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玉高中状元,林海在衙门收到不少同僚恭贺之声,家中大宴宾客,荣国府打发人来贺喜,贾琏考中了探花,家中也在设宴,就没有亲自前来给明玉道贺。金榜题名后就该洞房花烛时了,林家与江陵公主结亲之事人尽皆知,都恭喜林家双喜临门。
  北静王府出孝除服的日子在六月初三,贾敏和江陵公主翻了黄历,选了五月二十过大礼,六月十五正式迎娶颜雅南过门。
  五月中旬开始,菁玉着手准备操办除服礼,当年她办过公公的丧事,北静太妃对她的能力很是放心,将除服礼全权交由菁玉,再让水清从旁协助。
  这简直是菁玉嫁过来之后最忙碌的一次了,上至太妃下至弟妹,该穿什么衣服都得她来准备,还有祭祀的灵幡祭品,向亲戚朋友下帖子,邀请他们来参加北静王府的除服礼,以及除服礼的宴席规格,好在水溶把下请帖的事儿承揽了,菁玉才不至于累得趴下,终于在六月初一那天全部准备停当。
  除服礼那天,林海贾敏明玉黛玉涵玉全家都来了,菁玉整整有二十七个月没见到亲人,一看到贾敏就扑到她怀里,贪婪地感受着母亲怀抱的温暖,眼中热泪弥漫,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好些日子没见,贾敏见到女儿也是心酸激动,见女儿个头长高了不少,眉目间稚气尽消,已有了几分王妃的雍容,只是脸色略有些憔悴,虽精心装扮过,但她这个做母亲的如何看不出来,定是准备除服礼劳累到了。
  贾敏既心疼又欣慰,心疼女儿为此事劳累,但同时也说明她已经掌管了王府的官家权,太妃对她十分满意,不然这等要紧的事情也不会让她来操持,拿帕子擦了眼泪道:“咱们几年没见,好不容易重逢,一味地哭做什么。”拉了菁玉坐下,细细地询问她这些年的生活情况。
  黛玉今年十岁,渐渐知事了,有些话不好当着她的面说,贾敏便旁敲侧击地暗示菁玉,今日出了孝,把心思放在子嗣上,早些怀胎才好。
  菁玉听得心里直翻白眼,昨天晚上太妃对她也是好一番谆谆教诲,和贾敏的话如出一辙,无非是说她现在长大了,早点怀胎开枝散叶,实话不能说,就只能硬着头皮听,这种事情今后定然少不了,这都三年了,菁玉现在只希望除服之后水溶赶紧滚蛋出门,也省得她总被太妃催着生孩子。
  宾客陆续临门,菁玉出去招待客人,贾敏去陪太妃,黛玉和其他人家的姑娘们一起,由水溶的妹妹水清招待。黛玉今年刚满十岁,便有人意欲和林家结亲,席间向贾敏打听,贾敏却觉得黛玉现在说亲还早,就含笑回道:“现如今我们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我们老爷疼得眼珠子似的,怎么舍得早早把她许了人家,我们老爷说了,要多留她几年。”
  这时候卫家也来赴宴,南安太妃想起保龄侯夫人托她给史湘云说媒,见到毅勇伯夫人林潆,不禁眼前一亮,卫家长子卫若兰今年十三岁了,去年家中出孝后就去了军中历练,和史湘云年龄相仿,门第相当,岂非天生一对?遂上前和林潆说话,夸赞了若莲几句,便问起了卫若兰的婚事。

☆、第三世(九十四)

  林潆和南安太妃不过宴会上见过几次,交情不深,此刻问起卫若兰的婚姻,定是要给哪家小姐说媒了,她忽然想起自己看过的一些红楼梦索隐,有推测说史湘云和卫若兰定亲,是南安太妃做媒牵线,林潆并非讨厌史湘云,也不在乎门第出身如何,但各种索隐都推断说卫若兰和史湘云成亲后虽过了一段恩爱日子,却英年早逝,林潆身为其母,如何能让儿子再走上这条路,遂笑道:“多谢太妃关心,不瞒太妃,我们现在还没给兰哥儿相看亲事,皆因他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出现了一个赖头和尚才治好了他,那和尚说兰哥儿命里还有一劫,不宜早娶,方可无恙。事关孩子性命,我们不敢大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赖头和尚在书里出现过几次,她根本没见过,不过是拉了那和尚出来当挡箭牌而已,南安太妃总不至于为了这个亲自跑到卫家找老太太求证。
  贾敏和林潆坐在一桌,听得这话,想起七年前黛玉忽然昏迷不醒,也来了一个赖头和尚要化她去出家,被菁玉斥责了一通方才走了,当时林潆又不在场,如何知道赖头和尚,便信以为真,说道:“怎的那和尚也去过妹妹家里?七年前慧姐儿突然生病,药石无用,突然来了个赖头和尚要化她出家,我和老爷如何舍得,就打发了他。”
  南安太妃原本不信林潆之言,没想到贾敏也如此说,便信了七八分。
  林潆当然知道这事,笑道:“那赖头和尚是个得道高人,说的话虽不中听,倒有几分本事。那和尚真真可厌,要不是顾忌着他,我早央求太妃给我儿说一门好亲了。”
  南安太妃还能再说什么,只得笑了笑作罢,另看他人给史家做媒。
  卫家出孝已有一年多了,贾敏见林潆再没提过和离之事,也就不在这上头劝解她了,能自己想明白了最好,卫若莲偶尔提过一嘴,说父母现如今除了那些她听不懂的事情,什么机械科技之类的,很少再说别的话。从卫若莲所言不难得知,两人已是貌合神离,只要林潆不再闹着要和离,林海贾敏也不再劝解她了。
  除服礼后,水溶从书房搬回了卧房,晚间依旧在窗下睡榻休息。
  菁玉愁眉苦脸地道:“昨儿晚上太妃耳提面命,要我早些生孩子,眼瞅着我的逍遥日子马上就快结束了,你还是快出门浪去吧,好让我也消停会。”
  别说菁玉了,水溶前几天也被太妃说了一通,自是理解菁玉的情绪,温言道:“再过几天明玉成亲,好歹等过了他大喜的日子,他考上状元我没能亲自恭贺,这回可不能错过了。”
  水溶和明玉关系不错,等明玉成亲后再走不迟,菁玉没有二话,两人各自休息不提。
  菁玉这几天累得狠了,次日便起晚了,水溶早已不见踪影,紫菀端水进来伺候菁玉梳洗,笑道:“王妃醒了?”
  “王爷呢?”菁玉伸个懒腰,随口问道。
  紫菀掩唇一笑,回道:“王爷进宫面圣了,说晌午不回来。吩咐小厨房做了您爱吃的皮蛋瘦肉粥,已熬得差不多了,等您梳洗完就能用饭了。”
  菁玉心不在焉地洗了脸,坐在梳妆台前任由紫菀梳头,心思却早飞远了,她在推算今年会发生的事情,黛玉今年十岁,原着里这一年发生了不少事,秦可卿会死,九月初三林如海去世,接着元春封妃,明年就该修建大观园了。
  现在虽发生了不少变故,但宁国府之事没有人插手干预,想必秦可卿仍旧会死,只是林海已经来京城四年了,不在扬州,身体康健无病无灾,如果没有得罪庆熙帝,想来应该也不会出事。但她记得贾府前些年还了欠国库的八十万两银子,贾赦的爵位提了一级,但贾府为此大伤元气,内囊差不多都被搬空了,却不知还不会为了元春省亲修建大观园。
  早饭后菁玉去给太妃请安,闲话没几句就扯到了子嗣上,菁玉只能装模作样,低头脸红害羞,再说些漂亮好听的话来搪塞应承,她算是理解贾敏嫁到林家七八年没生孩子被他人耻笑说嘴的心情了,她可以不在乎,但古代女子以生育为首要任务,其中辛苦心酸可想而知。
  天黑之后水溶才从皇宫里出来,临睡前对菁玉道:“明玉成亲之后,我要去一趟江南,你随我一同去吧。”
  菁玉这几年的活动范围就是王府,再大点就是京城,早想出去逛逛了,而且出去了就不用听太妃唠叨了,十分干脆地答应了水溶的邀约,尔后诧异道:“去江南定是有事,是皇上吩咐的?”
  “皇上派我微服南下。”水溶点点头,其他不该说都没有说,庆熙帝登基至今不过半载,江南局势不稳,盐税和织造贪腐严重,让他去江南走一遭,且给了密旨,如有必要,可先斩后奏。
  此事关乎圣旨,菁玉知道不能多问,反正她也没兴趣,喜滋滋地道:“终于可以出去了,这几年关得人都要发霉了!咱们去不去姑苏?”苏樾以病重为由辞官回乡已有三年了,妙玉也能回家与父母团聚,若经过姑苏,自是要上门探望,李若还在蟠香寺,她们有四年没见了,菁玉心中十分挂念。
  “扬州姑苏杭州,都是着重要去的地方。”水溶也正想再走一遭蟠香寺,当年他找了个刺绣大师,来鉴定那幅绣画和菁玉做得荷包是否出自同一人之手,那绣娘看了半天,说都是顾绣的针法,但论手艺针法,绣画不及荷包,不像是同一个人做的,这个方法确认失败,水溶思来想去,干脆带着菁玉去蟠香寺见玄静师太,玄静师太乃得道高人,她一定知道菁玉的前世究竟是不是葭雪。
  很快到了六月十四,女方送妆男方晒妆,江陵公主给颜雅南的嫁妆除了当年给女儿韩瑾的那一份,另又添了一份规格相同的嫁妆,还有封存在户部的颜家家产,这一份的清单交给颜雅南,待将来有了孩子,一子随母姓,再继承这部分的家业。
  这天送妆的是颜雅南的表兄、韩悦的亲哥哥韩忆,大红的队伍从公主府出发,绵延不尽,绕着长安城走了一圈才进入林家,林家院子里满满当当,满目皆是喜庆的红色。
  今日晒妆铺床,明玉激动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着,三年前上元夜初见,思慕至今,终于功成名就花前月下,明天拜堂之后,他心心念念的人就成为了他的妻子,此后共度一生,只恨这一生也太短些。
  六月十五这天,林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黛玉一早起来就精心打扮了一番,进入六月天气渐热,她穿着应景的大红苏罗长褙子,系着水蓝色云锦绸裙,陪同贾敏招待前来贺喜观礼的各家太太小姐。外孙子大小登科,高中榜首那日,贾母没能前来贺喜,此番成亲大喜,携全家登门贺喜。
  菁玉回来得最早,一回来黛玉就黏着她不放,过了一会来了客人,黛玉才依依不舍地出去迎客招待,菁玉有心帮忙,却碍着身份怕旁人笑话林家没规矩,就在客厅静等。
  没等多久,忽见贾敏黛玉搀扶着满头银丝的贾母进来,后面跟着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三春,还有宁府的尤氏,另有一个女孩子十三岁左右,圆脸杏眼,花容月貌,菁玉看到她的第一眼心中就有了猜测,这该别是宝钗吧!
  贾母见到菁玉,连忙上前问好,菁玉赶紧扶住贾母,请她坐下,贾母拉着菁玉的手细细地看了她一回,笑道:“好些年没见,菁玉又出落得水灵了,这模样,越发像你母亲了。”
  菁玉挽住贾敏的胳膊娇笑道:“那是老太太会生养,把我妈生得这样好,我可不就跟着沾光了。”
  贾母大乐,贾敏轻轻一戳菁玉的额头,含笑嗔道:“就会耍贫嘴。”
  王熙凤笑道:“妹妹做了王妃,比以前更能说会道了。”
  “凤姐姐,谁不知道你是个最会说的,我对你甘拜下风。”菁玉看到平儿怀里抱着的一个女孩,看起来两岁左右,生得玲珑可爱,一双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菁玉一见之下就被萌得肝颤,上前逗弄,“凤姐姐,这就是你那个生在乞巧节的闺女了吧,快让我抱抱。”
  大姐儿认生,还没见过菁玉,小身子一扭趴到平儿怀里,奶声奶气地叫道:“不要……”
  王熙凤抱过女儿,柔声道:“姐儿乖,我怎么跟你说的,这是姑姑,要叫姑姑。”
  大姐儿这才扭头去看菁玉,乖乖地道:“姑姑。”
  “真乖,姑姑抱抱。”菁玉对这种小萌娃最没有抵抗力,真想抱在怀里亲一亲,结果大姐儿“嗯哼”一声,紧紧地搂着王熙凤的脖子,就是不肯让菁玉抱。
  众人见了都笑了,王熙凤笑道:“妹妹别急,你已经出孝了,说不定明年就能养个美玉天成的哥儿,就不用瞅着别人的孩子眼馋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贾敏也最挂念此事,王府不比别家,要是一直没有子嗣,她如何能拦得住水溶纳妾,有了孩子,才算是真正站稳脚跟。
  菁玉脸上一红,啐道:“贫嘴贫舌的,看我一会子不使劲地灌你。”然后让紫菀拿出准备好的表礼给大姐儿,王熙凤收下后教大姐儿向菁玉道谢。
  菁玉这才看向宝钗问道:“这位妹妹是谁,我以前没见过呢。”
  黛玉笑着把宝钗推到菁玉跟前,介绍道:“这位是薛家的宝钗姐姐,去年结识的一位大才女,也是凤姐姐的表妹呢,如今她们家在外祖母家暂住。”
  宝钗对菁玉规规矩矩地行礼道:“宝钗见过王妃。”
  “不必多礼,今儿不知道妹妹会来,也没个准备,这块玉佩就当是见面礼吧。”菁玉取下身上的羊脂白玉牡丹玉佩,心里不觉一笑,书中拿宝钗比牡丹,她今儿戴的玉佩恰好就是牡丹花,正配宝钗。
  宝钗接过玉佩再度行礼,“多谢王妃。”
  菁玉估计今天三春和湘云都会来,给她们都准备了礼物,命紫菀半夏一一送去,贾敏出去招待别的客人,不多时忽听外头一阵清脆的女音飘了进来:“林姐姐,老祖宗来了没有?”

☆、第三世(九十五)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菁玉心想定是湘云无疑,果然听黛玉笑道:“云丫头来了!”
  一群丫鬟簇拥着湘云进来,菁玉只觉眼前一亮,湘云今天穿得十分喜庆,一头青丝绾在头顶扎了个马尾,束着红色发带,身上穿着大红窄袖圆领袍,因天气炎热,领子并未扣上,翻出来露出里面的黑底金纹刺绣,腰束玉带,足登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行走之间潇洒不羁,整个人十分明媚活泼,人未至贾母跟前,就听贾母问道:“不是说云丫头来了?怎么来的人是宝玉呢?宝玉快过来,仔细外头晒着。”
  湘云快步走到贾母跟前,笑道:“老祖宗,二哥哥在外院呢,我是云儿。”
  贾母年老眼花,凑近了才看清是湘云,搂着她乐呵呵地说笑,引她来拜见菁玉。
  菁玉以前没见过湘云,此番首次相见,她已经准备了表礼,礼毕命人送上,湘云接过礼物致谢,又拉了黛玉宝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宝钗见湘云今天如此打扮,清爽洒脱,比以往曳地长裙的装扮更适合她,笑道:“偏你爱打扮个小子样,原来比女儿装扮更俊俏了些。”
  众人点头称是,今天客人陆续临门,黛玉便引宝钗湘云三春众姐妹去了花厅,与别人家的姑娘们一道闲话聊天,等吉时新郎接新娘归家拜堂。
  及至吉时,明玉和一众同僚朋友去往江陵公主府迎亲,迎亲队伍吹吹打打乐鼓不停,鞭炮更是放了一路,在公主府照例被刁难了一通,催妆礼催妆诗不在话下,到颜雅南闺房门口还被出了一道难题,要求新郎官写一首回文催妆诗才能放行。
  这文字技巧难不倒明玉,送上回文诗,顺利接到新娘子,拜别公主驸马,韩忆背着颜雅南上花轿,迎亲队伍再吹吹打打地返回林府。
  三跪九叩六升拜,新人送入洞房,湘云最是个爱热闹的,和庄韫琳一起去新房看新郎官掀盖头,黛玉虽然也想去看看,但她还有客人要招待,就吩咐雪雁让小厨房送吃食过去。雪雁笑道:“姑娘不必急,大爷早备下了呢。”
  新房里客人热闹了一回,前厅开席,明玉要去敬酒,此时菁玉黛玉才来到新房,陪颜雅南说话解闷。
  菁玉守孝就是两年零三个月,好久不见颜雅南,只见她个头猛长了一截,五官也长开了,青春少女气息宛如蓓蕾初绽,正是花季最美时节,能嫁给两情相悦之人,也是一种幸运,然而颜雅南身上的压力也不小,身为长子媳,一肩挑两房,至少要生两个儿子才算完成任务。贾敏生了两子两女,人人羡慕,可谁又知道她生育子女时面临的风险承受的痛苦。这劫数,天下女子都未能幸免。
  菁玉和黛玉改口唤颜雅南为嫂嫂,颜雅南一张俏脸顿时红了个透,她今日嫁到林家,往后就是一家人了,和丈夫两情相悦,公婆和顺,小姑子也是好相处的,人生如此,亦无求了。
  明玉成亲次日,水溶准备南下,之前对太妃说要带菁玉一起去江南,太妃原本不愿意,但水溶一再坚持,太妃转念一想,出去逛逛也好,说不定回来就有孕了,这才同意菁玉陪他一起出门。
  菁玉女扮男装,和水溶装作兄弟,只带了凌季同一个侍卫,三人轻装上阵乘船南下。
  水溶本就生得俊美,菁玉作男装打扮,竟也不弱于他,面若敷粉,唇若涂朱,好一个翩翩公子哥儿,只是没有像水溶一样散发着“小爷不好惹”的气场,刚上客船不到一天,就有个四十多岁的行商盯上了他们。
  那行商好龙阳,见到水溶菁玉的模样风姿,魂都飞了一半,两人察觉有人目光不善,水溶阴狠地盯了回去,那行商吓得一个激灵,慌忙跑了。菁玉乐得肚子疼,手上折扇一转,原想挑下水溶的下巴调戏调戏开个玩笑,临伸手时又改了主意,低声笑道:“怎么到哪都能遇到基佬,你这桃花也忒多了吧。”
  “哦,敢打我主意的人,不是死就是残,他要是不想活,我不介意送他一程。”水溶眸子一冷,淡淡地道。
  菁玉脸上幸灾乐祸的笑容顿时凝滞,过了片刻问道:“那安郡王呢,我那夜打了他,你就没趁他病要他命?”
  水溶面不改色,轻描淡写地道:“如此良机怎会错过,我不过是补了一脚而已。”
  菁玉呲地吸了口凉气,不用说,这一脚定是补在某个关键位置了,果然,听到水溶极低的声音传入耳中:“断子绝孙。”
  菁玉脸色唰的一下全白了,蓦然觉得身边的人冰冷得可怕,她不过是揍得赵弦生活不能自理,水溶更狠,竟然让那货断子绝孙了!她忽然想起以前听明玉说赵弦伤愈后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王府里下人触了他的霉头就是死路一条,看来不仅是因为夺位无望,还失去了生育能力,才让他变得如此暴戾。
  “你是不是觉得我太心狠手辣了?”水溶忽然转头看向大惊/变色的菁玉,眉峰挑起一缕冷笑,阴冷的恨意从齿逢里迸出来,“他该死,若他没有那个身份,我岂能容他活到今天。”
  这彻骨的恨意,让炎热的空气也冷了下去,菁玉又倒吸了一口气,胡思乱想地猜测着,水溶这么恨赵弦,他该不会是小时候被赵弦那什么过吧……
  菁玉正在脑补,忽听水溶道:“我十二岁在长白山驯服了星驰,这件事你知道。”
  “嗯,我知道。”菁玉一愣,这事跟赵弦有啥关系?怎么突然跳到这里来了?
  “那时候金国官员要截杀我,好抢了星驰进献给金国大汗,我从长白山逃回山海关,在锦州差点被人杀死,被一个九岁的乞儿所救。那孩子叫陈箜,本是大靖百姓,流落异国他乡,他救了我,我当然要妥善安置他,回到山海关后,我派人送他回京,想送他去尹宅拜师。”
  “后来呢?”菁玉隐约觉得这孩子出事了。
  “后来,他们途径唐山,遇到了赵弦,赵弦哄骗护送陈箜的士兵,说他也要回京,可顺路带陈箜回去。等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晚了。”水溶手背上青筋暴起,牙关咯吱作响。
  菁玉大惊失色,看水溶现在的反应,再联想到赵弦好男色,陈箜一个孩子,定是遭了他的毒手,连孩子也不放过,赵弦这种变态就该去死!
  “我赶回京城之后,陈箜已经不堪折磨,自尽了。”水溶双眼发红,宛如发狂的野兽,“我六岁的时候入宫读书,他那时候才十岁,竟然就想对我下手,我学过武功,他拿我没办法,但其他人,他是皇子啊,谁敢对他说个‘不’字。他手里头不知害了多少孩子的性命,让他断子绝孙,算便宜他了!”
  “干得漂亮!”菁玉拍手鼓掌,“早知道那货这么可恶,我就该剁了他三条腿!”
  水溶突然身子一抖,呲着牙道:“你一个姑娘家,说话怎么口无遮拦。”
  “怎么了,那厮做得恶事,我就说不得了?”菁玉面不改色心不跳,眼珠子一转压低声音道:“皇上能派你微服探查江南,说明你还是很得圣心的,那货再没翻身的可能了,要不要一不做二不休,给那些孩子们讨个公道?”
  水溶绷起脸,瞪着菁玉训斥道:“林菁玉,你知不知道你这话足以让你掉十回脑袋?”
  水溶一本正经地冷着脸,菁玉看得噗嗤一笑,道:“别吓唬我,我又不是吓大的,我要是怕,三年前就不会揍得他生活不能自理,你要是怕,怎么会补一个断子绝孙脚?那种垃圾,多活一天我都嫌弃他浪费空气呢!”
  水溶大笑拊掌,悠然笑道:“说得好,那咱们就好好谋划谋划,怎么天/衣无缝地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这下轮到菁玉抖了一抖,她以前怎么就没发现水溶这厮还是个笑面虎呢,谋划杀人说得跟吃饭一样随意简单,不过赵弦就是该死,菁玉对此一点愧疚心理都没有,反正只要不是亲手杀人,她就不会折寿,出谋划策配毒/药,她都乐意奉陪。
  当天晚上,那被水溶一眼瞪回去的行商又不死心地凑上来搭话了。
  水溶和菁玉虽是微服出行,穿着打扮却不俗,一眼看过去就是哪家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哥儿,这种身份没人敢惹,那行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