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梦落三生-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说你稳重,又油嘴滑舌,这么大人了,就这么给你儿子树榜样的?”贾敏嗔了贾琏一眼,宠溺而慈爱,“别说你了,就是懋哥儿志哥儿将来成亲了我也一样。”
  贾琏自小没了母亲,邢夫人万事不管只知敛财,只有贾敏给了他母亲般的关怀教导,贾琏实在是羡慕他人有母亲疼爱,连责打也是他羡慕不来的,他知道贾敏是真心为他考虑,虽然贪恋这种母子般的感情,还是听了贾敏的话,在林府歇息了三天,就带着贾敏给贾母的平安信启程北上了。
  此事过去之后,贾敏又劝过林潆打消和离的念头,那些道理,那些不得不考虑的现实,林潆心里都清楚,也知道自己的和离之路难于登天,即使顺利和离,卫若兰和卫若莲兄妹俩的前途也会因此而断送,卫桭是不可能不会再娶妻的,继母到底不是生母,即使面子上待卫若兰兄妹过得去,也不可能对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付出真心,而且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爵位家业,狠心铲除卫若兰都不是没有可能。
  原着中卫若兰属于王孙公子,有才貌仙郎之称,而史湘云的门第虽然不差,但父母双亡,在保龄侯府地位尴尬,和卫若兰门第上并不十分相配,这结亲之事,恐怕也是有后母做主的因素,林潆也不想让卫若兰和史湘云结亲,其实她并不讨厌史湘云,而是她想规避这个剧情。
  因为在许多红学家的猜测中,卫若兰和史湘云成亲不久就病逝了,如果卫若兰没有和史湘云成亲,是不是会逃过一劫呢,卫若兰到底还是林潆的孩子,她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儿子英年早逝。
  卫若莲是个意外,却是林潆的心头至宝,若女儿没有了生母,生存环境更为艰难,可卫家却不会让她带走若莲,若莲留下是伯府千金,跟着她走了就什么都不是,将来说亲也很难找到四角俱全的人家。
  这些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每一天都在折磨着林潆,为了儿女,还是为了儿女,当了母亲,果然什么都不是了。
  在赵弸查案之时,菁玉收到了命轮的提示,增寿半年,许鸿才痊愈了,菁玉没有刻意去问红藤许鸿才的情况,看她的样子也知道她大哥活下来了。不过这时间还真是巧,林家遭诬陷被调查,许鸿才的病好得便这么快,想来是看林家即将落败,无利可图,那点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登时散了个干净,人清醒了,这病也好得快了。菁玉冷笑了一声,遂撂开不再去想,他们阖家即将上京,整理行李就够让她忙的了。
  黛玉第一次遇到搬家这种事,有些期待又有些不舍,住了这么多年的宅子,这一去,估计将来就不会再回来了,她只在书中游记里看过一些外地景物人情风俗的描写,也想出门看看,现在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黛玉依偎在贾敏怀里,好奇地问道:“母亲,京城那么远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咱们在京城的宅子又是什么样的?有扬州的宅子大吗?”
  贾敏牵着女儿的手,含笑温言道:“京城是天子脚下,是最繁华不过之处,和扬州很不一样。咱们在京城的宅子可比这里大多了,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咱们林家祖上是宣平侯。”
  “嗯,我记得,您说到了父亲这一辈爵位就没了,但是父亲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中了状元。”黛玉用力地点头,眉眼弯起得意的笑意,自己父亲连中三元,当然是值得骄傲之事。
  贾敏笑道:“林家是侯府,祖宅是敕造的,侯府的规制可比这盐科御史的官邸大多了,只不过北方建筑大气雄浑,南方精致婉约,风格迥异,等咱们到了京城,你就选个喜欢的院子住。”
  黛玉拍手笑道:“那我还要跟姐姐住,到时候咱们在院子里种上松竹梅,既能吃竹笋又能吃梅子,姐姐做的话梅和笋干都可好吃了。”
  菁玉失笑道:“完了完了,我把我的小妹妹养成个小吃货了。”
  “能吃是福,你们长得健健康康的,我就放心了。”贾敏在梦中看到黛玉身体虚弱,心疼不已,如今黛玉甚少生病,还喜欢吃菁玉做的小零食,贾敏求之不得,只要女儿健康成长,吃点零食算什么,林家也供得起。
  赵弸押解崔玮进京受审,对元康帝如实禀报自己所查到的一切,林海的罪名查无实据,盐税库银分毫未少,元康帝早就猜到是有人诬陷林海,而林海入京途中遭遇数次刺杀,更印证了他的猜测。元康帝将此案交给赵弸审理,同时赦免林海,留京任职,官位待定,元康帝先给了他两个月的假,回扬州和新任巡盐御史交接,再携家眷入京。
  卫桭原本也想和林海一起南下接妻女,不想卫翎突然病倒了,身为长子,卫桭要于榻前侍奉汤药,便委托林海一路照料林潆母女上京,同时应了林海的请托,安排工匠修葺林家祖宅。
  长安城中,贾琏高中举人的喜讯让贾赦比平时更挺直了腰板子,一高兴给了贾琏不少古董宝贝,贾母收到贾敏报平安的信,又听闻圣上赦免了林海还要留他在京任职,虽然官位待定,但巡盐御史已是正三品,他还有个正二品的兰台寺大夫的虚职,将来官位只高不低,更是高兴得不得了,立即打发玻璃去把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叫过来,商量等贾敏进京之后接女儿女婿小住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换地图,接下来进入京城剧情,去贾府住是不会了,林家祖宅已经开始修葺了,会回娘家做客,但贾敏知道后事,对娘家已经失望了,不会留女儿在贾府住下来的。

☆、第三世(五十三)

  王熙凤比贾母更早知道贾敏即将上京之事,这些年她常听贾琏说姑母待他如何之好,林家又位高权重,如今眼瞅着要留京升官,贾琏已经考中了举人,将来还需要林海提携,她哪有不奉承的理,此时听了玻璃传达了贾母的话,就已知道要做什么了。
  王熙凤换了件衣裳,让乳母好生哄着芇哥儿睡觉,携了平儿丰儿出门,不妨刚走到门口,听到外头丫鬟说道:“二爷回来了。”
  贾琏携一身风尘从外面进来,脱了斗篷给丫鬟,见王熙凤穿戴整齐,便问道:“有事出去?”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叫我呢,可能是因为姑妈即将上京的事儿吧。”因见贾琏一身风尘,又问道:“二爷一大早就出门送姑父南下,这会子才回来,怎么就弄得一身的灰?”
  贾琏道:“姑父回扬州接姑妈,让我帮着卫大人采买些修葺宅子的材料,卫老伯爷病重,卫大人忙不开,我亲自去看了一遭,找了几个工匠,明儿就开始动工。”
  王熙凤心念一动,林海修葺祖宅,这么说来林家上京就不会来贾府暂住了,林海上个月进京时是戴罪之身,贾府可没一个人替他说话的,如今林海升官在即,虽说不会对贾家太多抱怨,但肯定有所不满,不然也不会这么急着修葺祖宅了。
  贾琏也想到了这一层,道:“一会子见了老太太先别提这事,免得她老人家不高兴,老太太说什么你只管应下来。”届时贾敏愿意不愿意住,贾母再生气也落不到他们头上。
  王熙凤笑道:“我晓得轻重,二爷先进屋歇着吧。”说完和平儿离了自家院子,去往贾母的荣庆堂。
  和贾琏说了几句话就耽误了时候,王熙凤加快脚步,好在进了荣庆堂,王夫人和邢夫人都还没到,暗自松了口气,进屋笑道:“老太太急着叫我过来,可有什么事儿吩咐?”
  贾母满脸喜气盈盈,“天大的喜事,等她们两个来了再说。”
  正说着,王夫人和邢夫人一起到了,小丫鬟打起帘子,几个丫鬟簇拥着两位夫人进来。
  “都坐吧,我有事跟你们说。”贾母喜气盈腮,王夫人见状便猜到一二,元康帝赦免林海的旨意已经下来了,贾母紧接着就喊她们过来,不是为了贾敏还能为了谁,胸口不由有些发闷。
  贾母道:“姑老爷要留京任职,现下回扬州接敏儿他们母子几个进京,这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邢夫人木木地点了点头,王夫人挤出一丝笑意道:“琏儿一大早就去送姑老爷南下,我们都知道了。”
  “二爷回来那天我就听他说姑妈可能要上京,没想到真应验了,姑妈上京,老祖宗母女团圆,果真是天大的喜事呢!”王熙凤站在一旁,笑得灿烂如花。
  贾母笑道:“算起来也有十一年也没见了,我就这么一个姑娘,又嫁的那么远,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林家老宅十几年都没人住了,且先在咱们家收拾个院子出来,等敏儿他们一家子来先住着,老二家的,这事就交给你和凤丫头了,敏儿素日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可比她清楚。”
  王夫人心中刺痛,面上仍含了笑容道:“老太太放心,儿媳会料理妥当,定不会让姑太太受了委屈。”林海已经是正三品了,现下留京任职,眼瞅着还能再进一步,贾敏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至少也是二品的诰命夫人,而她呢,都十几年了,贾政还在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窝着,她还是个五品的宜人,当年她嘲笑贾敏生不出孩子,现如今贾敏两子两女,长女还是皇帝册封的县君,无论哪一点都比她强了何止十倍,十一年前贾敏回娘家她就得伺候着,现在还得伺候着,王夫人心里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落到邢夫人身上,眉头微微一蹙,说道:“敏儿待珠儿琏儿不薄,将来少不得要姑老爷提携,那四个孩子来外祖家做客,你们当舅母的表礼可不能简薄了,都记住了吗?”
  贾母话里话外都是林海位高权重,要她们奉承着林家,邢夫人心头一凛,连忙道:“儿媳记住了,一定不会丢脸的。”
  王夫人心里不以为意,面上仍道:“儿媳记住了。”
  贾母听了邢夫人的话有些不喜,王熙凤连忙笑道:“常听二爷说姑妈是神仙一流人物,林姑父又是状元郎,想来几个表弟表妹都是顶尖的人才,都说南方人杰地灵,我可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一见了,好让芇哥儿也沾一沾灵气。”
  贾母眉开眼笑地道:“不过几个月了,到时候有你见的。”
  贾母留着她们又细细地嘱咐了一些事,无非是贾敏喜欢什么东西让她们注意一点,邢夫人万事不管,左耳进右耳出,王夫人听得心里都快扭成麻花了还得强颜欢笑地应承的,王熙凤察言观色,再加上她早就听贾琏说过王夫人和贾敏不和,便知道王夫人现在心里极其不痛快,贾母这里兴高采烈地准备着,贾敏来了住不住还两说呢。
  贾母嘱咐了好一车子话,有点困倦了才打发她们出去,一出门王夫人的脸上就阴云密布,邢夫人只当看不见,说道:“弟妹管着家呢,姑太太回娘家的事就辛苦你了,我先回去了。”转身撇了撇嘴,飞快地走了。
  王熙凤也想回去,但现在少不得要顺一下自己姑妈心里的气,她刚嫁过来的时候还天真地以为有自己姑妈撑腰,她在贾家的地位就稳了,新婚之夜贾琏跟她交心长谈,把他们家的情况掰碎了跟她说,最后说道:“夫妻本是一体,这个家终究还是要我们俩撑起来的,旁人再亲,到底隔了一层,将来咱们有了孩子,就该为孩子的前程打算了。奶奶是聪明人,这些事你应该更清楚。”
  如醍醐灌顶,王熙凤顿时就想明白了,她自以为姑妈疼她,可再心疼侄女,如何能比得上自己的亲儿子,李纨不受王夫人待见,但宝玉可是王夫人的心头肉,将来宝玉娶了妻,她这个琏二奶奶哪里比得上宝二奶奶,如今嫁给贾琏,贾琏能这么为她着想,她也要为自己这个小家做打算。
  王熙凤原本对王夫人还是存了一丝希冀,不管怎么说她们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姑侄,可后来在她怀孕之时,王夫人对她的关心竟然还不如邢夫人,她便清醒了不少,王夫人,是最不希望她生出儿子的人。
  从此之后,王熙凤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去讨好王夫人了,在贾琏的教导下读书识字,明白得越多,就越觉得贾家的问题越大,因此她虽然舍不得京城的富贵日子,几番权衡之下,还是同意了贾琏捐官外放的计划,与其在家中守着这点到时候还不知道能剩多少的家业,还不如自己出去挣个前程。
  王熙凤送王夫人回去,看着她发了一通脾气,说了几句顺气的话,这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贾芇午睡已经醒了,贾琏抱了儿子在炕上,拿着穗子逗他玩耍,见王熙凤回来,让乳母抱了贾芇出去喂奶,又把丫鬟都打发出去,关上门笑嘻嘻地道:“凤儿你过来。”
  王熙凤眯着眼笑道:“有什么好东西快拿出来,别神神秘秘的吊人胃口。”
  贾琏从箱子里拿出一叠银票,说道:“今儿我去渡口送姑父,姑父给了我这些银票采买材料。”说着抽出三张来,王熙凤看得清楚,三张面额皆是一千两银子,一双眼睛登时睁大了几分。
  贾琏呵呵笑道:“这三千两是姑父给的跑腿费,过几天去银庄兑成银子收起来,你在咱们家的小账上记一笔。”
  王熙凤以前瞧不上林家,觉得就是个外放的官儿,哪里比得上他们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后来才渐渐知道巡盐御史是肥缺中的肥缺,林海还连任了六年,便是不贪也有海量的银子进账,如今不过是让贾琏帮着采买材料找工匠修葺祖宅,就给了三千两银子的辛苦费,看来林家的家底十分雄厚,贾家在林海落难时未出手相帮,林海对贾琏却毫无迁怒,王熙凤高兴得不得了,有林家相助,贾琏还怕没有前程?
  王熙凤喜滋滋地清点着银票,“姑父可真大方,这采买材料和匠人的工钱都用不着这个数吧。”
  贾琏道:“那可不,我原也不要的,姑父说不能让我白白出力,还说这次来得匆忙,没给芇哥儿见面礼,我再三推辞,姑父就板着脸说‘琏儿你一向洒脱,怎地变得婆婆妈妈起来,长辈给你的你就收下,读了那么多书都忘了长者赐不敢辞这句话了吗?’我就只好收下了。不过凤儿你也别眼皮子浅薄只看到这点子好处,姑父这次肯定要升官,我将来还得多依仗他呢。”
  王熙凤娇笑道:“知道了,姑父瞧得上你,肯提携你,那是咱们的造化,就看你明年春闱的表现了。”
  贾家这厢准备忙碌,林海日夜兼程,在十月中旬赶回了扬州,贾敏翘首以盼,终于看到林海的身影出现在家门口,只见他满面风尘,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不禁心里一酸,落下泪来。
  “宁乐,我回来了。”林海紧紧握住贾敏颤抖的双手,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只说出了这简单的几个字。

☆、第三十(五十四)

  从林海被押解入京至今数月以来,贾敏时时担惊受怕,忧心林海在路上吃不好睡不好,更担心他的生命安全,现在终于看到他完完整整地站在自己面前,泪水便止不住地涌出眼眶,心里有千言万语,却都堵在喉咙里说不出一个字来。
  林海满眼惟有贾敏,她一流泪,他就忍不住想将她拥入怀中,刚一用力,两个小脑袋忽然钻进了他和贾敏之间,纯净的小脸盛放着灿烂的笑意,黛玉和涵玉一人一边扯着林海的衣襟,争先恐后地唤着“爹爹、爹爹。”
  菁玉习武通医,寻常人一动作她就能判断他下一步要做什么,林海想抱贾敏,却被两个小灯泡给搅黄了,忍不住拿了帕子掩着嘴偷偷笑了一声,走上前去对林海道:“父亲平安回来,可算是否极泰来了。”
  明玉笑道:“还好父亲早有准备,咱们家才能化险为夷。”
  林海乐呵呵地握住妻子的手,另外一手抱起黛玉,“咱们回屋说话,这一趟回来的匆忙,也没给你们带礼物,等到了京城再买吧。”
  涵玉见林海只抱黛玉,有点委屈地看着父母的背影,嘟着嘴巴小声嘀咕:“爹爹只抱姐姐,哼。”
  明玉道:“男子汉大丈夫,老让爹爹抱着作甚。”
  “我不是大丈夫,你见过我这么矮的大丈夫?”涵玉比了比自己的个头,还没长到明玉的腰,不服气地仰头看着他。
  明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抱起涵玉向前走去,“得啦,哥哥抱你。”
  一家六口进了屋,林海把黛玉放在椅子上坐下,对贾敏道:“行李都收拾好了吧?等过几天新巡盐御史上任,办完交接咱们就上京,再迟只怕运河都快结冰了。”
  贾敏有十一年没回长安了,她的许多故交好友都在京城,早想回去看看,笑道:“雍郡王爷走的那天我就开始准备收拾行李了,都安排妥当,随时可以启程。”
  林海微笑颔首,一家人用过饭后,林海考校几个子女的功课,每个人回答得头头是道,他不在的这几个月里,孩子们的功课也没落下,万谦教导得很好,只不过万谦的家业祖籍都在扬州,林家即将上京,他也不能跟着去的,林海便举荐了万谦去弘文书院为师。
  万谦给林家孩子当西席先生已有多年,不想在分别之际还能得到林海的妥善安置,对林海感激不已。
  林海上京之时在淮安遇刺,巧遇雁声青琼姐妹俩才化险为夷,此番林海南下,雁声亦化装成小厮随行保护,到了林家和青琼会和,姐妹二人原想告辞,不想林海却挽留道:“此次上京路上恐不太平,仍需要两位姑娘出手相助,待到了京城,林海一定重重酬谢二位。”
  雁声道:“林大人言重了,您于我们姐妹有再生之恩,您都开口了,我们自当不辞。”
  贾敏亦道:“真是多亏了你们,等到了京城,不如就安顿下来吧,姑娘家四海飘零也太辛苦了些,林家在城西有处别院,你们姐妹住着甚好。”
  雁声和青琼对视一眼,对贾敏笑道:“太太好意,我们就不推辞了,多谢。”两人遂在林家留下,准备一同赴京。
  五天之后,新任巡盐御史抵达扬州,林海早先已准备妥当,新任巡盐御史核对无误之后便可正式交接,只花了一天的工夫就办好了,次日一早,林家将行李装船,举家北上长安。
  船起锚开动,林海对来渡口相送的同僚故交挥手告别,船只渐行渐远,扬州城在视线里逐渐远去模糊,消失在茫茫江天之外。
  时已深秋,贾敏不许几个孩子上甲板吹风,恐她们着了凉,又兼之许多年没有回过京城,便对几个孩子说起了娘家的一些事儿,细细叮嘱道:“你们外祖家与别家不同,许多规矩跟咱们家不一样,你们到了那里,多看多思,话就不必多说了,有什么不适应的也别往心里去,咱们自己家的宅子都修得差不多了,也不会在外祖家长住的。”
  黛玉好奇地道:“有什么不一样呢?是比咱们家规矩大吗?”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等到了你留心看着就是了。”贾敏心里苦笑,哪里是比林家规矩大,若是娘家能有林家有规矩章程,何至于弄到当家老爷住偏院,二房大模大样地住进荣禧堂,这最没规矩的事传出去谁还不看贾家的笑话。
  菁玉若有所思,心中感慨万千,贾府的确和别家不同,老太太昏聩万事不管只知溺爱宝玉,贾赦好色无能,贾政庸碌无为,邢夫人吝啬,王夫人阴狠,贾珠李纨夫妻俩没存在感,下人更是中饱私囊,连周瑞的女婿冷子兴都能说出贾家外面看着风光内囊却上来了的话,贾家当真是气数尽了。
  涵玉道:“我听说二舅舅家的二表哥衔玉而生,真有这种奇事么?姐姐,你不是见过那玉,是个什么样子的?”
  菁玉尚未回答,明玉却讥笑一声道:“刚落草的婴儿嘴巴能有多大,嘴里衔着玉也不怕噎着他。”四年前菁玉随同林海进京,回来听父亲偶尔提及,那衔玉而生的表弟竟然缠着菁玉要吃她嘴上的胭脂,明玉由此便对宝玉生了几分不满,才三岁的孩子就这种毛病,长大了那还了得。
  贾敏嗔了儿子一眼,黛玉掩嘴轻笑,“哥哥可有玉没有?拿一块塞弟弟嘴里试试看。”
  涵玉嘟着嘴不满道:“塞我嘴里干嘛,怪凉的。”
  一时母子几个都笑了,菁玉道:“我见过那玉,和雀卵一般大小,有现成的扣眼,上面还有字呢,正面是三行字‘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也有三行字,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可能是有来历的也说不定。”
  当年贾敏和菁玉进入太虚幻境,接着做了一个十分冗长的梦,根据梦里所见所知,这通灵宝玉想必就是女娲弃之未用的补天石了,可不是个有来历的,但这些跟他们林家又有什么关系,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黛玉是绛珠仙子转世,即使还泪之事无可避免,她也绝对不会让女儿赔上性命。虽然黛玉还是如同梦中那般的时间北上入京,但父母双全,兄弟姊妹俱在,再也不用受那般屈辱了。
  “谁又知道什么来历呢。”贾敏淡淡地道,“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待姊妹们倒还是不错,只不过你们外祖母极其溺爱宝玉,因此宝玉不喜读书,也无人敢管。”
  明玉听了皱眉道:“不读书何来功名,身为男儿,理应做出一番事业来,难道表弟要一辈子当个白身么,外祖家的爵位将来可落不到他头上。”
  菁玉暗想,如果贾母能做主,贾家的爵位可不就要给宝玉了。其实平心而论,在古代社会集体厌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