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荀世香-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翊淡淡扫了一眼上座的刘夫人,脸上的笑容可真是在朝她宣示着得意之情。刘夫人是她从小到大的玩伴是不错的,可论感情就说不上什么了。丁翊自幼就对刘夫人的工于心计嗤之以鼻,瞧着她的小手段充其只是得形似而不得其法,偏以为看客们浑然不知。等她长大了,倒是嫁了个众人眼中的好郎君,虽然一开始也对袁绍的庶子身份颇有怨言,可如今照样又同丁翊卖弄起她的虚荣来。
慢慢地喝了一口蜜茶,丁翊面上还是静无波澜的。若是刘夫人这样的女子在她的府中,早就掀不起浪了。她又瞧了一眼乖坐在一旁的环燕,这样的女子才是真正能牵住丈夫的女子。
而环燕心里想的,不过是散席后,可还有机会与荀襄叙上一叙。
荀襄这次回荀府,也抱了一小罐蜂蜜。都是托了丁翊的福,刘夫人也慷慨地赠了场的贵女们一小罐蜂蜜,虽不如丁翊的份量,可要细数下来,怕是有好几坛蜂蜜都教刘夫人送人了。
而环燕,因为丁翊借口身体不适,早早地带着她离去了,她与荀襄,自是没有叙成。荀襄心里不觉有他,环燕却是有些失望的。
这一日,荀彧留在府中温书,郭嘉和荀谌不知又被戏志才拐到哪里去了,荀攸自然还当值未归。
“阿襄回来了。”荀彧收起竹简,笑看着荀襄。觉得屋里的熏香有些淡了,又起身添了些。
“嗯,彧阿兄你饿了吧,我去做饭。”荀襄说着就要往厨房那边跑,却被荀彧叫住:“不急,你这样早就把饭做好,他们也赶不及回来吃。你先与我过来。”
“哦。”荀襄呆呆地应道,大概是从唐孚进门以后,荀彧已经许久不同她单独聊天了,一时竟有些反应不过来。
荀彧自案上的一摞书卷旁边取来一卷单独放着的竹简,拿与荀襄看:“有好消息。”
荀襄一头雾水地打开竹简,上面整齐排列的正是荀爽的笔迹,打死她也认得!
这算什么好消息?!
荀襄诚惶诚恐,一字不落地阅毕,僵在那里,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地说:“恭喜彧阿兄,当父亲了。”
然而令她僵掉的,自然不是这事。荀爽得知她偷偷出走的消息,果然暴怒,不过看来荀彧替她说了不少话,又相隔甚远,荀爽的气消了许多,不过有一条是毋庸置疑的——从洛阳回去以后,立刻定亲,及笄后马上嫁人!
对象是她最不愿意想到的陈群。
她跑出来就是为了逃避这“祸事”,没想到逃出来,这“祸事”还是躲不掉。
荀彧平静地说:“六叔还未将此事与别人商量,陈世伯那边还是不知的。”只是态度很是朦胧,就怕荀爽再一怒之下把这窗户纸捅破,两家之事就这么成了。荀襄之前想好的对策都没有用了,只好在洛阳一拖再拖,不想到方法断了她老爹这念想,坚决不回去!
所以她只当没听见,将话题又引到了唐孚身上:“嫂嫂和小侄女还好吧?”
虽是信上写过的内容,荀彧还是道:“母女平安。”唐孚这头一胎生得是极其顺利,可惜了是个女孩,荀府众人的热情顿时退散许多。
荀襄见荀彧脸上丝毫没有初为人父的喜悦之情,不禁有些奇怪:“彧阿兄你不高兴吗?”
荀彧想也没想就回:“自然是高兴的。”
荀襄还是有些狐疑。虽然她也不能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可瞧着唐孚和荀樊要做母亲的的模样,和荀彧这般,真是大大的不同。莫非做父亲的一方都是这样的?她又想到了荀爽。
“阿襄,这段时间多留在府里,看看书,种种菜吧,采买之事也可以留给谌做。”荀彧又道,这话里的意思竟是要关她禁闭,袁家自然也不能去,荀襄心里“咯噔”了一下,忙问:“是父亲的意思?”
荀彧含糊地点头。荀爽确实有这个意思,让荀彧代为严加看管她,他不好不执行。再者近日朝廷动荡,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袁府,他总是不能放心荀襄一个女孩子的。
“袁绍大人近日也有要事缠身,不宜多去叨扰。”荀彧想了想,还是决定不给荀襄说太多政事。皇帝病重,太子未立,宦官群臣皆蠢蠢欲动。袁绍暂为何大将军一党,欲铲除宦官,朝中重臣亦上表请奏立何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刘辩为太子。
经两次党锢之祸后,像袁绍这般为铲除宦官做斗争的人,不在少数。荀彧近日也与几名“党人”有所来往,如李膺这般的名士,还有赠他“王佐之才”美称的何顒。
在洛阳,两派人马都已秘密地将一切部署好,不动声色地等待着时机。只不过这一切荀襄犹未觉。
“小侄女有名字了吗?”她问。
“早就拟好了,名翮(音同何),荀翮。”
ˇChapter 06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21:38
初平元年,郭嘉为自己拟字为奉孝。长发已然束起,却还是那一身素服未改。之前他很是古板地吃了三年素,也不曾饮酒。二十岁生辰那天,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对着那双古朴的银簪敬了三杯酒。
荀彧收发颍川的信件也终于频繁了起来,其中有一封是专门交与唐孚的,信里所提皆是有关她们母女的日常近况。透过唐孚字里行间的描述,仿佛能穿越千里之外触摸到小荀翮与父亲一致的白皙面庞。
荀襄真的老实呆在荀府几个月,也很少出门,开始荀樊还教人捎来只字片语,后来也就没了音信。而她的十五岁生辰,也在不安和希冀中到来了,荀彧将她梳作包子头的长发散开,绾成少女髻。荀襄望着镜中的自己,果真像变了个人一样,杏目含水,唇如丹砂。她摸了摸自己还有些肉肉的下巴,如果这里再瘦一些,她就能有和荀彧一样好看的脸型了。
“阿襄也长大了。”荀彧亲昵地捏捏荀襄秀挺的鼻子,温声笑道。荀襄又搓了搓下巴,想让它变瘦些——之前梳着孩子气的发型还不曾觉得难看,这换上秀气温婉的少女髻,多余的肉肉都暴露无遗。
“是彧阿兄的手巧。”她无奈地夸赞荀彧道。
曾在颍川时,就听说洛阳的上元节灯还如昼,向往了那么多年,终得一见却比心中所想的黯淡许多。也许是她不曾赶上好时节,适逢宫中大乱,朝廷由里至外进行了一次大洗牌,格局自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宦官尽诛,外戚剪除,对皇权最有威胁力的两股力量一夜之间消灭殆尽,而这场朝廷诸臣的胜利,竟是袁绍一手策划。
“袁本初这个人,实在是妙极,妙极啊!”荀谌渍渍称奇,又逢一日,戏志才晃进了荀府,拉着荀谌和郭嘉一道儿,黏着荀彧一起喝茶。
说到袁绍,众人脑海里那个洛阳阔少的影子早就不见了,先与名士结交,庇护党人;后假意谋职于大将军何进,挑起两虎相斗,一举歼灭宦官外戚。
戏志才道:“不错,不过我还注意到一人,典军校尉曹操。”
荀谌摇摇头,道:“此君的计策虽是上上选,可惜还不够狡猾。”曹操与袁绍本是一路,势为铲除宦官外戚一党。宦官势力积威多年,桓灵两帝均倚重宦官,不理朝臣。蹇硕作为宦官势力的中枢,手握大权,比起外戚何进更甚许多。何进本是何皇后的兄长,身授最高武职,其势力仅次宦官一党。两股势力可谓水火不容,无论哪一方存留,都对皇权不利。虽说是宦官与外戚之斗,朝中另有第三股势力,不过所谓的“朝中重臣”分量极轻,灵帝已崩,少帝年幼,若是不借此机会消灭两支威胁最大的势力,将后患无穷。
袁绍与其弟袁术,曹操虚为何进谋事,实为朝中那股最弱的第三势力。曹操主张只灭以蹇硕为首的罪魁祸首,不可尽诛宦官,遭斥;而袁绍主张尽诛宦官,正对欲铲除所有敌势力的何进胃口。袁绍带兵入宫杀宦官之时,却采取了与曹操的相同的做法,使剩余宦官得以喘息。袁绍又上谏何进,道可引外兵诛灭宦官,宦官闻声,先下手为强,骗何进入宫将他捕杀。这时袁绍与曹操等人才趁乱将剩余宦官一举歼灭。
“话虽如此,我却以为袁绍与曹操许是配合地天衣无缝!”郭嘉笑道,“两人先是虚情假意一番,倒是别有成效。”
戏志才接道:“袁绍一招打草惊蛇,曹操却道其事不秘,事必不成。借了宦官的刀。”
郭嘉敲定:“到头来坐收渔翁之利。”
荀谌赞道:“不可谓不出彩。”
许久不出声的荀彧才道:“可袁绍教何进引来的外兵,还是到了。”现在朝局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各势力还不及回归原位,走上正轨,又有一股外来力量冲进其中。
郭嘉问:“何路人马?”
“西凉董卓。”
门外,荀襄踱了好几个来回了,踌躇万分。刚刚荀爽又下了一道加急令,命荀彧速速把她押解回颍川,几个男人都在屋里谈事,送信人便把信件交给了荀襄,有两封,她一见有一封是荀爽写的,便先拆了,还没敢拿给荀彧看。
“陈氏欲于次月下聘,汝速归。”荀襄手里攥着那封竹简,指尖冰凉,手心里沁得都是冷汗。心里像被猫抓过,又泼了冰凉的辣椒水,却火辣辣地疼。最后她实在是受不了了,冲进门去,荀彧、荀谌、郭嘉,与戏志才正四人围坐在一起,见荀襄这样冒冒失失地闯进来,都不禁吓了一跳。
“彧阿兄!我……我有事与你说!”舌头转了一个圈,荀襄才把话吐出来,连招呼都没有打,虽然她知道这样也很不礼貌。
好在都是熟人,也没有人会怪罪她,荀彧绕过三人,随她走出去。兄妹俩来到隔壁的书房,荀襄又开始吞吞吐吐起来,索性直接把荀爽的信拿给他看。
荀彧接过粗粗阅览了一遍,再看看荀襄这般低沉的脸色,心下也知道了所为者何。还是故作欣慰的样子道:“阿襄就要嫁人了,这样不好吗?”
“不好。”荀襄闷闷地道,虽然她不知嫁人有什么好的,但嫁给陈群,总是不好的。
“长文(陈群的字)今年也有廿二了,总不会像小时候那样胡闹了。”荀彧也心知荀襄从小就不喜欢与陈群一起玩,大概是嫌他太闷。可纵观颍川四族的优秀子弟,陈群无论是身份、样貌、才学、还是品行,都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彧阿兄,我以为你能理解我。”荀襄很是沮丧地说道。荀彧也算是被二伯父“逼婚”,如果不是唐孚被硬塞给荀彧,她相信荀彧能娶个更合心意的女子。
荀彧听了她说的话,不禁一愣。年少时,他对父亲安排的这门亲事也是深深地不满的,甚至像荀爽说的那样,感到有一丝耻辱。可是良好家教和责任迫使他做不出伤害唐孚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早已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不看重,便不在意,便不能伤及他。而将唐孚娶进门后,她也并不像其他逆臣之后那样不堪,反倒是“宦官之女”有些连累了她。
何况唐孚已诞下小荀翮,两人的距离总该拉近了些。
“长文哪里不好呢?”荀彧无奈一叹,这回换做荀襄一愣。
不错,正如荀彧所说,对一般女子来说,陈群可以算作是个无可挑剔的夫婿。荀襄也不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她也做过少女梦,直觉出现在她梦中的该是个扬鞭策马的英雄,且陈群于她来说,连兄弟的感觉都没有,她以为他们两个本该就是萍水相逢的世家之后,不会再有更进一步的关系了。
“我……我也说不出,可彧阿兄,我真的不想嫁给他,真的不想……”荀襄也终于意识到她说服不了荀彧,眼眶酸的要命,含着泪就要哭出来,语气也有些哽咽。想着想着,眼泪就真的掉了下来,难以抑制地哭出声。
“唉。”荀彧叹了口气。荀襄终归也是个从小娇养到大的小姑娘,只当她是一时别扭,使小性子。待她真的嫁给了陈群,过起了日子,便会真正长大了。但见荀襄这般难过委屈,他这个兄长也是不忍的,只得安慰她:“阿襄听话,不哭了。我再与六叔商讨商讨。”他想,无论如何,先将荀襄安抚住。而荀襄听他这样说,也渐渐停止了抽噎。
ˇChapter 07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24:01
虽说荀彧的决定是先安抚好荀襄,不过他当天晚上就修书一封,请求荀爽先将联姻商议之事再缓一些,另作一封与陈群,也婉转地表述了这个意思。
一切不过是等待荀襄做好准备,改定主意罢了。毕竟荀彧也希望她开开心心嫁人。
另一方面,荀襄的不安促使她总是去找荀彧,有时见得到他人,有时见不到。不过她总会在荀彧房前一再徘徊,认定荀彧大概不会觉得她烦时,才会敲门进去。
“阿襄,不如等回到颍川,你与长文彼此间再了解一番,定会对他改观的。”荀襄近日来的表现,着实让荀彧无奈。他能做的,就只有不断地开导她,荀谌和郭嘉也察觉了荀襄的忧心忡忡,荀谌认为荀襄和他一样,都被安排了不喜的婚姻对象,难兄难妹,开导她也开导自己;郭嘉虽也不见得荀襄嫁个她不喜欢的人,但也认为陈群是个优秀的配偶,这门亲事又是门当户对,何乐而不为呢?
“彧阿兄,有时候我真的有些羡慕荀樊,她能嫁个自己喜欢的人。”荀襄坐下来,叹了口气——近日来她叹的气,比以往十几年叹过的都多。这两天荀襄想了很多,婚姻对她们女子来说,比对男子要重要得多。想想荀樊,她现在过得生活已很是优渥,袁绍亦是她所想嫁之人,现在的她应该比自己过得快活吧。
荀彧摇摇头,不多置评。袁绍是个才能优秀的人物,身世显赫,可他娶的女子也不止两三个,正妻刘氏不见得是个能容忍的人,荀樊虽嫁了个想嫁之人,可她未必比荀襄过得快活。
毕竟陈群是个极为稳妥的人,他的品行和心意,不止是荀彧信得过的,世人也是信得过的。荀襄嫁他,理应是一段佳姻。
荀襄见荀彧还是不为动容的样子,心下有些着急,不自知地脱口而出:“如果我能另嫁他人呢?”这个想法被她压在心底许久,如果一定要嫁人,至少也能嫁个她能相处得来的。
荀彧闻之眼皮一跳,道:“你想嫁谁?”
荀襄搓了搓袖沿,还是有些扭捏,不过只得咬牙道:“我……可以嫁给嘉嘉。”
荀彧就料定她会这样说,皱着眉无奈道:“奉孝他不会娶你的。”
荀襄听了一愣,没想到竟是被荀彧先拒绝了。荀襄从小接触的异性本就有限,除去家中长辈和哥哥们,便没剩下多少了。像陈群这样的世族,还算相熟的,更多的他族男子,最多也只有几面之缘,郭嘉于她,称得上是除去荀彧他们之外最亲近的人了。
她想,也许她没机会遇上那个能出现在她梦里的英雄了。虽然郭嘉给她的感觉更像一个能呵护她、照顾她、陪她玩儿的兄长,可她与陈群实在是性格不合,相对无言。
“为什么呀……”荀襄低着头,为什么连她最后的期望都要掐灭?
荀彧虽于心不忍,但也只能狠心道:“他已有意中人了。”为了断了荀襄心中的念想,他也只能这样说了。
荀襄又是一愣,不死心地反驳道:“我不信!”郭嘉还年少时就去了颍阴,从未离开过,大多时间都与他们在一起,哪里还有什么机会接触到旁的女子?她心中一动,莫非是荀彧婚宴时?那时可是有许多小姑娘都往他身上瞟,以郭嘉的性子虽不会主动搭讪,但也难保有的小姑娘胆大,凑上前去。
这回荀彧坦然道:“若是不信,大可以去问他。”说罢,真的不再多劝荀襄了,取出一摞竹简,竟是要看起书来。荀襄又气又急,一跺脚就出门找郭嘉去了。荀彧望着她的背影,又是无奈一叹。
“嘉嘉!你娶我吧!”荀襄简直是冲进了郭嘉的卧房,他正坐在案前书写着什么,本就被荀襄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等反应过来她说的什么,彻底愣了。
荀襄死死盯住郭嘉,完全没了刚才面对荀彧时的羞涩和扭捏,她只觉得自己像喝了酒一样——虽然她还不曾喝过酒,不知道醉酒是什么滋味,但知她已全无所惧,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阿襄?你说什么?”郭嘉好容易回过神来,着实被荀襄吓得不清。
“你娶我吧。”荀襄又说了一遍,这语气好像她以前对他说“我们去吃烧鸡吧”一样平常。
郭嘉的反应竟是与荀彧别无二致,先是叹了口气,又无奈皱眉道:“我怎么能娶你呢?”
“为什么不能?”荀襄眼也不眨地反问,完全不似方才被荀彧拒绝时的沮丧。
郭嘉放下笔,起身走到她面前来,目光柔和地看着她:“阿襄,我知道你最近因为与长文的亲事有些不愉。你成人了,嫁人这事需要慎重对待,随便不得,你明白吗?”
荀襄仰着脸看他,辩解道:“我就是不想随便,才会想要嫁你呀!”
郭嘉拉着她坐下,拿出和荀彧一样的架势,正声道:“阿襄你说你不喜欢长文,那么你就是真的喜欢我了吗?”
荀襄想了想,她是喜欢、是愿意和郭嘉在一起生活的,并且不想和他分开。她潜意识地觉得,同样是“喜欢”,这种“喜欢”比起男女之情好像少了些什么,荀樊曾经跟她吐露过,遇到心爱之人,心是会“砰砰”跳的。不过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她认为也顾不上少那么几种感觉了,只是不能为她自己解释心底的几丝遗憾和惆怅又是作何讲。
郭嘉见她默不出声,便说下去:“在我心里,阿襄一直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我是独生子,阿襄算是偿了我想有个妹妹的夙愿。或许等你再大些,就能分别出不同的感情了。”
荀襄觉得自己本就不太坚定的信念变得更松动了,道:“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想娶做妻子的人?”
郭嘉闻之一愣,不过还是很快答道:“是的。”
荀襄忘却被拒绝的沮丧,问道:“你们会在一起吗?”
“只要相信,就会在一起。”
荀襄歪了歪头,天真地问道:“那是不是我相信,那你和我就会在一起?”
郭嘉被问得有些哭笑不得:“阿襄,这不一样。信嘉嘉阿兄的话,长文他可以给你你想要的那种生活。”在这一点上,他和荀彧的考虑是相同的。陈群有这个能力,他有稳定的仕途,和不可限量的未来。而他郭嘉,还是一个居无定所、心无所安的浪子,他给自己选了一条未知的路,这条路上,他唯一能顾及的,只有他自己。
荀襄又沉默了,她从不曾想过她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只是一直习惯性地追随着兄长们的脚步,颍川的生活纵然无忧无虑,可她也知兄长们的未来绝不仅局限于颍川这小小的一郡之地。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她问。
“一种安定、能护你一生的生活。”郭嘉答。
“可阿襄也说过,我要一直跟着兄长们,帮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哪怕只有一点点。”说到这里,荀襄的眼睛里亮晶晶的,像是重新被注满了活力。她想到很小的时候,大多兄长们都还在,围坐在一起高谈天伦地理,经史诸子,那时她还能坐在荀彧的膝上。
郭嘉心中一动,思绪飘回那年颍川的上元节,他带荀襄去看花灯,还年幼的荀襄指着他们走过的街道和叫卖的人们,像是指着天下,她说:“这些都是你和兄长们将要做的事啊!阿襄只要能帮你们修饰一下边角就好啦!”那时,她手中还捧着一盏花灯——是他送她的一个愿望。被她端在心头,明亮的灯光也是映着荀襄现在这般明亮的眼睛。
ˇChapter 08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26:24
过了几日,荀彧收到陈群寄来的信。他先单方面的取消了两家的联姻,算算日子,距荀彧发出的那封请求延迟婚约的信不过几天而已,此刻大约还在路上。不止荀襄感到惊奇,荀彧也很是吃惊——正如他所说,陈群是个稳妥的人,断然不会无缘无故地做出这种类似毁约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