远的。直等春决之后,砍了人,下了葬,从此死无对证,那小子就可以逍遥自外,换个身份重新活了!你别说,这齐敏还挺有主意的,不知道这招儿是不是他一个人想出来的…… ”
  言蓁笑着说:“何敬中的心肝要被挖了,毕竟共事多年,求到齐敏这里。何文新毕竟是死刑,而且得罪又是伯爵府。所以这事只能偷偷的办了。”
  她垂眸敛去眼中了然的笑意,誉王一下子失掉两个臂膀,可真够有他受的。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真是胆大包天啊。也不知他以前有没有这么干过。”言豫津撇了撇嘴。
  “好了,不说这些了。绮妹上次派人给我送了礼,正好景睿也在这儿,我特意备了一份礼给她。你带回去吧。”言蓁在闺阁之时除了霓凰之外,唯有谢绮有些交情。
  “难为阿蓁姐惦记,绮妹怕是高兴坏了。”
  言蓁看着萧景睿一派温润如玉的模样,笑道:“再过一个月,就是景睿的生日了吧。到时候也有的热闹了。”
  “阿蓁姐若是方便,能来就是最好不过了。”萧景睿看着言蓁五月的肚子就有些不方便了,也不知道到时候方不方便。
  言蓁敛眸一笑,看着这个体贴的孩子:“自然要去啊。前几年,你过生辰,我都在外面。今年难得在金陵,自然要来。”
  “阿蓁姐肯来,那是再好不过了。”
  “要是姐姐来了,一定会送你好东西的。哎,姐姐,我的生日你可别忘了。我才是你亲弟弟。”
  面对这个活宝,言蓁简直哭笑不得,三个人和乐地说了一会儿话,便离开了。
  言蓁让珠玑去送他们。
  换囚这件案子,言蓁从一开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杨柳心是言家的产业,这恐怕连言豫津都不知道。
  解语是母亲留下的人,也是杨柳心的老板。
  心柳心杨是江左盟的人。
  江左盟原本是想借着何文新折了何敬中这个吏部尚书,没想到誉王居然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再折了一个刑部尚书齐敏,真是活该。
  不过,通过这一次,谢玉与誉王注定要不死不休。
  如今,这情景在他们的眼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由他们去斗吧。
  言蓁摸了摸额头,神思困倦,懒懒地靠着枕头,眼皮搭在了眼睛上,淡淡地想。
  反正,最后她只要收网就行了。
  小小的午睡过后,言蓁在珠玑的陪同下去园子里逛了逛,园里的桃花开的正好。
  言蓁的手指拨动着桃花的花蕊,看着粉艳的桃花,让她心旷神怡。
  她抬头的时候,感觉眼前有一个黑影略过,她一开始还以为是她眼花,再次看到时候,她唇角一勾:“飞流。”
  飞在空中的少年落下来,站在桃花中,面无表情地看着言蓁。
  飞流常常来靖王的园子里摘花,言蓁能遇上几回,都会给他折花,顺便让他带点点心回去。
  你来我往,飞流与言蓁也熟了起来。
  言蓁折下一枝桃花,朝他招了招手,拿着桃花笑着问:“喜欢吗?”
  少年点了点头,他走过来接过桃花,有些好奇地看着她的肚子,他有些不理解,以为她生病了,噘嘴:“休息!”
  珠玑还不明白少年的意思,言蓁却明白了,摸了摸肚子:“我没有生病,飞流。”
  “肚子。”
  “有一个孩子在里面,等他出来,你愿意和他一起玩吗?”
  “玩。”
  这个少年拥有这他们曾经的纯真,他的眼睛不含任何杂质,清澈就像是西域进贡的琉璃。梅长苏留这个少年在身边,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纯洁无垢的性格。
  “我这里有些东西是送给你苏哥哥,一会儿你给他送过去,好不好?”
  “好。”
  “飞流,真乖。阿玖和庭生都在练武场,你可以找他们玩。”
  言蓁忍不住地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柔柔地笑着,而这个阴冷的少年没有拒绝。
  入夜
  萧景琰就算再忙也会来陪她。
  言蓁枕着他的臂弯,手里缠着他的头发:“听说,是蔡荃担任邢部尚书?他这个脾气,刑部也不至于这么乌烟瘴气。”
  “是啊。他为人正直,在换囚案中,他没有被牵扯进来。他素来有才,父皇就任他为邢部尚书。”萧景琰把头发从言蓁的手里解救出来,他捏了捏她的脸,皱着眉,“怎么都不见你长肉,反而还瘦了?”
  言蓁打掉了他的手,瞪着他:“我肉都长到肚子上去了。你别给我扯开话题。蔡荃上位,你没做什么?”
  萧景琰鹿眼一虚,心想,怎么什么都瞒不过阿蓁?
  “我就说了一句,也没提他的名儿。”
  言蓁噗嗤一笑,眉眼弯弯:“你也不算太笨。对了,四月景睿过生辰,你陪我一起去吗?”
  “四月西山换营回防,父皇估计会派我去。若那日在京城自然陪你一起去。”萧景琰摸摸她的肚子。
  “啊?!”言蓁感觉肚子的孩子狠狠地踢了她一脚,刚好是萧景琰手抚上的地方。
  萧景琰的手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鹿眼微瞠,结舌:“他、他在动?”
  “都五个月了,自然会有胎动。这小子劲真大。真疼。”言蓁摸摸肚子,对上萧景琰有些微愣的眼睛,靠在他怀里轻叹。
  “看来他以后可以拉动我书房里北狄王双弦弓。”萧景琰眉眼染上几许笑意,漆黑眼眸发亮。
  言蓁看着他,她明白,他对孩子是有期望的。
  一个父亲对长子的期望。
  她想起了当年清俊遗世的皇长子,他出生之时,梁帝是否也对他这般殷勤的期盼,当时的他是否会料到今日的结局。
  “太子近日节节败退,誉王是不是要动谢玉了?”言蓁问萧景琰,她靠在她的怀里,语气淡淡的。
  “嗯。”环住她的双臂微微收拢,他下巴抵着她的头发,眼眸幽深。
  “谢玉当年带回来赤焰叛变的消息,你一直都不信。也许,谢玉倒了你能知道当年的真相。”言蓁知道他多年的心结所在,拍了拍他健壮的手臂,“我知道你想做什么,去做吧。”
  “我知道。”萧景琰郑重地摸了摸她的肚子,“阿蓁。我会护着你与孩子的。”
  言蓁伸手摸了摸他的脸,他的眉宇被梁帝太子他们打磨多年却依旧像是一把锋利的剑,这也是她为什么爱了这么多年的原因。
  “我从未怀疑过这点。”言蓁淡淡道,“景琰,去做你认为你正确的事。我从不是你的负累。”
  “我知道。若是败了……”
  “那就不要让它败了,景琰。”言蓁一句话打消了萧景琰的犹疑,她从来不是它的负累,知道他走上这条路,她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
  景琰的筹码应该再加一加了。
  过几天,宫中也该有动静了吧。

  第十四章 离别前夕

  萧景琰和言蓁进宫去给静嫔请安。
  “好孩子,过来。我看看,倒是莹润了不少。看来,景琰还是有好好照顾你的。”静嫔看着言蓁,心中欢喜。
  萧景琰微笑没有说话,前段日子为了言蓁消瘦的事,他可没少挨母亲的骂。
  “阿蓁,我给你做了一些点心,你尝尝。若是喜欢就带些回去。”
  “多谢母亲。”言蓁带着一丝愧疚,“这些天让母亲辛苦了。”
  “我算不得什么辛苦。倒是你,怀着孩子还要照看整个王府才是真的辛苦呢。来来来,母亲这里就不必拘礼了。”静嫔知道言蓁自小懂事贴心,心中更是疼她。
  将近午时,萧景琰手里还有事物处理,便先告辞,留下言蓁在芷萝宫尽孝。
  他走时看着这对相谈甚欢的婆媳,嘴角也微微扬起。
  言蓁在芷萝宫用了饭,陪着静嫔说话。
  “天气渐渐的热了。你怀着孩子,不能贪凉,想必是极难受的。”静嫔看着给她挑花样子的言蓁,“若是有什么不适,要尽快说出来。可不许憋在心里。”
  “母亲,放心。”言蓁笑意浅浅,嘴边的梨涡若隐若现,“府里的几个孩子都因为我怀着孩子格外的懂事。就连阿玖都乖乖地跟着读书了呢。”
  提到嫡亲的孙女,静嫔的眼里也有笑意,她正要说什么,外面就有人来通报了。
  梁帝来了。
  言蓁眸中精光一闪而过,嘴角轻抿,在珠玑的搀扶下起身,和静嫔一起迎了上去。
  梁帝倒没有预料到言蓁也在这,他开口:“免礼吧。阿蓁怀着孩子就不要拘礼了。”
  既然梁帝要留在芷萝宫,那么言蓁就得退下,她临走之前,路过梁帝身边的高湛时,礼貌地对着他点了点头,施施然离开了芷萝宫。
  第二天,宫里传来静嫔封妃的消息。
  静嫔的晋位不是那么引人注意。
  她入宫三十多年,未尝有过失,生有皇子成年开府,得个妃位本是理所应当,只是多年被冷落忽视罢了。
  只有极少数敏锐的人,将年前恩赏中靖王多得的赐礼与静嫔此次晋位联系了起来,预先察觉到似有新贵即将崛起,从而前来极力交好。
  但无论是静妃也好,靖王也罢,母子们都表现出有些宠辱不惊的味道,有礼却又疏远,静妃更是只有礼节性的接待,连贺仪都不收。
  除了朝见皇后时她站的位置有变以外,简直让人感觉不到这次升迁对她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另外,南楚派过来一位公主前来和亲,梁帝让誉王接见南楚使团,而太子虽然迁回东宫,依然在自省。
  最让人气愤的是,梁帝让霓凰回云南,却以太皇太后的名义让刚刚袭爵的穆青留下了。
  这样明显留人质的行为几乎在穆王府中掀起大波,随两人赴京的南境军将领们无一不愤怒心寒,反而是霓凰更冷静持重些,先镇抚住部下,不让不当的言论传出府外,又精挑了信得过的心腹同留,对幼弟更是再三小心叮咛,诸事都布置妥贴了,这才安排自己的回滇事宜。
  那日,霓凰带着穆青来到靖王府。
  萧景琰去西山不在,由言蓁接待穆家姐弟。
  “原本以为还可以看着你的孩子出生,没想到这么快便要回云南了。”霓凰今日未着劲装,穿一袭广袖长裙,鬓边一朵素色山茶,一枝白玉步摇,更显女儿娉婷,只是那姣姣红颜上的风露清愁,依然鲜明地表露出她肩上的千钧之担与心中的沉沉重负,“此番回云南,也不知何时还能再见。”
  “霓凰,此番你回去,只是因为南楚使团进京。你在云南未必待得长久。”言蓁垂眸给穆家姐弟斟茶。
  “阿蓁,此番我回云南。有一事相求。”
  “你我多年情义还谈什么求不求的。”
  言蓁的话,让霓凰露出一个笑容,她看着弟弟穆青,他依旧像是一个孩子一般,微叹:“我回云南之后,还望你和靖王对青儿多多照看。他性子急,遇事急躁。我心中放心不下。”
  “姐姐。”穆青恹恹的脸上露出了一个不舍之情。
  言蓁伸手握住霓凰的手,千金一诺:“你放心,皇上只是制衡,不是动了什么心思。青儿虽少历练,却是机敏聪慧的孩子,只要我在金陵一日,定保穆青无虞。”
  其余的话不必在多说,年少时,这对年纪相仿的少女早就在彼此的眼中练就了默契和信任。
  霓凰郡主于四月十日的清晨启程离开金陵,皇帝派内阁中书亲送于城门以示恩宠。
  除了来尽礼的朝臣外,萧景睿、言豫津、夏冬等人自然也都来了,甚至身怀六甲的言蓁也来了。
  不过在送行的人群中,却没有梅长苏的身影,反而出现了一个让人觉得有点意外,却又似乎应在意料之中的人。
  从外貌上看,大楚正使宇文暄是个典型的南方楚人,疏眉凤眼,身形高挑,肩膀有些窄,显得人很清瘦,然而举止行动,却又透着股不容忽视的力度。
  大楚王族不领兵,因此宇文暄并没有跟霓凰郡主直接交过手,但无论如何天下人都知道,历代镇守南境的穆氏与大楚之间百年难化的仇结,更不用说上代穆王便是在与楚军交战时阵亡的,而霓凰郡主本人也曾多次经历生死一瞬的沙场险境。
  所以这位大楚的陵王敢跑到大梁的京都城门外,来给敌对多年的南境女帅送行,确实还是有几分胆色的。
  看到这一队来者的楚服与车马楚饰之后,穆青的脸早已沉得象锅底一般,与他相反,霓凰郡主的面上却浮起了傲然的笑意。
  “见过霓凰郡主。”宇文暄下了马车,快步走上前来施了一礼。
  “陵王殿下。”霓凰回了一礼,“这是要出城吗?”
  “哪里,我是专程来为郡主送行,并向郡主表示谢意的。”宇文暄眼角堆起笑纹。
  这话有些让人意外,霓凰不禁柳眉轻挑:“谢我什么?”
  “有道是天下之战,唯苦百姓,我一向是主张两国相安,各不侵扰的。不过敝国主君却常慕金陵风华,总想着要北上。若不是郡主神威相镇,只怕要添许多战乱,故而我要多多感谢郡主才是。”
  他这一番话说的古里古怪,道理似乎都是对的,但从他这样一个大梁王族嘴里说出来,却莫名其妙地让人觉得不舒服,似乎是真的在向霓凰示好,似乎又有暗讽之意,可待要驳他,又找不到可驳的地方。
  言蓁闻言轻笑,宇文暄注意到了霓凰身边的言蓁时,眼眸一亮:“想必这就是昔年用火攻破了我南楚铁索连舟的靖王妃,今日一见,果然不负大梁明珠之名。”
  “陵王殿下过奖了。”言蓁梨涡浅笑,“久闻陵王殿下之名。却不知殿下心系百姓,真是失敬啊。只是可惜了,陵王殿下的主张竟得不到楚帝采纳。只能辛苦我大梁的将士们,好好地守着咱们大梁的边境。”
  言蓁这话说的漂亮客气,言语中的讽刺,就连一向大大咧咧的穆青都听出来了。
  宇文暄听了也不生气,还想再说什么,却被穆青打断了。
  “好了,陵王殿下客气话也说的差不多,了,请回吧,我们还有话要跟姐姐说呢。”因为他的使者身份,穆青虽不至于无礼,但也摆不出什么好脸色。
  “这位是……”宇文暄凝目看了他两眼,一副不认识的模样,只待手下凑过来小声说了两句什么,才露出一副恍然的表情,“啊,原来是穆小王爷。请恕我眼拙,我们楚人嘛,一向只知有霓凰郡主,不知道有什么穆王爷的。仗都让姐姐打了,小王爷真是有福,平时爱做什么?绣花吗?可惜我妹妹没有来,她最爱绣花了……”
  既便是有些城府的人,也受不住他这刻意一激,更何况年少气盛的穆青,当即涨红了脸跳将起来,却又被姐姐一把按住。
  言蓁和霓凰相视一眼,言蓁挑了挑眉,先让霓凰开口。
  “陵王殿下也很眼生,”霓凰郡主冷冷道,“霓凰在沙场之上从未见过殿下的踪影,可见同样是不打仗的,莫非平日里也以绣花自娱?”
  宇文暄嘻嘻一笑,竟是毫不在意,“我本就是游手好闲的王爷,不打仗也没什么,可穆小王爷身为边境守土藩主,却从未出现在战场王旗之下,这不是有福是什么?我可真是羡慕他呢……”
  穆青怒气上撞,猛地挣脱了姐姐的手,正要抽出身边的利剑,却被言蓁按下,言蓁素来护短,哪里是容得下宇文暄在这胡搅蛮缠。
  “那还真是奇了。陵王殿下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王爷,没打过仗见不到青儿这也不奇怪。不过,按照陵王殿下的说法的话,我记得南楚王室都是不上战场的,莫不是南楚的王爷们都喜欢绣花织布?难怪,南楚绫罗绸缎乃为一绝。这可是咱们大梁拍马也赶不上的。”
  言豫津和穆青到底是年轻人,听到这话,也不管看到了宇文暄的脸色,一个个都笑了出来。
  言蓁这话让宇文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宇文暄出言侮辱穆青,若是着了他的道,可不就长了楚人的气焰。
  宇文暄冷冷道:“靖王妃倒是口齿伶俐。”
  言蓁嘴角一扬,反讥:“自是不敌陵王殿下舌绽莲花。”
  萧景睿出来打了圆场,却被宇文暄截住。
  “我有个朋友一向久慕萧公子大名,意图讨教,不知肯赏脸否?”
  他的目标突然转移,倒让人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言豫津歪着头细细地瞧着好友,问道:“你什么时候这么出名了?现放着夏冬姐姐没人挑战,居然挑战你?就算打赢了又能长几分脸面?”
  “你这就不懂了吧,”夏冬的眼波柔柔地一勾,将手搭在言豫津的肩头,笑道,“小睿虽然还排不上高手榜,但好歹也是一流高手,自然会有二流的江湖客想着要打败他挣一点名声,这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哦……”言豫津仿佛恍然大悟般点着头,“二流江湖客……有道理,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身为被挑战者,萧景睿倒不似这两个人这般轻狂,慢慢踏前一步,正色道:“在下随时候教。”
  和萧景睿对战的是一个叫做念念的姑娘,是遏云剑的传人。
  言蓁看着那个落败的姑娘,心中想道:南楚的岳秀泽,怕是已经来了。

  第十五章 暴风前夕

  言蓁在城外舌战南楚陵王的事,就被言豫津和穆青联手传遍了金陵。
  金陵老一辈的权贵们想起了昔年大渝北燕北周三国联盟,意图共犯大梁,裂土而分。其时兵力悬殊,敌五我一,绵绵军营,直压入大梁国境之内。
  那时少年言阙手执王杖栉节,只带了一百随从,绢衣素冠穿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退,大渝皇帝感其勇气,令人接入王庭。
  他在宫阶之上辩战大渝群臣,舌利如刀。
  这种利益联盟本就松散不稳,被他一番活动,渐成分崩离析之态。
  大梁王师将士乘机反攻,方才一解危局。
  如今想来,对于言蓁,很多老辈都感叹了一句,虎父无犬女!
  这话传到了梅长苏这里,他也露出一个浅浅的笑,他在给飞流折了一朵花。
  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