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没多久,便有宫人进来,一见面也不说别的,只说一句“跟我走吧”,便带着王玥出门,从旁边一个隐秘的小门穿出去,王玥就见徒晖在门口等着。
  “我上次说的话你都记得吧,你可千万要听我的,别自作主张,知道吗?”
  徒晖一边引着人,一边低声嘱咐,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宫女太监们又离得有些远,远远看着都好像他在王玥耳边窃窃私语一样,引得徒晖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们纷纷侧目,都在心中将这个与自家主子差不多大的少年暗暗提升了几个阶位,比起一些宫中的皇子公主们的地位也只差了一些。
  他们都是近身伺候主子的,自然是要事事以主子的喜好为风向标,主子喜欢什么,他们也跟着喜欢什么。
  不多时,一行人便走到了太上皇现在居住的大明宫中,一路上遇见了人,徒晖都只说王玥是他在外读书的同窗,专门引他去跟太上皇见一面的。
  宫里人都知道太子殿下是在外头隐瞒身份读书的,消息隐瞒得很紧,从来没对外透露过一丝半点,现在第一次知道他身边有什么人,自然是人人都盯紧了王玥,想要记住他的模样。
  这种正大光明的情况跟王玥心中所想的隐秘见面大有不同,因此,王玥脸上难免露出了些许诧异,徒晖看出他心中所想,低笑一声道:“这宫中的太监宫女加起来起码也有好几千,怕也只有冷宫当中才会人迹罕至,像我父皇跟皇爷爷住的地方负责伺候和保护的人好歹也有上百人,余下的更是有不少人盯着,想在这干一件隐秘事只怕是难上加难,反而更吸引人注目,倒还不如正大光明的,更好打消他们的好奇心。”
  王玥想了想,点点头道:“是我想岔了,你说的才是正理,不过等我出宫,该知道的只怕都知道了,接下来我怕是没什么清静日子过了。”
  徒晖见他面露沮丧,不由得伸手拍拍他的后背,算作安慰。这个动作十分亲密,让一边在偷偷观察的宫女太监们对这两人的关系又认识了一层。
  太上皇早就准备好了,因此进去通报的一人一说,就立刻有人带他们两人进来了。
  王玥一边走,一边摩挲着袖中的密码盒,按理来说他们这种外来进宫的,从进宫门起就要开始层层搜检,除了身上的衣服配饰什么都不许带进来。
  不过负责搜捡他们的宫人大概是提前接到了消息,这个密码盒被完整无缺的保留了下来,然后叫王玥带进了宫中。
  这个密码盒是他最大的筹码,他原本心有成竹,但是当踏入这间居住着整个帝国最有权势的男人的宫殿时他的心还是不免有些忐忑,不知接下来的交锋他能否不落下风。
  作者有话要说:  火车又晚点,真的是十次有八次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车。

    
第111章 见面
  大明宫至从太上皇入住以后,几经修建扩增,所占之地越发大了。
  地方大了,需要的人手自然也就增加了,整个大明宫中的太监宫女和侍卫,不算最底层负责洒扫清理宫殿的太监宫女,加起来最起码也有上百位。
  这么多人伺候太上皇一人,这宫中应该是热热闹闹的才对,但王玥走进大明宫中,只感觉一片肃静,若不是还有徒晖在他耳边说话,只怕是半点声响也无。
  一列宫女在他身边走过,如果不是还有细微的呼吸声,王玥只以为他遇见的是没有任何生命征象的死人。
  这其中固然有大明宫中的规矩森严,宫女太监们不敢多说多言的缘故在,但王玥感受到最深的还是隐藏在这片肃穆之下的暮气沉沉。
  不说太上皇的年纪越发大了,越来越喜静,而且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在外多多走动,而是只能在大殿中静养着。
  而且伴随着太上皇的身体越发沉重,与之相对应的是宫中和朝廷上的权力也越来越集中在皇帝手中。
  在太上皇刚刚从整个大齐王朝政治中心的乾清宫搬到大明宫时,这里还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外面不知有多少人、多少双眼睛窥探着这里的动静,他们使尽各种手段,或安插人手,或收买人手,只为了了解太少皇的喜好、想法,以此来讨好太上皇,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
  然而,太上皇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越来越不好,同时随着改革之事顺利的推进,皇帝的威势已成。
  便是太上皇从这大明宫中走出去,也无法动摇皇帝的统治了。那些卖力讨好的人已经转移了目标,再也不愿意在这愈显颓势的大明宫浪费时间了。
  虽然说皇帝依然表现的十分孝顺,每日都要过来请安,询问太上皇的身体和起居饮食,但终究还是不同了。
  王玥是在大明宫的侧殿见到的太上皇,他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偶尔从衣袖中露出来的手臂即便在太医院的精心保养之下依然有些瘦骨嶙峋的味道,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满是皱纹,如同任何一个到了年纪的老人一般,即便他是皇帝,也逃脱不了岁月的魔咒。
  他的手中捧着一本薄册,正看得入迷,远远看上去像一个普通的老人。
  但是当他抬眼看向王玥的时候,眼中迸发的威势才叫人明白即便老了,他仍然一头老虎,是一头有着野性、见过血的老虎。
  在太上皇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的那一瞬间,王玥只觉得自己好像去地狱走了一趟一样,满身冷汗,浑身战栗,除此之外他再无别的感受。
  而就在这一瞬间,他便已经下定决心,将所有的想法全部抛弃。
  “东西可带来了?”
  天玺帝收回目光,轻声慢语,话音里还带着笑,态度慈祥的好像和普通的老人见到了自己的晚辈一般。
  “带过来了,”王玥低下头,恭恭敬敬说道,接着他便出袖中取出了密码盒,交给站在床前的太监手中。
  那太监接过密码盒,毕恭毕敬的奉到了太上皇的身边,在看到这个盒子的时候,天玺帝的目光变得复杂难辨,他紧紧的盯着这个盒子,目光似喜似悲,似怨似恨,而他常挂在脸上的慈祥笑容在盯着这个盒子的时候也龟裂了,只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抬头,因此并无人发现他那一瞬间的失态。
  过了好一阵子,大殿中的气氛越发沉寂,他才终于叹息一声,道:“你是个好孩子,朕知道你的志向,你只管放心,总有你的好处。”
  “是,”王玥轻轻的回了一声,接着便又是沉默,终于徒晖忍不住大着胆子开了口:“皇爷爷,您该休息了,不如我们先出去,明日再过来看您?”
  “也好,”天玺帝点点头,抬头示意戴权将王玥拉近,他才伸手握住王玥的手,拍拍他的手背,笑道:“你既是晖儿的同窗,便也是朕的后辈了。朕听晖儿说,他到你家,你父母都把他当自家子侄待,那朕便也把你当做自家晚辈看,你也把朕当做普通的长辈看就好。”
  王玥听到这话,大着胆子抬眼看了看他,见他轻笑着望着自己,便也抿嘴一笑,道:“既然陛下这般说,那晚辈便也大着胆子跟着如意叫一声爷爷了。”
  天玺帝听到这一声爷爷,立时便笑了出来,“好孩子,叫的好,就该这样,可别学那些人在朕面前战战兢兢的,没的显得小家子气,偏偏还说什么谨守规矩,实在叫人厌烦。”
  说完,他又抬头对戴权道:“你去取一枚宫牌来给这孩子,日后玥哥儿要进宫只管拿着牌子,在宫外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听到什么新鲜事,只管到宫里来跟朕讲,朕现在闲的很,可惜子孙们事情多,要不然就是太小,正没个得心人呢!”
  “皇爷爷好偏心,这才多会子就偏疼小五去了,孙子可不依!”
  “你依不依的有什么要紧,朕现在有了玥哥儿,可不就要把你扔过墙了?”
  这又引到徒晖在天玺帝面前一阵撒娇扮痴,祖孙两人斗嘴一番,王玥在旁边笑的看着,偶尔插一句话,又过了一会儿,王玥和徒晖这才得以离开。
  戴权将两人送出门去,门外早有人捧着几个大盒子候在门口,戴权只说这是太上皇赏的,王玥谢了一声,便高兴的接下了。
  他刚刚送出去一件这么重要的东西,只才回了这些,怎么看都是他亏了。
  但是,好歹保住了小命。
  原先他想得太简单了,在这个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皇帝想要捏死一个人实在太简单了,甚至不需要遮掩,光明正大的下手也无人敢置喙。
  他单以为这些人是萧炎的后人,便拿现代人的思想去忖度他们,以为他们会遵循现代人的行事规则,但事实上他们却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不过是接受了一定的现在思想罢了,根子上去还是古代人的那一套。
  是他太想当然了。
  不过还好,他见机得快,没在他面前作死,否则就真的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
  “刚刚可把我吓一大跳,还好没事!”一出大明宫,徒晖立刻就松了口气,王玥见他如此,知道这是他在为自己担心,即使是夹在自己和他爷爷中间,徒晖也没有立刻舍弃自己。
  王玥不觉得心中一暖,笑道:“该担心的难道不是我吗?你做什么这副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怎么样你了呢?”
  “你啊你,我早该想到的,你这人最狡猾不过,面子上是一副忠厚模样,内里却是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小狐狸,我根本就不该担心你的。你说你,我平白的为你担了多少心,你可不该赔我吗?”
  “你也好意思提,是你自己太笨了,怨我吗?”
  “好啊你,当真是狼心狗肺,白叫我担心一场。”
  两人说着便如同在学院里一般吵闹起来,这副样子引得不少人注目,毕竟这些宫人们还从未见到一直如同小大人一般的太子殿下像个真正的少年人一般。
  离开大明宫之后,徒晖便将王玥送回他们休息的宫殿,另外两个人还未醒,自然也就无从发现王玥中间离开的事情。
  待过了晌午,三人等到皇帝又有空闲的时候这才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辞了皇帝,离开了皇宫。
  临走前,皇帝自然又是对他们勉励一番,又赏赐了不少东西,这些东西按照他们乡试的名次有所递减,而太上皇上的东西夹在其中并不引人注意。
  所以直到离开,与王玥同行的两人从头到尾都没发现半点不对劲。
  而在王玥离开之后,他曾被太上皇单独召见的事情也未曾传开,只不过这件事情虽然并未在外面被大肆传扬,但终究该知道了却都是已经知道了。
  不说在学院中几日下来,过来与他折腰相交出生名门的官宦子弟有多少,便是贾家,元妃病好之后说是贾家众人因她之故寝食难安,特意赏下东西慰勉一二,而这个名单当中恰有他这个而非贾姓的人。

    
第112章 贾家反应
  宫中的赏赐其实并不算丰厚,尤其是在贾家这样的大家族面前,那点子东西更算不得什么,难得却是一个荣耀。
  来自宫中的赏赐已经下过多次,除了一众长辈之外,底下小的除了宝玉和众姐妹以及贾琏夫妇、李纨母子外,贾家其他子弟再也没有人能够有此殊荣。
  同族子弟没有获得赏赐,一个外姓人却登上了贵妃赏赐的名单,这由不得贾家人不会因此而惊奇,心生诸多猜测。
  这份赏赐名单肯定不是说拟就拟的,必定是经由娘娘三思熟虑之后方才定下的,只是娘娘想要干什么呢?
  想要拉拢王玥吗?
  若是因为此,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王玥姓王,跟娘娘的舅家是有些关系的,而且他年纪轻轻,前途无量,是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人,娘娘有心思拉拢他,并不足为奇。
  但奇怪的是娘娘对他的赏赐尤其丰厚,甚至超过了宝玉,便是因为他前途好,想拉拢他,只把他当做同族子弟也就够了,赏赐的东西跟宝玉最多平齐,可偏偏却厚了三分。
  底下的小辈们或许也只是议论两句,并不在意,但贾家的长辈们看到赏赐的单子时都不免上心了三分。
  前来宣旨的小太监姓张,是个极为机灵通透的,像出宫宣旨这种事情乃是上等的肥差,不但能在外头享受一众人等的吹捧,还能拿到丰厚的红包,能够担任这种差事的太监们无一不是身后有大后台而且本身又是极为灵巧会来事的,像他们这种人基本上在宫内见惯了风风雨雨。
  贤德妃贾元春固然品阶比较高,家世也算出众,却算不得多受皇帝恩宠,像这种妃子,若是幸运,安安稳稳的等到陛下百年之后混个太妃当当,老死宫中也算是一个好结局了。
  若再走了大运,能有个孩子傍身,那就只管守着孩子,老老实实的做个富贵闲人吧。
  可要是不幸,家族出了什么事,或者本身惹了皇帝厌弃,要么死于冷宫之中,要么无声无息的魂消玉陨,最多也不过是惹来旁人一声叹息而已!
  所以对于这种妃子,这些太监的面上是恭恭敬敬的,若是遇上了也能说几句好话,捧上几句,但内心里却是不怎么能看得上的。
  更何况这位贵妃娘娘的大靠山,王家的那位大人已经离京快有七八年了,虽然还担着高位,但终究已经与陛下相隔太久,不复之前那般信宠。
  再有一则,王大人离京久了,这在京都的人脉也渐渐疏散,没有先前热络了。
  贵妃娘娘不得宠,连个在陛下面前替她说话的人都没有,因此这些小太监们对她也不过是表面恭敬,行事上实在不怎么恭敬,更甚者,借着出宫的机会上贾家打秋风的也不是少数。
  但现在有了那位王玥,贵妃娘娘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倒不是说那位王玥有多非同凡响,不过一个有前途的书生而已,他们在宫中见过的多了,再有前途还能立即就成为宰相不成,可是这位王玥身后有太子殿下呀!
  大齐朝自太祖天正帝登基称皇之后,便一直是嫡长子继位,而且历代的嫡长子都由皇帝亲自教养,便如太上皇当年是跟在太祖面前长大的,圣人则是由太祖跟老圣人的一块儿教养的,而太子殿下也是有老圣人跟圣人一块教养的。
  有两位皇帝一起教导长大,而太子殿下的天资又十分出众,从小到大,他的表现都一直被宫中诸人跟朝臣们赞扬认同,更兼他是先皇后的长子,而先皇后故去之后,陛下便一直未曾立后,论身份,论教养,论学识,底下的哪一个皇子也比不过他。
  不仅如此,太子殿下还与底下的二皇子三皇子等人相差了七八岁,只这个年纪相差,便足以让底下的那些皇子们三振出局了。
  可以说,除非太子殿下昏了头,谋反造逆,否则他这个太子之位是稳稳当当的。
  若是有人敢动摇太子之位,不但皇帝不同意,就连底下的大臣们也是不会答应的。
  太子之位既然已经稳稳当当,留在太子身边自然不会有投资失败的担忧。
  更遑论陛下身边的位置早早被那些老人们把持,无论如何也是轮不到他们这些小太监们心生觊觎的,既然陛下那里已经没有了位置,小太监又不甘心一辈子蹲在一个位置上,那他们的目光自然是放在了既没有安全隐患又相对来说好爬的太子身上。
  只可惜太子殿下自从八岁起便已经出宫求学,除非国子监放假,又或者是逢年过节,轻易不会回宫。
  而当太子殿下回宫的时候,又多数在太上皇、太后身边陪伴,轮不到他们这些小太监凑上前。
  这些小太监眼巴巴的看着太子,可却苦于没有好机会接近,而现在这不就有了个好机会吗?
  这王玥和太子殿下在学院里是同窗,长年累月形影不离,更是打小到大的交情,而且小时候的交情总是最为珍贵。
  只要这王玥能够一直保持着与太子殿下的情谊,他们已经预想到了一个在朝堂上占据重要位置、在未来将会闻名天下的天子近臣在他们眼前冉冉升起了。
  这样一位基本上只要自己不作死将来绝对有个好前途的未来朝廷重臣,他们当然是想好好交往拉拢的,若是能与他相交,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共同服侍天子,这世上有谁能够耐何得了他们呢?
  只是这王玥有前途是有前途,但却是在宫外,而他们太监无旨是不得出宫的,这就让他们无法结识王玥。
  不过没关系,他们结交不到王玥,却能够接触到贵妃娘娘。
  先在贵妃娘娘面前卖个好,日后这贵妃娘娘肯定是要跟他的母家联系的,贵妃娘娘出不得宫,只能派他们这些小太监出来,到时候贵妃娘娘是会选择一个素不相识不值得信任的小太监,还是选择一个在她面前卖过好向着他的小太监,不过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更何况,他出宫的时候干爹给了他一个消息,说是太上皇也极为欣赏着王玥,给了他一个可以自由进宫的牌子。
  这种牌子可是一向只有最为得宠的宗室人家才有可能从太上皇、皇上还有太后手中拿到的。
  太上皇将这个牌子赏赐给王玥岂不是拿他当自家的子侄,如此一来不用背后的后台交代,这小太监就已经打定主意务必要对贾家露出一个和善的态度。
  自从贤德妃封位之后,贾家跟宫中的太监打过不少交道,可是以往这些太监们一来贾家哪个不是头昂的高高的,说不两三句话就扯到钱上面,而且一要就是一大笔,稍微一犹豫,他们立刻就脸拉下来。
  若不是担心宫里的娘娘,以贾家的地位又怎么会受这些小太监们的威迫,只可惜贾家子弟无能,不能够继承先祖的荣耀,到了如今,宫里的一个小太监就能给他们脸色看。
  偏偏却还要用他们,所以哪怕贾家人心里再怎么看不上这些太监阉人,每回待他们一走便要痛骂一顿,见了面,却还是要笑脸相迎。
  不过贾家人也知道,宫里的太监们敢摆出这幅模样来只能说明娘娘在宫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光,可是全家人的荣耀都维系在娘娘一人身上,为了贾家的未来,他们也只能够忍气吞声而已!
  只是他们却从未想到这些吃人不吐骨头,最会逢迎的太监竟然也有对他们笑脸相迎的时候,难不成是宫里的娘娘有了起色?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贾珍,一想到有这个可能,贾珍立刻就压下了关于王玥为何会出现在上次单子上的疑惑,笑着与这太监寒暄了几句,便迫不及待的试探着问道:“敢问张公公,娘娘在宫里可好?”
  这话自然是由贾珍来问的,贾政读书读迂腐了,他是万万想不到这一点的,贾赦虽然也关心宫里的娘娘,不过到底娘娘是从二房出来的,与大房还隔着一层,他不过是随大流问问而已,而且他本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女人和酒上面,让他去想这些只怕要等下辈子了。
  贾琏心思最为灵滑,他或许能想到这方面,但是他辈分低,长辈都在场,没他说话的份。
  而当贾珍问完这话,贾政和贾赦两人不过当他例行一问,贾琏的眼睛却是一亮,往他这边看了一眼,然后便盯着张公公,想等他的答案。
  别看这位张公公今年不过才二十多岁,却已经在宫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最是会察言观色,虽然贾珍已经尽力想将自己的目的隐藏,但他还是很敏锐的发现了贾珍想知道的东西,他抬眼上下打量了一下贾珍,然后才垂下眼皮,漫不经心喝了杯茶,这才答道:“娘娘么,自然一切都好,宫里可是天下最富贵的地方,那儿什么都有,娘娘不缺吃不缺穿,想吃什么山珍海味,想穿什么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又有这么多人伺候,能有什么不好的?”
  “是是是,宫里自然一切都好,只是娘娘到底是年少离家,家中虽然知道娘娘在宫里什么都不缺,什么也都好,但还是免不了挂心。咱们这些外臣也不敢随便打听,就想知道娘娘的近况,公公捡着什么说点也好。”
  贾珍陪笑着说完这些话,给贾琏递了个眼色,贾琏立刻上前从袖子中掏出一个荷包来,塞到了张公公手中。
  张公公先是嗤笑了一声贾家人装模作样,若真是心疼姑娘,又怎么会把姑娘送进宫,还是做的女官,女官也就说着好听罢了,干的还不是伺候人的活?
  不过心里再怎么看不上贾家人,面上他却是喜笑颜开,做了一副贪婪的模样来,迫不及待的接过东西,随手一掂,便立刻猜着了里面是什么东西,他知道以贾家的富贵拿出手的必然是上等货色,心下暗道贾家上道,因此便对贾家人加了三分笑来,道:“娘娘那里还是老样子,太医说虽病已经好了,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仍请娘娘静养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还有圣人那里都有赏赐,娘娘去谢了一回恩,之后便一直在宫里,也没出来,听着还好。只是咱家毕竟不是娘娘宫中人,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形却不太清楚。”
  这张公公说的也不多,不过贾家人听说娘娘已经病好了,心中只欢喜万分,别的自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张公公看着他们喜笑颜开,等了一会儿才道:“不过宫里最近有个新闻,倒是与娘娘有关。”
  “新闻?不知是何新闻?还请张公公替我们解疑答惑。”
  咋听说有新闻与娘娘相关,众人先是一惊,继而想到既然这位张公公脸上还挂着笑,便觉得应该不是坏消息,心中这才稍稍放松,不过仍然迫不及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