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世(四十六)

  水溶明确拒绝,明玉便不好再说什么了,似林家这般门第,嫁女儿都等着别人家来求娶,哪有主动许配的理,只得悻然作罢,去找贾敏传达水溶的态度。
  此时贾敏正和林海说起菁玉的亲事,道:“菁玉明年就及笄了,这亲事不能再拖,只是咱们想着等六皇子成亲之后再给菁玉说亲,谁承想六皇子至今还未娶妻,况且我听懋哥儿说,六皇子好男风不近女色,他可跟老爷提结亲的事了?老爷可千万不能答应啊!”
  林海这一惊非同小可,皱眉气恼道:“既不喜女子,又想娶我林家女儿,哪有那么好的事情!”顿了顿道:“来提亲的人家里,你可有中意的?”
  贾敏叹道:“四年前皇上重申放足令,菁玉不知背了多少骂名,现在没人敢骂她了,但在扬州,记恨咱们家的人可不少,所以我也没打算在扬州给她说亲。京城里的情况咱们都不了解,虽说来信提亲的人家里有不少门当户对的,但对方的人品如何都不好打听,我也没敢贸贸然应下来。老爷觉得世子如何?明玉对他很是推崇,说他样样都好。”
  明玉和水溶相处时日较多,而且明玉很是心疼弟弟妹妹,在妹妹的亲事上更是谨慎,他能说水溶不错,贾敏便放心了。
  林海眼前一亮,笑道:“真是眼在天边近在眼前,我怎么把世子给忘了,菁玉比他小一岁,两人小时候就认识,也算不得盲婚哑嫁,王妃跟你又是手帕交,只一点不好,将来世子袭爵,一屋子姬妾,咱女儿少不了要受委屈。”
  忽听门外丫鬟通传道:“老爷,太太,大爷来了。”
  贾敏奇道:“懋哥儿这么晚了过来做什么?”走过去开了门,明玉走进屋,看着父母欲言又止,一脸的郁闷。
  林海问道:“这么晚还过来,可有什么要紧的事?”
  明玉颓然道:“父亲和母亲在说妹妹的亲事吧,刚我跟世子也提了提,谁承想世子说他心有所属,无意和咱们家结亲,我赶紧过来跟您二老说说,妹妹的亲事如何,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林海贾敏对视了一眼,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水溶竟然是个痴情公子,如若不然,他今年都十五岁了,以他的身份门第,想要和北静王府结亲的人家哪里会少,他至今尚未定亲的原因竟是因为心里已经有了人,而对方的出身肯定不高,否则早就结亲了,水溶又何必等到现在。
  罢了,既然水溶心有所属,那姑娘将来做不成王妃,当个宠妾还是可以的,水溶虽不至于宠妾灭妻,但身为妻子,丈夫的心思都不在自己身上,嫁过去也是守活寡,林海贾敏夫妻恩爱,哪里舍得女儿眼睁睁看着夫君宠爱姬妾把自己这个正室冷落一旁。因此,北静王府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次日林海打点行装,准备回扬州衙门处理武鹤轩一案后续事宜,林海一走,赵弦也没理由继续留下,便和林海一起出发,水溶还有些事情要问玄静师太,便答应贾敏留下养伤。
  从姑苏到扬州不过两天,途中赵弦提出和林家结亲之事,话里话外透露出将来成定大事,林家长女便可位主中宫的意思。
  林海已知赵弦打算,他既不近女色,那么和林家结亲,无非就是为了林家的权势,林海虽远在扬州,却掌管着国库要紧的经济来源,手里可谓攥着元康帝的钱袋子,皇子争储夺位,拉拢势力,最不可缺的便是银子,赵弦看重林家有权有钱,却唯独没有看重他林如海的女儿林菁玉。
  林家长女若成皇后,林海这个父亲便是名正言顺的国丈,然而这承诺虽好,却是个不切实际的画饼,林海简在帝心,如何不知元康帝最厌儿子结交大臣,他若真成了赵弦的老丈人,只怕这画饼还没摸着,自己就先被当今猜疑了。
  林海客气而疏离地微笑道:“下官和内子不求小女夫贵妻荣,只盼着小女能嫁个志同道合一心一意的夫君,小女萤豆之微,如何配得上殿下。”
  赵弦剑眉微蹙,一丝阴霾在眼底一闪而过,喜怒不明的笑意蔓延过唇角,缓缓说道:“林大人真是个疼爱女儿的好父亲啊。”
  林海如何听不出赵弦语气里已有不悦,面上含了得体的笑意,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等将来殿下当了父亲,想必亦然。”
  赵弦哈哈一笑,将此事撂过不提,心中冷笑一声,对于不识好歹的人,就没必要再手下留情了。
  且说林海走后十天,水溶身体痊愈,准备启程回京,贾敏手书一封,请他带给北静王妃赵婧。结亲的事是不成了,但水溶毕竟两次出手相救,还因此负伤,总要把事情给赵婧交代清楚,不然将来再见,赵婧必定怨她瞒着水溶受伤之事。
  展眼到了四月底,院试考期渐至,明玉赴场考试,贾敏在家倒不如何担心,明玉的才学如何她再清楚不过,即使不能像林海那般连中大小三元,榜上有名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考试之后,明玉亦不担心结果如何,看着天气正好,恰是草长莺飞仲春时节,便对贾敏提议道:“天儿渐渐暖和了,总在家里待着,都不知道外头春光正好,反正我也考完了,不如明天我带上弟弟妹妹们去郊外放风筝玩罢。”
  黛玉一听十分高兴,拍手笑道:“哥哥,我要个美人风筝。”
  涵玉也附和着道:“我要个老鹰的!”
  菁玉笑道:“母亲就答应了吧,在家里窝了这两个月,再不出门人都要发霉了。”
  黛玉和涵玉一左一右钻进贾敏怀里,扑闪着大眼睛可怜兮兮地看向贾敏,黛玉撒娇道:“母亲,我想出去玩。”
  贾敏搂着幼子幼女,笑盈盈地道:“都想放风筝?”
  除了明玉,其他三个孩子都点了点头,贾敏笑道:“那还等什么,快去做风筝,明儿一早咱们就出城去。”
  黛玉和涵玉高兴不已,拉了哥哥姐姐去书房做风筝,外头虽有卖风筝的,但花样太单一,明玉皆看不上,往年都是他给弟弟妹妹们做风筝,然后菁玉妙笔生花在风筝上作画,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贾敏对去年的梦境仍未敢忘,梦中今年这个时候,涵玉早已夭折,自己也寿命将终,留下黛玉一个人孤苦伶仃去长安投奔外祖母,开始了此后短暂而凄苦的一生,因此她对黛玉和涵玉姐弟俩就格外疼爱了一些,她现在就喜欢看黛玉无忧无虑的样子。
  回到姑苏第二天去蟠香寺见玄静师太,玄静师太所说的话,每一个字都不亚于惊雷,让贾敏心惊胆战又暗自庆幸,原来梦中所见,竟然真是自己的另一样人生。
  那日玄静师太见到贾敏,看了她许久方道:“命运二字说来简单,却又玄奥,命乃天定,运可逆转,逆转运势亦会影响既定之命,命运之事,并非一成不变,此为人定胜天。林老爷仕途畅达,林太太命格主贵,然夫妻子女缘薄,二位皆非长寿之象,林太太命中本该无子,于今年寿数将尽,但施主如今儿女双全,身体健康,将来命运已然逆转。”
  贾敏已在梦中经历过一遭,听到此话仍是心惊,连忙问道:“师太可知我的命运因何而变?”
  “天机不可泄露,林太太既已改命,何必执着原因。”玄静数着手中念珠,语气平和缓慢。
  贾敏释然笑道:“师太说的是,竟是我魔障了,此生能得全家平安喜乐,足矣。”因此,她也确定了黛玉不会再走上泪尽夭亡的命运。
  玄静师太一番话,算是给贾敏吃了一颗定心丸,她放松心情,照料几个子女,教黛玉画画弹琴,看明玉教涵玉练武健身,菁玉在一边安静地做针线,四个子女平安成长,这才是她梦寐以求的现实。
  在明玉和菁玉的共同努力之下,黛玉的美人风筝,涵玉的老鹰风筝很快完工,她给自己也做了个金鱼风筝,晾一晚上,第二天风筝上的颜料便干透了,一家五口欢欢喜喜地坐车去郊外游玩。
  姑苏城外,绿柳碧水,繁花烂漫,正是仲春时节,风中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和泥土味道,天际燕子飞翔而过,处处春光明媚,花团锦簇。黛玉和涵玉玩得意犹未尽,贾敏心情好,接下来已经计划好了,她早先就派了落英先去庄子安排,把烧烤用具准备齐全,买了鸡鸭鱼肉,等中午贾敏过去做烤肉吃。
  到了庄子,菁玉自告奋勇地要当厨娘,肉片都已经切好了放了调料,可以直接上烤炉,菁玉在现代吃的烧烤里除了肉还有别的食材,便让紫菀红藤去就近佃户的菜地里割韭菜摘茄子挖土豆,按照市价给佃户菜钱。
  庄子里有面粉,菁玉洗了几块面筋出来,切片后拌上调料,这时候紫菀和红藤提了一篮子菜回来,笑道:“姑娘莫不是要烤菜不成?菜也能烤?”
  “是啊,别以为菜不能烤,我今儿就给你们露一手。”菁玉先把切好的面筋放上烤炉,等丫鬟们把菜洗干净,韭菜不用切,拌上调料可以直接上烤炉,茄子一剖两半,土豆切成薄片,抹上调料再上炉。
  黛玉和涵玉年龄小都不能吃辣,贾敏就分成了两份,将烤熟的没有放辣椒的夹出来给黛玉和涵玉吃。
  黛玉和涵玉年龄都还小,吃了肉不好消化,菁玉烤的这几样蔬菜正好适合两个孩子,而且她烤出来的蔬菜味道竟比烤肉还要美味许多,烤肉没吃完,一篮子蔬菜倒吃了个干净,黛玉打了个饱嗝,看着菁玉道:“姐姐我还要。”
  贾敏笑道:“真是个小馋猫,已经吃了那么多,可不能再吃了,不然该闹肚子疼了。”
  黛玉撅了撅嘴,片刻后说道:“那就等明天吧。”见贾敏点了点头,黛玉立即高兴地笑了,接着说道:“姐姐,明儿多买点菜吧,不然弟弟老跟我抢。”
  菁玉哭笑不得,她这是把黛玉养成个小吃货了?
  一家人在庄子住了三天,回到林府的第二天,学政上就派人来报喜,送来了蓝衫和银雀帽,恭喜林懋考中了第三名,此后便是秀才相公了。
  簪花礼后,贾敏携子女回到扬州,林海得知儿子考中秀才十分欢喜,扬州各及官员盐商亦纷纷登门道贺。
  次日,一封来自福建的家书送到林府,贾敏拆开一看,不禁大惊失色,正是林潆来信,信上说她想和卫桭和离!

☆、第三世(四十七)

  林潆在信上只字未提原因,只说想和卫桭和离,而卫桭给林海的信里却没提这件事,说蒸汽动力机械战舰就快完成了,他们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返京北上,途径扬州时再来探望他们。
  贾敏把林潆的信给林海看了,林海看罢皱眉道:“胡闹!都成亲十来年了,孩子都有了两个,居然想和离,妹妹这么大的人了做事怎么这么荒唐!”顿了顿又道:“定是受了委屈,说气话来着,等他们到扬州的时候我得好好问问,若真是如此,我这当哥哥的得给她撑腰。”
  卫桭林潆夫妻俩一去福建至今五年,三年前添了个女儿,起名若莲,林潆如今儿女双全,将来还是伯府夫人,林海对妹妹这门亲事还是相当满意的,林潆突然来信说要和离,着实把林海惊了一跳。
  贾敏叹道:“姑太太不是心胸狭窄之人,若非受了极大的委屈,怎么会说这样的话,等他们来了,咱们要好好说和说和。”
  林海点头称是,将此事记在心里,等他们来了扬州再说,而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明玉和菁玉的婚事。
  林家五代书香传世,林海位高权重,明玉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早些年就有人想和林家结亲,林海以孩子太小推脱过去,现下正是说亲的时候,可惜扬州府地门当户对的人家里头,和明玉年岁相仿的姑娘十个有八个都裹了小脚,四年前圣上一纸放足令,家里裹了小脚的女子不能诰封,有爵位者不能袭爵,因此不知有多少小脚千金被退婚,菁玉因此被人记恨了许多年。
  而未给女儿缠足的人家里,总有些不足之处,不是姑娘没读过书,就是性子太古板了些。林家是书香门第,将来的当家主母虽非才女,也要读书明理才行,也不能太墨守成规,而且明玉比黛玉大了八岁,等儿媳妇进门,黛玉涵玉还有好些年才能各自嫁娶,姑嫂相处,不说情如姐妹,至少也不能像自己和二嫂王子朠一般,因此相看了好久,贾敏皆不中意,便想待林海调任回京,再给明玉和菁玉相看亲事。
  明玉得知父母要给他说亲,脸先红了一红,他只担心菁玉的亲事,何曾想到自己也到了说亲的年龄,不禁有些惆怅,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在嫁娶前见过,还有钱塘江赛诗这等互相印证才情之事,轮到自己,却不知有何姻缘等着他。
  六月底,贾敏收到了娘家报喜的信,贾琏之妻凤姐在五月初九平安生下一个儿子,贾赦给孙子起名贾芇,欢喜得不得了,贾琏在信里说亦准备回乡参加今年的秋闱。
  贾敏准备了一份贺礼命人送回长安,从这些年贾琏给她的书信里得知,贾琏和王熙凤成亲之后,亲自教王熙凤识字读书。凤姐性子爽利,杀伐决断毫不拖泥带水,谁不赞她是个脂粉堆里的英豪,唯一可惜者就是不识字,王家门第虽高,在教养女儿方面却从不重视,不仅王熙凤如此,连王子朠王子肜姐妹俩也没正经上学读书过,谁背地里没笑话过王熙凤是个泼皮破落户,贾敏当初对这门亲事也十分反对,却抵不住贾琏自己愿意。
  三年前贾琏凤姐成亲,在贾琏亲自教导之下,凤姐身上的蛮横粗俗改了不少,夫妻二人感情与日俱增,贾琏来信也常夸凤姐聪明,原本一个聪颖的女孩子,王家也不好好教导,凤姐虽然眼里揉不得沙子,性子要强,却知道好歹,知道贾琏教她读书是为了她好,这些年下来,凤姐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她未出阁时在家见过的那些事情,许多在她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竟然都是违法乱纪之事,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若是以前,凤姐便是知道也不会在意,想着自家权高势大,还怕了别人不成,如今却知道其中利害,不该做的决计不做,贾琏有青云志,她这个当妻子的怎么能给他拖后腿。
  贾琏在信里说他们夫妻已经计划好了,等他考中举人,若春闱不第,以贾家的权势,给他捐个官,再打点一番,外放上任,从县官做起,再一步步往上升。
  贾敏如何不知,贾琏眼光长远,这是想远离荣国府那些是是非非,二房窃居正堂,袭爵的大房偏居一隅,将来什么好处落不到,二房若出了事,罪责还得袭了爵的大房来当,还不如一走了之,自己挣个前程出来。
  贾敏长吁短叹,若是母亲明理一些,大哥争气一些,二哥有自知之明一些,娘家何至于此,好在贾琏是个争气上进的,希望贾琏能如愿以偿金榜题名。说起科举,六年前贾珠已经考了举人,次年春闱,考试还没结束,就晕倒在考场里被抬了出来,此后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虽说林海对贾政提过贾珠的身体状况,建议他多练些功夫强身健体,但现在看来,贾政压根就没把林海的话听进去,只想着家里锦衣玉食,还能亏待了儿子不成,就一味地督促他读书,可惜接连两次,贾珠皆没能熬过春闱。
  其实贾珠已有举人的功名,似贾琏的计划那般,捐个官打点打点,外放还是不成问题的,可惜王夫人舍不得儿子出远门,跟着儿子去吧,又舍不得住了这么多年的荣禧堂,贾珠有心捐官,贾政也只给他捐了个五品的同知虚衔,不必上班,也没有实权,贾珠只得作罢,在家里教导儿子贾兰读书。
  菁玉知道后,微微有些意外,巧姐儿还没出生,贾琏凤姐竟然先有了儿子,贾家的情况歪得够可以了,凤姐应该也不会走向原着死亡的结局了吧。
  很快到了七月初七乞巧节,菁玉和黛玉收到了扬州新任知府之女杭茹的请帖,参加她组织的乞巧节聚会,地点就在知府官邸,晚饭后各家姑娘齐聚杭府后花园,个个精心打扮过,为晚上的乞巧仪式做准备。
  乞巧节第一个环节便是穿针乞巧,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这是黛玉第一次和这么多姑娘一起共度乞巧节,对每个活动都兴趣盎然,入夜之后,月色朦胧,周围一片寂静,每个女孩睁大眼睛对着连续排列的九孔缝衣针穿针引线。
  七月初七只有上弦月,月色并不十分明亮,好在周围有灯笼照明,没过多久,扬州督粮道何峻之女何静第一个完成,成为得巧者,接着名次分出,菁玉为第三,黛玉为第四,杭茹这个东道主却是最后完成,自嘲笑道:“难怪我扎的花儿难看,原来竟是因为这个。”
  何静笑道:“那你可得用心好好拜一拜织女,不然将来绣嫁妆,可怎么拿得出手。”
  杭茹脸上一红,对众人道:“你们瞧瞧,静丫头得了巧连嘴巴也不饶人了,明天开了盒,我就不信你盒子里的蜘蛛网也最多。”
  众人都笑了,将早先准备好的礼物赠与得巧者,何静收了礼,亦有回礼给诸人,皆是她自制的竹简书签,画上花鸟等物,栩栩如生,精致小巧,黛玉最喜欢这种东西,收到后交给雪雁收好。
  接下来便是拜织女仪式,丫鬟搬了桌子于庭中,摆放上茶、酒、时令水果、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摘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放有一个小香炉。
  杭茹焚香于案前,八女行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吃着桌上的水果花生瓜子等物,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心事许愿。黛玉依偎在菁玉身边,低声问道:“姐姐,你向织女许了什么愿啊?”
  菁玉笑道:“我许的愿望是我们全家人都能平安喜乐,你呢?许了什么愿”每年乞巧节许愿,菁玉的愿望只有两个,一个是希望全家平安,另外一个,就是她能如愿回到现代。
  黛玉甜甜笑道:“我跟姐姐一样。”低头想了片刻,接着说道:“可是姐姐,将来如果你嫁了人,你就要离开我们了。”
  “我怎么会离开你们呢,谁跟你说我要嫁人了?”菁玉低头看着黛玉,那双清澈明亮的眼里充满了不舍,心头一软,伸手揽住了她的肩膀。
  黛玉像个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我听爹爹和妈妈说的,他们说要给哥哥娶媳妇,要给姐姐寻婆家,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舍不得了,我就想不明白了,妈妈那么舍不得姐姐,为什么还要把姐姐嫁出去。”
  “说的有理,明儿我就跟母亲说,不嫁人了,咱们一家子在一起多好。”菁玉一听不禁乐了,黛玉真是说到她心坎里了,多少父母嫁女儿哭得稀里哗啦,还要把女儿往别人家送,真是何必呢。
  坐在她们对面的杭茹听了黛玉的话,觉得好玩又好笑,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姑娘长大就明白了。”
  菁玉笑了笑,摸了摸黛玉的头上的丫髻,如果可以,她倒宁愿黛玉永远也不要长大,永远当父母膝下无忧无虑的女儿,长大了便要嫁人生子,是这个时代每个女人都逃脱不了的人生,如果林黛玉能生活在现代,她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她的才华不会埋没,她一定能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但在古代,女人的眼界和天地,只有这一方小小的后宅。
  宝玉所言,有一句话菁玉十分认同,女儿未嫁时都是珍珠,嫁了人就面目可憎起来,最后都成了鱼眼珠子,婚姻毁女,果然诚不我欺。
  三天后,菁玉在书房练习绘画,红藤从外面跑进来,眼圈红红的,唤了一声“姑娘”,咬着唇欲言又止。
  “红藤,你有什么事吗?”菁玉抬头看了红藤一眼,搁下了手里的画笔。
  红藤绞着手里的帕子,终于下定决心,转身把门关上,对着菁玉双膝一屈跪在地上,低声哀求道:“姑娘,我知道这事不该麻烦姑娘,可我真的是没办法了啊,求姑娘去见一见我哥哥吧,他,他病得快不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设定王夫人的名字是王子朠,贾琏凤姐的儿子就不能叫贾英了,重音了,改成贾芇。

☆、第三世(四十八)

  “生病了就去看大夫,见我做什么。”菁玉面色一冷,语气里含了三分不悦,她只知道红藤的哥哥叫许鸿才,上元夜见过一面,到如今过了大半年,她早就不记得那个人是什么模样,红藤突然跟她说许鸿才病了,想见她,古代男女大防,许鸿才一个秀才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礼数,为什么要见她,其意不言而喻。
  红藤忐忑不安,平时大姑娘从来不让她们下跪,说话也是和颜悦色的,现在却没让她起来,定是生气了,她也不敢站起来,抬头看向菁玉,湿润的眼眶里流露出恳求的神情,流泪哀求道:“姑娘,红藤知道,我们家给姑娘提鞋都不配,是我哥哥他痴心妄想,我早就劝过他了。可是,哥哥病得太严重了,大夫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奴婢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求姑娘大发慈悲,救一救我哥哥的命吧。”说着弯腰就给菁玉磕头,砰砰作响。
  菁玉实在看不下去,走过去一把拉起红藤的胳膊,没好气地道:“你觉得他见了我就能好了?那我问你,我怎么出门?怎么跟我父母说?退一步讲,我顺利出门,见了你哥哥,你想让我跟他说什么呢?说实话加重病情,说谎话安慰他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