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巧丫鬟-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缶烁纾右院蟮氖送荆氩凰乘於寄蚜恕R皇鄙蛞棠锼踝雒味家π眩氲交褂信怀黾蓿辉谧约何菽谛送罚挂裁蝗ト蛉顺率细暗蒙
  沈姨娘尽想美事儿了,完全没考虑儿媳妇的性情,还有亲家母的人品。
  而对伯府的其他正经主子们来说,庶子的庶子,从王老太太开始,祖孙三代当家女主子不待见。当然,包括大奶奶冯迎接,只这件事,冯迎却是拍双手双脚赞成。
  冯大姑奶奶当时听闻此信儿,差点儿乐开了花,本想捞条小杂鱼挤兑挤兑,结果撞进来条大鲶鱼。
  遂跟身边的心腹冯嬷嬷冷笑着道,“那毒妇算计来算计去,看她日后能落着什么好!哼,三太太和那沈姨娘,哪个是好相与的主儿。更别说还有个等着拿人垫喘儿的二太太。就是娶个聪明伶俐乖觉的,也未必能讨着好,何况那么个没脑子的二愣子!等着瞧罢,以后啊,热闹喽。这人呐,还得积德,不为自己还得为儿女呢。”
  冯嬷嬷是将军府的家生子出身,不少亲戚如今还在冯府,所以对将军府的事情,知之甚多。闻言笑着奉承道,“奶奶说的很是,原本好好的,可为着个表姑娘,非贼心不死排挤人正头三奶奶。如今倒好,听说三房日渐疏远了。四爷那么个样儿,指望他给妹子撑腰,哪里能够呢。最近三爷升官,三奶奶也有了身孕,依老婆子看来,如今那位这回,悔的肠子青了都是小事,便是想往回转圜,恐怕也不易了。”
  “她倒是想的美!亏她活了一把年纪,这么些年还么瞧明白,老三就不是她能拿捏的主儿!别说她了,便是老爷子,又能如何了?还不是随着他的性子长了这么大。这也就是我们私下里说说,那老三,打小我就瞅着不是个东西。有一年大哥不知怎地惹了那阎王不高兴,一把火差点儿把大哥书房给烧了,那才多大点儿年纪,还没椅子高,如今更不必说了。别说老爷子他们,你瞧着罢,那李家,如今出了董氏那一出,多早晚全须全尾地回南了,算他们走运。好一好的,李家落到老三口袋里也不是不能的。”
  “不能罢,好歹那是外家,他也没什么一母同胞的兄弟……”
  “哼,你道那李氏为何陷害杨氏?还不是太贪心,饶是把老三笼络住还不够,还想着把手伸进李家去,想着人财两得,呸!有那脑子也没那个命,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这么些年,连大嫂子都弹压不住,还想摆布老三,没一点儿自知之明!”
  ……
  大姑奶奶和婆子议论冯府不提,单说柳儿,头一回亲眼见识高门大户女眷成亲,早早起床收拾了,催着冯紫英赶紧吃了早饭,她好看热闹去。
  冯紫英今儿也告了假,好歹是亲妹子,如今嫁人,再忙也得帮着张罗。别说他,就是素来跟其他几房不咸不淡的大老爷冯远,也都告了假的。
  至于老爷子,自打冯三爷升了官,自动上了折子告老致仕。不少人还劝他,“…身子骨儿比年轻人都硬朗,何必呢……”也只林老爷子赞许地点头,“公然果然深明大义。”冯老爷子表字公然。
  奈何今上留中不发,不过老爷子心意已定,连着上了三道折子,言辞之恳切,感情之真挚,闻着伤心见者流泪。今上几乎都能透过那薄薄的一层纸,看见一张痛哭流涕实则笑的老狐狸似的菊花老脸,太眼对身边的心腹大太监叹了口气,“满朝文武,这冯唐当属第一人,第一没文化一肚子心眼儿之人。第一能做实事懂进退之人。第一脸皮厚吃个够之人。可见有些事情是靠天赋的,读书一辈子,多少人仍旧糊涂着。”皇上那里感慨不提。
  如今冯唐老爷子处于半退隐状态,心头无事一身轻,正好应酬招待一干老辈儿的旧友,并一些位高权重的显贵。
  二老爷冯适,仍旧是在外任没回来,横竖大家都习惯了,也没人在意。二房只张氏在内院跟刘氏一起,帮着张罗待客。
  冯紫英不必说,在前院跟大老爷一起待客。柳儿被一群丫头婆子拥着,打过招呼夸了二姑娘两句容光焕发貌美如花,也不看二姑娘一见她就不如花的脸色,径自坐新娘屋子的外间,和来往的亲朋女眷们说话,眼前放着点心茶水,丁点儿未动。
  只如今冯三爷已经非昨日纨绔,巴结还来不及。柳儿跟着沾光成了正儿八经的诰命夫人不说,又都知道她怀了身子,一旦生下个小子来,那在将军府站稳脚跟,妥妥的,所以如今也没人寻那些不自在。
  就是小李氏,因女儿成亲,老爷子临时允许她出面张罗,内里如何苦,今儿也春风满面的,表面上一派大家气度。
  “哎呦,琏二奶奶可是稀客,刚只瞧着你和老三媳妇说话,还以为您忘了老婆子我呢呵呵呵。你也别见怪,老三媳妇什么样儿你们府上还不知么,她如今是双身子的人,娇气些也是有的……”李氏亲热地拉住前来随喜的凤姐儿,话一出口,就露了怯儿。
  也不能怪她,实在忍不住,今儿的‘大喜事’,全托柳儿的福么,没扑上去咬柳儿两口,算她还有点儿理智。
  “冯夫人说这话就见外了,柳儿如今是我们姑老爷的女儿,跟我们家也是正经亲戚,自有体谅的,哪有挑理儿的道理。您这般说,可是怪我们不知礼了。”凤姐儿什么人,一万个心眼子,转的比梁三偷东西还快。一见李氏说话不防头,忙开口打断,笑着把话儿搪了过去,心里很是看不上小李氏的做派,果然小家子气的很。
  小李氏闹了个没趣儿,脸上便有些不自在,奈何今日是自己闺女的好日子,这脸怎么丢的,还得自己找回来。又虚应了几句,叫了张氏过来陪着凤姐儿等人,她自去别处了。
  贾府跟临川伯王家可是正经亲戚,跟冯府也算老交情。所以今日凤姐儿贾琏夫妻来了将军府,王夫人等回了娘家帮忙。
  凤姐儿哪里耐烦跟张氏等人扯闲篇儿,不过客气两句,就过去跟柳儿一起坐着说话儿,叙些家常。在贾府柳儿也多得她照应,两人性子都是爽利,倒也很能说得来。
  尤其凤姐儿,如今满眼羡慕,别看她自己表面风光,可耐不住男人不争气,更糟心的是还好色!人这辈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贾府不过是个空架子,王熙凤比谁不清楚。反倒是人将军府,尤其是三房,如今怎么瞧着,小日子都是蒸蒸日上的。
  林如海林老爷子今日下了朝也是来了,不过林黛玉没过来,着个婆子给柳儿传话,“懒怠去,怕见了你家蠢如猪的小姑子,忍不住笑场。哎呦,还是让她麻溜儿地出门子罢,若不是知道你公公是个心思明白的,真正觉着,其实是想把养坏的女儿嫁去王家,祸害人呢吧?跟王家有仇……”
  傅家傅试两口子自然也是到了的,傅试去前院男客席上,杨秀姐儿不过跟妹子略大了招呼,便跟张氏等人说话儿。即便不少话要对妹子说,此时也不是好机会。
  来人种种不必说,冯二姑娘端坐内室,一身层层叠叠的大红礼服,满头珠翠,八月的天儿,可气闷的很。身边四五个丫头婆子打扇,仍旧难消心头闷热。尤其透过落地罩子,看见柳儿一身光鲜,打扮的彩绣辉煌,跟同样打扮的琏二奶奶两个坐一起,俱都笑的春风满面妩媚风流,一双神仙姐妹似的耀人眼目,直刺冯连儿的眼。
  一想到自己打今儿出嫁,以后再找杨氏的不自在就难了,照她娘的话儿,还要尽量巴结三哥一家子,至少表面上如此,心里越发堵得慌。想了想,叫过陪嫁丫头小玉,低声道,“去,把我床头暗格里的那个白色的小纸包拿来。”
  小玉吓了一跳,当即变了脸色,有些拿不准,迟疑道,“姑娘……今儿可是您的好日子……”
  “哪儿那么多的废话,我娘跟你说什么了,若现在就想背主,索性你也别跟着我去了,多得是丫头想跟着还没得机会呢!”冯二姑娘若是听人劝的主儿,那她就不是今儿的二姑娘了。
  小玉犹豫半晌,奈何二姑娘素日就是说一不二的主儿,惹恼了她,多得是法子整治自己。没奈何,只得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恩恩,今日仍旧两更,最迟下午三点(╯3╰)
  第一百二十六章 阴差阳错燃豆根
  冯二姑娘冯连,这辈子最大的跟头,自觉就是她三嫂子杨氏柳儿给下得绊子。
  如今她可是要出门子了,想来即便出了什么事情,也寻不到她一个出嫁的姑奶奶身上。便是找到她头上,来的死不承认,又能奈她何,
  横竖死不了人,
  可还有一件,人算不如天算,做坏事也要讲天分的。有人一辈子做坏事,反倒荣华富贵,活到老死。有人做一回,就栽了,找谁说理去。
  小玉端着朱漆描金海棠式小茶盘,上头几只白瓷兰花小盖碗,小碎步来到凤姐儿跟前,低眉顺眼地,“夫人请喝茶。”依次给在座的几位奶奶夫人跟前换了新茶,原本的茶盅又一一放回茶盘上头。
  因今日招待来客,二姑娘屋里待客的茶碗,都换了一式的白瓷花卉盖碗,除了里屋二姑娘惯常用的没换外。
  他人换了便换了,如常用茶,倒是柳儿身后的李嬷嬷,人老成精,早叮嘱过柳儿不许动这里的一应吃食,一口水都不行。如今见了这个,当即给绿豆使眼色,一向绿豆都是管着听涛苑的吃食,这方面是个行家里手,也是个机灵的。
  当即上前,拿起柳儿身前的盖碗,随手搁了回去,附耳轻笑道,“多谢妹子好意,只我家奶奶如今除了j□j,别的三爷都不许动,说喝多了茶睡睡不好。就是果子露那些东西,也是不许的,说喝了容易败了胃口,吃不下饭。到时候影响小少爷长身子,我们可吃罪不起。”
  绿豆手脚伶俐,又是言笑晏晏的,不知道的以为两个丫头私下说话,还不觉怎么,只凤姐儿跟柳儿挨着坐,听了个一清二楚,当即拿眼睛瞅着柳儿调笑,“你如今倒好了,冯三爷拿你当眼珠子疼,比的我们跟烧糊了的卷子似的,横竖不招人爱。”
  柳儿笑,脸色自如,“有你这般烧糊了的卷子,天下间没烧糊的卷子都怎么活?这半日,我还没问你呢,平姐姐怎的没来,就是丰儿也没跟着,你这是要怎么样呢?”
  “唉,别提了,最近家里事多,离不得人,只恨不得多几只眼睛几只手……”
  两人说起家常,那边小玉看着茶盘上的茶碗,稍一犹豫,到底又拿了一个下来,飞快放到柳儿跟前,对绿豆道,“且先搁着罢,奶奶实在口渴也得略润润喉,不然白空着,倒是我们招待不周了,看着不像。”说完不等绿豆说话,扭身走了。
  只刚过里间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跟姑娘说一声,不然没成事,过后姑娘找自己晦气。
  她这里正踟蹰着,小李氏从里面出来,一眼看见,低声呵斥,“就知纵着你姑娘混闹,这什么时候了,还喝茶,好歹忍着些,不然闹笑话,一辈子被人说嘴!”说完觉着口干,这忙了半日,连口水都没的功夫喝,伸手拿起一碗来,紧着喝了一口,随手放回去,没好气地道,“还不拿走,站着等讨赏呢!”
  小玉受这等闲气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一向她们给姑娘挡灾,都习以为常,当即端着茶盘福了一福,扭身走了。
  到了吉时,新郎过来接新娘。其实抛开出身不说,王子堰别看文弱些,如今一身大红的吉服,帽插金花,腰悬玉带,脚踩青缎粉底朝靴,益发衬得整个人精神焕发,横竖瞧着都是一玉树临风翩翩佳公子。又是大家出身,举止做派,自有一种气度。
  其实若不是小李氏看过他的人品才貌,就是拼死,也不会应了这门亲事。
  想着人争气,有冯、王两家撑腰,过些年,不定如何呢,她家老爷子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尤其冯三爷升官后,原本的纨绔摇身一变,成了国之栋梁。更离谱的是,原本的伺候人的丫头,跟着摇身一变,成了诰命夫人,连太后都召见过了。
  这个世道,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其实小李氏也明白,高门大户里,想寻个同王子堰一般品性的,并不容易。自家女孩儿自家知,也不是什么品貌出众的姑娘。老爷子年纪大了,能靠几时呢。京里富贵人家,哪个不睁着一双势利眼,她挑人家,人还挑她呢。想找更好的,不是说说就完了的。
  鼓乐齐奏,一时新郎被一众伴当簇拥着,到堂上拜见岳父岳母了,但凡能抛头露面的来客,无不伸脖子仔细打量着。更有那听到一点儿风声的,对这位新郎官无比的好奇。
  只冯唐老爷子一身簇新的礼服,坐定半晌了,也不见小李氏现身,不耐烦了,吩咐下人,“太太呢,女人家就是墨迹!”这种日子,自然不好说别的,多少有为李氏开脱的意思。
  只今儿李氏不知吃错了什么药,那跑去请太太的下人很快变颜变色地跑回来了。挤开人群,来到老爷子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老爷子脸色变得十分古怪,不过毕竟是老爷子,什么风浪没见过,很快恢复如常,清清嗓子,抬抬手,“太太身子略有不适,时辰不等人,咱们开始罢。”说这话,任冯唐一张老脸历经风霜,都有些发热。
  新任岳母又不是死了,等一会儿怎么了?再说,刚刚还活蹦乱跳地招待堂客,这么一转眼的功夫,就不适了?马上风也没这么快罢?便是真不适,如今的场合,就是天上下刀子,但凡有一口气在,也得出来给女孩儿壮壮行,给姑爷个下马威什么的叮嘱叮嘱,到底是亲妈不是!
  这些众人也只能想想,主人家已经够闹心了,谁也不会没眼色地说出来。
  于是,王子堰和冯二姑娘,跪着听老爷子训话,老爷子言简意赅,“好生过日子。”至于担心姑爷欺负女儿什么的,看姑爷的小身板,老爷子很放心。至于姑娘能不能好生过日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教导姑娘都是她娘的事儿,如今说什么也白说。
  其实对这个姑娘,冯唐心情还是很复杂的。打小捧在手心里,也是喜欢的。没想被李氏教歪了,坏了品性。不但目中无人是非不分,连血缘关系的亲兄弟也不顾念些,可见是个白眼儿狼。可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到底盼着她好,所以如王子堰这般的出身,倒也不敢给她气受就是了。
  这也是老爷子毫不犹豫地选了这门亲事的缘故,不然也不是没有别的法子回绝了。毕竟当初牟尼庵,王子堰也不是那么无辜,真君子谁大半夜出去寻姑娘,还是好人家的姑娘。
  于是冯连儿一身大红喜服,头上盖着红盖头,被她哥哥四爷冯运背着上了花轿,一路吹吹打打,直奔临安伯王家而去,自此她的人生,开始了新的一页,相当热闹的一页。
  不说冯连儿,只说太太小李氏。自打女儿拜别父母的节骨眼儿上没现身后,就一直没出现在人前。
  柳儿自然也是知道了,悄声问身边的丫头,丫头也不知。不过很快这事儿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当天晚上,将军府有头脸的主子,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却一个个哭笑不得。
  却原来,小李氏自打喝了小玉那杯茶水,其实真没喝多,奈何用料实在。喝完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小李氏就急忙如厕去了。
  且,一去不复返!
  坐马桶上就下不来了,一泻千里奔腾不息。
  也不好跟人说,那脸可丢大发了。也不是没想过略好些缓缓赶紧出去,好歹坚持一小会儿,说几句场面话好让姑娘安心出门子。不但是个礼,也是当娘的一片心呐。可站起身没转出屏风呢,肚子一疼,又来了……小李氏的心呐,跟油煎的似的,倍受煎熬。
  算了罢,勉强去了,当堂来不及,倒时候丢人现眼,冯、王两家都成了京城的笑柄,老爷子能直接一刀剁了她,剁完喂狗不说,甚而干脆扬言她失心疯了,除族……这个人,她丢不起。
  更加有苦难言的是,回想事情的起因,今儿除了早饭略喝了一碗粥,别的都没用,不是粥的事儿。还有就是……喝了小玉给她姑娘的茶。
  而小玉,想也知道,借她个胆子也不敢谋害主子。坐马桶上,横竖除了拉也无事,前后一琢磨,小李氏回过味儿来了。
  她这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给杨氏那贱、人挡灾垫喘儿了!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本来身子就没好利索,如今更堵着口气在胸口。
  哎呦!
  肚子也越发的疼的转筋,更不妙的是,这要是给老爷子知道了内情……还有老三两口……
  小李氏头一回觉着,前途一片灰暗。
  当天晚上小李氏又病倒了,更苦命的是,病倒也不消停,隔一阵子就得起来如厕,正房几个近身伺候的,跟着折腾一晚上。次日人人就脸色青白,小李氏更是廋了一圈儿,跟鬼似的。
  而老爷子更是发话,媳妇们不必侍疾,太太犯了心疾和头风,需要静养,任何人不要打扰。
  三房小两口自然知道了缘故,冯三爷冷笑一声,对柳儿道,“你瞧着罢,这事儿老爷子必定还有后手。这些闲事你不必理会,横竖府里以后也消停了,只自己仔细些个罢。”
  柳儿自然点头应承,她也是心有余悸,两人用了早饭,冯紫英上衙门去了。
  李嬷嬷瞧着冯三爷除了院子,拍着胸口直念佛,“哎呦,亏我们姑爷是个最精明不过的,竟料事如神。谁想那大好的日子,给自己找不自在呢。老婆子瞧着,不是太太失心疯了,倒是姑奶奶病的不轻,这要出了事,以后还回不回娘家见兄长呢?这般不管不顾的行事做派,去了婆家,没了老子娘兄弟谦让容忍,擎等着受磋磨罢,还打量天下人都这般好性呢!”
  红花冬儿一帮丫头也都点头,深以为然。
  不过也没几日,到底二姑奶奶明日就要回门不是,柳儿倒是很盼着,也不知到时候老爷子和李氏都怎生个说法。
  冯连儿要是知道自己做了孽,估计不会反省,还会迁怒到柳儿自己身上,没给她害人的机会罢。
  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门日再起波澜
  还没等冯二姑奶奶回门,隔日傅大奶奶杨秀姐儿来看妹子了。
  其实这几日杨秀姐一直想来冯府,奈何家里也在给小姑子傅秋芳预备嫁妆,事多且琐碎。更要紧的是,将军府更忙乱,不好过来给人添乱,尽管其实没什么打紧。
  如今本想等冯二姑娘回门后再过来,奈何傅试催着,想着即便回门,其实也没柳儿什么事,算不得什么要紧的,索性今儿过来了。
  小姑子嫁了,柳儿本以为可以松口气,出去疏散疏散。结果冯三爷发话了,“太医不是说满三个月才得坐稳胎么,还是少出去为好。实在闷得慌,就在院子里遛遛罢。”转头盯着李嬷嬷等人,“嬷嬷带人跟紧了,安生地过了这一阵子,全部重重有赏。叫人每日里把院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了,多一根草棍儿拿当差的是问!如有违例淘气的,不必回我,直接撵出去算完。还有,外头送来的东西,除非确保万无一失,一律不许你奶奶混吃。府里大厨房的分例以后直接叫拨银子下来,东西就不要了。以后直接叫绿沉吴树喜他们采买……这事我跟他们说,你们不必管了……”冯三爷如今被他妹子吓着了,严防死守,绝不许听涛苑沾一点儿府里东西,仿佛将军府人人带毒,看一眼就毒死,外头亦然。
  冯老爷子听说后,在书房对着房梁把儿子一通臭骂,“……王八羔子,最歹毒的就是他个王八蛋了,还……”出了书房跟没事儿人似的,就当不知道。
  冯三爷还没完呢,“哦,对了,针线也别做了,书也少看,伤眼睛。实在闷得慌,索性想想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叫他们弄了来。无事多眯会儿,睡一觉一天就过去了,一个多月过的极快的……”
  柳儿张了张嘴,想反驳,还没出声儿,人一甩袖子,上衙门去了,自此又被圈禁当猪养了。
  更叫柳儿郁闷的是,原本在家里,大事小事的,她还能说一不二。有事没事的,刺儿几句冯三爷,讲理不讲理的,也没人理论,横竖她总掐着尖儿,冯紫英也有个尽让的。如今倒好,借着怀孕的东风,冯三爷一举翻身,在家里称王称霸了!
  就连一干下人,包括李嬷嬷等人,都得看他眼色行事,这叫柳儿说不出的烦闷。
  她不是该母凭子贵的么?贵在哪儿呢?她可不觉着当猪养了就是贵了。
  正琢磨着这事儿不对头呢,她姐姐来了。
  柳儿十分高兴,本想出去迎迎,被李嬷嬷拦住了,“哎呦祖宗,您可别动,大姑奶奶也能体量的,又不是外人。”说着杨秀姐儿进门了。
  一见她妹子那样儿,忙快步走上去,“哎呦姑奶奶,你如今可精贵着,可不敢劳动,你好好儿的就是给我们积德了,安安生生的靠着罢。”
  柳儿也不勉强,看着丫头倒了茶来,柳儿笑眯眯地问道,“姐姐今儿来,可是有事。若无事,昨儿刚见过,我好好儿的,必不会这般快过来瞧我。”
  也不必柳儿吩咐,冬儿等丫头陪着小菊去外间喝茶,让主子们说话,只李嬷嬷隔着碧纱橱,一边纳鞋底一边瞅着。因不是外人,大家也没那么紧张。
  杨秀姐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见丫头们都极规矩地退了出去,放下茶碗,叹了口气,“我何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