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曹操,又来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也面临着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僧多粥少啊!有人没地盘。
“公台来了!”曹小瞒却是望向了一边的荀彧,她自己也没想好要不要见。
从曹操的记忆来说,这明明是走演义路线,从一开始曹操刺董,遇见陈宫后又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但那不是陈宫先有疑心吗?而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而因手软没杀曹操而离开,两人已经是有了过节。
“公台?可是陈宫。”荀彧将手中的毛笔放下,最近忙着和曹操的陈年旧事,而忘了目前的形势,这时候陈宫确实已经投曹,不过陈宫却是背叛了曹操,那这次……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旧路毕竟是已经过去了,主公不也后来对此感到惋惜吗?”荀彧并不想曹小瞒为此将人才推开,以陈宫之谋若投敌,现在的他们,挽救不了。
“那我去见他吧!将人请去偏厅。”
“诺。”
将手中的公文进行一番整理后,才离开。
曹小瞒一走,郭嘉就耐不住性子,挪到了荀彧身边,“文若,我见你似乎对主公很熟络,你也才来没几个月吧!”从两人刚才的对话,曹操的陈年旧事,荀彧怎么会知道。
荀彧忘了眼郭嘉,他们只是一起经历过,若真说熟络,郭嘉应该比他更懂才对。
“你以后会比我更熟!”说完荀彧就没再理会喋喋不休的郭嘉,这话怎么听都像是气话,郭嘉一向看的透人心,几个月不见荀彧怎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这不,发现了一旁木纳的荀攸,郭嘉开始对他旁敲侧击。
而这边曹小瞒去见陈宫,推门而入时,是一中年男子转身朝她行了一礼,“曹公。”
“公台到还是来了。”曹小瞒看了眼陈宫,径直走到一旁的桌案跪坐了下来。
倒上了两杯茶水,将一杯放在自己对面。
“我见你东郡一地,却是不见灾乱后荒蛮,为人处世皆是有君子之范,到是宫凭一面之见,而对曹公妄自菲薄,实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
君子之范,也是让曹小瞒抽了抽嘴角,你让一个现代人过来,谁不会是君子啊!她既没有等级观念,又没有贫富之见,当然对谁都和和气气的了!这误会就留着吧!可惜这也是荀彧怀疑的根源。
“公台才算君子吧!若是有着各人利益便不一样了,此来难道是要叙旧不成。”
“此来投诚曹公,并献上兖州州郡图,以及各大世家目前的局势,刘岱少谋,只可守城却是不能成为霸主。”


第15章 曹荀和谈
曹小瞒也才想起曹操这时候不是还有个好兄弟,叫鲍信吗?以及张邈夺兖州一事还需要他们两人。
鲍信还好最主要是张邈,曹操的妻妾子嗣都寄养在他那,以现在时间来算,到曹植应该是已经刚出生,那位神童,表示她可生不出来,面对那群人又是个麻烦事。
耳边是陈宫向曹小瞒讲述着刘岱的近况,而陈宫却发现曹小瞒心不在焉中,“主公,主公,你有在听我说吗?”这也太不尊重人了吧!
曹小瞒回神后看了眼陈宫,漫不经心开口道:“公台既是名士当与刘岱下属格外熟悉,但此时不是我们夺取兖州的时机。”
兖州东郡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
“为何?”
“刘岱还没死。”
“什么?若想人死,简直是荒唐,还是说主公对其另有谋划。”若是刺杀,曹操这种事情能否做的出。
曹小瞒不用想也知陈宫此时在怎么想她,但就是要以此反转,解开陈宫的疑心,将之前从荀彧那拿来的鲍信情报,递给了陈宫,“黄巾军攻进兖州连夺数城,刘岱无法做事不理,而维持兖州刘岱需要济北相鲍信的支持,此人好功利急进听不得旁人的劝阻,而听闻黄巾军有势如破竹的阵法宛如神助,公台怕是不知刘岱现在已经危在旦夕。”
陈宫不可置信将手中的竹简反复翻看,这事情也来的太快了吧!之前只是听闻刘岱带兵搅逆黄巾军,而这时刘岱已经重伤在床。
相反曹小瞒想的却是刘岱是直接被阵斩,哪还用现在重伤拖时间。
而陈宫却是在曹小瞒面前羞愧地一拜,“是宫目光浅显,竟是没有看到此时的时局。”
“无妨,这也是刚传来的急报。”曹小瞒赶紧扶住陈宫,哪敢让他拜自己,一千多岁的差距。
“宫请命前往州牧府,以拜访之名游说其属臣推崇主公入主兖州,同时探明其城内势力虚实。”此番到是更有为曹小瞒尽职尽责。
而此时做说客,陈宫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次是无论曹小瞒下不了屠城令,还是她本就对曹家无什感情,虽会报仇却是绝对不会到处境地,希望这次会不一样。
“有劳公台。”让陈宫对曹操失信,该是一步一步造成的。
先有曹操屠徐州,后杀边让,而令其叛曹。
等到曹小瞒再次回到宗人府时,荀彧和感觉他们已是不见陈宫其人。
“公台兄呢?”郭嘉早就无聊透顶了,见到曹操进来,立马迎了上去。
“去了州牧府当说客。”
“说客?”按刚才荀彧告诉他的消息,该是夺兖州的时机了。
曹小瞒却是思考着黄巾军的问题,“时候也不早了,带你去见志才。”
“文若去不去!”郭嘉一听曹小瞒的话,便看向了荀彧。
荀彧看了眼手边的处理完的公文,才开口道:“那便一起吧!”
几人一起离开,荀彧特意在曹小瞒与他之间留了半步距离,“主公,可是在担心鲍信之危,公台反叛一事?”
这算是曹小瞒成为曹操以来,荀彧第一次主动挑起话题吧!
“那文若,能否解解惑啊!”曹小瞒听了一下脚步,和荀彧并排而走,不得不说这次听到荀彧的问话,她也很惊讶。


第16章 引劫之人,荀彧起疑(
荀彧也只是发现曹小瞒似乎对一切都了若指掌,甚至更加了解他们的人心,心有大势却又迷失在那份自信中摇摆不定。
几人进去时,便见到戏志才身着单衣,却只在身上披着一件披风,认真的对地图摆弄着算筹,戏志才擅于奇门遁甲,怕是又在修进军阵。
“志才。”郭嘉在看到戏志才时,立马吃了一惊,赶紧去一旁拿过衣物递给他。
“主公。”而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戏志才,由于郭嘉的打扰才回过神来,才发现屋内来了这么多人。
“志才还有病疾在身,我们之间何须这些虚礼,还是将赶紧衣物换上吧!”曹小瞒目光却是落在桌案上。
奇门遁甲无外乎阴阳八卦之说,而她能来到这里,并被算出是曹操后世之人,她所在的家族师承阴阳家,也是因此才能‘引劫’,了却遗憾!
当曹小瞒已然伸手,将要放下拿动的算筹时,猛然放回了原处。
“主公,也懂奇门遁甲?”戏志才本是想阻止曹小瞒,但却是见她神色有些怪异,而在变动后放下的位置……
“不懂,只是见志才如此上心,有了几分好奇。”曹小瞒不经意间看了眼荀彧,这些她会,但是曹操不会。
众人也只当是个小插曲,并没有多留意曹小瞒。
曹小瞒心虚的坐于一旁饮茶,戏志才却是将其他三人拉去了一旁,而郭嘉正有事情要问。
“志才,之前观其天象,北方帝星之庠,辅星却有复苏之象,近日文若信中曾言你身体愈发虚弱,死劫已至可是怎会有回转的迹象。”郭嘉这一路都在想着这个问题。
“古书也曾有寥寥数语记载,以等价引劫,只是也只有残缺猜测,谁也不知何为等价,要怎么去引。”戏志才对于自己的命数也曾有过推测,在曹小瞒为他请来的神医时,他也只当是对曹小瞒的一个安慰,他还能活多久,早已经有了定局。
而华佗为他整治时,也觉得本是灯枯油尽的身体,却是好的莫名其妙。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辅星复苏,而不曾注意过帝星之‘庠’。
“我们辅佐曹操不也是看重他的帝心之象,既然志才也无大碍,可不是一桩美事,文若之前不是才说,借曹操帝王之相匡扶汉室,若是曹操有异心便推一把。”郭嘉却是想着借此试探着荀彧,最近来奇怪的变化。
然而荀彧一直在想着曹小瞒之前说过的一句话,不断循环在脑海中,‘我能救志才,便能救奉孝!救志才、奉孝!’那志才的命劫,可和他有关联?
“文若,文若!”郭嘉叫了半天,荀彧还在想着自己的事情。
然而一直沉默的荀攸,看了眼荀彧才开口道:“我们帮他,尊崇的还是礼制,借其势,复我朝。”他们从一开始的目的,只是把曹操当作相互利益关系。
听着荀攸的话,郭嘉和戏志才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有自己的考量,毁坏和重建哪个又更简单,没有万世的朝代,没有不亡之国。
回过神的荀彧,却是想着曹小瞒所说一开始他们就是带着目的去接近,而不如郭嘉的纯粹,所以郭嘉永远都是曹操的‘知我者奉孝也’!从未为曹操自己去谋划过……


第17章 两相分明,荀彧站队
直到几人再次一起过来时,都是各自沉默中。
曹小瞒只是觉得几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尬,她也没打算刨根问底,“黄巾军已经攻入兖州其他各郡,正有往东郡而来的趋势。”
最主要是曹操在这一战中也是有着生命危险,鲍信相救免于一死,而似乎更像小说中是有着大气运的人,总能比一些炮灰的命要好。
演义路线前期曹操是男一,后期则是刘备、诸葛亮顶替了位置,最后却是司马懿成为人生赢家,一生魏臣却入晋书封帝。
“主公,以兖州州牧府形势,现只能将兵力进行分散,一部分留守城池,另一在入主兖州时,以黄巾攻势必守濮阳几郡。”
几人在听到曹小瞒的问话,却是戏志才第一个站了出来。
曹小瞒疑心扫了一眼,其他几人的神色,荀彧却有挣扎之色,再留心这时曹操的记忆,微眯起了眸子,世家子弟有眼界却看不透,在他们身上的世家弊端,或者是享受过荣华,怎知寒门的贫贱,她之前对他们说了那么多,也只是无用功罢了。
“你们呢?”将其他几人看了个遍,没什么要补充的吗?
郭嘉和戏志才对视了一眼,才向曹小瞒开口道:“若是主公入主兖州,必会受到刘岱旧部的压制,会以大学之士为先,而主公的身份会遭人诟病。”这算是想看看曹小瞒对官宦的看待。
“为民为世者,当令人可敬,而并非需是大学之士,若以有才而自命清高是‘俗’,诟病之人,狗咬你一口难不成你还要咬回去,但杀鸡儆猴确实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会招来更多的麻烦,以现在的实力承受不起。”
曹小瞒当然是知道曹操杀边让,引来了后院起火,陈宫叛变引来了吕布,也是他败的最惨一次。
她不杀谁,并不代表她怕,而她没有现在曹操的急切。
郭嘉似乎也对曹小瞒此话比较满意,最意外的却是荀彧,是因为本就知道后果,而没有拿世家开刀吗?近日相处在她身上,并没有见到以前阴晴不定的杀戮,甚至更有仁君之范,是做给他看的吗?曹操是出了名的奸诈。
而此时的郭嘉却是,已经在站在曹操的角度为其‘谋划’,这时候就只有他还在坚持那个想法,扶汉!
“主公稳固地位必要立威,黄巾一事必须大胜,而黄巾多以老弱孺妇为主,人为财死他们却是为粮食,主公若是将其收陇,必会是一大助力,得其民心所向。”
“有其利必有其弊,奉孝不能以偏概全,黄巾老弱之士以万计数,兖州无地可居无食可用,忠曾推算出必有灾荒之年。”
“便依奉孝所言,流民中的青年编制成军,居于此地必会为其地所守,可比那些外来参军之人,更容易为我所用,志才所说灾荒,哪年又不是如此,我们现在只需开始收购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曹小瞒只是诧异戏志才对于天时的测算,而她更清楚那时曹操的痛苦。
兖州事发,因杀边让而受世家排挤,更有亲信之人背叛,碰上灾荒之年,粮饷又是一个问题,才有食人肉之说,他是主将背负的责任更大。
而听着几人的谋划,荀彧看了眼曹小瞒一切都变了,以前只有郭嘉一家之言,而此时有了戏志才的帮忙,他们都是真心为了曹操,他的谏言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只有沉默的荀攸,却是见着荀彧那张处变不惊的脸上,有了痛苦的神色,而对象却是曹小瞒。


第18章 入主兖州,生事端
“文若!”荀攸不免叫了声,自从之前谈起那个话题,荀彧便再也没有开口,最主要这还是荀彧本就在意的东西,居然没有告诫他们。
走神的荀彧见到荀攸的呼喊声,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主公该要提防兖州内部的形势,主公与袁绍仍处于一处,袁绍已是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天子。”荀彧这话立马将原本压淡曹小瞒对他的猜疑,瞬间上升了一个度。
此时曹操仍是处于袁绍阵营之下,袁绍要另立新君,而兖州世族依然是屈居于汉献帝名下,也就是说曹操和袁绍有二心,另立的新君到是废帝可比刘协容易的多,以荀彧想法是对曹操本人是否也和袁绍一样,这才是他该关心的吧!
“袁绍是袁绍于我何干,另立,何止说的这么简单,天下文士怕是会群起而攻之!”曹小瞒没接荀彧这句话说她会怎么样,至少她是不看好刘协的,汉室最终不也是没有被匡扶。
而荀彧没再问什么,这次他也摸不准曹小瞒会如何,继续挟天子以令不臣,还是如何……
几人散会后,荀彧立马就他们给围了上去。
何止荀彧奇怪连曹小瞒也一样,只是他们对于曹小瞒相处时间不长,暂且看不出那些怪异来,到是军中夏侯两兄弟,到是说曹操像是有两张面孔一样 。
“叔父,最近可是身体不适?你和主公……”荀攸一直觉得自从曹操那次醒来后,两人就一直在僵持不下。
“我和主公怎么了?”荀彧也是被荀攸怀疑的眼神看的一愣。
“文若你太关注主公了吧!主公每说上一句,文若都能看着主公愣神半天,真是让人怀疑你们俩之间有些什么。”郭嘉接过荀攸的话闸,说着他对荀彧的观察。
“还有你们之间气氛只要文若说话,就有些尴尬了,让我们连话都插不进去。”戏志才想着之前荀彧提到刘虞,曹小瞒没再说几句就走了。
“对,最主要主公似乎一直在让着你。”这回连刚来的郭嘉,都能从刚才的谈话看出些不同寻常来。
“让着我?”郭嘉所说不得不让荀彧想着最近以来,不都是曹操在对他咄咄逼人吗?荀彧不明白,在曹操的事情上他从来就没看明白过。
一直在后来的几天中,荀彧一直在想着郭嘉这次所说的话,而他们俩人还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上。
入主兖州有多顺利,就会有多大挑衅在等着她,而此时曹操居于兖州州牧中上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前这个成为曹操和陈宫导火线的边让。
“先主可是汉室后裔,你不过宦官之子,扰**常怎配为主,就她曹操也配!”边让完全是眼朝天,根本就看不起曹小瞒。
在这个时代还是要看家世门第,不然袁绍和袁术怎会有那么多人去投靠,除此之外便是宗室最有说话的权利。
此时做为曹小瞒这边的人马,也只有曹仁、李典那些武将看不惯,而荀彧和郭嘉却是像等着看笑话一样。
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我配不配,也是你们迎我入的兖州,坐着这个位置。”这也是事实,而曹小瞒对于边让的话毫无触动。


第19章 持才傲物
“迎你入兖州,是求一方庇护,而你曹孟德却是无名无实,不过一将军之才也妄想领兖州,阉人之子有何才气,又想祸乱我兖州不成,也不知你曹操和那阉人是何区别!”几乎是边让越说越激动,曹小瞒也是眉头紧皱。
这话就是人身攻击了,曹小瞒负于身后的右手紧紧的握住,生生压制着曹操原本的怒气,若说曹操最讨厌什么,便是这些以偏概全的人,宦官之祸非他一家能成。
她好歹也是个大家族嫡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比这更诛心的话都听过,那时候的网络可比这严重。
曹小瞒一起身,边让就知自己的激将法已经成功,而这也让一旁看着的荀彧,再来一世她还没变。
就连郭嘉和荀攸都对曹操有些意外,不过又在情理之中,只是杀边让必会让兖州世族寒心,以陈宫为首。
而落座于后面的陈宫,似乎只要曹小瞒稍有不满,他就会冲出去理论一番一样。
可惜曹小瞒只是走到边让面前,并只是冷淡地扫了一眼兖州其他官属,“听闻文礼兄才华横溢诗文满名,文士必通读史经。”
“那是自然,岂会是你们这些寒门子弟能比拟的。”这话一出妥妥的在曹小瞒这边拉了一波仇恨值。
本是看戏的郭嘉都是瞬间来了精神,更何况那群武将,要不是曹小瞒还在眼神压制,早就冲出去胖揍一顿了。
“那文礼兄自是知道‘屈原’何人,‘持才傲物’为何词!”曹小瞒到是不疾不徐从善如流道,其实她还真想举个弥衡的例子给他听,可惜时间不对。
“有才之人都知道屈子爱国之情怀。”边让实在不知这和他们现在说的这件事,有什么关联。
然而一旁的郭嘉和荀彧、荀攸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怕也只有曹小瞒敢说了,何人对屈子不是敬重,怎敢对其说三道四。
“有才之士自命清高纸上谈兵之论,自持文学高雅,朝堂之上有才,却不一定就能高官厚禄,他们是玩政治可不是诗文,自以为是怨气满腹的怀才不遇,不就是拿自己的君子所为去与其争斗,弃自己主公不顾时局不顾。”
若不真要和我争论,该是拿黄巾军来说事,敌临城下现在却是外患未解,而起内忧,你的才气就是用在这些上面吗?若是如此,屈子还可无君用其才,跳江而得爱国美名,而文礼兄只会弃兖州不顾,逞口舌之争吗?国乱未平,乱世之下的世家,也不过失势的权贵,战争可不管你是何人!”
也就一句话她曹小瞒可看不起这种人,世家怎么了就这个时代给了他们优越感吗?
边让也是被曹小瞒这一通说的有些一脸蒙逼,之前他对曹小瞒是人身攻击,而这回曹小瞒却是将他上升到兖州局势的情面,若他再和曹小瞒争论就是弃兖州不顾,这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死死瞪了眼曹小瞒,瞬间气势就落了下来,“黄巾夺我数郡,将军难不成还有高见!”
“高见没有,意见到有。”将边让瞟了一眼。
曹小瞒一说完,隐约听到郭嘉的低笑声,等她看不过去时,郭嘉又恢复自己的懒劲装睡。
另有赶来的张邈帮着这个场面打圆场,出兵一事另行商讨。
曹小瞒却是在边让走后看了陈宫一眼,他眼中的赞赏到是让曹小瞒松了一口气。


第20章 明知不可‘违’
兖州那边的人一走,这气氛瞬间又回来了,郭嘉却是立马站了出来,“主公,刚才那番话到真是说的解气,只是主公要如何对付黄巾军。”
“奇袭或者利诱。”曹小瞒看了眼郭嘉,又走回自己的座位上跪坐下来。
“利诱,是以粮食为诱,黄巾只是揭竿起义的平民百姓,他们所要的也只是这些了,主公却是仁慈之心。”郭嘉稍微一想便明白了过来。
“孟德能若是要出战,把我叫上就行。”鲍信和张邈两人都还没有离开,就等着曹小瞒的战略计划。
“自然少不了允诚!”曹小瞒却是在担心自己的问题,虽有记忆没实战经验,她若是去打打杀杀,以鲍信和曹小瞒的关系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最终是鲍信救了曹操,而这次她不去,会不会事情有了变化,但结局是改变不了的,而她没有去,鲍信这个人曹操应该算是很看重的吧!毕竟是他的伯牙,可却是苦了曹小瞒,曹操才活了六十多年,她还要撑到天下一统,可真没那么多的命借出去啊!后面还有好多的亲信之人!
安排好兖州事宜,戏志才和夏侯两兄弟留守在东郡,而她们则是行军赶往寿张驻扎军营。
只是一路上曹小瞒每次看向鲍信时,都有些魂不守舍。
导致郭嘉每次见到曹小瞒沉思时,都会推一推一旁的荀彧,“主公,应该不是忧心战事吧!文若不去劝劝。”眼神示意地朝曹小瞒那边瞅了瞅。
荀彧自然清楚曹小瞒的想法,经历了一世,若还有什么能够打动曹操的,怕也只有人情了,他一生战事无数,恐怕早已麻木了,鲍信于他有知遇之恩和生死相交的兄弟情,曹操不可能看着他去死。
“主公是在忧虑济北相鲍信。”
“咦!这不是我的专长吗?文若何时也看出鲍信此次有生命之忧了!”咒人死不是他的‘金口玉言’吗?
“主公不也看出来了。”荀彧似乎不太想和郭嘉啰嗦太多,现在他俩关系紧张,虽是看出曹小瞒的思虑,他还是不敢踏出那一步,也就比郭嘉失了先机……去走近。
见荀彧没理他,郭嘉到是自己拽了拽缰绳,靠近了曹小瞒的马匹,“主公,可是有烦心事,嘉或许能帮主公解解!”
荀彧和本在愣神中的曹小瞒,猛然转头间,看见那人的笑脸,曹操的恍若隔世一般,更恍了曹小瞒的眼,两次都是郭嘉……或许他真的很懂曹操,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说一声“我替你解解!”
“明知不可为能而为之吗?”曹小瞒这话却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惜郭嘉很懂甚至还很聪明,“看人看事而行。”若说曹小瞒为鲍信烦恼,那不可为是救鲍信吗?
“看人?”曹小瞒听着沉思了会儿,她和鲍信没什么感情,自然不会想太多,可是曹操不同,那便试一试吧!代价没有他们那么大,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救了还会不会死,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