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三庄花]云英-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瑶阴柔低笑了一声,道:“裴相好好的做您的尚书左仆射也就罢了,该管的事情不管,不该管的事情非要管,即便如此,休要怪太子殿下与本王不客气。”
“殿下何须如此,”李林甫温言淡笑,言辞却半点不含糊,“裴相不过只是关心圣上的安危,殿下却如此心虚不安,莫不成坊间传言殿下您和太子殿下软禁圣上,矫诏诛杀在外征伐的兄弟二事尽皆属实?”
“好一张嘴,”李瑶哼笑,心里却忍不住多了几分忌惮,“难怪世人皆道你李林甫口蜜腹剑,不过你二人煽动群臣威逼东宫,莫不成要谋反吗?”
“殿下多虑,臣等只是来向圣上问安罢了,至于威逼东宫,既然太子殿下不曾做过无君无父之事,臣等又岂敢?”裴耀卿不咸不淡,气度自然,仿佛一点儿不曾将李瑶这个如今权柄在握的亲王放在眼中。
“问安,本相看你们二人便是勾结李瑁,意欲谋反才是,”杨国忠早已按捺不住,仗着有李瑶在,高声道“羽林卫何在,还不拿下这些乱臣贼子?”
话音落下,却不见羽林卫有所行动,东宫亲卫之首面带难色,低声对李瑶道:“殿下,羽林卫多为侯门世家子弟,这些跪着的大臣,怕少不得是他们的家中长辈,这……”
李瑶劈手给了杨国忠一耳光,冷冷道:“蠢货,这里何尝有你说话的份儿?”
杨国忠身为中书令,在百官面前受辱,自然羞愧难当,却也不敢跟李瑶顶嘴,只能悻悻低头。
李瑶却是客客气气的对裴耀卿道:“裴相既然一定要见圣上,本王也不敢拦着,只是一下子这么多人,怕是对圣上龙体恢复不利,不若裴相一人前往?”
裴耀卿与李林甫对视一眼,自然明白其中有诈,却也明白李瑶不会轻易再松口。
李瑶见状淡淡一笑,道:“当然,裴相若是改了主意,倒也不妨,只是今日之罪,或许,要给个交代了?”
正当此时,一声唱诵忽然响起,众人看去,却是国师少林寺主持玄正带着几个和尚前来。
“阿弥陀佛,鄂王殿下,裴相国,李相国,贫僧有礼了。”
因着玄正身为皇族宗亲的身份,受到玄宗礼待,可以随意出入宫廷,也无人觉得不妥,只是李瑶有些不安,不知这和尚是因何而来,却不敢随意放肆,因为算起辈分来,他尚且得叫对方一声“太皇叔”。
“贫僧方才在外面听见裴相国说要前去探望圣上,不知鄂王殿下可否允许贫僧一同前往?”
李林甫抢在李瑶说话之前道:“既然国师来了,不如一道前去拜见圣上,佛祖庇佑,圣上的病或许不药而医?”
李瑶脸色已是难看至极,却也知晓有玄正庇护,今日无论如何是无法除掉裴耀卿了,只得答允,引着二人前去,在殿外向“玄宗”问了安。
裴耀卿正欲入内请见,李瑶当即面露杀机,却被玄正言辞化解。
最终觐见之事不了了之,玄正引着裴耀卿出了宫门。
“裴相可知,今日生死,但在一线之间?”玄正慈眉善目,语气依旧温和。
裴耀卿苦笑:“裴某怎能不知,只是鄂王和太子掌控了圣上,又号令节度使入长安,一时间吴王殿下的军队,怕难先至,裴某也是无法,今日但凡有些动静,也能使节度使们揣测几分,拖一些时日。”因着玄宗如今被软禁,太子和鄂王势力膨胀,上次那道改封李瑁为蜀王削权的旨意几乎被选择性的忽略了,私下里,大家还是称呼他为“吴王”。
“裴相的苦心,贫僧明白,不过贫僧此来,也是受人之托,请裴相和李相不必着急,不出三日,大军自然到来。”玄正说着,拿出一枚玉佩,那花纹样式,正是裴家子弟专有。
“这……”裴耀卿一脸疑惑,却不知从何问起。
“七娘托贫僧将此物转达,贫僧在少林还有些事处理,现行告辞。”玄正微笑着颂了声佛礼。
“大师好走。”裴耀卿连忙回礼,捏着那玉佩,心底却足足松了口气。
………………………………………………………………
军营
阿云手中拿着一面古拙的镜子,翻来覆去的看却看不出什么名堂。
看上去清减了不少的木子先站在阿云跟前,道:“鄙主人已经放出了玄正方丈,离开了少林,他让在下将此物赠与七娘,他说,那个七年之约,七娘赢了。”
阿云收好那面镜子,有些诧异道:“怎么说是我赢了,分明……该是我输了才对。”
木子先摇头:“七娘要是真以为,主人他只想报仇,那么您就大错特错了,逝者不可追,即便是让全天下为夫人陪葬又有什么意义,主人身为李唐皇室子孙,当年诛杀韦逆也好,站在李隆基那边也好,哪有一件不是为了大唐江山?”
“我们以七年为期,七年后,如果你还是坚持你的想法,我可以答应你一个条件”阿云回想起李朝说的那些话,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我自己的想法……么?”阿云有些感慨,若非这次回到战场,过去的那些记忆,怕只能在梦里相见了。能再上一次战场,和众人一道守一回大唐魂,即便是顶着别人的名号,她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不仅是对您的一番考验,何尝不是主人自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他想看到的,薛郡主想看到的,不过是一场盛世清明罢了。”木子先见阿云陷入深思,自觉离开。
“唉,师妹……别走啊,等等我!”木子先离开军帐,迎面撞上一个人。
岑煊烦他当道,左移右移怎么也绕不过去,当下火了:“我说你这人怎么走路不看路啊,快快闪开,别挡着我找师妹。”
木子先正觉此人聒噪讨厌,抬头看清他的眉眼却不禁愣了愣,这活脱脱就……
岑煊已经走远,木子先仍然呆愣在原地,偶然低头发现地上掉了一块破旧的同心结,不禁伸手去捡。
作者有话要说: 大概还有两章,正文完结,番外的话……情况比较复杂,总之,要欢喜大结局的亲就不用看番外了,番外大底,是要虐的。
O(∩_∩)O谢谢几位的地雷:
听雪血薇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1…07 23:32:07
秀秀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1…08 00:26:36
绮岚玦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1…08 09:36:40
(り枫叶逝╮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1…08 15:16:12
☆、大军还朝乾坤定
长安城外,乌压压的一片,前盾后矛,叫人一眼看去望不见尽头。
城楼上的守军即便是见惯三军凯旋,又何曾见识过这般场景,那些血里来去的从战火中归来的将士们就这么站在城楼下,冷冷的望着他们。
吴王兵临城下,城中流言四起,节度使们又持观望态度,至于东宫太子,早将自己锁于深宫,诸事不理。
城上城下,这般僵持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长安城紧闭的城门缓缓放下,为首一人,紫衣玉笏,身量高挑,唇边含着一缕笑,缓缓上前,躬身为礼,正是门下侍中李林甫。
李瑁打马上前,微微颔首,算是受了他这一礼:“李相请起,敢问父皇如今可好?太华与王妃如何?”
“公主与王妃世子一切安好,皆在宫中等候殿下,还请殿下入宫,与圣上父子相见。”
李瑁放下一颗心,回首对阿云点头。
……………………………………………………………………………
再入大明宫,阿云和李瑁皆不禁生出恍若隔世之感,李瑁向李林甫问起太子和鄂王,李林甫只说鄂王听闻大军已至,早闻风而遁,太子见大势已去,畏惧将来,一杯毒酒喝下当即断了气。
李瑁闻言长叹一声,道:“我与太子、鄂王本是兄弟,又因前事有愧与他们,何曾想过要他们的命,太子既然已死,便以太子之礼下葬,天家子孙,总不至于做个孤魂野鬼,流离失所,至于鄂王……他既然走了,就当没他这个人吧,不必再追了。”
李林甫知晓他这是在伤感前世玄宗诛杀三庶人之事,只点头应了,没再多说。
“父皇他……如今是个什么光景?”李瑁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已经平淡的,仿佛在问一个无关紧要之人。
李林甫微微一怔,旋即道:“圣上被杨氏气的中风,高力士又为他们所害,如今……虽然被救出,却已不能再多加忧思。”
“哦?是中风了……”李瑁停下了脚步,眼神所及之处,正是“昭阳宫”三个字,他只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圣上说,希望殿下和七娘一道前去见他,他有些事,需要交代给殿下。”
李林甫停留在宫殿外,敛眉低首,不再向里走去。
风卷起几片残叶,飘过二人眼前,宫门次第而开,里面的华美景致像一幅幅绝美的图画,猝不及防的展开来。
“昭阳宫是父皇最喜欢的一处宫殿,里面的陈设也都无一不是精品,只是……即便是母妃,也从未有幸可以住进这里,”李瑁没有立刻进去,停留在宫门外轻声对阿云说着那些往事,“小的时候,我曾听过宫人议论,说这里,曾经住着位女子,那女子,容色倾国,却有着连父皇也驯服不了的烈性子。”
“那个人,算起来,应当是我们的表姑母,姓薛,是太平公主之女。”
李瑁有些诧异:“看来阿姐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父皇的性子素来薄凉,只怕对那位薛郡主,也未尝真是真心的吧。”阿云摇摇头,“故人之事,何必追思。”
李瑁没有回答,二人一道步入宫殿。
跨过不知多少门槛后,他们终于见到了玄宗。
他坐在一张胡椅上,仰望着悬于空中的美人图,上面的美人艳如芙蕖,却眸如冰雪,活脱脱一个冰美人。
玄宗听到脚步声,缓缓转过头,却见李瑁站在门口,被边关的烽火洗去了稚嫩和养尊处优的懵懂,瘦削的棱角多了几分锋芒,只是眸光深处,依稀可见当年十八皇子温雅善良的影子。
他一时竟有些恍然之感,原来自己一向不怎么当回事的儿子,已经长的这般大了。
“十八郎啊……你总算还是来了。”
“父皇。”李瑁半跪下,语气波澜不惊,“儿臣来迟了。”
“不迟,早一步是劫,晚一步是孽,你是不早不晚,刚刚好。”玄宗疲惫的靠在胡椅上,“起来说话吧。”
“谢父皇。”李瑁站了起来,脸上也不见多少感激之情。
“朕一生最怕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朕……也没什么可说的,成王败寇,何况,是你救了朕,没让太子他们得逞,大唐江山传于你手,朕也没什么可忧心的,只是……”玄宗说道这里,才缓缓的转过头,木然转动的眼珠死死的盯着阿云,冷笑出声
“朕要你除了她,否则,你的江山怕是根本坐不稳。”
“父皇!”李瑁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震惊良久之后才道,“阿姐是我的亲姐姐,您的亲生女儿……”
“那又如何,李瑛他们和你不也是亲兄弟,安乐公主和中宗……又何尝不是父女?”玄宗意味深长的道,“十八郎,朕知你心思淳厚,可是从古到今,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又有谁是真正心思淳厚的?”
“父皇……请恕儿臣,抗旨不尊之罪。”李瑁跪了下来,不再与玄宗对视。
“父皇以为,今日即便您不同意,皇位还能落在其他人的手里吗?”一直站在旁边未曾说话的阿云忽然走上前来,毫不避讳的直视玄宗,“倘使父皇驾崩,太子谋反已自尽,诸皇子之中,论出身,论战功,何人敢与十八郎争锋?当年您带兵入宫,逼得睿宗皇帝退位,不也是同样的道理?”
玄宗却并不生气,反而意态闲适的笑了:“诸子之中,其实唯有八郎,尚且有几分像朕,其余之人,不是二郎与三郎那般唯唯诺诺,毫无主见,便是五郎那般妄自尊大,至于十八郎,朕原以为恭敬有余锐气不足,现在看来,倒是磨出了几分血性,只是……终究还是少了点儿什么,”玄宗说到这里,停顿了一瞬,他看着阿云,仿佛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在看这个流着自己血脉的孩子,而非是心爱之人的影子,“十八郎是朕的儿子,朕最了解……有些事情,纵然他再怎么磨砺,也是做不成的,即便全天下的人都以为是他打退了南诏吐蕃叛军,朕也知道,那绝不可能是他能够做的到的,临危不乱,调度自如,甚至,有胆子和朕说这样大逆不道之语,你,很好。”
玄宗不等阿云回答什么,继续道:“倘使你是朕的儿子,或许,将是最好的太子人选,只是……你偏偏是个女人,又是李瑁十分信任依赖的姐姐,朕决不允许,大唐再出现第二个太平公主。”
“倘若我是您的儿子,怕如今,也活不到现在了吧?”阿云淡淡一笑,不以为然。
玄宗眸色微黯,但不过一瞬,又恢复了冷漠的面孔:“十八郎不肯杀你,可你知道朕为何要说这样的话,你们可以抗旨不尊,只是,没了朕的旨意,名不正言不顺,即便日后登基,天下之人,如何会不议论纷纷,各方节度使,如何又能真正心服口服?”
阿云笑了,那笑声是从胸腔里发出来的,却无端端让人觉得有些苍凉。
李瑁以为她真的要听玄宗之言,连忙膝行上前,抓住她的手:“阿姐,父皇已被太子气的失了心神,断然不可听他胡言乱语,不坐上这位子又能如何,不管谁当上皇帝,也不敢轻易动弹我们姐弟四人分毫。”
阿云摇头,亲手扶起李瑁:“好了,阿姐只是要和父皇说几句话而已,你在旁边看着就好。”言罢从怀中取出那面李朝赠与的古镜,一步一步,缓缓走到玄宗跟前。
“父皇一向,都以明君自诩,即便有什么错,一应推到旁人身上,”阿云说着,伸手触及玄宗因为这几日变故已然花白的头发,叹了口气,“父皇老了,不及年轻的时候耳聪目明。”话语刚毕,她忽的用力,生生扯下玄宗的一根发丝。
李瑁只见阿云将那发丝一圈一圈的缠在古镜上,动作温柔无比,一时间摸不清楚她要做什么,只讷讷叫了句“阿姐”。
玄宗却以为她是生了弑君之意,因双腿已不能行走,也知晓自己即便呼喊救驾也不会有人应答,不由冷汗顿生,胡乱摸索身边的利器。
阿云却懒理会他,忽然运起内功,生生催出一口心头血,滴在古镜上。
李瑁大惊失色,连忙上前,玄宗也愕然不已。
却见异象忽现,原本模糊不堪的镜子里出现一幕幕清晰无比的画面:
华清池旁,是杨贵妃衣衫轻薄,跳着胡旋舞,回眸一笑,容色倾城;
长安街头,杨氏一门五府春游,奢靡华丽,赫赫威仪,皇亲也不免回避;
皇宫宴饮,安禄山装傻充愣,却不知不觉瞒骗所有人;
天宝末年,烽烟四起,圣驾西行,百官恓惶,河边尸骨成山,巍峨帝都满目疮痍,东都天策一片青冢,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
“这……这是……”李瑁看着那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差点掉下泪来。
玄宗却一把挥开了那镜子,眸中尽是惊疑不定:“放肆……此等妖术,你也敢……”
阿云冷眼看着那镜子碎成几片,默默垂眸:“父皇原本,可以再在这个位置上享受十多年的,有您深爱的杨贵妃陪着,即便,她最后也死在了马嵬坡,即便,最后您让江山天下四分五裂,后人,也能轻易的找出替罪羔羊,替你承担所有的罪过。”
“父皇之后,大唐再不是从前的大唐,番邦王子可以在长安街头肆意杀人,官府却无人敢管,节度使坐大,一步步,对皇权蚕食鲸吞,李唐皇室风雨飘摇的,支撑不过百年,最终成为历史。”
阿云俯首将那些镜子的碎片一片片的捡了起来:“后人皆以为女色祸国,奸相误国,将一切都推到李林甫、杨玉环和杨国忠身上,可我却觉得,罪魁祸首,非父皇莫属。”
“你放肆……来人……来人……”玄宗气急攻心,指着阿云,已然语无伦次。
“她说的不错,这一切,原本就该是你李隆基的罪过。”一个高大的身影,自黑暗中缓缓走来,他脸上的面具已经取下,露出一张满目疮痍的,有些狰狞的面孔。
“你……”玄宗颓然放下手,瞳孔蓦然放大,嘴唇甚至忍不住抖动了起来,“李朝……”
李朝随意将手中提着的盒子丢了过去,盖子掀开,竟是一个人头。
“高力士的狗头,还是还给你这个主人的好。”李朝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什么稀松平常的笑话。
“来人……护驾……”李朝的出现几乎成为最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玄宗甚至向唯一可能信任的李瑁求助,“此人是乱臣贼子,断然不可留他活在世上。”
李朝微微一哂:“乱臣贼子,莫非,逼父退位的不是乱臣,枉顾父亲苦苦哀求毒杀姑母的不是贼子?”
玄宗不知哪儿来的力气,一把拉过旁边的李瑁,拔出他腰间的长剑,向李朝砍去。
李朝轻松避开,两指夹住剑锋,只微微一用力,剑身便碎成了粉侪,因剑气激荡,玄宗坐下的椅脚断裂,使得他整个人跌坐在地上,发冠散落,看上去狼狈不已。
“你来……是要向朕索命的罢……也罢,朕欠棠儿的,早该还了。”玄宗自知今日之事再无可善了,只能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看到你这样没用,我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悲哀。”李朝看着李隆基狼狈的样子,缓缓摇头,“我原本只想杀了你,给棠儿和姑母报仇,可是看到你这个样子,又觉得有些可笑,我不想杀你,大底棠儿在地下,也是不想再看到你这个卑鄙小人的。”
李朝丢下剑柄,却再也懒得看玄宗一眼,负手走出了大殿。
阿云看着坐在地上仿佛老了十岁的玄宗,最后一次,躬身行了个大礼:“从今往后,阿云愿长居江南,有生之年,再不踏入长安半步,父皇忧心之事,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绝不会再次发生,您大可放心。”
“阿姐……”李瑁看着阿云从容转身,缓缓步出昭阳宫,知晓她心意已定,必然无法挽留,只能颓然放下手,他看了一眼老泪纵横的父亲,忽然觉得有些刺眼,只好沉默着,也走了出去。
宫外,一宫装女子领着已经会走路的男孩,正是王妃杨氏和世子。
李瑁看着那女子芙蓉面上恬淡的笑容,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他大步流星的走过去,与妻儿相拥。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他憋了半天,只能说出这样一句。
王妃原以为夫君此去九死一生,再无相见可能,自己又差点被杨玉环陷害,失了清白,当下也是热泪盈眶,再端不住世家女子的架子,失声痛哭。
小世子见母亲难过,不由拿出自己的小手帕,想要替母亲擦干泪水,李瑁接过儿子的手帕,温柔替妻子擦拭着眼角,两人脉脉对视,无需言语。
偏生此时,一个尖利的声音突兀响起。
“殿下……殿下……妾身才应该是您的王妃……妾身被他们骗了啊殿下!”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踉踉跄跄跑来,跌倒在地。
李瑁护着王妃和孩子退后了一步,皱眉看去,却没看清来人是谁。
太华公主带着宫人浩浩荡荡过来,冷冷道:“还不将这疯妇拿下,无端叫她惊扰皇兄皇嫂和本宫的侄子。”
两个健壮的宫人便拖起地上的女子,王妃看清楚不禁讶异:“这……这不是贵妃吗?”
“可不是,贵妃娘娘得了失心疯,皇嫂当心被她冲撞。”太华公主不复以往的温婉内向,整个人经历乱象却是多了几分武惠妃沉稳狠厉的样子,她大大方方向李瑁辞别,道,“这贱妇曾经多番羞辱妹妹,还扬言要将妹妹嫁与那杨锜为妇,哥哥可否将她交与妹妹处置?”
李瑁见到好好的太华,自然高兴还来不及,再说本来就知道她深恨杨玉环,也没有理由阻止,只微微点头,便带着王妃和孩子离开了。
杨玉环见李瑁毫不留情的离开,内心悔恨交加,太华公主猛地抬起她的下颌,细细打量后嫌恶甩开。
“如此卑贱之人,竟然生了这么一张和本宫的姐姐有几分相似的脸,实在不配,还是毁去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大结局
O(∩_∩)O谢谢秀秀的地雷:
秀秀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1…08 21:35:27
☆、洛水汤汤英雄路(正文完)
东都·洛阳
邙山脚下,洛水汤汤,青山碧水间,整齐划一的枪声依稀可闻。
阿云站在石桥上,负手静望着桥下。
曾经在天策府的岁月,那些埋葬在记忆深处的东西,纵然远去,纵然无人再记得,她也未曾忘却分毫,只是到了今天,万事了结,该忘记的,终究是要忘却了。
“怎的不进去看看?”李朝站在离她不远处,目光望向天策府高大的城墙,淡淡问道。
“三百年了,”阿云仰头望着那些盘旋在高空中的猎鹰,语气平静的,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这三百年,发生了什么,除了我,没有人知道。”
李朝似有所感,长叹一声:“人生在世,有些寂寞,往往只能自己背负。”
“这寂寞背负到了今日,总算可以放下,即便舍不得,也只能如此,”阿云坦然一笑,似乎不以为意,“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