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巧丫鬟-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嫁给一个老头子委屈的慌,便要插手家务。那时年轻不识深浅,少不得给刘氏找了些不自在,拿着大姑娘的嫁妆做了不少文章,彻底把人得罪了,至今这么多年,积怨是越来越深。
  当然,这事儿冯三爷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两句,具体没有细说。但柳儿略一思忖,依着小李氏如今的做派,又有丫头们探听的,加一起也能猜个七八。
  不管如何,经过此事,将军府里一众人等,见了三奶奶,即便不恭而敬之,也不敢轻易冒犯,都存了小心。
  表姑娘和被禁足的二姑娘的榜样在前,哪个下人能体面过这两位主子去!
  ***
  五月初盛夏,不上半个月,表姑娘的亲事过了小定,已经定了六月下聘,八月初八的正日子出门。
  据冬梅几个耳报神打听的消息,这位表姑娘父母俱都亡故了,父族凋零,大家过的都不过是温饱,哪有人愿意养她个赔钱货,勉强卖了家当,及至药石罔效到安葬了双亲,已经一贫如洗。没奈何带着一个老婆子,投奔了姑妈姑苏李家三奶奶。此时蒋素云芳龄十三,正是豆蔻之年。转过年来,适逢李三奶奶随着李三爷进京疏通关系,三奶奶过府看望小李氏,带了这位表姑娘。小李氏见了喜欢,便自此留在身边教养,说是为了给二姑娘作伴,一直到如今。其实细论起来,表姑娘跟小李氏的亲戚关系,跟三奶奶比起来,可远多了。
  这些个缘故,柳儿之前知道一些,没这般详细。如今既然亲事一定,表姑娘自此足不出户,在自家屋里绣嫁妆,时日短,不紧着做,闹笑话可不够丢人的。
  别看也是将军府的亲眷,千金小姐似的,她可没柳儿当初那般要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更没有那等忧心女方不够体面的,殷勤贴心的小郎君偷偷送东西送银子。
  她身边只两个大点儿的丫头能顶事,不到三个月的功夫,有些必得亲做的针线,不成日忙活,真做不完。虽说心有不甘,可事到如今,该做的还得做。至于心里怎么想的,外人不得而知。
  二姑娘冯连又被禁足不得出院子,这回老爷子下了死命令,又请了两个严厉的教养嬷嬷教规矩,下人也不敢徇私,更没人替她当传声筒求帮忙。
  至于嫁妆,老爷子发话,让大奶奶刘氏和太太小李氏商议着置办。
  如何置办,横竖越不过府里正经姑娘的定例去。而将军府姑娘出嫁的嫁妆,公中是一万银子的例,家具古玩另算,不超过五千银子。至于老子娘暗地里的贴补,端看个人造化了。
  按照府里的定例,别说小李氏舍不得,大奶奶刘氏更是犯嘀咕,这府里将来大多数可是他们这一房的,表姑娘跟太太不过是远房亲戚。且结的这门亲事,将来对府里也未必有多大助益。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出来,实在心疼,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刘氏跟身边的心腹婆子刘嬷嬷一商议,刘嬷嬷人老成精,笑着道,“依着老婆子说,奶奶很不必忧虑。难道奶奶忘了么,表姑娘可还是有亲戚的,李家三奶奶,可是人家正经的姑姑。如今姑娘要出门子这等大事,怎能不叫亲戚知晓。”
  刘氏一听,立时会意,当天透了话给小李氏。不过倒是勾起小李氏另一种心思来,隔日正是请安的日子。前两次因为有事,都是草草完事,也都没怎么说话。
  这次小李氏单独留了柳儿说话,面色温和关切,“如今在府里可还习惯?缺什么少什么,千万说出来。下人们有淘气的,千万说给我知道,你年轻脸嫩,又是新媳妇,受了委屈不敢言语也是有的。”
  “都好,并不缺什么,劳烦太太惦记。”柳儿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静观其变。
  “不缺就好,我也不过是瞎操心,白问一句罢了。别人犹可,只你们两口子,不说你嫁妆丰厚是个有底子的,就说三爷罢,早几年就开始自己管着他娘亲的陪嫁。他又是个有算计的,想来这么些年,收益也应该不少了罢。”
  “这个媳妇倒是不知,外头的事,自有爷们做主,哪有儿媳妇插嘴的余地。”看小李氏喝茶润喉,柳儿只得敷衍上一句。
  小李氏笑了笑,放下茶碗,温言道,“这是你们屋里的事,我这当长辈的,也不去讨人嫌。只如今,素云毕竟是李家的亲戚,跟府里别人情分又自不同,如今也要出门子了,你这当嫂子的,可有什么章程?”
  柳儿一瞬便明白小李氏的意思了,心中冷笑,如果她所料不差,晚间说不得还得另叫了冯紫英过来,再敲一笔也未可知!
  好说好商量的,他们也不是小气的人,说不得大方些打发了人就完了,如今这么立逼着要的,倒是要琢磨一番,别饶是花了银子,还叫人当傻子骂,以后得寸进尺,成了理所当然的。
  如今瞧这样儿,还有什么是这位太太做不出来的。
  柳儿心中微哂,她倒要看看这位太太脸皮能厚到何种地步,遂面上温婉地道,“这个恕儿媳年轻不经事,倒是要讨太太示下。虽说我们和表妹亲近些,毕竟府里还有两位嫂子比着,下面还有二妹妹和四弟,将来也是要成亲的。怎么说也有个里外亲疏,儿媳实在拿不定主意呢,还请太太提点一二,也叫儿媳和三爷心里有数。”
  “呃……”小李氏心内暗恼,原暗示柳儿,鸦默雀静儿的,除了跟着两个嫂子添妆,再暗地里贴补些银钱。别说老三不缺银子,便是眼前这位,依她看来,也是富裕的。拿出千八百的,算得了什么。既做了面子,又讨好了长辈。谁知这位不上道,她又不好明说价码,一时憋的难受,看眼前的柳儿分外不顺眼,也没了开始的好脸色。
  “这个却要你自己拿主意了,作为长辈,手心手背都是肉,也不好多说,只你表妹如今父母双亡,着实是个可怜的,既然遇上了,能帮一把算一把罢。”
  “是,儿媳回去和三爷商议商议,定不叫表妹委屈了便是。太太若没什么吩咐,儿媳先告退了,回去也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东西,给表妹添妆是正经。”
  “去罢,我也乏了。”脸上哪里还有什么慈祥关切。
  下晌冯紫英回来,柳儿便把这事说了,冯三爷脸色便有些不好,半晌方道,“本不算大事,只如今闹到这般地步,着实可恼,合着成了我们欠了她们的!”
  经过几回事,冯三爷对小李氏,面上如常,心里却颇不喜。尤其既要用他要他的好处,又拿柳儿不当回事,着实让他有些恼怒。依着冯三爷看来,不说小李氏这个长辈,单说蒋素云和二妹妹,甚至大嫂子等人算一起,那个及得上他家柳儿本事,甩出去八条街都是夸她们。就是这么些人,居然感觉挺好,在他面前言笑晏晏的奉承着像一家子,转脸欺负自己媳妇,当他成什么人了!眼瞎心盲也不是这么说的。
  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法子,出点儿好处是必然的,多少之说,索性那边也不好急着催促,先拖着罢。
  不过冯三爷转头就使人,去京里李家商行,让给当家做主的传了话。
  于是,没几日,刚从南边上京的李家三奶奶,上门了。
  这日小李氏身边的丫头过来传话,叫柳儿去见人,“三舅太太来了,太太让三奶奶过去见客。”
  柳儿一时没反应过来,略一迟疑,红花见了,拉住传话的小丫头,抓了把铜钱塞过去,“姐姐素日在太太身边伺候,辛苦了。只不知这三舅太太,是哪一位呢?我们来的时日短,府里情形不熟,姐姐指点一二罢。”
  这原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小丫头收了钱心里高兴,索性没急着走,笑着道,“这舅太太可不是别人,说来跟三爷三奶奶是最亲近不过的,却是三爷外家,江南李氏家的三房太太呢。”
  柳儿恍然,马上想起这位三舅太太和表姑娘的关系来,如今人要出嫁,其中必然有些说道。
  那边打发了小丫头,柳儿在丫头们伺候下,重新梳洗换了见客的衣裳,方带着人往正房浩然居而去。
  刚进了院子,正房里面说笑声便传了出来,听着倒是十分热闹。
  小丫头打帘子传话,“三奶奶来了。”柳儿迈步进去,却不在正堂屋内,隔着落地罩,满堂欢声笑语的,都在西外间素日小李氏起坐之处,遂提步走了过去。
  刚进屋,没等见礼,一个满身珠翠的富态妇人,便迎了上来,一把拉住柳儿的手,笑容满面,“哎呦,这就是逸哥儿媳妇,新三奶奶了罢。啧啧,真真是好模样儿。可惜你们成亲的时候,我在那边一时没赶过来,只今儿才得见,一点子心意,别嫌弃。”说着,撸下手上一只水头极好的碧玉镯子,就要往柳儿手上戴。
  这要是没成亲之前,初次见面倒也没什么,算是正常的表礼,给了在理不给正常。只如今既然嫁了过来,这么轻描淡写的,看着虽亲热不拘礼,其实有些过于随意了。
  且这三舅太太,拉起柳儿的手,便露出柳儿手腕上一溜三只金累丝镶各色宝石花卉的镯子来,虽说三只,宝石按照颜色花样,与另一只手腕上金镶玉的三只,却是一套的,富贵华丽,却并不显累赘堆砌。
  如今这样子,市面上并没有卖的,还是林府珠宝铺子做的新鲜花样,因给自家两位姑娘的,用料做工都是最好的,有钱都没处买去。
  那碧玉镯子一比,便有些不够看,三太太当时脸色一僵,但事已至此,却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下去,总不能给了半路收回来,她这脸可丢到家了。
  只心里也暗恼冯三爷,有多少家底让媳妇这般挥霍,这也太过了罢!
  据她瞧着,只这三只镯子,用料不说,做工一看也是能工巧匠的手笔,统共没个三五千银子,恐怕下不来,这也太……她一个丫头出身的,一嫁入高门就这般贪图享受,也不怕折了寿。
  她也不想想,这么着上门,本就知道人家成了亲,想送礼便正儿八经的送,这般做派,怎么都透着临时起意的简慢,也不算得体就是了。
  小李氏瞥见柳儿手上的镯子,面上闪过一丝不悦,也道,“既是长辈给的,就收下罢,扭扭捏捏的,倒显得小家子气。”
  柳儿笑了笑,“多谢舅太太赏。”收下转手交给身边的丫头拿着,复又给众人见了礼,刘氏身后的两个儿媳妇也给柳儿见了礼,大家方落了座,复又说话。
  其实主要是小李氏和舅太太说的热闹,偶尔拉上刘氏说两句,张氏一边坐着喝茶,一派端庄,仿佛事不关己。
  至于柳儿,索性有样学样,端起茶来抿了一口,坐那里问到了说一句,不问也不吭声儿。
  看了一会儿,倒是让柳儿看出点儿门道来。
  屋内除了刘氏带着的两位少奶奶在身边,其他小辈都没来见客,以小李氏和李氏的热乎劲儿,以及两家的关系,太太娘家长辈来了,小辈们应该出来见客才对,如今这般…倒是有些费思量了。
  再一想到李家三房在李家的处境,柳儿心内倒是有几分了悟。
  又想到冯紫英素日说起李家来,对三房似乎颇有些不以为然。如今对照眼前,明显跟李氏走的近便些。
  不知说了什么,此时三舅太太拿着帕子抹了两下眼睛,有些难过地道,“原承望着,亲上做亲,云儿终身有靠,我也算对得起她死去的娘了。没想到如今要外嫁,人生地不熟的,没的让人悬心,唉,好在门第和姑爷人品都上属,多少让人心里安慰。”
  小李氏无奈地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可有些意外,总免不了的,我们府里你还不知么,老爷子一向说一不二的,我也没奈何。只你也不必过于烦恼,便是嫁出去了,这边府里还有她三哥四弟给她撑腰,横竖也不是没娘家依仗的人不是。”
  刘氏也笑着道,“别说兄弟,横竖大姑奶奶在伯府里当家,还能让表妹吃了亏去。万一有个什么,大姑奶奶还能不照应一二。”当他们大房都是死人么!
  话听着是那么回事,实则不然,也不知刘氏是装不知道还是怎的。李氏飞快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三舅太太却不得不笑着应承,心里暗恨,大姑奶奶的‘照应’,一般人承受不起。
  小李氏和三舅太太絮烦了半日,用了午饭方离去。柳儿年轻尚可,二奶奶早借着有客遁了,大奶奶刘氏毕竟年纪比小李氏还大着些,顾着体面不好不留下来。小李氏又摆婆婆谱儿叫媳妇伺候,一顿饭站下来,刘氏脸色十分难看。
  柳儿心里暗笑,死爱面子活受罪。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冯三爷演说外家
  李家三舅太太董氏,回到在京城的宅子,脸上哪里还有半点儿在冯府的亲切爽利,几乎算得上是冷飕飕的面罩寒霜。
  “老爷回来没有?”下人伺候换了衣裳,坐下喝了一碗酸梅汁,压了压暑热,问边上伺候的董婆子。
  “还没呢,不过着小子传了话来,说遇上一些同乡,又有生意上的应酬,晚了就在外面歇了,有事明儿再说。”董婆子小心翼翼地道。
  “哼!”一把扔下手中的青瓷兰花碗,豁朗一声,吓的屋里丫头婆子缩着头大气不敢出。
  “我就知道!自打我昨儿回来,就没见过人影儿,想来我不在这么些日子,不定怎么乐呢!这心也野了,又被哪个狐媚子绊住了脚,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罢。索性死在外头,算他本事!”
  三太太越说越生气,就差破口大骂了,她素日积威,哪个敢上前,直到发泄的差不多了,她的奶妈董婆子才敢低眉顺眼地劝说两句。
  “太太且消消气,气坏了自己身子不值当。三老爷这般,也不是一日半日的。只如今三位少爷也争气,任他是谁,横竖越不过太太去。男人么,哪有不爱贪个新鲜的,稀罕几日便忘脖子后头的,还少么,太太何必想不开,作践自己身子呢。”
  摆手打发伺候的人都退下,三太太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呢,嬷嬷还不知道我么,如今我只指望家栋他们三个争气,老爷他爱作死不怕丢人现眼,尽管去好了,只可怜我三个儿子有这么个爹。只如今我们正是要紧的时候,素云跟三公子的亲事没成,姑奶奶看着养尊处优的,其实在将军府里,说话还不如那大奶奶刘氏中用,她是指望不上了。以后,怕是……要多些波折。”
  “太太何必说这丧气话,依老婆子说,横竖那两房如今都不济事,家里早晚三老爷说了算。族老们那里,这么些年,也结交的差不多了。万事俱备,何必一定要巴结将军府呢?便是要交好他们,一则老将军在,到底顾着情分;二则,依老婆子浅见,那三公子也不过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到时候多出银子,把他手里的份子买了下来,又算个什么呢。说一千道一万,那三公子便是个深藏不露有本事的,京里权贵多如牛毛,我们有银子,缺了张屠夫还能吃带毛猪么?”
  “糊涂!枉你在京里呆了这么些年,还只看见内宅那点子事儿!你也不想想,老将军还能活几年?权贵那般好巴结的?这也就是亲戚,每年分红多少的,差不多就算了,人家也不会较真儿。你换个没情分只认银子的权贵试试,不吸干你算人家心慈!如今你还没看明白么,任你再多银子,在权势面前,不过蝼蚁一般。还不如没银子,人为财死,财帛动人心呐!”
  董婆子给三太太倒了茶水,伺候多年,自然知道如何自曝其短讨好董氏,小意道,“老婆子能有多少见识,太太说的自然错不了。只有一事老婆子一直不解,既然这般,为何不就势示好将军府的大老爷呢,他为官多年,京里各处也是说得上话儿的,以后继续高升了,也未必就比老将军差了呢。”
  “如何没想过,还是几年前的事儿,那时你还在南边没过来的时候,是老爷暗地里打听的。那冯老爷,哪里能跟老将军比呢,贪财好色一心想着升官发财。那为人做派,连给老爷子提鞋都不配!可惜老爷子一世英雄,生的儿子,没一个有乃父之风的。矬子里面拔大个儿,也就三公子算有点儿老爷子的影儿,可惜年轻又不大上进。将来出息不出息不知,只那人,不能结交就算了,却是万万得罪不得的。京里一般纨绔子弟狐朋狗友三教九流的,竟是比道上混的还熟,且睚眦必报,得罪他的,没一个有好下场的。便是权贵子弟,一言不合了,大庭广众挥拳就打也是寻常,怕过谁来。自小到大,惹了多少祸事,你还不知么?”
  董婆子点头,“如今看来,倒也真不好越过三公子去另谋下家了。唉,想安安生生的做点儿生意,怎么这般不易呢。”
  噗嗤!
  三太太一听便笑了,用手点指着董婆子,“你啊,一把年纪,还没瞅明白么。便是街边的小摊贩,还有收税的差役和地头蛇管着呢,别说我们这般大生意。上面没人,那就是无主的肥肉,不定多少饿狼盯着。更别说把生意做进京城。便是在南省,本乡本土的,没人撑腰,也早晚算完。当年董家怎么倒了,他们家的印染在丝绸行当里,那么些年谁能比肩?一个做生意一个做官,还是分家隔了房头的,本来干系不大,连坐也连不到那上头,结果呢……”
  董婆子陪着笑,听着主子感慨,终于说的差不多了,才开口道,“老婆子能有多少见识,跟太太这么些年,虽说长进了,到底大字不识一个,能耐有限。只不知,太太今儿见了那三公子新娶的三奶奶,到底怎么着呢?”
  董氏略一思忖,有些疑惑地道,“说起来,我们如今只知那位给荣府老太君当过丫头,姐夫是个六品官,认了荣府姑老爷这门干亲。可今儿我瞧那言谈举止,多少官家小姐也比不上的。至于那容貌气度,更是千里挑一的美人儿。人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可我瞧着,这差距,是不是有些过了?亦或有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却应该再着人好生打听一番才是。唉,我这多半年不在,耽误多少事情,我们这位三老爷,就是松不得笼套的野马,不看着做不得正经事儿!”
  “这个家,还不全靠着太太支撑么,不然哪有今日……”
  主仆两个议论家事不提,话说当日三舅太太离去,晚间冯三爷回来,小两口用了晚饭,到底被柳儿扯着人在院里走了几圈疏散消食,方才回屋。
  不这般,如今此人回房除了吃,便是要睡,自然不是睡觉,而是睡人。
  如今听涛苑的丫头婆子也都识趣儿,但凡冯三爷在屋,不经传唤,轻易不敢擅自靠近内室。柳儿初时还有些抹不开,时日一久,倒也习惯了,说私房话也不用提防下人,倒好。
  叫了热水,伺候冯三爷沐浴完了,换了家常单衣坐榻上,柳儿拿着布巾,跪坐身后替他绞头发,“今儿三舅太太来了。”
  “恩,早晚的事儿,没为难你罢,量她也不敢。”冯三爷舒服的没了骨头似的,直往身后一团柔软上靠,一时还蹭两下,气的柳儿探手掐了一把他胳膊,“能老实一会子么,弄的我身上都有些湿了,刚换的衣裳!”
  “再换呗,叫相公摸摸哪里湿了嘿嘿……”说着反手摸身后的人,被柳儿一手拍了下去,嗔道,“跟你说正经的呢,少动手动脚的!”
  “好好,赶紧说罢,完了就歇了。衣裳湿了就换了,横竖你衣裳多,不够明儿叫人再给你送两箱子进来。赶巧锦记如今出来一种极软的绵绫子,刚送进京两箱子,既爽滑又柔软吸汗,还没上市。赶明儿让步景他们去取了给你送来,看着好以后再让他们多送些来,干妈和你姐姐还有林府那边,你若看着好也送些过去,图个新鲜。”
  锦记便是李家的商号,这也是柳儿刚刚知晓的。以冯三爷一向不大理会李家事情的做派,倒是让柳儿有些疑惑,“他们出了新样子尺头,你怎的这般快知道了?我看你素日也不大在心他们的样子么。”
  “嘿嘿,是不大理会,不过看人的。如今不妨给你交个底,你也心里有数。外祖家如今三房,一向都巴结我家老爷子。小辈儿们我也都见过的,要说对脾气的,还是二舅舅家的二表哥,别看他成日家吃喝玩乐不干正事,论起胸中成算头脑机敏胆大心细,十个不及他一个。若是生在长房,如今长房也不至于落到这般地步。且二舅舅一辈子潜心纺织,李家但凡有新料子面市,必是二舅舅的手笔,这些年也靠他出些新花样支撑着。可惜他为人古板执拗,不让家里人跟着掺和商行的事,自家又没心思管经营,导致大权旁落三房。长房二房无人,三房如今越发的野心大了,若不是碍着老爷子的面子,早翻了天去。”
  “那你就任他们闹腾,不打算插手?老爷子也不理会?长此以往,到底不好罢,内乱最容易伤元气。”如今柳儿已知,锦记有冯紫英的两成干股,当年是冯三爷亲娘的陪嫁,比李家三房二房还多半成。长房四成,另一成归李氏族中。不过如今冯府这两成,可比二房三房的加一起管用多了,毕竟李家多有仰仗之处。
  “老爷子早不管这事儿了,当初我娘嫁进来就说的明白,老爷子在一日,凭老爷子处置这两成,横竖老爷子不会便宜了外人。若老爷子百年之后,要么我接手,要么李家赎买回去。卖回去不必说了,自此生意上跟我家再无瓜葛。至于我接手,自然不会白拿了,要继续打点京里关节,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