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贾母重生记-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事的热情那也是空前的高涨了!贾夫人对自己亲手造成的一切表示非常的满意啊!
  说完了这些,我们再回头来看一看这次抄家的收获好了,好家伙,那些东西虽说没有贾夫人记忆里的那么夸张,可也不是个小数目了啊!所有的珍贵的物品像是那些瓶儿,碗儿,古董什么的,原先好些都是被报了损坏的,结果都被搬回了那些奴才自己的家了,这些暂且先不讲,单是那些金银珠宝之类的啊加起来都足有二十多万两!这还不包括那些房契呀,地契呀的之类!
  看着这些收获,荣国府三巨头心中更加的不是滋味了,合着这些下人拿着主家的仁慈当傻瓜啊,居然贪了那么多的东西!(╰_╯)#

  ☆、第27章 继续整顿(上)

  将抄收得来的东西全部清点完毕之后,贾代善将里面连成整块的面积比较大的土地和两进以上的宅子挑了出来交给了贾夫人留着,充作府里的产业,剩下的不成片的面积比较小的土地和一些一进的宅子,他寻思着看要不要都给卖了,毕竟那么些零零碎碎的,打理起来忒麻烦了,再说也赚不了多少银子哪。不过,却是被贾夫人给拦了下来,贾夫人说:“老爷,那些东西在咱们眼里看着是不值当什么,不过,要是拿来赏给一些有功的下人什么的,不是比什么别的东西都好用嘛!”贾代善听了之后,一想,也是,反正卖了也不值多少银子,还是拿来做些顺水人情什么的比较好,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夫人考虑的很是,那这些东西就都留下来好了!”贾代善说着,就将手里的一沓子地契和房契交给了贾夫人。
  贾夫人收下了东西后,心里乐开了花,这下好了,这些东西虽说对现在的荣国府来说那是毛毛雨啦,不过放在外面的百姓之家,却也是要花不少银钱来买的,毕竟这里好假假的也是京城嘛,作为一国之都,那个物价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比较高的啦。自己现在要在府里制定一些新的规矩,本来是要将银子作为奖品的,不过现在,用这些来当奖品的话,恐怕会更加的受到欢迎吧!想着这些东西给府里的下人就挺好,至于那些店铺里的掌柜什么的,贾夫人想了想,挑出了里面一些二进大的宅子的房契出来,到时候用这个当奖励好了!
  “对了,老爷,咱家弄这么大动静,真的没关系吗?”贾夫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问道。
  “有老爷我在哪,能有什么事儿啊?夫人安心的管理好府里面的事情就好,外面有爷在,爷会安排好的,府里面这些乱糟糟的事情就全靠夫人操心了!”贾代善笑眯眯的拍了拍贾夫人的手,一脸的风淡云轻。
  看到贾代善脸上的表情,莫名的,贾夫人心里的所有担忧都在一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的了,罢了,外面的事情有自己的这个便宜老公在,自己也就不用操心了吧,反正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哪!
  “爷去宁国府转转,夫人受累将府里的事情好好的安排安排吧!”贾代善吩咐道,之后出了大门直奔宁国府方向去了。
  “我说贤弟,你府上忙完了?”贾代化调侃的看着贾代善,今天那荣国府里发生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谁叫眼前这个家伙也不知道避着点儿,弄的大张旗鼓的,别人想不知道都难啊!现在恐怕全京城的人都在看他府上的笑话哪!
  “大哥说笑了,弟弟这次来找你可是有正经事儿要说的!”赶紧转移话题,贾代善知道自家这个哥哥的脾气,嘿嘿,不就是想看笑话嘛,爷的笑话是那么容易看到的吗!
  “哦?讲来听听。”知道自己贤弟的意图,不过见好就收的道理贾代化还是明白的,于是顺着贾代善的话茬儿问了起来!
  却原来,贾代善由府里的事情发散思维的想到了荣国府的未来,他原本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家一向待下人厚道,那么家里的下人也是应该不说都忠心耿耿的吧,那么至少也该安分守己的,可谁知道现实打了他一个狠狠的耳光。于是,他又想到了自己若是继续被蒙蔽的后果,想了很多,最后决定,还是要从现在起,好好的规划一下贾家的未来了,不然,自己百年之后要如何跟先人们交代啊!
  在贾夫人的记忆里,贾代善就曾经努力的谋划过,让大儿子娶了清流出身的大儿媳,让嫡女嫁给了清流出身的女婿,同时又给小儿子娶了同是四大家族的勋贵出身的小儿媳,这样既交好了文人一派,同时也没疏远了自己身处的勋贵一派,想要这样来个左右逢源。这个做法不是不行,可惜的是他一心谋划些有的没的,却是忽略了自家儿子的教育,这儿子自己立不起来的,娶得再好顶个屁用啊!那历史上的刘阿斗身边还有个诸葛亮哪,不是照样扶不起来!
  不过,由于出了史盈芳这个变数,现在的贾代善却是早早的就想到了要好好的教育教育儿子了,而且人家觉得不但要好好培养儿子,同时还要好好的培养培养京中的贾家的子弟们,毕竟“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嘛!不管如何,都是些自家人,总比外人靠得住啊。
  贾代善既然起了这个心思,当然就得从头到尾的好好的思考一番了,首先哪,金陵的贾氏一族尚留了好几房的族人,那里是贾氏一族的根,自是不能放弃的,需要好好的规划。而京城里的贾氏族人却是依附着宁荣两府过活的,自是也需要好好的约束加培养的,这样一来,就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子了。
  宁荣二府同根同源,一向是共同进退的,要是一个出了事,那么另一个也躲不了!而且,贾代善知道贾代化是族长,这所有的一切有关于贾府共同未来的事情都是不能抛开他自己单独去做的,那样肯定造成两府裂痕的事情,贾代善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去做嘛!所以,他干脆跑了过来找贾代化一起商量来啦。
  “大哥,是这样的!”贾代善凑到贾代化的跟前,叽叽咕咕的将自己的担忧给说了出来,贾代化听在耳朵里,开始还以为自家这个贤弟是在转移话题,谁知道,他越听越是觉得有道理,于是,直接开口问道:“贤弟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你既然这么讲了,那么你的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打算了吧!说说,咱哥俩好好合计合计!”
  “大哥,弟弟是这么想的,你看啊!……”贾代善胸有成竹的凑到贾代化的身边,两人头对着头的嘀嘀咕咕的商量了起来!
  “好!就这么办了!”贾代化听了贾代善的计划之后,细细的思量了一番,觉得很是不错,于是,两人又凑到一起,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

  ☆、第28章 继续整顿(中)

  整个贾氏家族的两个最高领导人商量完了以后,就立马开始行动了起来。
  两人先是派了可靠的手下,一个名叫刘小六的,随身带着两人的亲笔信和一笔银两,身后跟着一干下人,一路顺风顺水的回到了祖籍金陵。
  刘六等人回到了金陵之后,先是找到了留守在金陵的代理族长,代理族长是三老爷贾代荣,他知道了刘小六等人回来的目的后,立马又请来了族中德高望重的六老太爷和八老太爷,两人是贾代善和贾代化的族叔辈里硕果仅存的长辈,皆已年过七旬,头脑十分睿智,在族里是很受尊敬的,说出的话也十分有分量。
  三人凑在一起之后,贾代荣将信里的内容与两老商量了一下,便决定照着做了,毕竟这是好事啊,既不用自己出银子,还能给族人增加一些进项,未来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些出息的子弟来,怎么算都是好事啊,他们怎么可能不答应啊!
  却原来是啊,贾代善和贾代化商量之后,决定合伙掏些银子,先是在族里添了八千亩的祭田,所得出息一半用来交给族里,也给族里添些收益,除了分给那些家境不好的族人,毕竟不是所有的族人都家境富裕的,剩下的大多用来供养那些属于鳏寡孤独的族人,使得他们能够少有所养,老有所依,至于另一半就留了下来作为祠堂的日常维护费用以及学堂的所有开支。
  至于学堂嘛,那就是刘小六过来的第二个目的了,要知道后辈子孙才是家族崛起的中坚力量,但是后辈们却是需要好好培养的。贾代善二人想到要培养后辈子弟便是灵机一动,决定在老家也弄个跟京中一样的家学出来,供贾家的后辈子孙去里面免费读书,学堂里面不仅教授文举要考的所有东西,还教授一些武举所要考的东西,毕竟,贾家是武将出身,不能忘本啊,再说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的嘛。家学里面还请了一些退下来的很厉害的老兵过来教授一些拳脚功夫和一些战场上的保命技巧之类的东西,如此一来,哪怕一些子弟没有读书的天赋,也可以练些拳脚功夫,将来去考个武举也是不错的,哪怕再不济也可以来个强身健体啊。
  为了鼓励子弟好好读书,贾代善两人定了一系列的规矩,比如说所有的贾氏子弟都可以免费进去家学里读书,笔墨纸砚全部都由家学里提供,中午还有免费的午餐吃,每个人还能每月分得一两银子等等,此规矩一出,家学里立即被塞了好些贾氏子弟进去。当然,和贾家有亲的一些外姓人家想要孩子进去读书,所有的待遇也是一样,只是没了那每月的一两银子罢了,毕竟不是在京中的家学里,金陵的族人没有那么财大气粗!
  此外,为了杜绝那些进去了混日子不好好读书,就为了白混那些好处的人的这一不好的行为发生,家学里特意规定了,所有的在家学里读书的人每个月都要来次小考,当然,文武有不同的考试方法,凡是考试不及格的,记下名字发出警告,连续六个月都考试不及格的,那么好吧,你实在是没有那个天分,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回家学些别的手艺好养家糊口吧!
  既然有小考,那么当然就有大考,大考每六个月举行一次,考试前三名发放奖励,奖品分别是十两银子、五两银子和二两银子,得了前三名的家长那不仅是脸面有光,更是有了实惠啊,所以都很支持自家的儿子好好学习。当然,为了将来贾家能在官场上多些后备力量出来,贾代善两人许诺,将来族人里但凡有考上秀才的奖银子五十两,考中举人的奖银子一百五十两,考中进士的不但将来奖银子三百两,还能在京里分到一处二进的宅子,这样一来,贾氏族人立马沸腾了,争相督促着后辈好好读书什么的,毕竟,书读好了,那好处可不是一星儿半点儿的啊!
  啊?你说宅子?那不是荣国府抄检了下人之后得来的嘛,又不用花钱,拿来当奖品那效果是杠杠的!啊?你说荣国府那不是吃亏了吗?哪儿会啊,人宁国府继荣国府之后,也上了京城的八卦排行榜,嘿嘿,人也来了个大抄捡,抄出来不少好东西哪,小小的房契自是不在少数的啦!
  当然啦,能在京城里面当官的人都不是什么笨人,一个荣国府那么干是个笑话,再加一个宁国府也那么干,那很多人就心里开始犯起了嘀咕了,于是,也纷纷的开始清查起了自家,结果也都纷纷的步上了宁荣二府的后尘。
  当然,抄捡很欢乐,衙门很内伤,衙门的大牢都快塞不下了,衙门的官差都快忙死了,谁叫这些犯了事的下人都被送进了衙门里哪!你说一家两家也就算了,全京城那得有多少家啊!不过,也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情况,所以,本该觉得丢人而私下里解决的人家也就索性放开了,都大张旗鼓的搞了起来,再没人藏着掖着了,都想着,咱们大家也别大哥笑二哥了,都一样的丢脸,所以后来也就不觉得丢脸了。
  动静越闹越大,最后,甚至惊动了皇帝,当然,皇帝他老人家本来看戏看的很欢乐,不过后来由此及彼的想到了自家,并且调查之后,大动肝火的清理了内务府的一大批人员,之后就更加记住了贾代善此人的事情也就是个意外之喜了!
  于是,刘小六便留在了金陵老家,一直到学堂建成,学生入读,之后又安排好了金陵的一切事物,随后才带着手下的人回转了京城。
  京城这边,贾代善两人也没闲着,两人相携着到了家学里,站在外面听了好一会儿,这个时候的贾家的家学的司塾已经是贾代儒了,贾代儒此时早已是个秀才了,此时他的妻子和儿子都还活的好好的,虽说他本身的学问只是“中平”,但是好歹也是个秀才,也算是贾家众人中比较出名的人物了,谁叫贾家族人里面读书人少,而读出名堂来的也就只有他一个哪!o(╯□╰)o
  哎!这个年代什么最珍贵?您知道吗?(……)

  ☆、第29章 继续整顿(下)

  人才?no!当然不是人才了!准确的讲,不只是人才,应该在前面加上“自己家的”几个字才对!对!就是自己家的人才!封建社会里,你又不是皇帝,希望天底下的人才越来越多,都能够为我所用,真敢那么想,那不是找屎哪吗!自己家的人才那是多多益善,而别人家的当然就是越少越好了。嘿嘿!
  不过吧,人家贾代善和贾代化两人也没那么大的心思,人现在也只是希望自己贾家能多出一些人才,哪怕短时间内用不上哪,那也不要紧啊。反正人也没指望现在就能用上!人进行的是长远投资。人俩只想着在自己儿子成长起来之后,那些人才能够用上就是很不错的了。好歹官场上现在有人家两个在,还能撑个几十年哪!再想想看,到时候,那些人就差不多成了些气候了,毕竟有贾代善两人的扶持,混的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到时候,属于贾家一边的人就也能在官场上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关系网来了。提溜!想想这些美好的未来,两人就忍不住的想要留口水了!
  要说吧,此时的贾代儒正值中年时期,那叫一个身强体健,耳聪目明的,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也因此,族学里的风气倒不似几十年之后的那么差,学生上课倒也不敢很光明正大的偷懒,面上也都很认真的跟着摇头晃脑的读着书,不过,贾代儒没发现,人躲在外面偷窥的两个人倒是看得一清二楚的,好些个小孩晃着脑袋,拿书遮在脸前,一双双的眼睛都快闭上了,满脸的昏昏欲睡。想来,贾代儒可能是读书读多了,整个人显得很迂腐,泛着一股子酸腐之气不说吧,好像也很不会教学生,这也从他教了几十年,都没教出来一个名堂可以看得出来!
  贾代善和贾代化两人虽说书读的不肿么样吧,不过,人成天跟那些读书人打交道,虽说写不出来什么多有内涵的东东,不过人听还听不出来好坏吗?人两个原本以为家学里有了本家的族兄管着,族兄自己又是个秀才,怎么看都比自己两个大老粗强啊!所以,也就没有指手画脚的倒腾什么,再说了,之前请贾代儒当司塾的时候,只是为了教一下依附着贾家生活的那些贾氏族人的子弟,人家的两个儿子还小着哪,之后也没怎么过问过,也就一直给忽略过去了。要不是被贾夫人的蝴蝶翅膀给影响了那么一下,恐怕之后的事情就又走回贾夫人记忆里的老路了。
  俩人听了一会儿,也没进去,皱着眉头回到了宁国府。我悄悄的走,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带走了满心思虑!
  “贤弟啊,我听着这代儒讲的好像不是那么……那么……”回到宁国府之后,贾代化犹犹豫豫的先开了腔,脑子里竭力的想着形容词。
  “是啊,大哥,听的我都快睡着了,也不怪那些小孩那样子表现啊!”皱着眉头思考对策的贾代善接口道。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我们两府出银子建立这个家学,可不仅是为了博个好名声啊,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一些帮手出来啊,那要是一直这么下去,不就跟我们的初衷越走越远了嘛!”
  “就是,那是我们贾家的未来啊,再说了,咱们两府的后辈都在里面读书哪,要一直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出息啊!”
  “就是,这不耽误人嘛!”
  两人发了顿牢骚,之后又凑到了一起,开始思考起了对策。京中的家学,两府的子孙都在里面读书(虽然现在还小,可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嘛!),自是要比金陵的家学弄得好一些吧(出钱的是大爷!),要不然被京里的人们知道了不是很丢脸嘛!
  两人商量了一番之后,决定京城中的家学,也和族里的家学一样,设些个相同的规矩,同样的一月一小考,六月一大考,奖品跟金陵的家学一样,同样的,考中秀才啊,举人啊,进士啊什么的,奖励的东西也都是一样的,同样都是贾家的族人,不能偏心嘛!
  至于说师资力量嘛,人贾代善直接跟人家舅舅求救去了,人家舅舅姓谢,在江南一带颇负盛名,目前已经致仕在家。接到了外甥的来信之后,给他推荐来了三个人。三人都姓谢,是谢家的旁系子弟,学问不错,都已是举人了,只是家境比较贫寒,但是文人嘛,特别的有骨气,不愿意受人钱财。三人本是心里不愿意的,不过是碍于长辈推荐,再加上再等两年就是大比之年,早些进京里也能准备准备,便也答应了,好歹贾家给的束修也算是着实不少。
  三人在贾代善两人的殷殷期待中,很快就来到了荣国府。贾代善二人很开心的接待了三人,随后领着三人到了贾家的家学。见到贾代儒之后,旁的也没多说,只说怕累着他,特意找了三个先生来替他分担分担,随后,安排了三人分别授课,为了安抚贾代儒,叫他依然当了家学的司塾,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校长。是,他以前就是司塾,可是以前的家学就他一个人撑着,既当司塾,又当先生的,哪像现在,手底下三个先生给他管着,还都是举人。贾代儒看着倒也没说什么,老老实实的听了安排,不说现在自己的束修神马的涨了不少哪,光说自己是神马水平自己能不清楚嘛,有了台阶还不顺着赶紧下去,等着丢人哪啊!
  搞定了文学方面的先生,武学上面的还用神马操心嘛,两人手底下的人才多着哪!每月换一个人来教都没问题的说,当然,频繁换人神马的那是不可取的啦。搞定了家学里的授课先生,也把两人商量好的规矩给公布了出去后,两人总算是松了口气。至于说,那三个先生两年后考进士神马的,那不是不一定能考上嘛!就算是考上了,到时候,不还有别的落榜的考生嘛,总能想办法请来几个来教书的,谁叫每隔三年都有一次大考哪!人家两个笑眯眯的表示人家一点都不担心的说。
  终于,基本上都搞定了吧?松了口气的二人凑到了一起,商量着看还有哪个方面没有想到的,想来想去,好像都没了,于是,两人便决定还是算了吧,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以后的事情等以后发现了再说好了,于是便各回各家了!
  至于说,贾夫人记忆里面,最后两府的罪名中所涉及到的国库欠银神马的,天可怜见的,那个已经被两人给华丽丽的忘掉了!
  当然,有我们的贾夫人在,他们两个忘掉了也没关系的,因为,人家贾夫人没忘啊!她既然已经知道两府将来会被安上这个罪名,又肿么可能无动于衷哪!毕竟,还是先下手为强啊(肿么有种奇怪的赶脚?)!

  ☆、第30章 还银

  看着手里的账本,我们聪明的贾夫人就料到了贾代善两人定是没想过要还国库里的欠银,因为,银子都在贾夫人手里啊,那是一两都没少啊,这样下去肿么行啊!人家不要抄家了啦!
  于是,火力全开的贾夫人,在千方百计的使出了百般手段之后,终于小心翼翼的暗地里的引着贾代善想到了这个方面,于是,贾代善又忙不迭的跑去跟贾代化一起商量去了。最后,两人一致认为,反正手里刚刚抄捡出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再加上那些现银神马的,林林总总的加起来也不少,而且反正放手里也没什么急着要用的地方。再说了,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说皇帝他老人家不知道自家手里有银子,那不是扯淡哪吗!有银子不赶紧还,要是惹了皇帝在心里面一直惦记就不好了,还是趁现在手里有多余的银子,赶紧先凑凑还上一部分好了,剩下的可以慢慢的还嘛,一年还一点的,总能还完的!谁让欠的银子那么多哪,荣国府欠了整整六十万两,宁国府也有五十多万两哪!
  好吧,两人商量好了要去还银子什么的,看到还银子神马的,那么肯定就有人心里犯嘀咕了,这荣宁两府看着很是富贵啊,肿么就欠了银子哪?
  是,荣宁两府现在看着是富贵,可是别忘了,他们的长辈可是泥腿子出身,哪里有什么银子啊,有也就是跟着太祖爷打天下的时候弄得一些东西,字画啊,古董啊什么的,库房了堆了一大堆,虽说不懂得欣赏吧,可人家也聪明的没有卖掉,卖了容易,再想买的时候就难了!银子吧,有是有,但是,那些想要置办起来一份不错的产业,那些肯定是不够的啊!
  太祖他老人家体恤自己的老部下,允许他们先借用国库的银子来给自己置办一些家业,还说好了,等以后大家都有了余钱的时候再还,于是大家都一窝蜂的去借了,谁家嫌家业多啊,荣宁两府的当家人便也跟着跑去借了银子,用来给自家置办了一份很不错的产业。当时,各家都是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