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琏二爷的科举之路-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官明白。”
  “你了解到金陵的情况后,先不要声张,更不要擅自做主的行动。等我到了,你再跟我说,由我来处理。”
  “好。”
  “那就麻烦你了。”
  “姜大人客气了,这也是下官该做的。”
  “等我到了金陵,你就专门的负责赈灾的具体事宜,其他事情你就不要插手了。”姜大人不是怕贾琏抢他的风头,而是为了贾琏好,和金陵的官员打交道这种事情,还是他来做比较好。贾琏一个刚进官场的人,根本不是金陵那些老奸巨猾地官员的对手。
  “下官知道。”
  “你和朱大人,还有沈大人不要走得太近。”姜大人提醒道。
  “下官记住了。”
  姜大人突然提高声音:“这个药,你早晚擦,伤口会很快就好。”
  “谢谢姜大人。”
  “时间不早了,我也不打扰你休息了。”
  “姜大人也早点休息吧。”
  贾琏刚把姜大人送走,接着朱大人就拿药过来了。朱大人让贾琏好好休息,没有说其他的话,然后就离开了。
  朱大人刚走,沈大人也拿着药来找贾琏。
  沈大人先是关心地询问了下贾琏的身体状况,然后说了一番关心地话就走了,也没有说其他的话。
  朱大人和沈大人在出发前,都被他们的主子吩咐,在路上要和贾琏搞好关系。
  大皇子叮嘱朱大人,在路上能拉拢贾琏就拉拢,拉拢不了也不勉强,但是如果贾琏在江南妨碍到他,那就除掉贾琏。
  四皇子叮嘱沈大人,在路上一定要和贾琏搞好关系,要让贾琏知道他一直关心和在意他。还让沈大人保护贾琏,不要让贾琏在江南遇到危险,或者受到刁难。
  沈大人问道如果贾琏妨碍到他们,他要怎么办。
  四皇子当时想了下说,如果贾琏真的妨碍到他们的事情,不要杀了贾琏,把贾琏囚禁起来,然后带回来交给他,他会亲自处置贾琏。
  按照四皇子的心意来说,他真的很想把贾琏囚禁起来,只有他一个人看到贾琏。
  一夜无梦,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早上起来,贾琏觉得舒服多了,不像昨天那么累,大腿上的伤和屁股也没有那么疼了。
  一行人用完早膳,又继续赶路。
  从京城到金陵,骑马的话,速度快的话,半个月或者二十天能到。慢的话,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多月才能到。
  隆武帝给贾琏的时间,是在二十天之内赶到金陵。
  在去金陵的路上,没有遇到危险,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一路上很平安也很顺利。
  在离金陵还有三天的路程时,贾琏生病了,而且病得非常厉害。因为姜大人他们必须要在二十天之内赶到金陵,所以不能留下来等贾琏病好,只能让贾琏一个人留在驿站养病,他们三个人先去金陵。
  姜大人带着朱大人和沈大人,还有大部队先走了。
  贾琏就留着他两个侍卫照顾他。
  等姜大人他们出发半天后,贾琏的病就好了,带着两个侍卫从小路出发赶往金陵。
  

第八十九回 
  在来金陵之前; 贾琏大概地想象了洪灾造成的惨状; 但是没亲眼看到; 根本无法想象现实更残酷。
  因为之前一直赶路; 走的都是官道,看到的都是一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没有看到一个难民。他们一行人在心里安慰自己; 说不定情况没有他们想象的糟糕。
  靠近金陵时; 贾琏和两个侍卫被眼前的景象惊倒了。山里的树木被洪水冲的东倒西歪; 山中的道路被石块碎土阻挡,山下的村庄……已经不能说是村庄了,准确来说是一片废墟。
  不仅这样; 山下的稻田也被冲毁了,泥泞一片,根本分不出是稻田,还是废土。
  让贾琏他们被惊倒的不是村庄和稻田被毁的画面,而是山下有不少人的尸体和动物尸体。
  上辈子; 贾琏生活在红旗下; 社会太平; 除了在电视上,或者家里死人,才看到死人; 几乎看不到死人。而,现在他突然看到这么多尸体,说实话他真的被吓到了; 而且吓得不轻。
  贾琏身后的两个侍卫看到一片尸体,先是怔了下,随即很会就恢复正常了。他们见惯了生死,对生死也变得麻木,但是看到眼前这副惨状,还是会被惊倒。
  两个侍卫见贾琏一张脸变得苍白,一副惊悚地表情,心里忍不住同情他。这位贾大人从小锦衣玉食,第一次出远门就看到这副惨绝人寰地情况。
  “贾大人,您没事吧?”陈侍卫开口问道。
  贾琏像是没有听到陈侍卫的话,一双眼呆呆地望着山下。
  “贾大人?贾大人?贾大人?”王侍卫叫了好几声,贾琏依旧没有反应,像是吓得失了魂一样。
  王侍卫看了眼张侍卫,目光里充满担忧,这个贾大人不会被吓傻了吧?
  张侍卫抬手轻轻拍了下贾琏的肩膀:“贾大人?”
  肩膀突然被拍了下,贾琏惊得瞬间从巨大的震惊中清醒过来,一脸歉意地望着张侍卫:“抱歉,我被山下的情况吓到了。”
  两个侍卫没想到贾琏会这么坦率,要是换做其他人,肯定掩饰自己刚刚的惊恐。
  “贾大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吧,会被吓到也很正常。”
  贾琏一脸苦笑:“第一次看到,金陵的受灾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明明在洪水爆发之前,皇上就下旨到江南,让官员们安排转移老百姓,没想到还是有老百姓被洪水夺走了生命。
  张侍卫说道:“贾大人,我们赶快进城,打探下情况。”
  贾琏微微点了下头:“你说得对,我们还是先进城,希望城里的情况没有这么严重。”
  三人一路上,看到不少人的尸体和动物的尸体。最让三人心里不好受的是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孩子,孩子的脸埋在母亲的怀里,看不到眼神和表情,但是母亲的眼神和表情能看的一清二楚。这位母亲的双眼里充满惊恐,表情绝望。可以想象到在洪水冲过来那一刻,这位母亲是多么地害怕和无助。
  贾琏心里非常不好受,请两位侍卫帮忙挖了个坑,把这对紧紧抱在一起的母子埋了。其实,一路上看到不少尸体,贾琏都想把他们埋了,但是实在是太多,他们要是一个一个地埋葬,今天就进不了金陵城。
  等过几天,金陵的官员就会派人来埋葬这些尸体。洪水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处理好尸体,不然会引起瘟疫的发生。
  贾琏他们三个人的心情非常沉重,在靠近城门的时候,发现也有不少难民往城里走。
  这些人就像行尸走肉一样,双眼空洞,神色呆滞,缓慢地走动。
  城门口两个士兵把守,士兵的表情非常沉重,当衣衫破烂地难民缓缓走到门口的时候被士兵拦了下来。
  “你们不能进去。”
  “为什么我们不能进去?”有几个难民一脸愤懑地叫道。
  “城里的难民已经很多了,容不下人了。”士兵板着脸,冷酷无情地说道。
  “我们要进去,放我们进去。”
  “两位大爷,你们行行好,放我们进去吧,不进城我们就没有活路了。”
  “不行,不能放你们进去。”左边的侍卫冷声道。
  “你们这些人也不要为难我们,我们也是奉命行事,放你们进去,我们就没有命了。”右边的侍卫放软语气说道,他只是一个小兵,看到这副情景,他心里也不好受,也想放这些难民进城,但是他要是放他们进去,他就会没命。
  “两位大爷,听说城里有吃的,我们想进去,不想死啊……”
  围绕在城门口的难民们跪了下来,都朝门口的两个士兵磕头,一边磕头,一边祈求两个士兵放他们进去。
  贾琏看到这副情景,紧紧地皱起眉头,沉着一张脸。不让难民进城?这不是让难民白白等死吗?
  难民们求了半天没用,心里非常绝望和愤怒,立马动乱了起来。一群人围着两个士兵,要强行进城。就在这个时候,一群拿着兵器的士兵从城里出来,拿到刀横在身前,一副难民们再敢乱来,他们就会杀了他们的架势。
  看到那白晃晃的刀,难民们顿时停了下来,吓得不敢再乱来。
  “滚走,都滚走!”一个看起来是头头的士兵像赶苍蝇一样赶着堵在城门口的难民们。“再不走,就别怪我们刀剑无情。”
  难民们被刀剑吓到了,一脸怨恨和不甘地走开了。他们也没有走远,而是在城墙下蹲守了下来。
  “你们这群做官的,不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你们会遭报应的。”一个老人骂道。
  “老不死的,你再骂一句是不是?”
  “畜生,你们这群畜生……”老人的话还没有落音,就见士兵头头拔出刀朝老人砍了过去。
  砰地一声,刀没有砍到老人的身上,而是砍到王侍卫的剑鞘上。
  “你是谁?”士兵头头见自己的刀被挡了下来,满脸愤怒。
  王侍卫轻轻一抬手,士兵头头顿时后退好几步,还差点跌倒。
  士兵头头深深地打量了下王侍卫,见他气质不凡,觉得他不简单,一时间不敢乱动。他能成为守城门口士兵的头头,自然会有点眼力,能从来人的衣着和气质,来判断这个人的身份。
  王侍卫双手抱胸,用看蝼蚁地目光看着士兵头头:“我是谁?你没有资格知道。”
  士兵头头被王侍卫不屑讥讽地眼神激怒了,顿时火冒三丈地对身后的士兵吼叫道:“上,拿下他。”
  就在这个时候,贾琏出现在他们眼前。
  “这就是金陵的守城士兵吗,对手无寸铁的难民出手?”
  士兵头头见突然出现的人,长得好看,一身衣服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面料却非常华贵,还有他一身散发着贵公子的气质,让他心头一凛,顿时不敢乱动,小心翼翼地试探问道:“请问你是谁?”眼前这个脸上有灰土的年轻男人,一看就知道出生富贵,不是简单的人。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贾琏现在还不能曝光身份,神色淡淡地说,“我听说金陵被淹了,特意赶过来看望亲戚,看看他们有没有事。”
  “原来是这样啊,不知道公子的亲戚姓什么?”
  贾琏听到这话,立马挑高眉头,神色变冷:“我亲戚姓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
  士兵头头突然感觉到一股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恐惧,吓得他大惊失色。
  贾琏似笑非笑地问道:“是不是不告诉我亲戚姓什么,就不能进城?”
  士兵头头连忙摇头,一脸讨好谄媚地说:“不用不用,公子请进城。”
  贾琏冷哼一声,带着两个侍卫走进金陵城。
  等贾琏他们进了城,士兵头头抬起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里又是害怕又是不安。
  “大人,您怎么让那三个人进城了?”一个士兵问道。
  士兵头头瞪了一眼士兵:“你懂什么,那三个人一看就是不什么普通人,尤其是那个年轻公子,通身的气度,一看就知道出身富贵。”
  小士兵没有看出来,只能拍马屁地说道:“还是大人厉害,这都能看出来。”
  士兵头头被小士兵恭维非常舒心,一脸得意地说:“我见过不少达官贵人,当然能看出来他们来历不凡,就是不知道他说的亲戚是哪位?”
  “城里的富贵人家就那么几家,一个是薛家,一个是甄家。”小士兵猜测道,“说不定就是这两家的亲戚。”
  “有可能。”如果刚刚那位公子真是薛家,或者甄家的亲戚,那来历绝对不凡,幸好他刚刚没有对那位公子出手。
  贾琏不知道守城门口的士兵们把他的身份猜出了一点,他和薛家,还有甄家,真有那么点关系。
  走进金陵城,见城里没有像之前看到的那么惨像,贾琏三个人心里松了口气。
  一眼望去,金陵城虽然有些破坏,但是房屋并没有全部被毁。大概发大水的时候,金陵城被淹了,但是房屋并没有洪水卷走。
  或许是因为刚退水,城里还有些乱糟糟的,道路两旁的挤满了衣衫破烂的难民。
  看到这副景象,贾琏觉得自己刚刚错怪了门口的士兵。看来,城里是有不少难民。
  有士兵,还有官吏,正在收拾街上的破烂,这些垃圾是洪水退后留下来的东西。
  “还有两天,钦差大人就要来了,我们得抓紧时间收拾干净。”一个士兵喊道。
  其他士兵和官吏附和道:“是。”
  “就把路上的破烂收拾下,其他的就不要收拾了。”收拾太好,钦差大人来了,还以为金陵没有被大水淹没。
  贾琏带着两个侍卫一边走,一边观察。能看出来很多房屋都被大水淹了,从这散发出来的一股难为刺鼻的气味就能看出来,金陵城的确被大水淹没过。
  大水已经退下去好几天了,金陵城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虽然没能恢复原样,但是没有之前那么破败和杂乱。
  街道两旁已经有不少商铺开始营业了,气氛非常热闹,完全不像是洪灾过后的凄惨景象。
  贾琏三人赶了一天的路,现在是又饿又累,在城里走了一会儿,就找了一个酒楼坐了下来。
  店小二很快就过来了,先给三人到了一碗茶,然后问道:“三位客官想吃什么?”
  贾琏他们三个先点了菜,然后向店小二打探消息。
  “小二,我之前听说金陵城被淹的很厉害,但是今天来看,淹的好像并不是很严重。”
  店小二听到贾琏这么说,立马热情地说:“金陵城里淹的并不是严重,之前发大水,金陵城的水大概没过膝盖。”
  “我见房屋也没有大水冲毁。”
  “被大水冲毁的房屋并不是很多。”店小二很是健谈,“发大水之前,知府大人通知我们,让我们去安全的地方躲了一阵子,所以金陵城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贾琏继续问道:“我见城里有不少难民,是城里的难民,还是城外的难民?”
  “那是城外的难民,都是城外乡下农村的人。”
  “我进城的时候,见城外被大水冲的什么都没有了,还死了不少人,真是太惨了。”贾琏一脸沉重地说,“我进城之前,还担心城里的情况和城外一样,没想到城里还不错。”
  店小二忽然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小声地跟贾琏说:“客官,我们城里的人都被知府大人通知去安全的地方躲灾,自然没有出什么事情。但是,城外的人没有被通知,所以……唉……”
  贾琏一脸惊讶:“没有通知城外的人?”
  “没有,发大水之前,一直在下大雨,城外的路不好走,也非常危险,就没有通知。”
  贾琏紧紧皱着眉头,神色凝重:“难怪城外死了那么多人。”
  提到这件事情,店小二的神色也变得凝重:“城外的稻田和房屋基本上都被大水冲毁了。”
  “我进城之前,看到很多难民被拦在城门外。”贾琏一脸疑惑地问道,“我见城里的情况还不错,也有不少难民,为什么还拦着城外难民不让进?”
  店小二听到这个问题,表情顿时变了,变得欲言又止。
  见店小二一副不敢说地模样,贾琏立马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猫腻,从荷包里拿出一个十两的银子递给店小二。
  “小二,你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
  看到十两银子,店小二的双眼顿时一亮,连忙把银子揣到怀里,又一次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见四周没有其他的人,他压低声音说道:“客官,我告诉你,你可不要四处说。”
  “你放心,我不会乱说,就是看到城外那些难民,心里不忍心。”
  店小二听到这话,心想这位客官是一个善良的人,心里没有任何犹豫,小声地说:“客官,你进城看到那些难民也是城外的农民,他们是知府大人故意放进来的。”
  “故意?”贾琏面露惊诧,随即装作不懂地问,“这是什么意思?”
  “听说钦差大人要来金陵,知府大人就故意让了不少难民进城,做给钦差大人看的。”店小二提到这件事情,眼里充满愤怒,“如果不是钦差大臣要来,知府大人是不会放这些难民进城的。”
  贾琏闻言,眼里闪过一抹冰冷,没想到事情的真相是这样,他之前还以为自己错怪城门口的士兵。
  “金陵城里有不少达官贵人,他们不想让难民进城,怕难民把瘟疫带进城。”
  贾琏沉着脸说道:“原来是这样……难怪城外有那么多难民。”
  “客官,你在城外看到的难民要比之前少了很多。”店小二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接着小声地说道,“之前,城外的难民很多,闹着要进城,当时闹得很大,知府大人就派兵杀了不少难民。”想到前几天发生的大屠杀,店小二红了眼眶,一脸愤怒。
  “什么?!”贾琏惊呼道。
  “客官,您小声点。”店小二被贾琏的惊叫声吓到了。
  贾琏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声音太大,朝店小二歉意地笑了下:“抱歉,我没想到知府大人会这么残忍地对待难民!”该死的,这金陵的知府还是人么,居然下令屠杀难民!
  见贾琏也是一脸愤懑,店小二觉得这位客官很是有良心,忍不住又多说了两句:“知府大人说那些难民是暴民,危害金陵城里的安全,就下令把那些难民全都杀了,连小孩子都没放过。”
  贾琏听了这话,气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愤怒地骂道:“畜生!”
  “那些难民实在是太可怜了。”有点良知的人听说这件事情都会愤怒不已,对那些遭受屠杀的人非常同情。
  贾琏深吸一口气,把涌上心头的愤怒和杀意强压了下去,一脸感激地对店小二说:“小二,多谢你告知这么多。”
  “客官,看你们是外地的,这个时候你们来金陵做什么?”店小二觉得贾琏是个好人,忍不住提醒道,“等钦差大人来了,金陵城就不安宁了,客官你们还是赶快离开比较好。”
  “我有亲戚在金陵,听说金陵发大水,家里的人都担心在金陵的亲戚,所以让我来金陵看看。”
  “原来是这样啊,那客官您可以放心,金陵城里的百姓基本上没事,您家亲戚肯定也没有事。”
  “承你的吉言。”
  “客官还有吩咐吗?”
  “没了。”
  “那小的就先退下了。”
  “好。”
  等店小二离开,贾琏一张脸阴沉如水,“没想到金陵的知府这么大胆,竟敢屠杀难民!”
  “真是畜生!”
  “王侍卫、张侍卫,明天我们三个分头打探情况。”
  “贾大人,我们今晚就可以去打探消息。”
  贾琏知道他们武功高强,能做的事情比他多。
  “好,那就麻烦你们了。”
  三人用完晚膳,去找了一家位置比较偏,又比较便宜的客栈。住在这里,好隐藏身份。
  王侍卫和张侍卫晚上出去打探消息,他们以前跟太上皇来过金陵,对金陵比较熟悉。
  贾琏打听到附近有一家茶馆,就去茶馆打听消息。茶馆跟酒楼一样,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最方便打听事情。
  此时,金陵城东的薛府。
  薛姨妈收到王夫人寄来的信,等她看完信,惊愕地瞪大双眼,一脸难以置信地表情:妹妹居然让她派人刺杀琏哥儿?!妹妹是疯了么?!
  珠哥儿是自己病死了,又不是琏哥儿害死的,妹妹居然想杀了琏哥儿替珠哥儿报仇?!
  之前,贾珠过世,薛姨妈因为薛宝钗病了,没有回京城去参加贾珠的葬礼,但是她收到王老夫人的信,知道贾珠是病死的,和贾琏没有任何关系。也知道王夫人的疯言疯语不仅害的荣国府失去爵位,还害的王家的名声受到影响。
  王老夫人之前写信给薛姨妈,就是希望薛姨妈能劝劝王夫人,毕竟王夫人很听薛姨妈的话。
  薛姨妈知道贾珠过世后,王夫人就有些神智不清,没想到会这么疯癫,居然想杀了贾琏为贾珠报仇!
  找人刺杀贾琏这事情,薛姨妈是不会做的!
  贾琏现在深受皇上的重用,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母亲和大哥都想拉拢到贾琏,她怎么会去刺杀贾琏?
  妹妹真的是疯了!
  薛姨妈准备回一封信劝说王夫人,但是想到王夫人现在神志不清,觉得劝说应该不会有用。想了想,她就决定敷衍王夫人。过几天回信,就说她会派人刺杀贾琏,但是不会真的派人刺杀。到时候,再说派人刺杀贾琏失败。
  琏哥儿过几天就要来金陵,是个拉拢的好机会。到时候,请琏哥儿来府里做客。
  这边,薛姨妈收到贾琏要来金陵的事情。那边,甄家也受到了贾琏回金陵的事情。
  就凭贾家和甄家的关系,甄家就会派人去请贾琏来甄府做客。更别说贾琏考中六元,深受皇上的宠信。
  薛家和甄家都在打贾琏的主意,都在等贾琏的到来。
  还有比贾琏他们提前到的一群人也在等贾琏抵达金陵,只要贾琏一到金陵,他们就会出手。
  

第九十回 
  两天的时间; 贾琏和两个侍卫暗中打探消息; 发现了很多事情。准备等姜大人来了; 在向他汇报。
  两天后; 钦差大臣的队伍准时抵达金陵,金陵的大大小小官员摆出很大的阵势迎接钦差大臣。
  阵势很大; 只是人数多; 并不是排场奢华。为了表现金陵受灾的情况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