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曹操,又来了-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幕平硗吞镉谛硐兀占甘常心删印!
“主公可再等等,等天子回洛阳再出手,彧会力说众将奉迎天子。”随着荀彧弯腰对曹小瞒拱手一礼,以示决定!
曹小瞒上前一步,刚好与弯腰的荀彧脑袋持平,眯了眯双眼道:“文若都愿再次同殿称臣,怎么说也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既是奉天子,怎会‘不臣’,说的人到最后都没相信,但做的人上辈子死守……”曹小瞒转过身,掷地有声地继续开口:“下辈子也不会忘!”
说完曹小瞒往前走了一步,想起什么又停住了脚步,已经微红了眼眶,“承诺永远都是承诺,只是希望这次,我们之间的路途不会分隔两地!”
荀彧抬头看着曹小瞒的背影,嘴角苦涩一笑,难道不是曹操送他去的寿春吗?他们之间的矛盾都太深了!
只是曹小瞒接下来的话,说是五雷轰顶也不为过,“因为我保不住你了,曹操亡于建安二十五年,你们力推子桓为世子,就该清楚他的严苛,汉室一众老臣已经撑不起这个局面,若非是文若拉起了他们的门面,也因此文若所处的位置便是众矢之的,万人中只有文若反对,曹氏下众臣是因为还有曹操在压制,但他们和子桓都太亲疏了,子桓迫于局势是不可能站在文若这边,若我走了,曹家人都不一定服子桓,怎会服你荀彧!”
“你的眼中只要汉室安危,何曾看到自己的处境,我若不护着,何来‘吾之子房’,只是保不住你了……”
曹丕上位,第一个下手的不就是曹洪,连曹彰都是暴亡,宗族治理隔了一代,还有什么关系。
“主公!”等到荀彧再反应过来时,曹小瞒已经走远,然而已经追不上。
“奉孝,文和那有信传来了吗?”
现在这个时节,他们公务反而少了很多,最近闲暇的时间越多,戏志才也有空想些其他事情,但是情绪却是更加烦躁,有件事情一直梗在心里。
戏志才拨弄着火盆中的柴禾,自从被两位神医救了后,他现在的身体到是越来越好,要是晚年的隆冬,屋内不摆好几个火盆,他肯定受不了。
只是身体好了,他反而越来越心里不安,献命的人不会落下什么病根吗?拿着别人奉出来的好处,自己享受着,却还不知那个人是谁,他会更加愧疚难受。
“没有,文和离开长安便不知去了何处,还没找到他的行踪,志才最近情绪很不稳定啊!”
“难不成我还能特别高兴不成,那岂不是忘恩负义,要是哪天换成了奉孝被人献命,奉孝说不定比我还激动,巴不得天天找人。”当真是一语成谶!
“那……再等等吧!”郭嘉没再说什么,因为他自己的身体,也是个问题,或许能拖地久一点。
年初开春,兖州境内开始大力整治农业和商业。
推行农耕新器械,于田间试用,最后再兖州推广,反正曹小瞒找到马均时,这家伙可激动了,一般时候他都是自己在研究。
“将这些武器构造的图印给徳衡送去,不得有任何偏差,不能再经过第三人之手,明白?”
曹小瞒将自己描绘出的竹简,递给给马均打下手的工匠,“诺。”
工匠一出门,“典韦派人去看着他。”
“诺。”
徒留底下郭嘉和荀彧、程昱几人,真是满满的好奇心,毕竟之前推广的农耕用具,实在是减轻不少百姓的负担。
“主公,李傕部将杨奉叛离,拥陛下东奔洛阳,他联合河东白波军首领韩暹等,已经摆脱李傕他们的追踪。”郭嘉出言向曹小瞒报告着,天子那处的情况。
“让其他人都进来吧!”
小吏立马出去传令,一众将领随之而入。
“拜见主公!”异口同声。
“嗯,今陛下已被人拥护前往洛阳,但洛阳已被董卓烧毁已是残垣断壁,陛下幸免于贼人之手,众位可说说建议。”
然后曹小瞒就等着看好戏了,毕竟主场是荀彧。
荀彧见曹小瞒给他递了个眼色,出列朝曹小瞒拜了一礼才道:“主公,彧提议主公可做周公,奉天子以令不臣,今诸侯四起群雄割据,但汉室民风尚存,陛下之诏,不得不尊。”
“昱同意荀司马此举。”程昱也出列站在荀彧旁边。
早在荀彧开口,武将那边就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主公不可,现今陛下不过一摆设,要来也无什用处。”夏侯惇第一个开口,就是不同意。
“主公,我们也复意夏侯将军的说法。”这是一群武将异口同声。
天子毕竟是一尊大佛,眼皮底下看着也是碍眼,连一点威严也没有。
程昱被一群人这么一说,往主位上看了一眼,他还不清楚曹小瞒是何想法。
可惜曹小瞒只递给了程昱爱莫能助的表情,你们自己提的意见,自己解决。
“无利不成谋,我们自当是为主公考虑,我们奉迎天子,危难之时见真情,陛下下诏征伐,我们便是出师有名,古有尊王攘夷,管公复周室,现主公恭迎陛下,顺其名义……”
曹小瞒听着还是有些别扭,看来荀彧真要他说出,天子不过掌中傀儡,真正的实权还是在他们手上,很难啊!不过那也不是荀令君了……不过比之前世所说的话,变化大多了。
第75章 荀郭,信念
反正曹小瞒是看着荀彧一顿瞎吹, 这个计策会有多好, 怎么没见她跟荀彧抬杠时, 荀彧还能有这好脾气,平心静气地解释。
直到下面一团乱麻,被各种理顺后, 几乎是不用荀彧再怎么开口,又是一群的异口同声:“主公,我们复议荀司马的策略, 奉迎陛下。”
曹小瞒将目光落在没开口的郭嘉和戏志才身上,被曹小瞒这么一看,郭嘉和戏志才对视了一眼,也开口道:“嘉(忠)也复议!”
“那文若准备准备吧!”
“诺。”
“都散了吧!”
武将都退了下去, 唯独这一群谋士, 还站在原地。
“几位,是有未尽之言?”反正是不可能留下来聊天。
“主公。”郭嘉首先站了出来,看了眼荀彧才望向曹小瞒,“既是奉迎天子,迎入何处?若是洛阳,那文若的这个策略, 我郭奉孝绝不同意!此于主公没有任何益处。”
他之所以看向荀彧, 就是怕荀彧看重汉室,这种天高地远, 更是吃力不讨好,洛阳已毁他们就得花大量的人力财力重建, 汉室再复,但曹小瞒没有任何实质的好处,只留下个名声,那些名士慕名而来,为的还是汉室,是汉臣,而不是曹小瞒的臣子。
至少在郭嘉眼里,汉室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天子管不到那些诸侯。
拥入洛阳,她吃饱了撑着啊!“当然是迎入兖州,文若没和奉孝提起过?”
荀彧被郭嘉说地一懵,“彧…未曾提起。”
当荀彧以为曹小瞒会趁机说些他的不是时,却是听到,“文若事务多,那这回正好一块说了吧!”
见曹小瞒这么护着荀彧,郭嘉觉得更堵了。
“兖州许县经营各种屯田策、募兵策,富民强兵是个好去处,不日陛下进入洛阳,李傕郭汜等人肯定会追来,我们必会率军围剿,志才和孝先留守兖州,目前许县的修建还需靠文若多盯着了。”之前该是荀彧留下,这回曹小瞒不会了。
“诺。”戏志才和毛玠领命。
“诺。”荀彧看了眼曹小瞒才领命。
“那便退下吧!”
其他人纷纷向曹小瞒行礼离开。
刚出了门,荀彧便赶紧追上郭嘉,“奉孝,奉孝!”
然而郭嘉像是没有听到般,径直往前走,理都不曾理会。
反而是并肩同行的戏志才拉住了郭嘉,“奉孝,不等等文若吗?他似乎有话要说!”
“我没兴趣听。”郭嘉现在各种看不爽来着,于曹小瞒有大部分原因,但他们两人之间还有各种私事。
“奉孝!”随后赶来的荀彧拽住了郭嘉的手。
“都说了没兴趣听,我们之间在颖川曾有共同的信念已经变了,就连文若自己都变了,还有什么话好说?”面对郭嘉一脸的不耐烦,荀彧也是皱紧了眉头。
唯独一旁的戏志才在这两人之间,到显得尴尬了。
“你们聊,我先走了。”戏志才赶紧跑了,见到落在后面的荀攸时,拉上荀攸一起离开。
“公达,你觉得文若变了没,我到觉得变化太大了,奉孝或许也没说错。”
荀攸停下想了好半会,才开口,“叔叔,明明是第一次碰到这些内政的难题,但似乎就好像熟悉了千百次很是得心应手,但对于事情没有人生来就会,但叔叔就很不一样,是从主公醒来的那次吧!”
“嗯,文若跟主公的关系似乎不一般,但文若都是比我晚来曹营,若说文若和主公之间有什么事情,我应该更清楚才对,可我一直没看懂,文若和主公之间的矛盾点是什么。”
这是戏志才很早之前就在怀疑的问题,若说跟颖川时的荀彧有什么不同,一个人的眼睛,就能看出问题,过于稳重,甚至是非常忧郁,没人知道他忧郁什么,才是最大的问题。
“公达和文若很是亲近,文若太忧郁,是从那次醒来时才出现,公达可以旁敲侧击地问问文若,这样是会出事情的。”
“我会问问。”最紧张荀彧的怕就是荀攸了。
郭嘉盯着荀彧看了好半响,“文若,有话就直说吧!”
“我想……问问主公的事情?”
“问她?”这回轮到郭嘉惊讶了。
“主公的事情,就自己去问主公,你们关系我们可插不进去,最熟的不就该是文若吗?”这事问他,是想炫耀吗?郭嘉一直没给荀彧好脸色看。
“可是,主公有些话只对奉孝说!”荀彧对这事也很是生气,两世,两世曹操都把他荀彧当什么了!
“你荀彧这种君子也会妒忌不成,主公的事,你问吧!”
“主公懂军械。”之前曹小瞒给马均画的农具、兵器,他在时从没见过。
郭嘉还以为荀彧要问什么,这他哪知道,“主公见识广吧!还要问什么?”
哪知荀彧正陷在自己的思绪中,那次曹操醒来时,他就感觉不对劲,只是那时被曹小瞒一顿搅和,只顾着生气去了。
无论是曹小瞒待人处事,都没有曹操那种气场不怒自威,稍显别扭,仿佛是在稚嫩与沉稳中过渡,于他更是百般容忍,令荀彧感到无所适从的也是现在这个她,曹小瞒能为他做的,曹操做不到,甚至是……
“荀彧你的修养呢?跟人谈话还走神,你找我就是问这个,下次都没空。”
郭嘉等了荀彧半天,就是没见动静。
回过神的荀彧,也反应了过来,“奉孝,我们在颖川时所说的信念,并没有变。”
“怎么匡扶汉室,那文若置主公于何地!”
“信念,不是为这乱世的黎民百姓谋福吗?”
“是啊!国家一统没有战乱,不就是文若想要的汉室吗?”
“汉室是汉室,百姓是百姓,这不一样。”怎么他们之间说话都这么难了。
“呵!汉室下的百姓。”郭嘉是觉得荀彧是对曹小瞒不利的,他对汉室从有了黄巾起义,就非常不满了,若汉室真有实力,就不会有大批的百姓流离失所。
“奉孝!主公若要自立,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少曹小瞒不行,他曾反对曹操称公,是因为有曹操的扶持,汉室民心犹在,他不想他晚节不保,那时他不可能不清楚汉室的处境,他忠汉,是为这个汉室最后在风雨飘摇之时,尽忠!
“那也是你荀彧想找个垫脚石吧!”
郭嘉也清楚自己太过于激动,他本放荡不羁,他是寒门子弟,对这个乱世下的时代,太清楚它的煎熬了,人命不值钱。
第76章 影响
“奉孝!”怎么现在他们的关系都能变成了这样, 之前都不是啊!
“我们所处位置的不同, 也决定了我们眼中所看待的事物, 是不一样的,并非是嘉不清楚自立的后果,但我们可以将障碍扫平, 而文若却没想过这个。”
因为荀彧有自己的顾虑,而他郭嘉清楚寒门和世族,已经成了两个极端, 对一个国家的人才而言,是极具危害得。
他曾去过袁绍处,以他的谏言绝对是为寒门考虑,那么袁绍却是不会接受, 他底下的将领谋士也不会接受。
郭嘉之所以看重曹小瞒, 而选择了留下,其一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二是维才是举,郭嘉清楚以他的性子,其余诸侯除了见面时重视亲厚,时间久了便是冷漠忽视。
而荀彧则不同在他心中有一杆称, 这也是为什么郭嘉的出发点, 一直是以曹小瞒为主,而没有汉室之说, 有些东西已经变了,便再也回不去了。
徒留荀彧站在原地, 紧了紧袖中的手,他不后悔,在曹小瞒和汉室中间必须有一个支点,若是想杀就杀,天下人会对曹小瞒怎么看。
郭嘉能为曹小瞒全心全意去考虑,但他不可以,他们三人之间,总该有一个站在两人之后,去顾全大局!
“奉孝,你又跟文若吵什么了,以前是忧,现在文若也太压抑了吧!”戏志才看了眼不远处的处理公务的荀彧,拉过郭嘉不满地询问着。
“我们能有什么,处理你自己的事情去!”荀彧不好受,他也一样,真心不想和戏志才多废话,赶紧赶人。
最上面的曹小瞒将众人的小动作尽收眼底,见到戏志才一直盯着荀彧,曹小瞒不免也多看了几眼,不由眉头一皱,这气氛不对吧!
“报!主公,陛下处来信。”小吏直接是跑了进来,跪下行礼。
“这么快。”曹小瞒起身走了下来,将小吏手中的布卷接过。
翻看了看,才朝小吏摆了摆手,示意退下去。
“诺。”
曹小瞒又看了一遍,暗自在原地思考着,如今天子还没到洛阳,就已经给她传信,从这里开始就不对,曹操迎天子可不顺利,其中还有董承搅和了一次,那么这次董承又要作什么妖。
荀彧见曹小瞒思覆了良久,难道事情出现了偏差,“主公,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有差错,陛下还没进洛阳。”
“那主公……”
“还是要去。”曹小瞒给了个肯定,董承那点小心思,曹操清楚的很,最主要的是哪能朝令夕改。
“文若派人去给元让、子孝、子廉、曼成传口信,让他们整军吧!”
“诺。”
荀彧离开,曹小瞒将布卷放下,才走到戏志才面前。
“主公。”
“许县的事情,便拜托志才和孝先了。”
戏志才弯腰一礼,“忠,定不负主公众望。”
“好。”曹小瞒忙扶起戏志才,同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才离开。
一时辰后,军队最前方曹小瞒骑在马上,时不时往后看一眼,同时也望了眼城楼上相送的戏志才,他们曾出兵徐州时,那时是荀彧相送吧!她那时还真没敢看,果然是换了个人就不一样了。
“主公,我们该走了。”郭嘉在一旁提醒。
“那出发吧!”
郭嘉给一旁的典韦,递了个眼色,典韦立马向后面的曹洪传话,随着一声令下,军队向前进发。
马座上,一旁的荀彧见曹小瞒拢着眉头,思考着事情,看来是又开始疑心了,不过也让荀彧发现,曹小瞒遇到有误差的事情,原来有时候的表现是和他一样。
“主公,主公!”
“啊!何事?”正神游天外的曹小瞒,被荀彧这么一喊,立马回了神。
“无事。”
其实他们都懂,船到桥头自然直,不过曹小瞒这样的状态,在他们面前就是随意了,但现在她是一军主将,曹小瞒的情绪,是比较容易影响一军。
无事还叫她,不过见荀彧神色严肃,这真没事吗?曹小瞒不免又多想。
不过被荀彧这么一打扰,思绪都乱了,也就不再想了,见荀彧没再说什么,反而曹小瞒的关注点到了他身上。
“真没事?”曹小瞒不死心,荀彧绝对没郭嘉那么闲,都叫了她,还说没事,荀彧这是想干嘛!
荀彧见曹小瞒有追问到底的架势,也是对她有些无奈,不过对于自己能吸引到曹小瞒的注意力,有些诧异又有些高兴,便不打算说了,至少曹小瞒的情绪,已经扭了过来。
“没事!”
这回轮到曹小瞒郁闷了,明明就是有事,还吊她胃口。
“主公问他做什么,你问嘉,嘉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郭嘉一开口,瞬间曹小瞒就转过了头。
“主公有疑心,文若不解惑吗?到时……”到时荀彧自己不解释,还要来怪曹小瞒多疑吗?
可惜曹小瞒关注点却是,郭嘉什么时候也开始怂荀彧了,这两人最近不太正常吧!看了眼旁边一直不说话的荀攸,扭了扭马头挪了过去,还是这边清净。
争夺的对象都走了,郭嘉和荀彧都愣了一会,郭嘉脸色比较难看,这是怪他多嘴了,仔细一想,不就是一个不说一个愿意往前凑,就等着曹小瞒上钩吗?主公都愿意,他又何必去打扰。
荀彧将荀攸旁边的曹小瞒看了好几眼,曹小瞒于奉孝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曹小瞒被荀彧看的浑身不舒服,她做错什么了吗?见气氛似乎又不太对,便选择了沉默。
郭嘉……曹小瞒朝他望了过去,曹操是有多看重他,郭嘉死时的打击便会有多大,当再次重逢,曹操的情绪对曹小瞒影响就会更大,她都快不清楚是自己本身的情绪,还是受到的影响。
大脑仿佛针扎了一下,头疾不是被华佗用药,压下去了吗?曹小瞒晃了晃已经有些目眩的脑袋。
可是郭嘉没见过曹操,她对郭嘉的好,只会是让郭嘉看到的是她,但这些是不是出自自己的想法,她都不清楚。
几乎越是想自己和曹操的不一样,头就会更加痛上一分,呈排山倒海之势,可是这些东西一旦开始,就压不下去。
“主公!”
曹小瞒在将要坠下马时,正好被荀攸给扶住了,只是当她最后听到的声音,却是荀彧,而郭嘉仿佛没看到她一样,等到曹小瞒再想看清楚时,已经眼前一黑了。
“主公!”
都晕了,怎么还有人叫她,能不能安分点啊!
第77章 两人之后
当曹小瞒再睁眼时, 整个人都蒙逼了, 面前坐着身着官服, 一身气质更加稳中持重,但却是老了十岁的荀彧,她这是在梦里, 还是又穿了。
“文若,你怎么变老了!”曹小瞒一激动就要去拽荀彧,验证一下, 是不是她也老眼昏花了。
结果曹小瞒一用力,是什么也没抓到,且还直接穿过了荀彧,摔在他脚下, 摔地一个狗啃泥。
等曹小瞒再爬起来时, 回头一看,喔勒个,“大曹!”
那床榻上,不就是以后她也要老十岁的老曹,曹操似乎也是要坐起身,应该是起身不太稳, 也和她一样, 都要掉地上了,可惜她没人扶, 曹操是被荀彧抱住了,这福气她也要啊!
反正曹小瞒的关注点在荀彧身上, 这特么是抱不是扶,怎么她和荀彧就没有。
等曹小瞒郁闷了半天,才发现她这么大个活人,屋内进进出出几个端着汤药的小侍,就没人看见吗?
又仔细一想,刚才她穿过了荀彧,不就是和之前来到这里时一样吗?所以她现在只是曹小瞒,而没有曹操的影子,摸了摸脸,再看了眼自己身上的衣物,又瞧了瞧曹操模样,前世什么的,果然有毒。
“司空出征袁绍,以司空的病情可是要再缓几天。”荀彧对于曹操的头疾时好时坏,怕是会影响军心,延误军机。
曹操松开荀彧扶着的手,勉强撑起身体,“兵贵神速,本初已在官渡摆开了阵势,若我曹操不去,就没有人敢去了,传令下去整军吧!”
“许都我不在,便交给令君了。”说到这,才又拉过荀彧的手握了握,以示郑重。
但曹小瞒见着,却是摇了摇头,需要的时候,才拉过来么!
此时在曹操的眼中,若非曹小瞒比较熟悉曹操的性格,也不会发现曹操已经是有些防备了,曹小瞒在脑海中就一些事情过了一遍,在这之前不是还有个衣带诏的事情,矛盾渐起,信任犹在,只是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司空所言,臣定当谨记,必会守好许都等待司空得胜归来。”荀彧立马表态,朝曹操跪下拜礼。
曹操却是望着荀彧的身影,想着什么东西。
“文若曾随我征战四方,现在到是希望能带文若去看看塞北黄沙,看看江南山水。”
那一刻,曹操或许真是这么想,他是文若不是荀令君,但世事无常山高水远,世事无常,两人是否曾望对方珍重。
而曹操走过天下四方,荀彧只是留在许都……最后的崩盘,曹操才送他离开,生离却成了死别。
荀彧诧异地抬头看了眼曹操,随及又低了下去,“司空,臣留守许都,自是已经商量好,毕竟军咨祭酒……才擅军政。”总该有个人让步,荀彧放于地上地下的手,紧拽了下衣袖。
“我到忘了,令君乃吾之子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怕身在许都心系官渡。”
可留侯之于高祖,又何曾等待,怕是高祖盼留侯。
“臣自当愿司空早日收复天下。”
曹操伸手将荀彧扶起,“有令君这句话,我到是宽心多了。”
城楼之上,曹小瞒看了眼,一直望着军队远去背影的荀彧,而这种场面在后面的时日会越来越多,荀彧等不来,只会慢慢去习惯。
走的人是对外面的期盼,等的人是对走的人的期盼,又怎能会一样……
随远去的方向眺望而过,军中郭嘉陪着曹操,而城楼之上终是一人。
最近荀彧很忙,而曹小瞒也才发现自己的视角,一直是跟随着荀彧,这是被定格下来了?
“令君,司空传信军情加急,是否还要继续坚守?”
“司空信中可有提祭酒怎么说?”
“袁绍底下谋士拉帮结派,其本人并无主见。”
“我远在许都,祭酒已说明情况,与袁绍一战,司空本无心退兵,若退也会誓不罢休再打一仗,回信以待时变。”
“诺。”
“等下,司空可还曾提及其他事情?”
“未曾。”
曹小瞒见荀彧面上虽不显,但心里其实应该还是挺希望提及自己吧!
等曹小瞒从自己猜测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