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红楼之腹黑薛宝钗-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我知道了。”孟雪刚才话一出口便也知道有些不妥。此时听到李姨娘这样说话当下便应答下来。
  李姨娘知道自己女儿的性子,听她的声音,便也知道她记在心里,便也不揪着这一茬,而是开口问道:“知道就好。且说说你新过门的大嫂是个什么样的性子?长相又如何?”
  “就这么看着倒也是个不错。性子看着大方,不过却也不是没什么心机的人,长得也好,家里虽然说是皇商不过家里的产业已经交给二房打理,她的嫡亲哥哥已经入了禁卫军,现下已经升了小队长,前途不可限量。和大哥站在一起郎才女貌,般配得很。”孟雪想到今日在福德院发生的事情嘴角又忍不住弯了弯,开口说道。
  “听你如此说,我这里也就放心了。来日到底下见了太太,也可有的一说了。”李姨娘知道自家女儿的性子,直觉出奇的准确,既然她说薛氏是个不错的人,那么看来这个薛氏真的就是个不错。
  孟雪知道李姨娘口中的太太,绝对不是现任太太而是已经过世的先太太。先太太过世,她就搬到静心居里不再理会府里的一切纷扰。先开始时候她还有两分的不解和埋怨,觉得先太太即便是于她有救命之恩,也不至于为了她而埋没自己的一辈子,让她也跟着受累。
  但是现在看来,怕是姨娘早就知道府里有这样的情况,才会这样做。也正是因为姨娘一心一意为先太太祈福念经,才会赢得大哥对她另眼相看,在太太想要把她许给她娘家侄子的时候,才会出言阻止,还说出一定会为自己寻一个好人家。
  她现在可是由衷的佩服姨娘,神机妙算。 
  *
  孟时寒的婚嫁只有三天的时间,一过去,便立刻被正德帝派到了翰林院,按惯例做了编修。翰林院相对于其他的地方倒是比较平静一点,孟时寒又不是个低情商的人,很快的便在翰林院里混的如鱼得水,十分的自在。
  相对于孟时寒平静的生活,薛宝钗的日子就精彩的多了。
  作为别人家里的媳妇,她是要伺候婆婆和小姑。不过柳氏并非是她的亲婆婆,不过是继婆婆,若是一般的继婆婆,拿捏礼法要求她,是合情合理。但是柳氏却不一样,她虽然是孟父名正言顺的继室,不过先前孔氏的死和她脱不了关系。端看孟时寒对待她的态度就知道了。
  既然薛宝钗已经嫁给孟时寒,两个人是一体,既然孟时寒对她不待见,做为他的媳妇,她表示紧跟他的脚步。
  也正是因为薛宝钗对柳氏不上心的态度,孟涵和孟清虽然对薛宝钗颇为有微词,不过心里却也清楚知道薛宝钗这样做是得了孟时寒的示意,不然的话她一个新妇又是做媳妇,哪里敢这样怠慢婆婆。
  只是孟涵和孟清虽然理解,不代表孟洁也能理解,每一次见到薛宝钗的时候都免不了要冷嘲热讽一番。
  薛宝钗是个不肯吃亏的人,什么年纪小不用计较,对她来说完全都不是问题。她可是一点都没有欺负小孩子很丢人的想法。故而薛宝钗虽然才嫁入孟家几天的时间,但是满府里的人包括孟父那边都听了一耳朵,知道大奶奶和五姑娘很是不合。
  对此孟父在孟洁的巧嘴之下,对薛宝钗起了两分的不满,不过他和薛宝钗的身份有别,他自然不好单独叫薛宝钗过去。只是私下里和孟时寒说了两句,只是更是引得孟时寒对柳氏和她所出三个女儿的反感,在一次清晨请安,当着孟父的面,就给了孟洁和柳氏一次难看。
  柳氏气的只垂泪,孟洁也被哇哇直哭,孟父虽然气的不行,但却也没有办法。只是这心里对薛宝钗这个儿媳妇更是多了两分不喜,只觉得这是薛宝钗教唆孟时寒。只是他心里再怎么不喜欢薛宝钗也没有办法。
  当然了,以上都不是让薛宝钗感到忙碌的事情,她现下最为要紧的事情就是要帮孟洁做媒。而且时间限制有点紧,是要在他们离开京城之前。也就说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了。 
  若不是孟时寒这里亲自开口拜托,她是绝对不想要揽下这样麻烦的事情。
    
    第71章 调任

  就在薛宝钗对孟洁的婚事一筹莫展的时候,倒是接到了一个请帖,也不是什么要紧的请帖,而是她二舅母史氏和二舅王子腾所出的儿子的弥月之礼。
  其实按道理来说,现下太上皇病重,随时都有可能宾天。京城里一应热闹的事情都已经收敛许多。像是王子腾这样大肆要举办弥月礼的还是头一个,不过倒也能够理解,王子腾如今已经是要四十出头的人,老来得子,自然是兴奋的有些过了头。如今想要办个热闹的弥月礼,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这单子是给二舅父家里的礼单?”孟时寒刚一回来,就看到薛宝钗正在和云卷商量着什么,从她的口中听到长命百岁锁这样的词便也明白一些东西。
  薛宝钗点点头把手中的礼单给了孟时寒,笑道:“正是呢。不如你帮我看看,可还缺少什么?”王子腾这个二舅父是势必要交好,毕竟说起来,在薛蟠没有长成之前,她就是自己在孟家地位保证的靠山。
  对于这样的事情,孟时寒素来是没有任何的兴趣,不过看在薛宝钗的面子上他便也接过来,看了这么一眼,便笑着说道:“我看这单子极好。就照着你的想法来就是。”不知道又想起了什么,又接着说,“让云舒或云卷拿着这一份单子,到库房那边去挑选,捡着最好的来。”虽然他是不在意家里的那点东西不过却也不愿意便宜外人去。
  只一思索便也就明白了孟时寒话里的意思,从善如流的说道:“好,我明白了。”
  “表弟的弥月礼是在什么时候?”孟时寒又开口问道。
  薛宝钗回答说:“是在三天后。你是要和我一起过去?”像是这样的事情孟时寒作为王子腾的嫡亲外甥女婿自然要到场,只是他才入翰林院没多久的时间,虽然说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的问题,不过因为时间短,倒也忙碌。他们也才新婚不久,不好因为这样的事情请假。当然,这并不是说孟时寒就不过去,只是时辰上却要晚的多。
  “这有何不可?”孟时寒挑了一下眉头说道。
  薛宝钗想了一下开口说,“既是如此的话,我这里就晚些过去,在家里等你一等。”
  “恩,就这么说定。”孟时寒说道。
  *
  虽然说王子腾因为外任并不在府里,不过这弥月礼依旧是热闹非凡,许多达官贵人都还是过来捧场。停在府门外一辆辆的马车,便可以看到王子腾现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和受到重用。
  二舅母虽然为了这个儿子,差一点就要把命给填进去。
  不过抱着自己白白胖胖的儿子,她笑的异常的满足,先前因为无子,她在王家的地位难免有些弱气。甚至刘氏三翻四次的当着史氏的面说起,这王家将来都是她儿子的,史氏虽然心中气急,但却也没有办法反驳半分。
  王仁虽然是个不争气的,不过就凭他是王家嫡系唯一的儿子,即便是日后再不堪。整个王家也要交给他来掌管。
  但是现如今却都不一样了。
  史氏生了儿子,王仁作为嫡长孙,他又是那样一个性子,这金贵的程度自然是要大打折扣。
  王子腾更不会一心一意的帮着王仁。也正是因为如此的缘故,在弥月宴上的时候,一众人都很是为史氏感到高兴的时候,唯独刘氏和王熙凤的脸色有些不好。
  不能得到王子腾全心全意的辅佐,王仁注定成不了大器。
  史氏之所以能够这么的顺利生下儿子,母子平安,多亏了有云卷的帮忙。故而在弥月宴上,史氏对待薛宝钗的态度格外的有些不同,这也让众妇人更高看了薛宝钗一眼。心下也有些暗暗的后悔,若是当初为自家儿子求娶了薛宝钗的话,倒也可以得到王子腾的看重。不过这些悔意也只是一闪而过,想到王子腾的嫡次女也马上要及笄,还有个庶女据说也有十三岁,虽然配嫡子不可能,不过舍下一个庶子便能和王子腾扯上关系。
  这一门生意很合算,这么一想,她们的心头便是一阵的火热。
  若说是其他人的话还好理解一些,但是让薛宝钗这里有点惊讶的是,王夫人这里居然也隐约说起这件事来,想要要把王鸾凤和贾宝玉凑成一对,不过却被史氏一口否决掉。
  理由也很是充分。
  她和王熙凤都已经嫁入荣国府里,这一辈和贾家的姻亲关系已经是固定下来,王家女若是都嫁入贾家的话,真的有点浪费。
  史氏这话说的大义凛然,但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再有就是史氏和王夫人脾气不大相合,怕王鸾凤嫁过去受委屈,若说贾宝玉真的是个出息的人,史氏这里还会考虑一下。但是眼看贾宝玉已经十六,说是天资聪颖,但是却也没有任何的动静,要知道贾珠像他这样的年纪可已经有秀才功名在身了。贾宝玉再这么下去,也不过是个不惹祸事的纨绔子弟罢了。
  王夫人没有得偿所愿,对史氏的理由又找不到反驳的借口。只能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气,闷声的回去。想到贾母这些天来频频的提起,说是要让两个玉儿玉成好事,她心里就烦躁的很。
  她看好的薛宝钗已经嫁人,史氏这里也行不通。王夫人便火速的让周瑞家的从官媒那边拿了一份未婚女子的名单册子回来,决定一定要找个合心意的儿媳妇回来,再不能像贾珠那个时候一样,她做不得半点主。
  只是不等她找到合意的人选。
  宫里就传来消息,说是太上皇宾天了。
  听到这个消息,京城里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的意外。太上皇传出病重的消息并非是一天两天的时间,都已经一年多了,能够拖到这个时候,已经是不知道废了多少灵丹妙药。
  现如今宾天,倒也不用意外。
  太上皇去世京城里各处都扬起白布条来,因为太上皇过世,京城里一切的娱乐活动都禁止,顿时清净了不少。
  又是半年的时间过去。
  “今天早上的时候,皇上这里特意的留我下来?说是现在太上皇的丧仪已经过去,他有意要我到江南那边,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下个月初就要启程。”孟时寒开口说道。
  薛宝钗的眉宇间闪过一丝的惊讶,“这么快?”虽然对于孟时寒要外任的事情已经不感到任何意外,只是对时间上却有点惊讶,毕竟现在已经是下旬了,距离月初也只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
  时间上可以说是赶的很。
  孟时寒回答说:“没办法,江南那边前段时间因为太上皇忽然过世,很是乱了一回,虽然说现在看着已经平静下来。不过内里却还是乱的一团糟。皇上想我们尽早的过去。你也知道江南那边若是没个几年的功夫,怕是梳理不好。”
  “好,我知道了。会尽快的交待云舒和云卷她们准备起来。”薛宝钗点点头说道。
  孟时寒拍了拍薛宝钗的手,“辛苦你了。”
  “无事。”薛宝钗想到了孟雪便又说道:“对了,大妹妹的婚事已经是有了端倪,这是这家人的情况,我这里已经先让大妹妹看过,她很是满意。李姨娘那边也得了消息,还特意的过来感谢了一回。” 
  “就是周家那个小子吧?”孟时寒开口说道。
  薛宝钗点点头:“你猜的准确。”其实她最一开始的时候选了好几家不错的人家给孟雪和李姨娘挑选,俱都是学识和人品上佳的人选。自然找到这些人先要给孟时寒过目,毕竟还要靠他搞定孟父那边。
  孟时寒开口说:“恩,我知道了。会和父亲好生的说一下。”周家小子倒是不错,虽然说是寒门出身家里也已经父母双亡,也没个兄弟姐妹帮衬一下,但是家里却还算是富裕之家,从父母的手里头继承了几百亩的水田,他自己本人也是个上进的人,现下十八岁,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在身。孟雪嫁过去就是当家主母,也不会有婆婆和妯娌之间的矛盾。只要自己用心的经营,将来的日子一定不会过的差。
  薛宝钗说:“恩,你要尽快一些。毕竟我们下个月初不就要离开了吗?要赶在之前把大妹妹的婚事定下了,不然的话,太太从中插上一手,可就不好了。”虽然也不是不能解决,但终归是麻烦的事情,更有一点是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孟时寒显然也想到这一点,点点头,“恩,我等一会儿就和父亲说。”
  夫妻二人又就外任的事情商议了一回,这才散开各自的忙去。
  正式的调令是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正式通知的。立刻便在孟家掀起了一阵的风波。
  柳氏母女四人倒是十分的高兴,毕竟这大半年来,她们可是没在薛宝钗的手中占到一丝的便宜,甚至因为柳氏要把自家侄女柳玉环给孟时寒做侧室的缘故,而弄得他们正式的翻脸,也正式因为这个缘故,柳氏更是丢了自己手中的中馈之权。
  倒是没有打脸的交给妾室打理,虽然孟父有想过要交给薛宝钗,不过薛宝钗因为知道会和孟时寒一起外任,并没有接受,不过却也提议,交给孟雪和孟霞两姐妹打理。理由也很是简单,她们两个都已经是大姑娘了,也该学着打理家事,毕竟日后都是要出阁的人若是连这样的事情都不会的话,没得让人说道没教养。连打理家事都不会。
  孟雪因为已经得了薛宝钗的话,说是在他们离开之前,一定会把她和周家公子的婚事订下来。绝对不会给柳氏做手脚的机会,孟雪这才放了心。
  至于孟霞那边,薛宝钗表示自己和她并没有交情,不再她管辖的范围之内。
  薛宝钗的动作一向都很是迅速,不过三天的时间便已经把一应的东西都给准备好了。可以随时的出发到江南那边。说起来也巧的很,孟时寒外放的地方就是扬州城,而且一上来官位就不低是从五品的扬州知州。
  这一道圣旨下来,立刻就有不少人知道,这孟时寒是得了正德帝的青眼。
  要知道从从六品的翰林院讲师到从五品的知州,虽然官职不是很高,也并非是京官,但是连跳三级,也足够让人瞩目了。
    
    第72章 离开

  虽然说是要外任,只要东西打包好,随时都可以走。
  不过在走之前还是有许多的事情要解决来着。首先要到薛家一趟,她这一走少则六年多了就不好说了,自然要和薛姨妈说上一说,毕竟下一次见面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薛姨妈得了消息自然是满心的不舍,不过却也谅解,不过心里还是忍不住难受,在薛宝钗离开后难过了许多。
  不过好在很快方氏就被查出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便分散了薛姨妈的注意力。
  还有就是宁国府那边,前两年的时候,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和宁国府的贾蓉成了合作的伙伴。这两三年的时间里,虽然看着不怎么来往顶多就是薛姨妈偶尔的时候去找尤氏说一会子话。不过私下里,薛宝钗和贾蓉的来往并不算少。
  贾蓉这个人,问十个人都会告诉你,他是个不学无术,除了溜猫逗狗什么都不会的标准的富家纨绔子弟。只是在经过了相处后,薛宝钗倒也发现了他的几处的亮点。首先他是个很有眼色的人,察言观色的本事不错,再有就是很是知情识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和他合作的这两三年里,表示合作还是愉快。
  听说现在整个宁国府都已经在贾蓉的掌控之下,他父亲贾珍已经完全被他给架空了。现在也正在着手准备处理府里的那些世奴和家生子。对了,至于给他戴绿帽子的媳妇秦氏,早在两年前的时候,便已经被他给弄死。她的奸夫乃是贾蓉的亲爹贾珍,虽然贾蓉嘴上没说,不过心里已经把贾珍给记恨上。只是现在他的羽翼未丰只能暗自忍耐。
  不过既是处置了秦氏,贾蓉的心里似乎也不怎么解恨,贾珍那边也动了些许的手脚。这两三年随着贾珍越发看重女色,贾蓉特意的花了钱,从南边寻来两个绝色的扬州瘦马孝敬他,贾珍很是高兴还很是夸赞了贾蓉一番。只是他怕是万万都没有想到的是,有了这两个扬州瘦马,他的身子也慢慢的在被掏空。身子可以说是一日差过一日,照他这样的日子下去,最多两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到地府向阎王爷报道了。
  之所以说是合作,就是薛宝钗帮着贾蓉在一点点的洗清宁国府,让他独掌大权。至于贾蓉则是为她所用,成为她在京城里的一枚眼线,随时的汇报京城里的一些情况,再有就是许多她不方面出面的事情,也都是由贾蓉出面完成。
  现在薛宝钗要和孟时寒到扬州外任,要许多年都没办法回来。现在她手里握着正德帝的小私库,她要离开,南边的产业她打理起来倒不用担心,不过京城这边的,就需要人帮衬一下。
  而贾蓉就是在这个时候排上用场。
  成为她和正德帝之间的传话筒。恩……换一句话说,贾蓉现在的顶头上司是她而她的顶头上司是正德帝,说起来贾蓉也是正德帝的属下。
  在走之前,她少不得要对贾蓉交待一番。
  这些事情看着不多,不过几件相加起来,时间又短,自然是显得更忙碌一些。
  不过好在这些事情都是有先后的顺序,薛宝钗这里一一的执行过来,虽然忙碌一些不过却也不显得凌乱。忙忙碌碌的十多日的时间,终于是把一切都打理好。薛宝钗这里也松了一口气,只等着明日便启程出发往扬州而去。
  “宝钗,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对于薛宝钗这些天来的忙碌,孟时寒是看在眼里,虽然有心要帮忙,但是他这里也忙碌。因为要离开,这些天来正德帝几乎是每天都宣他进宫,和他交待一些事情。他这里虽然有心但却无力,只能这样安慰薛宝钗一番。
  薛宝钗摇了摇头说:“没事。反正都已经过去。”在过去扬州的这一个月虽然说是在船上,不免单调无聊一些,不过倒是可以好好的歇上一段时间。
  孟时寒开口问道:“事情都已经交代妥当了吗?”他并非是不信任薛宝钗的办事能力,只是还是忍不住要开口问这么一句。
  “恩,都已经妥当。已经让云舒和云卷细细的查看过,并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另外大妹妹的婚事也已经定了下来,柳氏那边再也插不上手,剩下的大妹妹自己就可以应付了。”更何况李姨娘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虽然说看着与世无争,在府里并没有多少存在感,但是经过这大半年的时间她可是有看的清清楚楚。每个月总有一天里,孟父会到静心居那边,一呆就是大半天的时间。
  孟时寒说道:“这就好。这样我们也可以放心的离开。”虽然父亲在家事上总是会糊涂一些,拎不清楚一些事情,不过在大事上还不算糊涂,不然的话孟家也不会发展到如此了。
  “时寒,皇上那边有说,我们要呆多长时间吗?”薛宝钗开口问道。
  孟时寒回答:“具体的倒也没有说,不过听着皇上的语气,最少也要六年吧。毕竟江南那边本就不大好管,乱的时间也不是一年两年,真的想要梳理清楚的话,没个几年的时间怕是不行。”不过对孟时寒来说,对比在京城之中,他还是更喜欢到江南那边去。虽然还是逃不开要为正德帝做事情,不过在那边却要自在许多。
  就这一件事情上,薛宝钗还真是和孟时寒想到一起了,笑道:“照我的意思,要是能一辈子呆在那边才好呢。”虽然说她现在还是比较享受这样的生活,但是总有一天会厌倦。等到她力不从心的时候,总是要退下来。
  孟时寒听到薛宝钗这样的话,眼睛当下就是一亮,“恩,我也是觉得江南那边不管是风景还是其他,都要比这里来的清净一些。”他和宝钗总是能够想到一处。
  “是啊。”
  * 
  因为孟时寒要外任出去,次日一早,孟家上下便开始忙碌起来。
  孟父这里更是寻着时间把孟时寒叫了过去,好生的嘱咐了一回。毕竟他就这么一个儿子,眼见如今得了正德帝的看重,要委以重任,他自然高兴,但是同样的他也知道江南并不是什么平静的地方。也担心唯一儿子的安全问题。
  孟时寒这一次也没有和孟父唱反调,对于孟父的话,也都一一应答下来。
  至于薛宝钗这里,虽然说曾经想过要一辈子呆在江南那边,不过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她和孟时寒早晚还会回来,毕竟孟家的根是在京城里并非是江南。
  故而,她这一次离开,把自己的陪房留下来一家子,再有也把云舒留了下来。
  她对孟家人一点都不信任,她的嫁妆就这么放在府中,别说还真是有些担心。实在是见识了柳氏的不靠谱和软弱的性格后,她不能不做准备。云舒对自己的忠心自然是不用怀疑,留她下来自己这里也很是放心。 
  身边带了云卷和连翘等人,也足够自己尽用。
  已经尽快的安排好一切的事情后,薛宝钗和孟时寒便告别了孟家一众人以及抽出时间特意过来送薛宝钗的薛蟠等人,登舟往扬州而去。
  *
  荣国府 
  王夫人正一下下的翻看着手中的花名册子,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的时间,便有些头疼的揉了揉自己太阳穴的位置,便侧头,对着大丫鬟金钏说道:“真是让人有些挑花眼睛。”
  “太太,左右二爷的年纪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