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娱]最佳导演-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维似乎能从空气中呼吸到那种压抑到极点的麻木。
杂乱的大桥。
没有人,只有空荡荡的布满尘埃的车。
男主角穿过车流,走到桥中央。
灰青色的阳光洒落在肩头。
大胆而浓烈的侧逆光出来的那一霎那,整个氛围被烘托到了极致,昏黄的光线在灰青色调的框架下变得尖锐而薄凉。
一如这纷乱嘈杂却又无比肃穆的空城。
欧维的额头留下了几滴冷汗。
他已经是跪着看的了。
片尾演职表的出现的时候,欧维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
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愤。
一无是处的花瓶?
空有导演梦的无知少女?
骗鬼去吧!
他以他现在还软着的膝盖实力证明,这tm就是一个洪水猛兽啊!!!!
欧维很快便把精剪后的短片发给了普莱瑞思。
普莱瑞思看过一遍后觉得转场不符合她对于这部短片的定义,便抽时间又去了一趟剪辑室。
让欧维把白色边框的转场换成了虚晃的镜头。
欧维有些顾虑“我还是觉得白色转场好些,虚晃的转场总觉得有些超现实主义。”
普莱瑞思点了点鼠标“看过王家卫的《蓝莓之夜》吗?”
欧维愣了一下“看过。”
“你觉得里面的转场如何?”
“虚幻、浪漫。。。。。模糊?”
普莱瑞思笑着点了点头,又道“那你以为我们这部短片的风格如何?”
欧维顿时明白了普莱瑞思的想法。
《蓝莓之夜》色彩浓烈瑰丽,视觉影像如梦似幻,杂乱零碎的叙事以及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放大,每个人即使自知徒然,也想要在博然巨兽一般的都市中寻求爱与意义,挣扎浮沉,高雅却又颓废。
而这部《Alone》呢?色彩冰冷尖锐,视觉影像滞色灰暗,诗化的叙事营造出无望的世界,时空在安静中被放大,镜头甚至追踪到每一个动作的一分一秒,主人公在末日里徒然的挣扎,最终变得沉默、逼仄、绝望。
除却题材立意,但从情怀上看,何其相似。
“我懂了。”欧维立刻开始把转场换为虚晃的镜头。
拿到成片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普莱瑞思把片子寄到了报名邮箱。
乔瑞女士发来了信息,说她的父亲老克兰德昨日晚间去世了。
普莱瑞思赶紧订了机票回到斯特拉福德,参加老克兰德的葬礼。
回克兰德庄园换了件黑色长裙,便坐着车到了教堂。
牧师已经讲完了颓长的缅怀词站在一侧。
乔瑞女士和她的小儿子站在棺材旁接受客人缅怀。
在乔瑞女士的目光下,普莱瑞思识相的拿了束白色雏菊放到老克兰德的棺材板上,便转身离开主位。
挑了个靠后的位子坐了下来。
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索性拿出手机开始刷脸书。
一道阴影落在了普莱瑞思跟前。
普莱瑞思下意识的抬头。
黑色西装里执着的绿色领带差点亮瞎了普莱瑞思的眼睛。。。。。。。
宿命般沉重的昂起头看向站在她面前的男人。
一丝不苟的头发,戴着雀斑的儒雅面孔,笔直的复古黑色西装,以及这亮眼的一抹绿色——都在提示着普莱瑞思面前男人的身份。
顶着面前男人熟悉的炽热视线,普莱瑞思犹豫的张了张嘴。
“嗨。。。。。。埃迪。”
埃迪·雷德梅思含蓄的点了点头。
坐到了普莱瑞思身侧。
一片寂静,普莱瑞思咳了一声,开始努力找话题。
“你为什么会在这儿?”
“。。。。。。。。”
“你今天穿的可真好看。”
“。。。。。。。”
“你吃午饭了吗,斯特拉福德的烤土豆不错。”
“。。。。。。。”
“那你什么时候来的斯特拉福德。”
“今早。”
内向腼腆的埃迪·雷德梅思先生终于发声,普莱瑞思兴致勃勃。
“那可巧,我也是。”
埃迪沉默了一会,许久,用普莱瑞思熟悉的目光看向她。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和你是同一班飞机。”
“。。。。。。。那可真是巧。”
普莱瑞思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她是哪里来的自信以为会和这个闷骚有话题的????
第7章
评选委员雷德利正坐在椅子前浏览报名作品。
这是他审阅的第四天了,至今还没有发掘到一部令他耳目一息的电影。
大多都是些无聊至极的平庸之作。
就比如现在正放着的这部。
甚至都不能用平庸来形容。从第一个镜头垮到最后一个。
年度烂片之首。
来自巴黎电影学院02届的学生。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雷德利面无表情的关掉,打了个零分,顺手打开下一部作品。
此时距离午饭只剩下十分钟了,他决定用其中三分钟看完。
拿起咖啡杯,点击播放。
第一个镜头,水底仰拍。
平庸至极,他拿起笔,准备填一个2…3分的分数。
可从第二个镜头开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直至演职员表出来,他都没有落笔。
他呆愣的盯着屏幕,直至黑屏才恍惚的掏出手机。
拨通了保罗·安德森的电话,咽了咽口水“嗨,保罗,我这儿有部电影,我想应该给你看一眼。”
保罗·安德森是本届凯斯维克电影节的评委主席。
身为主席自然不用同普通评委一样一份份作品审核,只需最后批阅筛选出来的几份优质作品并决定最终分数。
但初选还未结束便让他去看看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他带着玩味的心理打开了雷德利发给他的文件。
首先点开了导演的简历。
普莱瑞思·克兰德。
一个漂亮年轻的金发姑娘。
科班出身。没有其他作品,这次参赛的《ALONE》是她的出道之作。
一个初出茅庐的十七岁姑娘,摄像机型号怕是都认不全,拍的能有多好?
保罗·安德森不屑的撇了撇嘴。
这并非是他歧视年轻女性,而是这个行业的规律使然,没有时间的积累与不断的学习,除了极个别天才又有谁能一飞冲天?
他不认为普莱瑞思是那个极个别的天才。
雷德利还是太大惊小怪了。
即使如此,保罗·安德森还是点击了播放键。
他倒要看看让雷德利大惊小怪的片子是什么模样。
第一个镜头,水下十五度仰拍。
小津安二郎玩坏的东西。
没什么新鲜。
在长达六秒的水下十五度仰拍之后,镜头转换到灰蓝色的天空。隐隐有雾萦绕。
空荡的街道,四处停放的无人汽车。
男主角对着镜子刷牙、洗脸、吃饭。
中间没有任何一句台词。
整个场景都萦绕着一种淡淡的灰蓝色。
就像是荒凉的林间浓雾。空旷。孤独。
这个年轻导演至少在色彩上是下了功夫的。
保罗·安德森在心里对此稍稍肯定。
男主角推开了门。
走到纷乱却寂静的街上。
地上有落下的黄叶,惨杂着深青的水洼。
男主角走在路上,却犹同走在坟墓。
灰青的天空,荒凉的大道,空洞的城市。
孤寂、萧瑟、甚至有些刻薄的尖锐。
保罗·安德森似乎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空荡荡的内心,和主人公日渐麻木的虚无与痛楚。
心中突然冒出了一种难以抑制的薄凉感。
直至片尾,保罗·安德森如释重负的吁了一口气。
他从抽屉里拿出戒了一个月的烟。
点燃,沉默的抽完。
他承认他被打动了。
这个年轻姑娘创造的滞色灰暗的世界就像是洪潮,在接触的一瞬间就将他吞没。
他无力反抗。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回想着方才影片结尾的侧逆强光。
他从未想过灯光还能这么用,大胆、浓烈、冷峻,瞬间撕裂了这个本就虚无缥缈的城市洪荒。
拿起简历。
照片上的金发姑娘年轻而美丽。
尽管保罗·安德森不想承认,但是,无疑,她就是那个万里挑一的极个别天才。。。。。。
拿起手机,拨通其余几个评委的电话。吐出他刚刚还不屑的话。
“嗨,我是保罗,我这儿有部电影,我想应该给你们看看。”
普莱瑞思在寄出作品的一周后收到了通知,她的参赛作品进入到最后的竞赛单元了,需要在2月15日穿正装、携男伴出席最后的颁奖典礼。
穿正装没问题,携男伴倒是让普莱瑞思伤透了脑筋。
普莱瑞思并不喜欢社交,换句话说就是宅,平日里友情全靠脸书撑着,至于三次元熟悉的男性。。。。。。几乎没有。
思忖许久,普莱瑞思还是决定去问问男主角埃迪·雷德梅思有没有空。
拨通埃迪·雷德梅思的电话。
“哪位。”电话那头,埃迪的声音略带沙哑,像是刚从睡梦中醒来。
“。。。。。。你在睡觉?”普莱瑞思反问。
似乎没想到普莱瑞思会打电话过来,电话那头愣了一下。
“。。。。。。。恩。”
“日夜颠倒可不好。”普莱瑞思喝了口咖啡。
“。。。。。。。”
“你在国外?”普莱瑞思惊讶道。
“。。。。。。不在。刚回伦敦。”埃迪的声音依旧闷闷的。
“那就好。”普莱瑞思松了口气。
“恩?”埃迪将脸埋到枕头里,声音断断续续的。
“。。。。。。。。你后天夜里有空吗?”普莱瑞思问。
“做什么?”
“后天是上次我们拍的那部电影的颁奖典礼,需要男伴。”普莱瑞思道。
“。。。。。。。你要我当你男伴?”
普莱瑞思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恩。”
电话那头沉默了会儿。
“时间、地点、着装,发到我邮箱。”
说完便挂了电话。
甩普莱瑞思一脸嘟嘟嘟的电流声。。。。。。。
想想上一世新闻里的英国绅士,优雅与矜贵的代言词。。。。。。。。
普莱瑞思只想说,她认识的大概是假的埃迪·雷德梅思。
第8章
颁奖典礼当日。
伦敦,贝克大街。
再三确认门牌号后,普莱瑞思按下了门铃。
屋内毫无波动。
普莱瑞思继续按住门铃。
许久门才被打开一条缝隙。
缝隙中依稀可以看见灰色睡衣边角。
“。。。。。。你还在睡?”
“。。。。。。。”
打开门。
面无表情的埃迪·雷德梅思先生穿着睡衣,睡眼惺忪。
冷漠的将普莱瑞思带到客厅,自己去房中梳洗。
二十分钟后,整理好着装的埃迪·雷德梅思先生走出了房门。
耀眼的嫰绿色依旧盘踞在埃迪·雷德梅思先生的身上。
普莱瑞思深深的看了几眼,还是没忍住。
“。。。。。。你很喜欢绿色?”
“?”
“换成墨绿色也好啊。”普莱瑞思继续道。
“。。。。。。”
“算了,你开心就好。”普莱瑞思叹了口气。
来到凯斯维克已经是晚上了。
凯斯维克电影节是一个小众的电影节,尽管投资方花下重金请来保罗·安德森依旧无法拯救整个颓势。
颁奖现场的记者寥寥可数。
普莱瑞思携着埃迪穿过冷清的红毯走进大厅,找到属于自己与自己男伴的位子坐了下来。
身侧挤着些影视的从业人员与投资方的代表。
几乎全是男性。
一袭灰蓝色长裙的普莱瑞思在其中格外显眼。
主持人走到台前开始陆续颁奖。
刚开始颁的都是些较小的奖项。
普莱瑞思并不是太在意。
时间渐逝,颁奖典礼逐渐到了尾声。
接下来要颁的是此次电影节的重头戏——最佳导演。
普莱瑞思坐直了腰板望向舞台。
保罗·安德森手持白色信封微笑着走到舞台中央。
摄像机通过摇臂摄录着所有参赛人员的表情。
这次的所有参赛短片只有在颁奖后才会展出。
所有的观众都没有看过。
得奖与否全凭评委组的考核判定。
网上对于这个审判标准闹翻了天,有人说评委组故意报黑幕,有人说专业人士的评判才是真正的合理。
苏珊娜是保罗·安德森的头号粉丝,她并不在乎网上的这些言论。
此刻,她正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此次颁奖的直播。
痴迷的看着舞台上身着黑色西装儒雅微笑的保罗·安德森。
保罗·安德森打开了信封。
镜头快速切向了各位参赛人员。
一群穿着西装的男人里,一位年轻的金发姑娘坐在其中。
苏珊娜愣了一下。
现场导演似乎对在场唯一的女性十分关爱,特意给了她一个特写。
屏幕里,年轻的漂亮姑娘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大方的向镜头微笑着挥了挥手。
流光似的璀璨金发差点亮瞎了苏珊娜的眼睛。
姑娘?
漂亮的年轻姑娘?
苏珊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苏珊娜本人也是导演系出身。
她深刻的知道这门花钱似水的艺术学习的不易。
一位能够独立拍摄的导演不仅仅需要丰厚的视听语言功力,更需要浓厚的文学素养与时间的不断积累。除却个别的天才,普通一位年轻的“导演系”学生真正成为“导演”,至少需要十年的功力。
而此刻,屏幕里,这位优雅微笑的金发姑娘,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自信而美丽。
苏珊娜愣着神盯着屏幕里的这位年轻姑娘。
她应该是某部参赛短片的演员吧。
苏珊娜神色复杂。
镜头切回舞台上手持白色信封的保罗·安德森。
在苏珊娜的瞩目下,保罗·安德森噙着莫测的微笑打开了信封,拿出了印着获奖人员的信纸。
“获得这一届凯斯维克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是——”
“《Alone》,普莱瑞思·克兰德!”
普莱瑞思。
像是个女性的名字,苏珊娜心里浮现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猜测。
当舞台下,那位优雅的年轻姑娘站起来的时候,全场轰动。
苏珊娜瞪大了眼睛。
在众人瞩目中,普莱瑞思提着裙角走上舞台。
接过保罗·安德森递过的代表此次凯斯维克电影节最高荣誉的奖杯。
噙着谦逊的微笑,优雅说道“感谢评委组对我的肯定。”
目光投向舞台下方正为她鼓掌的埃迪“同样也感谢为这部短片贡献颇深的演员与工作人员。”
“感谢你们,谢谢。”
三句话便结束了发言。
摇了摇手中的奖杯,普莱瑞思微微鞠了个躬。
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镁光灯齐对着走下舞台的普莱瑞思。
记者手中的快门键时刻追逐着普莱瑞思的背影。
普莱瑞思突然有种不切实际的恍惚感。
脚下,是凯斯维克柔软的土地。
普莱瑞思望向那耀眼聚集的镁光灯,仿佛在白光的深处看到了圣莫妮卡海岸的朝阳。绚烂、迷醉。
她会回到圣莫妮卡海岸的。
今天凯斯维克的土地,将仅仅是她漫长征程的开端。
她的远方,在世界之巅。
投资方决定在颁奖的三日后公布所有参赛作品。
此时外界的群众对于普莱瑞思获得最佳导演一事热情高涨。
赞美者有之。批驳者有之。观望者有之。
赞美者盛赞普莱瑞思为女权的新兴力量,打破了男权制衡的影视界。
《每日邮报》“时代的斗士,女权的新兴力量!”
批驳者则认为凯斯维克电影节有黑幕,否则不会这么久都不会公开参赛作品。
《太阳报》“十七岁少女电影节夺冠,黑幕还是暗流?”
但更多的是观望者,他们在等待着三天后的揭晓。
泰晤士报的评论员斯蒂芬就是观望者的一员。
六点整,投资方将所有的参赛作品放到了官网。
斯蒂芬迅速找到普莱瑞思的作品,点开页面。
相比其他的作品,这部作品的简介短的可怜,甚至只有一句话。
“沉默的深渊。”
故弄玄虚。
斯蒂芬不屑的挑了挑眉。
抱着轻视的心态,点击了播放。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斯蒂芬仿佛能感觉到从影片里传来的彻骨寒意。
颓废、绝望、压抑。。。。。。。
虚晃镜头的衔接转场就像是凭空吸食了鸦/片,整个人似乎都是昏昏沉沉的,行尸走肉似得搜刮、漫无目的的游走、无声压抑的沉吟。。。。。。。
整个世界都被阴霾笼罩。
她到底想表达什么?
当结尾处那一束不合常理的侧逆强光打出,洒落在男主人公面庞的时候,斯蒂芬突然明白了。
影片中的末日,犹如当下。
在这个现代化的冷漠经济体中,所有人都在夹缝中挣扎求存,隔阂、沉默、猜忌,就像是《圣经》中的巴别塔,人人自保,却无人能保。
所有人,都是攀爬在欲望这座熔岩上的怪物。
影片结束,虚幻冰冷的末世轰然倒塌。
斯蒂芬呆呆的看着屏幕。
背上附上了一层冷汗。
此时他的手臂已经僵硬,甚至不能容许他写下一句影评。
斯蒂芬咽了咽干涸的口水。
页面自动调回了简介页。
视线停滞在中央的简介。
“沉默的深渊。”
何止啊。。。。。。
普莱瑞思正守在电脑前等待IMDB更新评分。
距离主办方公布这部作品已经过了十分钟了。
还没有一条评论。
普莱瑞思有些紧张,握住鼠标的手心出了些许薄汗。
虽然她对自己的作品具有充足的信心,但她还是想要看看观众怎么看的。
十一分钟的时候刷出了第一条评论,随即是奔涌而来的第二条、第三条、。。。。。。第999+条。
而此刻IMDB《Alone》的评分则为8。6。
普莱瑞思知道,她成功了。
第9章
自凯斯维克夺冠以来,普莱瑞思陆续收到些邀请,但普莱瑞思的确未曾想到自己会收到BBC的邀约。
BBC发来一段剧本,叫普莱瑞思根据剧本画出分镜,在下一轮的审阅决定是否录用后,才会把全部剧本发过来。
即使如此普莱瑞思依然十分激动。
这可是BBC啊!
欧洲电视界的派拉蒙!
在今天!
竟然向她,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发出了邀请!
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装逼的?
普莱瑞思兴奋难抑,飞快的打开了牛皮袋。
袋子里是四页的剧本。
《指匠情挑 》,改编自萨拉·沃特斯的小说《荆棘之城》。
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两位女性的爱情故事。
普莱瑞思前世看过萨拉的原著。
故事里有两个主角,一个叫苏,一个叫莫德。
苏出生平民窟,整日惶惶不可终日以偷窃为生,“绅士”理查德想要谋取莫德继承的财产,便雇佣苏去往莫德的庄园当女佣,以方便他与莫德结婚后私奔,再将她送入疯人院从而获得全部财产。
绅士许诺事成之后给予苏3000英镑的回报。
苏来到了莫德的庄园,成为了莫德的婢女,但是她没想到她竟然在与莫德的相处中渐生情愫。
愧疚与纠结缠绕着苏,在莫德与绅士结婚的前一夜,苏与莫德情难自已,发生了关系。
此后苏愈发的愧疚。
终于到了绅士计划好的将莫德关入疯人院的日子,苏陪同“不知情”的莫德去往疯人院,到了疯人院门口,医生们向三位问好,并要求“绅士”的太太下车,绅士把苏推下了车,莫德在车上冷眼旁观,苏百般挣扎却逃脱未果,此时,苏才明白一切都是骗局。莫德以全部遗产为筹码和绅士换得一个人来顶替她,从而逃出华丽的牢笼,而苏就是那个被换的人。
苏被关到了疯人院。
绅士按照协议将莫德送到苏的家里,莫德得偿所愿逃脱了变态舅舅设下的牢笼,成为了自由的“苏”,而她见到苏的抚养者萨克斯比大妈时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骗局,苏以为她骗了莫德,其实莫德骗了她,莫德以为自己自由了,结果莫德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萨克斯比的女儿,苏的母亲以遗产各一半的代价求得萨克斯比大妈将二人掉包。莫德晕倒在地。
莫德十分想念苏,她想去救苏,于是设计逃离伦敦,由于逃出去后她无法生活,便又回到了伦敦,等待着21岁可以继承遗产的时候。这时苏也逃离了疯人院,回到家,看见莫德,举起刀便要拼命,争执间,莫德无意刺死了绅士,萨克斯比大妈代替莫德被绞死,莫德回到了庄园。在收拾萨克斯比大妈的遗物时苏才发现了这一切的秘密,萨克斯比大妈一直瞒着不想让她知道的秘密。此时,苏想起莫德,想起她们曾今的快乐。
苏回到庄园,深情告白,莫德嗤之以鼻,拿起手写的隐讳小说告诉苏,她并是她想象的模样,她不单纯、不天真,甚至阴暗、肮脏,苏表示并不在意,并且安慰着莫德。莫德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稿纸,匆忙蹲下捡起,苏问这都写了什么,莫德自暴自弃的说:“They're full words saying…How I want you …How I love you。 这所有的文字写的都是,我多么想要你,我多么爱你。苏吻住了莫德。全剧终。
剧本截取了苏被“绅士”送至庄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