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瑶-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呦,我也给骗住了。以为咱们家怎么来了两个仙女儿。漂亮极了。细看才发现是你们两个猴儿,知道爱美了,打扮起来了。还别说,不是我自卖自夸,我这两个丫头,真是天底下最最标致的人儿,神仙来了也不过。”
贾瑶和黛玉一起拱到贾母怀里,“老祖宗~~~·”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七嘴八舌的夸了起来。一向伶俐,讨贾母喜欢的凤姐笑道,“可不是,到底是老祖宗经过见过的多,我见了这两个人,太漂亮了,怔的我半天回不过神来,以为自己在梦里来了仙境呢!”
王夫人抿着嘴乐道,“这两个小丫头长得伶俐些,儿媳平常就爱打扮她们。我记得去年我给她俩选衣服样子两个人还惦记玩不耐烦呢,今年就自己知道打扮了。这小头发扎的到俏皮。还有那套水晶簪珠,老太太昨才让她们好好收起来吧,今儿又给翻出来戴上了。可见啊,是长大了知道爱美了呢!”
众人听了都乐,贾瑶和黛玉两个只是缠着贾母不依,“老祖宗~~~”
贾母笑着道,“好宝贝,骨头都叫你们两个揉酥了~~”
过了新年,贾宝玉就开始在府中进行最后的备考了。如今徐峥令该教他的都已经教的差不多,剩下的无非是让他自己熟悉。宝玉很争气,去年一年学习都很辛苦,如今总算不去上学,在府中备考了,也没有松懈。贾瑶黛玉心里俱都担忧他,盼着他能考好,却都不跟他提此事。贾瑶时常给他想着些吃食,而黛玉不过给他做两个荷包,旁人看着简单,贾瑶却明白,那一针一线里全是心思,又是担忧,又是祝福。
终于到了宝玉要进考场的那一天。贾府里的人都起了个大早,在贾瑶的劝说下,这两天并没有给宝玉大补,只不过平常吃什么,这两日还吃什么。出发前自不必说贾母王夫人的殷殷叮咛,便是贾政也叮嘱了几句,说是尽力就好,不可用心太过,反而发挥不好,又说他年纪尚小,此次不过是下场一试,不用太强求自己。宝玉一一答应了,便上了马车。贾琏亲自送他去,一应吃食都备在马车上。
第二十二章 宝玉中秀才(三)
第二十二章 宝玉中秀才(三)
宝玉自下了场,贾母王夫人她们便日夜盼着。又惦念宝玉可曾按时用吃食,又担心那考场里冷不冷,热不热,又害怕题难不难,考官严不严厉。日夜忧心着,饭吃不好,觉也睡不好。贾瑶黛玉一面宽慰着她俩,一面也是挂念。两个人俱都对宝玉有耐心,只是到底不知考场里是个什么情形。对着长辈当然不能把这种担忧表示出来,只是只有两个人时,就常常是这个忧心,那个劝慰,这个挂念,那个开导的。
府里的人是觉得度日如年,实际上三天时间是很快的。到了出场那天,一大早贾母就打发了人去考场门口等着,自己连早饭也没有胃口,只坐在屋子里等,谁劝慰都没有用。贾瑶两个便陪着贾母坐在炕上。不多时,贾政并王夫人来了,也是一副没休息好的样子。得知贾母并两个小姑娘都没用早饭,变劝慰几人。贾母念着自己的两个孙女,知道自己不吃两个姑娘也不会吃,到底勉强用了几口。一家人坐在屋子里,刚开始还闲话几句有的没的,不多时,就没人开口了。贾瑶黛玉两个也是翘首以盼,虽明知道还不到散场的时间,还是不由自主的盯着门口看。等过了晌时,便有人来报,说考试就快要结束了。贾母等人打起精神,彼此又说笑了几句。王夫人正要劝贾母再用一回点心,前院的小厮就过来说,宝二爷已经接到了。看着精神还好,气色也不错,上了轿子还用了些茶水点心,如今就要到府里了。贾母听了这话哪还坐得住,站起来就往门外走。贾政王夫人等俱都跟着,还没走到前院,便看着接的人回来了,把宝玉围在中间。
众人忙把宝玉迎回屋里。宝玉先给贾母,贾政并王夫人请了安问了好,众人细看他面色,果然如那小厮所言。精神头瞧这还好,只是略困倦些。
贾母一把把宝玉搂住,“好孩子,可叫我担心死了。怎么样,这几日,受没受苦?过的是怎样?”宝玉笑道,“里头不过简陋些,休息的不如家里好。不过累了点,倒也无甚大碍。”贾政眼里分明是极满意的,嘴上却道,“你如今确实大了,到底不像过去那样娇气。”贾母拿眼横他,“我孙儿自来是个好的。那里头谁能受得了,不说我孙儿还小呢,便是个大人也够受罪的,”一面又跟宝玉说,“好宝贝,用点吃食不用?”宝玉笑说,“回老祖宗,孙儿到是不饿,只是实在困倦。想着好好睡一觉才好。”贾母王夫人忙打发他去睡了。一面又请了个府中常用大夫来,叫他给宝玉好歹看看。宝玉几乎一沾枕头就睡了过去,待那大夫来了,仔细看诊一番。也说无大碍,只是有些累着了,好好调理一番饮食休息便可。贾母王夫人这才把心放下了。
待宝玉醒了,先去贾母王夫人处请了安,又去贾政那里垂听了一回教导。贾政没有过问宝玉考试的事,只说叫他胜不骄败不馁,末了又叫他去徐峥令那里一趟。一来将情况告知一二,二来也好好答谢老师的教导。宝玉自去了不提。
成绩还没出来,徐峥令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便也先不急接着往下教宝玉,只等着考试结果出来了再作打算,故而很是放了他两天假。只叫他不要荒废了功课,待再来时要检查他的作文和大字。宝玉自然好好应了。
他这一年来同贾瑶黛玉玩的时候都很少,不过,毕竟三人也大了些,不像小的时候那么能闹。如今宝玉也不像书中那样,只在脂粉堆里混。于是贾瑶黛玉很多小女儿家的事如今是不同宝玉一起的,比如淘个胭脂啦,绣个花样啦。现如今宝玉有了假,三人又能一起玩了。这会子又是春天,天气和暖了起来,三人就开始往外跑。黛玉是文静的,贾瑶却是活泼好动的。那天三人正一起在荷花池边消食,贾瑶忽而说道,“咱们这么单走有什么意思?”宝玉笑看她,“那你待如何?”贾瑶眼珠子一转,“咱们划个船,滑到那荷叶子边上,采上几朵怎么样?”黛玉拿指尖点她的脑袋,“偏你格外淘气呢!采他作甚么?仔细掉水里面是正经!”贾瑶说,“成日家在白纸上写写画画无聊得很,不如咱们就在那荷叶上画,也不采下来了,看谁画的好看呢!”黛玉笑说,“倒是好玩,只是咱们这么大动静,肯定叫他们知道了。大人定不许的。”贾瑶拉着黛玉,“咱们去求老祖宗!”三人去了贾母那里,把这话跟贾母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贾母搂了贾瑶笑道,“真是个不安生的,就你鬼主意最多。”“老祖宗,行不行嘛?”贾瑶摇着贾母的胳膊央求道。贾母摇摇头,“好宝贝,那水冷着呢,冻着了可不是玩的。等下天暖和了准叫你去,啊!”贾瑶几个只得作罢,又在贾母那念了会子书,便回了。
不几日县试的结果出来了,府里早早的就守着看成绩,不多时便有家丁回来报喜讯,原来宝玉不但在榜单上,还是第一名。虽然中秀才还远着,家里人还是欢庆了一场。
徐峥令那里又开始给宝玉上课,准备让他紧接着参加府试。
有了上一回,众人心里就有谱多了,安稳的布置好送了宝玉去考场,三日后接回来。宝玉还是一回了来拜见了长辈就回去倒头睡觉,虽有了上次经历,贾母王夫人还是叫人请了大夫看了一回。依然说是没什么事,不过多休息罢了。过了几日,府试的成绩出了,宝玉还是排在第一名。家里人又是跟着一顿高兴。贾瑶暗自思量着,莫不是要得个案首?竟如此争气了?一面得意,一面觉得是自己的功劳。不光他这么想,贾母贾政王夫人心里也暗暗存了这个想头。只是不敢说出来,怕逼孩子逼得紧了,反倒影响了他院试。
到了院试的时候,等在外面的贾琏已是接考生已经接出经验来了,先不问考得怎么样,且招呼贾宝玉进车里坐着。宝玉倒还有精神,用热毛巾擦了把脸,笑道,“可算是完事了,累的二哥哥三番两次来接我呢!”贾琏笑说“哪里就完了呢,往后还有考举人,考进士,那才叫光耀门楣呢。不过,你要肯好好学,二哥接你多少次也愿意呢!”宝玉用茶漱了口,方才道,“到底是二哥疼我。”
等回了府里,宝玉还是先去了贾母的院子,果见老祖宗,父亲母亲并瑶儿黛玉都在呢,宝玉先是一笑,给长辈一一作揖,又说道,“可算是考完了,孙儿不孝,到累得老祖宗,老爷太太为我担忧受累。”贾母眼角眉梢都是满意,“考完了就好。我和你娘老子啊,看着你上进,便也不觉得累的。”
贾瑶笑说,“哥你这会考完了,可能松快些了?”余光瞥见贾政一瞪眼睛。
宝玉哪能不知她作怪,好笑的瞅了她一眼,“还要听先生的安排,毕竟往后要学的还多呢!”贾政听了,眉目也舒展了,暗自点了点头。王夫人和贾母也都是满意,贾母直夸宝玉是个好孩子,独黛玉抿嘴笑了,和贾瑶对视了一眼。
院试成绩出来了,宝玉果又是第一名。案首啊!贾府众人虽然心里曾想过,可是真的发生了,还是惊喜不已。毕竟自家孩子才十岁,能中秀才已属不易,居然还是第一名的成绩。真正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贾政都要乐疯了,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站都站不住,满脑子只想着他的儿子,惟一的嫡子以十岁稚龄成了案首,他自己在科举一路上不得意,这么多年都快有了执念,如今儿子替他完成的这么好,他无疑是比自己做到了还要高兴。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人是你永远不会嫉妒的,那就是你的孩子,你只会盼着他好,比你自己还好。王夫人看着贾政这个样子,又是高兴又是心酸,一面也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感到骄傲。这次贾政破天荒的对宝玉说了句,“不错。”虽然绷着脸,眼里也泄露出了几分真切的笑意。相比贾政,贾母和王夫人倒显得淡定些,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若是不看贾母这两日看着粗使丫头傻大姐都说句可怜见的,见到一株瘦骨伶仃的月季都说开的漂亮,而王夫人见着谁都一脸笑的话,那她俩是挺淡定的。
贾瑶和黛玉给宝玉办了一个庆祝小宴,只他们三个爱吃的摆了一桌子,三个人偷偷了喝点酒。黛玉送给宝玉一个荷包,作为宝玉中了案首的贺礼,而贾瑶送的是一幅画,他们三个人都在上头,古代笔法中融入了些现代素描的元素,黛玉宝玉看了俱都喜欢得不得了,直呼画的像极。
府里为着宝玉中了秀才很是宴请了两回宾客。来往的亲戚好友俱都夸赞,只把贾母王夫人听得合不拢嘴。贾瑶黛玉常常陪着,托宝玉的福,两人的小荷包,又一次鼓起来了。
第二十三章 刘姥姥进贾府(一)
第二十三章刘姥姥进贾府(一)
贾瑶变了手势,两手捏着兰花举过头顶,灵气自仙鸾台的上空混沌一处涌来,自她的指尖灌入,顺着七经八脉流进丹田。这么多年没动静,最近贾瑶终于隐隐感觉到,桃夭决又要突破了。这些日的晚上,身体沉睡之后她都遁入空间加紧修炼,只是冥冥中感知到时机还不成熟。今晚,她依旧坐在仙鸾台修炼,却隐隐感觉到自己就要突破。果然,进入状态没多久,她就感觉境界隐隐的松动,这是突破的迹象。凝神,默念着桃夭决的口诀,灵气如灌顶般进入她的身体,贾瑶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然通畅,不但不感痛楚,反而极为清凉舒适。
模模糊糊间,似乎听见一声凤鸣,贾瑶已入了境,只觉得一时混混沌沌的,还未及细想,便没有了意识,却不知道她在晋升时,周遭环绕着大量的灵气,离她最近的黛玉也跟着受了益。被灵气浇灌了一番,洗去了许多污秽之气,身体更加好了不说,原就不凡的相貌也更水灵起来。
第二日醒来,贾瑶惊异的发现黛玉还在熟睡中。这可是从来没有的。每日里她醒来的时候,黛玉不是已经醒了,也快要醒来,看来昨晚睡得不错,这样想着,她穿戴好衣服,正要到外间去洗漱。黛玉也幽幽转醒,“你今儿起得倒早。”贾瑶娇声笑道,“我同往常一样,倒是你,睡得倒熟。”黛玉拥着被子坐起来,“可不是,这几日睡得都踏实,尤其是昨晚,睡得很是香甜呢。倒也不枉你这几日非拉着我同睡。”贾瑶横她一眼,“可不是,教你得好处来了,倒嫌我粘人。”黛玉稍清醒些,不由把贾瑶细看一番,“哟,一夜的功夫,瑶儿你怎么愈发漂亮了?”贾瑶料想到突破第四层功法可能会给她带来些不同,只是摸摸脸道,“天生丽质难自弃呗!别说我,今儿你的气色也好了不少,想是占了我的光儿,跟着得了道呢。”黛玉啐她,“夸你一句你还得了呢!”
两人梳洗完了,一起去给贾母请安。贾母看着水灵灵的小姐俩,心里头只觉得慰贴,揽着她俩用了早饭后,又打发她们去王夫人处上课。
俩人结伴去了,今儿那女师傅教导的是诗词。然贾瑶黛玉在诗书上的造诣俱都不弱的,不耐烦听那女师傅讲,坐了一会就出去寻王夫人。王夫人是个惯着孩子的,知道是她俩淘气了也没说什么,只让人给那女师傅送去茶水点心说些辛苦了等安慰话。时下王夫人正听着来喜家的说上个月那厨房里的账本子。两人就团坐在那里翻出了谜语本子猜谜玩,旁边案上摆着芙蓉糕,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正是安逸。转过了晌午,王夫人因有事要请贾母示下,便携了她俩个一同去了贾母的院子。
贾母刚睡醒午觉,正有兴致。王夫人回了事,贾母不过听了,还叫王夫人作主意。娘几个正闲话着家常,忽而一个丫头在外头撩帘子,要进不进的。王夫人看着了,先问将起来,“门外头那是谁,在这里探头探脑的做些什么?进来回话”外的丫头这才撩了帘子进了里屋,回道,“是太太房里的周大娘,因要给太太回话,找到这里来。”王夫人听罢,看了贾母一眼,笑道,“找我找到这里来了,我便回去吧,许是有事。”贾母淡淡道,“有事便在这里回罢了,难道不能叫我听得?”王夫人一笑,“老太太说哪去了,只怕扰了您的安宁。”又转向那小丫头,“既如此,便叫周瑞家的进来回话。”
那周瑞家的进来了,先规规矩矩的给贾母,王夫人都行了礼。恭恭敬敬的道,“扰了老太太,太太,两位姑娘的兴致了。原也无甚大事。不过是上回那个刘姥姥又来了。带些田里的瓜果蔬菜,说是谢谢上回的周济,来答谢一二。二奶奶想着她是好心,那些个瓜果虽然不值什么,到底是个野味,许能开开胃口也未可知。便想分给各处尝尝。特叫我来讨我来讨太太的示下。”王夫人抿抿嘴,“难为她一个老人家,还想着送些野味来。二奶奶可好好招待着?”一面又对贾母说,“说的是乡下一户人家。当日他们家同我们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我父亲还常常看承他家,只是后来来往的少了,他们又不大很亲近。彼此便疏远了。去年秋天,许是快入冬了家里没什么嚼用,也是没办法了找到我这里,是那家的老丈母娘,也有了岁数了,带着外孙子。我时下也忙着,不过到底也是往日的亲戚,便打发凤姐接待了。左右周济了些,到底过了冬天是正经。”贾母听罢才笑了,“这倒是好事,这些日子里渐热了,我也不大愿动弹,正想有个积古的老人家一起说说话。即都是亲戚,来一趟也是人家有心,也甭叫就走了。在府里住个一两日,玩耍玩耍倒是正经。”
周瑞家的听了,笑着应承道,“这是老太太的慈心,他必是愿意的。等我去二奶奶那告诉他,省的就走了。”说罢转身出门去了。贾瑶听了,便知这一定就是那刘姥姥了。她看原著时,读到刘姥姥那一段也是捧腹不已的,这刘姥姥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是再有见识不过的,只从她讨得贾府上上下下大小主子的高兴便可得知。而这样一位老人家,不但有见识,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从后来救巧姐的事便让人感慨凤姐这桩小恩实在值得。如今这是刘姥姥二进贾府,贾瑶便有了些别的想头,想借刘姥姥推行一二。
却说刘姥姥坐在炕上,就要跟凤姐道别,平儿因问:“想是见过奶奶了?〃刘姥姥道:“见过了,叫我们等着呢。”说着又往窗外看天气,说道:“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正赶上周瑞家的从贾母院里出来,见着刘姥姥就走了,忙笑道:“可是你老的福来了,竟投了这两个人的缘了。”平儿等问怎么样,周瑞家的笑道:“二太太在老太太的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诉二太太,‘刘姥姥来了,还带这些个新鲜瓜果。'偏生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二太太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缘分了。”说着,催刘姥姥下来前去。刘姥姥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罢了,奶奶也该去老太太那里请安,等我回了奶奶,咱们一起好过去。”一面问那小丫头,得知凤姐料完了事,已先去了。便只好同周瑞家的引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了,又有两个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平儿问:“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了,等着我去请大夫。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的?〃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议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前儿住儿去了,二爷偏生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作了情。你今儿又来了。”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平儿道:“明儿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的日头晒着屁股再来!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就说奶奶的话,问着他那剩的利钱。明儿若不交了来,奶奶也不要了,就越性送他使罢。”那小厮欢天喜地答应去了。那刘姥姥听了利钱二字,眼睛之一转,心道怎么做这个营生,只是到底不该他多嘴,于是当着人面只作不知。
平儿等来至贾母房中,彼时王夫人和姐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两个仙女儿似的小姑娘一左一右偎在那老太太身边正娇声说着什么,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家活也没人作了。”贾母道:“眼睛牙齿都还好?〃刘姥姥道:“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就完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的大家都笑了。贾母又笑道:“我才听见周瑞家的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他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象你们田地里的好吃。”刘姥姥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贾母又道:“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你也算看亲戚一趟。”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罢,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说着,又命人去先抓果子与板儿吃。板儿见人多了,又不敢吃。贾母又命拿些钱给他,叫小幺儿们带他外头顽去。刘姥姥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贾母益发得了趣味。正说着,凤姐儿便令人来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
用过晚饭,贾母就叫迎春她们各自回屋了,独贾瑶两个留下来,叫给她念会子书。贾瑶念了半晌,只说倦了,偎着贾母问道,“老祖宗,今儿这刘姥姥说话倒有趣儿。”贾母揽着她的背,“这是积古的老人家,经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