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贤想不到的是,这一世这家伙居然这么早就出现了他阿爹阿娘面前,还是那一副嚣张无礼的样子!
    所以他忍不住开口了。
    “既然道长自称精于相术,那么何不为孤兄弟相上一相!”他倒要看看,这妖道会怎么给他们兄弟判词,最重要的是他想听听这家伙是怎么给阿兄相面的,他要是敢说‘早夭’之类的话,不必等阿爹阿娘和他动手,就有人会给他好看了!
    果然,明崇俨听到李贤小朋友的话后,就皱起了眉头,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上座的吴诩和李小九乍听到李贤的问题,还道是他好奇心重,想见识一下明真人的相术呢。
    这会儿见明崇俨半天不吭声,两人都有些起疑。
    “真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言……”如果明崇俨欣然答应二郎的要求,对他们两兄弟满口奉承话的话,吴诩怕是要质疑他刚才所说的‘精通相术’不过是句大话罢了。
    明崇俨见吴诩这么说,便道:“既然天后开口,贫道也不妨直说,若有不中听之处,还望二圣恕罪!”
    吴诩听他这话,更觉得这道士肚子里果然有货,越发想听听他对几个娃的面相怎么看了。
    李小九陛下也露出深思的表情。
    而一向让人摸不着情绪的二郎李贤确实一脸的怒容,只道:“你只管说来!”
    “二弟……”太子殿下不赞同地看了李贤一眼,然后对明崇俨道:“真人只管说来,孤和沛王不会生气的!”
    听到这话,小明同学不由怜惜地看着眼前的少年。
    算起来,他到现在应该是第三次见到太子殿下了。
    当年,他第一次逃家,阴错阳差进了太极宫,就见过还在襁褓的李弘——那时他还不是太子,可是其身上的王者之气已初露锋芒……
    只是可惜,太子的命中有一大劫,即使安然渡劫,也是早夭之相。
    后来,天皇改立太子,他的父亲升迁到了豫州刺史的位子,他随父到了长安,又一次见到了李弘,那时的少年已经面露晦暗之相……
    照他推算,如果没有贵人改变李弘的命运的话,不出十年就会夭折。
    现在,沛王殿下让他相看李弘的面相,分明是让他自杀嘛!
    明崇俨暗暗苦笑,然后仔细的观察着李弘的五官,少年的眉眼俊美,兼具了父母的优点,鼻梁挺直,鼻翼有肉,都是富贵有福之相,上唇比下唇略厚,说明其比较重情……
    咦?!
    明崇俨看到李弘的下颚时,忽然愣住了,他记得数年前看到李弘的时候,少年的下颚上有一颗让人极不易觉察的小痣,正是盛极必衰之徵,可是现在他无论怎么看都没发现那颗痣,反而在相同的地方发现一块极小的疤痕,堪堪见那颗痣给掩住了……
    “太子殿下承先祖之福德,面相贵不可言,但是……”明崇俨习惯性地卖了一下关子,引得殿上众人神经一紧。
    “太子面相虽贵,但寿数有限,恐遭毒害而亡……”
    此言一出,殿上所有人都变了脸色,就连武敏之也皱紧了眉头,死死地盯着李弘。
    李弘本人脸色发白,半晌才勉强笑道:“孤在幼年时曾经中过剧毒,幸得神医所救,真人所言也不尽全对啊……”
    明崇俨却摇摇头,道:“太子合该有此劫,然贫道从您面相上所见,您有早夭之相,弱冠之前还有一大劫,即便能够化解,此生都无子孙缘分!”
    明崇俨对李弘的判词一出,李贤就再也按捺不住了,霍然起身,指着对方就大喝一声:“妖道,好胆!”
    “你竟敢诅咒当朝太子,该当何罪?!”
    他的手指抖得厉害,不明真相的人都当他是气得发颤,却不知是因为明崇俨的话勾起了他痛苦的回忆……
    除了李贤,另一个满脸怒容的当属李小九陛下。
    李弘的身体状况一直是他的心病,这明崇俨居然言辞凿凿说他家大郎活不过二十岁,即使躲过一劫,也要断子绝孙,这、这不是要剜了他跟阿武的心肝儿吗?!
    这妖道,委实可恶!
    他都恨不得立刻叫来侍卫把他拖出去咔嚓了!
    殿中惟一还保持冷静的大概只有李弘本人了。
    他听完明崇俨的话,反而一笑:“孤一直觉得自己当这个太子有些勉强,如果真是天命的话,孤又有什么好怨恨的呢……”这话说出,李弘颇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阿兄,你……”李贤一脸紧张的看着李弘,生怕他做出什么不好的决定来。
    武敏之也死死的盯着李弘,身子前倾,似乎随时准备扑过来的样子。
    吴诩则抿紧了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家大郎。
    说实话,当初大郎出生就体弱,后来中毒几亡,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她跟李小九谁也没说什么,可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极力培养身体健康得多的二郎,以备不测……
    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了,大郎一直都这么努力,这么优秀,她跟李小九谁也不愿意提及当初那套候补方案,只是尽可能地让大郎开心地成长……
    “太子如此豁达,实在是天下苍生之幸!”明崇俨看尽了众人的神色后,忽然笑道:“其实贫道方才所说的,只是太子当年入主东宫时的面相,如今么……”
    说到这里,小明道长忽然问了李弘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太子这几年里,可曾伤到过下颚?”
    李弘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与他同时变脸的还有李贤和武敏之,一个是红了脸,一个是黑了脸……
    “这个……孤在一年前,曾被人误伤了……”李弘含糊地说了一句,然后狐疑的问明崇俨:“这个……对孤的面相有影响吗?”
    明崇俨忍不住露出一抹老神在在的笑容,道:“这个影响相当大!”
    作者有话要说:小明同学,乃又调皮了,小心被人套麻袋哦=。=

第329章

第二十二章天下05
    “太子您的下颚处现在的那个小小疤痕;正巧破解了原来的大凶之相……”说完明崇俨就作出一副高人状,不再开口了。
    太子殿下闻言;下意识的抹了一把自己的下巴;大概没想到这个已经完全看不出来痕迹的小疤竟是他改变命运走向的关键……
    这么说来;二郎那次误伤倒是让他因祸得福了~~~~
    想着,李弘笑盈盈的看了自家二弟一眼;然后意外的发现李贤小朋友小脸红得发紫;也不知是不是窘迫得不行了……
    “大郎;你脸上哪里有疤,快让我看看!”吴诩一听儿子脸上都留疤了,顿时大急。
    她跟李小九不过把两个娃留在长安了一段时间;这大郎就不声不响跌破了脸,这还了得?!
    天后娘子杏目一瞪;小顺子等人都是一凛,尽管照顾太子和沛王这事不过他们管,几人都直冒冷汗。
    “阿娘,您别急,这疤早就消了,要不是明真人提醒,儿都快想不起来了呢!”太子殿下忙道。
    吴诩还是不放心,招手让李弘坐到自己身边来,现在查看儿子的下巴,确实没发现有什么异常,这才松了一口气。
    “好好的,你怎么会伤到这里?”吴诩还是想不明白一向稳重的大郎会受伤弄破脸,忍不住又看了几个心腹一眼。
    李弘知道他家阿娘要是真的追究下去,他东宫的那几个近侍都要吃瓜落,忙岔开话题道:“阿娘,既然明真人说儿已经逢凶化吉了,那就请他再给二弟看看吧……”
    吴诩这才记起他们刚才是让明真人给几个儿子看相来的,忙回头对明崇俨道:“那么……有劳真人为沛王看看吧……”
    “不必了!”原本一日撺掇明崇俨给他们兄弟看相的李贤同学忽然拒绝了。
    “二郎?”吴诩不由奇怪,刚才明明是二郎一直催逼着明崇俨,怎么事到临头,他反而不干了?
    李贤脸上红晕未褪,见众人疑惑地看着自己,于是面无表情道:“我的面相我自己知道,不用劳烦妖……道长看了!”
    反正只要阿兄能平安无事,他当然是不会去争太子之位的,日后自然也不会成为大唐之主,这面相看不看都无所谓!
    可是,李贤同学的说辞显然不能让众人信服。
    第一个发难的竟是刚才频频被他刁难的明崇俨。
    “原来沛王也懂得相面之术,贫道佩服!”年轻的道长眯着眼打量着李贤同学的五官,心里已经有了定数。
    沛王殿下的面相自然也是贵不可言的,但他神色里中带了几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戾气,若不是因为他最钦慕之人的祥和之气压制,日后定会遭遇金戈之祸,死在最亲的人手里!
    这样的面相在皇室是很难得见到的,如果他没看错的话,沛王殿下的生死荣辱变幻都在太子身上……
    “二郎,别闹了……”已经在吴诩身旁坐定的太子殿下有些无奈地说了李贤一句,然后客客气气地对明崇俨道:“真人不妨说说孤家二弟的面相吧……”
    “既然太子想听,贫道便大胆说了……”明崇俨眼珠子一转,故作高深地道:“沛王的面相极贵,连贫道也无法判断其到底将止于哪一步,但是……”
    “沛王的一世荣辱生死全系在太子您一人身上……”
    说完这句话,明崇俨又闭嘴不说了,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模样。
    他的这句话在场几人听来估计多是认为,日后李弘登基,李贤的生死荣辱都由当时的唐皇李弘左右,谁也不会想到其潜在的意思是什么!
    但是,李贤这个已经活过一世的人,显然是明白明崇俨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话不就是表示,兄长生他就生,兄长死……他就必死么?!
    李贤忍不住抿紧了嘴,脸色十分难看。
    上座的李小九陛下看自家儿郎这副神色,不由若有所思起来。
    连吴诩都以为明崇俨的话严重刺激了自家儿郎的自尊心。
    要知道,几个孩子打小就在她的百福殿长大,尤其是大郎和二郎两个,很长一段时间都像是形影不离的双胞胎一样,两人之间的感情亲密无间,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以后的一生都必须绝对服从你的兄弟,必须俯首称臣,必须毕恭毕敬……
    这滋味一定相当不好受!
    吴诩当然是疼儿子的,无论大郎还是二郎,都是她辛辛苦苦养下来的,不管是哪一个受委屈,她都不会好受,有什么好东西总是给他们一式一样两份……
    可是,日后大唐的天下只能有一个主人,如果没有意外,这个主人就会在大郎和二郎之间产生……
    这样,势必有一个孩子要受委屈的……
    吴诩这会儿终于体会到了当年李二陛下为什么会那么过分宠爱四胖李泰的心情了:既然给不了你江山,那就把除了江山之外最好的东西都给你吧!
    其实,吴诩也该庆幸,他们家二郎可不像四胖李泰那样不知好歹,即使是上一世的李贤,也是一直是全心全意帮助李弘的,从没起过半分觊觎之心。
    而阿武本尊的是个儿子里,李贤的性格无疑是最像他母亲的,两个同样刚强的人硬碰硬,也难怪最后会出现那样惨淡的杯具!
    重活一世的李贤同学,显然已经能够自如使用从他母亲身上继承来的‘忍耐’这一美好品质。
    况且,那妖道虽然可恶,却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要弄死他,也不急于一时!
    想到这里,沛王殿下又恢复了面瘫神色,冷淡道:“孤身为臣弟,日后自当听凭兄长吩咐……算你说得不错!”
    说完这话,李贤同学总觉得自己还是输了一筹,正想再刺明崇俨一句。
    恰在此时,拉着小宫人去找点心的小三郎回来了。
    他像一只充满气的皮球一样,一下子跨过高高的门槛,然后蹦蹦跳跳往吴诩方向扑……
    “阿娘、阿娘~~~~点心来了~~~~~”小三郎一跳上榻,就往吴诩怀里拱。
    李小九陛下在旁看得胆战心惊,生怕这娃一头撞到吴诩的肚子上!
    好在吴诩早就业务熟悉了,一看到小三郎扑过来,就伸手抱住他的腋下,将他固定在原地。
    “三郎,你仔细些……”坐在另一侧的太子殿下也是惊得一身冷汗,见自家阿娘毫不费力就制住了皮球一样的幼弟,不由松了一口气。
    同样松了一口气,还有下座的小明道长。
    他怎么也没想到圣母吴诩身边居然还有这么个小魔星在!
    这周王殿下一直不为外人所知,谁知竟是个小吃货啊!
    还这么活泼,这要是不小心伤到了圣母肚子里的帝星可怎么办?
    趁着小三郎好奇地打量着殿中多出来的陌生人道士的时候,小明同学忙上下细看了一遍周王殿下的面相。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眼前这个孩子不但有九五至尊之相,其眉宇间的真龙之气竟然比他两位兄长都要强!
    这是怎么回事?!
    先前他给天后望气的时候,分明感到了天后身上的真龙之气十分强烈,由此推断其腹中之子必是未来圣主。
    之后,他又分别看了太子和沛王的面相,更笃定了吴诩肚子里那个就是大唐未来的帝君。
    因为,太子如今虽无夭寿之忧,但其身上的龙气不显,日后能否登基且不好说,即使能够荣登大宝,却因为无子嗣缘分,终是要将皇位传给自家兄弟的。
    而沛王的面相虽贵,眉宇间的戾气难消,祸福相伏,若是强求帝位,难免有殒身之祸!
    所以,沛王虽有帝王之缘,却无帝王之分。
    以明崇俨的观察,只要有李弘在一日,李贤就不会更进一步!
    所以,综合他的卜算结果,大唐未来的圣主还是天后的小儿子……
    谁知,周王的出现让明崇俨完全乱了阵脚。
    这孩子身上的天子气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天后身上的那股强烈的真龙之气又是怎么回事呢?
    小明道长整个人都斯巴达了,多年的算无遗策让他的自信心已经膨胀到了无穷大,可眼前的事实却如一根尖锐的钢针一样,一下子扎破了他的信心……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在同一时间出现两个疑似未来帝君,而且年龄相差不大这种事,明崇俨根本是闻所未闻!
    如今大唐天下太平,四海臣服,国力强悍无人敢撄其锋芒,并且可以预见今后的百年之内,大唐的国力还将继续蒸蒸日上,对外征伐之事虽不可免,却绝无萧墙之祸!
    所以说,一定是哪里出错了……
    小明道长的眉头皱得越发紧了
    看来,他还是太年轻了,学艺未精啊……
    正当小明道长满腹惆怅,纠结万分的时候,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武敏之忽然开口了。
    “真人觉得周王如何?”
    作为一个六识敏锐的武者,他大概是第一时间发现明崇俨看到小三郎时那异样神色的吧。
    吴诩和李小九一直只把小三郎当做一个普通小男孩在养,完全没意识到这娃也是有皇位继承权的,正如当年的李二陛下和一干文武都忽略了李小九的继承权,只把目光放在承乾和李泰身上。
    听武敏之忽然的一问,两人这才发现了玄机,不约而同看向懵懵懂懂的小三郎。
    难道,三郎他……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有大量的剧透啊,抚额……

第330章

第二十二章天下06
    其实;明崇俨之前的话真的很有迷惑性,像是说太子已经逢凶化吉了;后又说二郎的命运将服从于大郎……
    怎么听都好像是李弘可以避过早逝一劫;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什么的。
    可现在想想;这牛鼻子小道士也没肯定地说大郎一定能活过吴诩和李小九夫妇啊!
    吴诩不由黑了脸,说话说一半留一半什么的;这明崇俨已经有些神棍的潜质了!
    “真人觉得我这三郎如何?”吴诩倒要看看这明崇俨会怎么给三郎判词的。
    “周王殿下福泽绵厚;其天性宽厚;应有善报,只是要注意姻缘大事,所谓妻贤夫少祸……”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小三郎的福气是有的,可是他未来的娘子恐怕会对他的命运有碍;必须要谨慎选择。
    吴诩看看还只有三头身大小的小三郎,实在想象不出他将来娶妻时会是什么样子,就算是大郎,也还小呢……
    众人的想法大概与吴诩差不多,一时大殿之中有些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首先关注道小三郎问题的武敏之表哥,听明崇俨几句话里没有关于会危害到太子殿下的内容,就继续做冰山状,居然也没兴趣问问自己的面相如何。
    至于李贤同学,他在听说兄长不会早逝之后,就已经完全放心了,更管不了小三郎日后会不会被自家娘子辖制之类的小事,这娶娘子的事不是还有他阿爹阿娘把关的么╮(╯_╰)╭
    李小九陛下作为比较子控的爹,听小明道长说他家三郎是个耳根子软、怕老婆的,也没多在意,只要娘子上得了台面,多听听娘子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U╰)╭
    你看,他家阿武多能干啊,常常能想出常人之不能想之事出来,这样的娘子,难道不该多听听她的话吗?
    众人心思各异,只有当事人小三郎还是懵懵懂懂的,看阿韦等人已经把茶点都摆好了,就开开心心地招呼众人吃点心,还捧着个大盘子四下推荐他喜欢的酥点。
    小明道长原本还想继续作高人状的,结果看到肉呼呼的周王殿下捧着一大盘酥点,蹦蹦跳跳转到他跟前,他就hold不住了……
    好、好可爱!
    小三郎这一打岔,众人也不再做严肃状了,说说笑笑用了茶点,就各自告辞了——因为,天后娘子的例行休息时间到了。
    帝后二人召见明真人,并对其大加赞赏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泰山脚下的各个州县,朝野上下的人都好奇这个明真人是个什么来历,有消息略灵通点的都打听到黄安县令哪里去了。
    更多的人在当地知道一点明真人的名气,听说连天皇天后都特地召见了他,更是对其崇拜不已,一打听道明真人的住处之后,就争相恐后跑去拜访他,希望他能给自己看看相,算个卦什么的……
    “混账!贫道又不是那些江湖术士,算卦?测字?什么乱七八糟的!”在外人看来本应该是名声鹊起,风光无限的小明道长,这会儿才知道什么叫‘人怕出名猪怕壮’!
    不过短短两日功夫,他住的小院的门槛都被人踩矮了好几寸,连墙头都快被人爬塌,还有数不清的权贵发来请帖,拒绝哪家都不行……
    这日子没发过了!
    “大郎,要不咱们还是回豫州吧……”小明家的书童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再这样下去,在豫州的郎君也会知道他家大郎被二圣召见,还受到嘉奖的事,到时候大郎扮道士的事可就瞒不住了!
    可是,小明同学好不容易才逃家,怎么肯就这么回去呢?!
    再说,他名扬天下的光明大道已经在眼前了,叫他怎么能就这样放弃了呢?
    “回去不就是不打自招了么?”小明同学也是早有了主意,对他家一脸愁容的小书童道:“二圣不日就要返回长安,到时候我跟着圣驾一起北上……”
    “等我入了朝堂,穿上大红袍,到时候阿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啦~~~~~”
    大唐开国以来,以方外之人入仕的多得是,只要他成了朝廷命官,相信父亲也就不会计较他现在假扮道士忽悠人的事了……
    小明家的书童还是愁眉不展,“可是……大郎你明明答应过娘子,不在提做道士的事,还说来泰山事来游学的……”
    “我当初要不这么说,阿娘怎么肯放我出来?”小明同学十分鄙视地看了自家小书童一眼,然后道:“你难道没听阿娘身边的婢子提起吗?那个周氏有意与我们明氏联姻……”
    小明家的书童一听这话,嘴巴都张大了。
    那个周氏可是豫州当地的豪门大姓,多少人家上赶着去攀亲都攀不上呢,他家大郎居然这么一副嫌弃的样子,这是要闹哪样啊?
    “你这是什么蠢样子?你以为我们明氏什么样的人家?”小明同学一看自家书童那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这么聪明过人的俊才,居然会留着这么蠢的一个书童,要不是看着小子还有几分姿色,他早就……哼!
    一听自家大郎提到‘明氏’二字,小书童立刻反应过来了。
    他们明氏可是平原大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当初东晋的王谢两家都对明氏的祖上十分敬重,并且因为忌惮明氏的势力,不敢让明氏的人身居高位。
    这样看来,倒是周氏配不上他们家大郎了。
    “是了,我们大郎可是要当相公的人,日后定是能尚主的,那些小门小户之女,如何配得起呢……”小书童一脸自豪的蠢样,看得小明同学又是一阵眼抖。
    不说小明同学再一次感叹自家小书童只有一张脸可取而已,却说李小九陛下携百官在泰山住了一个多月,等到吴诩的身体状况适宜之后,就起驾回长安了。
    长安大明宫既成,帝后二人就直接搬进了新宫。
    这一年新年大宴,百官就在崭新的大明宫含元殿领的宴。
    当初李小九陛下表示要修建新宫居住,文武百官里起码有七成以上表示赞同,今日在这含元殿一聚,剩下的三成人也纷纷表示,这新修宫室的主意不错啊不错。
    如往年一样,新春大宴是由天皇大帝主持,长安辖下五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可以上殿领宴,接收新年福利等,政绩突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