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是陈老先生,宫中一顶一的脉息,平日里倒也请不到您呢!”贾母虚弱道。
陈老大夫放好了脉枕,凝神仔细判症。
“老人家还是宽心些,平日闲了多走动走动,在下开些静气凝神的药给您用上几幅就好了,没什么大碍,上了年纪难免会身子不好。”陈老大夫收了药枕,这就开始提笔写药方。
“你?!……可是我这老骨头,周身难受得紧。”贾母又道。
这元春不是说了她会安排好,宫中会来人,然后故意将史老太君的病症说得极重吗?!这人,怎么会说并无大碍!
贾母见和这府里原先安排好的不同,心中有些慌了。
原来这府里是计划着诓骗黛玉一遭,假装贾母病入膏肓,然后诸人无法,想出冲喜的招数,贾母又病中糊涂,非要黛玉不可,最后以情分逼迫黛玉婚事。
然而,这局还没做好,这就被人拆了!
贾母在这宅子里,先时可是对付过几个人,才有了今日这安逸富贵的日子,立时就回过味来了。向老大夫道了声谢,就说自己要休息。
贾政陪在一侧,听大夫如此说,倒是心宽了几分。
这贾政总是有些假正经的,贾母担心这儿子坏事,倒也没有一开始就与他明说,原想着等到逼婚快要成功时,再与贾政交底。
贾母向来偏疼贾政,见这事儿成不了,倒也不想将他卷进来,便只能作罢。
是夜贾母倒是没把黛玉留下,倒是王夫人领着探春在这边侍疾。
黛玉带着丫鬟姨娘们,歇在了贾府。
“张姐姐,这贾府的老太太既然没什么大事,咱们何时能回去?”次日清晨,荷姨娘耐不住性子,小声问张姨娘道。
“这要看家主的意思,咱们既然来了,他们又怎么会轻易把人放走,除非和前几日一样,宫中有旨意。”张姨娘说到。
“昨儿说的跟什么似的!若是真不好了,倒是阿弥陀佛了!”荷姨娘小声啐了一口。
“老人家嘛!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张姨娘冷笑,继续给黛玉准备她今日要用的东西。
一时黛玉起了,倒也没提要走一事,用过了些粳米粥,凤姐亲自来请。
“老太太说了,她身上总不爽快,还望县主能在这家中住上几日,陪上一陪。”王熙凤笑道。
黛玉淡淡看了凤姐一眼,笑道。
“本该如此,凤姐姐先去,我待会儿就过去瞧瞧。”
至于这贾母身子不爽快,大约要到得偿所愿的事实才能舒坦,也不知会留着自己几日。
黛玉漱了漱口,这就起身去贾母的屋子,做一个孝顺的外孙女,给贾母侍疾。
对这贾府,黛玉倒是没那么担心,总归外面已经有人知晓她在这荣国府里,昔年黛玉寄居贾府,隔三差五便要请大夫,府里富庶那几年,请的多是宫中的王太医。
如今却是陈家的大夫,这事儿可就有意思了。
贾母处自然也不单单黛玉一人,迎春、探春、惜春几个姊妹都在,说是侍疾,其实这些姑娘们都不用做些什么,只需要给贾母看看药熬得如何了,交代要注意些什么,陪坐在一旁说说话而已,熬药端茶递水等事,也多是丫鬟们或者王夫人和李纨负责。
至于衣不解带的照管,贾母还没病重到那个地步,还不用如此,毕竟黛玉两世为人,这外祖母精神一直不错,太医也说了没什么大碍。不晓得是不是为了拖住黛玉,故意如此。
黛玉瞧着迎春,却是比之前更加木讷了,昔年迎春最喜欢在姊妹们都玩乐时,自己在花荫里绣绣花。最喜欢的玩法便是与姊妹们下棋。
如今瞧着,越发像是木头人了,眼中也没有了神采,好似半个死人。
因为贾母病了,宝玉倒是隔三差五来请安,说是问安,更有一层便是到贾母处躲懒厮混,毕竟自己是来尽尽孝道的,宝玉的老子爹贾政,倒也不好说什么。
黛玉在此处一连住了三日,贾母依旧是那一幅不好不坏的样子,黛玉却是有些忧心。照理说先时来了陈老大夫,表明宫中应是知道这件事了,然而若是照着往常,这柳皇后多半是要下旨让黛玉进宫的,还有太后娘娘也不会放着不管。
现如今黛玉在这府里住了三日有余,宫里那边一直没什么动静,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黛玉不是千里眼,也不是顺风耳,在这高墙大院里锁着,也探听不到什么。
这宫中的太后和皇后还真是出了些事,如今清明时节,每年这个时候太后都会闭关斋戒,诸事不理,先时太后还是皇后,哪怕是闭关斋戒,对宫中的大小事宜还会询问一二。
如今太后诸事不理,今年索性直接去了皇家庙里清修去了。柳皇后自年后就断断续续病着,这几日病势渐重,在宫中也不理事,因为皇后病了,今上忧心,今年入春,却是有好几处地方有冻害,前朝事情也多,明帝最近都甚少踏足后宫。
难得的好机会,贤德妃当然想着要用一用了。
不过,如今贤德妃的日子可是不好过了。
她原先安排的是王太医,不想这明帝不知从何处知晓贾母不好一事,突然给了恩典,点了这几日专门照管皇后的陈太医,去荣国府里给史老太君看病。
那时元春就心知肚明,自己的心思被这九五之尊看透了,怎能不战战兢兢?!
明帝这人,不喜欢太过蠢笨飞扬跋扈的女子,也不喜欢单纯可爱的女子,他喜欢聪明女子,却又不喜欢女子在他眼皮子底下耍花招。女子于他不过玩物,这天下有那么多的玩物,他作为一国之尊,挑剔一些又如何。
柳皇后和王太后之前的举动也说明了对贾府想要谋这一门亲的不满,黛玉是太上皇钦封的县主,明帝略微管管,既可以讨讨欢心不说,也不至于让皇家颜面被辱没,反正自己不吃亏,就勉为其难管管。
然而明帝毕竟不怎么把这一介孤女放在心上,他本是日理万机之人,派个真大夫去敲打敲打,也就罢了。而且自己那十一殿下人在呢,明帝觉得自己也没必要管太多,也不知自己这弟弟一介外人,会用什么法子去管别人的家事。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么,这皇帝也是,故意来搅和几下,皇帝晓得贾府会对黛玉不利,虽然换了大夫,但是又不把黛玉弄出来。
就是故意让自己兄弟难受,所以大家也没必要感谢这皇帝啥的。
贾府真的是太自以为是了……
第80章 病愈
八十、病愈
又过了两日; 宫中贤德妃娘娘派了人来探望; 还带来了些补品药材; 此后又过了两日,贾母病愈; 黛玉带着紫鹃雪雁、张姨娘、荷姨娘; 还有那杨家的两个媳妇还了家。
这一世黛玉后面几年没有和宝玉在一处长大; 加之黛玉冷淡,那些情分自然就淡了不少。
宝玉这人; 只要是个有颜色的女子; 他总归是要去招惹招惹; 自然有来招惹黛玉的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宝玉最讨厌的是何物,上辈子和宝玉一同长大的黛玉自然心知肚明。
只是她倒也不会同宝钗那般说得那样直白直接; 满口大道理。黛玉最喜欢的就是佯装无意的说话间戳一戳宝玉的痛处; 这一招还是黛玉从湘云处学来的,终归我是无心之失; 也是一番好意,端看你心里舒不舒坦。
想来一个动不动就问你今日读些什么书?和丫鬟调笑注意着点,不要让舅舅知晓。动不动就提及宝玉调戏安乐王的侍女一事,黛玉还冠冕堂皇说着些话。
她知道宝玉不是那个心思; 只是习以为常; 不怪他。虽然京中很多人家都知晓了这件事,宫里的贵人们也都知道这件事,但是黛玉依然相信; 宝玉是个好的。
这样的话,宝玉乍一听是觉得没什么问题,可就是心里不是滋味,比起黛玉那一句‘你还是好的’,这京中人家都知晓,宫里的贵人们也知晓,这才是宝玉最在意的事。
这不,自从宝玉出了那件事,连一向最和宝玉亲密的水溶都不大找他去作陪了。
黛玉就是这样变着法子的扎宝玉的心,外加身边还带了两个在宝玉看来就是粗使老妈子的杨家的俩媳妇,宝玉见这两个蠢妇人,生得壮实丝毫没有女子的袅娜之美不说,每次自己和黛玉说话,都冷着张脸,像是要把人吃了似的。
要是院子里有这种老妈妈,宝玉一准儿让老祖宗撵出去!
所以黛玉带着自己的人离了贾府,宝玉倒是也没什么不舍的,那两个老妈子看得人心里发憷,黛玉的两个姨娘虽然都是好的,但是都是木木的,一副目不斜视的模样,紫鹃雪雁离了府里几年,也是渐渐生分了。
想到此,多愁善感的贾宝玉还感慨物是人非,揣着自己那颗脆弱的玻璃心撒了几滴干泪,夜里袭人还好安慰了他一下,温存了许久,宝玉才缓过来一些。
“哎呦呦,可算离了那地儿,还是咱们府里舒坦!”进了二门,荷姨娘就再也耐不住性子,忍不住说道。
“你瞧瞧,这花儿又开了好些,还是咱们府里的花木瞧着喜人。”一向稳重的张姨娘指着院角边那一棵海棠花,脸上也终于有了轻松的神色。
“家主,您那日插的玫瑰好像活了,原来真的可以这样种花!”雪雁惊奇道。
黛玉去贾府之前,按着那书上所讲,在花房里面培了土,扦插了几只玫瑰花枝子,好在花房里暖和,近来也是春日渐暖,黛玉走了那么些天,下人们也细细照管着,这才生了根。
“是么,让我瞧瞧?”黛玉也凑过去,看着那土里的枝丫果然长了些细根。
“莫要动它,等它再长些就可以移到土里栽了。”黛玉说到。
“家主,可以给我一株吗?”雪雁问道,这些花可是她和黛玉一起种的,黛玉拿的那本书上的字她还认识好多个呢?!
“一片都给你,园子里不是说正要换些花草,你瞧着挑一块地移栽就是。”黛玉笑道。
雪雁道谢不迭,像是得了什么宝贝一样。她满心欢喜看着这些刚刚生了些根的花枝,以后若是长好了,开出花来,就可以用来制胭脂了!
黛玉看着众人也皆是会心一笑,这么些时日待在那荣国府里,她们都不敢放松片刻,每日严肃得很,都没怎么笑过。
黛玉便吩咐厨房做些好的,给诸人加餐,还问姨娘们可想听戏,要不然请个戏班子来耍耍。然而林管家说了,贾母方才病愈,她们这样似乎于理不合,这才作罢。
黛玉其实也晓得这样有些不妥,只是见这些日子她们小心翼翼实在辛苦,想让姨娘们松快松快,毕竟往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贾母既然‘死里逃生’,怎么能不宴请一番呢?!黛玉早从凤姐那儿得了消息,这府里正忙着筹备宴席呢!
凤姐为何知晓,不过是自己那好婶子,想要借自己的几样嫁妆出去摆一摆,充充门面罢了。虽然这贤德妃省亲时,家中这些东西就留下了不少,可是怎么说也比不上凤姐这几样精致,尤其是那个玻璃炕屏。
黛玉心知肚明,这荣国府,多半是在准备给她摆鸿门宴呢!见用老人家病势危急逼迫无果,这次约莫是想让黛玉在众人面前不得不应吧!黛玉觉得贾府实在是太看低她了,她既然已跳出了这个火坑,又岂会因为名声二字,委屈自己待在那种地方,嫁给宝玉那种人。
这荣国府或许觉得姑娘家怀里名声,这辈子嫁不出去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岂知黛玉对此求之不得,而林如海早早看透了一切,为女儿铺好了路。
黛玉瞧着这荣国府的举止,就像在看一群猴子耍戏法,自己倒是乐得看戏。只是这猴子,终归是野物,自己看戏虽好,也莫要伤了自己。
这不,才在家中歇过两日,荣国府那边就来了人,送来了帖子,说是宴请宾客,让人去闹上一闹,给老太太冲冲喜,去去晦。
荷姨娘听了,自是咬牙切齿,几乎就要骂街了,倒是黛玉一脸淡然。。
“先时我就说了,让你们找找乐子,松乏松乏,你们还不愿,这下可好了。”
“家主您是不是早知道他们府里要这般。”张姨娘道。
“这府里的宾客,家主都不熟,却也没有请姜夫人。”林管家道,他这几日都有注意贾府去请了哪些人家。
“这次,那府里又卖了些什么?”黛玉侍弄着一盆兰草,笑道,这贾府里哪里还有闲钱来置办宴席,肯定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当了一对玉瓶,还有几幅字画。当的是薛家的铺子,那玉瓶瞧着不如咱们府上的,也就没要,那些字画倒是瞧着尚可,小的便让人鉴了真伪,又花钱买了来,家主可要看看?”
“改日再瞧吧!以后再有贾府出来的东西,你瞧着收了便是,只是那些俗物,就随它去,这府里这么些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只得一个架子,也还有好些东西的。”黛玉剪了一片泛黄的叶子,慢条斯理说到。
“这次可请了南安太妃?”黛玉又问。
“请了,头一家便是这南安太妃家!”林管家答道,他不知黛玉为何要交代自己特别注意贾府邀请的人家里有没有这一号人物,最后发现这贾府居然头一个就去了这府上。
“这便是了。”黛玉点点头。
前世探春不就是被这一位太妃的儿子南安郡王收做了义女,远嫁他方了。贾府中宴席虽多,但是昔年黛玉寄人篱下,身上又有孝,有些宴席黛玉是去不得的。
不过若是黛玉没记错,这南安太妃也是在元春封妃之后,和贾府的交道才渐渐多了的。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不过若是多谢朋党,想来这府里也是来者不拒的。
如今元春封了贤德妃,又有了皇子,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如今奉旨查边,旋升九省都检点,这荣国府正是鲜花鼎盛之时。前世元春没有一儿半女,如今有了个皇子,这日子更是有盼头。
所以这府里的美中不足,大约就是没钱了吧!府里不善经营,一味奢靡,子孙后继无力,族人懒散,宁荣二府还不得不摆出个架子来,维持自己的‘颜面’,毕竟这里可是贤德妃的娘家。
就连龙椅上那一位,估计也是把这些勋贵人家来当猴儿耍了吧!瞧瞧如今贾府的窘境,可不是滑稽透顶了么?!
黛玉让家中诸人准备着,贾母宴请,到的客人必定很多,黛玉至多只能带两人去。她早就做好了打算,让紫鹃和杨家二媳妇陪着自己去。
若是带上姨娘,有些场合姨娘并不方便出现,难免会让宾客觉得自己对他们不敬。虽然这荣国府里还有个给自己传递消息的王熙凤,然而这人若是到了紧要关头,也怕是信不过。
黛玉晓得自己弱质纤纤,若是真要用强,自己怕是讨不了好去,也要带个有些功夫的。
至于杨家两兄弟这么些时日,早已探清了荣国府的地形,当天会见机行事,潜入府里藏匿。这二人的本事,黛玉一直是极为佩服的,也不杨老爷子是怎么教出来的,这兄弟俩武艺高强不说,这潜伏藏匿的本事那是一等一的好。
杨家必定是有故事的人家,黛玉心中也疑惑,不晓得是因为什么缘故,不然要是这两兄弟去从军,凭着这身好本事,也是能建功立业的。
然而如今这些人是林宅的护院不说,却也还想着签了身契,在林家为奴为婢。杨如简老爷子不肯说,黛玉也就不问,只是黛玉先时故意戴着那根祖传的簪子在这老爷子面前晃悠过,这杨如简却也没什么反应,黛玉也有些怀疑自己的猜想了,难不成这杨如简和林如海的外祖家,不是黛玉所猜想的那种关系?
不过纠结烦恼这些也无甚意义,倒不如难得糊涂,只是杨老爷子约莫也觉得此行不善,这次竟也和下人们一道,送了黛玉出门。
作者有话要说: 贾府不搞事不开心,大家快来,排排坐,看耍猴了!!!
第81章 唱和
八十一、唱和
这南安太妃原是太上皇庶兄南安王的妻子; 这南安王因为早年对抗外寇; 在战场上折了性命; 留下这南安太妃和儿子。照理说这子承父业,南安郡王的品阶原应该是王爷才是; 这其间约莫有什么首尾; 这南安郡王便只是南安郡王了。
但是南安太妃却依然颇受倚重; 又善交游,所以在这京中倒是比那戍边的南安郡王还要受人敬重些。哪家有些宴席; 都会请她一请; 却也未必请得动。
如今贾府有了皇妃; 皇妃有了皇子; 这南安太妃当然肯多多交道一些了。黛玉进门之时,正好见这王府的车架走在前头; 原想着避上一避; 等到这太妃进了荣国府大门自己才进去。
不想黛玉的车架停了片刻,那南安太妃却遣了人来。
“家主; 南安太妃邀您同往。”车外杨家兄弟回禀道。
既是人家相邀,这大庭广众之下,黛玉又从未和这位太妃有些什么龃龉,怎么能够拒绝; 于是也让人将车马赶了过去; 下了马车。
黛玉见了南安太妃,照着礼节给她道了个万福。
“先时我就见过你了,只是总说不上话; 今儿可算让我遇着了,还望你不要嫌弃我这老太婆才是。”
南安太妃生得一张鹅蛋脸,饶是岁月已经在她脸上留下些风霜,瞧得出来,这太妃年轻之时必定也是一个大美人。
黛玉连忙道不敢。
南安太妃拉了黛玉的手,二人相携进了二门。黛玉和这贵客一同出现,还一副亲昵模样,倒是在贾府意料之外。
王夫人瞧着黛玉,见她在各个贵人之间如此得脸,自然是更加满意了,一寝总觉得这小丫头,哭哭啼啼,又喜欢和宝玉耍耍性子,总不是自己哭了,又惹着宝玉一起哭。
是以王夫人并不喜欢黛玉,一来是因为黛玉的母亲贾敏,自是天之骄女,又是家中的小姑。王夫人初初嫁进来时,贾敏倒也没怎么与她为难。
只是王夫人晓得贾敏也不怎么喜欢自己这个嫂嫂,只是出于对自己兄长的敬重,这好歹是兄长的妻子,便也敬重着。
王夫人刚入了贾府,大房那边原配又有了身子,是以这府上也有意把管理家事的重责交与她,贾敏从旁协助指点。
一来二去,二人难免有些摩擦,贾敏见王夫人做的不妥之处,自是会指出来。王氏本就心胸狭隘,一来二去便就记恨上了,尤其见这小姑出嫁之时,把原本属于这贾府的许多东西都搬了去,好些还是王氏看得上眼的,她怎么能不心疼?
后来贾敏多年无所出,得了个女儿三灾八难,得了个儿子也没养活,自己也一命呜呼,王氏这心里才稍微好受些。
如今贾敏的女儿要做自己的媳妇,王夫人想到以后黛玉要在她面前立规矩,光是想想心中就快意得很啊!只恨自己也是思虑不周,早知那林如海如此短命,倒也可以想法子磨磨贾政,让他定了婚事。如今哪里还用得着这般?!
于此同时,贾母心中也是弯弯绕绕晃过几圈,这黛玉只是身子骨不太好罢了,如今瞧着模样出挑,又有品阶,在贵人跟前得脸,在贵妇之间也是游走有余的,拿了配宝玉刚刚好。
再者这府里得了这么个媳妇也是大长了脸面,既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婚事她要成,就有成的法子。黛玉这孩子向来就是脾气怪,心眼实,以后知道了好处必然不会怪她的,一时进了贾府,好生待着也就是了。
贾母如是想着,倒是亲自迎了出去。
“我瞧着老姐姐您啊,气色倒是好些了,今儿也带了些药材,是我那儿子从南边捎回来的。”南安太妃笑道。
贾母道了句多谢,就往里让。贾母是一品诰命,年纪又摆在那里,南安太妃纵使有些身份,也不敢在贾母面前摆什么谱。
“这人啊——总归是老了,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不好了,这次便是如此,总觉得……唉,罢了,好歹是逃过一遭。”贾母请太妃坐下,叹道,南安太妃让黛玉陪坐在下首。
“老姐姐还是莫要想太多,像如今似的,热闹热闹也就好了。”南安太妃笑道。
“也是今儿凑巧,竟是在门外就遇着了您这外孙女,我这老婆子早就想和她说几句话了,瞧这模样品格,真是极好极好!倒是比敏儿还长得好些!”
南安太妃昔年也算是贾敏的闺中好友了,如今五十多岁的年纪,只是在贾母面前,倒是平辈的,称呼贾母一声姐姐,还算是给贾母面子的。
“是啊!每每见了这孩子,总是会想起她母亲来,她母亲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在家中留的最后一年了。”贾母似乎真的是在思念女儿。
“不知你这外孙女,可定了人家?!”南安太妃问道,虽然黛玉就陪坐在侧,但是这太妃聊的分明是黛玉的婚事,却也丝毫不避着黛玉。
黛玉才不相信,这些八面玲珑的命妇,对自己的婚事是否定下,一无所知,只安静坐在旁边,这接下来就应是这一唱一和,顺水推舟,提及黛玉和宝玉的婚事了。
“定了什么人家?”这厅中又来了几人,黛玉瞧着也是些有头有脸分夫人们,这说话的却也和景国公家有些关联。
景国公二房行二的嫡女景淑雅,如今是何尚书家的夫人。
这人既然姓景,定然就没什么好事了,瞧瞧,又是一副被夫人们想看的模样,也不见个和黛玉同龄的姑娘。
“你来了,我刚刚是在问我这老姐姐呢!这么标致的外孙女,模样品格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