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修改一点不合逻辑的地方
☆、第三世(二十)
下午林海从衙门回到家中,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时贾敏笑道:“悠悠有好事跟老爷说呢,老爷听了必定高兴。”
林海见菁玉眼角眉梢皆是得意之色,饶有兴趣地问道:“有什么好事?悠悠捡到宝了?”
明玉早先见识过了菁玉的实验成果,当时震惊不已,现在已经平静下来了,笑着说道:“妹妹没捡到宝贝,她玩了几年泥巴,居然玩大了,没想到她竟成功了!”
“真的?”林海惊讶地脱口而出,不可思议地看着菁玉,满眼的震惊和激动欣喜,“我只道你是玩玩,竟真成了?”当年菁玉在自己的院子开辟了一小块水田种水稻,林海和贾敏都没拘着她,只以为她是小孩子心性贪玩,没想到她竟然坚持了四年,更没想到来了扬州正式交给佃户种植实验就成功了!
林海大喜过望,若将新品稻种推广开来,这可是于国家民生功在千秋的大事啊!他林如海的女儿立了大功了!
菁玉得意洋洋,点点头道:“成了,而且产量提高了三倍呢!”指着丫鬟刚盛好的米饭笑道:“这就是那新米做的,父亲尝尝看。”
林海尝了一口,新米本就清香爽口,不知是不是心里因素,自己女儿辛苦了四年的研究实验成果吃在嘴里,味道和口感都前所未有的好,赞许道:“民以食为天,水稻产量提高,国库粮食充盈,百姓也能吃饱饭,悠悠真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我这就写折子上奏朝廷,好在全国推广种植。”
菁玉还有顾虑,只实验一次还不能证明真正成功,连忙说道:“父亲别急,扬州气候好,能种再熟稻,不如先把这些种子发下去再种一回,等过几个月收割了再看看,若产量稳定,再上奏朝廷不迟。”
“还是悠悠考虑周到,明儿我让林皓把种子发下去,等十一月成熟了再说。”林海高兴过头,只想着将此等大喜事上奏朝廷,却不懂种地而没有想到这一层,看到菁玉欲言又止,流露出请求之色,便猜到了她的想法,说道:“你是不是想去庄子上培育新种?”这个他却不支持了,贾敏再过两个月就临产了,菁玉负责管家,正是关键时刻,哪里能让她去庄子,再说,林家的嫡长女去农庄,虽不用亲自下地,但整天盯着秧苗做实验,抛头露面怎么行,传出去可不好听,万一不防再遇到什么歹人,女儿的名声都毁了。
菁玉看到林海的脸色就知道他不同意了,她也想到了这一层,己料到不能亲自去做实验记录,只是有点不大甘心,现在也没很失望,那便退而求其次,说道:“女儿虽有此心,但母亲即将临盆,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去。只是想请父亲挑选几个精通种地育种的人,女儿将这几年的研究理论和实验记录给他们,让他们来培育新种。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女儿自是不能和孔明相比,能多几个人实验育种,集众人智慧,想必结果能比现在更好。”
“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只不过闺阁笔墨如何能流出去,于你闺誉有碍。”林海和菁玉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明玉,明玉正在给卫若兰夹菜,冷不防两道目光齐刷刷看过来,看得他猛地抖了一抖,瞬间明白了父亲和妹妹的打算。
“父亲您就饶了儿子吧!您不知道妹妹这几年写了多少东西,那一摞一摞的,我得抄到什么时候去。”明玉哭丧着脸求饶,他以前还嘲笑过菁玉写的实验记录都快赶上一套四书了,现在让他把四书抄下来,真真是苦死人的差事。
贾敏看着儿子笑而不语,林海正色道:“懋哥儿,你妹妹立了大功,这是为国为民的好事,让你出点力是你的荣幸,将来功劳也有你一份。怎么还推三阻四的,再说,我有说让你去抄誊一遍了吗?”
明玉恍然大悟,一拍脑门笑道:“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咱家不是就有刊印书籍的铺子么,我把妹妹的记录册子拿去做成印本不就成了。还以为父亲您让我抄一遍呢,可把我给吓着了。”
众人都笑了,一顿饭吃得格外香甜,新米爽口,泡着鸡汤肉沫,黛玉也比平时多吃了小半碗,饭后林海牵着黛玉陪贾敏去花园散步消食,明玉则跟着菁玉去她的书房拿实验记录册子。
菁玉已经将这些年记录的东西都整理齐全了,分为基础理论篇和实验记录篇,一页一页都做了编码,跟明玉交代清楚。这四年她记录的册子几乎堆满了整个书桌,装了两大箱子,由明玉的小厮抬去了外院。
明玉办事麻利,第二天就去了书铺,亲自督查刊印校对,这些内容不比其他书籍,错一个字都不行,忙活了一个月,所有的册子都校对完毕,正式刊印出来,明玉把原稿又送回菁玉处,将印本送到林海跟前。
林海早已将稻谷发放给自家良田庄子上给佃户种植,因是实验,亦给了些好处,好让佃户用心照料,收到明玉送来的印本,立即发给他在各地寻来的精通农学之人。士农工商,虽说农在前,但世上的读书人大部分都以科举为要,读过书的人都天生有优越感,从骨子里就瞧不起种田耕地这些事情,因此精通农学之人十分难找,林海在儿子刊印册子的一个月间派人去各地搜寻,也只找到了两个人而已。
二人家中小有家产,科举却屡试不第,只得将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自己种田耕地亲力亲为,亦钻研过增产之法和改进农耕器具,二人被林海请到扬州,皆受宠若惊,再看到水稻增产的理论和实验记录心得,两人惊奇感叹如获至宝,答应了林海的安排,去庄子上负责这次实验和新种培育。
展眼中秋节过,九月初七那天贾敏发动,阖府紧张忙碌,林海也没去衙门,在家守着贾敏生产。
贾敏上了年龄,这一胎怀着的时候就不大好,身子比以往弱了许多,胎位也不大正,挣扎了一日,一盆一盆的血水从屋里端出来,隔一阵子就能听到痛呼声从屋里飘出来,一声声落在林海心里就像是一下一下悬着的尖刀,天气已经转凉,身上的衣衫却被一层层汗水浸湿。
明玉今天没去上学,告了假守着母亲,卫若兰也懂事了,知道舅母今天的情况非比寻常,紧张地大气也不敢出一声。黛玉听到贾敏的惨叫,吓得小嘴一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边哭一边向产房跑过去,“妈妈,我要妈妈。”
黛玉一哭,林海煞白的脸色又白了几分,上前一步抱起黛玉柔声哄道:“慧儿乖,母亲没事的,别哭了。”
黛玉哭得更厉害了,小身子扑腾着就想进去找贾敏,林海心乱如麻,菁玉上前接过黛玉,说道:“父亲,我把妹妹抱回去哄她睡一会。”贾敏的情况本来就不大妙,黛玉再哭闹不止,更让林海心里烦忧,菁玉抱着黛玉疾步走回住处,黛玉仍哭闹不停,眼泪鼻涕蹭了菁玉一身,菁玉顾不上这些,抱着黛玉回去哄了半晌不见好。想是黛玉被贾敏的声音吓着了,人虽然还小,内心深处却知道挂念母亲,菁玉没办法了,只得点了黛玉的昏睡穴,让她先睡上一阵子。
黛玉渐渐安静下来,菁玉将妹妹小心翼翼地放下,给她盖好被子,嘱咐宁氏和自己的大丫鬟紫菀好生看着,然后一路小跑跑回了贾敏的院子。
恰好有丫鬟来请林海用饭,林海一腔心思都在贾敏身上,听到这话更是烦乱,怒啐道:“这时候吃什么饭!还不快滚出去!”
那丫鬟吓得花容失色泪水涟涟,再有天大的事也不敢上前去打扰林海了。
夕阳落山,天色渐黑,产房里贾敏的痛呼声渐渐转弱,孩子却仍未生出来。
菁玉的心一点点变得冰冷,明玉的脸色亦十分难看,林海急得大声道:“不生了,敏儿,不生了!”
一个稳婆急匆匆跑出来,身上还有血渍,满头大汗焦急地对林海道:“老爷,太太怕是难产,请老爷示下,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菁玉眼前一黑,稳婆的一句话让她几乎站立不稳差点摔倒。
林海手脚冰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却听贾敏嘶声力竭的声音传出产房:“保孩子!老爷,一定要保孩子!”
“保大人!”林海浑身一颤,想也不想地冲口而出,“敏儿,我要你平平安安,这孩子咱们不要了!”
菁玉心里一片纷杂,不对,书里明明写了林海还有个儿子的,算算年龄和时间正是这一胎,贾敏也不是在一年去世的,她一定会平安生下这个孩子,怎么可能在今天发生这种事呢!可现在这种情况,竟到了大人孩子二选一的地步,管不了那么多了,什么未嫁女孩不能进产房,为了贾敏的命,这些破规矩统统都死一边去!
菁玉握紧了双手,突然飞快地冲进了产房,林海的惊呼和稳婆的惊叫全都抛诸身后,若这个孩子没了,贾敏岂能不大受打击伤心痛苦,说不定身子就此垮了,还能再撑几年?无论如何,她都必须要拼尽全力保住贾敏母子平安!
作者有话要说: 林海和贾敏很相爱,在本文里他们算是模范夫妻了,但贾敏生孩子的疼痛和死亡的风险,林海都不必承担,生孩子真是太可怕了!
小修改了一下,女主会对自己绝育,有读者说太狠,没办法,又不是在现代有很多避孕措施,在古代就没辙了。女主不会因为不想生孩子而对男人下绝育药,为了自己的私欲伤害别人的事不会做的,除非被伤害得太狠了为了反击才会去做。
这一世婚姻不能自主,她不能有不嫁人的选择,嫁了人也没有不生孩子的选择,除了让自己绝育没有更好的法子。
☆、第三世(二十一)
菁玉破门而入的时候几乎和端着水出来的稳婆撞上,一个侧身避开,入目看到产床上一片血红,贾敏满头大汗,脸色苍白,丝丝头发粘在脸上,因为剧烈的疼痛,脸上的肌肉几乎扭曲地不成样子,无力地躺在软枕上,丝绸被面被一双惨白的手抓地皱成一团。
“菁玉?你进来做什么?快,快把大姑娘拉出去!”贾敏大惊失色,虚弱的声音里慌乱不堪,产房是血腥不祥之地,女儿才九岁,怎么能进来这种地方!
林海冲到门口大喊道:“悠姐儿你做什么,快出来!”本来贾敏的情况就万分危急了,大女儿竟在这个时候添乱,林海不由自主地陡然拔高了声音,严厉而急切,屋里的稳婆也吓得不轻,赶紧上前去拉菁玉。
“我不会出去的,我进来是为了救母亲的命!”菁玉双臂用力一甩,挣脱几个稳婆,疾步走到产床边,欲掀开被子一瞧,稳婆却还拉着被子不让她看,菁玉急火攻心,怒道:“让开!”
那稳婆被菁玉发怒的样子吓了一跳,手上力道一松,菁玉一把掀开被子,先检查宫口开了几指,十指全开,然而胎儿胎位不正,脚竟先出来了,这种情况生孩子要多凶险有多凶险,几个稳婆都吓得面如土色双腿打颤,要是一般的人家,她们估计都吓得跑路了。
菁玉心里暗骂,这群稳婆也算是经验丰富了,遇到这种情况居然都没了主意,要先正了胎位才能顺利生产,她们却不让贾敏积攒体力,现在虚弱成这样,能生不生得出孩子还是两说,当务之急得先把胎儿推回去,待胎位一正,再帮助贾敏用力娩出胎儿,只要没有出大红,贾敏的命就能保住了。
菁玉一边推胎儿的脚一边向外喊道:“父亲您快进来,母亲需要您的帮助!”林海学过雪峰派入门内功,好歹练了二十多年,内功有所小成,输送一点内力给贾敏助她恢复体力不在话下,菁玉虽然也可以这么做,但她一出手就露陷了。
林海现在六神无主,听到菁玉叫他,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了,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产房,来到贾敏身畔,紧紧地抓住她的手不停地抖着,对菁玉道:“我做什么?”目光却一眨不眨地看着贾敏一刻也不敢移开。
“父亲快给母亲送点内力,等我顺了胎位,母亲才有力气生孩子。”说话之间,胎儿已经推回去了,菁玉双手按在贾敏高高隆起的小腹上理正胎位,进行外倒转术。林海依言与贾敏手心劳宫穴相对,运转内力,将自身真气送入贾敏体内。
贾敏已然累得虚脱,听到女儿井然有序地安排,纵使满心疑惑,想说什么却没力气开口了,只感觉到一股热气从手心进入身体,让被痛苦碾压的神经逐渐松弛,好累,好想闭上眼睛睡一觉,剧烈的疼痛却不停地撕扯着她的意识,为了保住这个孩子,她不能倒过去,竭力对抗着浓沉的睡意。
胎位终于理正,菁玉命稳婆开始接生,对贾敏郑重而紧张地道:“母亲,胎位顺了,我让您用力您就开始用力。父亲,您要一直帮着母亲,她现在体力不支,只能靠您了。”
林海用力地点点头,继续为贾敏输送真气。宫口已然全开,胎位一正,贾敏听从菁玉的指挥开始用力,胎头很快滑出产道,接着胎儿的身子也顺利娩出。贾敏是经产妇,原本生产就比初产妇要快一些,只不过胎位不正才折腾了这么许久,现下终于生出了孩子。
然而,那婴儿滑出母体,竟双眼紧闭通身发紫,脖子上缠了两圈脐带,一声也不吭,一动也不动,竟是个死婴一般!
林海见状,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面露悲戚之色,贾敏挣了命生了个儿子,却是个死婴,几番折腾,她如何承受得住。贾敏眼若死水面如金纸,几个稳婆更又吓了一大跳,面面相觑,连脐带都忘记剪了。
“愣着干什么,剪脐带。”菁玉沉声吩咐,这种脐带绕颈的婴儿她接生过,在穿越前也听自己亲妈说过,生林豪的时候胎儿脐带绕颈三圈,出来就没声没呼吸,以为自己生了个死婴,还是接生的婆婆用人工呼吸的法子把婴儿给救了回来。
林豪都能活,菁玉必须也要试上一试,贾敏和这个孩子都不能有事!
稳婆剪好脐带扎紧,菁玉立即上前给婴儿做人工呼吸,她内力深厚,气息绵长,坚持不懈地给婴儿做了将近半个时辰的人工呼吸,那婴儿终于有了反应,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声音虽然虚弱,到底还是有气息了。
林海和贾敏紧张地看着菁玉施救,脸上血色全无,终于在听到婴啼之后长松了一口气,贾敏如释重负,眼眶一红,泪水止不住地汹涌而出,握紧林海的手激动地哭道:“老爷,孩子活过来了,孩子活了!”
林海亦激动万分,眼里一点湿润,抱紧贾敏心疼地道:“敏儿,你受苦了。”
婴儿有了气息,稳婆赶紧抱了婴儿擦洗干净裹入襁褓,菁玉紧张忙碌了这么久,早已累得满头大汗,头发湿了大半,背心也是一片汗渍,她匆匆洗了把脸,立即上前为贾敏诊脉检查身体。
险之又险,经历这一天一夜,贾敏未出大红,躲过了最危险的情况,脉象虚弱不堪,却暂无性命之忧,菁玉心里几乎绷断的弦终于松了下来,拍了拍胸口,又哭又笑地道:“母亲没事,母亲没事。”
自从上辈子当了女医给人接生,见过生产的过程之后,菁玉就对母亲格外感激心疼,包括那个穿越前重男轻女的母亲,每一个人来到人间的过程都是踩着母亲的命啊,不过后来发生的种种让她消磨了对穿越前母亲的感情,而穿越后给予了她生命的三个母亲,无论是周漪澜王春还是贾敏,都是她林葭雪最大的恩人,她们冒着死亡的风险让她来到了人间,即使保留了前世的记忆,她对她们的感情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婴儿裹入襁褓,稳婆送到林海贾敏跟前,两人细看,新生儿瘦瘦小小,看起来有些天生的弱症,贾敏怀抱婴儿流泪不止,伸手拉着菁玉道:“多亏了悠悠,不然我们母子现在还不知有没有命在,好孩子,委屈你了。”
自古规矩,产房血腥不祥,男人小孩和未嫁的姑娘都不许进来,菁玉今天不顾规矩地冲进来,还让林海也进入产房,若传出去她就要被人笑话了,可今天如果菁玉不进来,贾敏和这个孩子势必就得二选一一生一死,无论哪种选择,对林海和贾敏都是极大的痛苦打击。
比起她们母子平安,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规矩!可同时贾敏和林海心里的疑问也越来越大,女儿只是自学医书,今天这迅速的反应合理的安排,竟不像第一次见这种场面,不由问道:“悠悠,你怎么懂这些的?”
菁玉作出激动又兴奋的模样,献宝邀功似的对林海贾敏甜甜笑道:“我从书上看到的啊,书里说妇人生产,胎位不顺则险,须以手推外倒转术,手法都记录得很详尽呢。我看母亲又累成那样,想着父亲练过武功,能以内力让母亲积攒体力,就试试呗,没想到竟成功了!父亲,母亲,我觉得我有当神医的天赋呢!您二位真的不考虑考虑找个名医好好教教我?说不定以后我就成华佗在世,扁鹊重生呢。”
一席话逗得林海贾敏不由失笑,林海看着自家女儿,这些年来自学水稻育种,自学医术,心性和天分都极为难得,只可惜是个女孩,若为男儿,她立下如此功劳,圣上定会赐给功名,林海叹道:“我们以前有个朋友是名医,可惜她早早地去了,不过她妹妹还在京城,如今已是长安第一名医了,你若有心想学,等咱们回了长安,让她好好教教你。”林家的嫡长女自然不必抛头露面当女医,但学了医术却是大有好处,虽说林家没有宅斗阴私,但如今他已是实职三品虚衔二品,他的嫡长女将来许嫁,夫家的身份门第只高不低,家族大了,难免有些后宅之争,懂医识药,自然就不会在饮食药物上中了别人的圈套了。
“真的啊!好想快点回京城呢。”菁玉表现得很是雀跃,她知道林海说的正是安然,等回了京城,她自然必须要去见安然的。
贾敏分娩时听到了黛玉哭着要进来找她,担忧地问道:“慧姐儿呢,我听她哭得厉害,现在如何了?”中午黛玉一哭,菁玉就将她抱回了住处,怎么哄都不见好,哭着闹着要妈妈,无奈之下点了她的昏睡穴,想必现在早醒了,睡了一觉应该能好些,由乳母丫鬟照顾着没带过来。
林海柔声道:“早哄好了,怕她又哭闹就没带她过来,先让大夫来给你瞧瞧。”
产房已经收拾干净了,大夫进来给贾敏诊脉开了药方,林海再三问过大夫,确认贾敏身体虽虚弱却无性命之忧,精心调养即可,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让贾敏安心歇息,抱了幼子出门给明玉黛玉看看。
明玉在外不得进去,担心了好久,见父亲妹妹出来时脸色平和,才知道母亲平安无事,和他们一起去往黛玉的住处。
黛玉睡了一觉,醒来就好多了,没有再哭闹,现下虽然夜深,但她早先已经睡过,精神头正好,在屋子里坐着小车被丫鬟推着玩。
看到父兄姐姐进来,黛玉立即让丫鬟把她从小车里抱出来,蹦蹦跳跳地跑到林海脚下,扯着他的衣角仰头好奇地看着林海怀里一团红红的襁褓,嘟着嘴道:“弟弟坏,这么久才出来。”
林海等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明玉笑道:“弟弟还小呢,等他大了你教教他,以后别这么坏了。”今天的情况比黛玉出生时还危险,明玉对这个弟弟既心疼又恼他,害得母亲受了那么多苦,差点连命都没了。
林海把幼子放在黛玉床上,黛玉趴在床沿上看着红彤彤皱巴巴的小婴儿,一脸嫌弃地道:“弟弟好丑,我喜欢哥哥姐姐,哥哥和姐姐都好看。”
林海和菁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明玉却干笑了两声,都想起了黛玉刚出生时明玉嫌弃黛玉丑的情形,不过当时菁玉噎了明玉一把,踩了明玉最不想听别人说他好看的痛脚,不过黛玉是他们最疼爱的小妹妹,现在还不满两岁,她说他好看,他也只得干笑认了。
“你生下来也跟他一样呢,过几天就长开了,就变好看啦。”菁玉摸了摸黛玉的后脑勺,心里给她点了个赞,不错不错,林家这一家子颜控遗传地很好嘛。
贾敏这一胎凶险万分,险险送了命,好不容易母子平安,身体却败坏了不少,恶露不断,体虚乏力,坐了双月子,方才稍微好了一些。林海心疼不已,家中大小事务都亲自管理,长子长女协助,不能让贾敏再操心劳累了。
幼子满月那天,林海和贾敏商议之后,给幼子起了乳名涵玉,学名从兄长而起,单名一个“志”字。涵玉出生时太险,不仅贾敏身体不好,他也比兄长姐姐弱了很多,出生才两个月,大夫已经请了好几回了。
好在两个月后,涵玉的身体有所好转,一天好似一天,贾敏这才放下心来。
十一月中旬,扬州再熟稻收割,种植了菁玉种子的佃户们上交了实验粮食,产量比上次有所下降,但仍然比往年高了两倍有余,菁玉对此有所准备,双季稻总收成比单季稻多,单次产量却不如单季稻,这个实验成果仍旧可喜。林海当即写了奏折,附上实验稻谷样本,命人加急送往京城。
盐科御史照例是一年一任,林海上任至今整整一年,盐商进贡的冰炭银子他收,却从不收办事的银子,义忠亲王倒了,甄家最近也安分了,没有人在盐税上伸手黑钱,今年的盐税比往年竟翻了一番,处置了一些盐枭,正经的盐商生意都好做了许多,不知元康帝是否有心让他连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